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管控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集团管控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集团管控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本文以企业集团管控为研究内容,运用分析演译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对国内企业集团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集团管控适应性、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创新绩效考核模式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集团型企业实施集团管控,提高管控效果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企业集团竞争创新管控
集团型企业,特别是不相关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由于所属各子公司在产品、人员、规模和营销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何通过有效实施集团管控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这是需要集团管理层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集团型企业逐渐增多,企业集团管控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集权程度过高。现代企业出于规模化、集约化的考虑,越来越强调集中统一管理,集团审批事项随之增加,企业的集权化程度相对较高。集权对于集团型企业而
言无凝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高度集权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一是不同类型的子企业难以完全适应一种高度统一的集中模式。不同类型、不同产品、不同管理要求的子公司如果完全按一种模式去管理,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譬如规模较小的子公司在集团集中管控下可能会失去灵活性。出于上下游一体化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等方面的考虑,集团母公司可能会并购一些规模较小的子公司,然后将其纳入集团公司统一管控范围,但是也因此丧失了其原来灵活多样的用工优势、采购优势和资金结算优势。即使用是大中型企业,也可能会由于高度集权失去积极性。二是过度集权可能会丧失重要的市场机会。市场瞬息万变,需要决策者快速做出决策。但是,集权化使得子企业无法快速独立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因为他们需要得到集团公司的授权和控制,拖延了决策时间,完全有可能使企业与市场机会失之交臂,错失发展良机。三是涉诉风险问题。子公司涉诉通常情况下是子公司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较为不利的情况下母公司可能会因此受到社会责任方面的指责。但是,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如果子公司被起诉,集团公司的银行账户有可能会受到牵连而被冻结,进而可能会对集团公司整体的资金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如果母子公司之间相互担保,亦可能会对双方的资金结算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协调不充分。按照理性人假说,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从自身利益出发,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集团整体发展的需要,集团母公司会从整体战略高度规划制定各项政策,这样可能会对部分子公司的利益产生影响。由于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可能不一致,这就产生了集团整体利益和子公司利益的协调,以及子公司之间利益的协调问题。各个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本来可以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管理决策,但由于集团母公司的管控要求,其又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导致其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最终可能会影响该子公司的工作积极性。从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实践看,企业集团内部利益的协调并不充分,集团公司母公司在实施集中统一管控的过程并未充分考虑并照顾到子公司的利益,子公司被动接受集团公司管控的情况比较普遍。比如物资统一规模化采购。规模化采购本来是一好事,可以节约采购成本。但在母子公司体制下,如果大规模采购由集团内某一子公司具体负责进行,则其与集团内其他企业之间的交易须要通过加价进行,反而可能会加重子公司成本负担,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成员企业规模化采购的积极性。三是某些企业集团的内部保护政策可能会增加其子企业的成本负担。在内部保护政策下,各成员企业间可能会存在强制性的内部交易行为,由于卖方受到政策保护,在定价政策
上占有一定优势,采购价可能会高于市场价,造成买方的利益损失。从另一方面看,受到保护的内部企业长期依靠内部业务生存,将会逐步丧失市场竞争能力,不利于该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绩效考核管理不到位。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扩张,通过建立科学、先进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有效控制并降低成本,提高集团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具备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管理会计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但是,作为服务企业内部经营的管理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管理会计人才相对匮乏,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也基本停留在片面模仿阶段。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国内企业大多只是机械地、零星地使用了一些管理会计的方法,照搬照抄西方的成份很大,EVA考核等管理会计的思想精华还没有得到系统地贯彻和使用,更谈不上创新发展。因此,多数集团型企业的绩效考核未能真正地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多数子公司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被动应付考核,而不是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真正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去实现良好的企业绩效。
(四)企业文化融合不到位。文化穿越时空,深入心灵。成功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持续稳定的,而且能够常久地发挥作用[2]。由于集团型企业很多都是通过并购、重组等方
式形成的,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通常较大,企业文化的融合与重塑显得尤为重要。从已有的案例看,企业文化的融合是集团型企业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文化本身“形成时间长,形成后难以改变”的属性决定的。企业文化融合不到位的结果将导致不同企业的员工之间心存芥蒂,不能团结一致地工作,企业文化无法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与激情,长此以往,将破坏企业集团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和创业氛围,不仅使企业融合失败,而且会将原来的企业拖垮。
二、解决思路与措施
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坚持系统观和战略观,把握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以实现公司整体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提高企业集团管控的适应性。多元化经营的特点决定了集团管控必然要面对不同的内外部经营环境,这就表明企业集团管控不可能也不允许只以一种高度统一的方式存在,也就是说企业的集团管控需要主动适应各种不同的内外部经营环境,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不能搞一刀切[3]。因此,多元化企业的集团管控必须主动提高适应性,在维护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保持适度灵活,以便有效应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这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