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译者主观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翻译译者主观性

一、阐释学的来源与发展

阐释学(hermeneutics)最初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和派系,是相关

理解、解释以及方法论的学科,历史源远流长,能够追溯到古希腊。"Hermeneutics”源自于希腊语(ρμνευω),意思是“了解”。阐

释学的发展历经两大突破,前后分为两个时期: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第一次是在18~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宗教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

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1768-1834)和W.狄尔泰在融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语法和心理学的解释将古典解释学系统化,提出

来相关准确理解和避免误解的普遍性理论,形成了具有普遍方法论特

征的普通阐释学。狄尔泰被视为西方阐释学的先驱,他从“历史理性

批判”出发,把文化现象中“理解”看作是一个生命(作品解释者)

进入另一个生命(作品创作者)的过程,这个期间的阐释学基本上还

是一种作为客观方法论、理解论的解释学。第二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实现了阐释学从理解论到本体论的

转变,使阐释学从人文理念上升到一种哲学现象,并发展成哲学阐释学。

二、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

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1929—)是当代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哲学家、小说家、翻译理论家和教育家,精通英、法、

德三种语言,在英美多所大学任教,讲授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他于

1974年创作完成《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此部作品被人们誉为“里程碑

式的著作”,定义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认为语言一直处于一个

永恒的变化中。《通天塔之后》的第五章详细阐述了以阐释学为基础

的翻译活动四个步骤:

(一)信赖。斯坦纳认为信任是翻译的基础,信赖是肯定过往的认知

行为。译者首先从心理认知上信赖原文,相信原文是言之有物、有意

义的。随后,这个文本进入译者视野,成为待译作品。正如斯坦纳所说,这种最初的信赖往往要面对来自原文文本的抵抗,以至于译者难

以接近原文意义,所以便催生了阐释过程第二步—入侵。

(二)入侵。译者的第二步具有袭击、掠夺性,“入侵”这个词语本

身具有某种暴力性的含义,即译者的“渗入和提取”,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意义被转化为存有意义之前,必将经过暴力侵入这个过程,所以,人类做出的每一种解释都会受到解释者不同的主观意识控制,每一个

人在理解与解释作品时,都带着自己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经验的痕迹。

这样一来,译者从自己的“前理解”出来来解释并翻译文本就需要使

自己的认知和经验与原作者的相协调,从而就不可避免入侵、打破原文,而后占为己有。

(三)吸收。入侵后,译者从原文本那里掠夺的东西,必须经过个人

的理解与阐释,让最初陌生、晦涩、抽象的文本在目的语文化的重铸

中起重要作用。斯坦纳认为,吸收可产生出转化吸收和感染两种情况,读者可能被所译文本所主宰或控制,译者的原创力也有可能消耗殆尽,简来说之,在吸收过程中原文本的本色难免有所丢失。

(四)补偿。斯坦纳在《阐释的步骤》中提到,当译者历经前三个步

骤后,这时的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系统又会发生倾斜,阐释行为必须有

所补偿才能达到平衡。为了恢复原文与译文的同等地位,做到真正意

义上的阐释,译者就必须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实行调解,例如删减、添加。原文通过补偿,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译者自身特性的译本。

三、阐释学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一).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进程中的彰显

对译者主体性的定义解释应该从两方面阐述。第一方面,译者作为翻

译事件的主体,在原语和译语、原语境所在文化和译语境所在文化之

间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另一方面,主体性是翻译的本质特性。翻译

之前,译者了解原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时间位置,并对原著实行深

入的阅读和研究,体会原作者在著作时的思想。在实行翻译时,译者

应该用文学审美鉴赏水平、文学审美水平和独立的判断分析水平对原著实行解读后翻译,找到译著和原著平衡点,而在翻译的策略上,译者的主体性更是要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对原著深入理解和解读下,根据自身文化、语言水平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在翻译材料的选择,原文的理解以及译文的阐释与表达都很好地体现了译者主体性。

1、译者主体性在选择翻译材料中的彰显翻译目的或动机也是影响译者对文本的选择的重要因素。“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学贯中西,翻译了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既是满足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生活艺术渴盼的外部需要,同时也是满足其自身自我表达的内心需求。当时,林语堂将此作品简绍到西方世界,能带给生活在高度“物化”和“异化”的西方读者以新鲜的艺术体验,同时,原作者沈复及其妻子芸崇尚自然、淡薄功名、潇洒真率的生活态度也与林语堂的人生态度和性情相贴合。萧乾曾说过:“我认为好的翻译,译者必须喜欢——甚至爱上了原作,再动笔,才能出好作品”。

2、译者主体性在理解原文本阶段的彰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读者,又是作者。作为原文的读者,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该步骤是一个创造性活动,需要强调的是译者虽然作为读者,但其本质上的角色是能动且富有创造性的,译者理解原文并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原文,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译者,也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的内容、风格等。任何译者都会带着自己的认知、经验来理解原文,译者的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等不但决定其对原文的理解,还影响着译文表达的质量。

3、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表达过程中的彰显翻译,不但是语言文字的简单转化,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层面的交流。译者的主体意识在翻译过程中会对翻译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译者必须有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利于准确地理解原文,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准备过程。过度将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