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的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第4期(总第66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G UAN GXI J I AOY UXUEY UAN XUEBAO

NO.4,2003

(Serial NO.66

)文体学的发展

陈 兵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邮编:530004)

 摘 要:本文利用电子文献检索的现代技术手段,对文体学的基本理论,文体学在西方和中国的沿革,文体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关涉文体学发展的论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文体学 西方 中国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410(2003)04-0097-05

11 文体学的基本理论

文体学的定义和范围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风格的学科。本文所说的文体学是现代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语体的风格特征的学问。

文体学要探讨的问题是影响语言使用的场合特征,确立划分语言变体的标准,详细分析各体语言(包括方言和语域)的语言特点,重点指明不同体裁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的文字特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文体学提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较为严格的语言描述方法,使学习者系统了解各体语言的特点,提高恰当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同时初步熟悉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文体学研究的中心是语篇,也称篇章。

21 文体学研究的发展动态

2.1 文体学在西方的发展

2.1.1 20世纪前半叶:现代文体学的成长期

西方对文体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20世纪初以来,在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之后,文体分析才摆脱了传统印象直觉式分析的局限,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欧洲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独立学科,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文体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交叉学科。

西方现代文体学的开创人当推著名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学生巴依(C.Bally,1865-1947)。他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巴依的研究对象是口语中的文体,他认为一个人说话时除了客观地表达思想外,还常常带有各种感情色彩。文体学的任务在于探讨表达这些情感特征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入手,分析语言的整个表达方式系统。

稍晚于巴依的德国文体学家斯皮泽(L.S pitz2 er,1887-1960)被普遍尊为(文学)文体学之父。斯皮泽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价

7

9

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因此详细分析具体语言细节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别于传统印象直觉式批评。此外,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语文圈”(philological circle)的研究方法,即寻找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然后对其作出作者心理根源上的解释,接着再回到作品细节中,通过考察相关因素予以证实或修正(S pitzer,1948)。

50年代末以前,文体学的发展势头较为弱小,而且主要是在欧洲大陆展开(在英美盛行的为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等均对文体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英美,随着新批评的逐渐衰落,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语言学理论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1958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召开了一个重要国际会议———“文体学研讨会”(参见Sebeak,1960),这是文体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就英美来说,它标志着文体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并即将进入兴盛时期。

2.1.2 60至70年代:现代文体学的兴盛期

在60和70年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盛行,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蓬勃发展,带动了文体学的发展。现代文体学的兴盛,表现在流派纷呈,如形式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话语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语言学文体学等。这六种流派的区分是建立在两种不同标准之上的。一种是文体学家所采用的语言学模式,另一种是以研究目的为依据。文体学与语言学之间是一种极为密切的寄生关系,新的语言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会催生新的文体学派。

在60和70年代,文学文体学达到鼎盛时期,很多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转向文学文体学(参见Chatman,1971)。在60年代末以前,无论是“文学文体学”还是“语言学文体学”,采用的语言学理论主要是形式语言学理论,故被视为形式文体学。

70年代初以来,系统功能文体学蓬勃发展。韩礼德是功能文体学的开创人之一。1969年他在意大利召开的“文学文体学研讨会”上宣读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语言功能与文学文体”(Halliday, 1971)。该文提出“语言的功能理论”是进行文体研究的较好工具。韩礼德的这篇论文可谓系统功能文体学的奠基之作,运用属于概念功能范畴的及物性系统对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的文体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将分析统计结果予以系统的图示,让人一目了然。(详见Halliday, 1985)

2.1.3 80年代:话语文体学的兴起

就文体学的发展历程来说,80年代以话语文体学的兴起为标志。话语文体学指采用话语分析模式以及语用学和语篇语言学来进行分析的文体派别,它分析文学回函的模式主要来自以下几种分析日常会话的模式(参见T oolan,1990:273-274)

1)人类学方法的会话分析。

2)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辛克莱(J.Sinclair)和库尔特哈德(M.C oulthard)为代表的“伯明翰话语分析法”。

3)以戈夫曼提出的“脸面”和布朗与莱文森提出的“礼貌”概念为基础的分析模式(G offman l981, Brown&Levins on l987)。

4)以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基础的模式。

总的来说,与功能文体学家相似,话语文体学家较为重视语言学描写的精确性和系统性,注意展示或检验所采用的语言学模式的可行性。他们紧跟时代潮流,越来越强调文本与社会、历史语境的联系,主张超越对文本美学价值的探讨,而将注意力转到文体特征与阶级权利、意识形态的关系上去,这无疑促进了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的发展。

2.1.4 90年代: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的蓬勃发展

就文体学的发展历程来说,90年代的突出标志是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的蓬勃发展。英国文体学家伯顿(D.Burton)是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的开创人之一,她的立场在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她认为文体分析是了解通过语言建构出来的各种“现实”的强有力的方法,是改造社会的工具。她的文体分析显然不同于传统的文体分析,因为其重点在于探究文本的结构如何建构出它自己的(虚构)现实。(详见申丹,1998)。

批评语言学兴起于70年代末英国的东英吉利大学。1979年福勒与他在该大学的同事克莱斯(G.K ress)和霍奇(R.H odge)等人出版了两本宣言性的著作:《语言与控制》和《语言作为意识形态》,

8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