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一)教育文献概述1.教育文献的含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所谓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磁带、磁盘、幻灯片、胶片等。

教育文献就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表现方式也日益多样,教育文献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帮助研究者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通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可以了解该领域前人或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的重点、使用的方法、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的过程就是一个总结过去相关研究工作的过程,通过查阅文献,有利于建构研究的概念或理论框架、提出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把握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查阅文献可以使研究者充分占有相关材料,了解相关信息,区分已经完成和需要完成的研究,从而避免重做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也就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1.教育文献的等级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教育文献可分为三种等级,即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指作者以本人的时间为依据而形成的原始文献,直接记录了时间经过、研究成果、新的知识或技术的文献,具有原创性和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其主要包括调查报告、档案材料、有关的研究论文或专著等。

(2)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指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的检索性文献,主要包括书目、题录、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为一次文献的利用提供一项便捷通道,使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

(3)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指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特定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集中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专题述评、动态总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的特点。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讲义 第三章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讲义 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观察法第一节教育观察法概述一、教育观察法的含义、特点和功能(一)教育观察法的含义教育观察法则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二)教育观察法的主要特点1. 教育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人们的各项活动中,一方面活动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各有其独特的个性,所以活动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

对这些活动进行观察,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就难以把握观察的重点,难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取舍,更难以控制观察的过程,观察的结果难免零乱、琐碎,不利于进一步的日纳总结。

一旦明确了观察目的,观察者就会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有效控制观察过程,并系统记录观察结果。

2.教育观察法有系统的计划教育观察法对观察活动的时间、空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系统的计划、安排和准备。

系统的计划能使观察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教育观察法的科学性。

3.教育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所谓自然状态就是指对观察对象不进行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能使观察研究者考察到被观察者在日常现实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行为表现。

如果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受到了外来干预或控制,那么所观察到的结果就可能是歪曲的、甚至是错误的。

当然,要严格地做到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确实是不容易的,所以,要获得对被观察者的正确、真实的了解,很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观察法的有关理论和做法。

(三) 教育观察法的功能教育观察法在中小学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的许多领域中都可以发挥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如下方面:1.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包括学习的时间、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内容等内容,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的自理能力、消费状况等内容;学生的娱乐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空间的安排,学生在话动中的感受和表现,学生对不同活动的选择倾向等内容。

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思想研究--苏海韵最终修改版

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思想研究--苏海韵最终修改版

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问题研究法摘要:霍尔姆斯是当代较有影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创立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问题研究法在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以霍尔姆斯在1981年出版的著作《比较教育:关于方法的思考》的第三章:《比较教育的正面争论—盎格鲁.撒克逊的观点》和第四章:《批判二元论与问题分析框架》为研究内容,主要分析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问题研究法的理论背景、理论基础、理论框架以及现实意义。

本论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比较教育问题研究法提出的背景。

包括简单介绍霍尔姆斯的教育活动和他对以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

第二部分,阐述问题研究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阐述问题研究法的理论框架。

第四部分,对问题研究法的评析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霍尔姆斯;问题研究法;背景;理论基础;理论框架;现实意义一、比较教育问题法的背景(一)霍尔姆斯的生平及其主要教育活动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个人成长经历密切联系。

霍尔姆斯的思想也正是在以上三个条件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因此,欲领悟他思想的精髓,我们就必须了解他的生平及其主要的教育活动。

20世纪60年代是比较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个黄金阶段。

从1965 年出版的《教育中的问题:一种比较方法》一书起,布赖恩·霍姆斯系统阐述了他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后又毕其大半生精力不断对其方法论加以补充、修正,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法,并以此方法论闻名于国际比较教育学界。

(二)对以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以往比较教育研究多以穆勒的《逻辑系统》中制定的归纳原则来进行的;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因果理论,即每一事件有其前提“原因”,从客观观察到的事实中归纳的假设是“因果”陈述,当被别的经验主义证据(观察到的规律、情况)肯定,便获得了科学法则。

霍尔姆斯认为,在比较教育领域中曾经占主流地位的研究方法论,虽然它们各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它们本质上都遵循了穆勒的实证主义归纳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章)之文献的查阅和利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章)之文献的查阅和利用

(五)述评,特别是批判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 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资料 来判定原作者的不足
(六)文献综述结语要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 的工作基础,也要简要概括前人研究的不足,从而衬托出作进一步 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七)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标、 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二)论文集(示例)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王嘉毅,李瑾瑜,王鉴.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进展[C].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12.
(三)报纸文章(示例)
[1]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78—12—27,(3).
(四)期刊文章(示例)
文献综述范文 2: 农村中学学生自学方法研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自学方法很多。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学习 法...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有利于学生自学。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创设的试误学习法... ...,它主要解 决学习中的问题。还有超级学习法,查、问、读、记、复 习法、暗示法等。 2.国内的研究状况 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自学方法的研究,有“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同 志首先提出“自学辅导教学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 点在于...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主张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 自觉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
课题论证
问题提出的背景(选题缘由)
文献综述 核心概念界定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研究设计 研究重难点
研究新意

《比较教育》自制复习资料【选择+名词+简答】

《比较教育》自制复习资料【选择+名词+简答】

《比较教育》王英杰著复习资料(名词:56题,问答66题)第一章概论一、选择:1.对异地教育的描述和比较是比较教育产生的历史前提,我们称之为比较教育的史前史。

2.比较教育的史前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

3.“借鉴时代”是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19世纪法国“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是比较教育史的开端。

4.1831年,外国教育情报调查人员库森考察写成《关于普鲁士国立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为法国制定教育基本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5.库森的研究比朱利安更能典型地代表“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研究的特征。

6.184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教育督察长霍勒斯曼访问欧洲归来,写了著名的《第七年调查报告》。

7.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的《我们从对别国的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被视为“因素分析时代”开始的标志。

8. 英国萨德勒反对孤立地研究教育,提出“民族性”概念和研究校外事物的主张。

9.《比较教育》一书的作者是美国康德尔,典型地反映了“因素分析时代”特点。

10.第一个系统阐述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者是美国康德尔。

11.汉斯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12.德国施奈德的代表作是《各国教育的动力》。

13.有人把萨德勒和汉斯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把施奈德的叫做“辩证法因素分析法”。

14. “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分为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和扩展期。

15.世界比较教育学会成立于1970年,1985年中国比较教育学会正式加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

16.20世纪90年代比较教育研究处于扩展期,把“国际教育”纳入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野。

17.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霍尔斯的《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与趋势》一书,认为比较教育内部已经分化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个研究领域。

二、名词:1.比较教育:教育科学体系中重要分支,重视理论和应用,以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为研究对象。

比较教育知识点汇集

比较教育知识点汇集

比较教育知识点汇集概论比较教育:12究方法。

3历史和现状:史前时代:1古希腊,古罗马时代,2、人物:①希罗多德《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一、借鉴时代:1①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

②1817年《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第一次“比较教育”概念,开山之作。

③强调国际合作。

2《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注重国外成功经验供本借鉴。

3、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②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

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③这一时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入讨论。

一时期为“借鉴时代”。

二、因素分析时代:1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

③他还提出民族特性这个概念来说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④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

⑤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界被奉为经典一块里程碑,1955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

②对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阐述是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比较教育理论。

3素:自然、宗教、世俗。

②因素法,历史法结合。

4的辩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

辩证法的因素分析。

5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比较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比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的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开始密切联系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各国的教育。

在比较教育史上一般把这一时期称作“因素分析时代”。

三、社会科学方法时代:1领域大。

220‘60。

②各国科技、教育竞争,教育改革黄金期。

③多国际性教育机构、团体成立。

④比较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四个主要步骤)。

教育学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方式比较

教育学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方式比较
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 1、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2、重视幼儿智力的发展; 3、重视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4、重视幼儿入小学的准备工作。
国别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俄罗斯
二、各国学前教育机构
主要机构名称
招收儿童的年龄 学习年限
主管部门
幼儿园 保育学校 日托中心 保育学校 托儿所 学前游戏小组 幼儿学校 托儿所 幼儿园 保育所 托儿所 幼儿园
第一章 学校教育制度比较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也称学校系统。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 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第一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 西方: 16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产
生 19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学校
教育制度建立 单轨制
双轨制
德国:
联邦政府:3% 州政府:77% 市镇政府:19%
印度:
中央:9%左右 邦和中央直辖区:91%
➢当地政府投入为主
丹麦: 中央政府:25% 地方政府:12% 当地政府:63%
挪威: 中央政府:40% 当地政府:60%
第五章 中小学教育比较
一、各国中小学教育的结构
美国:多为6-3-3制,此外还有
容易脱离当地实际;
不鼓励自由实验,束缚了教师的 创造性。
没有统一标准,各地区教育质 量参差不齐;
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教育事 业的发展不均衡;
行政效率不高。
趋势:
1、教育行政体制的均权化 2、教育行政体制的法制化 3、教育行政体制的民主化 4、教育行政体制的专业化
第三章 学前教育比较
比较法 运用条件: ❖同一性 ❖双边性或多边性 ❖可比性

比较教育3

比较教育3

第三章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本章提要:比较教育的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比较和分析法,其中调查法主要包括是滴考察和问卷法两种具体方法。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比较四步法”主要有四个步骤: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

美国比较教育家诺亚和艾克斯坦的“科学量化法”。

英国表教育学家霍尔姆斯的“问题法”第一节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基本原则:联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比较教育的基本方法:一、调查法:(1)实地考察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

(2)问卷法是研究者用书面形式直接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材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调查法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还要运用描述和统计的方法加以整理,并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以发挥这些第一手材料的科研价值。

二、文献法通过分析重要的教育文献来了解教育情况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收集比较教育的研究资料,一般要经过查阅、抽样、鉴别和整理等阶段。

三、比较法比较是人类确定事务异同关系,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过程和方法。

四、分析法我们所说的“分析”一般是一个包含了必要的综合过程在内的完整认识过程,这是一个广义的分析概念。

分析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具体的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指:为确定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进行的有关数量关系的分析。

定性分析:是一种微量判明事务的质的规定性所进行的分析。

汉斯等人的因素分析法、马林逊的民族性研究方法、劳威瑞斯的哲学研究法、莫尔曼的文化理论模式研究法、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诺亚与艾克斯坦的科学量化法、霍尔姆斯的问题法、金的教育决策伍层次研究法等。

第二节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贝雷迪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主要以提出著名的“比较四步法”而闻名于世,他的比较驾驭思想主要体现在她1964年出版的代表作《教育中的比较法》一书中。

他认为(1)比较教育研究包括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两大类型。

(2)区域研究包括:描述和解释两个阶段;比较研究则包括并置和比较两个阶段。

比较教育考试大纲

比较教育考试大纲

《比较教育》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2333409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试对象:05、06文、理专班一、课程考核目的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评价学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本课程的考试均以闭卷考的形式进行,期终的考核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70%)平时和作业情况也作期终考核的一部分(30%),考核成绩为百分制。

本课程不仅为后续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为16周(16周,周课时2)。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王英杰:比较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目1、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五、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本考试大纲根据《比较教育》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按照比较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概论考核内容1.教育比较教育的历史和现状2.比较教育的学科特性和领域分化3.比较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考核要求1.了解比较教育的历史和现状2.掌握比较教育的学科特性和领域分化第二章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流派考核内容1.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2.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3.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4.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5.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1.了解萨德勒、康德尔、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以及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

2.掌握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第三章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考核内容1.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2.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3.比较教育的重要文献考核要求1.了解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2.掌握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第四章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考核内容1.教育的国际化2.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教育3.国际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比较教育考核要求1. 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教育2.着重理解国际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比较教育第五章美国教育考核内容1.美国教育的演变2.美国现行教育制度3.美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美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美国教育改革动向第六章英国教育考核内容1.英国教育的演变2.英国现行教育制度3.英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英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英国教育改革动向第七章德国教育考核内容1.德国教育的演变2.德国现行教育制度3.德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德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德国教育改革动向第八章法国教育考核内容1.法国教育的演变2.法国现行教育制度3.法国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法国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法国教育改革动向第九章日本教育考核内容1.日本教育的演变2.日本现行教育制度3.日本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日本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日本教育改革动向第十章俄罗斯教育考核内容1.俄罗斯教育的演变2.俄罗斯现行教育制度3.俄罗斯教育改革动向考核要求1.了解俄罗斯教育的演变及美国现行教育制度2.掌握俄罗斯教育改革动向第十一章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考核内容1.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为21世纪做准备2.下放教育权限,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3.转变教育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4.重视普及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平等与民主5.加强教育与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6.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力求提高教育效果7.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培训,建立高质量师资队伍考核要求1.了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2.掌握转变教育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六、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述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研室名称:初等教育教研室执笔人:审核人:审定人:编写日期:。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章.研究问题的确定ppt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章.研究问题的确定ppt
• 中小学生缘何成为交通安全高危人群 《中国教育报》 2007年12月5日第2版
3、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问题
• 一位家长这样写道: 我没有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 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最奇怪的是,语文学到这种程度,女儿的作文 反而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女儿的作 文本上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蹬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 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 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 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 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 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她们老师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谁不抄谁是傻 子”(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一架, 女儿说她们班同学,写作文常找相应的一篇,改个名字抄上去)。这 类书在我家附近的一间新华书店占了几张柜台,买者踊跃。那天,我 同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柜台上认真地读《高老头》,问她为什么不买 回家去读。她奇怪地看着我,说这样的书怎样可以买回家呢。
一般来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 课题(问题)。
1、可研究的问题---即能够收集到信息予以回答的问 题
• 校长如何提高员工的士气? • 家长对学校收费有什么意见? • 在平常的一周中,一所小学的教室里都发 生了些什么? • 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学生的方式是否不同?
2、不可研究的问题
(1 )价值问题 • 高中课程应该包括哲学课吗? • 人们是否认为高中课程应该有一门哲学课? (2 )形而上学问题 • 上帝好吗 • 人们相信上帝是好的吗? (3 )不可能完成的问题 • 教授英语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 物理学中关于“永动机”的研究。 (4 )需要创造不可能条件的问题 •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的学校会是什么样? •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认为学校会是什么样?

比较教育经典试题

比较教育经典试题

第一章导论——比较教育是什么?1.把比较教育分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个研究领域的学者是()A.朱利安B.诺亚C.霍姆斯D.霍尔斯2.比较教育作为一个学科诞生的标志是法国19世纪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在1817年发表的( )A.《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B.《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C.《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D.《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多选)3. 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应用性较为突出的研究领域是()A.比较研究B.外国教育C.国际教育D.发展教育E.区域研究(多选)4. 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主要包括()A.比较研究B.国际教育C.发展教育D.区域教育E.外国教育第二章比较教育的历史沿革1.在下列比较教育学家中,属于“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代表人物是()A.阿诺德B.库森C.贝雷迪D.萨德勒2.我国早期比较教育学家庄泽宣于1929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比较教育著作是( )A.《比较教育》B.《各国教育的动力》C.《比较教育学》D.《各国教育比较论》3.比较教育研究的因素分析法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A.萨德勒B.康德尔C.贝雷迪D.汉斯E.施奈德4.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有()A.朱利安B.萨德勒C.康德尔D.汉斯E.施奈德5.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发展的反省期主要是指(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6.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因素分析时代”的起止时间是()A. 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B.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C.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D.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多选)7.阿诺德是“借鉴时代”重要的比较教育学家,其主要著作有()A. 《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B. 《第七年报告》C. 《欧洲大陆的学校》D. 《法国的平民教育》E. 《德国的高等专门学校》(多选)8.在比较教育产生以前就曾进行异地教育描述和比较的代表人物有()A.诺亚B.希罗多德C.孔子D.伯克托尔E.巴赛第三章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方法1.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最早提出“民族性”这一重要概念的比较教育学家是()A.萨德勒B.康德尔C.汉斯D.朱利安2.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包括两大类型:一是区域研究,二是( )A.国别研究B.比较研究C.问题研究D.发展研究3.英国比较教育学家霍姆斯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是A.问题法B.科学量化法C.比较四步法D.因素分析法4.在贝雷迪划分的比较类型中,在两个对象国之间做的对称的比较属于( )A.对称比较B.平衡比较C.阐释比较D.并置比较5.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艾克斯坦的代表作是()A.《教育中的比较法》B.《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C.《教育与比较方法》D.《比较四步法》6.最早提出“校外事物比校内事物更重要”这一观点的比较教育学家是()A. 朱利安B. 萨德勒C. 康德尔D. 汉斯(多选)7.霍尔姆斯的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基础主要包括()A.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C.杜威的反省思维五步法D.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E.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多选)8.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A.实地考察资料B.问卷材料C.教学大纲D.国家重要教育法令E.统计年鉴第四章学前教育(多选)1.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实施机构主要有()A.托儿所B.幼儿园C.幼儿学校D.保育所E.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多选)2.日本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包括的领域有( )A.健康B.人际关系C.环境D.语言E.表现(多选)3.下列属于德国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有A.“白天的母亲”B.普通幼儿园C.学校附设幼儿园D.托儿所E.林间“幼儿园”第五章基础教育1.为了帮助家庭条件差和功课差的学生完成学业,法国自1982年开始建立()A.最近发展区B.教育实验区C.教育特区D.教育优先区2.日本历史上首次以国民的名义和法律的形式公开宣布教育民主、教育主权在民的法案是()A.《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对策》B.《教育改革计划书》C.《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D.《教育基本法》(多选)3.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学习指导纲要》后,课程结构包括( )A.综合学习B.学科C.道德D.美育E.特别活动(多选)4.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在每个学段结束时都要进行全国统一考试,它们分别是()A. 7岁考试B. 11岁考试C. 14岁考试D. 16岁考试E. 18岁考试第六章高等教育1.首先创办研究生院,强调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大学是()A.柏林大学B.哈佛大学C.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牛津大学2.1968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的要求根据“多科性结构、民主参与、自治自主”三项原则彻底改革大学组织的法律是()A.《教育改革法令》B.《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设》C.《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D.《萨瓦里法》3.1984年,法国颁布的《萨瓦里法》,在重申1968年《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案》提出的三原则之外,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的原则有()A.信息化B.国际化C.现代化D.职业化(多选)4.德国洪堡模式的核心是()A.学术自由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C.社会服务D.校长负责制E.学术自治第七章终身教育5.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提出要建设()A.“学习型社会”B.“创新型社会”C.“全纳型社会”D.“非学校化社会”第八章教师教育第九章教育管理1.在德国,州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A.州教育部B.文化教育部C.教育与技能部D.教育与就业部2.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A.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C.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D.自由体制3.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所谓( )A.“独立”关系B.“领导与服从”关系C.“等级”关系D.“伙伴”关系4.美国州教育的执行机关是()A. 州教育厅B.州教育委员会C.州教育厅长D.州教育厅长办公室5.5.5. 英国首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直接控制权赋予地方教育当局的法案是()A.《1902年教育法》 B. 《1918年教育法》C.《1944年教育法》 D. 《1988年教育法》(多选)6.美国联邦教育部的主要职能包括()A.管理和分配联邦教育经费B.为联邦教育计划制定政策C.开展教育调查和研究D.任命州教育厅长E.收集资料、统计和交流信息。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教育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综述的撰写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教育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综述的撰写

3.机读型文献 机读型文献又称电子型文献,
是指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以磁性 材料为存储介质,以打字、穿孔 或光学字符识别装置为记录手段, 形成多种类型的电子出版物。
二、教育文献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literature
正 式
(三)按文献来源及公开性划分

By source and publicity
1. 理论研究性教育期刊 理论研究性教育期刊一般刊登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强的
文章,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包括由教育部主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种教育学会、研究会 等社会团体创办的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教育期刊,各高校学报的 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大学主办。
……
四、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Major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literature
(二)报刊
2. 教育教学专业性期刊 教育教学专业性期刊的典型代表是《课程·教材·教法》。
该刊是全国教育类的核心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 一体,是反映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 教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改革动态和先进经验的学术性刊物。
四、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Major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literature
1.名著要籍 名著要籍是指一个时代、一门学 科、一个流派最有影响的权威著作。 它们是教育研究的宝贵财富,是治 学和研究的基石,大都作为教育必 读书收录进各种导读书目。
5.科普读物
科普读物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 教育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文 字浅显、生动,实用性强,贴近日常 生活,但最新信息含量和理论含量都 较低。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003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003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二、选题的一般原则ຫໍສະໝຸດ (1)需要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 (4)价值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选题时要遵循这五个原则,而且最好能满足这五个原则。在这五 个原则中,需要性原则是选题的最基本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是选题的 生命,创造性原则是选题的灵魂,价值性原则是选题的关键,可行性 原则是选题的保证。
二、常见问题的类型
(1)××存在的问题、成因与改进策略研究 (2)影响或造成××的因素分析 (3)××与××之关系研究 (4)××的实验研究 (5)××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假设的提出
一、假设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 (2)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3)具有可验证性 (4)具有多样性
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对假说的基本观点进行论证,进而形成一个有结 构的知识体系。
三、如何提出假设
(1)首先,我们要明确理论依据,对理论依据可以采用类比思维的 方式,提出我们研究的假设。 (2)其次,可以采用“否定条件的思维方式”提出假设。 (3)再次,从实践方面考虑假设,主要是采用观察、访谈、经验总 结以及归纳和概括等方法。这里主要靠研究者对实践的把握,同时要 求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将集体的经验归纳和概括成某种理论假设。 (4)最后,要注意一个一般性的技巧问题,即从“差异性”的角度 来考虑假设。这实际上也是和我们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有关,一般我们 都是希望结论能得出显著差异来。
三、选题的程序
(1)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 (2)查阅有关资料 (3)界定与陈述研究问题
衡量研究问题的标准: (1)有意义 (2)可行 (3)有创新 (4)具体明确
第二节 问题的主要来源和类型
一、问题的主要来源
(1)来源于教育实践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来源于教育理论 (3)来源于各级科研主管部门的选题指南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重要)PPT课件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重要)PPT课件

.
12
补充知识
零次文献 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 理的源信息叫做零次信息,
比如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 议记录等,
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
.
13
实习、见习过程中
短信?Q空间?便签感言———— 零次文献 见习笔记、实习日记——————一次文献 小组/班级实习目录/摘要————二次文献 专业/学院实习汇总—————— 三次文献
例如, …(摘自 :《教育科学研究》2004.6,原文:“撰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作者:王俊芳 )
.
49
如果在日常学习中有阅读的好习惯,将更加有 助于拓宽你研究的视野,有助于你的研究的进 行。
研究领域内的阅读(文史哲类的书) ↓
学科与专业内的阅读(中文、英语或美术等) ↓
研究方向的阅读(古代汉语、商务英语或设计)
1记录出处 2自己归类 3归纳小结 4…………
.
25
(1)计划性 心中有数: 所收集的文献种类、起止时间、采购标准、 经费预算、完成计划的主要保障措施等方 面
(2)针对性 根据研究的性质和人物,有针对性的搜集
.
26
(3)系统性 纵向:按学科、专业或专题收集; 横向:按文献的类型、收集。 确保搜集工作系统、连贯、完整。
B 单独成文的“综述”的写法
.
35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两类: A述而不评 (三次文献) B述且评 (学术论文)
例子
结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中外医疗,2013(02)
.
36
•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 小结、参考文献。
•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

比较教育自考资料+笔记

比较教育自考资料+笔记

第一章概论(适合出填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等)1、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比较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比较教育产生于19世纪初,在至今180多年的历史中,比较教育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3、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专门的研究领域开始的标志:朱利安1817年《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4、借鉴时代另外几位比较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者:法国的库森,英国的阿诺德,美国的霍拉斯.。

曼和巴纳德等。

5、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标志: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

6、“因素分析时代"的其他代表人物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者萨德勒和汉斯主要强调教育以外的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因此有人将他们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而施奈德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内部因素在国民佳偶制度形成中的影响,因此有人将其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在我国,1930年燕京大学也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系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7、“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分为几个发展时期:发展期(20世纪50—60年代)、高原期(20世纪70年代)、反省期(20世纪80年代)、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几种观点: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继续,它把教育史研究延伸到现在,以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这种教育历史研究是一种“以现行的实况为基础而不以理论为基础来比较各国教育制度的原理",而“研究外国制度就意味着分析、评价本国的教育制度,从而更清楚地分析对比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和基础”。

教育研究方法1-4章

教育研究方法1-4章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意义人类的活动可以粗略的地分成三个层次: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水平。

教育研究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1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3 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教育研究的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研究过程不是死板的,步骤是可以跳跃或交叉的。

特定的研究情况与上述研究步骤可能是冲突的,但所有研究都是系统的。

教育研究的效度不管研究指向哪个目标,我们都期望研究是有效,也就是具有效度。

我们说某件事是有效的,是希望它基于事实或证据,是“能够被证明的”。

包括两个概念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

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研究生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

信度是效度一个必要保证,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教育研究的分类基于研究的目标和目的区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是指向特定的问题;基础研究的指向则具有普遍性,它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

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它是由教师或行政官员来操作的,以帮助地方学校决策和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极端典型的意义上说,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第三章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杜威反省思维五步法—举例

他举例说,如有人在行路时,忽遇见一条水沟, 【1】而想着跨越它(联想、建议、计划); 【2】接着为安全计,此人便观察水沟的情形(观察),继 而发现此沟颇宽,对岸湿滑(事实、资料); 【3】然后设想此沟是否尚有较狭之处(观念),于是上下 查看(观察),以便探求究竟(以观察试验观念); 【4】如未发现较狭之处,便另拟一新计划,如发现一条圆 木(复为事实),就没想此圆木是否可用作桥梁(复为观 念),于是将圆木置于水沟上而越过之(由外表的行动试验 及证明)。 这便是杜威所谓的反省思维的五个阶段,是反省思维不可缺 少的特征。

(二)科学量化法

科学量化法----- 是美国比较教育家诺亚和艾克斯坦在他们的 代表作《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 研究方法。 他们认为以往的比较教育方法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存在严 重的主观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更加严格、科学的方法论 体系。为此,他们把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 研究,提出了这种用实证的量化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比较教育 研究假说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分为七个步骤: 【1】界定问题、【2】提出假说、【3】明确概念和指标、 【4】选择个案、【5】收集数据资料、【6】处理数据资料、 【7】说明结果和验证假说。

(一)生平简介 诺亚和埃克斯坦(M A Eckstein)早年都毕业于英 国伦敦大学,在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在比较教育学家汉斯门下攻读研究生,在哥伦比亚 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期间,在著名比较 教育家贝雷迪的指导下,对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 产生了兴趣。 1969年,他俩结合自己在大学的教学经验合作撰写 出版了《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一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可比性原则,把前两阶段收集的资料系统 化,在归并的同一类资料中确定统一标准,找 出他们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形成某种分析假说, 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 比较:
“同时比较”和“阐释比较”来证明并置阶段 的分析假说是否正确。
假说验证法
• 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假设、实验测定、研究分析、验证等一般程 序运用到比较教育研究中而创立的一种新的量化分析法。 • 假说是推论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陈述,是比较教育的研究核心
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上划分: 平行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被假设互无影响的国
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
影响比较研究:彼此受影响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教
育比较。
从研究的内容上划分: 专题比较研究 总体比较研究 从比较方法的性质上划分: 定性比较研究 定量比较研究
定性比较研究:
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来阐释教育现象、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注重教育问题现象和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过程。 注重对资料的处理,采用描述和归纳的方法
• 相关因素的识别: 要把与选择问题和确定解决办法有关的 各种因素,系统的集中起来,进行识别 和验证。
四大识别和验证相关因素模式:规范模式、制 度模式、精神状况模式和物质模式
• 预测:
对教育的某种预测。 对各种资料进行系统选择,分类和组合,建 立许多特定概念在内的一套成功准则。 根据研究结果,不断修正研究结论
• 操作程序:
提出问题,确定假说——明确概论, 量化指标——选择个案进行例证——收 集和处理资料——分析数据和验证假说
问题研究法
• 分析各国共同的教育问题 • 重要价值:具有科学性,成为教育改革的工具, 对教育的精确预测成为可能,使比较教育学具 有准自然科学以及预测科学的性质。
• 问题研究四个阶段: 问题的选择和分析——政策建议的形 成——相关因素的识别——预测
比较教育研究 方法
比较教育 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研究 方法论基础
比较教育 研究的主要方法
比较教育 研究的过程与趋势
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基础
1 研究的立场 2 研究的原则
• 比较教育研究的立场 人类认识的一种手段,具有普遍性
“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
坚持多元文化主义观,拓展分析单元, 形成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的比较分 析框架。 研究的领域应扩展到世界体系范围多 元文化背景下的所有区域,国家和民族 的教育与学习
定量比较研究:
运用量化理论 注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
从比较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划分: 宏观比较研究 微观比较研究
区域比较研究:
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等不同标准,把世界各国划 分成不同的国家群或区域群,然后再对他们的教育进行总 体比较的方法。
区域比较研究的四个层次:
超越“国家”的“某个统一体”的比较分析 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与单一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析 单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比较分析 国家内或地区内的比较
• 问题的选择和分析:
选择多数国家共同存在且又与研究者目的 相一致的教育问题。 分析问题从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如政治、 经济等出发,对问题进行预备性的分析
• 政策建议的形成:
考虑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方 面的情况。 任务:说明哪些政策和措施将更适合哪些地 区,对解决办法作出合理预测。提出一系列的 办法或政策,供他人选择。
最后的选择和决策,并付诸实践。
上,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与趋势
比较教育研究类型 比较教育研究过程 比较教育研究的趋势
比较教育研究类型: 1比较教育研究分类 2 区域比较和问题比较
比较教育研究分类: 时间上划分: 横向比较研究 纵向比较研究 综合比较研究
• 概念: 比较教育研究的前提 对统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产生了很大 产生了很大差异,所以要深入分析概念。
• 结构或制度:
研究对象国的教育体制及其结构。 教育问题置于教育内部体制,以及和社会各 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 操作:最高层次的比较,在分析的基础 • 决策和执行:根据提供的方案,作出
因素分析法
• 强调从解析,研究形成外国制度和教育 实际的各种因素入手,进而揭示不同国 家或地区教育发展的共同性,差异性以 及一般规律的一种方法。 • 侧重于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变量。
阶段分析法
• 关注教育现象与其他现象的广泛联系, 主张把其他社会科学用于比较教育研究 领域。 • 贝雷迪四阶段的比较分分析方法: • 描述——解释——并置——比较
二、比较教育研究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革新性原则
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 • • • • • • • 描述研究法 统计分析法 历史研究法 因素分析法 阶段分析法 假说验证法 问题研究法 教育洞察法
描述研究法
• 操作程序
收集文献和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核 实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阅读文献和资料, 并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通过描写,叙述 的手段,进行详尽的概括,评价和比较
• 历史研究法 最早倡导者:萨德勒, 把教育置于社会 发展的历史背景中予以分析和比较 康德尔的历史研究法: 描述——解释——比较——抽象
1 描述:分类进行,把更国家的教育现象划分为 不同类别,再进行描述和介绍各国的教育制度 和教育现象。 2 解释:解释教育制度和现象形成的历史原因, 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 功能。 3 比较:找出不同国家教育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4 抽象:研究的结果提炼,深化,总结出一般规 律。
验证研究假设:作出客观、科学的解释。 形成研究成果
比较教育研究趋势 研究的主题领域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研究的方法体系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研究的基本过程将进一步统整和规范
参考文献:
冯增俊,陈时见主编:《当代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 描述:
研究者要了解和阅读现有的具有权威性的资 料。 通过实际的考察,调查和研究来验证和 收集 相关资料。 用统计分析图表法对资料进行资料,做客观 描述。
• 解释:
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观点进行研究 解释以描述为基础,对各种事实产生、发展 的原因和各种因素作出准确的说明、解释和评 价。
• 并置:
问题比较研究: 教育按问题进行分类的比较研究 可分为:
专题比较:各国同一类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 的研究方法 总体比较:对全球教育现状和趋势进行整体比较 的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 1 选择研究主题 2 建立研究假设 3 收集和整理资料 4进行比较分析 5验证研究假设 6形成研究成果
选择研究的主题: 世界性 区域性 变革性 时代性 国别性 民族性
资料的整理:
查阅、筛选、鉴别、补充与处理 广义上的资料的整理:对教育事实的进一步观 察和审视。
两种方式: 1 在查阅、筛选、鉴别等的基础上,把文献资料按问题进行分类和排 列。 2 对统计性的资料和数据,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学方法进行量化、计 算或验证。
进行比较分析: 前提提出比较标准,把抽象概念转变化为 可操作的具体标准。 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分以问题设想为依据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 • 强调理性、智慧、思想、分析的方法
• 教育洞察法分析框架: 背景——概念——结构或制度—— 操作——决策和执行
• 背景: 1 对象国的历史背景研究,如历史、地理、 文化等 2 当前教育问题的背景,深入到背景中 去,并且坚持忠实于这个背景。
建立研究假设:
假设的有关概念具体化,明确研究概念的核心。 对研究做出相应的设计,包括研究的类别,研 究方式,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以及具体的研究安 排及人员组织等。
收集和整理资料:
注意材料的客观性,代表性和充足性。
第一手资料:以非系统化的和直接的方式提供的一些 国家的教育资料。 第二手资料:比较性或描述性研究,由观察者或专家系 统完成。
统计分析法
• 描述统计法 • 推断统计法
• 描述统计法 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用统计图表进行分 类,找出他们大概的分布形态,再计算 数据资料的特征数。 如: 集中量数, 差异数和相关量数
• 推断统计法 利用样本的资料对总体进行估计和假设 检验 总体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Z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