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经过前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但对于经 济问题学生也不易理解,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最好能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学生是没有切身感受的,应 该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我国政治形态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基础 了解 “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知识 掌握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 训 练过 程 方法
阅 料 联 解
归 析
读 系 纳
资 理 分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 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成就和作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意义和 1954 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意义。
教法学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法:要适当增加图片资料,让学生获得较为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相关历史事实。 学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搜集和整理相关史料,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第 4 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制定了“一五”计划,工业化起步,取得了重大成就;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三大改造,召开了中共八大。但在探索中也出现了失 误,1958 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 经济。1966 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意义
续表
情感 爱 党 情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
态度 感
成绩斐然
价 观
值唯 观

史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
1/3
2.根据教材第一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一五”计划期间的宣传画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 1953 年 到 1957 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 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9 页,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 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问题)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问题) ①先在教材第 20 页或地图册上标注出重要工程、制造厂、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在填图册上完成相 关问题。 ②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4)“一五”计划的完成具有什么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根据教材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 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 1.5 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大代表认真的修改,充 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教师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 代化的初步基础;二是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三是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其中首要是发 展重工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 1954 年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 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顺利 进行。 四、课堂活动 完成教材第 22 页“课后活动”第 1 题。 五、练习与检测 利用《同步训练》进行检测反馈。 六、作业布置 1.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2.预习第 5 课《三大改造》。
板书设计
【课本问题探究】 材料研读(第 19 页)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 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不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问题思考(第 20 页) 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工业成就。“一五”计划建立了东北工业 基地,华北和西北地区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我国的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 的面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研读(第 21 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 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 民政权
统一大陆、 民族团结
保家卫国 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 和平解 成立新政府 放西藏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 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 然经过三年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 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 4 课。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