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儒家之道(一)

合集下载

独善其身,惟吾德馨——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

独善其身,惟吾德馨——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
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孟子·尽心上>)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广义上包括穷达两种人生境遇应如何自处, 即孟子所言“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达不离道,蟹求我们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同流合污等 等。但在我看来,所谓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的问题语境主要是针对“穷”时的状况而言的。 所谓穷就是儒者的理想不能实现,人生的境遇处于一种相对不得志甚至是困厄的状态。在这 种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的情形下,如何做到安身立命,似乎才更有意义,‘史记·孔子世家'
那么,如何才算是立命或如何立命呢?对此,儒家最经典的论述是孟子,他说:“尽其 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可见,儒家或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就是独善其身,修身养性, 终身不二,“道德本身便成为儒者安身立命之处。”1‘礼记·儒行》:“立义以为土地。”<孟 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即仁与义的道德可以看作是人的安宅和土地,是人得以 生养的根本。“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周易·系辞下》)“非有圣人之道,特以巧敏拜请畏 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矣。”(‘韩诗外传》卷六)安身立命,当以道德为本为要,可见, 儒家不仅把道德看作是治平天下的根本,而且也把它看作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关键词:儒者安身立命道德
自汉武帝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儒学思想曾经成为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方的 官方意识形态,“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体现出人们对儒学的治国安邦作用的认识和重视。 二十世纪以来,儒学失去了其官方统治思想基础的地位,但人们在对儒学的认识中似乎还是 多注意它的治国安邦、治平天下的功能,实际上儒家学说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含和功能,这就 是它可以以其思想向其学者和信众提供一种在世修养和思想寄托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就是说 通过学儒就是不信佛、不入道也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大道、终极信仰和心安理得的心身平衡 之术,从而安身立命,宠辱不惊,心安理得,心平气和。这也许就是儒学为什么被看作是一 种准宗教的内在原因,这不仅是从形式上说儒家也包含一些祭祀的外在形式,而是说,儒学 本身也能向人们提供一种解决安身立命之道和情志勉慰之方,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宗教 的某些精神功能。这种安身立命之道,既不是像佛教那样看破红尘,寄托来世,也不像道教 那样期求成道成仙,而是依靠学儒者自觉加强学习、领悟、修养,从而获独善其身,以德安 身立命。这正如孔予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对于今天的学儒者、修 儒者,儒学中包含的这种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内含和功能也许更加重要。这是儒学所能贡 献给当代中国人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重新重视儒学的内在原因。本文愿就 这一问题做些讨论。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陆洋【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禅解】此叹境也,即叹观也。

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

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

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

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孔子在川岸上看水时,说了这两句感叹的话:逝者就像这水,日夜不停的流去。

不舍昼夜的舍字,当止字讲,不舍就是不停止的意思。

逝者的逝字,依古注,当往去讲。

逝者,指世间一切人事物,无一不像川水,迁流无常,谁也不能使其常有。

孔子这两句话,有诗意,有禅意,只许意会,难以讲解。

【原文】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1)日‘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2)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放乎四海。

(4)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5)沟、浍皆盈,(6)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7)君子耻之。

”【注释】(1)徐子:即本书《滕文公上》篇中提到的孟子弟子徐辟。

仲尼亟称于水:徐子所提到的孔子言论今已无可究桔,仅《论语子罕》中有“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言。

(2)混混:朱熹《集注》云:“涌出之貌。

”(3)科:赵注、朱熹均训为“坎”,即洼地。

朱熹《集注》云:“言其进以渐也。

”(4)放:赵注云:“至也。

至于四海者,有原本也。

”(5)七八月之间:周页的七八月,相当于农历的五六月,正是北方的乡雨季节。

(6)浍:朱熹《集注》云:“田间水道也。

”(7)声闻:朱熹《集注》云:“名誉也。

”清:赵注训作“实”,即实际。

【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誉,说‘水呀,水呀’,水有哪一点可取呢?”盂子说:“从源头流出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低洼才继续向前,一直流入海洋。

儒家主要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主要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

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

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

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

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

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

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

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作者:赵金地来源:《商情》2019年第16期【摘要】本文梳理了儒家的君子观念,指出何为“君子之道”,即要求人具有理想化的人格,坚持社会责任和道义至上,坚持义大于命、公大于私、德大于智。

【关键词】“君子不器” 儒家君子之道一、儒家经典中的“君子”内涵在孔子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统治者和贵族,与平民相区别,虽然也有文献记载了对“君子”道德修养的赞美,但春秋之前,教育是与社会地位挂钩的,少数社会地位高的人才能接受教育,进而关心公德而非私利,因而君子之“德”离不开君子之“位”,没有地位的平民虽然没有社会道德可言,但也不具有道德上的贬义。

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大批“有德无位”的人和“有位无德”的人,“君子”一词所指代的对象逐渐从统治者和贵族阶层转变成为“有德者”,而孔子是将君子概念从“位”向“德”转化的关键人物。

在孔子看来,政治地位与贵族身份是无关紧要的,能够承载道德理想、践行道德规范的人皆可称为“君子”,与之相对的“小人”不同于春秋之前的“小人”,往往具有道德上的贬义。

总而言之,“君子”在汉语语境中,从早期的身份地位指称转变成了道德人格指称,从具体阶层身份概念变成了抽象的人格概念,指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儒家在这一思想转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孔子始赋予君子抽象的道德人格意义后,被后世的儒家弟子大力推崇和不断结构,“君子”因而脱离了单独的概念,而成为一套内涵丰富的哲学理论体系。

朱承(2017)指出,在儒家学说中,“君子”是在约束意义上造就的,是一种人格理想的信念和“符号”。

在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社会中,“君子”是社会共同体中的精英,既能引领社会价值的发展方向,也是共同体成员的道德楷模。

二、何为“君子之道”我们重新回到“君子不器”这句话,以“器”喻人,指那些只求“利”不讲“义”的人,而“君子之道”要求人在追逐“利”必须符合“义”的规范。

故而,“君子之道”可以说是“君子不器”的升华,要求人具有理想化的人格,堅持社会责任和道义至上,懂得调和义与命、公与私、德与智。

【首发】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

【首发】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

【首发】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当代西方哲学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向,即从形而上转向形而下,从思辨世界转向生活世界,从意识哲学转向身体哲学;“身体”成为了审视世界和思想言说的一个重要视角,如出现了“身体现象学”、“身体伦理学”和“身体美学”等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哲学该怎样应对这种身体转向?目前国内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当代哲学的身体转向是中国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

在本文看来,这种以西方身体哲学的思路和逻辑来解读中国哲学的做法,不仅有以偏概全之弊。

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身体观的实际内涵。

一、儒家身体观的主流形态:身心一体、心为主宰1.身、身体的含义儒家修身的“身”到底是什么含义?《说文》:“身,躬也。

象人之形。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人自顶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

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字汇·身部》:“身,躯也。

耳目鼻口百体共为一身。

”这些都说明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这个意义上的“身”常常是与“心”相对的。

“身”除了表示形躯的基本意思之外,还有相近的概念如“体”:体验、体察、体认、体贴、体会、体恤、体谅、体行等。

相关的概念有食、色、性(性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等属于生物本能方面的。

可见,“身”在中国思想中有狭义即形躯结构的含义和广义即统摄形、气、心而为形神相合、身心一体的生命整体的含义。

儒家之“身”不简单是形躯之身,更多时候实为生命、人格的另一种表述。

(周与沉,第132页)生命作为一个整体,身与心、形与神、内与外、大与小、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始终是不可割裂地融合为一有机体而存在、成长。

2.身心一体中国传统的身体观与西方二元分立的逻辑思维不同,是在身心和合中讲分别,合中有分,分则仍合。

尽管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存在着心性与身体的断裂,理念对肉身的压抑,但身心一体,心物一如才是主流,不存在与心无关的“身”,也不存在把形躯、欲望、情感都剔除掉的“心”,身心的互渗、交融与转化才是其身体观的主要脉络。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展开全文要想区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

就要从代表人物主张说起。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孔子:1、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

同意对礼加以改造,其最大的创新纳仁入礼。

所谓仁,仁者爱仁,把人当人看待,体现了对人格尊重的思想,提倡德治,泛爱众,节用而爱人。

尤其反对人殉制度,不满于过分剥削和滥用刑罚。

2、哲学上,摇摆于唯心唯物之间,宣扬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天没有意志。

生而知之者上也,强调任何人的知识都是后天学习而得。

3、教育上,主张教学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求触类旁通,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提倡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讲究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能够诗意盎然的表达思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子思之门徒,子思孔子之孙。

1、政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君经反复劝谏而不听,可以更换。

平等看待君臣关系,臣子没有天生的服从和隶属义务: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建议统治者,保民而王。

谴责虐民、残民。

使民有恒产,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行劳役地租性质的,井田制。

提倡用分工不同证明压迫剥削的合理性。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哲学上,宣扬性善论和良知论。

人本具有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若扩充善念,人人可以为尧舜。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谓学习要反求于内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认为理性思维高于感性认识: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另外,儒家讲究,不偏不倚、中规中矩,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集大成者为庄子。

庄子,主要渊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

庄子把老子的客观唯心论发展成主观唯心论,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成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

儒家学说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哲学之一,儒教一直以来都主张人要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为了达到达到品德上的完美、审慎自律的目的,成为一个道德、智慧、启迪的人。

儒家修身之道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自律儒家中特别重视自我管理,认为只有自我约束,才能保持纯洁的品德和自律的力量。

儒家对五常的要求,即仁、义、礼、智、信的实践,需要人们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我约束不能偏离正道。

二、修德儒家修身之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修德。

德有高下之分,儒家的德是指仁、义、礼、智、信的五个方面。

五常的实践和传承,是儒家修身的主要方向。

实践五常,涵养自德,强化自我修养,是儒家传统修身之道的核心。

三、修身的方法儒家强调心性修养,主张通过学习、参考经典、名言警句、以及与人交往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来提高道德修养。

儒家修身之道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儒家经典、钻研书法、为人处世、赏析音乐、推究道德等。

其中读经、品评、模仿、揣摩是四种修身方式。

四、培养道德感在儒家看来,培养道德感是培养好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树立好的品德和人性化的行为,能让我们的心灵和思想得到提升,并获得内心的平静。

五、尊重生命儒家修身之道中还包括尊重生命。

儒家主张尊重生命,不杀生,体现在对生命的感悟。

尊重生命,在儒家中有着重要的道德涵义,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伤害其他生命。

儒家的“格物致知”主张要求人们通过笃实勤奋的思考和实践,达到对人生、自己和补充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因此,通过修身养德,强化人的内在能力和价值观,这是追求道德完美和平和共处的重要途径。

孔子传儒家思想仁爱之道

孔子传儒家思想仁爱之道

孔子传儒家思想仁爱之道孔子传儒家思想:仁爱之道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和传播者,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社会、教育以及人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孔子强调的仁爱之道,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一、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

而在这些关系中,仁爱被孔子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词汇。

二、仁爱的内涵仁爱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二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

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仁爱的核心。

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和义务,主张以仁心待人。

在《论语》中,孔子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箴言表达了不伤害他人、不违背人们的意愿的思想。

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是仁爱的前提。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真正实践仁爱。

他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即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三、仁爱的实践方式孔子注重将仁爱的理念融入社会生活和日常行为中。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实践方式,使仁爱精神能够得以实践。

1. 以仁治国孔子主张以仁德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亲密和尊重。

唯有以仁爱之心来对待百姓,才能够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2. 以仁为本的教育孔子提倡以仁为本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学生能够成为具备仁爱之心的人才。

3. 以仁为道德准则孔子提出了“五常”思想,即仁、义、礼、智、信。

其中,仁是道德的核心,也是其他品德的出发点。

孔子认为,只有以仁为准则,人们的行为才能符合道德的要求,社会才能够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四、仁爱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孔子的仁爱之道并不局限于古代社会,它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君子之道儒家的君子之道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体现了儒家对于理想个人品格和行为规范的追求。

在儒家经典中,孔子和孟子都提出了君子之道的理念,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与修养。

君子之道不仅对个人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指导着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下面将从君子之道的内涵、实践与现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君子之道的内涵儒家君子之道强调的是道德修养。

在儒家眼中,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等道德修养。

仁者爱人,义者守信,礼者尊重礼节,智者明辨是非。

这些道德修养不仅是君子的行为准则,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体现。

通过道德修养,君子可以与众人相处融洽,为社会稳定与和谐做出贡献。

君子之道追求的是自我完善。

孟子提出了“修己以安人”的观点,指出君子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才能为他人带来安宁。

君子应当不断地自我反省与修正,追求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同时以身作则,影响他人,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君子之道还关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

孔子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君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却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说明君子之道强调的是与他人的交往与关系,君子应该尊重他人,平等相待,同时也应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儒家君子之道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君子之道的实践需要君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君子之道得以真正体现于现实生活中。

在家庭生活中,君子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表率作用,在家庭中亲和力,尊重父母,关爱子女,和睦相处,遵循礼教,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只有在家庭中实践君子之道,才能在更广泛的社会中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君子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延续传统,传递美德,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君子也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弘扬社会正能量,使人们看到君子之道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所在。

原始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原始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原始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郑臣
【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儒家学说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概括.它表现在创始者孔子那里,就是"修己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它表现在"亚圣"孟子那里,就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仁政为依归的仁学.它表现在荀子那里,就是以"化性起伪"的性恶论为基础、以"尽伦尽制"的圣王为最高理想的礼学.而儒家早期经典《大学》所阐发的以修齐治平为基本内容的三纲八目表现的正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践纲领.同样,《中庸》所阐发的以"诚"为本、以"成己成物"为主要特征的"合内外"之道更是从天道人道相贯通的角度发挥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总页数】7页(P32-38)
【作者】郑臣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内圣外王"还是"外王内圣"?--评李泽厚的"新内圣外王之道",兼论"西体中用"
2.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中原始儒家的终极理想
3.内圣外王之道的创造性构建
——董仲舒思想的特质及其影响4.子产之道、术与原始儒家精神5."内圣外王"之道:略论胡远濬对《庄子》内篇思想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子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_图文(精)

孔子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_图文(精)

文丫匕空孔子“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白臣(唐山师范学院政吏系河北唐山063000摘要: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其“仁学”思想的精髓,是践行“仁爱”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

“忠恕之道”内涵丰富。

意义深刻,1无论是对人体道德的发展,还是对社会道德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Abstract:K‘ng Zi“the loyd road”is it“the kernel study”the thoughtL'镐erlcc.is拙“the benevolence”card砌virtuesstandard of cond uct.“tlle loyalroad”the connotation is rich,the dgni6c扭cc is profound,辑g≯lrdlc踮tO human body morals devd-opment.has the important valuetosodalmorals’1fogress.关键词:忠恕之道仁爱和谐key word:The loyal road benevolenceisharmomom。

作者简介:白庄-(1972一,男,河北卢龙人,讲师伦理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识别码JA【文章编号】1004-7069(2010-05-0179-01。

忠恕之道”是孔子。

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

“忠恕之道”作先秦儒家践行。

仁道”的基本方式和行为原则。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忠恕之道”的涵义。

在孔予“仁学”思想中,。

恕忠之道”是“为仁之方”,在<论语》中关于“忠恕之道”的直接表述有:子目:“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日:。

唯。

”子出,门人问日:“何渭也?”曾子日:。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在孔子仁学思想中,忠恕之道居于重要地位。

它“忠”和“恕”两个相互贯通的范畴构成。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

忠,敬也。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陈立胜【摘要】“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

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

“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

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

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

“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

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关键词】内外;方内方外;内学;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2-0114-14作者简介: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它为何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用语”?它何时重新进入现代儒学的建构话语中?它是否适合用于指称儒学?此一系列问题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内圣外王”一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关键词”,既与儒家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关,更与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转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

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

第35卷第1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Vol.35No.12021年2月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Feb.2021145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王晓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儒士追求的最高目标。

孔子歿后,儒家分派。

各家学派对孔子之道的理解也全然不同。

本文以孔子的三位弟子曾参、有若、子贡对“道”的理解,将孔子之道分为“忠恕”说、“仁”说以及“文章、性与天道”说,并分析了孔子之“道”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孔子;道;分化;解析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64(2021)01-0145-05明儒吕坤《呻吟语》曾言,“道在天地间不限于取数之多,心力勤者得多,心力衰者得少,昏弱者一无所得。

……毕竟是世有圣人,道斯有主;道附圣人,道斯有用。

”[1]在吕坤看来,“道”是客观存在于天地间的,但得道之人,却依据自身的条件,有“道”之多寡的异同。

“道”之所存能够世代流传,皆是因圣人得“道”多而传承于世间。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2]韩愈的话明确阐明“道”的传授体系,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没有提出“道统”一词,但道统意识是儒家自孔子以来的一贯思想。

孔孟歿后,儒家分成很多派别,哪家哪派才是真正道统的传承者,各家各执一词。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将孔子视为“道”的继承者与传承者。

“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3]“治统”与“道统”是本身是一对无法调和的概念,古代帝王一直苦苦追寻“治教合一”的平衡,但在中国历史上,二者始终处于博弈状态,绝大多数皇帝将追求“治教合一”作为崇高目标,然而更倾向将“道统”凌驾于“治统”之上。

以圣贤孔子之道为核心,在礼仪制度上,孔庙是“道统”的形式化;从国家制度来看,学校是“道统”的阵营地。

中华文化中的儒家价值观

中华文化中的儒家价值观

中华文化中的儒家价值观
儒家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
涉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儒家价值观的基本
理念、主要思想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 儒家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和“礼治”。

仁爱强调人与人之
间的和谐相处,以爱心和慈悲为基本态度,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

礼治则强调社会秩序和规范,认为人们应该遵守一定的
社会规范和礼仪,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 儒家价值观的主要思想
儒家价值观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常。

仁是爱人,义是正义,礼是规范,智是智慧,信是信任。

这五常被
认为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3. 儒家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尽管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儒家价值观依然具有重要
的意义。

在家庭中,儒家价值观强调孝道,即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
照顾,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家庭价值观。

在社会中,
儒家价值观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鼓励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商业中,儒家价值观强调诚信和合作,鼓励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遵
守规范,实现共赢。

4. 结论
儒家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的仁爱、礼治、五常等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和传承
儒家价值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也有助于我们在现
代社会中更好地实践仁爱、礼治等价值观。

儒家的仁与忠恕之道

儒家的仁与忠恕之道

儒家的仁与忠恕之道——《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余倩淞 10300130065 新闻传播学类中国哲学“轴心时代”的家的道德、伦理与哲学观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中国哲学的精髓。

冯友兰先生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主要希望通过对于中国哲学中的“道”告诉西方人,中国哲学注重的是道德实践与生命感悟,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构成中国主流思想的哲学,主要探讨的是中国人对于“成人”的最高期望与如何修身养性的。

中国哲学家期望达到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类人即是中国哲学家期待的君子或圣人人格。

君子要怎样做达到完满?我以为,书中并未提供一个答案,我尝试在此做一个梳理与总结。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因为其满口“仁义道德”而被人所诟病,而在冯友兰眼中,儒家的“仁义道德”并非一句口,“仁是一切德性的总和”。

与西方相比,中国人的哲学相对于自然来说,更关乎人本身;相对于“为什么生”来说,更关乎“如何生”。

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的君子并不是高高在上或者等同于隐士,其入世时体现的“仁爱”、注重道德实践的特点更加值得探讨。

儒家所谓的仁爱,实际上包含三个内容,即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

其中,亲亲之爱是基础,忠恕之道是方法,恻隐之心是底线。

亲亲之爱来源于孔子“孝悌”的观念,将仁首先归为最亲近人伦法度的遵守,因而仁者首要的就是孝行,因此,冯友兰也将包含其内容的“正名”一章放在介绍儒家的最前面。

实际上,在“仁爱”这一主题上,儒家把亲亲放在第一位,认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只有将父母侍奉好才能具备做好其他事情作为为人的底线。

孟子认为,亲亲是根本,无此根基则绝不可能达到仁爱的大道上。

《孟子》中有舜负父潜逃的例子:舜的父亲杀了人,按法度要治罪,时任统治者的舜最终背着犯死罪的父亲潜逃,将天下交给了他人管理。

儒家问,当亲亲与社会、法律等产生冲突的时候,应该选择哪条路。

孟子认为,亲亲是仁爱的基础,是推己及人地发扬善性的基石,根据“爱有差等”的基本道德认知,只有先做到了爱双亲才能爱人,是行忠恕之道的基础。

“道在人伦日用间”:儒家伦理日常生活化表现及当代启示9页

“道在人伦日用间”:儒家伦理日常生活化表现及当代启示9页

“道在人伦日用间”:儒家伦理日常生活化表现及当代启示“儒家之道”曾以“精神儒家”、“政治儒家”与“民间儒家”的三重架构在中国古代社会绵延数千年,无论儒家以何种形式存在,儒家都贯彻了一种“道在人伦日用间”的思想、实践原则。

换用现代术语,儒家之道是面向日常生活世界,并适应古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

我们甚至可以说,“儒家之道”之所以生生不息,绵绵不断,是因为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人伦日用”为“儒家之道”创造了生存和延续空间。

但晚近(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受西方近代文明之刺激而发生现代转向,此一转向逐渐动摇“儒家之道”所依赖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以及生活方式,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儒家伦理与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不复发生密切联系,儒家伦理自身亦似乎成为书斋中的学问。

鉴于此,本文回到历史深处重新回顾并尝试理解儒家伦理何以能够在传统中国生机活泼的原因,并希望能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提供一点思考。

一、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架构及其内容――“人伦世界”与“日用常行”儒家伦理道德与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世界究竟有何种关联?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就儒家视野中的“人伦日用”作一解读。

确切地说,“人伦日用”应是“人伦”与“日用常行”两组内容的连缀。

若加以具体分析,两者各有其侧重之处。

现代学者对“人伦”有多重解读。

在本文中我们是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将“人伦”视为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化规定。

在儒家看来,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从静态上观察首先呈现为一种“人伦世界”。

即,日常生活世界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为架构或纽带组成的一张人际网络。

但这种人际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哪些人际关系最为重要?儒家删繁就简,由孔子肇始,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化约化为五种类型,“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之所以将命名“五达道”,在儒家看来此为“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范围天下而不违。

何为儒家之道(一)

何为儒家之道(一)

何为儒家之道(一)何为儒家之道?儒家之道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它以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为代表,通过讲述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展示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儒家之道强调了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通过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引导人们的行为准则。

儒家之道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学,旨在各个方面构建一个和谐而有序的社会。

首先,儒家之道着重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个人修身是建立稳定社会的基石。

个人修身主要是指个体要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感悟和实践儒家的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和人格魅力,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完善。

儒家观念中的修身要求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克己奉公,以身作则,追求道德的完美。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箴言告诫人们要秉持着良善与公正的心态行事,守住自己的底线,以此来引导周围的人向善。

其次,儒家之道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传统社会,儒家道德体系视家庭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认为家庭是传承道德价值观的优质土壤。

儒家通过强调家庭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睦关系,来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

孔子强调孝道,他认为孝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

在儒家之道中,孝指的是对长辈的尊重、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并在行为上给予长辈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除此之外,儒家还强调了家族的重要性,认为家族是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要以家族为单位维系家庭的传统,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第三,儒家之道关注社会治理及思想普及。

在《论语》中,儒家经典描绘了孔子的政治观念和治国理政的原则。

儒家认为,为政之道首先要以德治国,政府官员应以自身的品德和能力来给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并显现自己应有的风采。

儒家之道还提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如礼治思想与法治思想相辅相成,即促进公民间的互相尊重、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同时,儒家倡导普及教育,强调人人皆可进德修行之门,侧重培养人的创造性、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儒家之道是一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伦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为儒家之道(一)
导读:本文何为儒家之道(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译者按:本文原为杜维明先生为Arvind Sharma所编Our Religions一书撰写的第3章,笔者译出后收入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作为该书下部。

关于耶稣基督“别人打你左脸,你把右脸也给他”的劝诫,具有某种在伦理上激励人心的东西:它诉诸于我们许多人略具谦卑特征的理想主义。

我们相信,较之单纯报复性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种单方面的利他主义象征着一种更高的德性。

不过,另外一种可能的回应方式或许会让人感到惊奇。

这种回应方式在崇高性方面并不逊色,它以高尚的实用主义而非单纯的理想主义为其特征。

当孔子被问到:“以德报怨,何如?”他回答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对我们来说,可能更容易引起兴趣的是孟子所提倡的伦理准则:“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现在,我们就开始研究一种伦理—宗教传统,她是如此细致地将道德焦点从抽象的法则转换到生活的种种现实,并挑战着我们在伦理和宗教的比较研究中许多熟悉的范畴。

一、界定儒家的精神性
我们是孤立的个体吗?或者说,我们是否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
中心在生活吗?道德的自我认识对于人的成长是必要的吗?在其成员中没有发展一种基本的义务和责任感,任何社会能够繁荣或持续吗?我们的多元社会是否应当深思熟虑地培养共享的种种价值和一种人类理解的共同基础呢?当我们在现实中逐渐意识到地球的脆弱性,并作为一个“受到危及的物种”而越来越小心翼翼地对待我们自己的命运时,我们应该询问什么批判性的精神问题呢?
儒家传统的根本关怀就是学习成为人。

关键不在于那与自然和天道相对反的人,而是那寻求与自然和谐以及与天道相感应的人。

诚然,在儒家的视界中,学习成人使得一种深广的过程成为必要,该过程承认限定人类境况的所有存在方式的相互关联性。

通过一种包括家庭、社群、国家、世界和超越界的曾曾扩展的关系网落,儒家寻求在其无所不包的整全中实现人性。

这种包容涵育的过程有助于深化我们的自我认识,同时,通过不断的努力,使我们身心健康灵敏、精神纯洁闪光。

修身本身是一个目的,并且,它的基本目标也是自我实现。

儒家人文主义的一个明确特征是:在我们人类境况的创造性转化中,信仰是作为对天道的一种集体式行为和对话性回应。

这涉及到人性的四个向度,包括自我、社群、自然和天道的有机整合。

有关儒家精神性的探索必须将以下方面考虑在内:作为创造性转化的自我,作为人类繁荣必要工具的社群,作为为我们生活方式提供适当家园的自然,以及作为终极性自我实现之根源的天道。

作为创造性转化的自我
孔子讲得很明确,学是为己而非为人。

[3]表面看来,这似乎隐
含着一种根本不同于在儒家伦理中那种群体至上的习常之见,但是,儒家坚持学者为己是基于如下的确信之上的:修身本身是一种目的而非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那些服膺为己之学的人能够为了自我实现而创造各种内在的资源,这对于那些将修身仅仅作为为了诸如社会进步和政治成功等外在目标之工具的人来说,则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我们有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和政治参与,却是作为根基的修身使我们在生活世界中获得了可靠的基础,我们的生活世界则使我们能够作为独立的道德力量而不仅仅是权力关系游戏中的走卒来参与社会和政治。

如果我们不认真严肃地对待自我实现的问题,我们就会易于被全然外在于我们内在资源和个人价值感的权力与财富所限定。

对儒家而言,个人价值感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发自内在的改善世界的信守驱使他们将现状作为他们精神之旅的出发点。

假如他们不认同学习基本上是为了自我完善这一命题,服务于社会的要求就会暗中破坏本身作为崇高目标的修身的完整性。

因此,作为一种人格塑造,学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如此理解的自我是一个关涉于不断转化的开放系统,它决非一个静态的结构。

作为一种抽象实体、孤离于世界的自我的理念,是和儒家作为一个开放、动态和转化过程的自我截然相对的。

为了自我实现,植根于个人价值的儒家自我寻求产生其内在的资源。

作为修身之结果的自我转化,则表明了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不过,既然缺乏与外在世界沟通的自我的理念相异于儒家传统,儒家的自我转化便不采取仅仅寻求自身内在精神性的形式。

毋宁说,在儒
家看来,真正的自我转化包含从累积的象征传统(文化)、社会的同情共鸣、自然的生命能量以及天道的创造力中去发掘精神的资源。

作为人类繁荣必要工具的社群
儒家精神取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这样一种观点:人类社群是我们寻求自我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

摆脱作为我们救赎之先决条件的包括种族、性别、语言、国土和其它难以消除的生活现实在内的我们的原初纽带,这种理念在儒家传统中甚至也不是一种被拒绝的可能性。

不过,儒家深刻地觉察到:我们被镶嵌在这个世界,我们的精神之旅必须从此时此地的家园开始。

虽然这种镶嵌感会对我们在精神性自我转化中所实际展望的可能性范围施加一种结构的限制,但却无法阻止我们塑造最适合我们人类条件的生活方式。

儒家有关从家园开始我们精神之旅的建议,基于这样一种强烈的信念:我们的自我在经验和实践上是各种关系的一个中心,而远不是一个孤立绝缘的个体。

作为各种关系的中心,自我经常进入到与人类各种变化形式的沟通之中。

对于我们的自我实现,他者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很少会在孤立绝缘的状态下进行修身。

正是通过不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们才逐渐学会欣赏作为一种转化过程的自我观念。

诚然,我们的情感、思想和理念不必是我们的私有财产。

尽管这些东西具有强烈的个人性,但作为共享之物,它们常常被更好地想起。

分享的愿望使我们能够产生能动性的互换过程,首先是同我们的家人,随后是我们的相邻社群,然后是超越界。

[4]
这一拓展的过程集中于儒家的修身。

作为儒家经典的公开陈述,
《大学》有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 这一陈述提示了一种不仅是拓展而且是深化的过程。

社群“体现”(embodied)于我们的自我转化中这种方式,隐含着在一种包容过程和透彻觉解之间的连续互动。

这里的预设是:我们越是能够拓展自己去包容他人,我们就越是能够深化我们的自我觉解;我们在深化自我觉解上的坚守固执,为我们与一种不断扩展的人际网络之间进行富有成果的互动提供了基础。

作为家园的自然
严格而论,儒家关于人类繁荣的理念并非人类学意义上的,也显然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

人不是万物的尺度。

这样一种理念使得儒家给人以地域性的感觉。

对人性而言,恰当的尺度既是宇宙论(cosmological)意义的,也是人类学(anthropological)意义的,它委实是“天人合一的”(anthropocosmic)。

在事物的序列中,自然不仅为生命提供资粮,还为遭遇的生活提供灵感。

自然的过程,包括昼夜的交替与四季的变迁,所隐含的是持续转化模式中的一种训诫:有序、平衡与和谐。

&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