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艺术赏析
第2章 影视艺术的欣赏与评论
![第2章 影视艺术的欣赏与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ad453be7856a561252d36f74.png)
一、局部的角度 以某部影视作品中的某一局部现象作为主要 的欣赏对象,诸如一部作品中的文学因素、 摄影因素、声音因素、导演因素等
注意:在细节中感受真切与生动
《末代皇帝》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阿甘正传》(开头结尾飘浮羽毛的意境解读) 标题的细节:《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 《女人四十。》《色,戒》
二、整体的角度 针对一部作品中具有整体性意义的因素进行 欣赏,诸如一部作品中的风格、艺术构思、 美学体现。 《秋菊打官司》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 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 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 的积极意义。 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五、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 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 观点而无论证。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 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 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 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 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95年台湾电影节j’ma’jia金马奖。 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 期困惑的真实描绘;一部从内容到 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影视赏析-下篇
![影视赏析-下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ab041dcc7931b765ce15db.png)
第三节
一、电视画面的概念
电视画面
(二)电视画面的含义(abc多个角度理解) a.电视摄像: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始录像到 暂停录像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我们 又可以把它称作电视镜头。 b.电视观众:把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那个 活动的图像,称为电视画面。 c. 电视画面本身是孤立的、不完整的,其意义 的产生是来自于画面的组接联合 。当我们去分析解 读电视画面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前后画面、整个影视 段落甚至是整部影视作品来分析,切忌断章取义。
影视 赏析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及发展
二.电视的发展
2.卫星传播:d. 1965年4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发 射了第一颗商用同步通信卫星—— “国际通信卫星一号”。 e.卫星传送比地面微波传送的环节少、 覆盖面大、信号质量高、投资少,而 且不受地形的限制,这就极大地促进 了电视的普及和国际化。
影视 赏析
影视 赏析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及发展
二.电视的发展
4、有线电视(电缆电视 ):a.最早出现在40年代末的 美国,它图像清晰,抗干 扰性强,频道多。 b. 80年代发达国家的有线 电视订户已占全部电视 机用户的一半以上。 c. 90 年代世界上多数国 家和地区开办了有线电 视。
影视 赏析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及发展
影视 赏析
第二节 电视艺术及特征
二:特征
4.观众的参与性 c.观众个人发布,“参与”节目制作:互动“参 与” 过程中,观众不仅仅是“参与”到电视节目观点的评 说,还可以成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 d. 观众点播“参与” :将电视节目以菜单的方 式提 供给受众备选,把决定权和选择权交给受众,由用户 自主选择节目库中的节目收看,同时可以通过多种通 信手段反馈各种信息。
觉醒年代影视剧赏析
![觉醒年代影视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bf3c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b.png)
主题思想
觉醒年代的主题思想非常深刻,强调了思想觉醒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在剧中,主人公们 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渐认识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并为此不懈努力。这种对真 理的追求和对民族未来的探索精神,让观众深受启发,也激发了观众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 思考
4
评价
评价
《觉醒年代》在叙事上并不复杂,但是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 、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 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 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 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陈独秀送两个儿子去法国读书的片段真是可以让人哭晕过去,一边是青春年少,远赴重洋 投身革命事业,一转眼是舍身忘死,为国家,为革命献上了年轻的生命。“去是少年身, 归是英雄魂。”两个镜头交叉剪辑,真是“杀人诛心”
很难想象有人为了信仰愿意献上生命吧,很难理解有人为了他人的美好生活甘愿牺牲自己 吧,很难相信有人的使命感可以强到令人动容吧。但这些都不是传说,他们真真切切地发 生过。这正是说明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为了实现理想,我们 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这种持续的自我提升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发展
此外,《觉醒年代》还通过 细腻的表演和真实的场景还 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 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和历史 背景。这不仅可以增强观众 的历史意识,也可以激发观 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7
韩国电视剧《风之画员》艺术赏析及启示
![韩国电视剧《风之画员》艺术赏析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3cb9f9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8.png)
韩国电视剧《风之画员》艺术赏析及启示
张泰赏;耿羽
【期刊名称】《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近年来,韩国电视剧在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屡屡创下收视神话,与此同时,韩国电视剧也在我国观众群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韩国电视剧艺术的品牌经营策略则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选取了一部韩国电视剧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力求找到其品牌经营之道,为目前我国电视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张泰赏;耿羽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昆明,650000;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调色板上”五彩缤纷的“画”——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第27题赏析与启示 [J], 姜鸿雁;
2.写意诠释哥特异风——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赏析 [J], 魏丽芬;王艳华
3.黄土地上吹来的红色风——钱松喦红色经典画《延安杨家岭》赏析 [J], 黄强;
4."调色板上"五彩缤纷的"画"r——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第27题赏析与启示[J], 姜鸿雁
5.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计
——以高职院校"艺术欣赏"课程中"音诗画"艺术通感赏析法为例 [J], 张景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剧赏析
![电视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aadbe4bed5b9f3f80f1c91.png)
电视剧赏析美剧《NIKITA》的叙事艺术美剧《尼基塔》(NIKITA)是美国CW电视台最新推出的又一部谍战电视剧,其改编自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的同名电影。
《尼基塔》围绕一个名叫尼基塔的女主人公展开。
女主人公被以杀人罪名送到女子监狱,后来被一个代号为“Division”的美国政府秘密组织从死囚牢房中解救出来,并被秘密的训练为一名间谍和杀手。
后来,尼基塔认识到“组织”的邪恶性,从“组织”中逃离出来,并以摧毁“组织”为自己的目的。
电视剧讲述的就是尼基塔与组织之间的斗争过程。
《尼基塔》再次把电视镜头的视角投向美国政府的所谓的秘密组织。
其实这样的题材并不鲜见。
在这之前的FOX推出的另一部电视剧《越狱》同样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美国政府的“公司”这样一个类似的秘密组织。
因此,就故事的题材而言,《尼基塔》的题材显得相对老套,其主要的卖点也不再仅仅于情节的曲折性(这当然有一部分),其女主角Maggie Q亚洲血统所展现的东方女性美是这部影片的获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作为一部标准的美式电视剧,其叙事模式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深究之处。
第一,从电视剧的题材上看,诚如前文所言,《尼基塔》有点趋于雷同和老套了,已不再新颖,这是就美国电视剧而言。
即使如此,其对政府另一面的想象和挖掘仍然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将镜头投注于社会的公共领域。
黄金档的美剧主要播放于美国当地时间晚上的9:00~10:00,其主要是供给成年人观看。
因而其题材和叙事方式必须扣人心弦,在带给观众审美性愉悦的同时,也期冀给予观众某些深思。
电视剧通过反映当代社会中复杂而尖锐的问题,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暴力肆虐、政府腐败以及唯灵论、同性恋等问题。
这样的题材有可写之处,亦有可看可思考之处。
反观我国的电视剧,因为太多禁区的存在,电视剧多以歌功颂德为主,缺乏现实性。
即使稍微有点现实意义的也被禁播(如《蜗居》)。
因而我国国内的电视剧视野打不开,重复拍摄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严重,视觉垃圾横行。
赏析电视剧中的艺术细节与技巧
![赏析电视剧中的艺术细节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cc6c61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e.png)
赏析电视剧中的艺术细节与技巧电视剧是一种受众广泛的娱乐形式,它通过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视听效果等多种艺术细节与技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电视剧中的艺术细节与技巧。
首先,电视剧中的服装和化妆是艺术细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服装和化妆的设计,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例如,在历史剧中,皇帝和皇后的服装常常华丽而庄重,展现出权威和威严;而平民百姓的服装则更加朴素,突出了他们的朴实和劳动。
另外,化妆也可以通过改变演员的外貌来体现角色的特征。
比如,通过精细的化妆,一个年轻演员可以扮演一个老年人,让观众更容易接受。
其次,电视剧中的摄影和剪辑技巧也是艺术细节的重要体现。
摄影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角度的选择和光线的运用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比如,通过运用长镜头和慢动作,可以突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而通过运用快速剪辑和快速切换镜头,可以表现出紧张和刺激的场景。
剪辑则是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组合和处理,使得故事情节更加连贯和流畅。
通过剪辑的处理,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关系。
此外,电视剧中的音乐和声音设计也是艺术细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旋律和音色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比如,在悲伤的场景中,可以运用慢节奏和低音色的音乐来加强观众的情感共鸣;而在紧张的场景中,可以运用快节奏和高音色的音乐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
声音设计则是通过录音和混音等技术来创造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
比如,在室内场景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录音和混音来模拟出室内的声音反射和回响,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场景的真实感。
最后,电视剧中的剧本和演员的表演也是艺术细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本是电视剧的灵魂,它通过情节的设置和对话的安排来引导观众的情感和思考。
一个好的剧本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引发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演员的表演则是将剧本中的角色形象化,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一个好的演员可以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真实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电视剧剧本范文赏析
![电视剧剧本范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6b96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a.png)
电视剧剧本范文赏析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电视
剧《红楼梦》更是将这部经典之作搬上了荧屏,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对《红楼梦》的剧本进行一番赏析。
首先,剧本的叙述手法非常独特。
它采用了叙事和对话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人
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剧情,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
比如在第一回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对话就展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纠葛,让观众更加容易地理解剧情。
其次,剧本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使得观
众能够很快地对他们产生共鸣。
比如贾宝玉的多愁善感、林黛玉的聪明伶俐、王熙凤的精明能干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剧本中的对话和行为展现出来的,让人印象深刻。
再次,剧本的情节安排非常巧妙。
它将原著中复杂的情节进行了精简和改编,
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每一个情节都紧扣主题,既有情感纠葛又有家族恩怨,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动情。
最后,剧本的语言非常优美。
它采用了古典文学中的优美词藻和修辞手法,使
得整个剧本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生动感。
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故事本身的魅力,还能够享受到语言的美感。
总的来说,《红楼梦》的剧本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
它通过独特的叙述手法、成功的人物塑造、巧妙的情节安排和优美的语言,将原著中的精髓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希望今后还能有更多这样优秀的剧本问世,让观众能够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电视剧《太阳花》赏析
![电视剧《太阳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64fea6f46527d3250ce059.png)
电视剧《太阳花》赏析《太阳花》属感情戏之列,然而《太阳花》之前, 如《牵手》《绿萝花》等,多是人物感情开了小差, 男主人公移情别恋找到新欢, 结果是“新人欢笑旧人愁”。
尽管,数年之后男主人公或许会有些负疚, 但毕竟他又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甚或是一个完美的家庭,如《绿萝花》就描绘了一个重组家庭的幸福生活。
这就使得一些贪图生活安逸的年轻女性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地钻入别人的家庭, 并极尽一己之能事, 摇身一变而为一家之主。
《太阳花》则剥去了以往感情戏的浮华, 深入到表面现象的背后, 以透视的眼光揭示浮华背后的悲哀,角度新颖, 寓意深刻;构思独特,形象鲜明。
首先,角度新颖,寓意深刻文章写作贵在创新, 文学作品最具魅力的当属新颖二字, 而能够以新承载寓教于乐的功能, 则堪称文学作品中的珍品。
无疑, 《太阳花》的选材角度是新的, 它一反感情戏讲故事的传统模式, 而是用一个极富寓意的悲剧告诉人们“爱人不要多, 只要有一个爱人多了麻烦也就多”。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这样一个话题, 作者却以故事的形式展开, 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构思艺术。
男主人公袁觉非爱上了两个女人, 两个势不两立的情敌――赵佳惠和李若寒。
一方面,他与赵佳惠结婚生子, 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另一方面,他又与李若寒筑起爱巢, 恩恩爱爱。
结果, 一个人奔忙在两个家之间,终于心力交瘁、生意亏损、英年早逝,却使得两个势不两立的女人不得不同居一个屋檐下。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个女人, 摩擦不断, 矛盾迭起。
作者正是在这矛盾摩擦中开始了故事用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了极富哲理意味的人生。
袁觉非终于在死前觉悟, 他的“过”却留给了他深爱的女人, 给她们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作品主人公的命名颇具深意, 袁觉非寓意男主人公的觉悟, 寓意男主人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赵佳惠则意味着女主人公的贤良淑德; 李若寒则彰显了另一女主人公冷若冰霜的个性。
其次,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太阳花》没有繁杂的人物关系, 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 它只是以极凝练的笔墨寓意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影视鉴赏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
![影视鉴赏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7f363c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7.png)
文化研究鉴赏方法
探究电影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意识 形态、权力关系等内容,理解电影 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
影视鉴赏的技巧
观察技巧
观察电影中的色彩、光线、构图等视觉元 素,分析电影的视觉风格和艺术特点。
情感体验技巧
深入体验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反应, 理解电影所反映出来的人性和社会问题。
04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经典影视作品的选择标准
主题深刻
经典影视作品应具有深刻的主题思 想,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
制作精良
从剧本、导演、演员到制作都要求 精良,画面、音效、配乐等都应达 到较高水平。
艺术性强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享受。
社会影响力大
经典影视作品往往能够反映时代精 神,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优秀的演员表演能够让角色更加生动真实, 增强观众的共鸣和理解。
03
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影视鉴赏的方法
形式主义鉴赏方法
从电影的色彩、声音、画面、镜头 等方面入手,分析电影的形式特征 和艺术构造。
精神分析鉴赏方法
探究电影中的人物心理、潜意识、 情感表达等内容,理解电影所反映 出来的人性和社会问题。
社会学鉴赏方法
影视鉴赏: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 影视艺术的特点与表现 • 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 当代影视作品的评价与批判 • 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01
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影视鉴赏的定义
影视鉴赏是以影视作品为对象,通过观看、体验和解读,对 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内涵进行判断和评价的一种审美活动。
电视剧《情系北大荒》影像艺术赏析
![电视剧《情系北大荒》影像艺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28af8d31b765ce04081428.png)
作者: 毕珍鑫
作者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物刊名: 当代电视
页码: 28-2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北大荒;电视剧;艺术赏析;影像;艺术作品;创作者;审美价值;审美情感
摘要:艺术作品都具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每一件优秀的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与艺术追求。
创作者将独特的美以及深刻的内涵置于艺术作品当中,这种美与欣赏者之间能够产生心灵的碰撞和强烈的共鸣。
电视剧《情系北大荒》之所以极具感召力,。
武状元苏乞儿 赏析
![武状元苏乞儿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06b77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e.png)
武状元苏乞儿赏析《武状元苏乞儿》是一部中国大陆的电视剧,该剧于2007年首播,由焦晃执导,马宝国、王志文、林晖等演员主演。
该剧根据清代文学作品《苏乞儿演义》改编而成。
剧情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朝廷内外腐败猖獗,民不聊生的时期。
主人公苏乞儿是一个聪明机智、伶俐过人的乞丐,他在街头打杂时遇到了学富五车的武榆侯,并因机缘巧合之下救了武榆侯一命。
武榆侯的家人对苏乞儿深感厚恩,因而决定帮助他成为武举状元。
苏乞儿在接受武榆侯的帮助后,开始接受严格的武术和学术培训。
经过艰苦努力,他打破了武举状元历史上一直由朝廷官员子弟垄断的局面,成为了乞儿出身的首位武举状元。
然而,朝廷内部的敌对势力并不愿意接受他的成就,一系列阴谋和恶意陷害接连发生。
面对来自朝廷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苏乞儿始终保持着诚实正直、智勇双全的特点,他通过巧妙的策略、机智的应对以及强大的武术实力,成功化解了危机并以武状元的身份得到了朝廷的公正评价。
最终,他与美丽聪慧的歌姬景玉成为了一对恩爱夫妻,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武状元苏乞儿》通过苏乞儿这个主人公展示了一个人不畏困难、努力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剧中的武术场景精彩刺激,同时还呈现出明朝社会的繁荣和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这部剧成功地将历史与戏剧相结合,用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叙述方式向观众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念。
同时,该剧的演员表演出色,剧情紧凑,节奏紧凑,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总之,《武状元苏乞儿》是一部既有趣又有深度的电视剧,通过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精彩的剧情安排,为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享受,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这部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并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一。
中外电视剧赏析之《越狱》
![中外电视剧赏析之《越狱》](https://img.taocdn.com/s3/m/80949d67011ca300a6c390b3.png)
《中外电视剧赏析》课程作业赏析之《越狱》年级:2012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郭翔宇学号:20120841021017邯郸学院2014年11月17 日在这一期的《中外电视剧赏析》课程中,王玉珏老师为大家放映介绍了多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越狱》,这也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美剧。
当时在看完了正剧全四季后,还去找了《越狱最后一越》来看。
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这部电视剧呢?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消费产品,与日常生活以及潜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于这种长期处于变动中的社会心理的准确把握,是打动观众的心弦的重要策略之一,它不仅仅体现在电视剧所讲述的故事中,也体现在台词、画面、音乐等一系列叙事元素之中。
讲故事似乎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我们不断地讲述着关于自己、关于世界、关于我们所遇到的人物和现象的故事。
能够使《越狱》大放异彩的,不仅仅是故事题材本身很有看点,更重要的是讲故事的方式独到精致。
而如何把故事讲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往往是美国电视编剧们的拿手好戏。
在讲述《越狱》这个故事时,常用的叙事技巧方法之一就是不完整场景结构方式。
一个事件好似刚刚结束,马上又会给予观众另一个具有强烈刺激的信息。
悬念跌宕的不完整场景结构不断吸引着你延续下去。
剧中这种峰回路转的剧情有很多,这让受众的心里仿佛经历一场过山车的刺激,从而更加扣人心弦。
《越狱》的情节紧凑得令人窒息。
相对于裹脚布般长的韩日剧、情节老套的港台剧以及语速缓慢症的大陆剧,《越狱》的镜头一般停留在人脸的时间不超过3秒,普通一段对话不超过30秒,这使得影片的情节丝丝入扣、环环相连。
节奏的干练利落,不容你的视线离开屏幕半秒。
当然这得益于《越狱》拥有一支优秀而高效的团队,不同的编剧设计不同情节线索及高潮,再由统筹部门进行整合,这样就保证每一集都能够引人入胜。
除了剧情的外在因素,还有一些隐性的因素也是导致此剧大获成功的原因。
首先是此剧所渗透的主题和彰显的理念独树一帜,它大胆地讽刺和影射了上至美国政府,下至整个社会的黑暗力量。
电视剧《北京青年》艺术赏析
![电视剧《北京青年》艺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3a0d13b14e852459fb57aa.png)
电视剧《北京青年》艺术赏析摘要:由著名导演赵宝刚执导、各大卫视热播并掀起了收视和评论高潮的电视连续剧《北京青年》引发了当今80后都市年轻人对“青春”的再思考。
四个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堂兄弟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迥异的志向与性格,但在面对“重走青春”的提议时,却有着惊人的一致。
文章结合该影片的背景,从影片的城市选景、价值理念等角度对该剧进行了赏析,力图使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只有在解决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后才能真正改变自己,这也正体现了文艺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北京青年电视剧艺术赏析众所周知,影视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它既能够像时间艺术那样,在持续的时间中展示生动的画面、构建完整流畅的银幕形象,又能像空间艺术那样,在画面空间中展开,使作品散发出多方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可以说,当今时代的每一件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凝聚着主创团队独树一帜的个人情感与审美体验,并能够通过该作品,使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建立宝贵的共鸣。
电视剧《北京青年》之所以颇具感染力,并不仅仅缘于赵宝刚导演在创作“青春”题材电视剧上的极高人气和主演团队成员青春靓丽的外型、装扮,更在于该影像艺术所表达出来的生活哲理与当今时代的栋梁——“80后”群体在现实生活和工作压力之下所激发出来的共鸣。
一、以不同的城市为背景,构造真实的“80后”状态对于影视艺术作品来说,想要获得观众认可与共鸣的第一步,就是从选景和视觉上构建出该作品所展示的真实年代背景、真实的人物形象及其生活与工作状态,否则就会给人以“失真”的感觉。
因此,要创造影视艺术作品的真实美感,场景构造就成了一个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方式。
选景是导演、摄影及后期制作部门都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这不仅仅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更将对影片的主旋律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京青年》这部作品的选景主要有四座城,分别是首都北京、濒海的烟台、特区深圳以及梦幻的云南。
并且,在这四个城市进行选景时,影片还特别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城市的吻合度,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城市生活时心境上的微妙变化。
理想照耀中国赏析
![理想照耀中国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93e4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b.png)
理想照耀中国赏析
《理想照耀中国》是一部充满青春活力、艺术想象力和真挚情感的电视剧作品。
该剧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不同历史时期各行各业中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
首先,该剧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水准。
它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用青春的内容、青春的表达和青春的话语,生动贴切地表现了中国历经百年、生机勃勃的青春故事。
这使得该剧在视觉效果、音效和配乐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享受。
其次,该剧在人物塑造上也非常成功。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入的人物内心剖析,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这使得该剧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真挚,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
此外,该剧还通过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
这使得该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
最后,该剧还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它通过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传递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使得该剧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教育片。
总之,《理想照耀中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它通过丰富的艺术表现、生动的人物塑造、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
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
影视赏析分析电影与电视剧中的文学元素与艺术表现
![影视赏析分析电影与电视剧中的文学元素与艺术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9d128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d.png)
影视赏析分析电影与电视剧中的文学元素与艺术表现影视赏析:分析电影与电视剧中的文学元素与艺术表现影视作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文学、视觉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本文将分析电影与电视剧中的文学元素与艺术表现,探讨其对影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一、背景与情节的构建影视作品的背景与情节是影片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通过背景和情节的设定,影片能够准确传达故事的背景信息,引导观众进入故事的世界。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背景的构建一般包括时间、地点和社会环境等要素。
这些要素通过场景的布置、服装的选择以及角色的言谈举止等方式呈现给观众,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情节的构建是影视作品中最吸引观众的部分之一。
通过创造性的故事情节和合理的剧情转折,电影和电视剧能够产生紧张感、悬疑感和情感共鸣等效果,吸引观众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电影和电视剧通过人物角色的刻画来传递情感和思想,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包括外貌、性格和言行等方面的刻画。
通过服装、化妆和演员的表演等手段,人物形象得以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角色的性格塑造则通过他们的行为、对话和心理描写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角色。
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认识和了解角色,更是为了使他们与观众建立情感共鸣。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影视作品能够触发观众的同情、喜爱或者憎恶等情感,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
三、台词的运用台词是电影和电视剧中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话的形式,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得以进一步展示和发展。
优秀的台词不仅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还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一些经典的台词常常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语句,人们会不禁思考其中的哲理和深意。
除了台词的语言表达外,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也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作品鉴赏与分析课件解读
![影视作品鉴赏与分析课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ad49bb35727a5e9846a6120.png)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第九讲 影视作品风格分析
一、风格的概念 作为文艺理论的概念 作为影视艺术的概念 最能体现影视作品风格的是导演风格和摄影风格
二、风格往往是对传统或自身的突破 电影的四大传统
1、写实主义 2、戏剧主义 3、现实主义 4、现代主义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三、风格的种类
(一)纪实风格 特征:1、实录 2、实景 3、客观
?1\概念
?影视画面的布局和结构的方法 .即视觉形象的 结构和各种视觉形象之间的组合形式 .
?2\构图形式
? (1)基于位置关系的构图 ? (2)基于角度朝向的构图 ? (3)基于线条形状的构图 ? (4)基于均衡原则的构图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3\角度及其功能
(1) 概念: 是构图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指镜头、 被拍摄对象、地平线三者之间的夹角,即观众的视角。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五)色彩及其功能
(1)色彩的概念
物理学:波长不同的光 艺术学:影视造型手段
影视艺术赏析期末论文提纲
![影视艺术赏析期末论文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742c0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1.png)
影视艺术赏析期末论文提纲一、影视艺术的概述(一)影视艺术的定义和范畴影视艺术是通过电影和电视等媒介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多种类型。
(二)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再到如今的数字电影和高清电视,影视艺术在技术和表现形式上不断演进。
(三)影视艺术的特点1、综合性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等。
2、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通过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
3、大众性广泛传播,能够吸引不同年龄、阶层和文化背景的观众。
二、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一)镜头语言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不同景别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2、镜头运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运动方式所产生的效果。
3、拍摄角度平拍、仰拍、俯拍等角度对人物和场景的塑造。
(二)画面构图1、对称构图与不对称构图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黄金分割构图在画面中的应用和美感体现。
(三)色彩运用1、色彩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2、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对氛围和情感的营造。
(四)声音设计人物之间的对话对情节推动和性格刻画的作用。
2、音乐背景音乐和主题曲在增强情感共鸣和氛围烘托方面的效果。
3、音效环境音效和特殊音效对真实感和紧张感的营造。
三、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一)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发展清晰明了。
(二)非线性叙事1、倒叙先呈现结果,再回溯原因和过程。
2、插叙在主线故事中插入回忆或其他相关情节。
3、多线叙事多条线索并行,最后交汇在一起。
(三)叙事视角1、第一人称视角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2、第三人称视角更全面地展现故事的全貌。
四、影视艺术的类型分析(一)剧情片1、爱情片常见的情节模式和情感表达。
2、犯罪片紧张刺激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
(二)喜剧片1、幽默的表现形式语言幽默、动作幽默和情境幽默。
2、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调侃。
综合艺术之电视_艺术欣赏第八章
![综合艺术之电视_艺术欣赏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74d7ffac960590c69fc3760e.png)
美国电视剧《六人行》精美合照
下一页
美国电视剧《六人行》
系列剧,是一种类 似电视连续剧的形 式,它有几个主要 人物贯穿全剧,但 故事情节并不连贯, 每集都是一个完整 的、独立的故事, 观众可以连续收看, 也可以任意选看其 中的几集,如北京 电视艺术中心的 《编辑部的故事》 等。
电视小品, 是电视剧 中的轻骑 兵,播映 时间短, 人物、情 节都比较 单纯,常 常撷取生 活中的一 件小事或 人物的一 个特征, 迅速及时 地反映生 活的某个 侧面。
电视艺术赏析:2.《围城》
中国电视连续剧,根据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同名 长篇小说改编而成,导演黄蜀芹。是中国近20年来不 可多得的电视剧佳作。原著是一部社会面广、历史感强、 极富哲理性的作品。它通过一批知识分子在人生旅途中 不断被围困的面貌、命运,展现了三、四十年代丑恶、 腐败的社会面貌,揭示了人物的纷争、孤独与摩擦。原 著主题的深邃及艺术上的卓而不群,给改编者带来了较 大的困难。然而,电视连续剧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在 陈道明、英达、葛优等对人物的完美诠释下,把作品文 字的幽默、机灵、感伤完全转为活生生的人物群象,城 里城外,世事沉浮,令人不胜唏嘘。它继承了原著的艺 术风格,将解剖与批判融于幽默之中,轻松地抒写平常 人生,又贯注着对人生意味与生活真理的深刻洞察,心 理描写非常深刻,精辟的比喻层出不穷。该剧是一部少 见的高品位的艺术佳作和精品。
电视艺术赏析:3.《红楼梦》
中国电视连续剧,王扶林导演。根据古典文学名著 《红楼梦》改编。共36集。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 著,后7集不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80回的伏笔,结 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结构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 该剧是一个悲剧的世界——伟大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时代的悲剧,人生的悲剧。演员们较好地表现了这部古 典文学名著的思想内涵,生动地再现了封建贵族大家庭 中充满矛盾的生活画卷。全剧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 钗之间的爱情以及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贾、王、史、 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种种腐朽罪恶,同时歌颂了真善美 和叛逆者朦胧的进步思想。在故事性、布景、人物表演、 摄影、配乐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本片投资巨大,规模空前,人物众多。全剧生动地 再现了封建贵族大家庭中充满矛盾的生活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剧艺术赏析
1.《四世同堂》
中国电视连续剧,老舍代表作。
无论是对剧本的理解,演员的阵容,风格的体现,思想的深刻,到包括主题歌在内,家喻户晓。
小说的幽默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没看过小说的人对台词也记得清清楚楚,像那几个被讽刺的人物,冠晓荷,大赤包,包括祁家老二。
老二是靠家里生活的人。
他对他大哥说:“大哥,你可得养着我,谁让你是我大哥呢?” 一个典型家中老二的口气。
还有冠晓荷的无耻,他的闺女当了日本特务,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以此来吓唬别人:“我们家招弟,那是大红大紫的特务。
”深刻的台词,把一个人能无耻到什么程度写得入木三分。
最后日本人把他活埋了,都推到坑里了还喊“皇军万岁!”这种汉奸真是死有余辜,不会得到人们的同情。
老舍的幽默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对于正直善良的人是温和的,对坏人采取的是夸张的漫画式的手法来戳穿他。
2.《围城》
中国电视连续剧,根据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导演黄蜀芹。
是中国近20年来不可多得的电视剧佳作。
原著是一部社会面广、历史感强、极富哲理性的作品。
它通过一批知识分子在人生旅途中不断被围困的面貌、命运,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丑恶、****的社会面貌,揭示了人物的纷争、孤独与摩擦。
原著主题的深邃及艺术上的卓尔不群,给改编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然而,电视剧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在陈道明、英达、葛优等对人物的完美诠释下,把作品文字的幽默、机灵、感伤完全转为活生生的人物群像,城里城外,世事沉浮,令人不胜唏嘘。
它继承了原著的艺术风格,将解剖与批判融于幽默之中,轻松地抒写平常人生,又贯注着对人生意味与生活真理的深刻洞察,心理描写非常深刻,精辟的比喻层出不穷。
该剧是一部少见的高品位的艺术佳作和精品。
3.《红楼梦》
中国电视连续剧,王扶林导演。
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
共36集。
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后7集不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80回的伏笔,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结构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
该剧是一个悲剧的世界——伟大的悲剧,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生的悲剧。
演员们较好地表现了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思想内涵,生动地再现了封建贵族大家庭中充满矛盾的生活画卷。
全剧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以及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种种腐朽罪恶,同时歌颂了真善美和叛逆者朦胧的进步思想。
在故事性、布景、人物表演、摄影、配乐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本片投资巨大,规模空前,人物众多。
全剧生动地再现了封建贵族大家庭中充满矛盾的生活画卷。
4.《望长城》
中国电视纪录片,总导演刘效礼。
它一改“教化与指导”的传统理念,走上了“客观与再现”的创造道路,从而确定了它在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历史上里程碑的地位。
《望长城》在电视
纪录片的创作领域里,做出了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突破和创新。
一位电视理论家称它为“屏幕上的革命”。
创作特征是:(1)纪录过程。
生活本身都体现为一种过程,电视纪录片一般以时间为顺序去纪录正在行进中的、未知生活结局的过程。
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就会跟出人物、跟出情节、跟出故事,完成客观再现真实生活的任务。
(2)再现原生态。
电视纪录片开始重视记录生活的原生形态,对真实的生活,不做太多的雕琢,不做太多的精粉饰,尽量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
(3)声画并重:我们生存的世界,通过光波的流动,传播图像;通过声波的流动,传递声音,这才有了我们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因此,以记录生活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不能忽略生活之声的记录。
这声音,体现为“同期声”:当事人的现身说法:“现场声”:在屏幕上再现生活。
故而有人说:电视纪录片“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4)在《望长城》的冲击和引导之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全方位地踏上了“客观与再现”的创作理念之路。
5.《话说长江》
中国电视系列片,总撰稿陈汉元。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除了介绍了长江的发源、流向、水势、资源等等自然特征外,还更多地描绘了长江所流经地区的山水城市、名胜古迹、地理环境、历史传说、优美景物、风土人情等等人文特征。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属于中华民族,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
《话说长江》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激越的解说词,高昂抒情的音乐,成为这一时期的一部代表作品,尤其突出的是该片的解说词和主题歌《长江之歌》,都成了当时有轰动效应的文化现象,人们称赞《话说长江》“是激动人心的爱国画卷”,同时也是“知识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