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抗性靶标部位及其在杀虫剂创制中的作用_欧晓明

转Bt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的安全性评价

转Bt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对防治靶标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转基因抗虫棉的环境安全性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因此,任何一种新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上市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其中转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是转基因棉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双价抗虫棉ZMSJ(表达Cry1Ac/Cry2Ab蛋白)和抗虫抗除草剂棉ZMKCKC(表达Cry1Ac/EPSPS蛋白)对非靶标昆虫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家蚕Bombyx mori,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和棉 露尾甲Haptoncus luteolus的生态安全性,结果如下:1 Bt蛋白在转Bt基因抗 虫棉—非靶标昆虫二级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在本研究中,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两种转Bt基因抗虫棉花粉和叶片中Bt蛋白的表达量,以及取食转Bt基因抗虫棉后中黑盲蝽、意大利蜜蜂和棉露尾甲体内Bt蛋白的残留量。 结果显示,Cry1Ac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ZMSJ和ZMKCKC花粉中的表达量在整个花期呈现明显的波动,其中在花期中期(7月20日)表达量最高;Cry2Ab在ZMSJ 棉整个花期中稳定表达。转基因棉ZMSJ花粉和嫩叶中Cry1Ac的表达量均高于Cry2Ab。 取食两种转Bt基因抗虫棉后,微量的Cry1Ac和Cry2Ab蛋白可以传递到中黑盲蝽、意大利蜜蜂和棉露尾甲体内。因此,两种转基因棉中Cry1Ac的表达量高于Cry2Ab,并且两种Bt蛋白可以通过取食从转基因棉传递到上述三种非靶标昆虫 体内。 2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的存活及生长发育影响通过室内活体取食 生测的方法,研究了两种转Bt基因抗虫棉ZMSJ和ZMKCKC对意大利蜜蜂的存活率、

昆虫名录

云南师范大学动物学野外实习名录 昆虫纲(Insecta)名录 一、标本昆虫名录 1、蜻蜓目Odonata 差翅亚目Anisoptera 蜻总科Libelluloidea 蜻科Libellulidea 六斑曲缘蜻Palpopleura sex-maculata Fabricius 赤蜻属Crocothemis 竖眉赤蜻Sympetrum eroticum ardens McLachlan 茶色赤首缘蜻Brown Chishouyuanqing 2、鳞翅目 Lepidoptera 蛱蝶科 Nymphalidae 蓝地蛱蝶Precis Orithya 苎麻赤蛱蝶Vanessa indica Herbst 粉蝶科 Pieridae 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 铁刀木粉蝶Catopsilia pomona Fabricius 3、螳螂目Mantedea 螳螂科Mantidea,Manteidae 枯叶螳螂Deroplatys desiccate

4、蜚蠊目Blattaria 蜚蠊科Blattidae Handlirsch 凹缘大蠊Periplaneta fulginosa 5、鞘翅目Coleoptera 龙虱科Dytiscidae 龙虱Dytiscidae 瓢虫科Coccinellidae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水龟虫科(牙甲科)Hydrophilidae 水龟虫 water scavenger beetle 铁甲科Hispidae 甘薯腊龟甲Laccoptera quadrimaculata 6、膜翅目 Hymenoptera 胡蜂科Vespidae 胡蜂属Polistes 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 Smith 7、直翅目Orthoptera 蝗科Acrididae 棉蝗属Chondracris 棉蝗Chondracris rosea rosea(De Geer) 蟋蟀科Gryllidae;cricket 姬蟀Ji ophiomachus

几种野外昆虫的特征介绍及观察方法

几种野外昆虫的特征介绍及观察方法 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是孩子们真正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绝佳窗口。在进行实地观察之前,如果先适当了解一些基础昆虫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观或功能,在观察的时候,也不防想一想,昆虫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好看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生存妙招呢?多存一份好奇,让自己自觉地走进神奇的昆虫世界。 1.萤火虫 该昆虫是属于昆虫纲鞘翅目的一科,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记载10属54种,日本有约40种。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湿润而洁净的环境,成虫夜间活动。肉食性,捕食巻贝等软体动物,卵、幼虫、蛹和成虫都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初夏时节是观赏萤火虫的最好时机。观赏的时候,不防让自己思考一下:萤火虫发的光是干什么用的? 萤火虫的成虫

夜幕下的萤火虫群舞萤火虫的幼虫

萤火虫的猎物的一种:放逸短沟蜷 2.青蛙 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这个小朋友们都知道。可青蛙的魅力远不止这一点。夏日的农田,不只是挥洒汗水的地方,更是青蛙王子们的王国。观察的时候,不防让孩子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有的青蛙会变成土褐色呢? 守卫卷心菜

守卫西红柿守卫水稻

3. 蜘蛛 很多蜘蛛并不像他们的外表它们在农田里徘徊,专门消灭害背上,直到小蜘蛛孵化出囊 外表一样那么恐怖。很多种类的蜘蛛也是庄稼的好朋友消灭害虫,保护庄稼。还有一些负子蜘蛛,它们会把 出囊,是不是很有爱? 架起网等待害虫的到来 冬眠刚刚苏醒 好朋友。比如狼蛛, 们会把卵囊时刻负在

大快朵颐负子蜘蛛

农药相关名词解释

不匀率(CV value):农药全田沉积的不均匀程度称为“不匀率”,也称为农药沉积率的“变异系数”,用CV值表示。(除草剂喷洒不均匀) 被动接触:农药喷洒过程中药剂直接与有害生物体发生的接触现象(passive exposure)。靶标或靶位:农药在生物体内的最终作用部位或位点(target一词有时被用于泛指农药的各种作用部位或作物本身) 层流层喷洒法:采用窄幅实心细雾作水平扫描式喷洒,使雾流在植物株冠层的一定高度内形成层流层状态的药雾运动以缩小毒力空间的施药方法(laminar-flow-layer spray system,是对靶喷洒法的一种。 靶区或有效靶区:在农药喷洒过程中药剂在作物上的有效沉积区。超低容量喷雾法:施药液量在每公顷5L(大田作物)以下的喷雾方法。 持留量:植物叶片表面对农药沉积物的持留能力,用μg/cm2或μL/cm2表示。 沉积量:农药沉积在生物体表面上的量,可用有效成分量表达,也可用制剂量表达,后者称为沉积率(deposition rate,单位为μg/cm2)。 传统农药使用(TPA):采用全田大水量粗雾喷洒过量药液来保证作物接受足够的农药量,但农药损失量大,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导致环境污染的风险大。 串级式雾滴捕获仪:用于分级捕获细雾滴的一种串级式雾滴撞击仪。 大容量喷雾法:泛指每公顷施药液量在600L以上的喷雾方法,也称高容量喷雾法。低容量喷雾法(LV):施药液量在每公顷50 -200L(大田作物)的喷洒方法。堆积度:药液稳定沉积到作物表面后,在单位面积内的药液沉积量,单位为μL/cm2。毒力空间:使用农药时药剂扩散分布所能达到的农田空间(toxic space)。对靶喷洒法:把农药定向喷洒到有效靶区的喷洒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配合,用来采集空间信息并加以识别、分类,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实现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进行综合集成,根据数据绘制电子地图,可用于指引农药的精确使用等方面。 定点杂草管理:也称综合杂草管理(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 IWM),是基于IPM的新的杂草控制系统。定点杂草管理需要开发用于检测和估计田间杂草分布的自动化系统。可应用基于GIS杂草图的杂草特征来控制可变速率除草剂使用,或应用基于实时传感器的可变量或间歇式的除草剂使用系统。二次分散:农药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加水稀释配制时原始分散体系解体而产生新的分散系的过程,以及喷撒农药时药剂粉粒或细雾滴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以空气为分散介质的新分散体系的过程。 粉尘法:用一种超细粉剂进行的喷粉法,这种粉剂可以在封闭空间内扩散漂悬比较长的时间,形成相对稳定的浮尘。 分散度:物体的总表面积与总体积之比值,也称为比表面积或简称比面。很低容量喷雾法(V LV):每公顷施药液量为15-30L的喷雾方法。 化学灌溉法:对灌溉(喷灌、滴灌、微灌等)系统进行改装,增加化学药剂流量控制阀和储液箱,把农药定量注人灌溉水施人土壤或喷洒在农作物上的施药方法称为化学灌溉法。剂量转移:农药有效成分从沉积表面向有害生物体转移的过程。 剂型毒理学:研究农药剂型对毒理学的影响的农药毒理科学(formulation toxicology)。 决策支持系统( 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性人机系统。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为正确决策提供支持。

昆虫基础知识

知识竞赛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的过程。 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从卵孵化后,或从母体生出后,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2、趋光性和趋化性 趋光性:向着光源的运动。 趋化性:生物对化学物质所起的反应。朝向或背离化合物浓度高的方向移动分别称为正趋化性或负趋化性。 3、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有性生殖中两性配子的结合,也就是通过受精过程进行有性生殖的现象。 孤雌生殖有些水生动物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其雌体由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的繁殖方式。4、双名法和三名法 双名法:由林奈确定的生物命名法则,物种的拉丁文学名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 三名法:亚种的拉丁文学名由属名、种名和亚种名三部分组成的动物命名法则。 5、优先律和同名律 优先律:生物命名法的一项重要规定,在属级和种级的可用名中,惟有最早命名的名称是有效名。 同名律:是国际上生物命名的一条原则,是指一个可用名称的次同名必须废弃,并用新名代替。在动物系统分类的研究中,同一级别的不同分类单元常被命名以相同的名称,形成异物同名。 6、一化性昆虫和多化性昆虫 一化性昆虫:将一年完成一代的昆虫。 多化性昆虫:一年完成两代以上的昆虫。 7、局部世代和世代 局部世代:同种昆虫在同一地区具有不同化性的现象叫局部世代。 世代:具有共同祖先并在系谱上处于同一等级水平的一群生物个体。 8、休眠和滞育 休眠:由不利环境引起的生命活动暂时停滞的现象。当环境条件变好时能立即恢复生长发育。滞育:昆虫在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 9、正模和副模 正模:新种发表时,由作者指定作为载名模式的一个标本。 副模:除正模以外的模式标本。 10、复变态和原变态 复变态:在昆虫的完全变态中,前期和后期的幼虫的基本体制(原足型、多足型等)都发生变化,称为复变态。 原变态:是有翅亚纲中最原始地变态类型,仅见于蜉蝣目昆虫。其变态特点是从幼虫期(稚虫)转变为真正地成虫期要经过-个亚成虫期。亚成虫在外形上与成虫相似,性已发育成熟,翅已展开,并也能飞翔但体色较浅,足较短,多呈静止状态。亚成虫历期较短,一般经1至数小时,即再行-次脱皮变为成虫。亚成虫期是性已成熟的时期,其卵子和精子可以在生理盐水中结合受精,并能发育成新个体。所以,亚成虫脱皮属成虫脱皮现象,是从低等表变态类演化到有翅昆虫时保留下来的原始特性。同时,蜉蝣

有害生物毒理学农药主要的作用机制.

有害生物毒理学农药主要的作用机制 昆虫、植物和真菌本都是人类的朋友,但当它们开始威胁人类的健康,抢夺的人类食物,于是变成了有害生物。从荷马提出用硫磺驱除害虫到现在己有三千多年了,二硝基邻甲酚成为第1个有机合成的杀虫剂也有一个多世纪了。随着杀虫剂滴滴涕、杀菌剂福美双和除草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研制成功,人们进入了有害生物研究和化学防治有害生物的时代。对于农药的研究从主要考虑其有效性的时代,很快进入主要研究农药对人、作物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农药怎样在有害生物上起作用的时代。Hoskins在1928年开辟了昆虫毒理学,并且很快扩展到杂草和病菌领域。一个关于农药怎样在有害生物上起作用的新学科—有害生物毒理学就此诞生。选择毒性农药必须有效,具选择性并且安全。有害生物防治必须综合考虑经济、人类健康和环境因素。杀虫剂必须对危害作物的害虫有选择毒性,对于益虫相对安全;除草剂应该用来杀死杂草而对相近种属的作物不产生伤害;杀菌剂例如用在葡萄上,应该杀死致病菌而不干扰酿酒必需的一些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不同的作用机制或者不同的靶标以及对应的农药的例子将在下文中给出。第1代有机合成农药大体上每hm2需要1-11 kg,最近30年应用的农药有效剂量仅是早期的10/0-10%。农药不仅越来越有效,而且显示出很高的生物选择性。充分利用农药对靶标位点的特异性和不同特性使农药达到高效安全。自然界为农药的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令人惊叹多样性作用机制,农药对物种的专一性有时也取决于农药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代谢机制。 主要靶标农药被设计出来主要是为了干扰有害生物体内主要靶标的生理功能,从而使它们不再有危害性。这里的靶标是指农药与有害生物的结合部位。农药实质上就是与靶标结合或相互作用,从而对有害生物产生伤害或使其不具有竞争性。这意味着农药与特定的酶、受体、通道、蛋白质和生物膜可能有个或数个靶标、结合部位和结合方式。具有4-6个主要靶标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占到世界销量的四分之三。有些不同种类的农药有相似的作用靶标,但通常不同类型农药作用靶标非常不同。大部分杀虫剂能很快干扰昆虫的神经传递而改变其行为或使其死亡。杀虫剂需要快速见效,因为害虫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就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种杀虫剂往往只能对一定的生物种类起作用。除草剂通常抑制植物特定的生理过程,例如阻碍氨基酸或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或者光合作用,从而使杂草在几天内死亡。杀菌剂干扰对菌丝顶端生长关键的许多细胞功能。要经济可行,一种杀菌剂必须能控制数种病害,不仅能杀死真菌,还对卵纲菌有效。杀菌剂有很多作用靶标,靶标不同病原的存活能力不同。真菌能够忍受杀菌剂作为抑菌剂造成的能量匾乏,它们实际上是由于作物的免疫作用而灭亡的。 次要靶标施用的农药只有很少剂量作用于主要靶标,大多数作用于次要靶标或被代谢降解掉。作用在主要靶标上农药的剂量只有皮摩尔或纳摩尔,相比之下,作用在次要靶标上的量要大很多。当然,也有例外。或许存在数个敏感度相似的靶标,但其重要性不同。例如,毒死蟀不仅作用于乙酸胆碱酷酶((ACNE),还对其他一些丝氨酸水解酶起作用,这些酶与乙酞胆碱酷酶相比,敏感性差不多,甚至更强,但只是次要的作用靶标。除此之外,当以毫摩尔或微摩尔农药进行体外试验时,次要靶标变得明显,尽管在体内试验中次要靶标与主要靶标相比作用微小。在登记时,在对哺乳动物毒性的研究中也可能要求进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 动物界已知种约有150万种,隶属30多个动物门,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如何识别与鉴定它们,不同的门类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技术,因此不可能在这里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现仅介绍常见动物识别与鉴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 掌握这些基本方法以后,当工作需要遇到不同类群时,也能尽快地熟悉它们并进行识别与鉴定工作了。为识别和鉴定某一类群时,首先必须熟悉有关该类群的基本知识,了解该类群分类中常用的一些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理解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并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检索到各个目。 一、昆虫纲的基本知识 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主要纲,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一对触角;胸部具三对附肢(足),大多数种类还具两对翅。 二、昆虫纲分类常用的主要特征 昆虫纲是动物界第一大纲,含已知种约一百万。一般根据翅的有无、多少、质地和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触角及胸足等的形式,将昆虫分为二个亚纲三十多个目。 (一)昆虫的变态 从卵中刚孵化出的昆虫幼体,形态一般与成体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生物论文《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分享好文◆在达到性成熟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昆虫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才能发育

为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metamorphosis)。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常见的变态类型有: 1.不完全变态虫体自卵孵化后,经过幼虫期便可发育为成虫。不完全变态又可分为渐变态与半变态两种类型: (1)渐变态(paurometabola)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比较相似,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还停留在翅芽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若虫(nymph)。这样的变态称为渐变态(图5-2A),如蝗虫。 (2)半变态(hemimetabola)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区别,除翅芽外,还具一些临时性器官(如下唇特化而成的捕食器官“面罩”、直肠鳃或气管鳃),生活环境不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这种幼虫称为稚虫(naiad)。这种变态称为半变态,蜉蝣、蜻蜒的变态属此(图5-3)。 2.完全变态(holometabola)虫体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图5-2B)。幼虫与成虫不仅形态完全不同,没有外生的翅芽,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也多不一致,而且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改造,最后才羽化为成虫。完全变态的幼虫有多种名称,蝶蛾类的幼虫多叫毛虫,金龟子的幼虫称蛴螬,蝇的幼虫称蛆等。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 (二)昆虫的翅(图5-4) 低等的昆虫(无翅亚纲)均无翅,而大多数昆虫(有翅亚纲)的成虫,在中胸和后胸的背面生有两对翅。有翅亚纲中,寄生种类(如虱、蚤等)往往翅退化,为次生性无翅;少数种类也有无翅型(如某些蚜虫和半翅目的水黾等)。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同,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膜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如蜜蜂的前后翅,蝗虫的后翅等。

身体各部位英文名称

1、头部及颈部的人体部位英语单词和英文名称head 头 brain 脑 skull 颅骨, 头盖骨 hair 头发 forehead 额 temple 太阳穴 eyebrow 眉毛 eyelash眼睫毛 ophryon印堂 eye 眼睛 ear 耳朵 nose 鼻子 cheek 面颊 dimple 酒涡 mole 痣 philtrum人中 lip 嘴唇 mouth 口 cavity口腔 tooth 牙齿 uvual 小舌 tonsil 扁桃腺 tongue 舌 vocal cords声带 decayed tooth 龋齿 gum 牙龈 palate 上牙膛 incisors 切齿, 门齿 canine tooth 大齿 premolars 前齿 molars 后牙 denlture 假齿 chin 下巴 mustache 小胡子 beard 山羊胡 whiskers 络腮胡 sidebums 鬓角 Adams apple 喉 throat 喉咙, 咽喉 neck 脖子 cervical vertebra颈椎 2、手和手掌个不稳英文单词和英语名称 elbow joint 肘关节breastbone 胸骨 joint 关节 rib 肋骨 chest 胸部 nipple 乳头 armpit 腋下 armpit hair 腋毛abdomen 腹部 navel 肚脐 waist 腰 lumbar vertebrae腰椎back 背 backbone 脊骨, 脊柱blood vessel 血管 vein 静脉 artery 动脉 capillary 毛细血管nerve 神经 windpipe 气管 heart 心脏 diaphragm 隔膜 lung 肺 kidney 肾脏 stomach 胃 gullet 食管 liver 肝脏 gall bladder 胆囊pancreas 胰腺 spleen 脾 duodenum 12指肠 small intestine 小肠large intestine 大肠blind gut 盲肠vermiform appendix 阑尾rectum 直肠 anus 肛门 hip 臀部 buttock 屁股 pelvis 骨盆 private parts 阴部bladder 膀胱 penis 阴茎 testicles 睾丸scroticles 阴囊

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第47卷一第1期2018年2月 湖北林业科技 H u b e i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47,N o .1 F e b .,2018 ?收稿日期:2017-12-05 基金项目: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松材线虫病新型生防菌剂推广示范 (鄂 2017 T G 11号) .作者简介:徐红梅(1978~) ,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保护等科学研究.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徐红梅(1) 一赵一青(2)一殷一涛(2 )(1.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一武汉一430075;2.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一武汉一430079 )摘一要:一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中国仍呈蔓延趋势.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研究的目标可以是媒介昆虫(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本文综述了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一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 763.16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4-3020(2018)01-0051-05 A d v a n c e s i n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T a r g e t i n g o n B u r s a p h e l e n c h u s x y l o p h i l u s X uH o n g m e i (1) 一Z h a oQ i n g (2) 一Y i nT a o (2) (1.H u b e iA c a d e m y o f F o r e s t r y 一W u h a n 一430075;2.H u b e i F o r e s t P e s tC o n t r o l a n dQ u a r a n t i n e S t a t i o n 一W u h a n 一430079)A b s t r a c t :一A s ad e s t r u c t i v ed i s e a s e ,p i n ew i l t d i s e a s e r e m a i n e d p r o p a g a t i n g t r e n d i nC h i n a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c o u l d t a r Gg e t o n i n s e c t v e c t o r (M o n s c h a m u s a l t e r n a t u s )o r p a t h o g e n i c n e m a t o d e s (B .x y l o p h i l u s ).A d v a n c e s i n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t a r Gg e t i n g o n B .x y l o p h i l u s w a s r e v i e w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K e y w o r d s :一P i n ew i l t d i s e a s e ;B .x y l o p h i l u s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一一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属国际重要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美国二加拿大二墨西哥二 日本二中国二韩国二朝鲜二法国二尼日利亚和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目前,中国松材线虫病仍呈发展蔓延趋 势,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 1] .国内外一直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并 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营林技术二物理防治二化学防治几大类.总体说来,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防治成本高,部分地区松材线虫防治经费甚至高于松树经济价值;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易产生3 R 问题,即残留(r e s i d u e )二抗性(r e s i s i t a n c e )二再猖獗(r e s u r Gg e n c e ),尤其是杀线药剂毒性很强,隐患多.近年来,人们注重利用具有杀线活性的动物二植物二微生物对松材线虫病开展生物防治研究. 松材线虫由媒介昆虫 松墨天牛从患病木中携带而出,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或产卵时侵染到健康 树中.松材线虫(病原线虫)二松墨天牛(传播媒介) 和松树(寄主)三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构成了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目标可以是传播媒介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 .目前有关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研究和利用报道较多,直接以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为靶标的生物防治研究相对薄弱. 1一松材线虫生防真菌 对于松材线虫具有生防潜力真菌可分为捕食真菌二内寄生真菌和产毒真菌几大类.1.1一捕食松材线虫真菌 捕食线虫真菌是自然界中广为分布的线虫天 敌,能产生捕食器官捕食线虫.捕食性真菌捕捉线虫的方式一是收缩环捕捉器套住松材线虫,从而杀死线虫并在虫体内繁殖;另一方式是三维菌网粘缠线虫,从而致死线虫,吸收其营养并在其体内繁殖.S a i k i 等从松树汁液中分离到一种捕食性真菌 -节丛孢属真菌(A r t h r o b o t r y s s p .),对松材线虫病

昆虫鉴定

摘 要: 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根圈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不同海拔高度( 800- 2 000 m) 的根圈土壤动 物进行了调查, 共获土壤动物10 268 个, 分属于 4 门 6 纲16 目。其中蜱螨目、近孔寡毛目, 后孔寡毛目为优势类群, 占全捕 量的69. 80% 。原尾目、蚰蜒目、中腹足目、垫刃目为稀有类群, 仅占总捕获量的 1. 87% , 其余为常见类群。根圈土壤动物的 多样性及其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 低海拔处土壤动物多样性大, 数量丰富, 随着海 拔高度的增加, 多样性逐渐降 低, 土壤动物数量减少。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 湿度, 植被状况和有机质等土壤理化状态, 均对根圈土壤动物的数量及种类 构成产生影响。 关键词: 根圈; 土壤动物; 多样性; 壶瓶山 1 概况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西北石门县境内, 处于北纬20b58. ~ 30b08. , 东经 110b29. ~ 110b59. , 北与 湖北省的五峰和鹤峰两县相连, 属武陵山系, 总面积420 km2。区内海拔 1 000 m 以上的山峰有26 座, 以壶 瓶山( 海拔 2 098. 7 m) 和顶坪山( 海拔 1 860 m) 为主峰。区内从山脚到山顶相对高度极大, 海拔最低的江 坪河仅251 m, 相对高差一般在 1 000~ 1 800 m 之间。土壤垂直分布明显, 一般在海拔600 m 以下的山坡 为红壤或紫色土, 呈中性反应; 海拔600~ 1 400 m 的山坡及沟谷地带, 多为黄棕壤或山地黄壤, PH 值在 4. 5 ~ 5. 6 之间; 海拔 1 400 m 以上的山地为山地灰棕壤。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800 m 以下地区的植被多受人为活动的严重影响, 大部分已被农业植被或人工植 被所取代, 在海拔800 m 以上的地段除少数坡地被开垦为农地或被采伐, 一般仍 有保存良好的森林植被。 这里的气候, 由于地处我国西部的云贵高原与东部低山丘陵的过度地带, 明显受太 平洋的暖气流的 影响, 夏热多雨, 冬冷多雪。这里的年平均气温16. 6 e , 最热月平均温度约为28 e , 最冷月平均温 度约为- 4. 2 e , 在海拔 1 600 m 以上的地段低于0 e 的连续日可达122~ 134 d, 连续积雪可达30 d 左 右, 海拔 1 800 m 以上, 八月可见霜;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1 382. 1 mm, 以5~ 8 月份雨量最高, 年平均日照数 为 1 496. 8 d, 年平均积温 6 045. 1 e , 年平均相对湿度75% , 全年的主要风向为西北风。 这里的动物资源相当丰富, 已知有陆栖脊椎动物171 种, 有陆生昆虫 4 145 种。这里的植物资源更具

《身体各部位名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身体各部位名称》教学设计 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高艳华 教学内容:身体各部位名称 教学目标:能说出鼻孔、嘴唇、下巴、指肚、手腕、胳膊肘六个身体部位名称。教具准备: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候: 同学们看,今天来了许多客人,我们要对客人说什么,?(客人好,行礼)同学们真有礼貌,老师很期待你们今天的表现,我们一起加油把今天的课上好!加油!(师生互相对掌,耶!)今天你们的好朋友机器猫也来了,如果一会儿谁表现得好,老师就让机器猫来到你的身边。 二、课前手指操: 现在,跟老师一起做手指操 三、导入: 现在我们一起唱儿歌,准备好了吗?如果准备好了,老师开始放音乐了。 1、播放音乐:《头发肩膀膝盖脚》(师生共同听音乐做动作,放有歌名的。) (同学们做得可真好!对掌。) 2、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身体部位,头发、肩膀、膝盖、脚;眼睛、耳朵、鼻子、嘴。还唱了出来,今天呀,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新的身体部位名称。然后,我们也把它们唱出来。好不好?同学们,看大屏幕。 四、新授: 1、点击进入场景二: (1)认识胳膊肘、手腕、指肚。 A胳膊肘 同学们知道这里叫什么?(先用笔点,再用手指胳膊肘。) 我们看他说的对吗?我们看看他说的对不对?点击确认。 师:这是胳膊肘,它能让我们的胳膊弯曲,我们上课时要举手回答问题,举手时,要用一只手托起自己的胳膊肘。

现在活动一下我们的胳膊肘,跟老师一起来做动作,胳膊肘,胳膊肘,胳膊肘。(弯曲右侧,弯曲左侧,摸左侧,摸右侧。做两次动作。) B手腕 这里叫什么?(先用笔点,再用手指指肚。) (我们来看一下,大家说的对不对呢?点击确认) 师:这是手腕,手腕使我们的小手更灵活。 现在活动一下我们的小手腕,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手腕,手腕,我的小手腕。 (活动右侧,活动左侧,双侧一起动,做两次动作,学生做得好的给奖励。)C指肚 好了,我们接着来看下一个部位。 这里叫什么?(先用笔点,再用手指指肚。) (我们来看一下,大家说的对不对呢?点击确认) 师:这是手指肚,指肚上有指纹,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老师每天早晨都要用指肚去签到。 现在活动一下我们的小手腕,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指肚,指肚,手指肚。 (一根手指,两根手指,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做两次动作,学生做得好的给奖励。) D老师指身体部位,学生说出名称。 E唱儿歌做动作: 师:我们又认识了三个身体部位名称,都是哪里呀,说一说,对了,是指肚,手腕,胳膊肘。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三个名称来唱儿歌呢,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 老师边慢唱边做动作,学生学习。 老师与学生一起加上音乐唱一遍。(现在我们加上音乐来唱吧。)同学们唱得可真好啊,老师都惊讶了。下面我们接着看大屏幕。 (2)认识鼻孔、嘴唇、下巴 方法同(1) A鼻孔 鼻孔鼻孔我的小鼻孔

各类农药靶标位点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进入病原菌体内到达作用点后,引起菌体内生理生化异常反应,破坏菌体正常代谢,使菌体中毒死亡。 30年代就有人研究传统杀菌剂的作用机制,1943年泽特迈尔(G.H. Z entmyer)首先提出螯环化作用是杀菌剂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8—羟基喹啉(quinolinate)是典型的螯环化制剂;1956年英国的霍斯福尔(J. G. Horsfall )著《杀菌剂作用原理》(Principles of Fungicidal Acti on)一书,全面介绍了50年代前杀菌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到50年代末因使用的基本上是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菌体呼吸氧化有关。 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内吸杀菌剂大量出现以后,杀菌剂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更趋深入和提高。1967年西斯勒(H. D. sisler)等证明放线菌酮(c y clohex imide)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1969年证明多抗霉素D(多氧霉素,polyox in)作用机制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1971年西斯勒等首先指出多菌灵(carbendazim)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菌体DNA合成。1975年后射拉德(J. L. Sherald)等证明嗪胺灵(triforine)等作用机制是抑制麦角甾醇合成。 80年代,已知咪唑类、***类、吡啶类、吗啉类和哌嗪类等十数个品种均为麦角甾合成抑制剂,此外,干扰真菌寄生或加强寄主植物防御作用化合物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如抗穿透性杀菌剂三环唑是稻瘟菌黑色素合成抑制剂,黑色素是稻瘟菌穿透表皮侵入稻株不可缺少的物质。近来杀菌剂作用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多为抑制菌体内生物合成。 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角度讲,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即: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能量生成及生物合成—生长。 (一)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 1、中毒病菌的症状: 病原菌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畸型、扭曲等;孢子不能萌发;各种子实体、附着孢不能形成;细胞膨胀、原生质瓦解、细胞壁破坏;病菌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2、杀菌和抑菌的区别: 从中毒症状看,杀菌主要表现为孢子不能萌发,而抑菌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不是死亡),药剂解除后即可恢复生长。 从作用机制看,杀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氧化——能的生成(孢子萌发需要较多的能量),而抑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合成(菌丝生长耗能较少)。 但杀菌和抑菌作用往往不能截然分开。一个杀菌剂是表现为杀菌作用还是抑菌作用,还和下列因素有关: (1)药剂本身的性质:一般来说,重金属盐类、有机硫类杀菌剂多表现为杀菌作用,而许多内吸杀菌剂,特别是农用抗菌素则常表现为抑菌作用。 (2)药剂浓度:一般来说,杀菌剂在低浓度时表现为抑菌作用,而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杀菌作用。如5mg/L的苯来特可抑制白粉菌菌丝生长,而500mg/L则影响孢子的萌发。 (3)药剂作用时间:作用时间短,常表现为抑菌作用,延长作用时间,则表现为杀菌作用。 (二)杀菌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及其机制: 由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对主要的杀菌剂的作用机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并没有一种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是真正搞清楚了。此外,病原菌的被抑制或死亡往往并非对单一位点的作用,而是对多个位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讲,可归结为两大类型: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合成。 1、杀菌剂影响生物氧化: 病原菌的生命过程需要能量,尤其是孢子萌发,更需要较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最终生成的A TP。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尤为重要。糖的氧化主要有?跬?罚海?)糖酵解通路: 这是不需氧的呼吸过程,是葡糖或葡糖—l—磷酸转变成丙酮酸的过程,而在缺氧情况下,糖酵解则包括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在哺乳动物中)或经乙醛还原成乙醇(如在酵母菌中)。糖酵解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2)有氧氧化:其前面一大段和糖酵解相同,只是到磷酸甘油醛时,才在辅酶I的作用下脱氢(氢最后和氧结合生成水),经二磷酸甘油酸形成丙酮酸乃至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转入电子传递链及末端氧化。其中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的,而电子传递则在线粒体“脊”(即内膜)上进行的。 (3)磷酸戊糖支路: 即从6—磷酸葡糖经6—磷酸葡糖酸到戊糖的旁路,因此又称磷酸戊糖支路。磷酸戊糖支路也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脂肪酸氧化时先在细胞质中活化,生成酯酰辅酶A: R—COOH ﹢COASH R—CO—S—COA ﹢H2O A TP ADP 活化了的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 R-CH2-CH2-CH2-CO-S-COA 脱氢酶R-CH2-CH2=CH2- CO-S-COA FAD FADH2

野外实习指导,陆生昆虫 采集与制作

一、陆生昆虫简介 昆虫纲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不仅数量大种类多,且分布广。陆生昆虫就是指生活于地面或土壤中的昆虫。除少数鞘翅目、半翅目以及幼虫期完全水生的蜉蝣目、蜻蜓目等昆虫外,几乎所有的昆虫均为陆生昆虫。陆生昆虫食性复杂,有的以植物茎叶为食,有的捕食其他动物,有的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有的则以地表腐殖质为食。 像其他节肢动物一样,陆生昆虫的身体及附肢分节,具有外骨骼,其主要识别特征为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区段,胸部具有三对足,通常还具有两对翅。 二、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 (一)采集方法 1、观察搜捕法 首先需要找到昆虫生活的场所。许多昆虫都能够发声,例如蝉,蟋蟀等,可以凭借声音将其找到。另外许多昆虫虽然不会发声,但在它们生活的场所仍会留下蛛丝马迹,依照这些踪迹也可以将其采到。例如,可根据寄主的空洞及畸变来采集钻蛀型的昆虫,可根据叶片上被咬食的缺刻来采集咀嚼型的昆虫。在观察法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昆虫的生活习性,扩大搜索范围,在发现有昆虫踪迹处附近的植物上、石块下、枯木中、树皮下、土壤中等昆虫可能栖息的地方进行搜索。 2、震落法 许多昆虫都有假死的习性,当寄主植物突然受到猛烈震动时,许多昆虫会佯死而自行落下。在早上或傍晚温度较低,昆虫活动不甚活跃时进行震落效果最佳。除此之外,一些拟态性昆虫在受到震动后常会解除拟态而暴露自身。在使用震落法时还可在震动对象的下方放上伞、网或是白布等简单的工具,这样效果更佳。 3、诱捕法 许多昆虫都具有趋光性、趋化性等天然特点,利用这些特性进行诱捕可以采到许多种类的昆虫。根据诱捕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化诱和光诱。 许多昆虫的成虫对灯光都具有趋向性。利用这种特性,只需在适宜的地方挂上一盏灯即可采集到很多的昆虫(较常使用的为荧光高压汞灯)。 许多昆虫对特殊的化学气味具有较强的趋性,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在地上埋设化学诱捕陷阱对昆虫进行采集。较常用的为巴氏罐法。巴氏液(糖醋混合液)的配制,即糖,醋,酒精和水按照2:1:1:20的比例混合均匀。 4网捕法 为昆虫采集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利用捕虫网对草丛或飞在空中的昆虫进行采集。

昆虫生物学

昆虫生物学 ----------------------- Page 1----------------------- 第三章昆虫的生物学 昆虫生物学是研究和记述昆虫生命过程及其生殖、个体发育特 征等各种生物学现象的科学 ----------------------- Page 2----------------------- 主要内容 主要学习昆虫个体发育史,包括生殖、发育、各虫期的生命特征等 一、昆虫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三、昆虫的胚后发育 四、成虫的生物学 五、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六、昆虫的行为和习性 ----------------------- Page 3-----------------------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式

昆虫是卵生的,但在复杂的环境下经过长期适应,生殖方式也表现多样性, 主要有: ?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 ?卵胎生 ?多胚生殖 ?幼体生殖 ----------------------- Page 4-----------------------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 绝大多数昆虫通过雌雄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雌虫产下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这是昆虫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 ----------------------- Page 5-----------------------

二、孤雌生殖 卵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也叫单性生殖。 孤雌生殖一般有三种情况: 1、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2、经常性的孤雌生殖: 3、周期性的孤雌生殖: ----------------------- Page 6----------------------- 二、孤雌生殖 1、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在正常情况下两性生殖,偶而出现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如家蚕。 ----------------------- Page 7----------------------- 二、孤雌生殖 2、经常性的孤雌生殖: 膜翅目(蜜蜂)雌蜂在排卵时,有受精卵、未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 叶蜂、瘿蜂、小蜂、蓟马等都有这种情况。

昆虫分类

实验七昆虫分类(一)——目的分类 目的: 了解昆虫纲分目的特征; 掌握常见农业昆虫中重要目的主要形态鉴定特征; 学习使用和编制检索表; 原理:(自己写) 材料用具: 跳虫、蜚蠊、飞蝗、蠼螋、蜻蜓、蓟马、蝽象、蜡蝉、草蛉、地 老虎、粉蝶、金龟子、胡蜂、蜜蜂、食蚜蝇、大蚊标本等。户外采集 的昆虫。 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和大头针等工具;多媒体课件。 内容与方法:(参考以下这些) 一、检索表 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将不同种类昆虫的 特征,从中选定比较重大而稳定的特征,做成简短的文字条文排列而 成。因此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制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 1、类型:双项式(两项式)、单项式、退格式或包孕式。 2、步骤:选取特征→列表→成文 例如: 目名口器翅其它特征 弹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弹器 缨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直翅目咀嚼式前翅皮革质,后翅膜质后足适于跳跃,或前足适于开掘鞘翅目咀嚼式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半翅目刺吸式前翅为半鞘翅,后翅为膜质喙着生于头前端

同翅目刺吸式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稍加厚喙着生于头腹面后端 两项式 1.无翅 (2) 有翅 (3) 2.腹末有弹器……………………………………………………………………………弹尾目 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缨尾目3.口器刺吸式 (4) 口器咀嚼式 (5) 4.前翅为半鞘翅…………………………………………………………………………半翅目 前后翅膜质……………………………………………………………………………同翅目5.前翅皮质,后翅膜质…………………………………………………………………直翅目 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3、编制检索表的注意事项 尽可能地选用明显而稳定的外部特征 绝对性状 对称性状 文字简洁 二、重要农业昆虫的分目 观察标本,掌握主要农业昆虫的分类鉴定特征。 目名口器翅其它特征直翅目 缨翅目 半翅目 同翅目 脉翅目 鞘翅目 鳞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