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厦门中交集美城市中心主塔楼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厦门中交集美城市中心主塔楼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简
为 120~130m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称高规)第 3.11节,性能目标设定为 C级,各水准地震作用下
3超限情况及抗震性能目标
的性能水准、层间位移角限值及结构构件的性能目标如表 1
根据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所示。
(建质[2015]67号)[1]规定,塔楼高度超过混合结构适用高度,
图 1建筑效果图
图 2平面及剖面图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
Ⅱ类,50年重现期风压为 0.8kPa。
2结构体系
本工程塔楼呈现“下大上小”的立面造型,采用圆钢管混 凝土柱 +钢框架梁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环带桁架结构体 系形成双重抗侧力体系,共同承担风和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 荷载,如图 3所示。
底部框架承担的 X向 倾覆力矩百分比 Y向
底部框架承担的 X向 剪力百分比 Y向
底部倾覆力矩 X向
/kN·m
Y向
计算软件
YJK
ETABS
5.100
5.050
4.570
4.590
2.700
2.410
0.529
0.477
1384175
1368000
36400 38900
36400 39000
1.90 2.07
图 3结构抗侧力体系 1~2层建筑平面尺寸为 88.3m×47.5m,3层呈倒圆角的 正方形,建筑平面尺寸为 47.5m×47.5m,沿着高度体型逐渐 收进,顶部建筑平面尺寸为 28.9m×28.9m。本工程利用避难 层,在 34层和 42层外框架周边设置了两道环桁架。 外框架柱间距为 9m,塔楼底部有 16根柱子,1~3为 V 型柱,15层以下为直柱子,15层及以上分为 4个斜柱段。由 于角度两根柱子沿高度往内倾斜,在顶部逐渐接近,因此利 用 42层的环桁架对角部柱进行转换,共 12根柱子。由于塔 顶酒店大堂的建筑设计要求,45层至塔冠顶部仅设置 4根角 柱。 核心筒位平面尺寸由办公区的 23m×23m,收进到酒店 区的 16.8m×18.6m,在 27~30层之间采用斜墙收进,两个方 向的核心筒斜墙的倾斜角度分别为 1∶5.2和 1∶7.3。 外框架柱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尺寸由下至上为 Φ1700~850mm,相应壁厚 40~18mm,内填 C60~C40混凝 土;核心筒周边外墙厚度由下往上为 1000~400mm,内墙厚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以厦门为例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以厦门为例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以厦门为例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以厦门为例1.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滨海城市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

作为一个发达的滨海城市,厦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厦门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的模式,为其他类似城市提供借鉴。

2. 厦门滨海城市的气候挑战2.1 高温与热岛效应厦门位于闽南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混凝土、玻璃等材料的使用以及缺乏绿化覆盖,导致热岛效应加剧,城市温度明显高于周边乡村地区。

2.2 洪涝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厦门面临日益严重的洪涝威胁。

短时间内降下的暴雨导致排水系统不堪重负,造成城市内涝,影响居民生活和交通。

2.3 海岸侵蚀与海平面上升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厦门的海岸线长达670多公里。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沿海侵蚀严重威胁着厦门的海岸线和滨海社区。

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的模式3.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厦门通过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公园、湿地保护区和绿色屋顶等,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助于增强城市的自然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3.2 沿海防护工程建设为应对海岸侵蚀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厦门积极开展防护工程建设。

这包括建设堤防、海堤和人工滨海林等工程,以保护海岸线和滨海社区的安全。

同时,厦门还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3.3 社区参与与公众教育厦门重视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培训课程和社区会议,厦门鼓励居民采取适应措施,如改善建筑抗灾能力、合理规划生活布局。

4. 厦门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的效果厦门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了居民的舒适度。

厦门市住房市场的空间分割及其成因解析

厦门市住房市场的空间分割及其成因解析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城市经济学对于城市住房市场的研究存在两个主要理论传统 。 新古典空间市场模型 表述了住房消费与空间距离之间的权衡关系 ( 以下简称 “AMM 模型 ” )[9-11]。 其重要假设 是 : 在城市中的任何地方都能以相同的价格 , 购买到除住房之外的其他由居住延伸出来 的综合物品 。 然而 , 对大城市来说 , 社区环境和公共产品供给对住房市场的空间特征具 有决定作用 [12]。 对此 , 住房市场分割 (segmentation) 和住房子市场 (submarket) 的理论模型放松了上
#+,-)*
7>?@
EFI;
EFRN
EFFV ZPQ [M\]^_ ‘ab=
cdefIg0.5h’ijk]*^bl
mnop
GIqrstkuivwG\]x
4期
彭敏学 : 厦门市住房市场的空间分割及其成因解析
467
经过整理得到 2250 份有效问卷 , 范围涵盖了厦门市市辖区 24 个街道的城市住房 ( 图 1) 。 调查对象被限定为住房所有市场 (owner-occupied) , 样本选择包括原有自建住房 、 购买公 房 、 购买经济适用房 、 直接购买商品房 、 政府安置住房 、 二手商品住房和具有使用权限 的 租 赁 公 房 。 问 卷 设 计 中 , 住 房 属 性 的 价 值 由 住 户 的 评 价 决 定 , 用 1~7 的 得 分 制 表 示 , 得分与价值正相关 ; 住房价格 、 距离与家庭年收入均采用实际值 , 并采用对数形式表示 。 其中价格为 2006 年房产中介市场价 , 家庭年收入为 2005 年家庭总收入 , 距离为样本与 厦门市行政中心的空间距离 。 数据分析采用 “ 主成份分析 ”、 “ 聚类分析 ” 和 “ 多重回归分析 ” 3 种统计方法来分 析刻画住房子市场 。 主成份分析在于从原始调研数据中提取出的便于表述住房属性的几 个综合变量, 并获取住房市场的整体性特 征。 然后按照聚类分析结果与住房类型两 种 方 式 对 市 场 进 行 细 分 。 以 Hedonic 价 格 模型对各子市场样本进行多元回归, 并计 算各子市场的价格影响系数 。 由于对各街道采用了等比例的抽样问 卷, 而各街道人口基数不同, 因此样本绝 对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子市场的样本构成 ( 住户规模大的街道的 样 本 量 更 大 ) 。 对 此 , 本文采用街道内各子市场样本的比重这一 相对量, 表示子市场的空间分布密度, 以 获得各住房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

半城市化地区住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_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_刘江

半城市化地区住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_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_刘江

3 研究方法
3.1 住区形态界定与分类 本研究中住区是指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具有一
定边界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聚居地。 《辞海》中对“形 态” 的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 括形状和神态两方面。 住区形态按其本质内涵来 看, 包含了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物质形态不但包括住区内部单体住宅的类型 和风格、群体的布局、用地规模和形状、配套设施等 内部空间结构,还包括住区的区位及其与周边功能 空间的关系等外部空间结构;非物质形态是指住区 内居民的社会特征,表现为居民在户籍、年龄、受教 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家庭结构、生活方式、文化 价值观念、行为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别和住 区管理模式的不同。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住区形 态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经济、 文化现象和社会过 程,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区域内部,不同 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 29 卷 第 5 期 2010 年 05 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9, No.5 May, 2010
半城市化地区住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
———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刘 江 1, 2,崔胜辉 1,唐立娜 1,邱全毅 1,黄云凤 3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 36102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3.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厦门 361021)
2007 年集美区总人口约 34 万 (常住人口),其 中户籍人口 19.8 万,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主要 以迁移流动人口的增长为主。 1992-2007 年间集美 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到 31.34%。 在投资 主体中,外资公司占集美区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企 业的 65%, 外资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76%,形 成了“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同时制造业占工业总 产 值 的 比 例 97.98%。 其 非 农 产 业 比 重 不 断 攀 升 , 一、二、三产业比重由 2000 年的 4.21∶65.05∶30.74 发 展到 2007 年的 0.91∶68.71∶30.38。 2005 年集美区农 村实有从业人员数 6.13 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人 员占 62.6%。 2003 年之前,厦门市建设主要集中在 厦门岛内,城市扩张对集美区的影响较小,集美区 的发展主要靠杏林、 集美两个台商投资区的带动。 2003 年,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提出“一主四 辅八片”的海湾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作为其中的 “一辅”, 集美区利用厦门市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 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将集美区的社会经济数据与 不同学者对国内其他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相比较 , [15-20] 可以判定集美区是典型的受外资和城市扩展 驱动形成的半城市化地区。 因此研究这一地区的住 区空间分布特征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010、基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骨干运输网络规划策略——以厦门市为例

010、基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骨干运输网络规划策略——以厦门市为例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骨干运输网络规划策略——以厦门市为例孟永平摘要:厦门城市规划建设正经历跨岛发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骨干运输网络如何应对?本文在分析厦门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前后的基础上,找出其对应的交通趋势特征变化,并围绕此特征分别从骨干道路系统、轨道交通系统的组织模式应对及布局形态应对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

为厦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骨干道路;轨道交通;组织模式1 前言城市空间结构作为上位规划决定着城市交通骨干运输网络形态,但骨干运输网络布局往往通过其功能反作用于城市空间结构,只有二者完美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TOD,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功能。

厦门城市规划建设正经历着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呈现出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实施空间结构战略转移等诸多特征。

如何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相适宜的骨干运输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2厦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1)2010年版总规城市空间结构以厦门岛发展为核心,形成“一主四辅八片”的空间结构。

“一主”即厦门岛;“四辅”即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四个区域;“八片”即海沧、马銮湾、杏林、集美、同安旧城、同安新城、马巷和新店。

(2)调整后厦门城市空间结构以跨岛发展战略为核心,拓展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一岛”即厦门本岛;“一带”即环湾城市带,串联漳州开发区、角美、龙海、海沧、集美、同安、翔安、金门、南安等区域;“多中心”即厦门岛市级中心、东部市级中心、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级中心。

图1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转变调整后的城市空间结构由封闭走向开发,并具有以下特征:适应厦漳泉大都市同城化发展趋势;适应厦门在国家战略地位提升(对台),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的需要;适应岛内外一体化,本岛提升转型,岛外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新核心的需要。

3厦门骨干运输网络调整策略3.1城市交通发展趋势厦门由“海岛型” 城市向“海湾型”城市,再向“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城市的战略转移,城市布局结构将面临着“转型”与“重构”,城市交通需求和交通特征正经历着一个“巨变”过程。

厦门城市规划

厦门城市规划

城市性质———海港、风景(1) 厦门“海港”优势突出。

厦门港位于太平洋、台湾海峡西岸,居我国东南沿海、九龙江入海口,为闽南金三角海域的核心区位。

北起晋江围头,南至龙海镇海角,蜿蜓140 多公里海岸线,环抱1000 余km2 的海域,前有金门岛为屏障,后有漳州为“堂奥”,左右以晋江、南安、石狮、龙海、漳浦为依托,港区水深、海阔、不冻、不淤,是天然良港。

厦门港开发历史悠久,自明朝开始逐渐取代了泉州后渚港、漳州月港,为闽东南第一大海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1937 年最高吞吐量曾达400 万吨左右。

1999 年港口货运吞吐增至1773 万吨、86 万标箱,居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海港规划为“一湾八区”,规划以深水泊位,大型集装箱码头为主,2000 年深水泊位达25 个以上,港口年吞吐量将达2000万吨,集装箱100 万标箱,客运吞吐量70 万人次P年,2010 年规划深水泊位达50 个以上,吞吐量达5000 万吨,200 万标箱以上,客运吞吐量180 万人次P年,远景规划港口年吞吐量达1 亿吨。

集装箱货运年超过85 %。

21 世纪是厦门海洋的世纪。

(2) 大力挖掘厦门“空港”潜力。

厦门航空港1999 年年客流量达350 万人次,居全国第六位,出入境国际航线旅客为全国第四位,规划建设高崎机场最终容量为年800~1000万人次,当该机场客流量饱和时,规划在马巷建设第二机场。

厦门航空城还包含货运、维修、航空工业,同时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形成一个临空综合片区的“航空城”,为对台直航创造条件,使厦门成为全国航空业重要基地。

(3)“信息港”是厦门现代化标志。

厦门自从1995 年提出加快开发信息港以来,信息港规划与建设一直居全国前矛,硬、软件建设均为全国领先地位,电话普及率居全国第二位“, 三金”工程为全国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英特网等也日趋普及千家万户。

规划近期建成三网一平台、十二个系统九个库,远期形成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国际互联网体系。

第四章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厦门大学经研所,杨美景)

第四章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厦门大学经研所,杨美景)

因此,哈维认为,城市研究的跨学科框 架就是在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 方法之间建立“交互界面”,并在1973年 对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发展作了更为精 辟和明了的论述:任何城市理论必须研 究空间形态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 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上述三种观点,城市空间结构可以 概括为: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历史 时期内,城市各个要素通过其内在机制 (包括与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相 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空间形态。
城市经济学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
本章将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关概念、 基础理论、典型模式和影响城市空间结 构的主要因素,并重点讨论我国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因为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理的、经济的、 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 然要素的综合体,所以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 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 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 学者还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 探讨。目前,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有以 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3、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 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空间分布和空 间作用的模式。
4、时间层面。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 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 ,但每一历史阶段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 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引入时间层 面。
基于费利的概念框架,有的学者把城市 空间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如建筑)和 动态活动空间(如交通网络)。
1、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 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 结构)的空间分布模式。
2、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是指城市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整合成为一个功 能实体,被称为子系统。
3、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 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使各个子 系统整合成为城市系统。

厦门市近期建设规划

厦门市近期建设规划

前言根据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十一五”期间,厦门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为科学合理指导“十一五”城市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设,2005年12月,受规划局委托,我院负责编制《厦门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

规划对近期发展战略性问题和重大项目进行了落实,确定2010年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崛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基本建成两个重要基地和四大中心;全市城市人口2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30平方公里;空间发展指导方向为“优化本岛,拓展岛外、集约高效、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项目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

2006年6月1日,在规划局主持下,在电控大厦13楼会议室召开了近期建设规划项目评审会,与会专家和各部门同志进行了认真审查,讨论并原则通过规划。

根据专家和部门意见,我院对评审稿进行了深化和完善,现已经完成报批稿。

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2)第三章建设目标与规模 (2)第四章建设用地供应规划 (4)第五章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10)第六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2)第七章旅游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9)第八章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0)第九章强制性及指导性内容 (21)第十章附则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动因为指导厦门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加强城市建设监督管理,实现“十一五”城市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和《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厦门市的实际发展情况,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厦门市行政辖区,1565平方公里陆域和相对应的海域。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索——以厦门市为例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索——以厦门市为例

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索——以厦门市为例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城乡规划发展新时期,在各市县“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中,构建空间规划体系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共识。

本文通过阐述空间规划现状,分析厦门市在“多规合一”改革中促进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经验,提出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议措施,以期对市县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厦门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经。

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在当前城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层面上迫切需要各部门的规划高度协调一致,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亟需在“一张蓝图”上实现统一,保障政府有效实施规划,推进建设与发展。

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是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载体和手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

可见,“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所凝聚的共识之一就是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因此,探索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 空间规划体系现状我国迄今尚未建立严格意义上的空间规划体系,各市县现有的空间规划体系在横向与纵向上都缺乏统一的协调与统筹,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导致诸多矛盾与问题出现。

1.1规划横向失统纵向失衡从横向上看,各类规划数量众多却缺乏统一的衔接。

基于不同问题和空间领域,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分别制定了诸多规划,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

其中,较为重要作用的规划主要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

诸多规划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衔接与协调,这在各个层次的规划中均有所反映,而市县层面在规划“打架”方面更是“重灾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在技术标准、空间管制、用地规模及用地布局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冲突。

关于厦门城市结构的调查

关于厦门城市结构的调查

关于厦门城市结构的调查调查目的:了解厦门市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了解厦门市不同服务功能的街道分布调查内容:1.厦门的商业区(街)主要分布在哪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2.厦门的住宅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是否有集中的趋势?为什么?3.厦门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发展趋势是什么?为什么?4.厦门的交通状况如何?如何解决厦门交通所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厦门的商业街区的分布第一个在老城区市中心,也就是中山路以及附近。

中山路号称厦门最繁华的街道,云集了大大小小各类型的商店,是一条行人川流不息的步行街。

整条街道上除了各家店铺,还有两座商场:巴黎春天和莱雅百货,各种类型的商铺可谓是一应俱全,这是主干街道。

而在其延伸的一些较小的街道中各种店铺也是琳琅满目,形成了另一个小型的商业街区。

还有处是在富山商业区,旁边最有名的要数世贸商城,因为临近火车站交通便利,无论是住在厦门的民众或者是出游的人们也都能享受到它方便的交通。

而说到上述两处,自然不会少了SM广场了,SM城市广场1馆有沃尔玛、屈臣氏等等便利超市,也有各种各样的品牌服饰店,4楼也有一个美食广场,是一个周末逛街购物的好去处,同时SM最近刚开业的2馆中不仅多了许多1馆没有的店家,还多了一个万达电影院。

由此来看,厦门的商业街区发展趋势应该是:以一家商城为中心,向其周围发展,因为商业活动会吸引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等其他相关的行业服务。

厦门的住宅区还是分布在了老市区,也就是思明区的思明南路,中山路。

还有一些地点,比如槟榔新村,以及金尚路等。

趋势是越来越集中,有一家开发商在某个地点开发起了商品房,之后一座座高楼便会拔地而起。

住宅区是居民生活和居住的场所,也是一天当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

因为住宅区附近的一些公共设施是否方便也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家房地产商的开发带去了人流,相关行业也会被带动,如:便利超市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而人渐渐多了,各种类型的商店多了,更加方便了,更多的房地产商也会在此地购买地皮盖房,买商品房了。

厦门中交集美城市中心购物中心结构设计

厦门中交集美城市中心购物中心结构设计

第7期(总第231期)规划设计・厦门中交集美城市中心购物中心结构设计陈玉斌(中交(厦门)投资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厦门中交集美城市中心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具有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扭转不规则、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等情况,属于超限高层建筑。

针对本项目的购物中心进行了多遇地震弹性分析、罕遇地震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能较好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结构布置合理、安全可靠。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多遇地震弹性分析;罕遇地震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构设计1工程概况厦门中交集美城市中心是集高档酒店、办公、商业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厦门市集美核心区,建成后 将成为集美的标志性建筑。

项目总用地面积3.4万n?,总建筑面积24.3万n?,购物中心地下建筑面积5万n?。

项目包括1个大型购物中心和1栋超高层塔楼。

整个项目地下3层侷部带1个夹层,建筑面积10万n?,地下1层为商场和后勤用房,地下2 ~ 3层为设备用房和车库。

本工程物中心为L 形平面,建筑主要功能为商场、影院、 超市,地上5层,建筑高度35.8m,平面尺寸为125m x180m, 1层层高6m,2 ~3层层高5.5m,4层层高6m,5层层 高5.5m,结构标准层典型柱网尺寸为9m x 9m,其中中庭区域及电影院屋盖为大跨度区域,跨度为18 ~ 30m 。

建筑效果 图如图1所示,平面尺寸如图2所示。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II 类,场地土特征周期为0.4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2结构体系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结构标准层典型图2平面尺寸图柱网尺寸为9m X 9m;主入口、中庭、电影院等区域为了建筑大空间要求,对部分框架柱进行转换设计。

各层楼板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中庭大跨度梁和托柱转换梁采用型 钢混凝土梁;电影院屋盖、天窗大跨度梁采用钢梁。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 四次:分别为海沧城市次中心、集美城市次中心、同安新 城次中心、翔安新城次中心。 城市中心建设总体时序为 先北部后东部再西部
• 规划期内重点提升本岛城市中心职能,建设海沧新城、集 美新城、同安新城和翔安新城中心,形成“单心多核”格 局
-
R 2011 2010—-2020
厦图 门
(来[
源 :



厦门城市形态 Xiamen Urban Morphology
-
R .2011 .
2010-2020
(来[
图厦 源


门厦
城)
门 市
市人 民
空政 府
间 厦
布 门 海沧辅城 市
局城 市
结总 体
构规 划
同安辅城
大同
集美辅城
集美
西柯
杏林
马銮
海沧
本岛主城
-
翔安辅城
马巷 新店
空间布局结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
门 )市

人 民
.
——

政 府
总 土厦


门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城市中心职能定位
• 六大城市中心职能各异 厦门城市中心等级结构为“单心 多核”的模式,具体分布为“一主两副三次”的等级机构
• 厦门本岛城市主中心职能: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会议 和展览中心
• 海沧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西部马銮湾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
来源:厦门蓝房网
-
厦图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厦门市集美、杏林东部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方案为例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厦门市集美、杏林东部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方案为例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厦门市集美、杏林东部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方案为例暨永兴【摘要】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土地的合理利用,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城市设计的复杂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

通过采取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期刊名称】《安徽建筑》【年(卷),期】2011(018)005【总页数】3页(P39-40,83)【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形态;历史风貌保护【作者】暨永兴【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1 项目概述随着厦门市总体规划中的“大厦门”城市规划概念的提出,将厦门建设成为一个海湾型城市的规划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种趋势下,基于城市规划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集美区政府、集美区城市规划管理局拟将两块发展用地即集美、杏林东部滨海地区进行城市控制性规划设计。

集美地块包括沿滨海路内侧300m范围内用地及滨海路外侧滨海地块,总面积约320hm2;杏林地块包括沿杏滨路内侧300m范围内用地及杏滨路外侧滨海地块,总面积约325hm2。

2 基地分析我们首先了解集美区的地理位置和在“大厦门”发展中的地位:集美区是厦门市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厦门岛西北部,是进出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门户。

全区面积227km2,人口10万多人,下辖三个镇。

区政府所在地集美镇,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也是闻名的文教风景旅游区。

集美区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区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享誉海内外的集美学村,于1994年组建集美大学。

集美区成为了集文教、旅游和轻工业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共同体。

基于对现场详细踏勘后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基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后认为规划地块具有如下特点:①位于厦漳泉经济三角洲中心,为厦门岛北大门,是交通枢纽和旅游文教区;②现有交通运输设施如港口、铁路货运站及未来客运站;③在交通枢纽附近具有潜力发展物流、制造加工业;④具有发展教育和人文休闲旅游中心的良好态势;⑤海域,可发展滨海休闲区和海滨生态走廊;⑥独特的地理位置,杏滨路段可发展为联系园博会与马峦湾生态湿地公园的纽带;另外具有连接海沧、杏林、集美文教区新旧城的功能。

湖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就业、收入B.就医、美容C.政治、宗教D.投资、旅游2.图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图中③人口()A.是宗教信仰引发的迁移B.受政策驱动被迫离开C.是追求生活质量引发的迁移D.受战争影响背井离乡2022年赣、桂、甘三省区常住人口分别增加了约10.58万人、10万人、2万人,而出生人口则呈现下降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赣、桂、甘三省区常住人口增加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水平下降B.生态环境改善C.就业机会增多D.人口政策调整5.赣、桂、甘三省区常住人口增加,有利于()A.减少三省区老年人口数量B.提升三省区城镇化水平C.扩大三省区行政管辖范围D.增加三省区种植业面积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是共同建设的经北冰洋连接欧洲与北美地区的蓝色经济通道。

图1示意“冰上丝绸之路”路线;图2示意“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区域的人口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05至2015年,“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冰岛一旅游业发展,游客增加B.美国一资源开发,人口迁入C.加拿大一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上升D.俄罗斯一资源枯竭,人口衰减7.“冰上丝绸之路”开通对俄罗斯沿线区域的影响()A.生态环境改善,人口数量即将增多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缓解人口老龄化C.就业条件改善,人口减少趋势变缓D.社会环境更加友好,人口大量迁入农业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抚养的人口。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近半数的农业人口分布于陕北和陕南的农村地区。

海湾型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扩展演化_以厦门市为例

海湾型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扩展演化_以厦门市为例

第29卷第7期2009年7月生态学报ACT A ECOLOGI CA SI N I CA Vol .29,No .7Jul .,2009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2Y W 24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01059);厦门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3502Z20072002)收稿日期:2009202207; 修订日期:2009203227致谢:感谢黄少鹏研究员的指导与帮助。

3通讯作者Corres ponding author .E 2mail:shcui@iue .ac .cn海湾型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扩展演化———以厦门市为例花利忠1,2,崔胜辉1,3,黄云凤2,3,尹 锴1,熊永柱1,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 36102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3.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厦门 361021)摘要:选择海湾型城市———厦门市半城市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1987、1992、1997、2002和2007年5个时相的T M /ET M +遥感影像数据,在遥感与GI S 技术支持下获取了近20a 来各期土地利用信息数据,采用景观格局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研究了厦门市半城市化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特征,详细分析了城市形态演变、城市围填海特征及政策影响。

结果表明:20a 年来厦门近郊建设用地从18.4k m 2增加到108.4k m 2,远郊则从35.7k m 2增加到114.9k m 2,分别增长为原来5.9倍和3.2倍;城市空间扩展过程通过不断侵蚀耕地、林地和大规模填海造地完成,其中耕地景观变化最大,城市扩展最高峰(2002~2007年)近郊与远郊被建设用地“蚕食”的耕地多达19.74k m 2和33.11k m 2;在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中,近郊城市城市由不稳定形态逐步向稳定形态(填充增长)演化,但远郊形态格局尚处于以中心城市扩展为主体的时期;填海造地面积及其时空分布与政策因素密切相关,20a 来厦门半城市化地区海岸线缩短了14.3%,近郊与远郊海岸分维数分别从1.236和1.267降到1.191和1.262,岸线复杂性明显降低,逐步趋于平直;海湾型城市战略的提出对填海造地影响最为明显,2002~2007年期间填海进程明显加快,近郊与远郊分别填海13.32和9.15k m 2,超越了前15a 填海总面积。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中心等级结构:一主两副四次
• 一主:城市主中心,即厦门本岛作为厦门市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的中心 • 两副:马銮城市副中心,岛外西部地区中心,同时起辐射 漳州、长泰方向作用;翔安城市副中心,岛外东部地区中 心,同时起辐射泉州、南安方向作用 • 四次:分别为海沧城市次中心、集美城市次中心、同安新 城次中心、翔安新城次中心。 城市中心建设总体时序为 先北部后东部再西部 • 规划期内重点提升本岛城市中心职能,建设海沧新城、集 美新城、同安新城和翔安新城中心,形成“单心多核”格 局
厦 门 市 城 市 总 厦 门 体土市 城 规地市 总 划利体 规 划 用( 规 划 图)
——
.
来[ 源 :] 厦 门 市 人 民 政 府 R 2011
2010—-2020
城市中心职能定位
• 六大城市中心职能各异 厦门城市中心等级结构为“单心 多核”的模式,具体分布为“一主两副三次”的等级机构 • 厦门本岛城市主中心职能: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会议 和展览中心 • 海沧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西部马銮湾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 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为主 • 同安大同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东部翔安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体育中心、地区级商贸中 心、文化中心 • 杏林湾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厦门城市形态 Xiamen Urban Morphology
厦 门 城 市 空 间厦 布门 市 局城 市 结总 体 构规 划 图(

来[ 源 :] 厦 门 市 人 民 政 府 R .2011
同安辅城
大同
翔安辅城
马巷
集美辅城
集美
.
西 柯
海沧辅城
马銮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共50张PPT)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共50张PPT)

及成因
(2)各地城市新区规划建
(3)城市内部空间结 设中的功能区布局特点
构的形成
(3)许多三线城市发展中
(4)不同等级城市的 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
服务功能
都市”的宏伟目标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1.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的城市土地利用 类型一般分为 商业用地、工业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 用 地、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 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 类型。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4.读“中心地理论模式图”,回答问题。
(1)中心地是指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 务的地方。 (2)中心地空间分布受 商业 、行政和 交通因素的制约。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考法 2 城市等级体系

2.(2017·广州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2)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
A.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
()
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厦门蓝房网
厦 门 城 市 对 外 交 通 图来
源 : 谷 歌 地 图
——
厦门市 市 市 内 交 通
—— 来 源 : 谷 歌 地 图
《修编纲要》提出,建设未来的组团式海湾型城市,海岛与海湾 组团组合式空间布局结构将是“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 “一心”:即厦门本岛中心城 “两环”:围绕杏林湾、马銮湾和东屿湾为主的环西海域发展区 围绕同安湾、东坑湾为主的环东海域发展区 “一主”:即厦门本岛主城(含鼓浪屿) “四辅”:海沧辅城、集美辅城、同安辅城、翔安辅城 “八片”:海沧辅城的海沧和马銮组团 集美辅城的杏林和集美组团 同安辅城的大同和西柯组团 翔安辅城的马巷和新店组团
中心等级结构:一主两副四次
• 一主:城市主中心,即厦门本岛作为厦门市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的中心 • 两副:马銮城市副中心,岛外西部地区中心,同时起辐射 漳州、长泰方向作用;翔安城市副中心,岛外东部地区中 心,同时起辐射泉州、南安方向作用 • 四次:分别为海沧城市次中心、集美城市次中心、同安新 城次中心、翔安新城次中心。 城市中心建设总体时序为 先北部后东部再西部 • 规划期内重点提升本岛城市中心职能,建设海沧新城、集 美新城、同安新城和翔安新城中心,形成“单心多核”格 局
厦 门 市 城 市 总 厦 门 体土市 城 规地市 总 划利体 规 划 用( 规 划 图)
——
.
来[ 源 :] 厦 门 市 人 民 政 府 R 2011
2010—-2020
城市中心职能定位
• 六大城市中心职能各异 厦门城市中心等级结构为“单心 多核”的模式,具体分布为“一主两副三次”的等级机构 • 厦门本岛城市主中心职能: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会议 和展览中心 • 海沧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西部马銮湾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 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为主 • 同安大同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东部翔安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体育中心、地区级商贸中 心、文化中心 • 杏林湾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厦门城市形态 Xiamen Urban Morphology
厦 门 城 市 空 间厦 布门 市 局城 市 结总 体 构规 划 图(

来[ 源 :] 厦 门 市 人 民 政 府 R .2011
同安辅城
大同
翔安辅城
马巷
集美辅城
集美
.
西 柯
海沧辅城
马銮
杏林
新店
海沧
2010-2020
本岛主城
空间布局结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
城市空间发展导向
• 优化厦门本岛:疏导居住人口,控制建筑密度,提升本岛环境 品质;完善大型公共设施,强化中心区职能;完成制造业产业 空间的置换和优化,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保 护城市风貌特色,强化风景旅游功能 • 整合沿西海域发展区:推进新城建设,整合完善公共设施和基 础设施配套。加快建设集美新城,重点建设厦门北站片区和西 亭工业区;依托集美学村,建设集美大学城;整合灌口、后溪 等工业区,形成机械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海沧新城,重点建 设海沧湾中心区、居住区;整合海沧港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形 成海沧南部工业区、厦门出口加工区、新城工业区等临港与生 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 拓展环东海域发展区: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公共设施和基 础设施配套。推进翔安新城建设,重点发展翔安南部新城核心 区、厦大翔安校区;完善火炬(翔安)产业区、巷北工业园、 银鹭工业区等翔安新兴产业集中区建设。推进环东海域旅游、 居住区发展,提升同安大同城区环境品质;玩啥那同安工业集 中区、城南工业区、西柯工业区等优势产业集中区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