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十九)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十九)
化学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S-32 Cu-64 Zn-65 As-75
第I 卷(选择题共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题6 分,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蒸馏“地沟油”可以获得汽油
B.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和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D. 食品袋中放入装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目的是防止食品受潮、被氧化变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沟油成分为油脂,汽油成分为烃,二者成分不同,不能蒸馏“地沟油”获得汽油,故A错误;B.14C和12C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牛奶为蛋白质,加入果汁,果汁中含有可溶性电解质,加入果汁能使蛋白质凝聚而沉淀,且牛奶不是酸,则不是酸碱之间的反应,故C错误;
D.硅胶可吸水,铁粉具有还原性,则食品袋中放入装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故D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苯和环己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1 mol能与含2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完全反应
C. 丙烷和2-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均为两种
D. 所具有的官能团种类有4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苯被高锰酸钾氧化可生成苯甲酸,环己烯含有碳碳双键,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正确;
B.1 mol含有2mol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mol羧基,能与含2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完全反应,故B正确;
C.丙烷和2−甲基丙烷都含有2种H,则一氯代物均为两种,故C正确;
D.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羰基、羟基、酯基、氯原子
共五种,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苯环不是官能团,为易错点。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气体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 A
B. 含1 mol 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4+数为N A
C. 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l.5N A
D. 在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g铜单质时,电子转移数目为N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常温常压下,乙烷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3,一个乙烷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30 g乙烷气
体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30g
×7
30g/mol
×N A=7N A,故A错误;
B.溶液存在c(NH4+)+c(H+)=c(Clˉ)+c(OHˉ),溶液呈中性,则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氢离子浓度,氨根离子浓度等于氯离子浓度,氨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NH4+的物质的量为1mol,NH4+数为N A,故B正确;
C.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为CH2,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含有CH2的物质的量n=
21g
=1.5mol 14g/mol
,
一个CH2基团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l.5N A,故C正确;
D.32g铜的物质的量为
32g
=0.5mol
64g/mol
,而生成1mol铜时转移2mol电子,故当生成0.5mol铜时转移
1mol电子,电子的数目为N A个,故D正确;
答案选A。
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A. 蒸发结晶
B. 制备NaHCO3
C. 中和滴定
D. 制硝酸铜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发结晶应该使用蒸发皿,坩埚用于灼烧固体物质,将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需要使用蒸发皿,故A错误;
B.通氨气的导管插入液面太深,易发生倒吸;通二氧化碳的导管没有插入溶液中,二氧化碳不易被溶液吸收,影响碳酸氢钠的制备,故B错误;
C.将酸滴入氢氧化钠待测液时,需要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加酸,图中装置为碱式滴定管,用酸滴定碱时,选择指示剂为甲基橙易于观察,如选用酚酞试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不易观察,故C错误;
D.铜与浓硝酸反应可以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会减小,产物为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故可以用于实验室制硝酸铜,同时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挥发出的硝酸和氮的氧化物,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D正确;
答案选D。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
常温下Z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Y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
B. 最简单氢化物
的沸点:Y>W C.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W>Q>Z>X>Y D. X、Z、W、Q分别与Y均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答案】B 【解析】【分析】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用做溶剂的氢化物为H2O,则Y为O,极易溶于水的氢化物有
HCl和NH3,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X应为N;常温下Z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可以联想到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而W的原子序数大于Z,所以Z为Al,W为S;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为Cl,综上所述X为N、Y为O、Z为Al、W为S,Q为Cl;据此分析。
【详解】A.Y为O元素,没有正价,没有+6价,故A错误;
B.Y、W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H2S,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之间为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更强,故沸点H2O>H2S,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Z(Al)>W(S)>Q(Cl)>X(N)>
Y(O),故C错误;
D.X为N、Z为Al、W为S,Q为Cl、Y为O,N和O可以形成NO或NO2等、Al与O只能形成Al2O3、S和O可以形成SO3或SO2等、Cl可以和O形成Cl2O或Cl2O7等、故D错误;
答案选B。
6.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合金金属作为主电极,借助外加脉冲高电压作用产生电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牺牲阳极金属电极产生金属阳离子絮凝剂,通过凝聚、浮除、还原和氧化分解将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右极为阳极,左极为阴极
B. 电子从左极经电解液流入右极
C. 每产生1 mol O2,整个电解池中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4N A
D. 若铁阳极,则在处理废水过程中阳极附近会发生:4Fe2++O2+4H+=4Fe3++2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装置图可知,若铁为阳极,则阳极电极方程式有Fe-2e-═Fe2+和2H2O-4e-═O2↑+4H+,并且二价铁还被放出的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装置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解池,电子流入的电极为阴极,电子流出的电极为阳极,所以左极为阳极,右极为阴极,故A错误;
B.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再在两极得失电子形成电流,故B错误;C.每产生1 mol O2,根据电极反应,M−n e−=M n+(M代表金属)和2H2O−4e−=O2↑+4H+,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大于4 mol,转移电子数大于4N A,故C错误;
D.根据题意,若铁为阳极,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和2H2O−4e−=O2↑+4H+,并且二价铁还被放出的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故D正确;
答案选D。
7.25 ℃时,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20 mL,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Cl 溶液滴加一半时,溶液pH >7
B. H 2CO 3的K a1的数量级为10-6
C. pH =8时,溶液中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
L -1 D. 在M 点:c (Na +)>c (CO 2-3)=c (HCO -3)>c (OH -)>c (H +)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加酸时,Na 2CO 3溶液显碱性,随着HCl 溶液的加入,溶液由碳酸钠转变为碳酸氢钠,当HCl 溶液滴加一半时,两者恰好生成碳酸氢钠,再继续加HCl 溶液,溶液逐步由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由此分析。
【详解】A .当HCl 溶液滴加一半时,两者恰好生成碳酸氢钠,溶液中,以NaHCO 3为主,故该溶液呈碱性,溶液pH >7,故A 正确;
B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
c (H +)=10−6mol/L 时,c (H 2CO 3)=c (HCO -3),H 2CO 3的K a1=2-633c H c H c ()(CO )=10(CO )
H +-,故B 正确;
C .从图中可知当pH 值为8时,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NaHCO 3。
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 时,恰好生成NaHCO 3,此时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故C 错误;
D .由图可知M 点的CO 32-和HCO 3-物质的量相等,两者的盐水解溶液呈碱性,pH 值为11呈碱性,故离子
浓度为:c (Na +)>c (CO 2-3)=c (HCO -3)>c (OH -)>c (H +),故D 正确; 答案选C 。
8.某工厂利用褐煤烟灰(主要成分为碳、二氧化锗,还有少量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制取纯GeO 2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GeO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偏弱酸性的两性氧化物,GeCl4的熔点为-49.5℃,沸点是84℃。
(1)写出二氧化锗与碳酸钠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水浸取焙烧物长达2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pH可选用的试剂溶液a是________(填字母)。
A.氨水B.氢氧化钠溶液C.盐酸D.碳酸钠溶液
(4)“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酸化”至溶液中盐酸浓度为5.3mol·L-1时有利于生成四氯化锗,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操作“X”的名称为__________。
(7)四氯化锗与高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GeO2+Na2CO3Na2GeO3+CO2↑(2). 为了提高含锗化合物的浸出率(3). C (4). H2SiO3、Al(OH)3(5). Na2GeO3+6HCl=2NaCl+3H2O+GeCl4(6). 蒸馏(7). GeCl4+(2+n)H2O=4HCl+GeO2•nH2O
【解析】
【分析】
褐煤烟灰(主要成分为碳、二氧化锗,还有少量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加入Na2CO3和NaOH焙烧,GeO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偏弱酸性的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为GeO2+Na2CO3Na2GeO3+CO2↑、SiO2转化为Na2SiO3,Al2O3
转化为2NaAlO2,C在高温下焙烧转化为CO2,焙烧后的产物加水浸取2小时,得到含有Na2GeO3、Na2SiO3、NaAlO2的混合和浸出液,向浸出液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使Na2SiO3、NaAlO2分别转化为H2SiO3、Al(OH)3除去,则滤渣主要为为H2SiO3、Al(OH)3,滤液中主要含有Na2GeO3,向滤液加入7mol/LHCl酸化,发生反应:Na2GeO3+6HCl=2NaCl+3H2O+GeCl4,使Na2GeO3转化为GeCl4,根据已知信息,GeCl4的熔点为-49.5℃,沸点是84℃,其沸点较低,从溶液中分离出GeCl4,可以通过蒸馏操作操作完成,,GeCl4与水发生水解反应转化为GeO2∙nH2O,在进行加热去除结晶水获得高纯度的Ge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GeO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偏弱酸性的两性氧化物,根据反应流程可知,碳酸钠与二氧化锗反应生成锗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eO2+Na2CO3Na2GeO3+CO2↑;
(2)用水浸取焙烧物长达2小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含锗化合物的浸出率;
(3)根据分析,调节pH的目的是为了出去含硅和铝元素的杂质,Na2SiO3、NaAlO2在酸性条件下均可转化为沉淀,则可选用的试剂溶液a是盐酸,答案选C;
(4)根据分析,“滤渣”的主要成分是H2SiO3、Al(OH)3;
(5)向滤液加入7mol/LHCl酸化,使Na2GeO3转化为GeCl4,GeO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偏弱酸性的两性氧化物,类比氢氧化铝的性质,则H2GeO3能够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生成物为GeCl4、NaCl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GeO3+6HCl=2NaCl+3H2O+GeCl4;
(6)结合已知信息,GeCl4的熔点为-49.5℃,沸点是84℃,其沸点较低,从溶液中分离出GeCl4,可以通过蒸馏操作操作完成,操作“X”的名称为蒸馏;
(7)GeCl4与水发生水解反应转化为GeO2∙nH2O,另一种产物为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eCl4 + (2+n)H2O = 4HCl+GeO2•nH2O。
【点睛】题目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要对物质的性质掌握,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要考虑全面,才能准确推断每个步骤发生的反应和溶液中微粒的变化,题中的已知信息为解题关键。
9.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288)易溶于水,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剂,可由乳酸[CH3CH(OH)COOH]与FeCO3反应制得。
I.碳酸亚铁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操作如下:打开______,加入适量稀硫酸后关闭k1,使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其目的除生成FeSO4溶液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使仪器C中的制备反应发生,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仪器C中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得到FeCO3沉淀,检验其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
Ⅱ.乳酸亚铁的制备及铁元素含量测定
(4)向纯净FeCO3固体中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经过滤,在___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下,经低温蒸发等操作后,获得乳酸亚铁晶体。
(5)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案进行铁元素含量测定:
①甲同学通过KMnO4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
在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所得纯度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改用碘量法测定铁元素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
称取3.000g样品,灼烧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取所有可溶物配成100mL溶液。
吸取2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
+ 2I-),当溶液
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 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已知:I2 + 2S2O2-3=S4O2-
6
_____________,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3次,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打开k l、k2(2). 用产生的H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3). Fe2++2HCO-3=FeCO3↓+CO2↑+H2O (4).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一定量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5). 隔绝空气(6). 乳酸根离子中的羟基也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量偏多(7). 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8). 95.2
【解析】
【分析】
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制备过程中应在无氧环境中进行,Fe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利用反应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B制备硫酸亚铁,利用生成氢气,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C中,C装置中硫酸亚铁和NH4HCO3发生反应:Fe2++2HCO-3=FeCO3↓+CO2↑+H2O,得到碳酸亚铁。
【详解】(1)由仪器图形可知B为蒸馏烧瓶;实验中打开k1、k2,加入适量稀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关闭k1,使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可使生成的氢气排出装置C内的空气,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2)待装置内空气排出后,接下来要使仪器C中的制备反应发生,则需关闭k2,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排到装置C中,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离
=FeCO3↓+CO2↑+H2O;
子方程式为Fe2++2HCO-
3
(3)检验FeCO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就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取最后一次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酸化,滴加一定量BaCl2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洗涤液中不存在硫酸根离子;
(4) 乳酸亚铁晶体有较强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则制备乳酸亚铁应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
(5)①乳酸亚铁中含有亚铁离子和乳酸根离子,CH3CH(OH)COO-中含有的羟基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
化,因为羟基的反应导致消耗高锰酸钾溶液偏多,故结果偏大;
②碘的淀粉溶液显蓝色,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后蓝色会变浅,当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即可判断为滴定终点;
样品,灼烧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则铁元素转变成铁离子,取所有可溶物配成的100mL 溶液中吸取
25.00mL ,该溶液中所含铁离子可按下列关系式计算: 3+2-
2232Fe I 2S O 2mol 2mol
x 0.02480L 0.1mol /L ⨯ 得x =0.00248mol ,则所有可溶物配成的100mL 溶液中铁离子为100ml 0.0024825ml
⨯mol=0.00992mol ,按铁元素守恒可知,样品中乳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0.00992mol ,则样品的纯度为
0.00992mol 288g /mol 3.0000g
⨯×100%=95.5%。
【点睛】知道乳酸的结构对解本题很关键,乳酸中的羟基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学生的易错点。
10.热化学碘硫循环可用于大规模制氢气,HI 分解和SO 2水溶液还原I 2均是其中的主要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碘硫热化学循环中,SO 2的水溶液还原I 2的反应包括:SO 2+I 2+2H 2O
3H ++HSO 4- +2I - 、I -+I 2
I 3-。
若起始时n (I 2)=n (SO 2)=1mo1,I - 、I 3- 、H + 、HSO 4-的物质的量随(22(H O)(SO )
n n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的微粒:a 为_____________,d 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始时 HI 的物质的量为1mo1,总压强为0.1MPa 下,发生反应 HI (g )
12H 2(g )+12I 2(g ) 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 __________________ (“>”或“<”)0。
②600℃时,平衡分压p (I 2)= ______MPa ,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______ (K p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3)反应 H 2(g )+I 2(g )
2HI (g )的反应机理如下:
第一步:I 2-11
k k 2I (快速平衡)
第二步:I +H 2
-22
k k H 2I (快速平衡)
第三步:H 2I +I 3
k 2HI (慢反应)
①第一步反应_____________ (填 “放出”或“吸收”)能量。
②只需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基元反应如aA +dD = gG +hH 的速率方程,v = k c a (A )•c d (D ),k 为常数;非基元反应由多个基元反应组成,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反应机理推定。
H 2(g )与I 2(g )反应生成 HI (g )的速率方程为v = ________(用含k 1、k -1、k 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H +
(2). I 3-
(3). > (4). 0.0125 (5).
1
6
(或0.167) (6). 吸收 (7). 123
-1-2
k k k k k c (H 2)·c (I 2)
【解析】
【详解】(1)加水稀释,SO 2+I 2+2H 2O
3H ++HSO 4-+2I -正向移动,I -+I 2
I 3-逆向移动,同时,加
水稀释后HSO 4-
电离程度增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确定曲线a 表示H +
、曲线b 表示I -、曲线c 表示HSO 4-
、
曲线d 表示I 3-。
从而得出图中表示的微粒:a 为H +,d 为I 3-。
答案为:H +;I 3-;
(2) ①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HI 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小,H 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H >0。
答案为:>;
②从图中采集数据,600℃时,n (HI )=0.75mol ,n (H 2)=0.125mol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从而得出平
衡分压p(I2)=0125mol
0.1
1mol
⨯
.
MPa=0.0125MPa,反应HI(g
)
1
2
H2(g)+
1
2
I2(g)的平衡常数
K p=
11
22
a a
a
(00125MP)(00125MP)
0.075MP
⨯
..=1
6
(或0.167)。
答案为:0.0125;
1
6
(或0.167);
(3)①第一步反应断裂共价键,吸收能量。
答案为:吸收;
②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即v=k3c(H2I)·c(I),
第一步是快速平衡,k1c(I2)=k-1c2(I),可得c2(I)=1
1
k
k
-
c(I2),
第二步也是快速平衡,k2c(I)·c(H2)=k-2c(H2I),可得c(H2I)=2
2
k
k
-
c(H2)·c(I),
v=k32
2
k
k
-
c(H2)·c(I)·c(I)= k32
2
k
k
-
c(H2)·1
1
k
k
-
c(I2)=123
-1-2
k k k
k k
c(H2)·c(I2)。
答案为:
123
-1-2
k k k
k k
c(H2)·c(I2)。
【点睛】对于多步反应,起关键作用的是慢反应,所以分析反应速率时,应从分析慢反应开始。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铜是人类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在人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铜可以做成导线,Cu的焰色为___________色;基态Cu2+的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能层符号为
___________。
(2)铜可以作为乙醇和氧气反应的催化剂,2CH3CH2OH + O2
Cu
∆
→CH3CHO + 2H2O。
写出与水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一个分子和一个离子______________(微粒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从原子轨道重叠方式来看CH3CHO中所含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碳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高温超导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研究之一,如下图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高温超导体氧化物的晶胞。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与Cu2+紧邻的O2-的个数为___________。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晶胞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答案】 (1). 绿色 (2). M (3). H 2S 或SO 2,NO -2或NH -
2 (4). σ键和π键 (5). sp 2和sp 3杂化 (6). La 2CuO 4 (7). 6 (8). 302
A
812
10a bN ⨯ 【解析】 【分析】
根据各元素的焰色反应颜色确定铜的焰色反应的颜色,写出铜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确定最高能层的符号;根据水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通过同族替换等方法找到分子立体构型相同的分子或原子;根据乙醛的分子结构确定共价键的类型和杂化方式;利用均摊法找出La 、Cu 、O 原子的个数,得出分
子式,根据图示找出铜离子的配位数,利用A m nM NM
==V V N V
进行计算。
【详解】(1) Cu 的焰色为绿色;基态Cu 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9,占据的最高能层的能层
符号为M ;
(2)水的成键电子对数为2对,孤对电子对数为2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对,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 形,与水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一个分子可能是SO 2或H 2S ,一个离子可能为NO -2或NH -
2;CH 3CHO 分子中含有碳氢单键,碳碳单键,碳氧双键,单键都是σ键,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CH 3CHO 中所含的共价键类型有σ键和π键,甲基上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 3杂化,醛基上的碳原子采用sp 2杂化,CH 3CHO 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2和sp 3杂化;
(3) La 位于棱上和体心,个数为8×1
4+2=4;Cu 位于上下顶点和体心,个数为8×18
+1=2,O 原子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的棱上和第二层的面上和体心,个数为8×14
+4×
1
2
+2=8,,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a 2CuO 4;图中可以看出与Cu 2+紧邻的O 2-的个数为6;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N =2,M =406g/mol ,V =a 2bpm 3代入
ρ=A m nM NM ==V V N V ,则晶胞密度ρ=A 30
2A
81210a bN m nM NM ===V V N V ⨯g·cm -3。
【点睛】基态铜离子是铜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较特殊,3d 轨道上为全充满状态,为学生的易错点。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2.G 是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HO + CH 3COR 1 -
OH ∆
→ RCH=CHCOR 1 + H 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2)试剂E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G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A→B 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5)芳香族化合物T 是D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一共有___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遇FeCl 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其在稀硫酸中的水解产物之一遇FeCl 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③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七组峰;
(6)以环己醇和为原料,合成的路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取代反应 (2). 丙酮 (3). C 19H 20O 5 (4).
+(CH 3CO)2O→+CH 3COOH (5). 保护酚羟基 (6).
2 (7).
2O /Cu Δ
−−−→4
LiBH −−−→
【解析】 【分析】
结合A 、B 结构简式可知A→B 的反应时乙酸酐与酚羟基发生取代反应,B 被氧化为C ,C 含有酯基,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 ;根据信息中羟醛缩合的反应特征,结合D 、F 的结构简式对比可知,E 为丙酮CH 3COCH 3,F 在LiBH 4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G ;
(6)分析目标产物和原料,结合已知信息羟醛缩合可知,将环己醇氧化为环己酮,再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后将酮重新还原为醇即可。
【详解】(1)根据分析C 含有酯基,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 ,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2)结合分析,根据信息中羟醛缩合的反应特征,结合D 、F 的结构简式对比可知,E 为丙酮CH 3COCH 3;由G 的结构简式,每个节点为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不足键用氢原子补齐,可知G 的分子式为:C 19H 20O 5;
(3)结合A 、B 结构简式可知A→B 的反应时乙酸酐与酚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副产物是CH 3COOH ,则
反应方程式为:+(CH 3CO)2O→+CH 3COOH ;
(4)A→B 将羟基变成酯基,C→D 将酯基变成羟基,结合B→C 是氧化反应,则设计A→B 步骤的目的是避免酚羟基被氧化,其目的是保护羟基;
(5)依题意,T 能发生银镜反应,遇FeCl 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但其在稀硫酸中水解的产物之一遇FeCl 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
结构且不含酚羟基,结合D 的分子式为C 8H 8O 3,所以
T 含两个取代基:第一组是HCOO-、-CH 2OH ;第二组是HCOO-、-OCH 3,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七组峰,所以T 的结构只能是第一组,并且两个官能团不在对位,只能在邻位和间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6)分析目标产物和原料,结合已知信息羟醛缩合可知,将环己醇氧化为环己酮,再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后将酮重新还原为醇即可,则合成路线为:
2O /Cu Δ
−−−→4
LiBH −−−→。
【点睛】本题的难点为(4),要结合A→B→C→D 的官能团变化分析解答,A→B 将羟基变成酯基,C→D 将酯基变成羟基,结合B→C 是氧化反应,则设计A→B 、C→D 步骤的目的是保护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