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中国哲学及孔孟之道的哲学基础浅言(二)
北大杨立华《中国哲学史》讲稿
北大《中国哲学史》讲稿杨立华,北大哲学系副教授,年约三十,开设《中国古代哲学》《魏晋哲学》等多门课程,其中尤以《中国古代思想世界》这门全校通选课最为著名。
以下语录,全部摘自杨立华2004年下半年《中国古代思想世界》课的课堂,绝无增删。
以此语录,或可见一家之风骨。
1、以上就是孔子作为一个圣人的生平。
请不要用各种浅薄、丑陋的心态去竭力丑化孔子,作为一个现代人,这样做只能显示你自己的内心有多肮脏。
否定圣人的存在只是内心软弱无力的表现。
2、我这个人非常随和,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某些人想尽一切办法侮辱孔子。
有一个朋友和我交往七八年,仅仅在一次吃饭的时候他用轻蔑的语气侮辱孔子,我就因此和他绝交了。
3、这期《读书》杂志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一篇关于民工创作诗歌的文章还可看,对比一下就知道,当今所谓学院派诗歌有多苍白无力。
附带说一句,凡是登了我文章的《读书》杂志都不可看。
4、庄子去世之前,对学生们说:你们把我扔在野外,我以日月为棺椁,星辰为灯饰——你们看看,庄子就是这样随时可以迅速沉浸在自己那套狂想之中自娱自乐。
5、上过我的课的学生,应该不会再去读余杰的书了吧?王小波的书也最好不读。
王小波讲来讲去不就讲了个"性解放"吗?前几天我看报纸,看到李银河率先主张在全国推广男女同厕,我都快崩溃了。
6、早在三年前我就说过,现代社会"人性解放"的最终结果是人的缺席和性的解放。
7、现在流行歌曲里面最常见的词是什么?"我"。
其次呢?"爱"。
稍微少一点的是"你"。
"我爱你",多么简单、多么直来直去的逻辑关系啊。
我小的时候,情歌都是要先把对对方的感情附着在某个物体上,比如"池塘边柳树下",然后才敢释放出来。
现在不同了,直接释放。
8、纳粹对欧洲最大的破坏,是逼死了欧洲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本雅明。
中国哲学史笔记
目录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第一节殷周时代的宗教思想第二节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第三节朴素自然观的萌芽第四节无神论观念的兴起第二章孔子第一节正名思想第一节正名思想第三节认识论思想第四节中庸之道第四节中庸之道第三章老子第一节“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第二节“道”生万物的哲学体系第三节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第四节神秘主义认识论第四章孙武第一节富国强兵的思想第二节“不可取于鬼神”与“知彼知己”第三节军事辩证法思想第五章墨子第一节社会政治思想第二节经验论的认识论第三节宗教思想第六章前期法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告子思想第一节前期法家的社会历史观第二节告子的思想第七章孟子第一节“仁政”学说第二节“性善”论第三节“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第八章《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第一节法、礼结合的社会政治思想第二节“精气”说第三节“静因之道”的认识论第九章庄子第一节逍遥游的人生观第二节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第三节“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第十章惠施和公孙龙第一节惠施的“合同异”说第二节公孙龙的“离坚白”说第十一章后期墨家第一节社会历史观第二节认识论第三节逻辑理论第十二章《易传》第一节关于《易传》第二节《易传》的体系第三节《易传》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第十三章荀子第一节社会政治历史观第二节“性恶”论第三节自然观第四节认识论和逻辑思想第十四章韩非第一节法、术、势第二节认识论第三节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第二编汉一唐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一章汉初的哲学思想第一节汉初的黄老学派第二节陆贾第三节贾谊第二章董仲舒第一节“大一统”的政治理论第二节“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第三节“事各顺于名”的认识论第四节历史观和性三品说第三章扬雄和桓谭第一节扬雄的哲学体系第二节扬雄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第三节扬雄的人性论与社会政治思想第四节桓谭的形神论和对谶纬迷信的批判第四章谶纬和《白虎通》第一节谶纬和象数之学第二节《白虎通》的宗教神学第五章王充第一节自然观和无神论第二节认识论第三节历史观和人性论第四节命定论思想第六章王弼第一节“名教”本于“无为”第二节“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第三节“得意在忘象”的认识论第四节“治众者至寡”的英雄史观第七章裴颁和欧阳建第一节裴颇等反对玄学贵无论的历史背景第二节裴颁的“崇有论”思想第三节欧阳建“言尽意论”的认识论第八章郭象第一节“独化”说第二节因果各自成体的形而上学第三节“冥然自合”认识论第三节“冥然自合”认识论第九章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第一节佛教的传人和盛行第二节慧远的佛教因果报应论和神不灭论第三节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系第十章范缜第一节范缜“神灭论”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范缜的无神论学说第十一章东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的发展第一节道教的形成和概况第二节葛洪和陶弘景的道教哲学思想第三节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等人的道教哲学思想第十二章隋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第一节隋唐佛教概况与儒、佛、道三教的纷争和融合第二节玄奘与唯识宗第三节法藏与华严宗第四节慧能与禅宗第十三章韩愈和李翱第一节韩愈的哲学及其反佛教思想第二节李翱的哲学及其反佛思想第十四章柳宗元和刘禹锡第一节柳宗元的社会历史观和元气自然观第二节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思想第三编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一章李觏与王安石第一节李觏的自然观第二节李觏的社会伦理思想第三节王安石的五行学说和认识论第四节王安石的人性论和历史观第二章周敦颐和二程第一节北宋时期道学的产生第二节周敦颐的太极动静说第三节二程的天理论第四节二程的人性论和道德学说第三章张载第一节气一元论的自然观第二节辩证的宇宙观第三节唯理论的认识论第四节人性问题与道德学说第四章朱熹第一节理一元论第二节“格物穷理”论第三节思想方法论第四节人性论伦理学说与历史观第五章陆九渊第一节“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第二节反省内求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方法第三节朱陆之争第六章陈亮与叶适第一节陈亮、叶适功利学派的社会背景第二节陈亮的哲学观点与功利思想第三节叶适的哲学思想第四节叶适的功利思想及其对各派哲学思想的批判第七章元代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元代初期的社会文化第二节许衡的思想第三节刘因的思想第四节吴澄的思想第八章王守仁第一节“心外无理”与“心外无物”第二节“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第三节唯心主义的伦理学说第九章罗钦顺第一节“理只是气之理”的气本论思想第二节关于心、性的理论第三节对陆王心学和佛教的批判第十章王廷相乃第一节“理在气中”第二节对于先验认识论的批判第三节人性问题与历史进化观点第十一章王艮与泰州学派第一节王艮的格物说和良知说第二节泰州学派的发展第十二章李贽第一节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第二节世界观和真理学说第十三章方以智第一节论“通几”与“质测”的关系第二节方以智的自然观第三节辩证思想第四节对于理学和佛教禅宗的批判第十四章黄宗羲第一节明清之际的社会矛盾和黄宗羲的思想倾向第二节对于封建专制主义君权论的批判第三节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气外无理”、“心即是气”的哲学思想第十五章王夫之第一节“气者理之依”第二节“日新之化”第二节“日新之化”第四节人性论与理欲论第五节历史观第十六章颜元第一节“理气融为一片”第二节习行格物第三节功利主义第十七章戴震第一节清代前期的社会情况与戴震的学术倾向第二节“气化即道”第三节“血气心知”第四节“理存于欲”第四编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第一章龚自珍和魏源第一节龚自珍“平均”论的变法革新思想第二节龚自珍的哲学思想第三节魏源“师夷之长技”的革新思想第四节魏源的哲学思想第二章洪秀全第一节原始的社会主义空想第二节对封建神权和传统名教的批判第三节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第三章康有为第一节康有为与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第二节托古改制和大同思想第三节进化论思想第四节“仁爱”哲学第四章谭嗣同第一节批判封建名教,宣扬人道主义第二节“破对待”的相对主义理论第三节“仁学”的哲学体系第五章严复第一节批判封建君权,宣传民主自由第二节“物竞天择”的进化论第三节机械的自然观第四节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第六章梁启超第一节心物论第二节天授与自成第三节英雄与时势第四节新民论第五节良知自由第七章章炳麟第一节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论第二节对孔教的批判及其局限性第三节从宣传无神论到鼓吹“无神教”第四节从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第八章孙中山第一节革命民主主义者第二节三民主义的学说第三节进化论思想第四节“行易知难”的知行学说第五节二元论和民生史观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中国哲学史(杨立华版)讲义整理
这是北大某位老师的中哲课堂笔记,因为太多,不便全贴,请需要的同学加我,可以qq传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哲学史(杨立华版)讲义整理第一章孔子一、以孔子开篇的理由——汉语文明的伟大先知辨别孔老先后的问题在当今学界仍有争议,本课程的先后安排以其思想的重要性为标准。
我们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伟大的存在,有无数伟大的人。
我们只要去读资治通鉴,我们就会发现资治通鉴里面所记录的每一个人都比我们伟大十倍,甚至百倍,哪怕是那里面最大奸大恶之人。
那是何等坚定何等光明的存在,那是一个何等光明的世界。
那么孔子是这群伟大灵魂之中最伟大的灵魂。
孔子对礼坏乐崩时代的拯救(一)先秦诸子共同面对的基本思想文化处境——礼坏乐崩孔子生于西周创辟以来的礼乐文化衰颓破碎之际。
在这个时候他想要有所拯救。
孔子所面对的情况叫“礼坏乐崩”。
其实礼坏乐崩几乎是先秦诸子的共同处境。
几乎所有的先秦思想家都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思想文化处境,就是礼坏乐崩(“礼崩乐坏”是错误读法,因为音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故用“崩”字,以强调其弹性)。
在当时礼坏乐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礼乐文化已经流于形式。
周礼,曾经被伟大的精神,曾经被伟大的真实性所充实和照亮的周礼,曾经在人的具体生活中有着那么鲜活显现的周礼,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突然,或者说逐渐地变得不再鲜活,不再真实,不再真诚。
有两种人,一种人人欲横流,活得很真实,但很没有道德;另一种人活得很道德,但活得很不真实。
这样的结果恰恰在于,礼乐文化的形式化,渐渐地流于形式。
(二)孔子的拯救之路——复古与开新在这样一个礼乐文化衰颓破碎之际,孔子的拯救的途径第一是复古,第二是开新。
而孔子的复古和开新,其实恰恰是一体的两面。
孔子的复古,不是要简单地回归和原原本本地复原周礼的每一个细节。
孔子的精神恰恰是要回到周公致礼作乐的那个伟大的精神实质本身。
孔子一定是在一个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告诉人们如何建构精神生活,如何建构精神实质,并且把这精神实质变成有根源的有传统的一种精神,与古代的传统有着内在的精神同一性。
稻盛哲学读后感(精选6篇)
稻盛哲学读后感(精选6篇)稻盛哲学读后感(精选6篇) 读完⼀本书以后,⼤家⼀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账”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稻盛哲学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稻盛哲学读后感1 这本书⾮常棒。
我是稻盛和夫的粉丝,我看了很多稻盛和夫先⽣的著作,并且严重认同先⽣的经营哲学。
知和⾏,到我这似乎就断开了,学了不少,但能践⾏的却微乎其微,惭愧啊,不是真知,只能算“见过”⽽已。
忘记了是谁推荐的《⼲法》,这是阅读稻盛和夫先⽣的第⼀本书,是曹岫云先⽣翻译的,后来也阅读了其他⼈翻译稻盛和夫先⽣的著作,对于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的认识绝对没有曹先⽣到位。
我⼀直以为曹先⽣不过是个翻译家,⼤概对⽇语⽐较在⾏,没想到曹先⽣对阳明⼼学理解如此深刻,窥⼀斑⽽知全豹,看见曹先⽣之于国学,亦是⼤师级的⼈物。
将阳明⼼学与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较,两箱辉映,令⼈豁然开朗。
”致良知”不就是“作为⼈,何为正确”?真我是⼼,⼼之本质就是良知。
从⼼出发,⽅向对了,离⽬标就近了。
阳明⼼学这⼏年也在学习,学得头昏脑胀,⼀头雾⽔。
稻盛和夫的著作也⼀直在学习,却收获甚少。
曹先⽣此书,孟夏的⼀桶凉⽔,醍醐灌顶,突然惊醒,但愿这种收获会伴我终⽣,⽽不是⼀时之快。
稻盛哲学读后感2 ⾮常赞叹我们书院⽼师们的智慧,让我们在读《活法》之前先读李⽼师的《稻盛哲学随笔》的《活法》⼤义,我个⼈觉得:任何⼀本书,序⾔是关键的重点,理解了序⾔,就容易读懂正⽂了。
《稻盛哲学随笔》就是我们读懂《活法》的钥匙。
在之前,我只在公众号“明德企业⽂化研究院”⾥⾯读到些李⽼师对《活法》的解读,感觉很受益。
这次真⼼感恩书院组织的《朗读者精进成长100天》活动,让我完整地读到李⽼师的《稻盛哲学随笔》,刚读完《活法》⼤义,真的⾮常赞叹李⽼师把《活法》的序⾔理得这么有深度、有逻辑性、有实践性。
李⽼师对《活法》序⾔的剖析:⼈⽣的意义和⽅向在哪⾥?在于提⾼⼼性、磨炼灵魂。
中国文化史之中国
中国哲学的发展概况
公孙龙是战国中期赵国人,曾做过赵国平 原君的门客,主张"以正名实而化天下", 宣传偃兵,兼爱.现存《公孙龙》一书共 有六篇,其中除第一篇系后人编辑的有关 公孙龙的事迹外,其余五篇(《迹府》) 《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 《坚白论》,《名实论》基本上可信是公 孙龙的作品.惠施注重"合",注重相反 之转化;而公孙龙则注重"分",注重不 同性质之各自独立.
中国哲学的发展概况
先秦哲学的殿军大师,或者说是集大成者 是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他曾游 学齐国的学术中心稷下,三次担任稷下学 宫的祭酒(学宫领袖).后来又去楚国做 兰陵的地方官,晚年在兰陵著书,直到去 世.他的著作保存在《荀子》一书中.
中国哲学的发展概况
荀子尊崇孔子,却不赞成孟子,他与孟子是儒家 二大派的首领.荀子并不看重关于宇宙的玄想, 而建立起了彻底的人本主义哲学.他的最高理想 是制天宰物,以人胜天,而与天地叄.他不仅要 克服外的自然即天,并要克服内的自然,即性. 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人应该化易其性,于是极注 重礼仪之训练.荀子亦颇受老庄的影响,讲虚一 而静,但他的人本的有为的哲学,乃是老庄的反 动.他是一个伟大的唯物论者,但与惠施不同, 不赞成探究物,泛爱物,而主张利用物,主宰物.
《韩非子显学篇》:"世之显学,儒墨 也."其所谓学,大致相当于今日的哲学. 后来的"诸子之学",也是与今日哲学相 当的名词. 魏晋时期,有"玄学"的名称.南北朝时, 宋明帝置"总明观",设儒,玄,文,史 四科,每科置学士十人(《南史王俭 传》)."玄学"成为与经学,文学并列 的专门学科.这时所谓的"玄学",约略 相当于今天的哲学.
中国哲学史(课件)
第二十三章 船山学:清初哲 学的空谷绝响 一、崇实尚变的本体论 二、效天德而骋人能的天人 之学 三、理势合一、尊天重民的 历史哲学 四、合天理人欲以证性
第二十三章 戴震对理学的批 判改造
一、“理”范畴的新释义 二、对理学先验论的批判 三、理欲之辨的新见解 四、程朱“借阶”于老庄 释氏
第二十四章 龚自珍的批判意 识与启蒙精神 一、 忧患意识与更法之义 二、“众人之宰,非道非极” 的尊我论 三、尊情、尊任、尊隐 四、龚自珍心灵的幻灭感
中国哲学史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2010年3月
第一编 先秦哲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第二章 孔子的仁学
一、孔学的核心理念:仁 二、仁在诸德中的贯彻 三、中庸的方法论 四、德治理想
第三章 墨子与墨家学派的主张
一、 二、 三、 四、
墨学的宗旨——兼爱 天志、明鬼、尚同 儒墨生活原则的分歧 墨学式微的思考
第九章 韩非子的法哲学
一、对老子哲学的发挥 二、人性的弱点 三、君主权力论:法、术、 势 四、对儒家德治的批评
中编 汉唐时期的儒学、玄学、 佛学
第十章 两汉儒学论略
一、董仲舒与儒学的经学神 学化 二பைடு நூலகம்两汉今古文经学之争 三、谶纬之学 四、王充对虚妄之学的批判
第十一章 魏晋玄学思潮
一、玄学的兴起与演变 二、贵无、崇有、独化 三、名教与自然 四、言意之辨与玄学思维方法 五、玄学对文学与佛学的影响
第十八章 南宋理学的集大成 者——朱熹 一、理气观的道德形上学意 义 二、心性论诸问题 三、格物穷理与知行相须 四、朱熹的历史地位
第十九章 象山心学与朱陆之 辩 一、象山心学的基本精神 二、朱陆鹅湖之会与南康之 会 三、朱陆无极太极之辩 四、陆分歧后论
哲学历史 (2)
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
《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 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解 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方向)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1.试述孔子的"以政为德"思想。
2.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
3.*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4.什么是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
5.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
三.给下列原著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青海省西宁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诸子对色彩的解读,表达出他们的哲思和对宇宙人生的把握。
孔子推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墨子用“墨〞作为姓氏和命名墨家学派,用黑色彰显哲学理念。
老子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以黑、白两色表现自己的处事原那么和阴阳观念。
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更是集中地在作品中用色彩来诠释自己的哲学理念。
?庄子?一书中颜色词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主要颜色词为“苍、青、白、黄、赤、玄、素、黑、骊、紫、朱、缁、绀、丹、辱〞15种。
对?庄子?中的颜色词进行统计,其中26篇中提及色彩,内篇中出现8次,外篇中出现30次,杂篇中出现23次,共计61次。
白色是庄子偏爱的颜色。
首先,从思想体系看,?老子?第十二章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庄子承袭老子对五色的观点,在?天下?篇云“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认为五色会扰乱人的视觉,使眼晴看不清楚,失去自然本性。
庄子躲避繁缛交织的色彩,旨趣趋向自然、本真的“白色〞。
其次,“殷人尚白〞的社会风气,是庄子偏爱白色的民俗原因。
殷人以白色为贵,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关于白色动植物的记载,远超过其他颜色。
庄子出生在殷商旧族所在地的宋国蒙城,身受殷商文化的熏陶,行文中不自觉地表达出“殷人尚白〞的社会习尚。
最后,崇尚自然的精神追求,是庄子偏爱白色的价值选择。
白色在庄子看来不仅是澄明清虚的自然之光,更是虚静空灵的自然心境和纯真朴素的自然本性。
白色所寓意的空明纯洁的心境,是人走出现实的限制,参透生命的局限,自由遨游于天地而到达超脱的精神境界。
推崇自然是庄子哲学的核心,白色最能代言庄子的自然之道,但是庄子并不是仅以白色为贵。
在庄子看来,生命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是大自然的话语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美丽与存在的价值。
在庄子勾勒的世界中,有眉须雪白的渔父、穿着黑色礼服的祭祀官、冬夏青青的松柏、青翠欲滴的新生之草、洁白的丹顶鹤、乌黑的乌鸦、毛色不纯且有一只赤蹄的骏马、九重深渊的黑龙……庄子反对将色彩礼制化、工具化。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研习任务优质课件51张
活动过程
《论语》文特点
“颜渊问仁”,孔子给予回答,
① 比喻说理,形象生动。
接着颜渊又问具体表现是什么, 最后表示要坚决执行。对话间,
一个善于思考、领悟,又坚决践
② 人物对话说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行的弟子形象与循循善诱的老师
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③ 哲学思辨,充满智慧。 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儒家的爱,爱是以自己为中心,从天性中的情感出发,强调推己及人。“仁” 首先见之于“亲亲”,爱始于血缘,先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才能去爱众生一切,才 能“泛爱众”(双亲——民众——万物)(推己及人——差序格局)
【不同之处】
2.爱的关系 ①兼爱一定是双向交互的。 墨子的兼爱思想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兼相爱,交相利”。 ②仁爱则不一定,也可以是单向不求回报的。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 3.爱的含量 ①兼爱是无差等的,均衡的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无差等的爱冲破等级的枷锁,冲破血缘的坚冰,爱人如 己,尤其去爱那些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践踏的人。 ②仁爱是有差等的,不均衡的。 儒家将“仁爱”分为三个等级“亲亲”“仁民”“爱物”,有先后次序和轻重之分。
【相同之处】 1.内涵一致 二者都显出了爱的普遍性。 孔子的“泛爱众”、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墨 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之人皆相爱”“爱人者此为博焉”等,都体现了爱 的普遍性、广泛性。 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 都产生于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儒家“仁爱”所追求“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墨子“兼爱”倡导“天下治”的盛 世局面,都体现出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程和思想内涵的学科。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神境界中,哲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史,必须对其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将从哲学史的起源、主流思想流派、重要哲学家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逐一进行论述,以期使读者了解中国哲学历史里的重要知识点。
Ⅰ哲学史的起源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子百家都是哲学思潮所兴起的。
在此背景下,儒家、道家以及其他流派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儒家注重人类之间的道义伦理和治理,强调大公无私、以德化人。
道家则认为人之本源是道,追求自由自在,倡导无为而治,讲究自然和谐。
墨家注重兴义利,主张以兼爱为合理的原则,达到“兼爱兼利”的境界。
兵家在战争指导上奉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主张兵法不变之论。
法家关注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之所以能获得发展,是由于多个流派的并存开放,互相交流,为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也是哲学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相互交融的历史。
Ⅱ主流思想流派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哲学思想的不断深入,中国哲学历史的形成,最终形成了诸多的主流思想流派。
主流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法家等,各方面思想流派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面我们将简单概括一下其中几个流派的主要特点。
儒家:儒家思想主张理性道德,立人为本,注重规范、礼仪,维护社会稳定。
儒家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将社会、国家的秩序作为实现责任。
同时,儒家还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讲究人脉和关系,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发展。
道家:道家认为,道是一切事物本源。
在追求自由自在的同时,道家也注重自然和谐,主张顺应天道,由自然之理来治理人事。
道家思想奉行自然主义,称“道之理、自然之道、天人合一”,讲究无为而治、淡泊名利。
墨家:墨家强调以兼爱为理念,主张“兼爱、非攻、非命、尚同”等观念。
中国哲学资料
中国哲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物生有两: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术语。
指事物的存在皆有相反而又相成的两个方面。
(2)五行:通常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正名: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
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
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4)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5)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6)坐忘: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即彻底忘掉自己,从而消除物我对立,使自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坐忘是庄子内向的修养方法,即使内心保持虚静,去掉一切情欲,消除物我对立,顺应自然,安于命运,这样就可以从一切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精神自由。
(7)心斋:中国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
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
(8)无为: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9)道法自然:老子的哲学思想。
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
(10)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中国哲学是一门古老而庞大的学科,涵盖了众多概念和思想体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与中国哲学相关的重要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精髓。
一、道道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和普遍真理的本源。
道在《道德经》中被描述为无形无物、无名无所,却是无所不在的。
道是对于宇宙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法则的总称,也是人类行为准则的终极依据。
追求道并与之和谐相处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目标之一。
二、阴阳阴阳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是指宇宙的两种互补、相对的因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方式。
阴阳有着各自的特点,阴性代表阴沉、柔和、负面等,而阳性则代表明亮、刚性、正面等。
阴阳的平衡是宇宙和个体健康和谐的关键,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人们可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内外的和谐。
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观念。
它指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宇宙的规律。
天代表宇宙的秩序和道德准则,人则代表了人类的本性和行为。
只有通过符合天的要求,人才能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天人合一强调了人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个体对社会的奉献和贡献,并以此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四、德德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人格素质和道德品质。
德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和理想,它包括了仁、义、礼、智等多个方面。
德是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培养和提升的,它是人们的品格和行为的基础。
儒家强调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品质的人才能在政治、社会和个人领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五、命运命运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宇宙规律和个体人生之间的联系。
命运是根据个体的自然条件、努力和道德修养而确定的,它不完全是预定的,也受个体的行为和选择的影响。
命运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它强调了人的主动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通过努力和正确的行为,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长。
(完整word版)杨立华:中国哲学史笔记(上).doc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讲中国哲学史导论第一个问题:何谓中国?已经没有人知道什么是中国,尤其是中国人。
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中国。
因此,何谓中国这个问题不再被人关注,中国的自我认同已经瓦解。
中国被简单的代表为一些简单的象征符号:大红灯笼、旗袍、茉莉花。
这就是中国的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
这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民族成为凝聚的符号。
但事实上,民族是一种虚构,一种想像的共同体。
从来没有纯正的华夏族,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民族是一种历史构建的时间理解。
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民族体现为一种进化论,而在中国,民族问题从来不处于核心地位。
用这样的概念做为凝聚的符号,中国的认同感因此更加虚无。
值得讨论的第三个方面,那就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坚信中国是十分独特的。
这应该被视作中国人文化基因里对西方主义为中心的价值殖民或文化殖民的抗拒。
尽管我们的认同感处于虚无,我们不知道中国是什么,但我们的意识中有一个独特的中国。
这就是中国独特的自我确信,也是我们找回认同的出发点和可能性。
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价值中国是否可能?(以中国独有的价值做为根基)因此我们需要回答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或价值倾向。
中国文明从气质上讲是一种“知止”的文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不相信一种线性的不断生长的发展模式。
中国传统的思想世界中,我们的追求是宁静的生活,绝对的和谐以及有极致的境界。
我们怀着“太平”的理想,对速度和技术心存戒惧乃至有所抗拒。
而当今则是“全球资本化的时代”,资本并非纯粹物质与经济的概念,它的背后是独有的价值和生活理念。
资本所到之处,耗尽了当地的物质资源和对可能性的想象力,用以换取“普遍认同”的发展,那就是压倒一切的现代性价值。
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哲学史的简要脉络。
哲学是写作的萌芽应该是中国传统的目录学。
早在《庄子· 天下篇》和《汉书· 艺文志》中就有对此前以及当时各种思想的阐述与评论。
明末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成为思想史的开端,而近代,胡适建立了在现代意义上的,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的体系,可以说,胡适、傅斯年、顾颉刚为中国现代学术奠基。
2021年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书法是“白”与“黑”的艺术,白纸黑字,黑白分明。
宣纸之白,墨汁之黑,色泽醇和,千年不易。
黑白世界,书法之魂。
“高低叶万顷,黑白草千行”(文天祥);“由来黑白无定姿,浓淡间错相参差”(李纲)。
千百年来,诗韵书韵经由“黑白”相伴,汩汩流出。
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知白守黑”是哲学概念,影响了两千多年,还将继续影响下去;完白山人两百年前提出“计白当黑”艺术概念,影响了两百年,还将继续影响下去。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记录了他的老师完白山人邓石如的名言:“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他的这一观点,显然受到了老子的影响,但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一理论把书法纳入了“一阴一阳”的世界,在阴阳互补中成就了书法之“道”。
在古代书论中频频出现的有一个与“计白”意思相似的词,叫“布白”。
意谓落笔时使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相间,布置得宜。
又有“分行布白”之说,指安排点画和布置字距、行距的方法。
分行布白务使字的上下左右间架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互相照应,以达到整幅作品分布均衡稳称。
赵炅《缘识》云:“分间布白要审详,浓淡均匀看可戏。
”“计”,《说文》的解释是“会算也”,有计算、谋划的意思。
“计白”即对“白”进行谋划、安排。
一张未经落墨的宣纸,是一片空白,是“虚”,也是“无”,然而,当书法家进行挥毫创作后,不仅仅落笔处有实际意义,连空白处也已经被赋予了实际意义。
这意义,是“黑”给的,没有笔画线条的“黑”,宣纸还是那张宣纸,尚未确立艺术品的价值意义,而“黑”的意义,则是“白”给的,没有宣纸,没有“白”,一片皆“黑”,那么,墨汁还是墨汁,同样无法实现艺术品价值的意义。
书法的“白”与“黑”不是均分的、不是恒定的,它们是一个变数,始终处在不可预测之中。
书法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此。
宣纸和墨汁,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必备的要素,真正的书法“黑白世界”,有待于书法家创造。
中国朴素哲学基础[精彩]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既可标示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阴阳,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水火为阴阳属性的标志,称为“阴阳之征兆”。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
若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若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如上述的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3)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
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孟子》200字读后感二年级10篇
《孟子》200字读后感二年级10篇《孟子》200字读后感二年级10篇《孟子》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孟子》200字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200字读后感二年级(篇1)最近几天有些浮躁,感觉心神不宁。
或许是过年前巨大的能量场感染了我,或许是自己太过于敏感,身体的疲惫不觉涌上来。
今天发现,工作了要保持每天的阅读,身体锻炼,整理,这三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
人会有惰性,会有情绪,会喜欢“吃喝玩乐”一切不动脑的东西,这也是天性使然。
阅读《孟子》,这段时间是看不下去的,归结原因是心绪不宁,工作了的我特别容易受到周围能量场的影响,这两天一直都在购置年货,也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发现,读《孟子》实际上是在吸收来自国学文化的高频能量,《孟子》,久石让的音乐,优人神鼓的《托钵僧》,这些都是很纯粹的能量,每天站桩,每天听音乐,每天阅读,每天做这一件件小事来改善自己生命的状态,这些都是养人的宝物。
每天下班后留出一段时间和他们相处,去感受他们一点一滴。
今天站桩的时候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链接,我感觉到腹部的气在一点点往下沉,优人神鼓的音乐不断进入我的身体,我通过身体不断抖动将身体的负能量和情绪排泄出去,完成了整个能量的循环。
阅读《孟子》,我感受到孟子对世人的仁爱和精神境界。
一个人的言语是他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我感受到这位智慧的老人对世间的仁爱。
阅读《孟子》,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在人世间为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屏障,让那些浊气远离在外,之前我一直不太懂得保护自己,也是自己傻傻地全然接受很多东西,这也让我受了很多伤害。
现在我渐渐地为自己的内心构筑一个帐篷,好好保护自己的赤字之心,而立之年,立身后齐家。
《孟子》200字读后感二年级(篇2)孟子,名轲。
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仁政”的创立者和倡导者,有“亚圣”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 白光,
發表時間:10/9/2008
明体第二
一
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相当重的份量的一个字就是"道",要研究中国哲学,必须把这个字的内涵和用法搞清楚。南怀瑾先生在讲授《大学》时,归纳出"道"这个字的五种内涵,与及相应的五种不同的用法:
一是指称道路,一条供人们行走的路,就叫作道。很多古代书上的注解:"道者,径路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
《礼记?中庸》引用了一段孔子的话:"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段话可以用来代表孔子的人生哲学,儒家与道家一样,人生哲学植根于本体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如果脱离了"道"的观念,儒家的仁爱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的人不相信有"道",对"道"的观念非常反感;有的人相信有"道",但认为"道"是远离人的一个神密莫测的东西,持有这些观念的人就不能真正认识和践履圣贤之道。"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孔子引用《诗经》来解释"道不远人","执柯以伐柯"与禅宗所说的"骑牛觅牛"的比喻的意思一模一样。不过人的资质有差异,智慧有高下,要彻悟作为宇宙和生命根源的"道",要看人的资质和所下的功夫,并不是任何人一下子就可以做得到的。这里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比如研究自然科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全世界真正懂的人不会有多少,这固然是与相对论很深奥有关,另一方面,不懂的人绝大多数并没有下功夫去系统地研究过相对论,要下功夫去研究,一是需要具备智力方面的资质,二是需要花很多时间,这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孔子的教育方针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任何愿意学习的人都教,根据每个人所能接受的程度来确定教学的内容。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也不分上智下愚,每个人都要解决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正是儒家学说的着力之处。儒家与道家在哲学基础上没有什么差别,两家学说真正的差异在于,道家着力于宇宙和生命奥秘的探索,目标在于克服物理世界、物质世界的种种障碍,实现庄子所说的"逍遥游";儒家着力于人类社会的安定、和平与康乐,目标在于减轻和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和残杀,使人与人之间能和睦相处,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儒家学说总是从浅近的地方着手,这正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学习圣贤之道的入手之处。"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圣贤之道的君子把别人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来修正自己的言行。一般人都缺乏自知之明,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但对于别人的毛病却看得清清楚楚。要单独找出自身的毛病很困难,但在看到别人的毛病之后再来反省自己的毛病就相对很容易了。"忠恕违道不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能够做到忠恕,离圣贤之道的最高标准就不远了。"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句话解释恕道,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忠"从字形上来解释,意思是人的心要不偏不倚,要放得平正,不要厚此薄彼,同样一件事对张三是一个态度,对李四是另一个态度,对自己又是一个不同的态度,这样做就不是"忠"。
"恕"从字形上来解释,意思是彼心如同己心,别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别人的欢乐就是自已的欢乐。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人要真正做到忠恕是相当不容易的。另一方面,尽管要做到忠恕并不容易,但也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及的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着手的地方,可以一点一滴去做,积少成多,功到自然成。
孔子所说的"忠恕违道不远"的"道"就是圣贤之道,圣贤之道究竟是什么呢?这就必须回到《易经》所开显的本体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变化而出,万事肆物当然包括了人类。站在万事万物的角度看,每一种事物都是彼此不同,各有差别;站在每个人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彼此不同,各有差别。但是,如果从"道"的角度看,没有万事万物的差别,也没有人与人的差别,万事万物同为一体,人与人同为一体。万事万物同为一体,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且还是圣人所看到的事实。《老子》第四十九章说的就是圣人之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不象一般人那样,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心,而是以天下人的心为心,天下人的疾苦就是圣人的疾苦,天下人的康乐就是圣人的康乐。不管世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圣人,圣人都会善待世人。世间的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而圣人看待天下的一切人,就象看待自己年幼无知的孩子一样。世间缺乏大智慧的人,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别人的疾苦和康乐都传递不到自己的身上;圣人看到的是万事万物同为一体,天下人的疾苦和康乐都如同自己的亲身感受。所以,圣人爱一切人而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人,爱一切人就等同于爱自己,伤害任何一个人就等同于伤害自己。一般人是不是从理论上搞清楚万事万物同为一体之后立即就能变成圣人呢?这是不可能的。一般人就算从理论上搞清楚了万事万物同为一体,终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不是事实。而万事万物同为一体对于圣人来说,不仅仅是理论,同时也是事实。同一种对象上怎么会变出两种事实?这个问题需要运用《易经》所开显的认识论才能说得清楚。人类观无论察事物还是思考问题,只要一起心动念就必然会产生能见与所见,能思与所思,"能"与"所"一体两面,互为阴阳。所以不存在离开"主观"之外的,孤立的绝待的"客观","主观"与"客观"相互对待,相互依赖。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主观"具有能动性,若按照阴阳法则匹配,主观是阳,客观是阴。以色盲为例,一般的人能区分出红灯与绿灯不一样,但在有红绿色盲的人看来,红灯与绿灯一模一样,两种人的客观事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有红绿色盲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红绿色盲,所以认为红灯与绿灯有差别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红绿色盲只是一种病态。可以设想有这样一个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有红绿色盲,只有极少数人能区分红色和绿色,在这种情况下,红灯与绿灯一模一样就成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而能区分红色与绿色的人就成了病态,他们所看到的并不会被一般人承认为客观事实。再以狗眼为例子来说明,狗类的眼睛能感受红外线,狗类在夜间看动西很清楚,而人类就没有这样的功能。在同一个没有灯的夜晚的同一段时间、同一个地点,人和狗所观察到的周围的景象绝对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到底人看到景象的算客观事实,还是狗看到的景象算客观事实?从哲学上说,并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只能说各有各的客观事实。有一个来源于佛经的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摸到象鼻的盲人说大象象一条蛇,摸到象腹的人说大象象一堵墙,摸到象腿的人说大象象一根柱子,摸到象尾的人说大象象一根草绳,盲人对大象的描述在双眼明亮的人看来非常可笑,但在盲人那就里的确是客观的事实。盲人摸象还有另一层深意,主观成见是人性之中根深蒂固的成分,往往抓住一点片面的事实就固执地认为已经看到了全部的事实,变成了坐井观天。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最后归结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西方人直到1927年玻尔作了《量子公设和原子理论的新进展》的演讲,提出著名的互补原理,才摸到了这个问题的边缘。玻尔指出,在物理理论中,平常大家总是认为可以不必干涉所研究的对象,就可以观测该对象,但从量子理论看来却不可能,因为对原子体系的任何观测,都将涉及所观测的对象在观测过程中已经有所改变,因此不可能有单一的定义,平常所谓的因果性不复存在。互补原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同的观测仪器对同一对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观测结果。中国文化中有一个特有的词语"境界",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和类似的观念。"境界"一词的涵义,简单地说就是与特定的主观必然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客观,这样一个主客观的统一体就叫"境界"。比如对于同一轮明月,不同的人观看明月会有不同的境界:
二为一个理则,或为一个方法上的原理、原则的浓缩之名词,例如,《易经·系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医药上的定理,有叫医道,或药物之道。用于政治上的原则,便叫政道。用事军事,叫兵道。又如《孙子》中所用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甚至自古以来,已经为人们惯用的口头语,所谓"盗亦有道"。或者"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字,都是指有某一个特定法则的道。
三是形而上哲学的代号,如《周易·系传》所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学者谓之道"。形而下,是指物理世界、物质世界有形有相的东西;"器"字,就是指有形相的东西而言。那么,超越于物质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那个本来体性,那个能为"万象之主"的又是什么东西呢?它是实在唯物的,还是抽象唯心的呢?这是我们自古祖先传统的答案,不是"物",也不是"心",心物两样,也还是它的作用现象而已。这无以名的它,便叫作道。例如《老子》一书,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的道,这是从形而上说起。
天地随时都在变化,正所谓"生生之谓易",这一切都是道的作用。
能化生万物的"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孔子在《周易·系辞上传》中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道"没有一定的方所,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因为唯有"道"所变化出来的万物才有一定的方所和形状。《老子》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用眼睛看不到,用耳朵听不到,用身体感触不到。当然用思维也一样,无论是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辩证"思维,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思维,都思维不到"道",因为思维的对象只是名词和语言。现代科学对人类思维的一些问题也研究得比较透彻了,人类的思维离不开词语和句文,词语和句文都只不过是语言符号不同的排列组合而已。思维就语言符号的加工,这正是现代电脑科技的科学基础。当然电脑只不过是一种人造的机器,只能按照人事先设计好的程式对语言符号进行机械化的加工。作为人类思维对象的语言符号,只不过是"道"所变化出来的一种事物,并不是"道"的本身。古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比喻,叫做"因指见月",用手指只是用来指示月亮的所在,本身并不是月亮本身,但人们都容易抓住手指不放,认为手指就是月亮。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象看月亮这种简单的问题,头脑正常的人还不至于会如此糊涂。人们对每一个语言符号都赋以一定的意义,这就是词语的"能指"与"所指"的问题,比如说某人的姓名叫"张三",熟悉张三的人只要听到"张三"这个词,立马就会想到某人,"张三"这个词就是"能指",某人就是"所指","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一个词语对应某种具体的事物,或者对应某种抽象的观念,这是人类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类思维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这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任何问题,唯独在思维"道"时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根本的原因在于,词语和其所指对象,无论所指的对象是具体的事物还是抽象的观念,都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只有"器"才能被作为"器"之一的人的感官和意识所感知,这是人的认识作用本身固有的无法更改的特性。人不能通过感官和意识思维见"道"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一起心动念就会"背道而驰"。禅宗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比喻,叫做"骑牛觅牛",一个人家里只有一头牛,有一天突发奇想认为自家的牛丢失了,于是骑着自家的牛到处去找自家的牛,这样去照永远都找不到。古代有一个比丘尼,悟道之后作了一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人类的心理作用,无论是眼看、耳听、鼻嗅、舌尝,还是意识的思维,都是"道"所变现出来的功能,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人类不能用通常的方式直接见"道"的原因,可以用《楞严经》中的一句话来归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也说得很妙:"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当然,这并不是什么"神密主义",有些学者动不动就把自己搞不明白的东西称为"神密主义"。"神密"与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真正搞清楚人类认识事物的各种方式的极限所在,就会感觉到简单明了而不会再觉得神密。《易经》的基本法则之一是简易,如果用易经的哲学思想来看认识论的问题就更加简单明了,人类的任何一种心理作用,能见与所见,能听与所听,能嗅与所嗅,能尝与所尝,能触与所触,能思与所思,都是"道"所变现出来的阴阳两极,"能"与"所"是一体的两面,尤如人的手心与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