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是职业能力型技术技能人才,也是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的一种教育方式。
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和学校归属感是高职生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研究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
和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其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和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其关系,并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高职生的发展和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方案。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高职生的人格特质、成人依恋和学校归属感现状如何?
2.高职生的人格特质、成人依恋和学校归属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3.性别、年级、专业等个体因素在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和学校归属感之间的调节作用如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人格特质、成人依恋、学校归属感及个体背景信息等。
数据分析方面,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方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职生的人格特质、成人依恋和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其关系,对高职生的个体发展和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践建议和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为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
培养更多适应性强、能力突出、融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人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依恋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人际关系。
依恋是指个体对亲密关系的依赖和依存,包括情感依存、行为依存和认知依存。
大学生成人依恋是指在大学时期形成的依恋类型,通常表现为对父母、朋友、恋人等亲密关系的信任和依赖。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对其自尊和人际信任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成人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及其与自尊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具体目的包括:1. 描述大学生成人的依恋类型及其在大学时期的变化趋势。
2. 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其自尊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
3. 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其人际信任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一般背景、研究问题与目标、研究现状分析、方法论、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等。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在线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研究。
数据来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成人的个人信息和依恋类型、二是大学生成人的自尊水平、三是大学生成人的人际信任水平。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数据,我们采取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例如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多元回归等等。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预计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描述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及其变化趋势。
2. 说明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自尊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
3. 说明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大学生成人的依恋和自我认知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成人的情感成长和人际关系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分类号:密级:U D C:编号:学位论文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Th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 tudents’Adult Attachment,Locus of Control,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Coping Style顾盼盼指导教师姓名周晓琴教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提交论文日期2014-03 论文答辩日期2014-05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安徽医科大学2014-07答辩委员会主席李晓驷评阅人孙业桓方明2014年05月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Th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 tudents’Adult Attachment,Locus of Control,GeneralSelf-efficacy and Coping Style硕士研究生顾盼盼导师周晓琴教授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青少年依恋论文工作时间2012年04月至2014年03月2014年05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
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变化与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交友、恋爱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然而,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并探讨相关因素对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以下内容:
1. 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的现状;
2. 大学生依恋类型及其与亲密关系满意感的关系;
3. 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性别等因素对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选取不同年级、性别、专业、文化程度的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2. 数据分析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深入探究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为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建立、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同时也可以了解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性别等因素对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影响。
六、预期结果
在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完成后,预期本研究可以达到如下结果:
1. 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与依恋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 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性别等因素对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获得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提高大学生亲密关系的满意感。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发展及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作为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核心心理特征,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依恋理论作为现代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其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人依恋方面,大学生因受到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依恋模式,这对其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牺牲动机则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愿意为他人付出和牺牲的内在驱动力,对于维持亲密关系的稳定性和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亲密关系满意度,它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某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问卷包括成人依恋量表、牺牲动机量表和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一)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以安全型依恋为主,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问题。
不同依恋类型的学生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挑战时,表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二)大学生牺牲动机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牺牲动机普遍较高,多数学生愿意在亲密关系中为对方付出和牺牲。
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低的牺牲动机,这与其个人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具体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而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学生在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上相对较低。
大学生成人依恋_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73科协论坛·2009年第2期(下)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近年来,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作为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也是社会进步的深层尺度。
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持续而长久的情感联系,以往研究中指出成人依恋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和恋人,也可以是其它情景性的依恋对象。
研究发现,依恋类型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而且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中介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1 对象与方法1.1 被试对系由于本研究发放问卷在九月中旬,大一学生刚入学不久,他们面对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容易出现情绪困扰现象,而大四学生毕业在即,开始为前途担忧,也容易出现情绪焦虑。
又因为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相对稳定的相关关系,所以研究选取的被试锁定在大二、大三的学生,具体被试为随机抽取的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的346名大学生,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40份,有效回收率为97.1% 。
其中男生106名,女生234名,大二学152名,大三学生188名,城市来源学生24人,县城来源学生34人,农村来源学生111人。
被试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0.6周岁。
1.2 测量工具1.2.1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采用Brennan 等编制的亲密关系体验量表(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ventory-revised ,ECR-R),包含36个项目,分为两个分量表,各18个项目,分别用于测量成人依恋的焦虑和回避两个独立维度,再分别以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为坐标轴,根据被试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将他们置于相应的象限内,即对应于Bartholomew 和Horowitz 提出的成人依恋四类型:安全型、忽视型、专注型和惧怕型,如:低焦虑和低回避为安全型。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发展及人际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成人依恋是个体在成年后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延续和表现,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情感稳定等密切相关。
牺牲动机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愿意为对方做出妥协和牺牲的心理倾向。
而亲密关系满意度则是个体在恋爱或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其依恋模式、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质量。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
问卷包括成人依恋量表、牺牲动机量表和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以测量大学生的依恋模式、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
同时,结合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1.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现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多样,其中安全型依恋占比较大;牺牲动机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表现出愿意为亲密关系做出妥协和牺牲的倾向;亲密关系满意度整体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不满意的情况。
2.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与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具体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学生更愿意为亲密关系做出牺牲,且其亲密关系满意度也较高;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学生在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上表现较差。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情感需求与亲密关系质量日益受到关注。
成人依恋作为个体在情感关系中的倾向性表现,对于大学生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亲密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自我分化作为个体在处理情感关系时的能力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亲密关系的质量。
本研究试图揭示成人依恋、自我分化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提升大学生亲密关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首先梳理成人依恋、自我分化及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明确三者之间的可能联系。
随后,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大学生在成人依恋、自我分化及亲密关系满意度方面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深入探讨成人依恋、自我分化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感关系,提升亲密关系满意度。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成人依恋、自我分化及亲密关系满意度等领域的理论体系,还能为大学生情感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亲密关系质量影响因素的认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变化。
亲密关系作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在心理、生理和社会角色上的特殊性,他们在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时往往面临着各种困惑和挑战。
深入探讨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情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成人依恋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他人情感依赖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深刻影响着个体的情感表达和亲密关系建立。
对于大学生而言,成人依恋模式往往与他们的早期家庭经历、成长环境以及性格特点密切相关。
恋爱关系中依恋风格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恋爱关系中依恋风格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报告在恋爱关系中,人们的依恋风格会对恋爱关系的稳定性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依恋风格是指一个人在重要关系中如何通过依附行为和情感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根据 attachment theory 的研究,依恋风格主要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本报告将探讨不同依恋风格对恋爱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安全型依恋风格安全型依恋者信任并接受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他们在恋爱关系中倾向于表达情感,寻求亲密关系,并积极维护恋爱关系。
这种依恋风格对于恋爱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非常有利。
二、回避型依恋风格回避型依恋者倾向于独处,并避免与伴侣产生过多的亲密关系。
他们倾向于减少情感表达并保持独立性,通常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早期的关系中经历过伤害。
虽然回避型依恋者可能会开始一个长期的恋爱关系,但他们可能会觉得在不断地进行个人成长和发展方面受到限制。
三、焦虑型依恋风格焦虑型依恋者关注自己和伴侣之间的关系,担心和恐惧被抛弃或被拒绝。
他们经常感到被伴侣忽视,他们需要经常验证伴侣的爱,以维持安全感。
这种依恋风格更易导致恋爱关系的不稳定和不满意。
四、应对策略1.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首先,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当一个人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他/她才能知道如何在恋爱关系中适应自己和伴侣的需要。
2.认识和接受伴侣的依恋风格其次,认识和接受伴侣的依恋风格也非常重要。
理解伴侣的感受和需要,并让伴侣知道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帮助恋爱关系更加健康和稳定。
3.修复依恋伤痕如果恋人在早期的依恋关系中受到伤害,他们可能需要寻求治疗来帮助他们修复依恋伤痕。
修复依恋伤痕可以帮助一个人恢复安全感和信任,让他/她更好地适应恋爱关系。
4.提高沟通技巧最后,提高沟通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恋爱关系中,一个人需要提高沟通技巧,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倾听并回应伴侣的感受和需要。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恋爱关系才能更加健康和稳定。
大学生依恋模式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应用心理学大学生依恋模式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关于依恋Hazan和Shaver最早考查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中,他们认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
Berman与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指寻求和保持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提供稳定安全感的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
我国吴薇莉认为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与早期依恋不同的是,它不仅是建立于童年依恋经历的事实之上,更是建立在成人目前对早期依恋经历的评价之上。
在依恋理论中,过去的依恋体验被假设为有关依恋的内部运行模式或心理状态,是相对稳定的。
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划分出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securely attached) 、回避型(avoidant attached)和矛盾型(anxious-resistant attached)。
此依恋类型的划分是后来者研究成人依恋类型分类的基础。
1991年Batholomew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的两维度—四类型模型。
从维度上说,所有的依恋类型都分布在两个维度构成的四个象限中,一个是自我模型(model of self/正性与负性),一个是他人模型(model of other/正性与负性)。
Batholomew的依恋两维度—四类型模型具体而言,自我模型可以有积极的(“我自己是值得爱的”)和消极的(“我自己是不值得爱的”) ;他人模型也有积极的(“他人是值得信赖的”) 和消极的(“他人是不可靠的”) 。
两类自我模型和两类他人模型可以组合起来,构成了四个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迷恋型、淡漠型、恐惧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期望他人是有情感效用性和反应性的;迷恋型依恋觉得自己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但对他人有积极的评价;淡漠型依恋的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他人是不值得信赖的;恐惧型依恋的人则觉得自己是无价值的,而且他人也不值得信赖。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发展及人际关系的质量尤为重要。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高校心理教育和人际关系指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二、文献综述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成年后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倾向和模式。
牺牲动机则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愿意为对方做出个人牺牲的倾向。
而亲密关系满意度则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过去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成人依恋模式有助于建立高满意度的亲密关系,而牺牲动机在维持关系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三者的关系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数据。
问卷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并针对大学生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数据收集完成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果1.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较为健康,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安全的依恋特征。
其中,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是两种较为常见的非安全依恋类型。
2. 大学生牺牲动机的特点在亲密关系中,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的牺牲动机,但牺牲的程度和范围存在差异。
其中,情感型牺牲动机和责任型牺牲动机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3. 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满意度整体较高,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影响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双方沟通、信任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4.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的关系研究1.引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8一23岁,正处于心身发展与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逐渐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成熟,适应社会和应激能力低,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人生中的苦恼,人际关系中的困惑,恋爱中的失意等问题,同时面临着就业和强烈的竞争压力。
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时,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会影响着他们的应对方式,不同的人会采用不用的应对方式,如果应对方式恰当,会带来开心、兴奋等积极情绪,反之,则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强迫之类的情绪,心理学上把这类情绪称之为负性情绪[1]。
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表现在[2]:学习压力;环境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恋爱方面的因素。
2.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内涵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付出大量努力去寻求和维持亲近性以及同少数具有生理或心理安全性并且能够提供主观潜能的特殊个体保持联系和接触的一种稳定的倾向[3],或者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持续而长久的情感联系,以往研究中指出成人依恋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和恋人,也可以是其它情景性的依恋对象。
发展临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而社会人格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4]。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3.国内外的研究3.1国内的研究国内研究发现,依恋类型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而且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也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中介因素[5]。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亲爱的同学: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项研究!我们目前正进行有关大学生恋爱方面的研究,希望为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恋爱关系提供帮助。
因此,您的参与对本研究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得到您热情而真诚的合作。
我们郑重承诺:您所填写的资料仅作学术之用,不对外公开做其他用途,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答,请放心填写。
另请注意:1.请确保所有问题都填答,不要有遗漏;2.请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3.如果您没有恋爱经历,请想象如果您处于恋爱状态中会做如何选择。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您的性别 [单选题] *○男○女您所在的年级 [单选题]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您来自:[单选题] *○城市(市级以上)○城市城镇(县级以下,镇、县)○农村(乡、村)您父母的婚姻状况: [单选题] *○关系良好○离异○未离异但已分居您是否有过恋爱经历 [单选题] *○有○无您的专业是 [单选题] *○文科○理科○艺术表一:下列问题是有关您在恋爱关系中的经历与感受,请仔细阅读,并根据实际情况在符合您的选项上作答1无论我的心情多么低落,我都不喜欢向恋人表露。
[单选题] *○非常不赞同○比较不赞同○有点不赞同○不确定○有点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2 我担心会被抛弃。
[单选题] *○比较不赞同○有点不赞同○不确定○有点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3 和恋人亲密相处,我感到非常舒服。
[单选题] *○非常不赞同○比较不赞同○有点不赞同○不确定○有点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4 我很担心我的人际关系状况。
[单选题] *○非常不赞同○比较不赞同○有点不赞同○不确定○有点赞同○比较赞同5正当恋人开始亲近我时,我感到我不由自主地想逃避。
[单选题] *○非常不赞同○有点不赞同○不确定○有点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6 我担心恋人不会像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
[单选题] *○非常不赞同○比较不赞同○有点不赞同○不确定○有点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7 当恋人很想亲近我时,我会感到不舒服。
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教养方式的变迁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依恋情况感到困惑和不安。
依恋是一个人与重要他人建立起的情感联系,可以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
而大学生是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这些压力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依恋和心理健康。
因此,研究大学生依恋的影响因素和调节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依恋的影响是什么?2.大学生的抑郁情况是否会中介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的关系?3.性别、年级和家庭背景等个体因素对依恋、抑郁和教养方式的影响有何不同?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上海某大学的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问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
2.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以复制阳等(2012)的问卷为基础进行修改。
3.依恋的调查,以对成年依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修改。
4.抑郁的调查,采用耶鲁-布朗抑郁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五、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探究,分析影响大学生依恋的因素和调节因素。
具体预期结果如下:1.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依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关系。
2.大学生的抑郁情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3.个体因素如性别、年级、家庭背景等对依恋、抑郁和教养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
四、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仅限于一所大学,未能涵盖各地及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同时仅限于自报自答的问卷调查,难以避免被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所影响。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如深度访谈、实验和定量数据分析等,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大学生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影响大学生依恋的各种因素。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依恋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探讨个体如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亲密关系时。
成人依恋作为依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成年人在情感和行为上对他人的依赖和亲近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各种情感挑战和社交压力,因此研究他们的成人依恋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情绪体验是人类情感生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情绪体验的变化尤为显著,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带来的情绪波动,还要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处境,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共情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个体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共情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我们将分析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上的差异,以及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如何影响个体的依恋模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领域,依恋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了研究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视角。
依恋,指的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等)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
随着研究的深入,依恋理论逐渐扩展至成人依恋,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成人依恋,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是指他们在成年早期阶段与亲密伙伴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
这种联结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社交行为和情感表达,还与他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密切相关。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成人依恋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描述了个体在成年后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和行为模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社交、就业等多重压力,其成人依恋模式对其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具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首先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进行界定和分类,明确不同类型的成人依恋在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的成人依恋对人格特质的影响。
本研究还将考察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类型的成人依恋在应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差异。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对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为样本,探讨成人依恋、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成人依恋、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在问卷设计方面,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常用的成人依恋量表、人格特质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
成人依恋量表采用Bartholomew和Horowitz的依恋问卷(AQ),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恐惧型依恋。
人格特质量表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
应对方式量表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该问卷包括两个维度: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在样本选取方面,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大学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抽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
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可以反映大学生成人依恋、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普遍特征。
大学生成人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及神经质与焦虑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成人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及神经质与焦虑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依恋、社会支持、神经质与焦虑是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心理及社会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
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人才培养对象,其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了解和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及神经质与焦虑的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维护和个人成长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及神经质与焦虑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2.大学生成人领悟社会支持的情况分析。
3.大学生成人神经质与焦虑的测量和分析。
4.大学生成人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和神经质与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四、预期成果与意义通过本研究,预计达到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与意义:1.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及神经质与焦虑的相关情况。
2.为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
3.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辅导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五、研究进度和计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确定研究方案和设计问卷(1-2周)。
2.收集问卷数据(2-3周)。
3.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3周)。
4.编制研究报告(1-2周)。
完整研究时间为2-3个月。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应用心理学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人们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加,不断出现心理问题。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繁重的学业,还有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等问题,由于应对问题的方式不当,就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心理失衡,导致心理疾病。
同时,他们的依恋问题也长期以来都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的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并且从最新的研究结果中可知,早期依恋关系还与我们的爱情关系有明显的相关,安全型依恋的人将拥有更持久的爱情。
不同的依恋类型会导致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应激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也是不同的。
具有成熟性和不成熟性应对方式、主动和被动应对方式、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等。
研究的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关于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分别研究还是很多的,但是关于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却很少。
本研究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分析揭示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本领域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促进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提高应对方式能力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与问题应对方式的关系。
主要包括内容:摘要Abstract引言1、文献综述1.1成人依恋1.1.1成人依恋内涵1.1.2成人依恋的类型1.1.3成人依恋的测量1.2应对方式1.2.1应对方式与应对的界定1.2.2应对方式的类型1.2.3应对方式的测量2、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目的2.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2.2研究的目的3、研究方法3.1被试3.2研究工具3.3研究程序3.4数据处理与统计4、研究结果和分析5、预期的依恋倾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5.1依恋焦虑分别与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应对方式(退避—自责)和混合型(合理化)的相关关系5.2依恋回避分别与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应对方式(退避—自责)和混合型(合理化)的相关关系6、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7、小结参考文献附录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本研究对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大学生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
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然而,大学生的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增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来研究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
以某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包括男女生各100人,共200人。
使用ARMS-II、SAS、SCL90等量表对样本进行测量和分析,比较不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指标上的差异。
三、预期的研究结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大学生的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预期发现以下结论:
(1)不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差异;
(2)具有不良人际关系的学生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存在孤独感的学生在心理健康上的表现更为明显。
四、研究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与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密切相关。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为
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应用心理学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人们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加,不断出现心理问题。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繁重的学业,还有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等问题,由于应对问题的方式不当,就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心理失衡,导致心理疾病。
同时,他们的依恋问题也长期以来都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的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并且从最新的研究结果中可知,早期依恋关系还与我们的爱情关系有明显的相关,安全型依恋的人将拥有更持久的爱情。
不同的依恋类型会导致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应激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也是不同的。
具有成熟性和不成熟性应对方式、主动和被动应对方式、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等。
研究的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关于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分别研究还是很多的,但是关于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却很少。
本研究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分析揭示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本领域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促进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提高应对方式能力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与问题应对方式的关系。
主要包括内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文献综述
1.1成人依恋
1.1.1成人依恋内涵
1.1.2成人依恋的类型
1.1.3成人依恋的测量
1.2应对方式
1.2.1应对方式与应对的界定
1.2.2应对方式的类型
1.2.3应对方式的测量
2、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目的
2.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2.2研究的目的
3、研究方法
3.1被试
3.2研究工具
3.3研究程序
3.4数据处理与统计
4、研究结果和分析
5、预期的依恋倾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5.1依恋焦虑分别与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应对方式(退避—自责)和混合型(合理化)的相关关系
5.2依恋回避分别与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应对方式(退避—自责)和混合型(合理化)的相关关系
6、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7、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对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大学生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得出结论。
(1)被试:本研究将被试为大一到大四年级学生, 具体被试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随机抽取的。
(2)测量工具:
1、亲密关系体验量表( Experiences in Close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原量表由Brennan 等人1998 年编制, 共有36 个项目, 采用7 点计分。
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分量表, 分别由18 个项目组成。
2、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量表( Problem- FocusedStyle of Coping, P- FSC)初稿是参考Billings&moos(1980),Folkman&Lazrus(1980),Ilefld(1980)Ray&Lindop(1982).Bond& Gardner(1983)以及Stone和Neale(1986)等人研究应付和防御时所用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付”的理论思想,根据编制问卷的要求,结合我国的语言特点和行为习惯编制出原始稿,经评阅后修订的。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3)研究流程
以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均为无记名式调查。
在预测阶段主要是选取了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的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通过亲密关系体验调查(ECR)、问题指向应对方式(PF一SOC)这两种问卷进入了最后的正式施测。
(4)数据据处理与统计
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为了验证我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倾向与问题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
技术路线:
研究步骤主要内容研究目的
第一步文献综述通过文献回顾与总结,总结以往研究的
成果与不足,提出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步研究构思与设计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与理论构思,构建总体研究框架
第三步现场研究通过访谈法对依恋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修订,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变量收集数据
第四步数据分析与讨论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分析,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讨论说明第五步研究总结总结研究成果,修正研究模型,明确研
究意义,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参考文献
[1]惫敏,李金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0月,第19卷第5期。
[2]新霞.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探讨[J]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8月,第13卷
第3期。
[3]华.大学生心理感受性、人格及人际依恋间的关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未出版。
[4]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未出版.
[5]张立新、白玉伟、许艳杰.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协
论坛·2009 年第2 期(下)
[6]胡金生. 依恋的发展病理和精神病理[ J ]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5) : 353—3541
[7] Perris C,A nderson P.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rearing and patterns ofattachment in adulthood[J ]. Clinical p sychology and p sychotherapy, 2000, 7: 2792288
[8]杨红君,周世杰. 卫校女生成人依恋及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89-191
[9]李同归,何吉波,郭晓飞,等. 自考生的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1019-1020
[10] Arthur N.Theef feets of stress,de Pression,an danxietyonPostseeondarystudents eoPingstrategies.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即ment,1998,39(1):11一22。
[11]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学版).2004年3月第26卷第2期.
[12]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
展.2005,13(5):629一639。
[13] MeifenWei,P.PaulHePPerandBrentMallinekrodt.PereeivedCoPingasa
MediatorBetweenAttaehmentandPshehologiealDistress:AStrueturalEquation ModelingAPProaeh.JournalofCounselingPysehology,2003Vbl.50.No.4,438一447。
[14] HePPner,P.P.,&Lee,D.(2002).Problem一solvingaPPraisalandPsyehologieal adjustment.InC.R.Snyder&5.J.LoPez(Eds.)HandbookofPositivePyschology(PP.288一298).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o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2010-12-20至2009-12-31 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
2011-01-01至2010-01-10 查看文献
2011-01-11至2010-01-20 整理思路和研究方法
2011-01-21至2010-01-31 撰写文献综述
2011-02-01至2010-03-01 撰写开题报告
2011-03-01至2010-04-22 撰写论文初稿及修改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主要特点:通过应付方式和亲密关系的问卷调查,研究出大学生成人依恋焦虑、回避分别与成熟性、不成熟性应对方式的关系,从而来了解与同伴、伴侣或亲人的情感亲密程度和交往方式是否对他们处理问题成熟、合理性产生影响。
创新点: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分析揭示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