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 导学案
《学案导学设计》高一语文配套课件:1.1我与地坛(苏教必修2)
⑫玉砌.雕阑( qì) ⑬不事雕琢.( zhuó )
导记第·9章晨读扩声晨系练统调音
(2)多音字
①剥剥..蚀皮bbāōo
②熨熨..斗帖
yùn yù
本
课
栏 目 开
④隽隽..永秀jjuùànn
⑤颤颤..栗抖czhhàànn
关
⑦星宿.宿命.
sù xiù
住一宿. xiǔ
③狼慰藉藉..
jí jiè
妥帖. tiē ⑥请帖. tiě
【语言识记】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本 课
(1)单字音
栏 目
①荒芜.( wú )
②淡褪.( tuì)
③弥.漫( mí)
开 关
④坍.圮.( tān pǐ ) ⑦窸.窣.( xī sū )
⑤祈.祷( qí) ⑧灼.烈( zhuó)
⑥嘈.杂(cáo ) ⑨恪.守( kè )
⑩譬.如( pì)
⑪亘.古不变(ɡèn )
2.双腿瘫痪后的史铁生脾气变得暴躁无常,并多次产生过
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尽了心。后来在母
本 课
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
栏 目
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本文写于 1989 年 5 月,原文共
开 关
七部分(课文是节选)。作者在自己双腿残疾多年之后,从
方方面面回顾了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对人生和命运进行
的精神联系,暗线是其他与地坛有关系的人与“我”的联系。
这两条线索是并行交织的。
本
第一部分中“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
课 栏
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一句,
目 开
揭示了地坛与“我”非同寻常的精神依存关系。一个曾经有
《我与地坛》导学案
15.《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导学目标:1、品读地坛三处景物的特点,感受作者心境的变化。
2、理解母亲的心意,领悟母亲对作者的启示,从而感受作者人格力量。
课前自主学习一、作者生平名片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
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因病返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2010年突发脑出血逝世。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主要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命若琴弦》《我的丁一之旅》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合欢树》等。
二、背景透视史铁生不幸下肢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一度精神几近崩溃。
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下,他来到了地坛。
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史铁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力量,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衬托出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自救。
地坛对史铁生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地坛成为他精神栖居的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学。
在这种情况下,史铁生写下了《我与地坛》这篇文章。
三、常识(地坛公园)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地坛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于1925年被辟为京兆公园。
园内草坪面积14.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8.8%,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
1984年,地坛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与地坛导学案
我与地坛导学案《我与地坛》导学案编写人:贾世文时间:2017-02-08【学习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学习重难点】:1、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2、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过程A、课前预习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给加点字注音:剥蚀..()隽.永()..()柏.树()恍惚猝.然()坍圮..()恪.守()隽.秀()熨.帖()亘.古不变()窸.窸窣.窣()B、课堂学案一、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一)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5、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7.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二)小结第一部分三、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二)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三)思考讨论1、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2、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3、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高一语文导学案:1.2.1《我与地坛》2(苏教版必修2)
学校:实验高中学科:语文编写人:薛惠新审稿人:徐涛《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课文节选了一、二两个部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特色。
2、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瘫痪后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2)解读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理清“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寻找线索,把握文意,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难点:解读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理清“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
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学生已经学生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
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
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我与地坛》导学案附第七单元写作导学
《我与地坛》(2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提高鉴赏散文优美语句的能力;2.加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怀。
【预习任务】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写出字形坍圮( )( ) 熨帖( ) 宿命( ) 星宿() cù然( ) 亘古不变( ) 隽永( ) 隽秀()倔强( ) 嘈杂( ) 雕栏玉砌()独处( ) 处方()焦灼( ) 教huì( ) 捋胡须( ) 荒芜( ) 剥蚀 ( ) tuí墙() kè守( )2.通读全文,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课堂任务】研读第一部分:1.填写表格并思考:文中的“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缘分?2.思考: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提示:这一部分有三处景物描写(3、5、7段),可以从这三段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研读第二部分:3.请结合文段内容概括母亲的形象,并说说作者追思中怀有痛悔的原因。
4.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5.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而题目却只是“我与地坛”为什么?我地坛母亲共同点【课后作业】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都是有自我风格的作家,本单元所选的三篇作品也很能代表三位作家的风格,请选择一位,侧重从语言运用方面拟写颁奖词,并与同学交流。
以下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予余光中先生“2003年度散文家”的颁奖词,可做参照。
示例:余光中的散文雍容华贵。
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
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
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
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我与地坛》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我与地坛》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学习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2.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的能力.一.作家作品史铁生,男,汉族,_51年生于北京._69年赴延安插队,_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_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_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_年,史铁生荣获华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二.夯实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祭祀(sì)皈(g uī)依坍(dān)圮捋(lǚ)须B.瞬(shùn)间颓(tuí)废熨(yùn)帖耒(lěi)耜C.祷(dǎo)告倔强(qiáng)隽(juàn)水恪(kè)守D.焦灼(zhuó)车辙(zhé)社稷(jì)濒(bīn)临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荒芜缘分宿命雕栏玉砌B.苍桑坦荡沉寂失魂落魄C.祈祷窥视落莫窸窸窣窣D.凝重剥蚀嘈杂声名狼藉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残垣(墙)断壁亘(延续不断)古弥(遍.满)漫刻骨铭(记住)心B.暴风骤(突然)雨歆(羡慕)慕坍圮(倒塌)奇花异卉(树)C.自顾不暇(空闲)恪(谨慎而恭敬)守濒(临近)临苦心孤诣(他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D.沧海(大海)一粟馈(赠送)赠拈香(烧香)步履(行走)维艰4.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_________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②_________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③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________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④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_________在我眼前出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A.却除去因为才B.就因为只有又C.就除去只有才D.却因为因为又课堂读写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重点突破阅读第1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这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有什么特点?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3.作者在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阅读第2部分,回答下面问题:4.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二.当堂检测1.下面各组中字形.字音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正确的一组是()A.坍圮(tānpǐ):坍,倒塌.崩坏;圮,塌.恪守(kè):谨慎而恭敬地遵守.B.亘古(gèn):从古到今.蝉蜕(tuì):蝉的卵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C.熨帖(yǜn):心里平静舒适.隽永(juàn):(言论.文章)意味深长.D.炫耀(_uán):夸耀.肆意(shì):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寂静.落寞.沉寂.宁静.寂寞(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如一间空屋.(2)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4)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下来.(5)譬如在园中最为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的苍凉.3.按要求改换句式.改为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4.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三节(课文未选),作者以种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冬天是傍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课后拓展读练素养积淀,拓宽视野《母亲》彭名燕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幽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清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丝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寂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母亲是……母亲是世上最芳香.最伟大.最温暖.最美好.最强大.最光明的同义词. 练笔: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那种爱无边无际,随时准备为儿女牺牲一切,却又不要什么回报,只管无怨无悔地付出.面对史铁生的母亲,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不管你的母亲在还是不在,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以〝母亲,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我与地坛》参考答案基础知识l.D(A坍tān;B熨yù;C强jiàng)2.A(B沧桑;C落寞;D声名狼藉)3.B暴风骤(急速)雨奇花异卉(草)4.C重点突破1.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残败冷落,〝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开头,开篇点题,又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作了铺垫.2.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略带禅意.3.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心灵以强烈的震动.令作者感怀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4.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5.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彻心肺.6.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当堂检测1.A2.寂寞.宁静.寂静.沉寂.落寞3.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为子君,为自己,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4.秋天是黄昏;秋天是大提琴;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柳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1、《我与地坛》导学案2
D.这个虽然只有二十六岁却已作案多次,劳教过两次的罪犯,在他犯罪的过程中,居然每次都能得到庇护。
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夏天,___________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A.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课 题
17、我与地坛
课 型
阅读课
课 时
二课时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标
基础目标:体味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深入目标:品味作者深沉抒情、细密周到的语言
拓展目标:学习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并把这种感悟形成300字左右的语段。
重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味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难点
学习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或者是你对苦难的看法。形成300字左右的语段。
B.狂风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C.风儿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D.狂风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司机们已经开了十多个小时,但车子还满载着物资器材,一股劲地往上冲,一点倦意也没有。
B.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只要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就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的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见解。
D.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四、拓展训练:A、你如何理解苦难B、你如何看待作者的生死观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边读边找答案
6——7找答案
《我与地坛》 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我与地坛》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目的1.品味作品语言,把握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2.品读和赏析景物描写,感悟作者走出困境的艰难心路历程;3、从作者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中获取精神力量,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品读中把握写景段落,体悟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预学单一、阅读关于作者及《我与地坛》的补充资料,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
1、关于史铁生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北京人,汉族。
1967年从清华附中初中毕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务农,他插队的地方就是延安地区的清平湾。
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
在21岁生日这一天,他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1974年他被安排进了北京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一直到1981年因为急性肾损伤而停止工作回家疗养。
在街道工厂的七年间,史铁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
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发表了回忆知青生活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这篇小说开始,史铁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1984年,小说《奶奶的星星》再次为他带回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殊荣。
他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也获得了《作家报》评选的1996年十佳小说奖。
同时《老屋小记》也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
他的243则写于重病中的人生笔记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为《病隙碎笔》出版发行。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005年,完成长篇小说《我的丁一笔记》,再次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
代表作品有: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小说《命若琴弦》、小说《务虚笔记》、小说《插队的故事》、小说《夏日的玫瑰》、散文《我与地坛》、散文《合欢树》、散文集《记忆与印象》、散文集《病隙随笔》、散文集《灵魂的事》、最新散文集《我的丁一之旅》。
《我与地坛》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我与地坛》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文学常识一、作者档案【简历】史铁生(1951~2010),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作品】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评价】中国电影编剧、中国现代作家二、人物颂歌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史铁生他从不曾屈服于命运,双腿无法在现实中行走,就让思想在笔尖行走。
面对着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地坛,他探求、叩问,一次次向灵魂深处进发,他的人生从不曾务虚,而是充实的、充满战斗精神的一生。
他的离开,是文学和思想的共同伤痛。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且不论他在文学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对于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他,就是史铁生。
他告诉我们,生命是美丽的,是多姿多彩的,不论上天先前对你是否公平,只要永不屈服,生命,总会发出耀眼的光彩。
三、背景链接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
2021年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高一)
2021年高中语文我与地坛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2(高一)一、学习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对文章作深入领会和分析鉴赏。
三:学时安排:三学时四、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借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2、阅读教材p3课后注释①3、阅读课文4、完成高效全能学习方案的学海拾贝部分第1、3、4、5四个小题。
五、预习思考: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本文的思路,分别概括这两部分内容。
第一学时安排(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学生介绍作者(上文)(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2、概括这两部分内容3、师生互动总结(四)鉴赏文章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交流探究(此环节建议:提出以下七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优质——导学案
《我与地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借助散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品味语言蕴含的深意。
2.从作者情感变化和思想变化的历程中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受。
3.能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读《我与地坛》全文,把握主旨部分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二、前置学习
1.阅读全文,掌握文章的字词,归纳文章两个部分的内容。
2.查阅作者相关资料,了解史铁生。
3.【学习任务一】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景语”挖掘他的情语。
这是一篇散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作者往往会将主观情感无形地融入到客观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
请认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三处写景的地方,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将景物和景物的特点在课本上圈画出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三、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二】拓展延伸:
生活里,总有喜怒哀乐;生命里,总有来去缘散,悲欢离合,世态炎凉,自然而然,深深思索,淡淡释怀。
请用一段写景的文字,表现出对生活的感受。
(字数不限)
四、课后学习
本文是《我与地坛》的节选,请阅读《我与地坛》全文,结合全文解读文章结尾的文字,谈谈你的想法。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
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一、学法指导1、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掌握散文的阅读理解。
3、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例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阴霾张驰有致媲(bì)美相形见绌(chù)B.草坪流光溢采涨(zhǎng)幅若即(jì)若离C.蝉连金榜题名透露(lòu)含英咀(jǔ)华D.峰会蛛丝马迹折(zhē)腾喟(kuì)然长叹【答案】D【解析】A张弛有致媲美 pí B流光溢彩若即若离 jí C蝉联透露 lù【评注】题干要求判断字音与字形两方面,这也是减少题量后的一个较好方式,又符合我们对拼音、文字的识记过来而被看好。
考生只需要找出选项中的某一方面的错误一处即可将该项排除。
二、课堂纠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例2和例3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例2 句子“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思维误区】抛开课文,孤立作答.【方法提示】作答此题既要明确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要熟读课文,综合理解课文内容. 【答案】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
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点评】此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语言表现技巧。
一般的语言习惯应是,“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采用这样的倒装语序,又用了拟人手法,着“炫耀”二字,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它的荒芜。
《我与地坛》 导学案
我与地坛导学案【学习目标和核心素养】一、学习目标:1.感受母亲对我的影响,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2.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感悟和认识。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学习重难点】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自我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筛选重要信息。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佳进医院,从此再没站起来,那一天是他的生日。
面对残疾,他曾一度彷徨郁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勇敢地活了下来,并走上中国文坛,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珊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1983 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代表作有小说《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集《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与地坛》集中思考和表达了“生命”的困难与意义,这是史铁生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对生命循环往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所得。
这样的主题构思方向,对于当代散文来说,或许并不是重大的创举,此前的散文写作,一般也会触及这类主题。
《我与地坛》导学案(1)
《我与地坛》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2.掌握景物描写的概括和分析。
3.理解隐藏于景物描写之中史铁生关于生命的思考【学习重难点】理解隐藏于景物描写之中史铁生关于生命的思考。
【教学方法】:任务探究法【课前预习案】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
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来到人间》,《命若琴弦》等2、写作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二十一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轨迹。
2、体会景物描写的情味,学习作者语言表达技巧。
3、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
自读提示: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把握文章。
1、作者截瘫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2、母亲的行为,写了那些?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隽秀()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熨帖:意蕴:宿命:恪守:亘古不变:窸窸窣窣:关于作者: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作品以关切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研读课文:速读全文,课文两部分的记叙对象有什么不同?(一)、第一部分()1、“我”与地坛的关系如何?是地坛的什么特征最先打动了“我”?3、地坛与作者有什么相似点?它又有什么特点?4、概括作者悟出的生死问题的真谛。
荒芜的园中的景物对作者了悟人生真谛有什么作用?5、“死”的问题解决后,作者为何还“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6、作者对地坛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二)、第二部分()1、本部分主要突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第三自然段的“设想”有何好处?3、课文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有何深意?此处的“车辙”“脚印”又可做何解?4、如果文章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那么本部分作者又是在思考什么?(三)本文语言很有特点,“创新精神”值得学习。
不少语句很新鲜,很奇崛,但又是语言规范所允许的。
举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2(高一)
高一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对文章作深入领会和分析鉴赏。
三:学时安排:三学时四、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借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2、阅读教材p3课后注释①3、阅读课文4、完成高效全能学习方案的学海拾贝部分第1、3、4、5四个小题。
五、预习思考: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本文的思路,分别概括这两部分内容。
第一学时安排(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学生介绍作者(上文)(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2、概括这两部分内容3、师生互动总结(四)鉴赏文章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交流探究(此环节建议:提出以下七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2
《我与地坛》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评价________【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文中个性化的景物描写,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富有哲理的语言特色。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思路,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新理解、新感悟。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学习重点】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新理解、新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第一部分【课时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3.明确生命的意义,培养我们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一、自学质疑(一)结合注释了解作品、作者1、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2、关于地坛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坛之一。
(二)初读课文,辨清字音、疏通文意。
诵读过程中圈出生疏的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剥蚀. shí柏.树bǎi 柏.林 bó恍惚.. huǎnghū隽.永 juàn 隽.秀jùn猝.然 cù坍圮..y .. tānpǐ恪.守kè颓.墙tuí捋. lǚ肆.意 sì玉砌.雕栏 qì熨帖ù tiē窸窸窣窣....xī sū4、解释下列词语。
熨帖:心里平静舒服。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恪守:严格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导学案复习目标:1、理解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复习重难点:1、理解地毯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2、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复习时数:2课时知识链接:史铁生(1951-),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等。
自主预习:1、识记字音宿()命坍()圮()玉砌()雕栏亘()古不变撅()捋蝉蜕()窸窸()窣窣()嘈()杂熨()帖猝()然倔()强隽()永恪()守焦灼()2.解释下列词语坍圮:隽永:恪守:。
失魂落魄:声名狼藉:熨帖:合作探讨:阅读《我与地坛》,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3.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
”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14.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坛(tán)荒芜(wú)宿命(sù)剥蚀(bō)B.炫耀(xuàn)坍圮(pǐ)嘈杂(cáo)蝉蜕(chán)C.熬夜(áo)肆意(sì)灼烈(zhuó)譬如(pì)D.姿势(zhī)斟酌(zuó)步履(lǚ)教诲(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甘之如怡自我安慰哀怨截瘫 B.半途而费窸窸窣窣祭坛雕栏C.旁征博引九坛八庙安详车辙 D.撕叫不停骄阳高悬倔强羞涩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于在关键时刻只顾个人,不顾集体,_________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查处。
②每次布置任务,他总要找借口___________。
③老吴__________太不会讲话了,本来挺简单的事儿也被他弄复杂了。
④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或___举行。
A.以致推托未免改期 B.以致推脱不免延期C.以至推脱不免改期 D.以至推托未免延期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高矗云霄的博格达峰上,成年成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春夏秋冬,它从上到下总是一身洁白。
(2)山谷两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首只见一线弯曲的蓝天,偶尔有几只山鹰掠过。
①披着雪白的大氅,戴着雪白的头巾②戴着雪白的头巾,披着雪白的大氅③峥嵘险峻峰峦陡立④峰峦陡立峥嵘险峻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5.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那个女人早年十分俊俏,而今已经憔悴的脸孔,透着愁容,但她的丈夫一瞅她,她就竭力装作安之若素,露出一丝笑容。
B.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各个行业脱颖而出,真是沧海横流,显出英雄本色。
C.小明犯的错误并不是很严重,还没有触犯到校纪,不足为训。
D.1949年初,我人民解放军挥师华北,包围了北平。
经过多次的谈判,我军与国民党北平守敌达成了城下之盟,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公园里很平静,因为这是金秋游园的最后一天,所以游人很少。
B.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上海市78名市场管理人员获得执法证,首批人才市场执法官开始上岗。
C.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
D.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到石家的头上。
小结与反思:1.知识归纳2.我的感悟拓展提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命(s) 炫耀(xun) 坍圮(tān p ǐ) 窸窸窣窣(xīsū)B.蝉蜕(tu) 熨贴(yn) 荒芜(w) 历尽沧桑(cāng)C.玉砌(ch) 恪守(g) 地坛(tn) 肆意雕琢(zhu)D.颓墙(tu) 教诲(huǐ) 猝然(z) 亘古不变(gng)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失魂落魄亘古不变淡褪玉砌雕栏B.誓言隽永坚忍不拔弥漫恪守教诲C.迷迷糊糊心神恍惚荫凉急于求成D.聪惠坚贞娇阳高悬熨贴声名狼籍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 )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 )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 )开翅膀,忽悠一下( )空了;树干上( )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 )弯了草叶轰然坠地( )开万道金光。
A.甩疾展凌停弄砸B.甩速展升停压砸C.捋疾支升留压摔D.捋速支凌留弄摔4.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躺在床上时,每个人都做过千千万万个美梦,梦想成真只属于那些醒后挥汗如雨不辍劳作的人。
(2) 不忽视那些极微小的花粉,把它从广袤的原野采撷回来,加工炮制,就可以酿成晶莹香甜的蜜。
(3)其实一个人是否尽了职,人们并不是看他说得如何,是要看他做得如何。
(4)环顾全球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A.但如果却无论B.但如果而无论C.如果只要也不管D.因为如果却不管5.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夏天,___________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A.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B.狂风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C.风儿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D.狂风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司机们已经开了十多个小时,但车子还满载着物资器材,一股劲地往上冲,一点倦意也没有。
B.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只要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就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的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见解。
D.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阅读提升:两片秋叶秋意浓入肃杀,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就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
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面。
黑黄的色,边儿早已碎败,蜷曲着身子,不知被什么虫子蛟得满是疮洞。
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么?我悲秋,我亦恋秋。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愁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怀莫名的悲哀。
人生,不都如这枯叶么?在转瞬即逝的浓绿后转黄,变黑,飘飘地落地,不知葬身哪一角落。
又一阵风过,叶儿在书扉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体,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点儿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
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
他爱我,但他更爱大山——这使我气恼,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大山!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枫叶搁在一处。
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越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我并不懂自己,何故竟会生了要将这片枯死的形体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你爱这大山的红枫么?”那双洋溢着热热生命力的眼睛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挤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我慢慢觉到,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
人生的春固然可爱,但也用不着为留它不住而无端发愁,即使到了秋,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何况春后面还有夏哩。
我于是将那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1.本文标题的“两片秋叶”,一片是_______________,一片是_______________。
(均不超过8个字)(3分)2.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对比,领悟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其中不同之处是:前者: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5个字)3.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道“我悲秋,我亦恋秋”。
①作者为什么“悲秋”?答:因为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2分)②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恋秋”?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2分)()A.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慨叹人生的寂寞和短促,追求爱情的诚挚和高尚。
B.先借第一片落叶抒写惜春悲秋的情愫,后借第二片落叶表达对爱情的珍惜和追求,全以清新的文笔抒写了这样一段情绪流动的历程。
C.我在寻书过程中无意发现“他”的来信,发现“他”寄赠的红叶,是作者巧妙设置的一个促使感情转变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