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知能巩固提升
4.材料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环保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2011 年,PM2.5 绝对 可以当选年度焦点关键词。作为一个大气检测领域的学术词汇,
PM2.5 一夜之间被人们所熟知,并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讨论的热 点话题。这一切,需“归功于”PM2.5 经检测已成为哮喘、支 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元凶。
欧美国家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在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 究中均把PM2.5作为标志性指标。②PM2.5环境质量基准是指 空气中PM2.5对特定对象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大浓度。我国 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 还没有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空气颗粒物 环境质量基准文件,缺乏PM2.5污染特征与健康危害关系的 科学数据,导致制定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不够充分,不能给 出PM2.5对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的风险量值。因此,当前我 国急需建立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③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③中的“决定”说法错误。 ④中的“正确反映”说法也错误。故选 A。
[答案]A
3.据环保专家介绍,PM2.5 来源多样,燃煤、驾驶机动车、 工业污染,包括机动车反复碾压道路遗撒扬尘、烧烤、吸烟、
燃放烟花等都会为增加 PM2.5 作“贡献”,一些排放出的气体 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也会转化成 PM2.5。专家呼吁,PM2.5 并非不可控,实实在在地减排,从小事做起、人人参与减排行
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 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 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开展 PM2.5 基准研究迫在眉睫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 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 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 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监测指标。①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难以区分这三者,尤其是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讲清重点】1.“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的区别和联系?(1)“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以及在“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想”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不可分。
(2)“意识能动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即实践。
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也就是说,把观念的东西在实践的作用下变成现实。
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4)以上分析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要辩证地理解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它既是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同时也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理解时要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客观规律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从质的差别来看,“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从量的差别来看,“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
高中政治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辨析素材 人教版第二册
word“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辨析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是高二哲学教材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1.内涵不同。
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意识能动作用是指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表现不同。
意识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那么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意识能动作用还突出的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主观能动性表现在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的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3.外延不同。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中,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第二个方面,比意识能动作用的外延小;意识能动作用包含在主观能动性中,是主观能动性的第一个方面,又比主观能动性的外延小。
二、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联系。
1.它们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随着实践与学习的积累,逐步增强。
2.它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都有重要作用,都受到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正确发挥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意识的特点
意识的特点
意识的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意识的产生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其次一是依赖于人倒这个胜利基础,再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主观性: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来说格外真实。
2、同一性: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成为一个同一的、整体的、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3、流动性: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都不会静止不动。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提出意识流这一专业名词,来表示意识的这一特性。
4、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与环境的互动;把经验与现实连接起来,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基础;制定目标,引导行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 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 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健康的人脑能够正常思维,严重损伤的
人脑则不能,这说明(
A.意识依赖于人脑
)
B.意识不依赖于外部世界
二、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对物质具有 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 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 之物。
5、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 婴儿是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 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生 活在动物的群体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 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 于他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这说明( )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人的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探究: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 是主观的、多样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 观内容的统一。 如何理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客观事 物,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 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 映会有差异,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 主观的。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五课意识
人们的行为,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
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对应训练4:(2013·山东文综)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 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 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
答案(1)意识能够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
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 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
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 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2)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 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 ⑷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 的生理基础,意识 的内容与形式。 ⑸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⑹客观规律与意识 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 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知识大展台
参考答案:①物质世界 ②社会 ③物质器官 ④客观存在 ⑤目的性 ⑥主动创造性 ⑦客观世 界 ⑧人体生理活动 ⑨主观能动性 ⑩尊重客 观规律
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 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无关。注意:“反映”与“反作用”区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别 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无关。注意:“反映”与“反作用”区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的是我们做事情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 19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 20 规律性,作为 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发挥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 21解放思想与时俱
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 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 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 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 的胜利。
命题领悟,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 式。结合诗词漫画、社会热点等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 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主观题常综 合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 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 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
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 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 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人的意识决定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①排 除;意识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指导作用,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正确;人的意识不同,结果就 会不同,仍就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且材料也未体现“实践结果 的性质”,故排除④。故选A。
答案:A
3.(2013·新课标Ⅱ,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 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 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1 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人的意识按照一定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
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
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有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所要达到的思想蓝图,构成准备行动的计划。
这就是意动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人所特有的。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
意识的主观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仅能够“复制”所反映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2020届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 动创造性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特点 内涵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 目的 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 性 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自觉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选择 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 性 映什么,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这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 主动 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 创造 质和规律;不仅能够认识当前的对象,而且能 性 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二
命题揭密
意识的能动作用
属于高频考点。命题形式比较灵活,选择题和主观题都 有。复习时要重点掌握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以及和意识反 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要求
理解意识的作用;讨论“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 神是万万不行的”,从而懂得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对 发挥潜能有着重要影响。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温故知新:宏观知识体系 :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第四课 探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究世界的本 辩 4、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质(物质观 证 5、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 ) 的 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 物 论 1、意识的含义、特点、表现 第五课 把 握思维的奥 妙 (意识观)
【解析】选B。有些人唱歌不着调是由大脑的相关组织功能所影响的,这说明意识是 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于人体的
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了音调的处理是通过什么进
行的,并没有体现出音调是对什么物质的反映,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客 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D不符合题意。
意识能动性特点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客观实在实践观客观实在性主观PPT课件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
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的,只
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
间, 在村党支部和,村她委走会访的农领户导,下宣传党和有关方针
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
, 人刻苦学,习使雕该刻村知濒识临失与传该的村木艺雕
认识观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标准
真理观
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追求真理 是无止境 的过程
追 求 真 理:
联 普遍性
系
客观性 条件性
观 多样性
发 普遍性 展 实质 观
矛 盾
同一性与斗争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观
用联系 的观点 看问题
用发展 的观点 看问题
用矛盾 的观点 看问题
(2010高考)30.下面的漫画《超常发挥》(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 B.要满怀必胜信念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C.要善于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变化 D.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 价值选择 •解析]B项不是哲学启示,排除B。漫画中的主人公唯独对射击钱孔有“超常发 挥”,讽刺了社会上那种拜金主义的金钱观,从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价值选择D项符合漫画的的意旨。A、C项均与漫画意旨无关。答案选D。
与
创 新 意 识
生产力与
社
生产关系
会
社会发 物质资料
发
展规律
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
展认
社 历史观 会
上层建筑
趋识 势社
存 在
社会历 史主体
人民是历 史创造者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是新课程高考必考的重点模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各种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1/ 9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客观实在。
(3)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020艺考生文化课冲刺政治(全国通用)课件:必修4第二单元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卷·28)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
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
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
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认识具有无限性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缺乏能动性和创造性,①③符合题意。动物心理具有适应性和主观性,
②④观点错误。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从深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 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从跨度看,意 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③ 从进程看,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意识正在 不断发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合理编排,有效备考。
1. 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2. 知识网络 3. 应试指导 4. 要点精讲 5. 能力摸底 6. 课堂评价
艺考生朋友,我的特点就介绍到这了。 来吧,及时拥抱我,大胆地走进我的空间, 让我们携手走进大学校园。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起源:是 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 自然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 社会 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 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是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 B.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 C.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 D.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违背了客观规律,A错误;“认识潜在的 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说明要坚持矛盾观点、全面认识自身 缺点与长处,遵循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变,材 料未体现,C不符合题意;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并 不是人人都适合”,说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从体育旅游项目 的特点出发,又要从自身的身体特点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B符合 题意;“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说明规律是客观的, 参与者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D有一定道理;比较B、D,设问要求 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B项“理性评估自身状况”与“体 育旅游项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直接关联,是最佳选项。故选B。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5.2 意识的作用》学案学习指导语:识记意识的作用,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要求,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知识梳理: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①表现: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有的。
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C.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作用: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世界上只有之物,而没有之物。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世界上只有认识之物,而没有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世界,(又叫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观及方法论:A.物质决定,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
正确的意识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要求:①要发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与时俱进,。
②做到两个结合:要把发挥和尊重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同严谨踏实的结合起来。
③反对两种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别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办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办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说,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劳动制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日子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基本上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进展看:人类社会变化进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6.对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讲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别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全然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临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别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3.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状态。
政治高中会考知识点
政治高中会考知识点哲学生活1.意识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和表现: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5.规律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意识能动性的基本内容
意识能动性的基本内容
意识的能动性又叫做主观能动性,指的是指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人可以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性的特点有:1、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能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选择和反映对象,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意识能够为实践活动创造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使实践活动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对人体生活、活动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
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
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部客观世界相接触,感觉器官把事物、现象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才能产生意识。
意识的主观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
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观状态影响的。
由于人们的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情感、兴趣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
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意识的客观性是指:首先,尽管意识是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
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情感是对人的愿望与事物关系的态度反应,意志中的目的是对人的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双重反映。
再次,个体意识具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
人们的经验、知识结构、情感、兴趣的不同,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
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是把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观念和表象中加以改造而形成的,它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
即使是奇妙的神话故事,荒诞的迷信传说,都可以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客观“原型”。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意识能动性原理
意识能动性原理
意识能动性原理是指人类意识具有主动引导和控制行为的能力。
意识能动性原
理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特征,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意识能动性原理强调了人类意识的主动性。
人类意识不仅仅是被动地接
受外界信息和刺激,而是能够主动地选择和引导自己的行为。
这意味着人类在面对各种情境和问题时,可以通过意识的引导和控制,做出理性的决策和行为选择。
意识能动性使人们能够在行为上表现出灵活性和创造性,不仅受限于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是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和目标进行行动。
其次,意识能动性原理还强调了人类意识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意识能
动性使人们能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保持理性和自制,不被外部环境和情绪所左右。
这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更好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此外,意识能动性原理还涉及到人类意识的目标导向性。
意识能动性使人们能
够根据自身的目标和理想,主动地规划和实施行动,不断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目标导向性使人们能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努力和奋斗,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
总之,意识能动性原理是人类意识活动的重要特征,它强调了人类意识的主动性、自我调节和目标导向性。
意识能动性原理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身的途径和方法。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意识能动性原理,促进人类意识活动的健康发展,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B1、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答案】C
【解析】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自信。
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
故C为最佳选项,A说法绝对,B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C2、“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
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解析: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的表现~表明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A正确~B、C、D三项本身表述错误。
答案:A
B3、“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
”这句诗蕴含
的哲理是 (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解析: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
么。
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有浅有深~主要是意识自觉选择的结果~故选B。
A错误~
C、D与题意不符。
答案:B
B4、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题干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故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项。
B5、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解析】B、C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合题意。
D为唯心主义的观点。
A体现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C
B6、针对目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的现状,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这一事实表明 (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客观必须与主观保持历史的统一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解析:“针对”现状,采取措施,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D项正确。
A、C两项观点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C7、2009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由环保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
的“探索环保新道路——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环保部部长
周生贤出席论坛并发表了“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
新道路”的主题演讲。
周生贤提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
的目标指向~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要根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及材料意思~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作
用、规律的客观性等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客观实际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符合我国当前实际,能够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推动我国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路子。
相关文档:
•
•
•
•
•
•
•
•
•
•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