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微生物分类(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分类学是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与命名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
分类单元(taxon,复数taxa)是指某一个具体 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中的大肠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枯草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1.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与命名 2. 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3.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4. 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微生物分类学是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 和技术方法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类微 生物的特征及其亲缘关系,为微生物资源 的利用、控制和改造提供理论根据。其内 容包括 分类(classification)
(四)对噬菌体和药物的敏感性 噬菌体有严格的寄主范围,它不仅对种有特异 性,而且对同种细菌的不同型也有特异性。通过观 察噬菌斑的形状、大小,在液体培养基中,是否使 由混浊变为澄清等作为鉴定依据。
(五)血清学反应 常用已知菌种、型或菌株制成抗血清(抗体), 与待鉴定的对象(抗原)是否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来 鉴定未知菌种、型或菌株。
命名是根据国际命名法规,为一个未知名字的 新培养物确定其学名的过程。
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据估计,目前人们已鉴定 命名的约有200万种,其中微生物约有20万种。
根据表型特征
生物分类原则
根据生物系统发 育相关性水平
形态学、生理 生化学、生态学等。 重在应用,不涉及 进化和亲缘关系。
探寻进化关 系,反映生物系 统发育过程。
用斜体字 用正体字,可省略
用斜体字
如:
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Galleria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一、经典分类法
(一)形态特征: 1.个体形态:大小,形态,分化,结构,染色等。 2.群体形态:培养特征反映,菌落和液体培养的
特征。 (二)生理生化特征 1.营养特征:能否利用多糖、双糖、单糖、脂肪
种(species) 微生物种是表型特征高度相似、 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 的总称。
在具体分类时,常用一个被指定的能代表这个 种群的模式菌株或典型菌株(type strain)作为该种 的模式种(type s pecies)来定种,模式种往往是定为 一个新属的第一个种或第一批种之一,也可以是在 某一已知属内任意指定的种。
酸CO2作为碳源和能源;能否利用蛋白质、蛋白胨、 氨基酸、铵盐等。
2.代谢产物 如通过检查微生物能否产生有 机酸、乙醇、碳氢化合物、气体及硫化氢等;能 否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能否分解糖,能否产生 色素、抗生素等。
3.酶活性 观察是否有氧化酶、接触酶、脲 酶、凝固酶等。常测定的有淀粉水解、油脂水解、 酪素水解、明胶液化等项目。
(一)种以上的分类单元
微生物分类的目的: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 缘关系分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 行鉴定和交流。分为7个基本的分类单元,由上而下一 次为: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二)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1.亚种(subspecies,缩写为subsp.) 亚种是种 的进一步细分单位,一般指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与 模式种不同但又不足以区分为新种的菌株类群。
2.变种(Variety,缩写为var.) 变种与亚种同 义,近已废止。是指在某些(通常是较少)方面与 特定的典型种的相应特性有所不同的菌株。
鉴定(identification)和 命名(nomenclature)3部分。
目前,已记载过的生物种数约为150余万种,其 中微生物为10~20万种,而且还在急剧的扩大。
分类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微生物分群归类,根 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描述各个类 群的特征。
鉴定是指借助于现有的百度文库生物分类系统,通过 特征测定,确定某一微生物应归属类群的过程,通 过鉴定可达到知类、辨名的目的。
3.“型”(type) 型是同种之内在某些特殊性 质上有区别的类群。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象亚种那样 显著,曾用于亚种以下的细分,但目前已废除 。
4. 菌株(strain)菌株又称品系。一个菌株是指由 一个单细胞繁衍而来的克隆(clone)或无性繁殖系中 的一个微生物或微生物群体。如果用实验方法(如通 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则可以称为一 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
培养物(culture): 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二、微生物分类单元的命名
微生物种名的命名和其他高等生物一样,采用 林奈创立的“双名法”。
属名在前,一般用拉丁字名词表示,字首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全部小写。
学名= 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定名年份
二、化学分析法
(一)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如G—细胞壁的肽聚糖含量少,有较多的脂蛋白、 脂多糖,而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含量多,含有磷壁 酸。革兰氏G+菌中,不同的菌种肽聚糖的含量差异 很大(30%~95%),结构和组分上也因菌种而异。 (二)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 放线菌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可分为①阿拉伯糖, ②半乳糖, ③无糖, ④木糖和阿拉伯糖 4类。 (三)脂肪酸组成 通过气-液相质谱分析测定微生物所含的饱和脂 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4.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的反应 有些使牛乳中 的乳糖发酵产酸,致蛋白质凝固;有些具蛋白酶, 使酪蛋白分解为蛋白胨(胨化);另一些细菌则把 牛乳中的含氮物质分解成氨,使牛乳变成碱性。因 此,可观察牛乳中是凝固还是胨化,是产酸还是产 碱鉴定细菌。
(三)生态特征
微生物对氧气、温度、酸碱度、盐度等环境因 素的要求也是分类的依据。
必要、用斜体字
可省略,均用正体字
例:
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 1884
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Cohn 1872
亚种(subspecies,缩写subsp.)或变种(variety, 缩写var.)采用三名法:
学名= 属名+种名+(Subsp.或var.)+亚种(或变种)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