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精)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食品行业颇具声誉的公司,主要经营糖果和饼干等食品产品。
然而,最近该公司卷入了一起财务造假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案件背景、造假手段、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
二、案件背景琼民源公司成立于200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
然而,在2019年年末,一位内部举报人揭露了公司存在财务数据造假行为。
据举报人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通过虚增销售额、夸大利润等手段,虚报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以获取更多的融资和投资。
三、造假手段1. 虚增销售额: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将一部分未实际销售的产品列为销售额,以提高公司的销售收入。
这种手段通常通过与供应商勾结,虚构交易来实现。
2. 夸大利润:为了使公司的盈利能力看起来更好,管理层会将一些非经常性收入计入利润,同时将一些成本费用进行虚报。
这样一来,公司的利润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并不真实。
3. 虚增资产价值:为了提高公司的净资产和总资产,管理层会夸大公司的资产价值,如将过期的库存产品计入资产,以提高公司的净资产和总资产。
四、造假影响1. 投资者信任受损:财务数据造假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受到严重破坏,可能导致投资者撤资,股价下跌,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值和声誉。
2. 经营决策错误:基于虚假的财务数据,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做出的经营决策可能是错误的,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 法律风险增加:财务造假行为涉及到欺诈、虚假陈述等法律问题,一旦被发现,公司将面临巨额罚款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五、应对措施1. 彻底调查:公司应立即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财务造假行为进行全面调查,查清责任人和具体的造假手段。
2. 严肃处理:对于参与财务造假的责任人,公司应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包括开除、追究法律责任等。
3. 修复财务数据:公司应重新核算和修正财务数据,确保其真实、准确、可靠。
“琼民源”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审计案例分析职业道德作为对“琼民源”年报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和出具资产评估报告的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明显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面对“琼民源”1996 年年报中利润和资本公积如此大幅度的增加,具有审计专业知识的注册会计师自然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但事实是,注册会计师不但没有这样做,相反,在众多投资者对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提出疑问的情况下,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还站出来为“琼民源”公司辩护,声称“报表的真实性不容置疑” 。
可见。
“琼民源”案会造成如此严重后果,很大程度与注册会计师的失职及某种意义上的推波助澜有关,而且在这里,两个会计师事务所都明显违反了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中的诚信,客观和公正以及应有的关注等原则,由于利益的冲突,导致注册会计师没有做到相应的公正,对公众没有做到相应的诚信,而违反职业道德做出了严重的虚假和误导性陈述,给广大群众带来巨大损失。
审计责任和法律责任而在审计责任和法律责任方面,注册会计师并未按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反而弄虚作假,明知故犯,已经形成了重大过失甚至欺诈行为。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吊销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负责人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并对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 6 个月,对该事务所所在琼民源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 年。
风险导向审计首先,按照正常的风险导向审计流程,事务所应该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
应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等外部因素及公司各项内部因素。
这里,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考虑到,证交所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如果证交所检查出问题,对自己的审计责任也将是很大的压力。
另外,对被审计单位业绩和利润也应作出合理的评估,但是事务所对“琼民源” 公司对外报告巨额利润和资本公积没有怀疑,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查证。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类食品产品。
然而,近期该公司卷入了一起财务造假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1. 造假手法据调查,琼民源公司采用了多种手法进行财务造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销售收入虚增:公司通过虚构销售订单和收入,使财务报表上的销售额大幅度增加,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 资产减值转移: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公司将部分资产减值转移至其他关联公司,降低了自身的负债和风险。
- 虚构费用支出:通过虚构各类费用支出,如广告费、管理费等,使公司的净利润减少,以逃避税收和监管机构的审查。
- 虚假会计记录:公司在会计记录中故意误导审计师和投资者,通过虚构的财务数据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2. 造假动机造假背后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和市场声誉。
琼民源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了吸引投资者和获得更多的融资,选择了通过财务造假来提高公司的财务指标和形象。
此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也存在个人利益驱动,通过造假来获取更多的奖金和股权激励。
3. 造假影响财务造假对琼民源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司信誉受损:财务造假案件曝光后,公司的声誉受到了极大损害,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 股价暴跌:财务造假案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导致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财务损失。
- 法律风险增加:公司涉嫌违法行为,将面临监管机构的调查和处罚,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和高管刑事责任。
- 经营困境:财务造假导致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被掩盖,使得公司无法准确评估自身的经营状况和风险,进而导致经营困境和资金链断裂。
三、案例教训与启示琼民源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件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教训和启示:1. 强化内部控制: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机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琼民源公司审计案例
琼民源公司审计案例【案例介绍】“琼民源”一案的处理,在我国会计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就源于对该案例的教训。
一、“琼民源”事件的主要经过1988年7月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口注册成立。
1992年9月,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STAQ)系统中募集法人股3000万股,实收股本3000万元。
1993年4月30日,以琼民源A股(证券代码:0508)的名义在深圳上市,成为当时在深圳上市的5家异地企业之一。
上市后的第二年,“琼民源”公司便开始走下坡路,经营业绩不挂,其股票无人问津,在1995年公布的年报中,”琼民源”每股收益不足0.001元,年报公布日(1996年4月30日)其股价仅为3.65元。
从1996年7月1日起,“琼民源’的股价以4.45元起步,在短短几个月内股价已窜升至20元,翻了数倍。
在被某些无形之手悉心把玩之后,”‘琼民源”成了创造1996年中国股市神话中的一匹“大黑马”。
经过一番精心包装之后,1997年1月22日和2月1日,琼民源在《证券时报》上刊登的年度报告和补充公告称,1996年该公司实现利润5.7亿余元,本年度资本公积金增加6.57亿元。
年报赫然显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比去年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送9.8万股。
年报一公布,“琼民源”股价便赫然飙升至26.18元。
1997年1月22日和2月1日,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琼民源”,证券代码:0508)在《证券时报》上刊登的年度报告和补充公告称,1996年该公司实现利润5.7亿余元,本年度资本公积金增加6.57亿元。
年报登出后,市场反映强烈,琼民源由垃圾股变成了投资者追捧的“绩优股”,加上10送3的题材,取代深发展成为深市走强的领头羊,该公司股价波动异常。
从1996年4月1日的2.08元,涨至1997年1月的26.18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升幅高达16倍!1997年3月,琼民源公司全部董事在讨论琼民源利润分配的股东大会上集体辞职,导致琼民源无人申请复牌。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引言概述:琼民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食品企业,近期却因财务造假案例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从造假手段、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深入了解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和应对方法。
一、造假手段1.1 虚构销售收入:琼民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订单和交易,夸大公司的销售额,以提高财务报表的指标表现。
1.2 虚增应收账款:为了掩盖虚构销售收入,公司将虚假的应收账款列入财务报表,以增加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1.3 虚报利润:通过操纵成本费用、资产减值等方式,将实际亏损的财务数据虚报为盈利,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二、影响2.1 市场信任破裂:财务造假案例使得市场对琼民源公司的信任受到严重破坏,投资者对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产生不信任感,股价暴跌,公司声誉受损。
2.2 资金链断裂:财务造假导致公司真实财务状况被掩盖,无法及时发现资金问题,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运营,甚至面临破产风险。
2.3 法律风险增加:财务造假涉及虚假陈述和欺诈行为,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高管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三、应对措施3.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报表审计,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增强投资者信任。
3.2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减少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3.3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四、结论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会损害公司声誉和市场信任,还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和法律风险增加。
为了应对财务造假,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只有通过全面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财务造假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背景介绍:琼民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农产品为主的企业,总部位于中国琼州岛。
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向来保持着良好的经营状况,但最近却爆出了财务造假的丑闻。
这起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调查,对于琼民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管理层的信任度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案件描述: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虚报销售额、夸大利润、隐瞒负债等。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分析:1. 虚报销售额:琼民源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夸大了销售额的数字。
他们通过虚构销售定单和收据来增加销售额度,从而使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健康。
这种虚报销售额的行为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火伴,增加公司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2. 夸大利润:为了让公司的利润看起来更高,琼民源公司也进行了利润的夸大。
他们通过将一部份费用记入资本支出或者其他费用项目中,来减少利润的计算。
这种行为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看起来更强,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火伴。
3. 隐瞒负债:为了掩盖公司的负债问题,琼民源公司隐瞒了一部份负债。
他们将一些对付款项和借款等负债项目从财务报表中删除或者减少,使得公司的负债看起来更低。
这种行为是为了让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健康,增加投资者和合作火伴的信任。
影响和后果: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对公司和相关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后果:1. 公司信誉受损:财务造假案件使得琼民源公司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投资者和合作火伴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管理层的诚信度产生了怀疑,导致他们对公司的投资和合作意愿降低。
2. 法律责任:财务造假涉及到了违法行为,琼民源公司和相关人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他们可能需要承担罚款、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后果。
3. 经济损失:财务造假案件对琼民源公司的经济造成为了严重的损失。
虚报销售额和夸大利润导致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被高估,进而影响了投资者和合作火伴的决策,可能导致资金流失和市场份额下降。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所带来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案:1. 彻查案件:对于财务造假案件,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审计,以了解造假的具体细节和相关责任人。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引言概述: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虚增或者虚减财务数据,以达到误导投资者、隐藏真实经营状况的目的。
琼民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食品企业,然而,最近该公司卷入了一起财务造假案件。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造假的手段和影响。
一、概述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件1.1 基本情况:琼民源公司的业务范围、市场地位和财务表现。
1.2 揭露财务造假:媒体或者监管机构如何揭露琼民源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1.3 影响和后果:财务造假对琼民源公司的影响以及投资者和股东的损失。
二、财务造假手段分析2.1 虚增收入:通过虚构交易、假账等手段增加公司收入。
2.2 虚减费用:通过低估成本、夸大资产价值等方式减少公司费用。
2.3 虚增利润: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利用会计漏洞等手段虚增利润。
三、造假原因分析3.1 利益驱动:企业追求高利润,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采取了财务造假手段。
3.2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和监管不严格,给了企业造假的机会。
3.3 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缺乏有效的审计和监督机制。
四、财务造假案例的启示4.1 加强监管: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和监管,提高监管机构的处罚力度。
4.2 完善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监督。
4.3 提高投资者意识:投资者应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估,警惕财务造假的风险。
五、结语财务造假对企业和投资者都造成为了严重的损失,对于琼民源公司这样的知名企业来说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财务造假的危害,并加强监管、完善内部控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惟独保持透明、诚信的财务报告,企业才干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司,主要从事飞机维修和配件销售业务。
然而,最近该公司被曝出存在财务造假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 造假手段据调查,琼民源公司的财务造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实施:2.1 虚增收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和收入,将本来不存在的销售额记录为实际收入,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指标。
2.2 虚增利润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琼民源公司采用了虚增利润的手段。
他们通过操纵成本和费用的记录,将实际上不存在的支出列为成本,从而减少利润的计算基数。
2.3 虚增资产为了提高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信誉度,琼民源公司还采取了虚增资产的手段。
他们通过虚构资产购买和投资,将本来不存在的资产列入公司财务报表,从而扩大公司的规模和实力。
3. 造假动机造假背后通常有一定的动机。
在琼民源公司的案例中,造假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 提高股价通过虚增收入和利润,琼民源公司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指标,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提高公司的股价。
3.2 融资需求虚增资产可以增加公司的信誉度,为公司融资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通过虚增资产,琼民源公司可以更容易地获得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
3.3 绩效考核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会根据公司的财务指标来评估和考核员工的绩效。
通过虚增收入和利润,琼民源公司的管理层可以获得更高的绩效评价和奖金。
4. 造假带来的影响财务造假对公司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4.1 公司声誉受损财务造假会破坏公司的声誉和信誉度,使得投资者和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撤资和客户的流失。
4.2 法律风险财务造假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虚假陈述、欺诈等行为,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罚款等法律风险。
4.3 财务损失财务造假会导致公司的财务数据失真,可能导致投资决策的错误和经济损失。
4.4 经济不稳定财务造假会破坏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性,可能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审计-琼民源案例解析
• 1993年4月30日,以琼民源A股的名义在深圳上,成为当时在深圳 上市的5家异地企业之一。 • 1996年4月30日,琼民源公布1995年年报,其每股收益不足1厘, 股价也仅为3.65元。
• 从1996年7月1日起,“琼民源“的股价以4.45元起步,在短短几 个月内窜升至20元,翻了数倍。 “琼民源”成了创造1996年中 国股市神话中的一匹“大黑马”。
琼民源案例意义
• “琼民源”一案的处理,对我国会计制度的完善、审计队伍职 业素质的提高、资本市场的规范、以及上市公司重组模式的发 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首先,琼民源的东窗事发直接促使《企业会计准则———关联 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出台; • 其次,琼民源案件直接触发了会计师行业的脱钩改制, 促进 了会计师行业规则、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 此外,公司原董事长马玉和等人是我国实施会计法及新刑法以 来第一批因会计工作的舞弊承担法律责任的人,琼民源案件的 处理,为我国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 最后,公司重组过程中涉及的股权转让等问题也加速的了国有 股流通与股权分置解决的“热身阶段”。
事件简介
• 1997年1月22日,琼民源公司率先公布1996年年报。年报赫然显 示:“琼民源”1996年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比去年同比增 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送9.8股;年报一公布,“琼 民源”股价便赫然飙升至26.18元; • 经过1997年2月28日罕见的、巨大的成交量之后,证交所突然宣 布:“琼民源”公司于3月1日起停牌。时至今日,“琼民源”仍 未复牌,成为至今为止中国股市停牌时间最长者之一。 • 调查发现,“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利润总额5.7亿中有5.4 亿是虚构出来的,并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鉴于“琼民源 ”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行为涉嫌犯 罪,中国证监会旋即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食品格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业务。
然而,最近该公司卷入了一起财务造假的丑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暗地里的原因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1. 财务数据异常通过对琼民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例如,该公司的销售额在短期内浮现了大幅增长,与行业平均增长率相比明显偏离。
此外,该公司的利润率也浮现了异常高的情况,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过于夸张。
2. 内部控制缺失在对琼民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时,发现了一些缺失和漏洞。
首先,该公司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密切,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其次,该公司的审计制度存在问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受到了质疑。
这些内部控制缺失为财务造假提供了便利。
3. 高层管理层的参预经过调查,发现琼民源公司的高层管理层与财务造假案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通过控制财务数据来掩盖公司真正的经营状况,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回报。
高层管理层的参预使得财务造假行为更加隐秘和持久。
4. 影响与后果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件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后果。
首先,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伤害,客户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其次,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公司还面临着法律诉讼和罚款的风险,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造成为了长期的不利影响。
三、案例启示1. 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畅通无阻。
同时,应加强对审计制度的监督和改进,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2.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对于财务造假行为,应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惩罚机制。
3. 加强道德教育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培养,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惟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才干有效预防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引言概述: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起财务丑闻。
该案例揭示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伪造财务数据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审计监管等多个角度剖析造假的原因和影响。
一、公司治理问题:1.1 缺乏独立董事监督:琼民源公司在董事会中缺乏独立董事,导致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1.2 董事会责任不到位: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应承担起监督和决策的责任,但琼民源公司的董事会未能有效履行职责,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财务造假行为。
1.3 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应该与绩效挂钩,但琼民源公司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高层管理人员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导致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二、内部控制问题:2.1 财务报告流程薄弱:琼民源公司的财务报告流程存在漏洞,内部控制不完善,使得造假行为得以进行。
例如,财务部门的独立性受到侵蚀,审计程序不严格。
2.2 信息披露不透明: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缺乏透明度,投资者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数据,给造假行为提供了便利。
2.3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琼民源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薄弱,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导致财务造假行为长期得不到发现。
三、审计监管问题:3.1 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机构与琼民源公司存在过于密切的关系,审计独立性受到威胁,难以客观地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3.2 审计程序不严格:审计机构在对琼民源公司进行审计时,未能充分了解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审计程序不严格,导致财务造假行为未被揭示。
3.3 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对琼民源公司的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罚财务造假行为,给公司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机会。
四、财务造假的影响:4.1 投资者损失惨重:财务造假行为导致公司实际盈利情况被掩盖,投资者因此遭受巨大损失,投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琼民源” 案例分析
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从业人 员薪金收入直接与其有效工作量挂钩,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将从业人员薪金收 入与客户是否支付业务费用脱钩;严格 要求注册会计师及其他从业人员遵守注 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做到执业时独立、 客观、公正,工作底稿如实反映执业过 程与问题;鼓励、支持从业人员拒绝委 托人示意其作不实或不当证明的行为, 及时中止风险业务。
• 从审计方法和审计证据方面来看,如何确 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 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角度来分析,如 何提高审计质量
1.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时,除了采用一般的检查、盘点、函证等取证方 法外,还遵循最常用的分析性复核程序。在收集 审计证据时,要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如 果“琼民源”案中的注册会计师能够按照独立审 计准则的这些要求,对有异常变动的“资本公 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并取得能够说明异常变动原因的可靠证据,或者 说认真检查资本公积增加的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 凭证,审核对资产评估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估 价方法是否合规,然后再发表有关声明,就不会 出现上述后果。
“琼民源”,全称海南现代农业发 展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中国股 市最耀眼的“大黑马”之一,股价 从2元多一度攀升至26元,股价全 年涨幅高达1059%。
1995年 1996年 增长倍数
利润总额 67 万元 57 093 万元 848 41 倍
净利润
每股收益
38 万元
0009 元
48 529 万元 0.87 元
?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上建立确保执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机制确保执业质量与信誉?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职业道德与执业质量水平必须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强化从业人员自觉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因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而导致明知故犯造成的出具不真实业务报告的后患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要经营果汁和饮料产品。
然而,最近该公司被曝出财务造假的丑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2. 财务造假的手段财务造假是指企业通过虚构或者隐瞒财务信息,以达到误导投资者、隐瞒真实经营状况或者获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在琼民源公司的案例中,他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2.1 虚构销售收入琼民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收入来夸大公司的经营业绩。
他们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额记入财务报表中,使得公司的销售收入看起来更高。
2.2 虚增应收账款为了掩盖虚构销售收入的事实,琼民源公司还虚增了应收账款的金额。
他们将未收到的款项计入应收账款中,以增加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
2.3 虚构资产价值为了提高公司的净资产和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琼民源公司还虚构了一些资产的价值。
他们将无效或者过时的设备、存货等计入资产负债表,使得公司的净资产看起来更高。
3. 财务造假的影响财务造假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1 企业影响财务造假会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一旦财务造假被揭露,企业可能面临巨额的罚款和赔偿,甚至可能被取销上市资格。
此外,财务造假还会导致企业经营难点,甚至破产。
3.2 投资者影响财务造假会误导投资者,使他们对企业的价值和前景产生错误的判断。
投资者可能会因为错误的信息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损失。
4. 监管机构的应对措施为了防止和惩治财务造假行为,监管机构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审计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他们应加大对有财务造假嫌疑的企业的审计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4.2 提高信息披露要求监管机构应提高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要求企业提供更加详尽和准确的财务信息。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按规定披露真正的信息。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概述:琼民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农产品为主的企业,近期爆出财务造假的丑闻。
本文将对该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造假手段、造假动机以及对公司和相关方的影响。
一、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海南省。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
在过去几年中,琼民源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业绩逐年增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二、造假手段:1. 销售收入虚增:琼民源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合谋,虚构销售订单和收入,以增加公司的销售额。
这种手段使得公司的财务报表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2. 费用减少操作:为了减少成本支出,琼民源公司通过虚构费用减少,如虚报采购成本、减少员工薪酬等,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率。
这种操作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看似较好,但实际上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
3. 资产虚增:为了提高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信誉,琼民源公司采取了虚增资产的手段,如虚构固定资产、虚报存货等。
这种手段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看似较好,但实际上是虚假的。
三、造假动机:1. 增加公司价值:通过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琼民源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提高公司的估值和市场地位。
2. 获得融资支持:通过虚增资产规模,琼民源公司能够更容易地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支持,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
3. 避免监管机构的审查:虚假的财务报表能够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避免受到监管机构的关注和审查。
四、影响:1. 投资者损失:由于琼民源公司财务报表的虚假,投资者可能会受到损失,特别是那些根据虚假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人。
2. 公司信誉受损:财务造假会严重损害琼民源公司的声誉和信誉,导致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失去信任,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发展。
3. 法律责任:一旦财务造假被揭露,琼民源公司将面临法律责任,可能会面临罚款、监管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4. 行业影响:财务造假事件对整个农产品行业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行业监管加强,投资者对该行业的信心降低。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食品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业务。
然而,最近该公司被曝出财务造假的丑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1. 造假手段据调查,琼民源公司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其中包括虚增销售额、虚假报销费用、虚构应收账款等。
通过这些手段,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呈现出假象,使其经营状况看起来更好,吸引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
2. 造假动机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掩盖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经营不善,面临着巨额亏损和债务压力。
为了维持其声誉和股价稳定,公司高层决定采取财务造假手段,使其财务报表呈现出良好的经营状况,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融资。
3. 造假影响财务造假对琼民源公司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公司失去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其次,公司面临着巨额的法律诉讼和罚款,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还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财务损失。
最后,公司高层因为财务造假而面临着刑事责任和职务被免等后果。
4. 造假防范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财务造假案例再次发生,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流程,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财务风险。
此外,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财务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结论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揭示了财务造假的危害和影响。
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财务诚信,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同时,监管机构也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和审核,提高对财务造假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以上是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琼民源审计案例启示--财务管理案例
审计分析
审 计 困 难
审 计 失 败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审计困难
琼民源利润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联交易多,所形成的 债权债务也多。关联方在北京有6~7家,海南有7~8家,大 多没有具体的办公地点、人员和具体业务,法人代表往往 都是同一个人——马玉和。 琼民源从1993年上市,到1997年初造假败露,4年4易会计 师事务所,以至于每一家都只能为其服务1年,造成会计 师资料获取有限,为准确判断公司经营状况设下了障碍。 琼民源还在时间上难为会计师,如1996年年报审计,尽管 总资产逾30亿元,业务遍及海南、北京等地,仍要求海南 中华会计师事务所1月22日就结束审计工作。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公司舞弊案的处罚及判决
——对会计师事务所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撤销直接为 " 琼民源 " 进行审计的海 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吊销其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 格证书。对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从事证券 业务资格 6 个月,对该事务所在 " 琼民源 " 财务审计 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 3 年。对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罚款 30 万元,暂停其从事 证券相关资产评估业务资格 6 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 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 3 年。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审计失败
巨额 利润 令人 疑惑 巨额 资本 公积 令人 疑惑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巨额利润令人疑惑
琼民源公司 1995 年与 1996 年业绩对比
利润总额 (万) 净利润 (万) 每股收益 (元) 资本公积 (万)
1995年 1996年
增长倍数
67 57093
848.41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华南地区颇具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从事果蔬加工和饮料生产。
然而,在最近的财务报告中,公司被曝出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其造假手法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1. 造假手法(1)收入虚增:琼民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额计入财务报表,从而虚增收入。
例如,公司在报表中记录了一笔大额销售合同,但实际上该合同并未达成或者存在重大的业务风险。
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成功地虚增了营业收入。
(2)费用减少:为了掩盖虚增的收入,琼民源公司采取了减少费用的手段。
例如,将本应计入成本的费用计入其他费用科目,或者将一部分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从而降低了当期的费用支出。
(3)资产虚增:为了提高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财务指标,琼民源公司采取了资产虚增的手法。
例如,通过虚构资产的购买或者将应计提折旧的资产进行重新估值,从而使公司的资产规模看起来更为庞大。
2. 影响分析(1)误导投资者:财务造假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进行判断,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一旦真相被揭露,投资者可能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信任危机: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琼民源公司的声誉和信任度。
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将大幅下降,这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法律风险:财务造假行为涉及到虚假陈述和欺诈行为,可能引发法律诉讼和罚款。
公司可能需要承担巨额的法律责任,并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三、应对措施1. 深入调查:公司应立即成立专门小组,对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全面调查,找出造假的具体手法和责任人。
确保调查过程公正透明,避免进一步损害公司的声誉。
2. 纠正错误:公司应立即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错误数据,恢复真实的财务状况。
对于虚增的收入和资产,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3. 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琼民源公司是一家在琼州市上市的知名食品企业,主要经营食品加工和销售业务。
然而,在最近的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了琼民源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
本文将对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案例背景、造假手段、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
二、造假手段1. 销售收入虚增:琼民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订单、夸大销售额度等手段,将实际销售收入进行虚增。
例如,将未完成的订单计入当期销售额,或与供应商串谋,虚构销售合同等。
2. 虚增利润:为了掩盖销售收入虚增的痕迹,琼民源公司采取了多种手段来虚增利润。
比如,通过虚构费用支出、夸大资产减值损失等方式,将实际利润进行虚增。
3. 资产估值失实:为了掩盖实际的亏损状况,琼民源公司将资产进行估值失实。
例如,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进行高估,以提高资产净值。
4. 虚假披露:琼民源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假披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例如,对关键财务指标进行夸大宣传,掩盖实际的亏损情况。
三、影响1. 经济影响:财务造假使得琼民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被严重扭曲,给投资者和股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对公司的信任受损而撤资,导致公司的市值大幅下降。
2. 市场信心受损:琼民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的曝光将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投资者对其他上市公司的信心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市场的恐慌情绪和投资短缺。
3. 法律风险:财务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到虚假陈述、欺诈等法律问题。
一旦被相关监管机构发现,琼民源公司将面临巨额罚款和法律诉讼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
四、应对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琼民源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审计和风险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提高财务透明度:加强财务信息披露,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披露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高投资者和股东对公司的信任度。
3.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财务审计和风险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和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琼民源案例分析 南海公司案例
琼民源案例分析南海公司案例英国南海公司(the South Sea Company)案例(一)神话大量可实现利润和高达60%股利支付率的传闻,使公司股价从1719年中的114英镑飞涨到1720年7月的1050英镑。
股票热使“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贵和虚荣”。
(二)事实真相成立以来惨淡经营、表现平平,在对外贸易方面没有取得多大成功,进行清理时发现实际资本所剩无几。
(三)审计起因与结果1720年9月,南海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数以万计的债权人与股东蒙受损失,要求议会调查事情真相。
议会组织了一个13人的特别委员会进行秘密查证,为了进一步查清南海公司的财务状况,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斯耐尔(Charles Snell)对南海公司账目进行查询和审核。
Charles Snell于1721年提交了一份名为“伦敦市彻斯特·莱恩学校的书法大师兼会计师Charles Snell对素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检查的意见”,指出南海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计记录严重不实。
(四)意义和影响(1)在西方审计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
世界上绝大多数审计理论工作者都认为Charles Snell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间审计人员,他所撰写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第一份民间审计报告,而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例也被列为世界上第一起比较正式的民间审计案例。
(2)说明了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由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协调、平衡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万里大造林何庆魁中广网呼和浩特4月1日消息(记者郑颖)内蒙古公安厅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公司涉嫌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情况,目前,万里大造林公司董事长陈相贵等人已经被捕,涉案林地已由各地人民政府负责接管,并得到了正常的管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造假手段
案例分析
审计分析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造假手段
操纵市场 虚增资本公积 虚报利润 在未取得土地使用 权的情况下,通过 与关联公司及他人 签订的未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准的合作 建房、权益转让等 无效合同,编造了 5.4亿元的虚假收 入 “琼民源”1996 年年报宣称,其 资本公积金增长 6.57亿元,主要 来自对部分土地 的重新评估。 “琼民源”的控股股 东民源海南公司曾与 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 司联手,于“琼民源” 公布1996年中期报 告“利好消息”之前, 大量买进“琼民源” 股票,1997年3月前 大量抛售,获取暴利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公司舞弊案的处罚及判决
——对公司行政处罚
将 “ 琼民源 ” 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移交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对琼民源公司处以警告。 建议由 “ 琼民源 ” 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的主管部门组 成清理整顿小组,负责处理 “ 琼民源 ” 的日常工作,并依 法召开 “ 琼民源 ” 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新的董事会。在新 的董事会对已公布的虚假财务报表进行更正并重新披露后, 依照有关规定向深交所申请复牌 对琼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分别处以警告、 没收非法所得 6 651 万元和 6630 万元,并各罚款 200 万 元。建议有关部门对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 直接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公司舞弊案的处罚及判决
——对会计师事务所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撤销直接为 " 琼民源 " 进行审计的海 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吊销其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 格证书。对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从事证券 业务资格 6 个月,对该事务所在 " 琼民源 " 财务审计 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 3 年。对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罚款 30 万元,暂停其从事 证券相关资产评估业务资格 6 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 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 3 年。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审计失败
巨额 利润 令人 疑惑 巨额 资本 公积 令人 疑惑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巨额利润令人疑惑
琼民源公司 1995 年与 1996 年业绩对比
利润总额 (万) 净利润 (万) 每股收益 (元) 资本公积 (万)
1995年 1996年
增长倍数
67 57093
848.41
38 48529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形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原因(也 即间接原 因)
2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启6亿
2.7亿
500万
从香港冠联 置业公司取 得的合作建 房款
5100万
从北京民 源大厦取 得的补偿 费
向北京开源 机械设备公 司转让北京 民源大厦开 发权益
向北京开源 机械设备公 司转让北京 民源大厦未 来建成的商 场经营权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造假手段
操纵市场 虚增资本公积 虚报利润 在未取得土地使用 权的情况下,通过 与关联公司及他人 签订的未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准的合作 建房、权益转让等 无效合同,编造了 5.4亿元的虚假收 入 “琼民源”1996 年年报宣称,其 资本公积金增长 6.57亿元,主要 来自对部分土地 的重新评估。 “琼民源”的控股股 东民源海南公司曾与 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 司联手,于“琼民源” 公布1996年中期报 告“利好消息”之前, 大量买进“琼民源” 股票,1997年3月前 大量抛售,获取暴利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审计分析
审 计 困 难
审 计 失 败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审计困难
琼民源利润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联交易多,所形成的 债权债务也多。关联方在北京有6~7家,海南有7~8家,大 多没有具体的办公地点、人员和具体业务,法人代表往往 都是同一个人——马玉和。 琼民源从1993年上市,到1997年初造假败露,4年4易会计 师事务所,以至于每一家都只能为其服务1年,造成会计 师资料获取有限,为准确判断公司经营状况设下了障碍。 琼民源还在时间上难为会计师,如1996年年报审计,尽管 总资产逾30亿元,业务遍及海南、北京等地,仍要求海南 中华会计师事务所1月22日就结束审计工作。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总结
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1996年年度审计报 告和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均含有虚假、严重误导性内容。面对琼民源1996 年年报中利润和资本公积大幅度的增加,两个事 务所都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海南中华会计 师事务所甚至在众多投资者对1996年年报提出疑 问的情况下,还站出来声称“报表的真实性不容 置疑”。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目录
1 2 3 4 事件简介 案例分析 事件结果
事件意义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事件简介
1988年7月在海口注册成立。 1992年9月,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STAQ)系统中募集法人股 3000万股,实收股本3000万元。 1993年4月30日,以琼民源A股的名义在深圳上市,成为当时在深圳上 市的5家异地企业之一。 1996年4月30日,琼民源公布1995年年报,其每股收益不足1厘,股价 也仅为3.65元。 从1996年7月1日起,“琼民源“的股价以4.45元起步,在短短几个月 内窜升至20元,翻了数倍。 “琼民源”成了创造1996年中国股市神 话中的一匹“大黑马”。
1290.68
0.0009 0.87
962.33
44617 110351
(增长额)65734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巨额资本公积令人疑惑
所谓的增加6.57亿资本公积是 “ 琼民源 ” 在未取得土地 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对 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进行评估而产生的、这6.57亿资本公 积显然是虚增的。 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对会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 除了采用一般的检查、盘点、函证等取证方法外,还应遵 循最常用的分析性复核程序。 所谓分析性复核程序,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重 要项目的各种数据比较分析,来检查报表项目中有否反常 现象。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事件简介
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
1997年1月22日,琼民源公司率先公布1996年年报。年报赫然显示: “琼民源”1996年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比去年同比增长1290.68 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送9.8股;年报一公布,“琼民源”股价便 赫然飙升至26.18元; 经过1997年2月28日罕见的、巨大的成交量之后,证交所突然宣布: “琼民源”公司于3月1日起停牌。时至今日,“琼民源”仍未复牌, 成为至今为止中国股市停牌时间最长者之一。 调查发现,“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利润总额5.7亿中有5.4亿是 虚构出来的,并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鉴于“琼民源”原董事 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行为涉嫌犯罪,中国证监 会旋即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
股东
民源海 南公司 股东、财务顾问 深圳有色 金属财务 公司
1996年下半年,民源海南公司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炒作琼民源股 票,某些传媒对琼民源“业绩”大加渲染,致使众多投资者在不明真相的情 况 下盲目跟进。1996年下半年,琼民源股价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4倍。
" 琼民源 " 一案已尘埃落地,然而,这一事件
留给证券界、相关信息中介机构和众多投资者的 教训却是极为惨痛的。痛定思痛,我们应该冷静 地思考一下,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得到一些启示。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案例意义
“琼民源”一案的处理,对我国会计制度的完善、审计队伍职业素质 的提高、资本市场的规范、以及上市公司重组模式的发展都有着重要 的影响。 首先,琼民源的东窗事发直接促使《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 及其交易的披露》的出台; 其次,琼民源案件直接触发了会计师行业的脱钩改制, 促进了会计 师行业规则、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此外,公司原董事长马玉和等人是我国实施会计法及新刑法以来第一 批因会计工作的舞弊承担法律责任的人,琼民源案件的处理,为我国 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最后,公司重组过程中涉及的股权转让等问题也加速的了国有股流通 与股权分置解决的“热身阶段”。
琼民源审计案例赏析
琼民源公司舞弊案的处罚及判决
——对公司刑事处罚
时隔半年, 1998 年 11 月 12 日 北京市第一中级 人民法院对 " 琼民源 " 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 判定, " 琼民源 " 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身为 公司董事长,指使所属工作人员虚编财务会计报告 而犯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被一审判处有期 徒刑 3 年;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会计师事务所 退休干部、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聘用会 计班文绍因同样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缓行 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