表内除法(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像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生活情景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运算各部分的名称。教材自始至终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方式逐步体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既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亲切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次次体验成功并感受到除法在生活中的价值,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单元知识结构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和除法

表内除法(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被除数不超过12

被除数不超过24

解决问题

三、单元总体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3.使学生初步体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

四、单元重难点

重点: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

难点:了解除法的意义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9页例1、例2,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践明确“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过程。

2.理解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不同数量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书上第7页的主题图。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教师根据主题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例题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学习除法首先要从平均分开始。这里有6颗糖果(课件出示6颗糖果的图片),要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自己分一分。

学生思考,并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2.师:如果是分给3个小朋友,哪一种分法最公平?

生:每份2根。

3.教师揭示“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巩固练习:(1)完成第8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11页第1题。

三、学习例题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师:知道了平均分的含义,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平均分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18根小棒,我们要把它平均分分成6份,可以怎样分?

2.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自己分的结果,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分的。

4.学生独立完成第9页的“做一做”和第11页的第2题。

四、巩固练习。

1.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平均分,分别分成2份,3份,4份。

2.学生组内活动,教师相机指导。

五、课堂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

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第二课时:平均分(二)

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练习二中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过程。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8个花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教师出示12根小棒,把小棒平均分成3份。

指名学生上台来分,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3.揭示课题。

二、学习例题3,深入感受平均分

1.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花生,每两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呢?

学生试着分一分,教师巡视。

3.师:看来不用老师教,大家都已经掌握了这种分法。现在让我们来完成课本

第10页的做一做。请大家先独立思考,摆一摆,圈一圈,得到结果再与同桌交流。

学生动手摆一摆、圈一圈或其他方式来完成题目。

4.学生汇报结果。

5.师:做这样的题,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小木棒,课本上也没有相关的图片,我

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自由畅谈,如用画竖线的方法来代替具体的数字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中的第4题。

2.完成练习二中的第5题。

3.完成练习二中的第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汇报自己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3、

平均分

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第13页的例题5.

教学目标:

l.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体验、感悟等方面的素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会读、会写除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