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管理智慧共36页

合集下载

《道德经》与管理智慧讲座内容

《道德经》与管理智慧讲座内容

《道德经》与管理智慧讲座内容《〈道德经〉与管理智慧》《道德经》啊,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宝典。

要是把它和管理智慧联系起来,嘿,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咱们先说说这《道德经》里的“无为而治”。

这可不是啥都不干啊。

你看啊,就好比放风筝,你不能死死地拽着线,那风筝就飞不起来了。

管理者呢,不能把员工管得太死。

要是整天在员工背后指手画脚,这规定那要求的,员工就像被紧紧攥住的风筝,没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真正聪明的管理者,就像放风筝的高手,给员工一个大方向,然后就放手让他们去做。

员工有了自主性,就像风筝在天空自由飞翔,说不定还能飞得更高更远呢。

再讲讲“柔弱胜刚强”。

这在管理里咋理解呢?你想啊,水是很柔弱的吧,可是它能把石头滴穿。

管理者要是遇到那种很顽固的问题或者很有个性的员工,硬来可不行。

你要是对着员工一顿猛批,像狂风暴雨一样,员工心里可能就抵触了。

但是你要是像涓涓细流一样,慢慢地去感化他,用温和的方式去引导,说不定就能把这个“刚强”的员工转化过来,让他心甘情愿地为团队做事。

这就像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管理也是这个理儿。

还有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在管理团队的时候,有些管理者特别爱唠叨,啥都要说两句。

其实啊,真正有智慧的管理者,不是整天咋咋呼呼的。

就好比下棋,那些高手往往都是沉默寡言的,他们在思考每一步棋该怎么走。

管理者也得这样,不要轻易地就把自己的想法全倒出来。

要多观察,多思考,等到合适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才是金玉良言。

要是整天像个话痨似的,员工可能都不知道该听你哪句好了。

《道德经》里的“大器晚成”也能给管理智慧一些启发。

在培养员工的时候,不要急着让他们出成果。

就像种树一样,你不能今天种下去,明天就想让它长成参天大树。

你得给员工时间去成长,去积累经验。

有些员工可能一开始表现平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就像好酒一样,越陈越香。

管理者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员工短期内没有成绩就放弃培养他们。

在团队协作方面,《道德经》也有话要说。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36页文档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36页文档
《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的管理智慧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解读《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解读《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解读<<道德经>>对管理的贡献近年,国内外一些企业丑闻曝光不断之后,人们开始反思企业的管理文化.恰恰在这方面,老子的思想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简単分析,<<道德经>>对企业管理有以下的贡献:1.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妄为,不要违反自然规律.制定企业策略时,要掌握身处行业的形势,要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策略,顺势而行.2.老子讲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小企业面对大企业时,不要与之直接竞争,而应寻找大企业的弱点,作为自己经营立命之地.小企业可集中力量专注大企业忽略的客戶或没有提供的服务,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业务,正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样,让大企业的资源为我所用.3.老子推崇小国寡民.企业管理也一样,管理体系的职能愈多,规模愈大,管理的毛病也会愈多,"大企业病"越难以解决.4.老子提出反向思维.作为企业主管在提出一种策略时,一定要对比思考与之相反的策略,这才能产生全新的方案.反向思维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反向的极致5.老子认为制度比选贤更重要.道家主张:一个社会只要有良好的制度,统治者又能遵守几项简単的基本原则,国家便可富国安民,运作顺畅.战略管理大师迈克〃波特也认为:企业CEO的工作是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架构,机制,制定公司的长远策略,巩固公司的文化与核心价值比什么都重要.这与老子学説是一致的.6.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中,能够具体,周详和考虑到实用的经营谋略莫过於<<孙子>>,讲述管理的严谨与霸气的书莫过於<<韩非子>>.这兩部经典著作涉及管理理念都十分丰富,但他们的中心思想,理论基础都源於老子.管理中的《道德经》一个人在桥上看着风景,风景就是他的一切,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他看不见的另一面,他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别人风景的一部分。

这首诗告诉我们,世界是相对的并且是相联的。

道德经的教育管理智慧

道德经的教育管理智慧

道德经的教育管理智慧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教育管理的智慧。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教育管理原则与方法,以期为现代教育管理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主体1. 心态与自律道德经强调管理者应具备正确的心态与自律。

在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自我要求严格,秉持公正和诚实的原则,以赢得学生和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2. 引导与启发道德经提倡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

管理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

同时,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兴趣,以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3. 激励与赞赏道德经强调激励和赞赏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管理者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通过激励和赞赏来推动他们的研究和成长。

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体研究氛围和学校的绩效表现。

4. 协调与平衡道德经强调协调与平衡的原则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应注重学校内部各方利益的平衡,处理好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同时,管理者还应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道德经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管理智慧,它强调了管理者的心态与自律、引导与启发、激励与赞赏、协调与平衡等方面的重要性。

这些原则与方法对于现代教育管理者来说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运用道德经中的教育管理智慧,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本文对道德经中的教育管理智慧的简要探讨,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ppt课件
1
内容提要
一、《道德经》简介 二、道为管理之本 三、管理者的修养 四、老子的管理法则
ppt课件
2
一、《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传为老子所撰,为道家学派的代表性文 献,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又言 简意赅的国学经典。它对中国哲学、政 治、宗教、文学等产生过深远影响,也 具有丰富的独特而系统的管理智慧,在 东南亚国家管理学界有较大影响。
ppt课件
13
2、功成弗居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 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2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9章)
ppt课件
14
3、自知之明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24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71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
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
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72章)
ppt课件
15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46章)
ppt课件
20
四、老子的管理法则
1、柔弱胜刚强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 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第36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法则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法则
(第65章)
【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精巧,而是使人民淳朴。 人民所以难治,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认 识这两种差别,就是治国的法则。】
3、顺任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 妙;常有,欲 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第1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第35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40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25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9章)
3、自知之明
自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24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71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 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 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72章)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友情提示
请勿在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上课时间欢迎:
--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 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内容提要
一、《道德经》简介 二、道为管理之本 三、管理者的修养 四、老子的管理法则
一、《道德经》简介
【假如我稍微有些认识,在大道上行走,惟恐走入了邪路。 大道很平坦,但是人君却喜欢走斜路。朝政腐败极了,弄 得农田非常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 带着锋利的宝剑,饱足精美的饮食,搜刮足余的财货;这 就叫做强盗头子。多么的无道呀!】

《道德经》告诉我们最好的管理是怎样的

《道德经》告诉我们最好的管理是怎样的

《道德经》告诉我们最好的管理是怎样的《道德经》告诉我们最好的管理是怎样的老子的《道德经》说管理的几个境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好的管理就是,就是员工感觉不到领导的干预,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把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领导说最少的话,管最少的事,干预最少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尊重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与管理的几个境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说的是最差的管理境界是“侮之”——上司与下属互相看不上,明里暗里有很多牢骚怪话,在工作上相互不配合。

比这稍好一点的是“畏之”——下属害怕上司,规章制度严格,领导作风严厉,员工因为畏惧利益受损或是领导威严而变得唯唯诺诺。

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激发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更高明一些的是“亲而誉之”——双方关系不错,互相赞美而互感亲切。

但老子认为这只是第二等的领导境界,因为领导艺术之一便是恩威并施,太过一团和气,有时难免会放松标准,放纵人的惰性。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意思是说:善于打结的人,用不着绳索也没有人解得开。

老子此处是用打结比喻对下属的管理。

意思是说,用“道”约束人,不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厉的制裁手段,也没有人会违背。

自我约束比他人约束更为有效。

《封神演义》中记录了一个“画地为牢”的传说故事:周文王以仁道治天下,百姓都知耻守责。

只需在地上画一个圈,让犯法的人在圈子里坐牢,虽然没有墙壁和守卫,也无人逃跑;即使逃跑,周文王善于占卜,也很快就能把罪犯抓回来。

这种让百姓自尊自爱、自觉守法的管理方法,正是老予弘扬的“道”。

真正的管理,要依赖被管理者的自动自发,如果需要频繁动用严厉的制裁手段,往往是失败的开始。

秦始皇制订了严刑苛法,杀人如麻,天下却乱套了。

汉高祖、唐太宗法律简明,却天下太平,百姓安乐。

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全国犯重罪被处死的,最少的一年只有9个人,可见犯罪率多么低。

解读《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解读《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解读<<道德经>>对管理得贡献近年,国内外一些企业丑闻曝光不断之后,人们开始反思企业得管理文化、恰恰在这方面,老子得思想具有巨大得指导意义、简単分析,<<道德经>>对企业管理有以下得贡献:1、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就是什么都不做,而就是不要妄为,不要违反自然规律、制定企业策略时,要掌握身处行业得形势,要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得策略,顺势而行、2、老子讲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小企业面对大企业时,不要与之直接竞争,而应寻找大企业得弱点,作为自己经营立命之地、小企业可集中力量专注大企业忽略得客戶或没有提供得服务,并使之成为自己得业务,正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样,让大企业得资源为我所用、3、老子推崇小国寡民、企业管理也一样,管理体系得职能愈多,规模愈大,管理得毛病也会愈多,"大企业病"越难以解决、4、老子提出反向思维、作为企业主管在提出一种策略时,一定要对比思考与之相反得策略,这才能产生全新得方案、反向思维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思考得角度、反向得极致5、老子认为制度比选贤更重要、道家主张:一个社会只要有良好得制度,统治者又能遵守几项简単得基本原则,国家便可富国安民,运作顺畅、战略管理大师迈克·波特也认为:企业CEO得工作就是建立一个行之有效得管理架构,机制,制定公司得长远策略,巩固公司得文化与核心价值比什么都重要、这与老子学説就是一致得、6、中国得传统文化经典中,能够具体,周详与考虑到实用得经营谋略莫过於<<孙子>>,讲述管理得严谨与霸气得书莫过於<<韩非子>>、这兩部经典著作涉及管理理念都十分丰富,但她们得中心思想,理论基础都源於老子、管理中得《道德经》一个人在桥上瞧着风景,风景就就是她得一切,她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她瞧不见得另一面,她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别人风景得一部分。

这首诗告诉我们,世界就是相对得并且就是相联得。

《道德经》中的管理之道

《道德经》中的管理之道

《道德经》中的管理之道道法自然的管理原则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许多东西是不能量化,不能公式化的。

《道德经》的道,就有这一特点。

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管理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遵循管理原则,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尤其注重总结实际管理经验,才能真正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管理者要懂得以优秀者为师2.顺应天道,稳步发展3.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4.化繁为简,简单致胜5.信誉铸就企业辉煌6.主动听取下属的意见7.把握机会,顺时而动8.激励要遵守平衡之道不言身教的管理原则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老子》二章)他很看重管理者的修身在治国理民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管理者,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不主观行事,胸怀大志自谦而不居功。

老子又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称为三宝作为修身原则。

管理者要坚持做到慈爱不偏心,待人一视同仁,做到节俭,做到将自身的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治家、治乡、治邦、治天下。

1.尊重下属才能领导下属2.人格影响力来源于自身修养3.俭以养德,管理者之良训4.高明的管理者懂得否定自我5.管理者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6.以身作则,不言之教7.低调感恩造就成功的管理者8.管理者一定要有一颗善心人尽其用的人才战略对管理者来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就是识才、用才、励才、留才和育才。

《道德经》认为圣人不但善于用道去治理天下,也善于用道去识别人才,用人才去成就事业。

不论是什么人,什么东西,高明的管理者都会让他发挥作用。

这是《道德经》用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1.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2.说到做到,不轻易许诺3.优秀的管理者不事必躬亲4.别对下属出权利王牌5.引导下属进行良性竞争6.给下属广阔的发展空间7.给他权利就要信任他8.不要过多干预下属的工作无为而治的管理策略在《道德经》看来,无为之道,是最高的统治管理策略。

《道德经》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的领导智慧吴雪媚澳门城市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摘要:《道德经》是道家最权威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一书,虽然只有短短五千言,但字字珠玑,几千年来,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其中蕴藏的管理智慧,更是值得现代管理人员好好借鉴。

本文从清、虚、卑、弱、本、反、无这七个方面来阐述《道德经》的领导智慧,并尝试解析这些精要如何与现代管理结合。

关键词:道德经;领导智慧;清虚卑弱;无为而治一、概述从《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一句看出,《道德经》的写作对象是侯王将相,是当时的大领导。

《道德经》其实就是一本给大领导讲怎样管理,怎样领导国家的书,是一本关于管理和领导智慧的经典。

所以,仔细研究《道德经》,对现代管理者大有裨益。

二、领导智慧的七点精要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用清、虚、卑、弱四字来概括道家的内容。

韩鹏杰(2014)再加上“本”、“反”、“无”三字来概括老子的思想。

[1]下文则从清、虚、卑、弱、本、反、无这七个方面来阐述《道德经》的领导智慧,并尝试解析这些精要如何与现代管理结合。

(一)清善静者清。

清的含义是清净。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我们要保持住自己的本性,善于沉淀,善于戒躁。

当被问及对网络评论的观点时,歌手李健说:“赞誉也别太当真,诋毁无非蚊虫叮咬,无伤大雅。

”这种潇洒超脱,淡定从容的心态也很值得管理者学习。

当面对阿谀奉承时,管理者不应该沾沾自喜,而受到周遭非议时,也不必耿耿于怀。

“清”应该成为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也是任何一个优秀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心理素质。

(二)虚《易经》谦卦中指出“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我们心里是虚的,不是满的,才能看见别人的长处,学得到别人的优点。

有些管理者,自以为当了领导就高高在上,听不进别人,这是很危险的。

虚心是智慧产生的前提,它让我们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领导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始终学习,始终请教,而不会处处去争辩,处处去张扬。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作者:伲永贵来源:《商周刊》2012年第20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管理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而老子所作的五千言著作《道德经》,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管理之道,是我们可资借鉴的瑰宝。

辩证地研究汲取老子的管理思想,不仅能够促进中国式管理学的发展,而且能够提高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水平。

总体看来,老子的管理思想大致包含三个核心部分:无为管理、辩证管理和柔性管理。

“道法自然”的无为管理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以道为基础的。

这里的“道”,是万物之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是玄之又玄之物。

道的存在和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先天地而生”。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崇尚自然,提倡“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反对人为干预,并从“道法自然”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

所谓“无为”,就是不乱为,不妄为,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事实。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内在运动规律,人类只能在遵循规律的条件下,认识它们,利用它们。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遭受惩罚。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管理上有几方面的意思:首先,管理者要遵循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求管理者不胡乱作为,要把握“为”的度。

老子认为,万物自有发展规律,无需外界干预。

他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同时,老子又强调,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注意“为”的度。

他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告戒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注意把握“度”的问题。

最后,“无为”的理想境界是“无不为”。

老子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老子看来,“无为”和“无不为”是有机统一的,“无为”是手段,“无不为”则是目的,管理者只有“无为”,方能达到“无不为”。

古往今来,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得到了众多管理者的青睐,并收到了实际效果。

从《道德经》里汲取管理智慧

从《道德经》里汲取管理智慧

从《道德经》里汲取管理智慧从《道德经》里汲取管理智慧《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此章以水喻道,说明讲道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这对于校长的修身养性和办学治校都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席发言】■叶存洪“居善地”:时刻保持谦虚恭谨的姿态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按属性,水总是流向低洼之地,江海之所以有容纳百川的能力,就因为江海位置比百川更低的缘故。

明白这个道理,想要领导下属、受人尊敬的话,一定要放下身段,找好定位,时刻保持谦虚恭谨的姿态。

由此而论,校长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有学者指出:“除非你真正了解自己,否则你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那么,校长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以为,校长既不是“官”也不是“吏”,所以,完全用不着去比附什么“县处级”、“正科级”之类的行政级别,也完全用不着打官腔、摆吏谱、端架子。

校长的身份首先是教师,是为广大教师服务的那个教师。

1970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CEO罗伯特·格林利夫出版了《仆人式领导》,主张领导者要有甘当仆人的意识。

他认为,只有天生的仆人才会成为管理者、领导者,一个人成为管理者、领导者的过程首先就是担当仆人角色的过程。

如果校长过于强势,居高临下,习惯“帝王式领导”,教师就会觉得你“不好接近”,就会对你敬而远之——“惹不起躲得起”。

只有“居善地”,从内心把自己看作是教师中的一员,真正融入教师群体,教师有话才愿意跟你说,愿意掏心窝地跟你交流。

所以,当别人把你捧上云端的时候,你必须脚踏实地。

如果你把自己高高放在云端,你将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你就会闭塞视听,最终孤家寡人一个,管理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心善渊”:用包容之心吸纳他人建议老子一再强调“江海为百谷王”,领导者的心胸应该像江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宽宏大量。

心胸宽、度量大才能接纳别人的聪明才干和积极建议,这是帮助自己成功的要素。

道家的管理智慧PPT课件.ppt

道家的管理智慧PPT课件.ppt
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字
古代故事 曹参“萧规曹随” 治天 下
• 曹窋回家把惠帝的话一五一十跟曹参说了一遍。曹参 一听就火了,把曹窋打了一顿,骂道:“你懂得什么, 国家大事哪是你该说的!”第二天,曹参上朝的时候, 惠帝就对他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叫他说的, 你打他干什么?”曹参向惠帝请了罪,接着说:“请问 陛下,您跟高祖相比,哪一个更英明?”汉惠帝说: “那还用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曹参说: “我跟萧相国相比,哪一个更能干?”汉惠帝说:“好 像不如萧相国。”曹参说:“陛下的话说得对。陛下 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 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我们只要按 照他们的规定继续办,不要失职就是了。”汉惠帝这 才明白过来。曹参轻松潇洒地当了三年相国,老百姓 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盛。
• “您今年才40多岁,为什么要捐出全部股份?”记者迫不及待地 问道。牛根生回答说:“虽然蒙牛只有6年,但我现在已经在考 虑它百年发展的事。我就是要建立一种制度和运行机制,让蒙 牛能获得百年发展。都说民营企业短命,谁说蒙牛不能是可口 可乐、奔驰、雀巢?”
• “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而金钱可以把人带入坟墓”,牛根 生说,对钱财,他的观念是“不在所有,重在所用”。“常言 道,富不过三代,那我就不让他富。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 无。企业垮了,或被不肖子孙祸害了,失去钱财就很难受。我 现在是自己让它从有趋于无,这才是支配金钱的最高境界。” 他觉得这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事。
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
在屁股上。”“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
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
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 往往还导致痛苦。” “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一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一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一)老子其人与《道德经》老子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

她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了比较完而系统的哲学体系。

她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乃至对世界哲学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老子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部)厉乡曲仁里人。

曾任东周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务。

相传孔子曾向她请教过周礼的问题。

她告诉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孔子大受教益,深赞老子像条龙。

其时,东周王朝已经衰落,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她便辞官西去,走到函谷关,关令尹喜请求老子在隐居之前,为她写一本书,以便把思想留下来。

“于就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这就就是流传迄今的中国第一哲学巨著《道德经》。

书成之后, 老子西去,“莫知所终”。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老子就是谁提到了3个人:一就是上述比孔子年长的李耳,二就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三就是晚孔子129年的东周王室的太史儋。

但司马迁本人及大多今人,都倾向于就是李耳。

《道德经》又称《老子》,近年学者认为该书写作于春秋末年,后又经战国中前期人增修而成,故书中带有战国时期的痕迹。

《老子》一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历代都有学者对《老子》作注释,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人,史所罕见。

最早注释的就是战国末年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有《解老》及《喻老》两篇。

魏晋时玄学家王弼的《老子注》影响最为深远,又称通行本,如今所见《老子》一出皆本于此。

今人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都很值得参考。

《道德经》简介《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

有说它就是言哲思的,有说它就是言智术的,有说它就是言兵事的。

但它总的就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

《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