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感染性腹泻(最新)PPT参考课件

感染性腹泻(最新)PPT参考课件
3
什么是腹泻?
• 很多病因引起,多数1-2天后自然好转 持续数日严重的腹泻,可以造成严重后果。 •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脱水症。在儿童尤其危 险 • 出现腹泻时,身体流失的不单只是水分, 也包括一些保持身体运作的重要矿物质 (例如钾和钠) • 如腹泻持续数周,会引起营养失调,体重 不断下降。
4
5
消化道正常防御机制
痢疾和食物中毒都可伴有明显的腹痛。 霍乱的腹泻严重,但霍乱弧菌并不引起肠道病变,很少有腹痛.来自15“里急后重”。
• 痢疾杆菌主要侵犯结肠,且以乙状结肠和 直肠为主。人的直肠壁内有胀满感觉感受 器,该部位的炎症病变可对该感受器产生 刺激,使人总有便意。
• 次数频繁,每次总有便不净、排不完的感 觉,但每次排出的大便量并不多。 • 医学上称这种感觉为“里急后重”。
7
腹泻分为两大类
腹泻的种类很多,
• 可以有感染性的 • 非感染性的:有其它疾病引起的
8
其它疾病引起的引起腹泻
• 分泌性腹泻:见于内泌素肿瘤、滥用缓泻剂、胆盐 吸收障碍、脂肪 酸吸收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 吸收不良性腹泻可发生于小儿乳糜病、小肠切除
过多、类癌综合征等。
• 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
10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
• 病毒:轮状病毒、诺罗病毒、肠腺病毒等 • 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 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 大肠埃希菌等 • 细菌感染性腹泻:非伤寒沙门菌、痢疾杆 菌、霍乱弧菌、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 变形杆菌、艰难梭菌、类志贺邻单胞菌等 • 其他:寄生虫、真菌等
14
呕吐及腹痛
• 呕吐
• 食物中毒的呕吐比较明显,多在腹泻之前先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 腹部绞痛和腹泻。 先吐后泻 霍乱的呕吐多因肠道内的大量液体来不及排出体外所致。一般先发生 剧烈腹泻,继之出现呕吐,呕吐为喷射性的。 霍乱是“先泻后吐”。 痢疾的肠道病变部位较低,痢疾的呕吐症状较轻。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演示ppt课件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演示ppt课件

02
细菌性腹泻
常见细菌种类及其特点
痢疾杆菌
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 病原菌,可导致严重腹
泻、发热和腹痛。
沙门氏菌
广泛存在于家禽、家畜 和宠物中,通过食物或 水传播,引起急性胃肠
炎。
志贺氏菌
又称痢疾杆菌,主要引 起细菌性痢疾,表现为 发热、腹痛、腹泻等。
空肠弯曲菌
主要引起急性肠炎,表 现为水样便、发热、恶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汇报人:XXX 2024-01-18
目 录
• 引言 • 细菌性腹泻 • 病毒性腹泻 • 寄生虫性腹泻 • 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并发症与危害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和分类
定义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指由细菌、 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 的肠道感染,导致腹泻为主要症 状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其他感染性 腹泻病可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 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不同 病原体引起的腹泻病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如细菌性腹泻常伴有脓血便,病毒性腹 泻多为水样便等。
诊断依据
诊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常 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血清学检查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 史、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定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疫苗研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有望研发出针对其他感染 性腹泻病的新型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精准医疗应用
通过基因测序等精准医疗技术,实现对病原体的 快速准确检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智能化预防策略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制定更加智能化 的预防策略,降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率。

感染性腹泻护理查房 ppt课件

感染性腹泻护理查房 ppt课件

134.9
WBC(0)
隐血(0)
维生素C
镜检白细胞(/HP)
颜色
性状
脓细胞
红细胞
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阴性
7.7
+2 +1 +3 4—6 黄 软 未见 未见
7.9
+- - +3 1—3 黄 软 未见 未见
病例介绍
2016.7.6 20:40 T39.4℃,医嘱予布洛芬混悬液2ml口服 21:41 T38.7℃
病毒性
寄生虫
真菌
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弯曲菌
轮状病毒 诺沃克病毒 肠腺病毒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人芽囊原虫 隐孢子虫
念珠菌 曲菌
毛雾菌
流行病学
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长达数天,甚或数周,往往起病急。
流行特征: 病毒性:秋冬季
细菌性:夏秋季
发病机制
多种机制共同作用
渗透性腹泻
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 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护理诊断
1.腹泻 2.体液不足
与感染、喂养不当、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与腹泻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腹泻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5.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6.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消化道排出病原体有关
I 1、置单病种病房,预防感染传播。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儿前后洗手。 3、宣教家属减少陪护及探视。 4、病室每日通风,紫外线消毒,衣物在阳光下曝晒。 5、观察大便情况。
O6 7月11日,患儿出院,未发生院内感染
护理措施
P7 潜在并发症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高热惊厥。

急性感染性腹泻处理流程ppt课件

急性感染性腹泻处理流程ppt课件

精选ppt
2
病因:
病因分析
病毒(50%). 细菌 寄生虫和真菌
精选ppt
3
感染性腹泻诊疗现状
• 1.根据指南应该给予补液的患者,未给予补 液治疗;
• 2.根据指南大多数患者应给予ORS补液, 但给予静脉补液;
• 3.根据指南不需加用抗菌药物治疗,但实际 使用抗菌药物。
• 基本核心问题:补液、止泻、抗感染
先晶后胶、见尿补钾。
9
二、病原筛查
1 流行病学线索:季节、旅行史、进食史;
2 临床症状线索:腹痛、里急后重、粪便性状、恶心、 呕吐;
3
大便化索
精选ppt
10
病毒感染
1
好发于秋 冬季
typical characteristic
4
2
多侵犯小肠
诺如病毒、B组轮
3
中重度旅行者腹泻。
精选ppt
22
四、传染病报告
精选ppt
23
参考文献
1. Andi L. Shane, MD Rajal K. Mody, MD John A. Crump,et al; 2017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arrhea. Clin Infect Dis 2017; 65(12):1963–1973.
免疫应答
典型表现
肥达反应
精选ppt
15
寄生虫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持续性腹泻超过2周
▪光学显微 镜检测可 发现虫卵、 滋养体、 包囊和卵 囊

感染性腹泻演示文稿课件

感染性腹泻演示文稿课件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是引起腹泻 的原因之一,如阿米巴原 虫、贾第鞭毛虫等。
抗生素使用不当
长期或不适当使用抗生素 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引起腹泻。
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 食物可能导致腹泻和其他 消化系统症状。
03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A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以 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接种对象
轮状病毒疫苗主要针对婴幼儿,霍乱疫苗则适用 于特定的高风险人群。
接种建议
根据当地腹泻疾病流行情况,结合医生建议,选 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05 感染性腹泻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细菌性腹泻爆发事件
总结词
大规模爆发、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详细描述
某地区发生细菌性腹泻爆发事件,短时间内大量患者就诊,经调查发现是由一种 常见细菌引起,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当地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加强水源监测和食 品卫生管理,并开展宣传教育,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感染性腹泻演示文稿 课件
目录
• 感染性腹泻概述 • 感染性腹泻的病因 •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 感染性腹泻的预防与控制 • 感染性腹泻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感染性腹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 的消化道综合征,以腹泻为主要 表现。
分类
根据病因,感染性腹泻可分为细 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和真菌 性腹泻等。
开展腹泻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腹泻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个人防护措施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 是在上厕所、处理食品、换尿布
之后。
分隔食物

感染性腹泻—预防措施(流行病学课件)

感染性腹泻—预防措施(流行病学课件)
为控制流行局势可考虑对密切接触者等小范围内使用。
预防措施
其他措施 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动员全社会
参与和提高个体自我保护能力也是感染性腹泻防制的重要措施。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就地卫生处理。
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 三管一灭:管理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 • 个人卫生:主要是饭前便后洗手; • 改善饮食:提倡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等。
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 疫苗预防; • 药物预防:原则上不提倡使用药物预防,但当流行特别严重时,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策略
WHO倡导的关键的预防策略: • 获得安全饮水; • 使用经过改良的卫生设施; • 用肥皂洗手; • 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 •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食品卫生; • 有关感染如何传播的健康教育; •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预防策略
WHO预防控制肺炎和腹泻的全球行动计划(GAPPD) GAPPD的目标:
到2025年三岁以下儿童肺炎导致的死亡率降到3‰以下,腹泻导 致的死亡率降到1‰以下;减少75%的严重肺炎和严重腹泻的发病 (与2010年相比)。
主要干预手段包括: 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疫苗接种;用肥皂洗手;喝安全的饮
用水;使用经过改良的卫生设施;适当的治疗等。; • 开展疫情监测:包括人群监测和环境监测; • 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 • 对传染源的措施要求做到“五早一就”:早发现、早诊断、早

感染性腹泻ppt课件

感染性腹泻ppt课件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
病人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感染性腹泻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病人
腹泻病人、亚临床病人
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流行病学意义
活动是否受限、带菌和排菌时间长短、从事职业等有关
受感染的动物
动物传染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弯曲菌肠炎、沙门菌肠炎、耶氏菌肠炎、食物中毒等
感染性腹泻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人群分布
以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 发病率 不同经济、文化、卫生、职业人群之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
流行形式
可以呈现为散发、暴发或流行 一般经水和食物传播的感染性腹泻以暴发和流行为主 霍乱、痢疾、沙门菌感染 致泻性弧菌感染、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InfectioFra biblioteks Diarrhea
感染性腹泻
引言
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指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 肠道传染病
腹 泻 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急性腹泻 急性起病,病程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 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 慢性腹泻 反复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amorrhagic E. coli, EHEC)
感染性腹泻
第一节 病原学
感染性腹泻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二、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方式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课件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课件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 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 即广义上的感染性腹泻。我们也把除霍乱、细 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第一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病原学
志贺菌
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有诊断意义的抗原有三类:O、H、K; 伤寒沙门菌(S.typhi) 伤寒 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副伤寒 其他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 一般腹泻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一般不使用止泻药和止吐药,尤其是儿童禁用此类药物。
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
发病率高 诊断困难 病原体耐药严重 病原体抗原变异 新病原体出现
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
三、主要问题与对策
主要问题
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与饮食卫生状况 研制高效多价疫苗 建立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 加强病原体耐药性研究和控制 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体系
粪-口传播方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 经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不同的病原体,人体获得的免疫力持续时间不同 病原体毒力、菌量、机体状态等与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三、人群易感性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流行形式
第一节 病原学
霍乱弧菌(Viobrio cholerae) 志贺菌(Shigella)或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 沙门菌(Salmonella) 埃希菌(Escherichia) 弯曲菌(Campylobacter) 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幻灯片PPT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幻灯片PPT

临床表现
• 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数周。多急性起病 •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胃肠道病症最突出,出现纳差、恶心、呕
吐、腹胀、腹痛、腹泻,可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每天可多至十 几、二十屡次,甚至不计其数,粪便呈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 分泌性腹泻一般不出现腹痛,侵袭性腹泻多出现腹痛。 • 常伴畏寒、发热、乏力、头晕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丧失 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 病程为数天至 1~2周,常为自限性。
• 〔4〕急性寄生虫感染性腹泻的治疗①贾第虫病,可使用替硝唑 或甲硝唑;②急性溶组织内阿米巴肠病,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随后加用巴龙霉素或二氯尼特;③隐孢子虫病,使用螺旋霉素。
思考题
• 感染性腹泻的传播途径及传染源
变形杆菌感染
• 条件致病菌 •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部位在上腹部
和脐周,腹泻轻者每日 数次,重者20-30次。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多由困难梭菌引起,成为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即假膜 性肠炎,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 大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水样腹泻、发热、腹胀、下腹或全腹散在 痉挛性疼痛
预防
• 管理传染源 • 隔离、治疗 • 切断传播途径 •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饮食、饮水管理,以及对媒介昆虫等进展
杀灭控制,处理好污物、污水及病人排泄物等措施 • 保护易感人群 • 采用预防接种 • 其他预防措施
治疗
• 治疗原那么: • 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治疗
• 1.饮食治疗 • 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一般不需禁食〔严重呕吐除外〕,口服补
液疗法或静脉补液开场后4h应恢复进食,少吃多餐〔建议每日6 餐〕,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尽 可能增加热量摄入。防止进食罐装果汁等,以免加重腹泻。

感染性腹泻ppt课件

感染性腹泻ppt课件

孢噻肟通常有效
19
空肠弯曲菌
发热53~83%,血便1~37% 易并发格林巴利综合症 首选
红霉素500mg qid ×5d
可选
环丙沙星500mg bid ×3d 阿奇霉素500mg qd ×3d
20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治疗
TMP/SMX ×3d(如敏感) FQs(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发生在5-6月的成人水样腹泻要考虑成人 轮状病毒肠炎
发生在夏季的小儿或成人水样腹泻以产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8
诊断要点
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 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霍乱
粪便呈粘脓样或脓血样,要考虑细菌性 痢疾,主要为志贺菌属引起
血多脓少或呈果酱样,要考虑阿米巴肠 病
感染性腹泻
1
定义
腹泻:肠运动改变,表现为大便含水量、 容量及频度增加
感染性腹泻:腹泻由病原体所致,通常 伴随恶心、呕吐、或腹痛
急性腹泻:病程≤14d 持续性腹泻:病程>14d 慢性腹泻:病程>30d
2
流行病学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每年发病约30亿-50亿例次,死亡约300-
氯霉素亦有效 去铁胺可加重病情,应中断。
27
霍乱弧菌O1或O139
抗生素治疗缩短病程、减少粪量及排菌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疗的关键为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首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1g ×1d ) 可选
多西环素或四环素×1~3d TMP/SMX ×3d(如敏感) 。8岁以下儿童
及孕妇予以SMX/TMP或红霉素
孢子虫、弓形虫 真菌:念珠菌属、曲霉、毛霉
4
发病机理
病原体直接作用:志贺菌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amorrhagic E. coli, EHEC)
2020/11/21
11
弯曲菌
第一节 病原学
所致疾病
霍乱 弧菌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
沙门菌肠炎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 痢疾样腹泻 婴儿腹泻 出血性肠炎 弯曲菌肠炎 急性胃肠炎、假膜炎肠炎 腹泻、伪膜性肠炎等 小肠结肠炎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
阿米巴痢疾
感染性腹泻
6
第一节 病原学
二、主要病原体特征
霍乱弧菌(Viobrio cholerae) 志贺菌(Shigella)或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 沙门菌(Salmonella) 埃希菌(Escherichia) 弯曲菌(Campylobacter) 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
依O抗原可以将志贺菌分类 A群: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 B群: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 C群:鲍氏志贺菌(S. boydii) D群:宋内志贺菌(S. sonnei)
2020/11/21
第一节 病原学
9
沙门菌
第一节 病原学
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 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有诊断意义的抗原有三类:O、H、K;
伤寒沙门菌(S.typhi)
伤寒
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副伤寒
其他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 一般腹泻
2020/11/21
10
埃希菌
第一节 病原学
包括5个种,其中大肠埃希菌(E.coli)通称大肠杆菌 埃希菌属的模式种(type species)最为重要 大肠杆菌主要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 大肠杆菌分型按O:K:H排列,如O111:K58:H2 致泻的大肠杆菌
第一节 病原学
空肠弯曲菌(C. jejuni) 结肠弯曲菌(C. coli)
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
A组轮状病毒也称婴儿腹泻轮状病毒 B组轮状病毒也称成人轮状病毒 C组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有报道
2020/11/21
12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征 流行因素
2020/11/21
13
一、传染源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病人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2020/11/21
14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病人 腹泻病人、亚临床病人
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流行病学意义 活动是否受限、带菌和排菌时间长短、从事职业等有关 受感染的动物 动物传染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2020/11/21
2
第一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 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
2020/11/21
3
第一节 病原学
病原体的种类 病原体特征
2020/11/21
4
一、病原体的种类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第一节 病原学
2020/11/21
5
表25-1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种类
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 infectious diarrhea
刘娅
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指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 肠道传染病
腹 泻 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急性腹泻 急性起病,病程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 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 慢性腹泻 反复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
2020/11/21
17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四、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流行形式
2020/11/21
18
流行特征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分布 全世界广泛发生,但发展中国家高发 在热带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平均每人每年5-18次腹泻 发展中国家水型和食物型暴发常见 发达国家以小范围食物型暴发和旅游者散发多见
种类 主要病原体 细菌 弧菌属
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 其他致泻性弧菌(如其他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拟态弧菌,河弧菌,霍利斯弧菌,弗尼斯弧菌等) 志贺菌属 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沙门菌属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 埃希菌属(如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弯曲菌属(如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等) 葡萄球菌属(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厌氧芽孢梭菌属(如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等) 耶尔森菌属(如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等) 芽孢杆菌属(如蜡样芽孢杆菌等) 其他菌属(如变形杆菌,土拉弗氏菌,亲水气单胞菌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等) 病毒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冠状病毒 肠腺病毒,小圆病毒等,诺如病毒 寄生虫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2020/11隐/2孢1 子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类圆线虫,结肠小袋虫等
时间分布 常年可发,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 细菌性腹泻发病高峰一般在夏秋季节 轮状病毒等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2020/11/21
19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特征
人群分布 以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 发病率 不同经济、文化、卫生、职业人群之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
2020/11/21
7
霍乱弧菌
第一节 病原学
血清学分 型
霍乱的病原菌
O1血清群
噬菌体-生 物分型
O139血清群
古典生物型 埃尔托生物型 生物学分型
小川型 稻叶型 彦岛型
小川型 稻叶型 彦岛型
O1群菌株
32个噬菌体型(1~32) 12个生物型(a~l)
2020/11/21
8
志贺菌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弯曲菌肠炎、沙门15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二、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方式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 经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
2020/11/21
16
三、人群易感性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不同的病原体,人体获得的免疫力持续时间不同 病原体毒力、菌量、机体状态等与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