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如何做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打造电商品牌
一提到“品牌”两个字,很多人都立马敬畏三尺,觉得这是金钱、时间、口碑堆彻出来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功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随便与“品牌”二字沾边的。这放在传统企业领域或许是这么回事,但在电商行业,“品牌”终于不再被束之高阁,成为了众人皆可追逐的玩意儿。就目前来看,在电商行业,做“品牌”也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类似淘宝这样的平台电商上的品牌之路;一是独立电商平台上的品牌之路。二者虽有相似,但却在根本上存在差异。
因为淘宝集市的鱼龙混珠情形,许多淘宝店长会把品牌与销量绑在一起,认为销量做好了,就被顾客认识了,品牌就成形了,于是这群人就把做爆款等同与做品牌。
那么,做爆款是为了什么?
为了迎合?为了迎合消费者还是迎合平台的规则?
大家都知道,在淘宝上同类竞争异常激烈,如果光靠每天花大把大把钱去推直通车,去首页蹲坑,那么钱只会花的像流水一样。从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来看,在网购的环境下,商品的展示只是给消费者一种视觉或者听觉上的展示,而且同质化竞争下,很多商品的描述和展示图片大同小异,所以在相比之下,买家更倾向于听取第三方的意见,因为之前购买并使用过此商品的人们的评价是最中肯的。故此,有更多人购买和更多人评价的商品往往会更加地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再进一步地提升销量,就慢慢形成了“爆款”。
而为了在淘宝这个大流量,多同类的平台上角逐一席之地,商家们更愿意花大精力做爆款,积攒口碑,顺利拉客。但按照平台电商的游戏规则,是不会轻易让买家实现爆款之举的。如果大家都轻而易举能通过爆款吸引流量,那么,直通车、坑位费就成了摆设,电商平台就靠这个挣点钱,你在他的平台上做生意,能不交点摊位费、保护费什么的?所以,在平台电商上做爆款还是要先烧点钱,做点推广,引点流量,爆款更多地成为留住客户的手段。在平台电商上做品牌是很痛苦的,要么走极端差异化策略,如茵曼,韩都衣舍,要么就拼命做爆款,前者很少人做成,后者很多人做但也不见很成。
天猫从淘宝中脱离,从品牌旗舰店升级为品牌站,我们更多地看到,淘品牌出身的产品天生存在缺陷,市场认可度不及传统线下品牌分离出来的线上品牌。品牌这个东西,非一朝一夕之力难成。
成功的品牌一定是创造需求的!
从品牌角度来讲,成功的品牌是让别人知道你-记住你-了解你-推荐你-依赖你,在这个
环节中,你认为不断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重要,还是为消费者创造需求重要呢?打个比方,管家婆已经是个成熟的品牌,在客户的认知里一提到管家婆就只会想到财务管理软件,而现在电子商务又在以疯狂的速度向前发展,管家婆便跳出传统的视角,推出管家婆全程电子商务(366EC)为客户创造在网上做生意的需求,与以往的单纯商城系统服务商不同,366EC 创造的是全程化,一站式的电商需求,即从网上商城系统搭建、域名备案、服务器服务、商城装修、运营推广……为消费者创造线下生意线上同步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由管家婆衍生出来的366EC目前也能单独成为一个品牌了。但如果管家婆只是一味迎合消费者财务管理方面的需求,不断往外推财务软件、管理软件,管家婆的品牌张力能增强吗?
再比如,苹果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是迎合消费还是引导消费?乔布斯曾经说过,不要让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应该你给他什么,他就一定想要这个。你不能迎合用户的需求,而是要超越用户的需求,挖掘出他们内心最深层的需要。通过实验证明,消费者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什么,只有你恰好的把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创造出来以后,你才会被人深深地记住,被人称颂并不断被口口传播,最终实现品牌归属感。
在约束中能大展拳脚?放开膀子去做?
再回到前文的两条电商品牌路,笔者个人认为二者各有优劣,但还是不太看好平台电商中的品牌,除非你的品牌过硬,让客流在淘宝、天猫、凡客等等搜索框中输入你品牌的名字来找你,否者你的商品没搜索一次,都把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带出来了一次,没有唯一之后,品牌会被弱化,要是商品、店面再小有瑕疵,那么,品牌将与你无缘。更何况,你还得受制于平台电商的各种规则,无法放开膀子去实现你的品牌梦。
而相比独立电商的品牌战略,笔者个人认为,自由是一种机会,独立是一个契机,做你想做的,拴住你辛苦做来的客流。有强大的客流基数,才能形成忠实的品牌观众,在平台电商中的流量永远是为平台而来的,在独立电商中的流量就只为你而来。不过,你得知道独立平台如果孤立无援,要做起来是很难得,所以笔者认为两条路相结合,用平台电商的资源优势增加品牌知名度,再用独立电商做品牌,维系客户关系。这之中你的切记“商道酬信,诚信是品牌的基石”。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最普遍也是最难相处的一种状态,正所谓人心隔肚皮,不能双向交流沟通拉关系的关系,只能依靠某些潜在的因素——诚信、信誉、口碑来维系。一个成功的品牌会让人信任,让人习惯,甚至让人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