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方法”“方式”辨析及其词典注释问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和方法介绍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和方法介绍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和方法介绍对于高考中经常考的,又难以辨析的词语,学会说呢过需要多加以了解,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词语辨析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一)棘手/辣手【棘手】是指事情难办。

【辣手】指手段厉害毒辣。

【例句】(1)碰到这么棘手的问题, 他实在是束手无策了。

(2)这个人怎么对朋友都这么辣手。

骄纵/娇纵【骄纵】指骄傲放纵,形容词。

【娇纵】(对小孩、晚辈)娇养放纵,动词。

【例句】(1)从小父母溺爱他,娇纵他,使他养成了好吃懒做,骄纵任性的恶习,以致他目无法纪,走上了犯罪道路。

娇气/骄气【娇气】指意志薄弱,不能吃苦。

可作形容词和名词使用。

【骄气】指骄傲自满的作风,名词。

【例句】(1)这孩子一点苦都吃不了,太娇气。

(2)这个同学太骄气,老是自以为是。

矫正/校正/校准【矫正】指改正;纠正。

如“矫正发音”。

【校正】指校对订正。

如“校正错字”。

【校准】指校对机器、仪器等使准确。

【例句】(1)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责任编辑审阅原稿,修改文句,校正错字,化了很多心血。

(2)为了不让顾客吃亏,这家商店规定每天营业前营业员必须校准计量器具。

(3)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一次一次地示范朗读,一个一个地矫正发音。

接受/接收【接受】表示采纳承受的意思,“接受”的对象多指抽象事物。

【接收】表示接纳、收受的意思,一般多指人或具体事物。

【例句】(1)他们年轻,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

(2)这座矿山刚接收过来时,破烂不堪。

截止/截至【截止】是指活动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再进行了,不能带宾语。

【截至】即“截止到”,可能还要延续下去。

后面能带宾语。

【例句】(1)截至本月底,报名人数已超过三百人。

(2)报名日期在上月底已经截止。

界限/界线【界限】是不同事物的分界,也指尽头、限度,多指抽象事物。

【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线,也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多指具体事物。

【例句】(1)那条白线就是球场的界线。

(2)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限, 有时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分得清的。

方法的近义词

方法的近义词

方法的近义词方法的近义词11、方法(注释: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工作~ㄧ学习~ㄧ思想~。

)2、办法(注释: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想~ㄧ他不答应,你也拿他没~。

)方法的近义词2近义词辨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都差不多,要指望通过表面的意思对两个词语加以辨析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通过制造不同的语用环境对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加以辨析的能力。

与字音字形题一样,死记硬背决非上策,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以下几条备战建议,供各位同学参考:1、牢记搭配对象。

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

比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就比较泛泛而言;钟情的只是是爱情,衷情的对象则宽泛得多;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启动的往往是机器和法规,启用的对象则大多是物;简练主要修饰措辞,而洗练则可修饰语言、文字和技艺;包罗的可以是万象,包括的东西则相对有限由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到程度,比如迷醉强调沉迷,比陶醉要更深一层,荣膺与荣获的区别也可以放在这个维度上加以考量。

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

很多时候,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相同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组词,前者为停止,后者为控制--当然,两个全组成制止就没戏唱了。

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

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

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探讨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

很多时候,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的时候反而容易看穿其本来面目。

高中阅读理解中的辨析技巧与推理方法

高中阅读理解中的辨析技巧与推理方法

高中阅读理解中的辨析技巧与推理方法高中阅读理解是学习的重要一环,掌握辨析技巧与推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意思、准确回答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辨析技巧与推理方法,帮助高中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对比与对照法对比与对照法是一种常见的辨析技巧,通过对文章中不同观点、事物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运用对比与对照法:1. 对比观点:在文章中,作者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释。

此时,我们应该将这些观点进行整合,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对照事物:有时候,文章会引用一些具体事物或者例子来支持观点。

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事物进行对照,比如找出共同点或者不同点,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归纳与概括法归纳与概括法是一种帮助我们提炼文章中重要信息的推理方法。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运用这一技巧:1. 归纳关键信息: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文章的重点信息和关键词。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和速度。

2. 概括文章大意: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文章的主旨。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三、推理和判断法推理和判断法是帮助我们理解文章蕴含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运用这一技巧:1. 推理支持论据:在文章中,作者会给出一些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推理方法来分析这些论据,判断其是否具有说服力。

2. 推理作者意图:有时候,文章会表达作者的意图或者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推理方法来分析作者的用意,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

四、上下文推测法上下文推测法是一种通过文章上下文信息推测词义、意义的方法。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运用这一技巧:1. 推测词义:遇到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词语时,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推测其意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意思。

2. 推测意义:有时候,文章会使用一些比喻、暗示等手法来表达意义。

解释词义的方式和方法

解释词义的方式和方法

解释词义的方式和方法词义是指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所具有的不同意思。

了解词义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因为只有准确理解词的意思,才能正确运用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解释词义的方式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含义。

一、释义法释义法是最常用的解释词义的方式和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词的定义进行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词的具体含义。

释义法有多种形式,包括词典释义、学术定义、类比解释等。

1. 词典释义词典是我们常用的解释词义的工具,它们收录了大量的词汇并提供详细的解释。

使用词典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找到相关词汇并仔细阅读其释义。

词典释义通常包括该词的词性、意义、用法示例等,提供了全面准确的词义解释。

2. 学术定义学术定义通常是由专业领域的学者或教授提供的,它们对词义给出了更为深入和专业的解释。

学术定义一般出现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中,对于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的学习具有重要性。

3. 类比解释类比解释是通过将一个词与其他相似的词进行对比,来说明该词的具体含义。

例如,我们可以用“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故事,就像电影中的剧情一样”来解释“小说”的含义。

类比解释帮助我们通过对比和类比,更好地理解词的意思。

二、上下文推测法上下文推测法是通过观察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来推断其意义。

上下文可以是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通过阅读上下文中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词汇的具体含义。

1. 词语重复在上下文中,有时会出现对某个词汇的重复使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个词在不同位置的使用进行比较,来推测其具体含义。

例如,“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他观察了周围的一切细节。

”在这个例子中,“观察”一词的重复使用提示了它的具体含义。

2. 同义词及反义词在上下文中,有时会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一个词汇的含义。

通过观察这些同义词或反义词的使用,我们可以推测出词的具体意思。

例如,“他的表情悲伤而沉重。

”在这个例子中,“悲伤”和“沉重”都是用来描述表情的,因此可以推测出这个词的意思。

同义词语辨析方法如何教学生辨析同义词

同义词语辨析方法如何教学生辨析同义词

同义词语辨析方法〔如何教学生辨析同义词〕摘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

一、从意义方面来辨析〔1〕意义的轻重不同〔2〕范围的大小〔3〕词义重点不同二、从色彩方面来辨析〔1〕感情色彩不同〔2〕语体色彩不同三、从用法方面辨析〔1〕搭配对象不同〔2〕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关键词:意义色彩用法同义词大都是为了精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异,周密地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者为了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而不断制造出来的。

大量相对同义词的存在可以使言语更丰富,更周密。

特长使用言语,是和掌握大量同义词是分不开的。

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

一般说同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

要辨析同义词,必须结合言语实际,掌握充分的材料,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同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

辨析工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意义方面来辨析〔1〕意义的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的轻重有所不同,这一般是同义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异。

例如:“损害、毁坏〞一组,“损坏〞是程度较轻的破坏、损坏;“毁坏〞是性质较严峻的破坏。

又如“蔑视、轻视〞一组,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的含义比“轻视〞要重。

类似的如“违背、违反〞、“失望、无望〞、“期望、盼望〞这几组词都是后者比前者意义重。

〔2〕范围的大小有些同义词,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这一般是同义的名词表现出来的细微差异。

例如:在“年代、年月〞一组词中,“年代〞指比拟长的时期,“年月〞指比拟短的时期。

又如“边疆、边境〞这组,都是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地区,可“边疆〞是指靠近边界的领土〔包含国与国接壤的边界〕,范围比拟大;“边境〞是指紧靠边界〔国界〕的地方,范围比拟小。

类似的还有如“局面、场面〞、“X、战役〞、“性质、品质〞、“事件、事故〞,这几组都是前者比后者范围大,〔3〕词义重点不同有些同义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的着重点不同。

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

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

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辨析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词语,可以准确地传递思想,避免歧义和误解。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流畅性。

一、词义辨析1. 词义对比:对比两个或多个词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例如,常见的对比有:坚固和稳固、优秀和卓越、爱和恋等。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词的意义差异,从而选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2. 研究词源:了解词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是辨析词义的有效方法。

有时,同一词在语义上可能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它们源自不同的语言或文化,并经过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通过研究词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用法。

3. 反义辨析:通过对比某个词的反义词,来理解和弄清该词的具体含义。

例如,当我们对一个词的意义感到困惑时,可以寻找它的反义词进行对比,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词的含义。

二、用法辨析1. 语境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能承载不同的含义。

通过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具体含义和用法。

尤其是一些多义词或词义较为模糊的词汇,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具体辨析。

2. 搭配分析:不同的词语有着各自的搭配习惯。

通过研究某个词的常见搭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例如,"make a decision"和"takea decision"虽然在字面上很相似,但在实际使用中有着不同的搭配习惯。

3. 语域分析: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和语域中的使用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有些词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的频率和习惯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词语辨析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语境和语域。

三、资源参考1. 词典和工具书:词典是词语辨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查阅词典,可以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用法和搭配等信息。

在使用词典时,可以参考各个词语的定义、例句、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内容,帮助准确选择合适的词语。

高考词语辨析的方法和其他介绍

高考词语辨析的方法和其他介绍

高考词语辨析的方法介绍1. 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至”与“止”是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2. 辨析词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

“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

再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这句中“造诣”一词使用不当。

3. 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如“爱戴”用于对上(周总理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老师爱护学生)。

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4. 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

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5. 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

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突然事变,情况很突然);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她猛然转过头来)。

辨识语病的常用方

辨识语病的常用方

三、补充法。为了语言的简洁,复句中的后几个分句常 常承前省略主语。在省略的过程中,有的分句就偷换概
念,表达成另一意义。这种病句可用补充法辨析。
• 5.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 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 亚地区。 • 分析:在这个转折复句中,“虽然”用在“这家工厂” 后,那么“这家工厂”就是全句的主语。说“这家工 厂”“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可以的,但说“这 家工厂”“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就错了,因为 “这家工厂”不是产品。 • 6.孩子们很喜欢退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 笑,十分高兴。 • 分析: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呢?承前主语是
• 介词“对”在句中表对象,但不是“名字对青年 人陌生”,而是“青年人对名字陌生。”
• 30、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 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来说是非常熟悉 的。
• “长征老干部”是主体,“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 是客体。介词“对”表示对象,引出客体,应为 “老干部对长征路上的………是非常熟悉的。”
十四、二一法。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 两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 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 的错误 • 27、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 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 技术人才。
• 分析:“能否迅速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能迅速发 展”和“不能迅速发展”。而后面“要加速训练并造就” 只讲到一面,与前面的“能否”不照应。
十一、质疑法。当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无误时, 就应从内容上质疑,以求得句子的病因。
• 2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 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 分析:在第一个分句里,主干是“昨天是一天”,完全 正确。定语“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修饰中心语“一 天”,结构上是正确的,内容上却引人生疑。“截止日 期”不就是一天吗?难道还有“最后一天”吗?于是病 因就找到了。 • 22、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 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 分析: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正确无误,内容却令人生疑。 “50万朵的花粉体积有多大呢?酿造一斤蜜,用得了万 朵的花粉吗?两个疑问一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说的 是“50万朵花的花粉。”

编校常用知识辨析方法

编校常用知识辨析方法

编校常用知识辨析方法在信息传播日益迅速和广泛的今天,编校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无论是书籍、报纸、杂志,还是各类网络文章,都需要经过严谨细致的编校,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而要做好编校工作,掌握常用的知识辨析方法是关键。

一、字词用法的辨析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正确使用字词是编校的基础。

1、注意错别字错别字是编校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例如,“松弛”误写成“松驰”,“迫不及待”误写成“迫不急待”等。

这就需要我们熟悉汉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通过多阅读、多积累,培养对字形的敏感度。

同时,可以借助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对不确定的字词进行查证。

2、区分同音近音字同音近音字容易混淆,如“反映”和“反应”、“权利”和“权力”等。

在辨析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反映”侧重于表达客观事物的实质,“反应”则侧重于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权利”侧重于指法律赋予的利益,“权力”侧重于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3、关注多义词许多字词具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法不同。

以“意思”为例,它可以表示“思想、心思”,如“他的意思是不想去”;也可以表示“意义、道理”,如“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还可以表示“情趣、趣味”,如“这挺有意思”。

编校时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确切含义。

二、语法错误的辨析语法是语言的规则,正确的语法能使文章表达清晰、逻辑严谨。

1、主谓宾搭配不当比如“他的学习态度明显改进了”,“态度”不能“改进”,应改为“转变”。

这就需要我们明确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合理搭配关系。

2、关联词使用错误常见的错误有“无论……都……”和“不管……也……”的混用。

正确的用法是“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按时到校”,而不是“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也按时到校”。

3、成分残缺或赘余“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句话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而“大约二十岁左右”则存在成分赘余的问题,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初一语文答题模板解答课文注释题的技巧与方法

初一语文答题模板解答课文注释题的技巧与方法

初一语文答题模板解答课文注释题的技巧与方法在初一语文的学习中,解答课文注释题是一个常见的考核内容。

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根据课文所给的注释,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意图,从而回答相应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解答课文注释题的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认真阅读课文首先,要做好课文阅读的准备工作。

在解答课文注释题之前,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整篇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核心内容。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注释的作用和课文的意图,为后续解答题目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理解注释的含义注释是课文中的一种补充说明,用于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在解答课文注释题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注释内容,并且辨析其中的关键词汇和用法。

如果遇到生词,可以通过词典等工具进行查找和解释。

理解注释的含义是解答题目的基础,也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

三、抓住关键信息解答课文注释题需要我们从注释中获取关键信息,然后将其与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解答。

在阅读注释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与问题相关的部分,抓住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可以使用标记、划线等方法来突出重点内容,方便后续的记忆和梳理。

四、确保逻辑严谨在回答课文注释题时,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注释的含义,还需确保逻辑严谨,答案表达清晰。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解答。

首先,根据注释内容回答问题,核心是理解注释的作用和意图。

然后,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答案,确保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这样能够使我们的答案更加完整和有说服力。

五、练习题目的分类训练为了提高解答课文注释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进行分类训练。

根据不同的课文注释题型进行划分,然后选择相应的练习题目进行训练。

比如,可以包括解释词语意思的题目、推测作者用词意图的题目、根据注释回答问题的题目等等。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答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解答课文注释题需要我们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注释的含义,抓住关键信息,确保逻辑严谨,并进行分类训练。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

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一、语感审读法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出判断。

例如: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操作示范]第一步:高考题一般都是四个选项,初读四个选项,在感觉“别扭”处进行标注。

第二步:对比筛选,假定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三步:深入分析,验证排除,得出答案。

此处一读就会发现,“会产生茫然无措”不通顺,“产生”缺少宾语,可在“茫然无措”后加“的感觉”。

二、主干压缩法一句话的主干是:主语中心词+(否定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活力。

[操作示范]第一步:分析句子主干,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春晚(主语)→星光熠熠(谓语),歌曲(主语)→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谓语),使人们(兼语)→观赏(谓语)→活力(宾语)第二步:检查主干,确认是否有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语病,分析后发现“观赏”和“活力”动宾不搭配。

可把谓语“观赏”改为“感受”。

三、理顺枝叶法如果通过找主干没发现病因,可以理顺附加成分,看修饰、限制、次序是否恰当。

例如: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操作示范]上面的句子可压缩为“《白日焰火》获得金熊奖,廖凡摘取桂冠,成为‘影帝’”,主干没语病,理顺枝叶发现修饰语“历史上第一个”和“柏林电影节”语序不当,应调整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

四、造句类比法就是仿照自己拿不准正误的句子,造出类似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拿不准的句子是不是病句。

对于一些似是而非、正误不易分辨的句子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

高考总复习之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

实词虚词辨析词语辨析题应考方法盘点一、复习指津①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

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

平时要注意积累。

②理解、把握和运用词语,要体会词语的语境义,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文章的主旨。

当然,还应该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词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

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

注意按词义、用法、例句的方式进行积累。

③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词汇。

二、实词辨析题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辨析近义词常用以下四种方法:(1)结构分析比较法通过对构成近义词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找出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例如:①你这种想象是非常奇特的。

②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③他对着大海,上天下地地遐想个没完没了。

上例中的“想象、联想、遐想”是一组近义词,含有共同的语素“想”,都有“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用脑筋思索出它的形象”的意思,都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但由于它们的另一个语素不同,语素间的结构关系也不同,所以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

“想象”是联合式合成词,着重于想出事物的具体形象;“联想”是偏正式合成词,侧重于由别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它类似的人或事物;“遐想”则着重指比较悠远地去思索或想象。

(2)句中对照替换法把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经过对比、分析和替换,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搭配关系以及词性、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别。

这种方法需要找一些或自造一些例句。

例如:①他们两个人正估计情况,交换意见.②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了竞赛.为了找到“交换”与“交流”的差别,我们可以仿照这三句,试着给这两个词替换一些“交换”或“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发现,“交换”一词主要与“实物、礼物、纪念品、资料、产品、眼光、俘虏”等具体名词相搭配,有时也与抽象名词“意见”等搭配;而“交流”则一般都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抽象名词相搭配。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病例剖析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病例剖析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病例剖析这样的标题,可能会令人扎眼,甚至遭人非议。

你两证(合格证和上岗证)全无,还剖析其因,岂不狂妄!人家是权威,是权威所编纂的权威词典,岂可挑剔!我想,一个健壮漂亮的人,身上有缺憾或毛病,是常有的;不会把脉的人,也不一定就看不出他的缺憾或毛病,或者说出其因。

当然,要确诊,要根治,还得靠权威,因为唯权威有权;然而,若无人告知,权威,恐怕也无能为力,更何况,权威是身在此山中。

先说释义。

词典释义上的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用客观实例去释义。

譬如,“生杀予夺”,《辞源》的注释是“指生死赏罚之大权”,凡拥有生死赏罚之大权者,都涵盖其中。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1978年版和1983年版将“生杀予夺”注释为“指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之大权”,就只有“反动统治者”才可以拥有生死﹑赏罚之大权,其余,都被剥夺了拥有其大权的资格;2002年版改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之大权”,其“政策”放宽了,不是反动统治者的统治者,也可以拥有生死﹑赏罚之大权了,然而,不是统治者呢?普通老百姓呢?依然无权拥有生死﹑赏罚之大权。

“弱肉强食”,词典1978年版和1983年版在释义中规范为:“借指弱国被强国侵略”,于是,凡不是强国侵略弱国,你就不可以说是弱肉强食。

不妨再举几例:1.粉尘三个版本都注释为:“在燃烧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末状的废物。

”粉,是粉末;尘,是尘埃。

粉尘,是粉末状的尘埃,可飘扬于空气中,也可附着于物体。

这样的粉尘,种类繁多,医学上常见的有矽肺﹑石棉肺﹑煤肺﹑滑石肺,等等,都是因为长期吸入大量的相关的粉尘所导致的职业病;这样的粉尘,成因繁多,词典那样去注释,岂不将非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末状的废物,非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末状的废物,都排斥在“粉尘”之外?按词典的注释方法,或思维方法,如果,有学生问何谓粉尘,教师岂不可非常直观地给学生回答:就是指粉笔灰;弹(棉)花师傅的孩子很可能站起来反对,他会说:是指弹花时弥漫满屋的尘灰。

小学阅读中的方法、手法等的辨析

小学阅读中的方法、手法等的辨析
表达了……
突出了说明文用词准确、严谨、科学、具体
议论方法
表达了……
突出了议论文用词准确、严谨、具体
词语删减、替换、换序题目
XX是……意思,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严谨、科学、具体
【句子的作用】
表现特征
句子作用的名称
类似的句子,一句在前,一句在后
前后呼应
类似的句子,一句在首段,一句在尾段
首尾呼应
是某一部分文章内容的总起句子,也叫为下文做铺垫
外貌描写
静态、全身
分类别
分类
反复
字数、结构都一样
环境描写
下定义
…是…
通感
答案跟问题后(纸上)
正面描写
对主体的直接描写
作诠释
是…
对比
对象进行比较
侧面描写
对客体描写来体现主体
设问句
答案在心中
反问句
没答案
疑问句
请求、要求别人干什么
祈使句
几种感觉相通
【句子手法的作用】
修辞方法/描写方法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
说明方法
【文章的方法】
表现特征
写法名称
倒叙
出现一段与文章主体时间不一样的段落,位置处于文章开头
插叙
出现一段与文章主体时间不一样的段落,位置处于文章中间
借景抒情
借某样景色或物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托物言志
借某样景色或物品,表达自己的理想
【句子的手法】
记叙文·修辞方法
记叙文·描写方法
说明文·说明方法
议论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方法
引出下文
是文章全部内容的总起句子
总领全文
与文中某一个句子想呼应,不在首段,句子并不类似

“办法”和“措施”的区别附练习与答案

“办法”和“措施”的区别附练习与答案

希望能帮助到您
“办法”和“措施”的区别附练习与答案
本文是关于“办法”和“措施”的区别附练习与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办法”和“措施”的区别附练习与答案
区别:
办法:都是名词。

处理事情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办法:是泛指,多用于口头语体。

措施: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办法。

较多用于书面语体,特别是公文、政论语体。

练习:
1.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A.措施
B.办法
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___。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他们想尽___来解决问题。

(2)我们先把情况摸清楚,再采取具体___。

(3)现在该对足球迷小流氓采取强硬___了。

A.措施办法措施
B.办法措施措施
C.措施措施办法
参考答案:
1.B
2.B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方式方法辨析

方式方法辨析

方式方法辨析今天,我们就来深扒一下,在现代汉语的视角里,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的区别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所谓“方式”“方法”“手法”……之类的词,他们的概念没啥区别。

你在意的“坑”,是“写作”“表现”“表达”“修辞”……这些词(也即答题方向)的选择。

先看“写作手法”。

我想简单粗暴地告诉你,写作手法包括一切。

它是一种总括,包含了“表现”“表达”“修辞”“描写”……就好像肉夹馍外面的“馍”,包囊一切。

所以我们的分析重点就剩下:1、表现表现手法:如何显现我的构思?重点是“构思”。

说白了,你为了写好文章,或者让它与众不同,你想用一种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去创造它的呈现特点。

看看都有哪些?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卒章显志、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说不完。

而且,表现也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含修辞、描写、抒情等。

2、表达表达方式:用何种文体去写?有: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这类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但是一旦涉及到赏析,你就得分析一些这种写法的好处。

比如:“叙述”的好处是直观,让……显得更加真实;“议论”方便表达观点,是为了让事实的本质有个落脚点;“描写”是为了突出细节及特点。

注意: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都隶属于“表达技巧”。

3、修辞修辞手法:如何让话语更具有感染力?修辞不用多说,一般题目不会问XX用了什么修辞,这是小学时候的题。

怎么答高中的题,我们来举个例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请问,这句诗妙在哪里?答,当然有修辞,(与下文形成)对比;(下文: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有表现特点,是什么?(与下文)虚实结合。

这句话是回忆,是虚写,表现了主角回忆的美好。

所以我们要注意的点是,一个句子包含的写作手法,往往不要只单独从一个角度去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称觋 汉》 ) 的解释是“ 处理事情或解决 问题的方法” ,
而在 习 和( ( 常用 中却是 分别 只取 其 一个 方 面 , 这 不禁让 人产生 疑 问 : 第一 , 睨代 汉语词 典》 的两个 方面 的意义 到 了两 部学 习词典 里被分 化成 了两种 不 同的单 独 的解释 , 这 样处 理 是否 妥 当? 第二 , 外 向型学 习 仔细 分 析, 它 们之 间还 是有 细微 区别 的 。 先看 “ 方法 ” :
第 二个 问题 , 我们认 为 , 外 向型学 习 词典 当然可 以 以本 族语 中 已有 的词典 为借鉴 , 事 实上 , 这 些词 典也是 编纂 外 向型 学 习词 典 的有力参 考 。 但是 , 两者 的使用对 象 存 在 着很 大 的不 同 , 既然是 专 门让 外 国学 习者 使用 的 , 那
三个词都是合成词 , 从构词方式上看 , “ 办法” 与 “ 方法” “ 方式” 存在不 同。 “ 办法” 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合
r———]
2 0 1 6 年1 1 月上( 总第 3 3 1 期)I 3 7 I
成词 , 其 中“ 办” 是一个 动词 性 的语素 , “ 法” 是一 个名 词 性 的语 素 ; 而“ 方法” “ 方 式” 都是 并列 关系 的合 成词 , 它 们 的构 成语 素 “ 方 ‘ 法 ~式 ” 都 是名 词 性 的 , 经过 同义
纂价值 。
解释为: 匝 办法卫<名 ・ 甲 >解决问题的方法。 匝 方法卫<名 ・ 甲 >解决思想、 说话 、 行动或工作
中问题 的途 径 。
本 文 从 此 角度 出发 , 以相 关语 料 为 依 据 , 试 图对 “ 办法” 等 相 关的近 义 词进 行辨 析 , 力 求 能对 这些 词 的 辨析 释义 问题有 所补 益 。
( 一) 语料使 用说 明 本文使用 的语料 分为三种 : 大部分 来 自北 大 中文系 的在 线语 料库 中, 有 的是用 搜索 引擎搜 索来 的 , 个
情况, ( ( 常用 虽稍微好一些 , 但是释义也不能让人快速 准确地把握这些词的真正内涵和实际用法。更有意思
的是 , 在“ 办法 ” 一 词 的释义 上 , 代 汉语 词 典) ) ( 以下
形式。 《 观代汉 语常 用词 用法 词典) ) ( 以下简称 ( 《 常用) ) ) 的
就失去了 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因此 , 我们认为 , 学
习词 典 可 以参考 本族 语 中 已有 的词 典 , 但 不 能绝 对 地 照搬 照抄 , 而是要 充分考 虑使 用者 的特 点 、 需 求和 自己 的编撰 目的 , 进行 有针对 性 的研究 , 只有这 样 才能使 词 典 真正 满足 使用 者 的需 要 , 也 才 能真 正实 现 词典 的编
Y u Y A N w E N x u E i 9 — — ' ● - l
“ 办法’ ’ “ 方法” “ 方式” 辨 析及其词典注释 问题
⑩郑 州大 学 国际教 育学 院 毛 雪


现 有 学 习 词典 对“ 办 法 ‘ 方法” “ 方式”
典 里变成 了一个 , 是不 是就 在 意 义 的全 面 准确 性方 面
和主要使用对象是本族语者的词 典 ( 如( ( 觋 ) 的关
系 是什 么 ? 对 于第 一个 问题 , 我们 的看 法是 , 从 两 种学
( 二) “ 办法” “ 方法” “ 方式” 辨析
1 . 构 词方 式的不 同
习词典的做法 中似乎看不出什么科学的内在依据 , 似
是 简 单地 为 了和 是, 既然 相 区别 而做 的一 种 处理 , 但 解释 的是两个 方面 的意义 , 到 了学 习词
协 法】 】 处理 事情 的方法 。 防 { ; 】 解 决 问题 或处 理事情 的 门路和办 法 。
么在编纂释义方面就应该和 自己的适用对象相适应 ,
同时也应 该 和 等 词典 有 所 区别 , 否 则学 习词 典
【 方式l[ 名】 讲话、 办事 等活动所 采用 的方法和
的处 理
本文主要参考了 代汉语学习词典) ) 和( 觎 代汉 语常用词用法词典 对“ 办法 ‘ 方法” “ 方式” 的解释 。
现 代 汉语 学 习词 典) ) ( 以下 简 称 习》 ) 的解 释
如下 :
有所欠缺昵? 况且 , 这两 个方面 的意义也不存在难 易 熟僻之分 ,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是不科学的。 对于
匝 方 式卫 <名 ・ 乙 >说 话 或做事 所 采用 的方 法 和
形 式。
不难 看 出 , 作为汉 语学 习词典 的代表 , 习 在 对 近 义词 的处 理上 明显存在 着 “ 以词释 词 、 辗转训释” 的
二、 基 于 语 料 的“ 办法 ” “ 方法 ” “ 方式 ’ 辨 析
连用 的过程 , 形 成 了一 个 词 。 2 . 意义 本 身的 区别
施等, “ 办法 ” “ 方法 ”在 解决 处理 的具 体对象 和 意义 特
点上各有侧重, “ 办法” 指的是具体可操作的对象 , 具有
具体可操作的特点 ; 而“ 方法 ” 指 的是 完 整 、 系 统 的 对 象, 具 有 体系 性 的 、 理性 的特点 。 能够 体 现这 一 区别 的 最 有代表 性 的例 子就 是 : 能说 “ 方 法体 系 ‘ 方法 论 ” , 却 不 能说 “ 办法 体 系 ‘ 办 法论 ” 。 现 在分 析 “ 方式” :
别是凭语感从 日常会话中选出的。 辨析近义词的不同 语义, 需要从这些近义词的基本用法人手。 因此 , 我们所
选例 句都 是常见 常用 的 , 一 般大 家都有 共 同的语感 , 也 正 因为 此 , 文 中例 句未一 一标 注 出处 。 在语料 选用 过程 中, 我们 主要 着 眼于词语 的个性 , 力 求使所选 用 的例句 富有 代表性 , 能够 反映 出词语 独特鲜 明 的特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