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关桶盖、洗手、脱口罩
(必要时)操作后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依照治疗本/卡,询问、反问)
项目
技术操作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操作后
宣教
指导
病情允许,指导患者多饮温开水,增加活动
保持室内温湿度
掌握有效咳痰方法,必要时行翻身、扣背、雾化吸入等
勿触动吸痰装置,
吸痰器储液瓶吸出液由护士观察记录并及时倾倒
如有任何不舒适,都要及时告诉护士
记录
记录吸痰时间,吸出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及处理及指导内容
综合
评价
良好职业素质、无菌操作原则落实到位
流程正确、操作熟练、护患有效沟通
专业知识掌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低氧血症、呼吸道黏膜损伤、感染、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误入食管、吸痰管拔出困难
操作
时限
限时分钟,每超过s扣分,最多分
操作后
连接保护套,妥善固定于床头
观察:患者气道是否通畅;吸出液的颜色、性质、量;再次评估病人;清醒病人倾听主诉;根据需要连接氧源
经口吸痰擦净患者面部,经鼻吸痰用棉签清洁鼻腔
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包括吸痰装置处理: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及时倾倒;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经气管插管插管吸痰:插入长度超过气管插管的总长度,再进2-3cm
经气管切开吸痰:轻轻插入,遇阻力,略上提(吸痰管直径小于内套管内径的1/2)
(若有氧气吸入,取下吸氧管放置于无菌纸巾上)
(使用呼吸机患者,应有2名护士操作)
给负压,边左右旋转吸痰管,边向上提拉,充分吸尽痰液
分段经口吸痰顺序:口腔前庭、颊部、咽部、气管内分泌物
(必要时)操作后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依照治疗本/卡,询问、反问)
项目
技术操作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操作后
宣教
指导
病情允许,指导患者多饮温开水,增加活动
保持室内温湿度
掌握有效咳痰方法,必要时行翻身、扣背、雾化吸入等
勿触动吸痰装置,
吸痰器储液瓶吸出液由护士观察记录并及时倾倒
如有任何不舒适,都要及时告诉护士
记录
记录吸痰时间,吸出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及处理及指导内容
综合
评价
良好职业素质、无菌操作原则落实到位
流程正确、操作熟练、护患有效沟通
专业知识掌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低氧血症、呼吸道黏膜损伤、感染、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误入食管、吸痰管拔出困难
操作
时限
限时分钟,每超过s扣分,最多分
操作后
连接保护套,妥善固定于床头
观察:患者气道是否通畅;吸出液的颜色、性质、量;再次评估病人;清醒病人倾听主诉;根据需要连接氧源
经口吸痰擦净患者面部,经鼻吸痰用棉签清洁鼻腔
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包括吸痰装置处理: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及时倾倒;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经气管插管插管吸痰:插入长度超过气管插管的总长度,再进2-3cm
经气管切开吸痰:轻轻插入,遇阻力,略上提(吸痰管直径小于内套管内径的1/2)
(若有氧气吸入,取下吸氧管放置于无菌纸巾上)
(使用呼吸机患者,应有2名护士操作)
给负压,边左右旋转吸痰管,边向上提拉,充分吸尽痰液
分段经口吸痰顺序:口腔前庭、颊部、咽部、气管内分泌物
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能,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因此,对于护士的吸痰操作水平进行评分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吸痰操作评分标准,以供参考。
一、仪表仪容。
1. 穿着整洁、工作服装符合卫生要求;2. 戴口罩、手套,保持个人卫生;3. 配戴工作牌,标识身份。
二、准备工作。
1. 检查吸痰器材是否齐全;2. 准备好吸痰所需的消毒液、生理盐水等;3. 确保吸痰器材的干净和完整。
三、沟通技巧。
1.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吸痰操作的目的和过程;2. 尊重患者的意愿,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3. 在吸痰操作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操作流程。
1. 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吸痰操作;2. 采用正确的吸痰姿势,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3. 吸痰时,控制吸痰器的吸力和时间,避免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4. 吸痰后,对吸痰器材进行正确的清洁和消毒。
五、安全防护。
1. 在吸痰操作中,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规范,确保操作安全;2. 在吸痰过程中,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3. 在吸痰操作中,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六、文明礼仪。
1. 在吸痰操作中,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2. 在吸痰操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 在吸痰操作中,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七、记录与评估。
1. 在吸痰操作后,及时记录吸痰的情况和患者的反应;2. 对吸痰操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3. 参与吸痰操作的护士应进行相互评估和提高。
以上是吸痰操作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护士们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吸痰操作,提高吸痰操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1、.痰液黏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蒸汽吸入或雾化吸入,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2、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和量。
4
4
4
4
不符合要求扣1分,
理论
2分
吸痰的目的、压力、注意事项等!
2
根据回答情况酌情扣分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4、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5、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略向后仰,铺治疗巾于颌下。
6、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前端。
7、.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张口,吸痰完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8、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cm),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12、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患者需要。洗手并记录。
5
3
4
4
4
4
7
7
7
3
6
4
1、操作程序漏1项扣除该项分
2、操作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3、程序颠倒可造成不良影响者酌情扣分
4、操作不熟练酌情扣分
全程
12分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9、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提吸净痰液。(若气管切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10、吸痰管取出后,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堵塞。
11、必要时更换无菌镊及吸痰管经鼻腔吸引。吸痰完毕,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痰的色、质、量。关上吸引器开关,擦净患者面板分泌物,脱手套。
2、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和量。
4
4
4
4
不符合要求扣1分,
理论
2分
吸痰的目的、压力、注意事项等!
2
根据回答情况酌情扣分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4、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5、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略向后仰,铺治疗巾于颌下。
6、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前端。
7、.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张口,吸痰完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8、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cm),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12、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患者需要。洗手并记录。
5
3
4
4
4
4
7
7
7
3
6
4
1、操作程序漏1项扣除该项分
2、操作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3、程序颠倒可造成不良影响者酌情扣分
4、操作不熟练酌情扣分
全程
12分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9、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提吸净痰液。(若气管切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10、吸痰管取出后,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堵塞。
11、必要时更换无菌镊及吸痰管经鼻腔吸引。吸痰完毕,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痰的色、质、量。关上吸引器开关,擦净患者面板分泌物,脱手套。
吸痰法(含协助排痰)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
4
2
1-0
压力调节不当扣4分
摆体位
患者取适当卧位,面向操作者
3
2
1
0
卧位不当扣1-2分
铺巾检查
患者颌下铺巾,检查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4
3
2
1-0
未铺巾、未检查各扣2分
开盘倒水
按无菌要求打开吸痰盘,倒生理盐水在治疗碗内
2
1
0
0
吸痰盘打开不妥扣1分
取管连接
用无菌技术打开吸痰管外包装袋,戴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或戴无菌手套的手)取出吸痰管,左手握住吸引器接头处,右手拿好吸痰管,将吸痰管与吸引器接头相连
6
4
2
1-0
使用吸痰管方法不妥扣2分;插管方法不正确扣4分
2、右手持吸痰管,边吸边退,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尽痰液
8
6
4
2-0
吸痰方法不正确扣4分;吸痰不彻底扣2分
3、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的变化
6
4
2
1-0
操作中未及时观察扣4分
冲洗管道
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将吸引器管道冲洗干净,接头末端进行保护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评分细则
缺陷
记录
A
B
C
D
评估
(5分)
1、患者评估
2
1
0
0
患者及用物评估不全各扣1分,环境评估不全扣0.5分
2、用物评估
2
1
0
0
3、环境评估
1
0.5
0
0
计划
(12分)
1、操作者准备
3
2
4
2
1-0
压力调节不当扣4分
摆体位
患者取适当卧位,面向操作者
3
2
1
0
卧位不当扣1-2分
铺巾检查
患者颌下铺巾,检查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4
3
2
1-0
未铺巾、未检查各扣2分
开盘倒水
按无菌要求打开吸痰盘,倒生理盐水在治疗碗内
2
1
0
0
吸痰盘打开不妥扣1分
取管连接
用无菌技术打开吸痰管外包装袋,戴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或戴无菌手套的手)取出吸痰管,左手握住吸引器接头处,右手拿好吸痰管,将吸痰管与吸引器接头相连
6
4
2
1-0
使用吸痰管方法不妥扣2分;插管方法不正确扣4分
2、右手持吸痰管,边吸边退,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尽痰液
8
6
4
2-0
吸痰方法不正确扣4分;吸痰不彻底扣2分
3、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的变化
6
4
2
1-0
操作中未及时观察扣4分
冲洗管道
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将吸引器管道冲洗干净,接头末端进行保护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评分细则
缺陷
记录
A
B
C
D
评估
(5分)
1、患者评估
2
1
0
0
患者及用物评估不全各扣1分,环境评估不全扣0.5分
2、用物评估
2
1
0
0
3、环境评估
1
0.5
0
0
计划
(12分)
1、操作者准备
3
2
吸痰(新)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分
4.痰液粘稠者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以提高吸痰效果。
1分
评价
(15分)
1.病人和家属理解吸痰的必要性。
5分
2.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被及时吸净,气道通畅,缺氧改善。
5分
3.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
5分
监考者:
吸痰(新)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得分: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操作内容
分值
得分
目的(5分)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分
评估
(10分)
1.病人的病情、治疗、呼吸情况,听诊有无痰鸣音。
3分
2.口、鼻腔黏膜是否正常,有无鼻中隔弯,是否有义齿。2分3.病人的合作程度,并解释操作目的。
3分
4.负压吸引器性能、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吻合。
2分
准备
(5分)
1.护士:洗手,戴口罩、手套,查对、确认病人。
2分
2.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治疗盘内备无菌碗或盖罐(一只盛无菌等渗盐水,一只盛吸痰管数根)、弯盘、镊子、纱布、压舌板、电筒、棉签、口腔用药、听诊器,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等。
3分
流程
(60分)
1.吸痰前:
(1)病人头部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协助张口。
3分
(2)打开吸引器,调节压力(若为中心吸引则安装中心吸引器,调节压力);
4分
(3)连接吸痰管并试吸是否通畅;
3分
2.吸痰:
(1)阻断负压,吸痰管插入口或鼻腔;
6分
(2)左右旋转,向上吸痰;
6分
(3)抽吸无菌等渗盐水;
6分
(4)同法吸痰数次;
6分
(5)观察病人的面色及呼吸情况。
4.痰液粘稠者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以提高吸痰效果。
1分
评价
(15分)
1.病人和家属理解吸痰的必要性。
5分
2.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被及时吸净,气道通畅,缺氧改善。
5分
3.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
5分
监考者:
吸痰(新)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得分: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操作内容
分值
得分
目的(5分)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分
评估
(10分)
1.病人的病情、治疗、呼吸情况,听诊有无痰鸣音。
3分
2.口、鼻腔黏膜是否正常,有无鼻中隔弯,是否有义齿。2分3.病人的合作程度,并解释操作目的。
3分
4.负压吸引器性能、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吻合。
2分
准备
(5分)
1.护士:洗手,戴口罩、手套,查对、确认病人。
2分
2.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治疗盘内备无菌碗或盖罐(一只盛无菌等渗盐水,一只盛吸痰管数根)、弯盘、镊子、纱布、压舌板、电筒、棉签、口腔用药、听诊器,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等。
3分
流程
(60分)
1.吸痰前:
(1)病人头部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协助张口。
3分
(2)打开吸引器,调节压力(若为中心吸引则安装中心吸引器,调节压力);
4分
(3)连接吸痰管并试吸是否通畅;
3分
2.吸痰:
(1)阻断负压,吸痰管插入口或鼻腔;
6分
(2)左右旋转,向上吸痰;
6分
(3)抽吸无菌等渗盐水;
6分
(4)同法吸痰数次;
6分
(5)观察病人的面色及呼吸情况。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各-1
2
仪表不符,未洗手、 未戴口罩
-2
2、环境:清洁、舒适
2 环境欠佳
-2
操作前 3、用物:负压吸引装置、选择合适的吸痰管2条、治疗盘、 准备 治疗巾、无菌治疗碗4、无菌镊子2、手套(薄膜手套1、乳胶 (15 手套1)、无菌生理盐水、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分) 、放置合理。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性能。调节负压。
项目操作要领分值扣分细则扣分得分核对5分医嘱患者床号姓名5不全面缺一项各25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识42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痰鸣音血氧饱和度心理合作程度4告知5分目的步骤风险和不适取得合作痰多危险应立即实施5告知不全各11操作者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核对 (5分)
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操作要领
分值 扣分细则 5 不全面,缺一项
法顺序不正确
(4)吸痰后,从手套内侧脱下手套并包裹吸痰管然后放好。
3、观察与记录
(1)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痰液性状、听诊肺部湿啰音有 无减少或消失;有心电监护者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10
缺一项
各-2
(2)记录痰量、性状、颜色
操作后 病人体位舒适、床单位整洁,用物按规定分类放置。无机械 (7分) 通气者调回氧气流量
扣分 得分 各-2.5
评估 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识 (8分) 2、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痰鸣音、血氧饱和度、心理、合作
程度
告知 (5分)
目的、步骤、风险和不适,取得合作(痰多危险应立即实施
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未听诊 各-4
4
5 告知不全
4、患者:合适体位,吸痰前适当调高氧流量
1、安全与舒适环境:
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

10
一项不符合扣3分
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粘膜有无损伤及吸出物的性状、颜色、量等。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及时擦净病人面部分泌物并置于舒适体位。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果价分效评20
整理用物,用物处置正确,洗手、记录。
10
一项不符合扣5分
操作熟练,动作轻稳,程序流畅,体现爱伤观念。
10
较熟练扣3分,不熟练扣5分,无爱伤观念扣3分
吸废注掳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15分
护士准备I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一项不符合扣1分
评估患者:了解病情、评估意识、听诊患者肺部痰鸣音、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口、鼻腔情况(有义齿应取下),是否有吸痰指征。
5
评估少一项扣1分,未评估不得分
物品准备:无菌NS,一次性吸痰管,弯盘,消毒纱布,无菌血管钳或镒子,中心吸引罂或电动吸引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板等。
5
少一物扣1分
环境准备,整洁、安管、安全。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操作方法及程序65分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将装有消毒液的玻璃瓶系于吸痰器一侧,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机器性能,调节负压(成人压力40~53.3kpa,小JLH力V40kpa).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病人头偏向操作者,连接吸痰管,用无.
IO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吸上呼吸道分泌物:将吸痰管插入病人口腔或鼻腔,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2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吸下呼吸道分泌物:另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的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每次时间不超过15s,如需再次吸痰应间隔2~3min)
一项不符合扣3分
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粘膜有无损伤及吸出物的性状、颜色、量等。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及时擦净病人面部分泌物并置于舒适体位。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果价分效评20
整理用物,用物处置正确,洗手、记录。
10
一项不符合扣5分
操作熟练,动作轻稳,程序流畅,体现爱伤观念。
10
较熟练扣3分,不熟练扣5分,无爱伤观念扣3分
吸废注掳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15分
护士准备I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一项不符合扣1分
评估患者:了解病情、评估意识、听诊患者肺部痰鸣音、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口、鼻腔情况(有义齿应取下),是否有吸痰指征。
5
评估少一项扣1分,未评估不得分
物品准备:无菌NS,一次性吸痰管,弯盘,消毒纱布,无菌血管钳或镒子,中心吸引罂或电动吸引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板等。
5
少一物扣1分
环境准备,整洁、安管、安全。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操作方法及程序65分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将装有消毒液的玻璃瓶系于吸痰器一侧,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机器性能,调节负压(成人压力40~53.3kpa,小JLH力V40kpa).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病人头偏向操作者,连接吸痰管,用无.
IO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吸上呼吸道分泌物:将吸痰管插入病人口腔或鼻腔,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2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吸下呼吸道分泌物:另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的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每次时间不超过15s,如需再次吸痰应间隔2~3min)
吸痰操作及评分标准

2
一项不符扣1分
5.预充氧:吸痰前高浓度吸氧1~2分钟
3
未提高扣3分
6.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消毒碗内
2
一处不符扣1分
7.吸痰准备
①检查吸引器性能及吸引管通畅情况
2
少检查一项扣1分
②调节负压(成人100~120mmHg)
3
未调节扣3分
③选择型号适当的吸痰管、检查吸痰管,打开外包 装暴露末端
3
未选择、未检查、未 暴各扣1分
咽喉部吸痰术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
姓名—
项 目
操作内容及要求
分 值
扣分标准
得 分
操 作 前 准 备15分
1.评估:呼吸频率、SPo2、痰鸣音,听诊呼吸音
4
少一项评估扣1分
2.自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帽子
3
一处不符扣1分
3.准备及检查用物:听诊器、无菌手套、一次性消 毒碗、生理盐水、适当型号吸痰管、负压吸引装置、 纱布、治疗巾、手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口咽通气管,检查用物完好性及有效期
8
少一件扣0.5分
少检查一项扣0.5分
操
作
步
骤
67
分
1.核对患者手腕带,反问病人(你叫什么名字?)
3
未核对或反问扣2分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取 得患者配合
3
未解释扣3分
不到位扣1~2分
3.体位:取合适体位,头偏向--侧,颌下铺治疗巾
3
一处不符扣1分
4.检查口鼻腔,有义齿先取下(口述)
④戴无菌手套
2
一处不符扣2分
⑤右手取出吸痰管保持无菌,将吸痰管连接头与负 压吸引管相连,证实压力正常
一项不符扣1分
5.预充氧:吸痰前高浓度吸氧1~2分钟
3
未提高扣3分
6.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消毒碗内
2
一处不符扣1分
7.吸痰准备
①检查吸引器性能及吸引管通畅情况
2
少检查一项扣1分
②调节负压(成人100~120mmHg)
3
未调节扣3分
③选择型号适当的吸痰管、检查吸痰管,打开外包 装暴露末端
3
未选择、未检查、未 暴各扣1分
咽喉部吸痰术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
姓名—
项 目
操作内容及要求
分 值
扣分标准
得 分
操 作 前 准 备15分
1.评估:呼吸频率、SPo2、痰鸣音,听诊呼吸音
4
少一项评估扣1分
2.自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帽子
3
一处不符扣1分
3.准备及检查用物:听诊器、无菌手套、一次性消 毒碗、生理盐水、适当型号吸痰管、负压吸引装置、 纱布、治疗巾、手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口咽通气管,检查用物完好性及有效期
8
少一件扣0.5分
少检查一项扣0.5分
操
作
步
骤
67
分
1.核对患者手腕带,反问病人(你叫什么名字?)
3
未核对或反问扣2分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取 得患者配合
3
未解释扣3分
不到位扣1~2分
3.体位:取合适体位,头偏向--侧,颌下铺治疗巾
3
一处不符扣1分
4.检查口鼻腔,有义齿先取下(口述)
④戴无菌手套
2
一处不符扣2分
⑤右手取出吸痰管保持无菌,将吸痰管连接头与负 压吸引管相连,证实压力正常
吸痰法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处理
观 察
5
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心电监护者严密生命体征、SpO2情况 5 4 3 2
记 录
5
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5432
3 态度:认真严肃、关心体贴
3210
4 整体要求:操作轻、稳、快、准,顺序方法正确,适时做好手卫生 评 3 吸净痰液、呼吸通畅 价
3 口鼻腔黏膜无损伤,气管插管位置适宜,固定稳妥
5432 5432
3 检查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气管插管和套管位置是否合适、固定是否牢固。 3 2 1 0
5 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床单位整洁符合要求,用物按规定分类处理 5 4 3 2
注意:注意无菌操作原则;痰液黏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5min再抽吸;每次吸痰时间
≦15s,间歇3~5min;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处,再抽吸口鼻处;吸痰管一用一换;吸痰盘4小时更换一次;用物按消毒隔离规范
5432 5432
5 既往史、心理状态、合作能力
5432
5 吸痰目的和步骤
告 知
5
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得合作
注:患者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然后再向患者/家属作适当解释
5432 5432
3 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3210
3 环境:清洁、舒适,符合无菌操作及职业防护要求,治疗车摆放合理
3210
3 连接吸痰管,试吸引力,湿润导管
3210
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 5 25cm,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原则上超 5 4 3 2
过气管插管长度,插管至合适深度,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10 吸痰管轻轻插入口腔,然后放松导管末端,旋转 吸尽口腔内分泌物。
3
每项 1分
每项 2分
4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操作过程
观察 整理 记录、送检 综合评价
鼻腔内吸痰: 左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
同上 吸痰管轻轻插入鼻腔,然后放松导管末端,旋转 上提吸尽鼻腔内分泌物。 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后,将吸痰管放入医疗垃
口罩。 4. 用物准备: 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治疗盘内治疗碗盛 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
7 弯盘、听诊器、速干(免洗)手消毒剂、医疗垃 圾桶、可回收污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舌钳、简易呼吸器及电插座板。
携用物到病人床旁,必要时拉上围帘→核对→解 6
释(目的、过程、配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步骤
标准 分
扣 分
实 得 分
评分 标准
1. 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缺氧情况;呼吸道分 泌物的量、黏稠度;了解患者的鼻腔、口腔状况; 8 了解患者的配合度、心理反应。
每项 2分
2.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光线充足。
2
2
操作前准备 核对、解释
3.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洗手、戴 3
体位 检查设备
连接 吸痰
拉床偏向护士、检查患者鼻腔。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吸痰器、连接吸引器、调节 负 压 ( 压 力 40~53.3kpa , 儿 童 吸 痰 压 力 < 8 40kpa)、关吸引器开关。 开治疗盘,检查并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头部,与吸 引装置连接→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 10 绕在右手中,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口腔内吸痰: 左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
3
每项 1分
每项 2分
4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操作过程
观察 整理 记录、送检 综合评价
鼻腔内吸痰: 左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
同上 吸痰管轻轻插入鼻腔,然后放松导管末端,旋转 上提吸尽鼻腔内分泌物。 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后,将吸痰管放入医疗垃
口罩。 4. 用物准备: 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治疗盘内治疗碗盛 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
7 弯盘、听诊器、速干(免洗)手消毒剂、医疗垃 圾桶、可回收污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舌钳、简易呼吸器及电插座板。
携用物到病人床旁,必要时拉上围帘→核对→解 6
释(目的、过程、配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步骤
标准 分
扣 分
实 得 分
评分 标准
1. 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缺氧情况;呼吸道分 泌物的量、黏稠度;了解患者的鼻腔、口腔状况; 8 了解患者的配合度、心理反应。
每项 2分
2.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光线充足。
2
2
操作前准备 核对、解释
3.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洗手、戴 3
体位 检查设备
连接 吸痰
拉床偏向护士、检查患者鼻腔。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吸痰器、连接吸引器、调节 负 压 ( 压 力 40~53.3kpa , 儿 童 吸 痰 压 力 < 8 40kpa)、关吸引器开关。 开治疗盘,检查并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头部,与吸 引装置连接→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 10 绕在右手中,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口腔内吸痰: 左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项目
总分
操作要领
评分
评分方法与扣分标准
扣
分
仪表
5
仪表、着装符合护士礼仪规范
5
1项不合核对医嘱单、执行单
3.用物:吸痰连接管,治疗盘(内备无菌生理盐水、治疗碗、型号适宜的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治疗碗内放无菌纱布、一次性治疗巾、手套、压舌板),弯盘.消毒瓶(内盛IoOOnIg/L含氯消毒液,用于浸泡吸痰连接管头端),听诊器,手消毒剂,中心负压表或电动吸引器;必要时备开口器,口咽通气道、舌钳,痰液收集器,多头电插板,医用垃圾袋。
2
操作不熟练扣3分
5
2.操作熟练,方法正确、省力、有效
2
操作时间每延长Imin
3.操作时间6min
1
扣1分
理论
5
1.吸痰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5
少1条扣1分
提问
2.经口、鼻吸痰时,吸痰管插入途径是什么
合计
100
考官签名:
2分
污染1次扣5分
吸痰时无菌和有菌概念不清扣2分
吸痰操作方法不规范确
扣5分
吸痰时未观察扣5分
8.右手戴手套,左手持吸痰管外包装。
9.右手取出吸痰管边取出边将导管缠绕在手中,左手将吸痰管外包装袋放入黑色垃圾袋中,并取出吸痰连接管。
2
3
未与患者交流扣5分
10.将吸痰管与吸痰连接管连接。
一次吸痰时间大于15s
2
3
5
未核对扣3分
其余1项不合要求扣1
分
评
估
10
L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询问患者床号、姓名、年龄,查看床头牌、手腕带与执行单是否一致
科室:
项目
总分
操作要领
评分
评分方法与扣分标准
扣
分
仪表
5
仪表、着装符合护士礼仪规范
5
1项不合核对医嘱单、执行单
3.用物:吸痰连接管,治疗盘(内备无菌生理盐水、治疗碗、型号适宜的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治疗碗内放无菌纱布、一次性治疗巾、手套、压舌板),弯盘.消毒瓶(内盛IoOOnIg/L含氯消毒液,用于浸泡吸痰连接管头端),听诊器,手消毒剂,中心负压表或电动吸引器;必要时备开口器,口咽通气道、舌钳,痰液收集器,多头电插板,医用垃圾袋。
2
操作不熟练扣3分
5
2.操作熟练,方法正确、省力、有效
2
操作时间每延长Imin
3.操作时间6min
1
扣1分
理论
5
1.吸痰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5
少1条扣1分
提问
2.经口、鼻吸痰时,吸痰管插入途径是什么
合计
100
考官签名:
2分
污染1次扣5分
吸痰时无菌和有菌概念不清扣2分
吸痰操作方法不规范确
扣5分
吸痰时未观察扣5分
8.右手戴手套,左手持吸痰管外包装。
9.右手取出吸痰管边取出边将导管缠绕在手中,左手将吸痰管外包装袋放入黑色垃圾袋中,并取出吸痰连接管。
2
3
未与患者交流扣5分
10.将吸痰管与吸痰连接管连接。
一次吸痰时间大于15s
2
3
5
未核对扣3分
其余1项不合要求扣1
分
评
估
10
L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询问患者床号、姓名、年龄,查看床头牌、手腕带与执行单是否一致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生理盐水注明“吸痰用”,放于患者床头桌以备下次再用,24小时内有效。
1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再次核对并签字,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5
7
4
6
6
8
12
3
6
2
3
4
4
未问候扣1分,查对不认真扣2分,未查对扣4分。
解释不到位扣1分,未解释扣2分,体位不适扣1分,未予纯氧扣2分。未铺治疗巾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9.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吸出物的性状、患者的面色、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
10.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11.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将吸痰管放入污物桶,如需再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12.吸痰完毕,摘手套,关闭吸引开关,撤治疗巾。
检查不全面扣2分,未检查扣3分,
生理盐水量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检查扣2分,负压不符合要求扣4分。
7.戴手套,将连接管、玻璃接头及吸痰管(根据患者选择吸痰管型号)紧密相连,试通畅。
8.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分离呼吸机接头,右手持吸痰管的前端,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时间每次<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吸痰间隔给予纯氧吸入。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记录不全一项扣1分。
评
价
10
1.操作准确、熟练,查对规范。
2.与患者沟通有效。
3.无菌观念强。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3
4
3
1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再次核对并签字,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5
7
4
6
6
8
12
3
6
2
3
4
4
未问候扣1分,查对不认真扣2分,未查对扣4分。
解释不到位扣1分,未解释扣2分,体位不适扣1分,未予纯氧扣2分。未铺治疗巾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9.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吸出物的性状、患者的面色、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
10.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11.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将吸痰管放入污物桶,如需再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12.吸痰完毕,摘手套,关闭吸引开关,撤治疗巾。
检查不全面扣2分,未检查扣3分,
生理盐水量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检查扣2分,负压不符合要求扣4分。
7.戴手套,将连接管、玻璃接头及吸痰管(根据患者选择吸痰管型号)紧密相连,试通畅。
8.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分离呼吸机接头,右手持吸痰管的前端,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时间每次<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吸痰间隔给予纯氧吸入。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记录不全一项扣1分。
评
价
10
1.操作准确、熟练,查对规范。
2.与患者沟通有效。
3.无菌观念强。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3
4
3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评分标准

5
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成人压力40-53.3KPa,儿童吸痰压力<40KPa),断开呼吸机或吸氧装置
5
检查生理盐水并打开,或倒入治疗碗中;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并检查吸痰管外包装有效期,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并注意保持吸痰管无菌
3
一手将导管末端反折(连接玻璃接管处),暂闭吸痰管负压;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将其轻轻插入人工气道适宜深度,遇阻力后略上提,同时,未戴手套的手打开负压,吸痰管在气道内边旋转、边上提进行吸引
5
质量
评定
清醒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
5
操作规范、熟练、安全、有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呼吸道湿润、通畅
5
用物备齐;床旁吸痰盘规范放置;用后物品处理规范
5
理论
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5
观察吸痰前后病人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黏稠度及量
7
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使管内剩余液体全部吸入贮液瓶中
3
反折脱去手套并包裹吸痰管和无菌纸,丢入医用垃圾袋内。关闭吸引器开关
3
吸痰结束后再给予高流量吸氧2分钟
3
听诊呼吸音,评价病人吸痰效果及病情
3
整理床单位,洗手并记录;吸痰用物整齐放置;及时倾倒痰液
5
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4次,动作轻稳,从深部旋转上提,吸尽痰液,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7
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当出现心率下降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恢复后再吸
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成人压力40-53.3KPa,儿童吸痰压力<40KPa),断开呼吸机或吸氧装置
5
检查生理盐水并打开,或倒入治疗碗中;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并检查吸痰管外包装有效期,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并注意保持吸痰管无菌
3
一手将导管末端反折(连接玻璃接管处),暂闭吸痰管负压;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将其轻轻插入人工气道适宜深度,遇阻力后略上提,同时,未戴手套的手打开负压,吸痰管在气道内边旋转、边上提进行吸引
5
质量
评定
清醒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
5
操作规范、熟练、安全、有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呼吸道湿润、通畅
5
用物备齐;床旁吸痰盘规范放置;用后物品处理规范
5
理论
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5
观察吸痰前后病人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黏稠度及量
7
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使管内剩余液体全部吸入贮液瓶中
3
反折脱去手套并包裹吸痰管和无菌纸,丢入医用垃圾袋内。关闭吸引器开关
3
吸痰结束后再给予高流量吸氧2分钟
3
听诊呼吸音,评价病人吸痰效果及病情
3
整理床单位,洗手并记录;吸痰用物整齐放置;及时倾倒痰液
5
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4次,动作轻稳,从深部旋转上提,吸尽痰液,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7
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当出现心率下降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恢复后再吸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电动吸引器)
序号姓名分数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准备
质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准
15分
1、衣帽整齐、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
2.备齐用物:治疗盘内置(吸痰连接管2根、无菌手套2副、一次性吸痰管4根(2根备用)、生理盐水500ml 2瓶、消毒纱布1块),电动吸引器、配电盘、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少一项扣1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连接吸痰连接管,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般成人压力(300-400mmHg);儿童<。开启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吸痰连接管是否通畅。关闭开关,将连接管前端置入生理盐水内备用(少一项扣2分)
4.洗手,检查患者口、鼻腔(口述取下活动义齿)。使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清醒患者嘱其张口,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一项不符合扣2分)
3.物品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10
3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70
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核对患者腕带信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听诊双侧肺部评估吸痰指征。
2.PDA扫描患者腕带信息。
8.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
9.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
10.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吸痰管盘曲在手套内丢弃,将吸痰连接管浸泡于生理盐水瓶内。
序号姓名分数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准备
质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准
15分
1、衣帽整齐、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
2.备齐用物:治疗盘内置(吸痰连接管2根、无菌手套2副、一次性吸痰管4根(2根备用)、生理盐水500ml 2瓶、消毒纱布1块),电动吸引器、配电盘、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少一项扣1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连接吸痰连接管,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般成人压力(300-400mmHg);儿童<。开启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吸痰连接管是否通畅。关闭开关,将连接管前端置入生理盐水内备用(少一项扣2分)
4.洗手,检查患者口、鼻腔(口述取下活动义齿)。使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清醒患者嘱其张口,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一项不符合扣2分)
3.物品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10
3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70
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核对患者腕带信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听诊双侧肺部评估吸痰指征。
2.PDA扫描患者腕带信息。
8.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
9.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
10.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吸痰管盘曲在手套内丢弃,将吸痰连接管浸泡于生理盐水瓶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记录痰量、性状、颜色。
5
5
操作后
病人体位舒适,单位整洁,垃圾分类处理。
4
注意
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压力选择:新生儿≤0.0133Mpa婴儿0.0133-0.0266Mpa,年长儿0.033-0.04Mpa成人0.04-0.053Mpa。
3、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 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4、患者:合适体位,检查口腔粘膜,取下活动性假牙,(必要时)颌下铺巾。
3
3
3
3
操作
过程
1、安全与舒适环境:
(1)病人体位舒适。
(2)遵守操作规程,吸痰装置连接正确、安全。
5
5
2、实施
(1)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湿润导管。
(2)插管:吸痰管放入时先不要给负压,轻轻放入吸痰管于合适位置,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加负压 。
5
操作前
准备
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必要时做好职业防护。
2、环境:清洁、舒适。
3、用物:负压吸引装置、选择合适的吸痰管2条、治疗盘、治疗巾、无菌治疗碗2、无菌镊子1、手套、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连接管、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筒等,放置合理。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性能,调节负压。
(3)吸痰: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净痰液,每次不超过15秒,两次间隔3-5次呼吸。
(4)间隔吸水冲管,保持通畅,(从手套内侧脱下手套并包裹吸痰管然后弃掉)。
(5)有胃管管饲者,在吸痰前暂停管饲。
8
10
15
5
2
3、观察与记录
(1)观察病人呼吸道改善情况、痰液性状、听诊肺部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有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Spo2。
4、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 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5、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5
得分
满分100分,80分合格。
100
项目
操 作 内 容
评分
姓名
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
核对
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5
评估
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识。
2、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痰呜音、Spo2、心理、合作程度 。
3、口、鼻腔粘膜情况。
8
告知
目的、步骤、风险和不适,取得合作(痰多危机时应立即实施)。
5
5
操作后
病人体位舒适,单位整洁,垃圾分类处理。
4
注意
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压力选择:新生儿≤0.0133Mpa婴儿0.0133-0.0266Mpa,年长儿0.033-0.04Mpa成人0.04-0.053Mpa。
3、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 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4、患者:合适体位,检查口腔粘膜,取下活动性假牙,(必要时)颌下铺巾。
3
3
3
3
操作
过程
1、安全与舒适环境:
(1)病人体位舒适。
(2)遵守操作规程,吸痰装置连接正确、安全。
5
5
2、实施
(1)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湿润导管。
(2)插管:吸痰管放入时先不要给负压,轻轻放入吸痰管于合适位置,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加负压 。
5
操作前
准备
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必要时做好职业防护。
2、环境:清洁、舒适。
3、用物:负压吸引装置、选择合适的吸痰管2条、治疗盘、治疗巾、无菌治疗碗2、无菌镊子1、手套、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连接管、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筒等,放置合理。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性能,调节负压。
(3)吸痰: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净痰液,每次不超过15秒,两次间隔3-5次呼吸。
(4)间隔吸水冲管,保持通畅,(从手套内侧脱下手套并包裹吸痰管然后弃掉)。
(5)有胃管管饲者,在吸痰前暂停管饲。
8
10
15
5
2
3、观察与记录
(1)观察病人呼吸道改善情况、痰液性状、听诊肺部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有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Spo2。
4、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 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5、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5
得分
满分100分,80分合格。
100
项目
操 作 内 容
评分
姓名
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
核对
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5
评估
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识。
2、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痰呜音、Spo2、心理、合作程度 。
3、口、鼻腔粘膜情况。
8
告知
目的、步骤、风险和不适,取得合作(痰多危机时应立即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