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神应针灸玉龙

合集下载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第2章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第2章

第2章一百二十穴玉龙歌(2)<篇名>胆寒心惊鬼交白浊属性:胆寒先是怕心惊,白浊遗精苦莫禁。

夜梦鬼交心俞泻,白环俞穴一般针。

心俞∶在背五椎两旁一寸半,沿皮向外一寸半。

灸七壮,不可多,先补后泻,亦不宜多。

白环俞∶在二十一椎两旁一寸半。

直针一寸半,灸五十壮。

夜梦鬼交,妇人白浊,宜补。

<篇名>劳证属性: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穴内莫忧疑。

痰多须向丰隆泻,喘气丹田亦可施。

涌泉∶在脚底心,转足三缝中,又以二指至足跟尽处折中是穴。

直针三分。

伤寒劳瘵,有血可疗,无则危。

先补后泻。

丹田∶在脐下三寸。

针八分,补多泻少,可灸百壮。

丰隆见前。

<篇名>盗汗属性:满身发热病为虚,盗汗淋漓却损躯。

穴在百劳椎骨上,金针下着疾根除。

百劳∶在背第一椎骨穴上。

针三分,灸二七壮,泻之。

应肺俞穴。

<篇名>腰脊强痛属性:脊膂强痛泻人中,挫闪腰疼亦可针。

委中亦是腰疼穴,任君取用两相通。

人中∶即水沟穴,在鼻下三分衔水突起处是穴。

针三分,向上些,少泻无补,法灸七壮。

委中∶在膝后纹动脉中。

针一寸,见血即愈。

<篇名>手腕疼属性:腕中无力或麻,举指酸疼握物难。

若针腕骨真奇妙,此穴尤宜仔细看。

腕骨∶在手腕起骨前陷中,翻手得穴。

针入三分,灸二七壮,泻之。

手麻木则补,可灸。

<篇名>臂腕痛属性:手臂相连手腕疼,液门穴内下针明。

更有一穴名中渚,泻多勿补疾如轻。

液门∶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

针入一分,沿皮向后透入阳池,泻之。

中渚∶在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后。

针入一分,沿皮向后透腕骨,泻之。

<篇名>虚烦属性:连月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恐亦难当。

通里心原真妙穴,神针一刺便安康。

通里∶在腕后侧,起骨后一寸。

直针半寸,泻之,禁灸。

<篇名>腹中气块属性:腹中气块最为难,须把金针刺内关。

八法阴维为妙穴,肚中诸疾可平安。

内关∶在手掌后横纹二寸,两筋间。

直刺,透外关,先补后泻。

名阴维穴,禁灸。

应照。

小骨空穴

小骨空穴

小骨空穴文章目录*一、小骨空穴的概述*二、小骨空穴的取穴方法*三、小骨空穴的解剖位置*四、小骨空穴的疗法*五、小骨空穴的配伍*六、小骨空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小骨空穴的概述1、定义小骨空为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在小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主治目赤肿痛,白膜翳障,目翳,风眩,烂眼,耳聩无闻(耳聋),喉痛,咽喉炎,掌指关节痛等。

2、别名小骨孔,小空骨,类属经外奇穴。

3、出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4、主治疾病小骨空穴主治目赤肿痛,白膜翳障,目翳,风眩,烂眼,耳聩无闻(耳聋),喉痛,咽喉炎,掌指关节痛等。

5、穴位解析无小骨空穴的取穴方法患者握拳,手掌向心取穴。

小骨空穴位于小指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屈指取之。

握拳,拳心向上,于小指背面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取穴。

快速取穴:小指背侧第2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即是小骨空穴。

小骨空穴的解剖位置小骨空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背腱膜和小指伸肌腱。

分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

小骨空穴的疗法宜灸,一般不针。

一般艾炷灸3~5壮。

艾炷灸1~3壮。

特效按摩方法:治疗掌指关节痛,可用拇指指腹揉按小骨空穴。

小骨空穴的配伍配风池、太阳、睛明、肝俞,治目肿痛、目生翳膜。

小骨空穴的功效与作用小骨空穴有明目止痛的作用。

文献摘要《玉龙歌》: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

《医经小学》:小骨空大小指,第二节尖眼目治。

《针灸大成》:小骨空二穴……灸七壮。

治手节痛,目痛。

《针灸集成》:小骨空穴,治眼疾及烂眩风眼。

灸九壮,以口吹火灭。

《东医宝鉴》:小骨空二穴……治眼疾及烂眩。

灸九壮,以口吹火灭。

医古文阅读题

医古文阅读题

医古文阅读题题型:阅读题题目:顷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渠特以问余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既相别矣乘蹇且十里外飒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予之旧契已归且远乃令载之以示来者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里者属阴分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在表者属阳分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余又徐思五积六聚其用药亦不外于是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与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热而可用柴胡之凉者犹宜热而行之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犹宜寒而行之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张从正写这篇短文的原因是什么??“五苦六辛”之说有几种解释,各是什么?答案: 1.顷。

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

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

渠特以问余。

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

既相别矣。

乘蹇且十里外。

飒然而悟。

欲复回以告。

予之旧契已归且远。

乃令载之以示来者。

夫五者。

五脏也。

脏者。

里也。

六者。

六腑也。

腑者。

表也。

病在里者属阴分。

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

病在表者属阳分。

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

此五苦六辛之意也。

颜师古不注。

盖阙其疑也。

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

余又徐思五积六聚。

其用药亦不外于是。

夫五积在脏。

有常形。

属里。

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

六聚在腑。

无常形。

属表。

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

与前五苦六辛合。

亦有表热而可用柴胡之凉者。

犹宜热而行之。

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

犹宜寒而行之。

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

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

2.?顷:近来。

?旧契:意气相投的老朋友。

?渠:他。

?顾:察看。

?且:将近。

?飒然:突然。

?且:而且。

?阙其疑:暂缺而存疑,不主观臆测。

玉龙歌原文及注释

玉龙歌原文及注释

⽟龙歌原⽂及注释【原⽂】扁鹊授我⽟龙歌,⽟龙⼀试绝沉疴,⽟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差讹。

【原⽂】我今歌此⽟龙诀,⽟龙⼀百⼆⼗⽳,医者⾏针殊妙绝,但恐时⼈⾃差别。

【原⽂】补泻分明指下施,⾦针⼀刺显明医,伛者⽴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原⽂】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原⽂】⿐流清涕名⿐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内刺⽆偏。

【原⽂】头风呕吐眼昏花,⽳取神庭始不差。

孩⼦慢惊何可治,印堂刺⼊艾还加。

【注释】:顶门即顖会也,禁针,灸五壮。

百会先补后泻,灸七壮,艾如麦⼤。

上星⽳流涕并不闻⾹臭者,泻俱得⽓补。

神庭⼊三分,先补后泻。

印堂⼊⼀分,沿⽪透左右攒⽵,⼤哭效,不哭难。

急惊泻,慢惊补。

【原⽂】头颈强痛难回顾,⽛疼并作⼀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原⽂】偏正头风痛难医,丝⽵⾦针亦可施,沿⽪向后透率⾕,⼀针两⽳世间稀。

【原⽂】偏正头风有两般,有⽆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痰饮合⾕安。

【注释】:承浆宜泻,风府针不可深。

风池刺⼀⼨半,透风府⽳,此必横刺⽅透也,宜先补后泻,灸⼗⼀壮。

合⾕⽳针⾄劳宫,灸⼆七壮。

【原⽂】⼝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原⽂】不闻⾹臭从何治?迎⾹两⽳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针未除⽓先通。

【原⽂】⽿聋⽓闭痛难⾔,须刺翳风⽳始痊,亦治颈上⽣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注释】:灸地仓之艾,如绿⾖,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

【原⽂】⽿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疮须⽤泻,宜从听会⽤针⾏。

【原⽂】偶尔失⾳⾔语难,哑门⼀⽳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语⾳和照旧安。

【原⽂】眉间疼痛苦难当,攒⽵沿⽪刺⽆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注释】:攒⽵宜泻,头维⼊⼀分,沿⽪透两额⾓,疼泻,眩晕补。

【原⽂】两睛红肿痛难熬,怕⽇羞明⼼⾃焦,只刺晴明鱼尾⽳,太阳出⾎⾃然消。

【原⽂】眼痛忽然⾎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不⽤⾦⼑疾⾃平。

针灸穴位 髋骨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髋骨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髋骨穴说明指导书总述髋骨,经外奇穴名。

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别名髓膏、髋市、髓骨、体骨。

位于大腿前外侧,髋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左右各旁开 1.5寸处,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处,每侧2穴,共计4穴。

外侧穴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

内侧穴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

主治膝关节红肿疼痛、历节风痛、鹤膝风、下肢痿软无力、瘫痪、脚气等。

直刺0.5-1寸。

1.名称髋骨穴2.别名髓膏、髋市、髓骨、体骨3.出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4.隶属经外奇穴5.位置大腿前外侧,髋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左右各旁开1.5寸处,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处,每侧2穴,共计4穴6.主治膝关节红肿疼痛、历节风痛、鹤膝风、下肢痿软无力、瘫痪、脚气等7.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8.操作直刺0.5-1寸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大腿前外侧,髋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左右各旁开1.5寸处,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处,每侧2穴,共计4穴。

11.解剖外侧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股外侧肌。

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股外侧动、静脉降支的分支或属支。

内侧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

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

深层有股深动脉的肌支等。

12.名词释义髋,指髋骨,组成盆骨之大骨。

骨,骨头。

此为中医学名词命名之穴名。

13.功能作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14.详细主治膝关节红肿疼痛、历节风痛、鹤膝风、下肢痿软无力、瘫痪、脚气等。

15.详细操作1、直刺0.5-1寸,针感为局部酸麻并向膝部放散。

艾炷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2、按摩,用拇指、食指指腹按揉髋骨,每次1-3分钟,可以强健腿部肌肉,预防腿部疾病。

16.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17.配伍1、配膝关穴透膝眼穴治鹤膝风。

2、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犊鼻穴治膝关节炎。

3、配髀关穴、阳陵泉穴、悬钟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治下肢瘫痪。

18.附注历代文献记载略有出入,今从《奇效良方》等定位。

二白穴

二白穴

二白穴文章目录*一、二白穴的概述*二、二白穴的取穴方法*三、二白穴的解剖位置*四、二白穴的疗法*五、二白穴的配伍*六、二白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二白穴的概述1、定义二白,中医奇穴,出自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说“郄门穴两侧各二分”(《中国针灸学》)。

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胸胁痛等。

2、别名二白穴。

3、出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4、主治疾病二白穴主治脱肛,痔疮,霍乱,前臂痛,胸胁痛,瘰疬等。

二白穴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胸胁痛等。

胃肠病:肠痈,霍乱,痔疮,脱肛。

其他病:前臂痛,胸胁痛,瘰疬。

5、穴位解析二白穴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二”,指数量。

“白”,指白色、明亮的意思。

本穴位于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此处肉嫩皮白,一侧有二穴,故名“二白”。

二白穴的取穴方法患者伸臂仰掌,二白穴位置在于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中1/3与下1/3交界处,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

二白穴的解剖位置二白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指浅屈肌、下右神经、拇长屈肌和前臂骨间膜。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桡侧穴)和指深屈肌(尺侧穴)。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动脉干、桡神经浅支(桡侧穴)和正中神经(尺侧穴)经过,并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前动脉分布。

二白穴的疗法刺灸法: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指端放散。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刮痧法:用面刮法刮拭二白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痔疮、脱肛、肛裂出血等。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按二白穴2—3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前臂痛、胸胁痛等。

二白穴的配伍二白配百会、长强,治脱肛。

二白配长强、腰阳关、次髎、承山、三阴交,治痔疮。

二白穴的功效与作用二白穴有调和气血,提肛消痔的作用。

文献摘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痔漏之疾亦可针,里急后重最难禁,或痒或痛或下血,二白穴从掌后寻。

读《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的感悟

读《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的感悟

读《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的感悟《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是我国古代针灸学的重要著作,其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

在阅读这部经典之作后,我深感其博大精深,现将我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对针灸理论的深刻认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系统地阐述了针灸的理论体系,包括经络学说、俞穴理论、针灸技法等。

通过阅读,我对针灸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经络学说和俞穴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

1.经络学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系统。

书中详细介绍了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走向、交接、病症表现等,使我明白了经络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2.俞穴理论:俞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作用。

书中对俞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为我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针灸技法的丰富多样《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介绍了丰富的针灸技法,如毫针、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

这些技法各有特点,适应症广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

1.毫针技法:毫针是针灸治疗中最常用的技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适应症广泛等优点。

书中详细介绍了毫针的针刺手法、补泻方法等,使我对毫针技法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2.火针技法:火针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邪所致的疾病。

书中对火针的操作要领、适应症、禁忌症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临床运用火针提供了指导。

三、注重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强调针灸治疗应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注重经验总结。

书中收录了许多临床案例,对各种疾病的针灸治疗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我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传承与创新并重在阅读《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古代针灸学家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针灸学术。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为我们今后的针灸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结:《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针灸学著作,通过阅读,我对针灸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选自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疴。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中风口眼致㖞斜,须疗地仓连颊车;㖞左泻右依师语,㖞右泻左莫教差。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刺不差;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刺入艾来加。

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㖞作不能宽;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乳蛾一症更希奇,急用金针病可医;若使迟延难整治,少商出血始相宜。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更头风并眼痛,上星一穴不闻香臭从何治,须向迎香穴内攻;先补后泻分明记,金针未出气先通。

眉目疼痛不能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目疼亦同治,刺入头维疾自康。

九般心痛及脾疼,上脘穴中宜用针;脾败还将中脘泻,两针成败免灾侵。

三焦邪气拥上焦,舌干口苦不和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气俱消。

少冲穴在手少阴,其穴功多必可针;心虚胆寒还泻补,上焦热涌手中寻。

痴呆一症少精神,不识尊卑最苦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但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

忽然眼痛血贯睛,隐涩羞明最可憎;若是太阳除毒血,不须针刺自和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

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

肝家血少目昏花,肝俞之中补更佳;三里泻来肝血益,双瞳朗朗净无瑕。

耳聋气闭不闻音,痛痒蝉吟总莫禁;红肿生疮须用泻,只从听会用金针。

若人患耳即成聋,下手先须觅翳风;项上倘然生疬子,金针泻动号良工。

头颈部疾病的刺血验方

头颈部疾病的刺血验方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晴,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骨清凉始见功。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芦叶或竹叶搐入鼻内,出血为妙.不愈再针合谷(《针灸大成·玉龙歌》)。

赤眼迎香出血奇,口舌生疮舌下窍.三棱刺血非精卤(舌下两边紫筋)(《医学入门》)。

东坦日: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

盖此经多血少气,故目翳与赤痛从内眦起,刺晴明、攒竹,以宣泄太阳之热(《针灸聚英》)攒竹:两眉头陷中。

《素注》针二分,留六呼,灸三壮。

《铜人》禁灸,针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出针。

宣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目大明。

《明堂》宜细三棱针三分出血,灸一壮(《针灸大成》)。

虢太子尸厥,扁鹊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

唐高宗头痛,秦鸣鹤日,宜刺百会出血.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血之理。

已而之刺,微出血,立愈(《针灸大成》)。

(治喉蛾神方)将病头上看有红点.用外挑破即愈(《良朋汇集》)。

喉痹:觅头上红疙瘩,用针挑破即愈(《串雅外编.针法门》)。

耳尖,以耳翼卷折,取耳尖上。

主治沙眼,眼有翳膜。

灸五壮。

目疾久不愈,眼红肿者可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

耳后静脉出血,治目疾,目赤痛俱效,亦即瘈脉之分枝(《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赤目。

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但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太阳二穴,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痛,宜用三棱针出血。

出血之法用帛一条紧缠其项,紫脉即见,刺见血立愈。

又法以手紧扭其领令紫脉见,却于紫脉上刺见血,立愈(《奇效良穴》)。

鼻准穴,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针灸大成》)。

鼻准穴,鼻柱尖上,三棱针出血.治疗鼻上生酒渣风(《针灸输穴索引》)。

喉闭:竹纸渗巴豆令满,作纸捻点灯旋之,以烟熏喉间,即吐恶血而消。

或刺入喉间出紫血亦愈。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元王國瑞撰●一百二十穴玉龍歌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痊沈疴。

玉龍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無差訛。

吾今歌此玉龍訣,玉龍一百二十穴。

行針殊絶妙無比,但恐時人自差別。

補瀉分明指下施,金針一刺顯良醫。

傴者立伸患者起,從此名馳湖海知。

曲池補,人中瀉;風池補,絶骨瀉。

○中風中風不語最難醫,頂門髮際※①亦堪施,百會穴中明補瀉,即時甦醒免灾危。

頂門︰即顖會穴,上星後一寸。

禁不可刺,灸七壯,針瀉之※②。

百會︰頂中央旋毛中,取眉間印堂至髮際折中是穴。

針一分許。

中風,先補後瀉,多補少瀉。

灸七壯,無補。

※①髮際:此指耳前“髮際”穴,出《太平聖恵方》巻一百。

後世書有改作“曲鬢”者,有誤作正中髮際“神庭”穴者。

※②針瀉之:既云“禁不可刺”,則此處不應言“鍼瀉之”。

○口眼喎斜中風口眼致喎斜,須療地倉連頰車,喎左瀉右依師語,喎右瀉左莫教差。

地倉︰在口傍直縫帶路下。

針一分。

頰車︰在耳後墜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倉一寸半,灸二七壯。

○頭風頭風嘔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刺不差,子女驚風皆可治,印堂刺入艾來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髮際五分。

針三寸※①,先補後瀉,瀉多補少。

印堂︰在兩眉間宛宛中。

針一分,沿皮先透左攅竹,補瀉後轉歸元穴,退右攅竹,依上補瀉,可灸七壯。

小児驚風,灸七壯,大哭者為効,不哭者難治。

隨症急慢補瀉,急者慢補,慢者急瀉,通神之穴也。

※①針三寸:文津閣抄本作“斜三寸”。

《鍼方六集》巻六作“刺入三分”,義長。

○偏正頭風頭風偏正最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①,一針兩穴世間稀。

絲竹︰在眉後入髮際陷中,沿皮向後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

針三分,灸七壯。

開口刺,痛則瀉,眩暈則補。

※①谷:原作“合”,据文津閣抄本改。

○頭風痰飲(宜瀉風池穴)偏正頭風有兩般,風池穴内瀉因痰,若還此病非痰飲,合谷之中仔細看。

風池︰在耳後顳顬骨筋下,入髮際。

横針一寸半,入風府,先補後瀉,可灸七壯、二七壯。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縫中,脉應手。

扁鹊玉龙经介绍_扁鹊的针灸介绍

扁鹊玉龙经介绍_扁鹊的针灸介绍

扁鹊玉龙经介绍_扁鹊的针灸介绍实际上,《玉龙经》并不是扁鹊所作的,它最早出现在元朝由王国瑞借扁鹊神医之名,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后简称《玉龙经》。

,“玉龙”就是寓意此篇《玉龙经》中针灸的神妙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扁鹊玉龙经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扁鹊玉龙经介绍实际上,《玉龙经》并不是扁鹊所作的,它最早出现在元朝由王国瑞借扁鹊神医之名,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后简称《玉龙经》。

后来到了明朝杨继洲那里,又被丰富和发展,成为现今所看到的《扁鹊玉龙经》。

之所以取名“玉龙”,因为玉是取天地的精华方可成的,是精妙的事物。

而龙则是穷极灵变的灵物,“玉龙”就是寓意此篇《玉龙经》中针灸的神妙作用。

《扁鹊玉龙经》自称是由当年春秋战国时的神医扁鹊亲自传授下来的,它涉及了人体的一百二十处穴位,针灸的应对是精妙无比的,经过上千年的流传都没有误差,所以是经得起考验的方法。

只要按照《玉龙经》的方法下针,那些腰脊弯曲的人都能被治愈。

《扁鹊玉龙经》以诗歌的形式,向人们介绍了常见的杂症的应对措施。

其中提到了中风要取囟门、神庭穴、百会穴,鼻塞要取上星穴,头风病要在神庭穴用针刺入五分,至于儿童的慢惊风则可以斜刺印堂穴,难治的偏头正风要先刺率谷穴,再依病症,多痰刺风池穴,非痰饮型则刺合谷穴。

还有口眼涡斜的症状,应取地仓穴,右侧麻痹的刺右,左边麻痹则刺左侧。

偶尔的发音嘶哑,说话不清,不能正常言语,就应该浅刺哑门穴,随后病症就能除去等等。

《扁鹊玉龙经》虽说是后人借扁鹊之名而作的,有盗用名气之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给中医的发展带来的一定的贡献。

中医在《玉龙经》的指引下,也的确省去了不少功夫。

扁鹊的针灸介绍扁鹊被后世誉为中医学的开山鼻祖,那自然是有其独到的后人无法企及的贡献之处。

扁鹊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开创了中医学上极其重要的“望闻问切”四大法,为中医全面诊断病情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扁鹊另一个伟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实现了铁针取代了砭石的改革。

古文摘录:合谷穴的位置和主治功效

古文摘录:合谷穴的位置和主治功效

古文摘录:合谷穴的位置和主治功效【古文摘录定位记载】《灵枢·本输》:在(手)大指歧骨之间。

《针灸甲乙经》:在于大指次指间。

《备急千金要方》: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

《千金翼方》:在虎门后纵纹头,立指取之宛宛中。

《太平圣惠方》: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大指次指虎口歧骨间动脉中。

【古文摘录主治记载】《针灸甲乙经》:痱痿臂腕不用,唇吻不收;聋,耳中不通;齿龋痛;喉痹;瘖不能言;疳疟;狂易。

《备急千金要方》:热病汗不出;紧唇;门噤不开;鼻鼽清涕出;面腹肿;吐舌颈戾喜惊。

《千金翼方》:产后脉绝不还,胎上抢心;耳聋飕飕然如蝉鸣;烦热头痛。

《外台秘要方》:衄;目痛,瞑。

《太平圣惠方》:目不明,生白翳;皮肤痂疥,遍身风疹;小儿疳眼。

《针灸资生经》:疮毒久不合。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头、面、耳、目、鼻,颊、口、齿诸疾;偏正头风;手臂膊痛红肿;手臂挛不能握物。

《针经摘英集》: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此穴能表发汗大妙。

《普济方》: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

引《全婴方》云:卒中风毒,如口眼歪斜,语言不得。

《针灸大成》: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疟,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白翳,下齿龋耳聋,面肿,唇口不收,瘖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蛾。

《医学入门》:目痛烂弦胬肉,生翳拔睛倒睫,一切目疾;口疮重舌,舌裂,舌强;四肢痿痹;小儿惊风卒死;妇人通经下胎。

《铜人》:“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

《玉龙赋》和《玉龙歌》的比较研究

《玉龙赋》和《玉龙歌》的比较研究

•文献研究中医文献杂志《玉龙赋》和《玉龙歌》的比较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张潮摘要:《玉龙赋》作为《玉龙歌》的辑要本,因其内容精简而经常被现行教材所选用。

经比对研究表明,在《玉龙 歌》的各个传本中,《玉龙赋》与栽于《针方六集》中的《玉龙歌》内容最为接近。

与《玉龙歌》原文比较,《玉龙赋》在 穴位证治、刺灸法等方面存在不少漏误,研习者应加注意。

关键词:玉龙赋玉龙歌文献研究针灸歌赋中图分类号:R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737 (2019)06-0001 -03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Yu I^ong Fu and Yu Long GeZHANG Chao(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A bstract:Yu Long Fu is a editorial version of Yu Long Ge, for its brief contents are applied as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 Comparision ofresearches shows that V i/ //>叹Fu is the most close to K u ^〇叹Ge of Z/ien Ziu 几Compared with Yu Long Ge,there have been some mistakes on acu-points treatments, acupunture methods in Yu Long Fu.Kead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se problems.Keywords:Yu Long F u;Yu Long Ge;literature research;acupunture poetry《玉龙赋》最早记载于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中[1],《针方六集》[2]、《针灸大成》[3]均有转载。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第6章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第6章

第6章流注序属性:天有十干,地支十二。

以干加支,常遗其二。

二一合化,五运六气,是以甲、乙、丙、丁、死,所以甲犹草木,原因壬癸。

气行于天,质具于地。

质气之分阴质、阳气,故阳主变化,阴主专静,而莫自制。

是以阳府示原,阴藏隐秘。

然夫自子至巳,六阳化合;自午至亥,六阴变化。

惟壬得一,癸二从之,为阴阳动静之枢纽,气数欲兆之时。

故气运一周,一会于壬癸,交接挥持,莫为其纪,故子午流注真诀,甲始于戌而壬亥为终,壬子、癸丑为终始之地。

一顺一逆,一纵一横,一起一止,一变一互,一合一化,一君一臣,一佐一使,一生一克,一母一子,一夫一妇,交神合气,变化无穷。

所以一岁总六十穴,月、日、时,刻,一刻备六十穴,岁明,月、日如之,其何以然哉!日、月,三十日则一会于壬,河图一穴居北而括万极,此皇极先天之数所由起,五行五气,所由化合,子午流注针法之心要也,神之变化。

<篇名>诗曰属性: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是肺,壬属膀胱癸肾详。

<篇名>地支十二属属性:十二经行十二时,子原是胆丑肝之,肺居寅位大肠卯,辰胃流传巳在脾,午字便随心脏定,未支须向小肠宜,申膀酉肾戌包络,惟有三焦亥上推。

<篇名>阴阳经络所属属性:手之三阴∶肺,太阴;心,少阴;心包,厥阴。

足之三阴∶脾,太阴;肾,少阴;肝,厥阴。

手之三阳∶小肠,太阳;三焦,少阳;大肠,阳明。

足之三阳∶膀胱,太阳;胆,少阳;胃,阳明。

<篇名>直年司天歌属性:子午少阴居,心肾共相宜,卯酉阳明胃,大肠当共知,寅申少阳胆,三焦自有期,巳亥厥阴肝,心包脉细微,辰戌行太阳,膀胱及小肠,丑未太阴土,脾肺是其乡。

时日配合穴法图<篇名>十二经原穴属性:手阳明大肠,合谷庚;手少阴心,通里丁;手太阴肺,列缺辛;手太阳小肠,腕骨丙;手厥阴心包,内关己;足厥阴肝,中都乙;手少阳三焦,阳池戊;足少阳胆,丘墟甲;足太阴脾,公孙己;足太阳膀胱,京骨壬;足阳明胃,冲阳戊;足少阴肾,水泉癸。

玉龙歌(全文)

玉龙歌(全文)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

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颈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除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颈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无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两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力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悠渐自安。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风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疼起丘墟处,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出处】选自《针灸大全》。

本歌首载于元代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题为《天星十一穴歌》,后在明代徐凤撰《针灸大全》上刊载时增加了太冲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题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马丹阳是宋代扶风人,他根据临床经验写成本歌,选穴特点突出四肢穴位,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在针灸史上有重要位置。

是针灸入门之捷径。

【歌诀】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并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腹泻,腿肿膝胻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痛,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

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痛并面肿,疟疾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委中曲腘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痛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

承山名鱼腹,腨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并膝肿,辗转战疼酸,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

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矇,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腰胯连腨痛,转侧重欷歔,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不能食,暴瘖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龙歌歌诀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

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曲池补,人中泻;风池补,绝骨泻)中风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囟会穴。

上星后一寸。

禁不可刺,灸七壮,针泻之。

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取眉间印堂至发际折中是穴。

针一分许。

中风,先补后泻,多补少泻。

灸七壮,无补。

口眼斜中风口眼致斜,须疗地仓连颊车。

左泻右根据师语,右泻左莫教差。

地仓:在口傍直缝带路下,针一分。

颊车:在耳后坠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仓一寸半,灸二七壮。

头风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剌入艾来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发际五分。

针三寸,先补后泻,泻多补少。

印堂:在两眉间宛宛中。

针一分,沿皮先透左攒竹,补泻后转归原穴;退右攒竹,根据上补泻急补,通神之穴也。

偏正头风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丝竹:在眉后入发际陷中,沿皮向后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

针三分,灸七壮。

开口剌,痛则泻,眩晕则补。

头风痰饮宜泻风池穴。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

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风池:在耳后颞骨筋下入发际,横针一寸半入风府。

先补后泻,可灸七壮、二七壮。

合谷:一名虎口。

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缝中,脉应手。

直剌入一寸半,看虚实补泻。

头项强痛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并作不能宽。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在唇下宛宛中。

直针三分,可灸七壮,泻之。

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两筋间,言语则起,不言语则陷下处是穴。

针三分,不可深,深则令人哑噤。

牙疼(附:呕吐)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

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二间:在手大指次指骨缝中。

针一分,沿皮向后三分。

灸七壮,看虚实补泻。

中魁:在中指第二节尖。

灸二七壮,泻之。

禁针。

乳蛾乳蛾之症更希奇,急用金针病可医。

若使迟延难整治,少商出血始相宜。

少商:在大指甲边内侧端,去爪甲如韭叶。

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三分,泻之,三棱针出鼻渊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更头风并眼痛,上星一穴刺无偏。

上星:在发际一寸半,取穴以手掌后横纹按鼻尖,中指头尽处是穴。

直针三分,灸七壮。

鼻渊则补,不闻香臭则泻。

应太渊穴,见后痰嗽歌。

不闻香臭不闻香臭从何治,须向迎香穴内攻。

先补后泻分明记,金针未出气先通。

迎香:在鼻孔旁五分缝中,直针一分,沿皮向后上三分,泻多补少。

禁灸。

眉目间痛眉目疼痛不能当,攒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目疼亦同治,剌入头维疾自康。

攒竹:在眉尖陷中。

针二分,沿皮向鱼腰,泻多补少。

禁灸。

头维:在额角发际,沿皮向下透至悬厘,是穴在额角。

疼痛泻,眩晕补。

灸二七壮愈。

心痛九般心痛及脾痛,上脘穴中宜用针。

脾败还将中脘泻,两针成败免灾侵。

上脘:在脐上五寸。

直刺三寸半,看虚实补泻。

中脘:在脐上四寸。

法用草从鸠尾下至脐,折中是穴。

直刺二寸五分,灸五十壮止。

补三焦三焦邪气壅上焦,舌干口苦不和调。

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气俱消。

关冲:在手小指次指内侧端,如韭叶大。

针一分,沿皮向后三分,泻。

禁灸。

(小指次指者,无名指也。

)上焦热(附:心虚胆寒)少冲穴在手少阴,其穴功多必可针。

心虚胆寒还补泻,上焦热涌手中寻。

少冲:在手小指内侧端,去爪甲如韭叶大。

直刺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看虚实补泻。

禁通里:在腕后起骨上一寸。

直针一分,宜泻不宜补,愈补愈发。

禁灸。

痴呆痴呆一症少精神,不识尊卑最苦人。

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神门:在手掌后,高骨陷中。

针入三分,灸七壮。

应后溪穴。

赤目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

但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

睛明:在目内泪孔中。

针入一分半,略针向鼻,泻。

禁灸。

鱼尾:即瞳子,在目上眉外尖。

针一分,沿皮向内透鱼腰,泻。

禁灸。

太阳,在额目病隐涩忽然眼痛血贯睛,隐涩羞明最可憎。

若是太阳出毒血,不须针刺自和平。

太阳:在额紫脉上,出血,三棱针刺之。

应睛明穴。

目热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

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

内迎香:在鼻孔内,用芦叶或箸叶作卷,搐之,血出为好。

应合谷穴。

目烂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

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

大骨空:在手大拇指第二节尖上。

灸七壮。

小骨空:在手小指第二节尖上。

灸七壮,禁针。

目昏肝家血少目昏花,肝俞之中补更佳。

三里泻来肝血益,双瞳朗朗净无瑕。

肝俞:在背九椎两旁各一寸半。

灸七壮,针入二分。

三里:在膝下三寸,贴骨外廉。

针三分,泻之。

耳聋(附:红肿生疮)耳聋气闭不闻音,痛痒蝉吟总莫禁。

红肿生疮须用泻,只从听会用金针。

听会:在耳珠前陷中,口开方可下针。

横下针刺半寸,灸二七壮。

应合谷、足三里。

聋疠(二症)若人患耳即成聋,下手先须觅翳风。

项上倘然生疠子,金针泻动号良工。

翳风:在耳后陷中,开口得穴。

针入半寸,泻之,灸七壮。

喑哑门一穴两筋间,专治失音言语难。

此穴莫深惟是浅,刺深反使病难安。

哑门:在项后入发际五分,直针三分,莫深,深则令人哑。

泻之,不补,灸七壮。

痰嗽喘急咳嗽喘急及寒痰,须从列缺用针看。

太渊亦泻肺家疾,此穴仍宜灸更安。

列缺:在大指直上,叉手中指尽处是穴。

针入三分,横针向臂,泻之。

太渊:在掌后陷中三分。

泻之。

咳嗽腰痛(附:黄胆)忽然咳嗽腰膂痛,身柱由来穴更真。

至阳亦医黄胆病,先泻后补妙通神。

身柱:在背第三椎骨节。

针三分,灸七壮,泻之。

至阳:在背第七椎骨节尖。

针三分,灸七壮,看虚实补泻。

伤风伤风不解咳频频,久不医之劳病终。

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必用刺丰隆。

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宛宛中。

灸三壮。

丰隆:在足腕解溪上八寸。

直针二分半,看虚实补泻,灸二七壮。

咳嗽鼻流清涕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

喷嚏须针风门穴,咳嗽还当艾火深。

风门: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中。

喘哮喘一症最难当,夜间无睡气惶惶。

天突寻得真穴在,膻中一灸便安康。

天突:在结喉陷中。

针可斜下半寸,灸七壮,泻之。

膻中:在两乳中间。

可泻,灸七壮,禁针。

气喘气喘吁吁不得眠,何当日夜苦相煎。

若取璇玑真个妙,更针气海保安然。

璇玑:在天突下一寸。

直针入三分,泻之,灸七壮。

气海:在脐下一寸五分宛宛中。

刺入三分,灸七壮,看病补泻。

哮喘痰嗽哮喘咳嗽痰饮多,才下金针疾便和。

俞府乳根一般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俞府:在巨骨下,璇玑旁二寸陷中。

针三分,灸三壮,看虚实补泻。

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针一分。

灸五壮至七壮,看病补泻。

口气口气由来最可憎,只因用意苦劳神。

太陵穴共人中泻,心脏清凉口气清。

太陵:在掌后横纹中。

针三分,泻之。

人中:在鼻下三分陷中。

针三分,直针向上。

气满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刺须真。

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之时不用针。

内庭:在足两趾歧骨间。

直刺三分,可泻补,灸二七壮。

临泣:在侠溪上三趾四趾间。

针三分,禁灸。

可以出一身之水,泻用香油抹孔穴则针孔气(附:心闷、手生疮)劳宫穴在掌中心,满手生疮不可禁。

心闷之疾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劳宫:在掌心,屈无名指,尽处是穴。

针三分,灸七壮。

太陵见前。

肩肿痛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搏气血狂。

肩穴中针一遍,顿然神效保安康。

肩:在肩端上,举手陷中。

针二寸半。

若手臂红肿疼痛,泻之;寒湿麻木,补之。

肘挛筋痛(二首)两手拘挛筋骨痛,举动艰难疾可增。

若是曲池针泻动,更医尺泽便堪行。

曲池:在肘后外辅。

尺泽:在肘中大筋外陷中。

用手如弓,方可下针。

先补后泻,针半寸,禁灸。

筋急不和难举动,穴法从来尺泽真。

若遇头面诸般疾,一针合谷妙通神。

尺泽、合谷:见前文。

臂痛两胛疼痛气攻胸,肩井二穴最有功。

此穴由来真气聚,泻多补少应针中。

肩井:在肩端上,缺盆尽处。

直针寸半停针。

此穴五脏真气聚,不宜补,不宜久停针。

气虚人多晕乱,急泻之三里。

应支沟穴。

肩背痛肩臂风连背亦痛,用针胛缝妙通灵。

五枢本治腰疼病,入穴分明疾顿轻。

五枢:在臂部肩端骨下直缝尖。

针入二寸半,灸二七壮,看虚实补泻。

虚虚羸有穴是膏肓,此法从来要度量。

禁穴不针宜灼艾,灸之千壮亦无妨。

膏肓:在背骨四椎下,微约五椎上,微少四肋之间是穴,各三寸。

用竹杖、两手撑开,陷虚弱夜起老人虚弱小便多,夜起频频更若何。

针助命门真妙穴,艾加肾俞疾能和。

命门:在背骨十四椎下,与脐平。

灸二七壮,禁针,针则愈甚,宜补不宜泻。

肾俞:在命门两旁各一寸半。

灸法根据前,针法根据前。

胆寒心惊鬼交白浊胆寒先是怕心惊,白浊遗精苦莫禁。

夜梦鬼交心俞泻,白环俞穴一般针。

心俞:在背五椎两旁一寸半,沿皮向外一寸半。

灸七壮,不可多,先补后泻,亦不宜多白环俞:在二十一椎两旁一寸半。

直针一寸半,灸五十壮。

夜梦鬼交,妇人白浊,宜补劳证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穴内莫忧疑。

痰多须向丰隆泻,喘气丹田亦可施。

涌泉:在脚底心,转足三缝中,又以二指至足跟尽处折中是穴。

直针三分。

伤寒劳瘵,有血可疗,无则危。

先补后泻。

丹田:在脐下三寸。

针八分,补多泻少,可灸百壮。

丰隆见前。

盗汗满身发热病为虚,盗汗淋漓却损躯。

穴在百劳椎骨上,金针下着疾根除。

百劳:在背第一椎骨穴上。

针三分,灸二七壮,泻之。

应肺俞穴。

肾虚腰痛腰脊强痛脊膂强痛泻人中,挫闪腰疼亦可针。

委中亦是腰疼穴,任君取用两相通。

人中:即水沟穴,在鼻下三分衔水突起处是穴。

针三分,向上些,少泻无补,法灸七壮委中:在膝后纹动脉中。

针一寸,见血即愈。

手腕疼腕中无力或麻,举指酸疼握物难。

若针腕骨真奇妙,此穴尤宜仔细看。

腕骨:在手腕起骨前陷中,翻手得穴。

针入三分,灸二七壮,泻之。

手麻木则补,可灸臂腕痛手臂相连手腕疼,液门穴内下针明。

更有一穴名中渚,泻多勿补疾如轻。

液门: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

针入一分,沿皮向后透入阳池,泻之。

中渚:在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后。

针入一分,沿皮向后透腕骨,泻之。

虚烦连月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恐亦难当。

通里心原真妙穴,神针一刺便安康。

通里:在腕后侧,起骨后一寸。

直针半寸,泻之,禁灸。

腹中气块腹中气块最为难,须把金针刺内关。

八法阴维为妙穴,肚中诸疾可平安。

内关:在手掌后横纹二寸,两筋间。

直刺,透外关,先补后泻。

名阴维穴,禁灸。

应照腹痛腹中疼痛最难当,宜刺太陵并外关。

若是腹痛兼闭结,支沟奇穴保平安。

外关:在腕后骨上二寸。

直针透内关,先补后泻,灸七壮。

太陵见前。

支沟:在腕后三寸,对间使。

针三分,透间使,灸七壮。

间使见后疟疾下。

吹乳妇人催乳痛难熬,吐得风痰疾可调。

少泽穴中明补泻,金针下了肿全消。

少泽:在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如韭叶大。

刺一白带妇人白带亦难治,须用金针取次施。

下元虚惫补中极,灼艾尤加仔细推。

中极:在脐下四寸。

直针二寸半,灸五十壮。

妇人无子,宜刺灸,则有子,先泻后补。

血气攻心,先补后泻。

脾疾反胃脾家之疾有多般,反胃多因吐食餐。

黄胆亦须腕骨灸,金针中脘必痊安。

腕骨:在手腕侧,起骨前陷中。

针二分,看虚实补泻,灸三七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