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讲评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讲评 课件

D
A.在那个弱者任人宰割的三国时代里,诸葛亮的付出是可歌可泣 的。
B.他读书心不在焉,怎么学得好呢?
C.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
D.为了打造和谐校园,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相敬如宾。
指的是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 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 系。
成语辨析方法归纳:
• 1. 解 ,望文生 。
课外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21.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 是什么? 2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 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代文:
环境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
鉴赏人物形象
课外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21.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 是什么?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 光等的描写。
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
三、作文 话题作文
存在问题:
• 1、基 知 掌握不牢固,一些 得的分数没 有得住。
• 2、平 的做 方法没有掌握。 到的方 法 要注重落 。
• 3、 不能深入文本,仔 探究, 的答 案 停留在表面, 有效信息能力比 差 ,把握不住一段 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 述 象,思 不 密,考 不周到或 言 能力不 , 致 分很多。
我走 公所的 候,看 多人站在布 告牌前 。最近两年来,我 的一切坏消息 都是从那里 出来的: 仗啦,征 啦,司 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 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 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 景的描写。 作用:
例如:她酷 收藏, 了充 自己的“奇石王国”,她常 常慷慨解囊,上 求 人珍藏的奇石。

初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课堂PPT)

初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课堂PPT)
24
四、努力措施
1、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班生实际、教 学实际,提高“双基”能力,教学堂堂清,不无备 课上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符合教学, 减缓坡度,分层设计,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 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做到课课过 关。
2、针对学情,设置有特色的作业布置方式,特别 是错题订正要落到实处;课外阅读、词语积累等,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 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 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10
历史: 本次满分100分,表
现为平均分较低,低分 太多,高分层较少。
11
七年级语文成绩
相差近12分
12
七年级数学成绩
相差13分
13
七年级英语成绩
相差6分多
14
七年级生物成绩
相差近10分
15
七年级地理成绩
相差近8分
16
七年级思品成绩
相差近13分
17
七年级历史成绩
相差近10分
18
光荣榜
我们七年级组共有8个班, 355名学生,参加考试的学生 有352名。本次检测共进行了 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历 史、地理、生物七门学科的检 测,测试卷来源中学教务处。
4
语文: 本次考试满分100分,最
高分97,平均分较第一次月考 有进步。但是具体表现为尖子 生不是太多,一部分学生的潜 在的能力还有待开发。
5
数学:
试卷满分100分,最高分 100分,具体表现为学生综合素
质比较差,虽然平均分较第一 次月考有进步,但是也出现了
几个分数较低的,低于30分的 人数较多,以后仍需努力。
6
英语: 本次考试满分100分,

定稿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ppt课件

定稿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ppt课件

18.A处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凤仙花的 繁茂以及开放时娇美的颜色和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之 情。 B处示例:“瞟”是“斜着眼睛看”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 写出了晚婆娘花能预报时间,祖母看到晚婆娘花开放后为家人 做饭的情景,突出了晚婆娘花是表现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的温馨之花。
标题用意=
标题的作用+作者借此要表达的情感(希望)+(手法+效果)
文章标题的作用: 1、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 手法效果 1、特殊句式(设问、反问) 2、运用修辞方法(象征) 比喻、反复、引用、夸张、拟人 3、是否引用了什么人的语句
2、点明文章的主旨
3、揭示本文要理解的对象 或议论的话题
4、本文的行文线索

对象用错,即指该成语是用来描绘甲类事物的, 却被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去。
例如: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 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 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有些成语专指特定对象, 例如:“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 “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籍多;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天伦之乐”形容一家人; “凤毛麟角”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 “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变更;等等
个性展示 掌握一定散文阅读技巧
16.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为什么以“花都开好了”为题。(3分) 本文通过写五种花所代表的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对人世间至 真至善的美好情感的赞美; 一语双关,既指“花都开得很烂漫”,又形象地进行比喻, 揭示主旨“各种情至真至善至美”; 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题专题讲解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题专题讲解教学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 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D.有误,《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王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A说法不正确。李白号青莲居士,“香山居 士”是白居易的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4.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很有帮助。 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 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 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C项有误,泰戈尔 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 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 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故“泰戈尔 是日本诗人”说法有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专题三、古诗词默写
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 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讲评--ppt课件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讲评--ppt课件1
18: :(1)总结了“他”的行为给我的教益 之深(1分,或:点明鲜花的故事给我的启示和收获很大);
(2)突出文章主旨(1分):要拥有对生活的热情, 不要因为既定的结果,而忽略了享受过程的快乐 (勇敢、智慧地面对生活,尊重人生,尊重生命,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0
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题。(2分)
作文
点评:简洁、精炼,运用引用手法。
同学,堪比那秋日暖阳,堪比那秋叶的一抹红,堪比那
天空的彩云。
作者:姜雨欣
点评:巧用修辞,写出同学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16
优美的开篇
金秋十月,秋风习习。一大早温和的太阳光直射在
我们将要比赛的“战场”上,也少不了许多的呐喊和加油
声。
作者:谢子欣
点评:平实却不乏生动的语言引出写作对象,激发读者兴趣。
问题分析:问题 卷面:1、部分书写潦草、卷面不清
2、出现病句、错字 结构:段落划分无序。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内容:以叙代写,语言平淡、情节堆叠。
优点: 1、大部分同学篇幅充足。 2、语言描写充分 3、偶有抒情
15
优秀作文片段之 优美语言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时光荏苒,恰 巧,朋友在我的成长中画了璀璨的一笔。 作者:李怡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13
类别 一类文50-55分
二类文43-49分 三类文37-42分

四类文30-36分 五类文30分以下
内容
立意新颖,选材 精当,逻辑性强 ,内容具体生动 。
立意较新颖,选 材适当,观点正 确,内容具体。 有较为明显的主 题,立意一般, 选材尚可,内容 较为具体,有可 读处。
4、贯穿全文的线索。 5、揭示文章主旨。 6、吸引读者兴趣。 7、还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标题特 点及表达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评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评析

0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评析期中考试事后,几多欢喜几多愁!而咱们当教师的,免不了要进行反思,反思试卷、反思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

下面我就对七(6)班的期中考试情形做个分析。

一、班级现状本班现有学生68人,大部份学生思维较活跃,能较好地表达自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表现较强的求知欲。

但由于小学作文背得较多,写作放不开,老爱套用小学背过的文章,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陷入格式框框的漩涡当中,难以自拔。

任教几礼拜后我发觉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各抒已见,提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并通过周记、作文等形式鼓舞学生写自己周围熟悉的东西。

从期中考试能够看出,学生的写作已有专门大程度的改善。

二、试卷大体情形试题以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为载体,立足基础,试题覆盖面广,以学生的进展为本,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出灵活性,综合性,分为积存·讲义巩固、探讨·阅读鉴赏、制造·表达分享三大部份。

偏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明白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大体技术,注重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评判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大体能反映出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本班有68人参加考试,达到优秀(90分以上)有5人,达到良好(80分以上)有22人,达到合格分数的有59人。

最高分93分,最低分34分,平均分为,居全年级之首。

三、试题得失分析第1题为检查字形字音题。

由于平常课堂注意生字词的教学,课后增强生字词的听写。

这部份学生得分较高,但还有一部份学生平常不注意读准字音,像眩的拼音写成(xùn),啜泣的啜字拼音写成(cuò),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的提示。

第2题为依照语境选择词语,这两个句子都出自课文《我的信念》中的,由于平常教学注重增强朗诵,这道题学生大体都能拿分。

第3题为检查病句的题型。

3个句子都是较为常见的病句,A句为缺少宾语,B句为语序混乱,C句为否定与确信搭配不妥,这几种类型的题型之前都做过练习了,但还有一些学生对病句类型把握不全,以后还要增强这方面的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6分) 16.(2分)(1)有人 (2)给……看 (3)把 (4)你 17.我把不贪财当作珍宝,你把美玉当 作珍宝;如果你把美玉送给了我,你我 就都丧失了自己的珍宝。 18.子罕“以不贪为宝”,接受则“皆 丧宝”,1% 子罕具有清廉不贪的美德 1% 。
四、作文(40分) 19.评分标准 28分为基准分 一类卷(40-36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中心突 出;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有新意;结构合理,思 路清晰;语言流畅,有文采。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 浮动。 二类卷(36-32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 确;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语言通顺。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3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思路较清晰; 语言基本通顺。以3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28分以下):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 缺乏真情实感;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思路不够 清晰;语言不通顺;字数不足300。
⑵曹先生。 (3) D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5.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 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 结束。 6. 忠于祖国 与侵略者斗争到底 7. 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1% 烘托 出当时的人们内心情绪的激荡。
8. 心情:①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重; ②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③没有伤感, 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3% 原因:正是因为“我”有着一颗赤诚的爱 国之心,有一种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 正气才有这样的心情。2% 9. 细节描写: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 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2%
视角 的 2%
来叙述的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边词》(5分) 11.(2分)垂杨未挂丝 河畔冰开。(只写 “垂杨”“河畔冰”错) 12.(3分)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土 1%,希 望早日回到故里的思想感情 2%。(意思符 合即可) (二)课内古文(9分) 13.点头 射箭的本领 重新 粗略地阅读 14.(1)邪 通 耶 ,吗。(2)帖 通 贴, 粘贴。(3)尔 通 耳,罢了。 15.了解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4分)漫 聆 犀 弥 2.(3分)D 3.(5分)深林人不知
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夜曲中闻折柳
送儿还故乡
马上相逢无纸笔
4.(5分)⑴示例一:我选A图,因为A图 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 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人 物和人物的身份。 示例二:我选C图,因为画面上有一匹高大 的骆驼,和一个低垂着头的人物,骆驼跟小 说的相关情节有关,祥子因它而得名。人物 低着头,暗示了祥子不堪生活重压。
作用: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学生们对最 后一课的珍惜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2%
《最后一课》(郑振铎) 《最后一课》(都
德)
上最后 上海被日军占领,学 学校所在地被异国
一课的 校即将关闭,搬迁到别 军队德军占领,学
背景 的地方去。
校还在,但只能学
德语,新的德语教
师明天就到。2%
写作 以教师的视角来叙述 以小弗郎士的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