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排斥与器官移植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MLC方法类型
纯合子分型细胞试验:阴性分型法 预致敏淋巴细胞分型试验:阳性分型法
HTC试验原理
HTC是只表达一种LD抗原的细胞,即同源染色体上编 码LD抗原的MHC单倍型基因相同。这种细胞经丝裂 霉素C处理或X线照射后,作为刺激细胞。
试验时将已知型别的HTC与待检的淋巴细胞混合,进 行单向MLC。若待检细胞不发生增殖反应(SI<2), 说明待检细胞与HTC的HLA型别相同。因根据阴性反 应作为判定标准,故HTC试验又称为阴性分型法;
细胞因子的效应机制
IL-2活化同种异型反应性T细胞; IFN-γ诱导MHC分子表达,增强APC活性,激
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并增强排斥反应; TNF-α是导致移植物损害的重要介质; 某些趋化性因子介导特定效应性T细胞聚集于
移植物,并参与排斥反应发生。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类型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非常强烈
较弱
参与排斥反应的 类型
对环孢素
急性排斥反应(早期) 急性排斥反应(中、晚期)、 慢性排斥反应
敏感
不敏感
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应答效应机制 体液免疫应答效应机制 wenku.baidu.comNK细胞效应机制 细胞因子的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应答效应机制
受者CD4+ Th1细胞通过直接识别或间接识别途 径识别移植抗原并被激活,活化的T细胞释放 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IFN-γ、IL-2等,引起迟 发型超敏反应性炎症,还可活化CD8+ CTL,产 生细胞毒效应。
非免疫学机制
1.移植术后早期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 2.移植器官去神经支配和血管损伤等; 3.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 4.受者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慢性
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也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概念:移植物中的淋巴细胞识别宿主组织同种 异型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 前提条件: 1.受者与供者HLA型别不相配合; 2.移植物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尤其是 成熟的T细胞; 3.受者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状 态
体液免疫应答效应机制
抗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复合物, 激活补体,损伤移植物。抗体也可通过调理作 用和ADCC作用对移植物造成损伤。
NK细胞效应机制
在同种异体移植后,受者NK细胞的KIR不能识别 移植物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MHC分子,抑制信号 传入受阻,NK细胞被激活,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活化T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也可活化NK细胞, 增强其杀伤活性,参与对移植物的排斥。
GVHR机制
T细胞是介导GVHR的主要效应细胞。骨髓移 植物中成熟CD4+T细胞识别宿主的同种异型抗 原,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这些激活的效 应细胞随血流游走至受者全身,对宿主组织或 器官发动免疫攻击。
供受者的配合选择
一般情况 ABO血型相容 HLA相容性
HLA分型试验
血清学分型法 细胞学分型法 基因分型法
1.超急性排斥反应 2.急性排斥反应 3.慢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
概念:移植器官与受者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数 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 机制:体液免疫介导,由于受者体内预存有针 对供者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所致。
急性排斥反应
概念:发生在移植后数天至2周左右的排斥反应。 机制:
1.CD4+ Th1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和CD8+ CTL直接杀伤 表达同种异型抗原的移植物细胞,引起间质细胞损害。
双向MLC方法原理
双向MLC中的两种淋巴细胞既是刺激细胞又是反应细 胞,彼此能发生相互作用。若彼此淋巴细胞均无形态学 改变或细胞分裂增殖,说明两个个体间HLA型别相同。 若彼此淋巴细胞均发生形态学改变或细胞分裂增殖, 说明两个个体间HLA型别不同。
双向MLC方法技术要点
1.分离待检淋巴细胞,洗涤、计数,配成一定浓度。 2.反应管加双方淋巴细胞,对照管分别加单方淋巴细胞。 3.将细胞置CO2培养箱37℃培养5~6天。 4.取沉淀物涂片、染色,高倍镜下计算转化率,或在培养
终止前16~20h加3H-TdR,培养后将细胞收集于滤膜,液 闪仪测定cpm,计算SI。
单向MLC方法原理
单向MLC方法中的两种淋巴细胞有刺激细胞和反应 细胞之分。首先将其中一种淋巴细胞用丝裂霉素处 理或X线照射,使其丧失免疫反应能力,但HLA抗 原不发生改变,因此被处理的细胞只作为刺激细胞, 刺激细胞只能单向作用于反应细胞,它刺激另一种 未处理的淋巴细胞,使其发生淋巴细胞转化和增殖。
免疫排斥与器官移植课件
直接识别
间接识别
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比较
直接识别
间接识别
被识别的分子形 式
APC
未经加工处理的同种异型 MHC分子
供者APC
经加工处理的同种异型MHC 抗原
受者APC
被活化的T细胞 CD4+ Th细胞和或CD8+ CTL CD4+ Th细胞和或CD8+ CTL
排斥反应强度
2.机体产生的抗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与 相应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而损害移植物血管。
3.激活的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移植物组织损伤。
慢性排斥反应
概念:发生于移植后数周、数月、 甚至数年的排斥反应。 机制: 1.免疫学因素 2.非免疫学因素
免疫学机制
1.特异性抗体或效应细胞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 细胞毒作用,导致血管损伤; 2.迟发型超敏反应诱使巨噬细胞分泌平滑肌细 胞生长因子,导致动脉血管内平滑肌细胞,血 管壁增厚,间质纤维化。
CDC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死细胞百分数(%) 0~10 11~20 21~40 41~80
81~100
结果 阴性 微弱阳性 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计分 1 2 4 6 8
细胞学分型法
原理: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应用:LD抗原(HLA-D、DP) 类型:
1.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 2.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
血清学分型法
原理:CDC 应用:SD抗原(HLA-A、B、C、
DR、DQ)。
技术要点
(1)分离待检的淋巴细胞,经洗涤、计数后,配成一定 浓度。检测HLA-Ⅱ类抗原时,需分离B淋巴细胞。
(2)取分型板,加入标准抗血清和待检淋巴细胞,充分 混匀,温育。
(3)加入补体,温育。 (4)加台盼蓝染色死细胞。 (5)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计数死细胞的百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