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的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的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包括保肝护肝治疗、抗炎治疗等,以 辅助抗病毒治疗,提高疗效。
干扰素
干扰素乙二醇 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
病毒学指标
通过监测血清HBV DNA水平, 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如HBV DNA转阴或明显下降表示治疗有
效。
生化学指标
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可用 于评估肝脏炎症程度,指标恢复 正常或明显改善表示治疗有效。
肝衰竭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
乙肝病毒复制是肝衰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 展。
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原则
以保肝、降酶、抗病毒为主要治疗措施,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全。
孕妇患者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
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需谨慎,需在 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肝衰竭患者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 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 功能和病毒载量,避免加重病情。
05 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 病毒治疗的前景与展望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可进展为肝 硬化,进而引发一系列并 发症,如门静脉高压、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 癌的风险较高,长期炎症 刺激可导致肝细胞恶变。
0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的重要性
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控制病毒复制
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乙型 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
特点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隐匿性、病程 长、易反复发作、进展为肝硬化 和肝癌的风险高等特点。

慢性乙肝的规范化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慢性乙肝的规范化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21%
21% 18% 12%
替比夫定3 替诺福韦酯4 恩替卡韦5
拉米夫定5 阿德福韦酯6
1.Janssen HLA, et al. Lancet. 2005. 2. Lau GKK, et al. NEJM 2005. 3. Lai CL, et al. Hepatol. 2005. 4. Heathcote J, et al. J AASLD 2007, 5.Chang TT, et al. NEJM 2006. 6 Marcellin P, et al. NEJM 2003.
1
美国肝 病学会3
2015
推荐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替诺福韦酯或 恩替卡韦
中国4
2015
推荐使用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酯,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2015
推荐使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
欧洲肝 病学会2
2012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是强效低耐药的药物,是可以信赖的一 线单药治疗药物
2013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替诺福韦酯/ 恩替卡韦是一线用药
13
干扰素 疗程相对固定 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疗效相对持久 无耐药变异问题
核苷(酸)类似物 口服给药 抑制病毒作用强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 需要注射给药 • 不良反应较明显 • 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 • • • •
疗程相对不固定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 疗效不够持久 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 停药后可出现病情恶化
明显肝脏炎症(2 级以上)
或纤维化(2 级以上)(A1)。
抗病毒治疗
ALT持续处于1~2倍正常上限,特别是 >30 岁者,建议行肝活检或无创性检查, 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B2)。 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一次),年龄 >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家族史, 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 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B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干扰素应答者可降低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 -不良反应较多,较大
20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结束(即
时)完全应答率为40%~60%,持久应 答率为30%~40%
21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HBeAg阴转率约30%-50%
►HBV
DNA阴转率约40%-60% ►ALT复常率约50% 干扰素剂量:3-10MU/次,疗程不少于 6个月
适应症:ALT升高(≥2~≤10×ULN)、HBV DNA阳性 和HBeAg(+)或(-)的慢性乙型肝炎 禁忌症:重型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不宜用于慢性HBV携带者 剂量和疗程:5MU tiw,疗程:6个月或更长,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应延长疗程至少1年 抗病毒部分有效地病例,延长疗程能提高疗效 应个体化治疗 -完全应答者多数可获持久疗效
13
可治性
治疗目标 一、低标准 1.转氨酶正常 2.e抗原阴转,e抗体阳转 3.HBV DNA转阴,半年以上 二、高标准 1.转氨酶正常 2.表面抗原阴转,表明抗体阳转 3.HBV DNA转阴,不再复发
14
可治性的根据
1. 2. 3.
急性乙肝痊愈后可达到上述标准 黑猩猩感染乙肝后也可达到上述标准(包括 cccDNA的清除) 临床上也可见上述慢乙肝痊愈(自愈或治愈), 这种清除都是通过自身特异性免疫的出现
37
LAM+AVD联合治疗LAM-R,HBsAg(-) 肝硬化阻止失代偿发生
五年分析结果
38
病人分组
► A组:临床耐药,共42例,35例(83%)继
用ADV ► B组:基因耐药,28例,均加用ADV ► 其他:54例对拉米夫啶持续有效地继续使用 LAM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预防
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 血清学检测: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 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 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 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 接种过疫苗或虽接种过疫苗但抗-HBs<10mIU/ml 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 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20g,于1 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3针乙肝疫苗各20g
主要内容
认识乙肝病毒 乙肝的危害 抗乙肝病毒治疗指征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及选择
病原学
电镜下HBV颗粒
HBV病毒结构示意图
乙肝病毒发现历史
澳抗:美国科学家Blumberg于1964年从澳 大利亚土著人血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抗原, 叫做澳大利亚抗原
肝炎相关抗原:澳抗是一个与肝炎相关的抗 原,英文缩写是HAA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 年12 月10 日制定
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 HBeAg阳性者治疗指征为HBV DNA≥105 拷贝/ml, HBeAg阴性者为HBV DNA≥104 拷贝/ml,ALT 正常 或升高。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 - 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 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
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 接触传播。但日常工作和生活等无血液暴露的 接触无传染性。
慢性乙肝感染的自然史
痊愈
病情稳定
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感染
慢性肝炎
肝硬化Biblioteka 肝癌死亡慢性携带者

HBV抗病毒治疗教学课件

HBV抗病毒治疗教学课件

《HBV抗病毒治疗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HB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概述•HBV抗病毒治疗药物种类及特点•HBV抗病毒治疗方案及选择•HBV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及管理目•HBV抗病毒治疗案例分享及经验总结•HBV抗病毒治疗展望及未来发展趋势录01HB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概述1HBV感染基本概念23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引起乙型肝炎。

HBV感染定义HBV感染后可表现为隐性感染、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

感染状态HBV感染者及慢性HBV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染源03社会和经济影响HBV感染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均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HBV感染的危害01疾病负担重全球约2.4亿人患有慢性HBV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如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

02并发症慢性HBV感染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同时还可伴随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提高生存率。

预防传播对于传染源,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降低传染风险,防止疾病的传播。

控制病情发展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从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02HBV抗病毒治疗药物种类及特点强效、安全、耐药发生率低、作用迅速、价格相对较低。

总结词核苷(酸)类似物是HBV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代表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而阻止病毒复制,具有强效、安全、耐药发生率低、作用迅速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HBV感染者。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耐药性,需要密切监测。

此外,核苷(酸)类似物的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详细描述核苷(酸)类似物总结词直接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副作用明显、价格较高。

详细描述干扰素类是HBV抗病毒治疗的另一种主要药物,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专题ppt课件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专题ppt课件
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药物治疗
中国乙肝防治指1南0
e抗原(-)乙肝
俗称“小三阳”
HBV DNA 104拷贝/L
转氨酶(ALT)
正常
升高(>两倍)
HBV DNA <104拷贝/L
无需治疗: 每隔6-12个月定期随访一次
可考虑穿刺活检, 如果有明显活动性病变,则需积极治疗
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药物治疗
中国乙肝防治指1南1
需抗病毒治
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俗称“小三阳”)—— HBsAg+、HBeAg-、抗HBc+、HBV-DNA+
• “小三阳”携带者(ALT正常)
不需要抗病毒
H治BV疗DNA的阳性与否或水平高低,并不能决定是否慢性乙肝,
• “小三阳”慢性也乙不肝能(决A定LT是异否常需)要治疗
需抗病毒治

8
免 疫 耐 受 期
直接抗病毒作用
病毒
4
免疫清除
干扰素
免疫识别 免疫抗病作用
病毒
5
单纯抑制病毒复制
“假性核苷”
6
直接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 口服给药
HBV DNA抑制作用强 无免疫调节作用 副作用少 耐药风险
HBsAg血清学转换罕见 长期治疗-药效降低
免疫为基础的治疗 干扰素治疗 注射给药
HBV DNA抑制作用较弱 抗病毒与免疫调节作用
• 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转氨酶的短期波动甚至升高 • 与核苷类似物直接抑制病毒不同,干扰素治疗HBV DNA下降要较晚或
较慢
评估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需要治疗时间至少6 个月
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最好的指标是e抗原血清学转 换而不是单纯的HBV DNA载量的降低

HBV抗病毒治疗.ppt

HBV抗病毒治疗.ppt

0 Baseline
1 2 4 8 12 16 20 24
Study Weeks
随访结束后HBeAg 转阴和转换率
Treatment IFN -2a 4.5 MIU tiw (n=51) PEG-IFN -2a (40KD) qw 90 mg (n=49) 180 mg (n=46) 270 mg (n=48)
125
150
Clin Pharmacol Ther. 1996:59:636-646
A Phase II Open Label Study Evaluat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ginterferon alfa-2a (40KD) vs Interferon alfa-2a in Interferon-Naï 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Graham Cooksley, M.D.
AASLD Annual Meeting Dallas, November 2001
Study Design
194 IFN-naive randomised EOT 24 weeks EOF 48 weeks
4.5 MIU IFN -2a tiw
90 µg PEG-IFN -2a (40KD) qw 180 µg PEG-IFN -2a (40KD) qw 270 µg PEG-IFN -2a (40KD) qw
HBeAg Loss Seroconversion 25% 25%
37% 35% 29%
37% 33% 27%
End-of-Follow-up Combined Response*
30
Patients with response(%)

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教材教学课件

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教材教学课件
干扰素
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 病毒复制,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免疫调节剂应用指征与方法
胸腺肽
通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抗病毒作用。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免疫核糖核酸
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细胞,提高抗病毒能力。常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保肝降酶药物选择依据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生活习惯改进建议
戒烟限酒
减少烟酒对肝脏的损害,促进康 复。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 过度劳累。
适当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 疫力。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预防并发症
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处理并发症
起病急,症状明显,包 括乏力、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黄疸等。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症状较 轻或无症状,但长期存 在病毒复制和肝损伤。
病情严重,出现肝衰竭症状 ,如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
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等。
淤胆型肝炎
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 种特殊临床类型,表现为黄
疸深、粪便颜色变浅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利用NK细胞对HBV感染细胞的天然杀伤作用,进行治疗性干预。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
通过体外培养CIK细胞,回输患者体内,发挥抗HBV作用。
新型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抗病毒药物
针对HBV生命周期的不同 阶段,开发新型抗病毒药 物,如核苷类似物、聚合 酶抑制剂等。
宿主靶向药物
程度。
肝脏影像学检查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2021精选ppt
19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 5、干扰素不良反应及处理
2021精选ppt
20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 6、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
2021精选ppt
Hale Waihona Puke 2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 7、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监测和随访
2021精选ppt
2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
2021精选ppt
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2021精选ppt
1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四)中国指南对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疗程的建议
要实现上述的治疗目标,对于治疗疗程的建议如下
完全应答者最短疗程:HBeAg阳性CHB者需要24月,HBeAg阴性 CHB者需要30月。
2021精选ppt
13
26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2恩替卡韦停药要结合患者各项检测指标症状体征及服药时间等综合分析判定才可以对停药时间作出较为正确的判定这样可以避免因停药不当而造成病毒反弹现象的发生所以说恩替卡韦停药时间要听从专业医生指导患者切勿在检查指标正常或症状缓解时就擅自停服治疗上的中途而废或盲目停药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会危及生命
2021精选ppt
30
谢谢聆听!
2021精选ppt
(四)核苷(酸)类似物
1、拉米夫定 (1)用法用量: 100mg, qd, po;疗程为1年~数年; 副作用少;有较广泛适应症;出现问题多为耐药性变 异,以及过早停药可能会有反弹。(2)YMDD变异 长期使用拉米夫定可使部分患者体内的HBV在DNAP 的保守区发生YMDD(Y=酪氨酸;M=蛋氨酸;D= 天冬氨酸)变异,出现HBV-DNA反跳。变异的耐药 机制是由AA552的蛋氨酸被缬氨酸或异亮氨酸替代 (即M552→I/U), 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与拉米 夫定的结合力大为降低而导致耐药。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 ppt课件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 ppt课件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HBeAg阳性者的治疗指征为 HBV DNA≥105 copies /ml,HBeAg阴性者为HBV DNA≥104copies/ml,ALT正常或
升高。
36.2%
9.8
(6.7-14.4)
30
105–<106 (n=333)
104–<105 ( n=628)
300–<104 ( n=1,150) <300 (n=869) 20
5.9
23.5% (3.9-9.0)
Log rank test of trend
10
p<0.001
9.8% 5.9% 4.5%
长期的HBeAg阳性和高水平HBV DNA是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12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累积发生率 (%受试者)
所有受试者肝硬化的累积发生率(N=3,582)
相关风险系数 (95% CI)
40 Baseline HBV DNA level, copies/ml
≥106 (n=602)
60
55%
代偿期肝硬化 40
20
14%
失代偿期肝硬化2
0
年数

1、 Weissberg et al, Ann Intern Med. 1984 Nov;101(5):613-6 2、De Jongh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2 Nov;103(5):1630-5
美国消化协会治疗规范(2006)
AASLD 2007
失代偿期
代偿期
失代偿期
代偿期
HBV DNA 可测
HBV DNA可 测,≤104

乙肝抗病毒精品PPT课件

乙肝抗病毒精品PPT课件
9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从原则上讲,慢性乙型肝炎包括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只要
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就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抗病毒治 疗的疗效与患者的基础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处于免疫耐 受期的患者在目前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情况下,常常难以 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即使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患者也是 免疫功能激活和相对静止相互交替,在免疫功能相对静 止阶段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也有限。一般来说,患者血清 ALT 水平是免疫功能是否激活的标志,也是抗病毒治疗 的指征之一。
的标准停药,复发率仍较高。
3
HBSAG PREVALENCE IN THE WORLD
7.18% HBsAg Prevalence
≥ 8% (high) 2% to 7% (intermediate) < 2% (low)
Modified from Weinbaum CM, et al. MMWR Recomm Rep. 2008;57(RR-8):1-20.
4
慢乙肝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
宿主因素
• 年龄>40岁 • 男性 • 纤维化程度 • ALT升高 • HCC家族史
……
病毒因素
• HBV DNA高水平 • 持续HBeAg阳性 • 持续HBsAg阳性 • HBV基因型C • HBV突变(BCP, pre-S) • 合并HCV/HDV感染 • 合并HIV感染
+
+
+
ALT
>ULN -
-
年龄
>40 >40 -
疾病进展证据

抗病毒 肝活检 肝活检
12
HBEAG持续阳性>40岁者预后差
Chen Y. Hepatology 2010; 51:435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治疗过程应该留意〔原那么〕
• 1、没有HBV目的,ALT再高也不要贸然运用抗病 毒药,应查找ALT升高的真正缘由。
• 2.急性乙肝时,虽然ALT很高,HBV也有明显的复 制,但也不宜运用抗HBV药物,由于急性乙肝病 人免疫功能正常,它们能猛烈攻击HBV,很快会 把HBV去除掉,虽然肝细胞有大量损伤,但肝细 胞有极强的再生功能,HBV被去除后,可以很快 修复而恢复正常。急性乙肝预后良好,仅有极个 别的病人能够转为慢性乙肝。
治疗原那么:
• 一是HBv复制活泼,HBeAg阳性、HBv DNA阳性;
• 二是肝脏组织有炎症改动。对第一条,乙 肝带毒者都可掌握,化验单上是一目了然 的。对于第二条,乙肝带毒者本人就难于 掌握,没有病症,转氨酶不升高,也只需 经过肝穿刺来证明了。
药物分类
•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 • 该类药物的优点是有固定疗程、不产生病毒耐
• 2.指南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一切感染乙肝 病毒的人都需求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使HBV DNA程度很高,只需肝功能正常,就无需进展抗 病毒治疗。但坚持定期检测,不能掉以轻心。
简介
• 2019年最新出版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 疗专家共识>指出,肝功能代偿期:HBV DNA程度超越1×104拷贝/ml和〔或〕血清 ALT程度超越正常值上限,肝活检显示重度 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 化 的乙肝患者都需求进展抗病毒治疗。此 外,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 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也应该立 刻开场抗病毒治疗。
治疗过程应该留意
• 3.慢性乙肝,能够是“小三阳〞,也能够是 “大三阳〞,但ALT不断不高,不超越正常 值上限两倍,临床实际证明,这类肝炎运 用抗病毒药的应对率很低,效果不好,他 们体内还存在免疫耐受问题,此时可暂不 运用抗病毒药,要留意察看,定期检测肝 功能。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单药治疗至48周可获得较高的HBeAg血清 转化率,推荐疗程为1年 2 如果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仍 >20000IU/ml, 建议停止pegIFN治疗, 改用NAs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HBeAg阴性的患者
如果经过12周治疗后HBsAg未下降且HBV DNA较基线下降<2Log10IU/ml,应考虑停止 PegIFN-α治疗
0 IFN- IFN- LAM LdT ETV ADV TDF 2a 2b
HBeAg血清转换率 HBV DNA转阴 ALT复常 HBsAg转阴
图1:IFN及NA短期治疗48-52周的疗效对比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HBeAg阴性CHB患者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
100
90
80
百 70
分 率
60 50
40
30
3 精神异常:抑郁、焦虑严重者应停药 4 自身免疫现象:请相关医师会诊,严重者停药 5 其他:肾脏损害,心血管并发症,听力下降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IFN治疗的禁忌症
1 妊娠或短期有妊娠计划 2 精神病史(精神分裂或严重抑郁症) 3 未控制的癫痫 4 失代偿性肝硬化 5 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6 伴有严重感染、视网膜疾病、心力衰竭和慢性阻
1 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 纤维化2级以上
2 ALT持续处于1*ULN至2*ULN之间,特别是年龄>30岁者, 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 给予抗病毒治疗
3 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一次),年龄>30岁,伴有 肝硬化或HCC家族病史,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 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达到慢乙肝治疗目标
持久抑制HBV复制
病毒抑制对肝病进展的影响
• 持续病毒抑制可导致:
– 减轻炎症、坏死.、纤维化 – 减少肝功能失代偿 – 减少肝硬化、HCC发生率 – 降低死亡率
通过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以期达 到
不同的疗效及治疗终点
HBV DNA下 ALT,AST
降及转阴
复常
HBeAg 阳性患者
• 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1992年为9.75%;2006年为 7.18%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
卫生部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卫生部网站200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5
慢性乙肝是进展性疾病
5年内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情况
肝硬化 肝癌 生存率
IFN-治疗 患者
(n=233)
18%
p = 0.041*
3%
p = 0.011*
98%
p = 0.003*
配对未处理的 对照组 (n=233) 34%
13%
53%
随访时间: 平均 11年 (中位数6.6 年; 范围: 1.1 到16.5年)
*p vs 对照
Lin et al. EASL 2005 and J Hepatol 2007
WHO and CDC fact sheets, available at www.who.int and
Kew MC. Viral hepatitis & liver disease, 2004
全国HBV感染的流行情况
根据1992年和2006年全国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 学调查:
抗病毒药物的出现
干扰素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 替比夫定 替诺福韦
1991
1998
2002
2005
2005
2006
2008
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新时代”
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发展
ALT
血清学
HBV DNA HBV DNA (PCR) HBV DNA
(杂交法)
(实时 PCR)
治疗方案必须整合诊断、监测和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慢性乙肝 12–20% 肝硬化
失代偿期肝硬化 亡 死
肝细胞癌(HCC)
Fattovich G et al. Hepatology 1995; Liaw YF et al. Liver 1989; Ikeda K et al. J Hepatol 1998.
HBV DNA高负荷是肝硬化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
HBV DNA水平与肝癌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的难治性疾病
▲ 清除完全消除HBV; ▲ 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难以清除病毒; ▲ 病毒耐药变异,对抗病毒药产生耐药; ▲ HBV DNA与宿主细胞DNA整合。
慢性乙肝的长期性疾病
慢性乙肝的长期性,表现为病程长和疗程长。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
• 持久抑制及消除HBV ; • 改善和阻止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的进展; •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 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
■ 拉米夫定 (lamivudine,LVD) ■ 阿德福韦酯 (adefovir dipivoxil,ADV) ■ 恩替卡韦 ( entecavir,ETV) ■ 替比夫定 ( telbivudine,LdT) ■ 替诺福韦 ( tenofovir,TDF),美国、欧盟已批淮
analogs)
慢性乙肝治疗药物和诊断技术的进展
• 抑制病毒作用较弱、较慢; • 不良反应较明显; • 需要注射给药; • 适应证较窄,不适用于肝功能失代
偿患者。
• 疗程相对不固定,须长期维持治疗; • 疗效不够持久,停药后易复发,病
情恶化; •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 • 长期应用可产生抗病毒耐药,使病
毒突破及病情恶化;
IFN治疗亚洲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的长期预后 11年随访结果
• 降低后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产生耐药;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20亿人曾感染HBV, 占全球人口1/3
25%~40%最终将死 于肝功能失代偿、
肝硬化或肝癌
全球60亿人口
每年因HBV感 染相关死亡者 100万例,占传 染病死亡率第 7位
慢性HBV感染者3. 5-4.0亿, 其中亚洲占2/3 ,中国占1/4
12周Hale Waihona Puke 疗评估病毒学应答,排除原发性无应答*
24周HBV DNA水平评估
理想应答 ≤103 拷贝/ml
继续单药治疗 并进行疗效及耐药监测
* 应答不理想的患者应首先评估依从性问题
部分应答 >103 拷贝/ml
加用阿德福韦酯 并进行疗效及耐药监测
庄辉,翁心华,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5):257-259.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27(4):255-256
α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 肝
干扰素 优缺点的比核较苷(酸)类似物
✓ 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 ✓ 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 疗效持久; ✓ 无耐药变异; ✓ 有固定疗程。
✓ 抑制病毒作用强而快; ✓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 可口服给药, ✓ 适应证较广,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
患者。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的耐药管理
抗病毒耐药的危害及后果
• 使抗病毒治疗失效; • 导致肝脏疾病进展;
– 病毒学突破(viral breakthrough)、生化学突破(biochemical breakthrough) 、 HBV血清学逆转及组织学恶化
– 发生肝炎急性恶化,肝脏失代偿和肝衰竭 – 肝移植失败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路线图概念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路线图是根据早期病毒应答, 决定下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耐药 率,实现优化的个体化治疗。
国內对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优化治疗方案流程图
HBeAg阳性患者
ALT≥2×ULN 和HBV <109 拷贝/毫升
HBeAg阴性患者
HBV DNA<107拷贝/毫升
HBeAg 转阴
AntiHBe 出现
HBsAg
转阴或血清 转换
HBeAg 阴性患者
组织学改善
国内、外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抗HBV药 物
• 干扰素
■ 普通 干扰素(conventional interferon- ) ■ 聚乙二醇化 干扰素 (peg-interferon-)
• 核苷(酸)类似物(nuc1eos(t)i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