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硫的转化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第3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第3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4、50mL 18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
5、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
以下过程主要表现在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
(2)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3)热的浓硫酸分别与铜片、木炭和硫粉等反应。()
(4)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中酸的浓度都降低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都变红
自我完善:
1、SO2化学性质
2、H2SO4化学性质
1、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催化剂
A、2SO2+O2=======2SO3B、SO2+H2O===H2SO3
C、2H2S+SO2===2H2O+3SD、SO2+2H2O+Cl2====H2SO4+2HCl
课题
第3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掌握0价、+4价、+6价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SO2的性质
2、认识浓H2SO4的强氧化性。
3、了解酸雨的危害,了解减少向大气中排放SO2的措施。
学习重点
1、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方法及SO2的化学性质。

第3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第3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第3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应用氧化复原反响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

2、认识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复原性,能够与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响,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3、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运用氧化复原反响寻找适宜的氧化剂和复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知识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过程方法重点:能够运用氧化复原反响寻找适宜的氧化剂和复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教法:实验探究课型:新授教学设想:利用课本中的“方法导引〞和“工具栏〞,设计有关的实验来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转化,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使学生了解生产硫酸的原理,对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稳固。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3节硫的转化二、实验室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一〕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1:40〕〔二〕SO2的化学性质1、具有氧化性SO 2 + 2H 2S = 3S ↓+ 2H 2OSO 32- + 2S 2- + 6H + = 3S ↓+ 3H 2O2、具有复原性SO 2 + Cl 2 + 2H 2O = H 2SO 4 + 2HCl2SO 2 + O 2 2SO 3 3、酸性氧化物SO 2 + H 2O H 2SO 3 〔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SO 2 + Ca(OH)2 = CaSO3↓+ 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SO 2和CO 2〕4、漂白性〔暂时〕 可使品红褪色,加热时恢复红色 总结:S S 1、三个阶段:①制备二氧化硫:S + O 2 SO 2 ②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 2 + O 2 2SO 3 ③三氧化硫的吸收:SO 3 + H 2O = H 2SO 4 催化剂△-2 +6 催化剂△ 点燃。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内容回顾1、硫酸物理性质(纯净)•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质量分数为98 %(密度为1.84 g/cm3)2、浓硫酸的特性----作气体干燥剂(1)吸水性(吸现有的H2O)①用来干燥一些不和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O2、H2、CO2、CO、Cl2、HCl、SO2、CH4……通常碱性和还原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如:NH3、H2S、HI……②浓硫酸与CuSO4·5H2O:蓝色→白色浓硫酸的吸水性(2)脱水性(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脱去)2、浓硫酸的特性 蔗糖 炭化现象C 12H 22O 11 12C +11H 2O浓H 2SO 4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

现象: (2)脱水性(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脱去)2、浓硫酸的特性C 12H 22O 11 12C +11H 2O浓H 2SO 4 △ 为什么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2H 2SO 4(浓)==== CO 2 ↑+ 2SO 2↑ + 2H 2O △ 1、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还原剂:氧化剂 =_____ 3、足量的碳与2mol 浓硫酸反应,能否得到2mol SO 2? 强氧化性1:2否类比浓硝酸:(3)强氧化性 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 2H 2O△ (类比浓硝酸)◆ 常温下(冷的)浓硫酸、浓硝酸能使Al 、Fe 钝化 2、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__、_____2、以上反应中,还原剂:氧化剂 =_____3、足量的铜与2mol 浓硫酸反应,能否得到1mol SO 2?强氧化性 酸性 1:1 否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 2H 2O△酸雨的形成:石油 煤 金属矿物 燃 烧CO 2 、 SO 2 、 NO x雨水. 霜. 雹. 露 等主要指pH 值小于5.6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课后练习
1.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通入亚硫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能发生反应
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C.给已被二氧化硫漂白的品红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可恢复原来的红色
D.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加热,可生成二氧化硫
E.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A中加人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是品红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加入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是除尽________________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现有氯水、硝酸、氯化铁、酸性高锰酸钾、氧气、硫化氢、碘化钾、铜,以硫、二氧化硫、浓硫酸为例,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验证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
1.要实现①→④的转化,需要加入上述哪些试剂?
①S→SO2
②SO2→SO42-
③SO2→S
④浓硫酸→SO2
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作用:
F.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G.二氧化硫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
2.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0
点燃 +4
S+O2 === SO2
+4 氧化剂 +6
S
S
实验2: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
+4
+6
SO2+Cl2+2H2O=H2SO4+2HCl
BaCl2+H2SO4=BaSO4↓+2HCl
-- 精品--
小结:①S0
氧化剂
+4 氧化剂+6
S
S
催化剂
②SO2,Na2SO3也可以被O2氧化:2SO2+O2 =△==2SO3
浓H2SO4的化学性: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单质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 ↑+2H2O ②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2H2SO4(浓) △ CO2↑+2SO2 ↑+2H2O ③冷的浓H2SO4将Fe、Al钝化
[工业制H2SO4的流程]
点燃
第一步:制取SO2:S+O2 === SO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理论。
-- 精品--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探究学习掌握0、+4、+6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初步 了解SO2的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其次,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主要是氧 化还原反应规律,需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还原剂。
实验室里备有的试剂:硫黄,Na2SO3,较浓的硫酸,氯水, 酸性KMnO4溶液,BaCl2溶液、氢硫酸,铜片等。

硫的转化

硫的转化

第三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滕州一中刘霞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的第三节《硫的转化》,本章包括碳及其多样性、氮的循环、硫的转化、海水中的元素四节内容,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是本节教材的核心内容之一,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是氧化性和还原性,本课时实际上是对第二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回顾与深化,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正好能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不论是自然界中火山喷发、酸雨环境问题,还是实验室中含硫元素物质间的转化,都以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为核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换,进一步明确含硫化合物的性质2、使学生了解工业制硫酸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掌握实验室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且会评价实验方案3、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产生与环境和平相处的情感【教学重点】自然界和实验室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实验室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对比、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常规用具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S 单质的物理性质2、S 单质的化学性质:①硫的还原性:S +O 2SO 2↓②硫的氧化性:Fe +S FeS ↓③硫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3S +6NaOH =2Na 2S +Na 2SO 3+3H 2O【投影】用多媒体投影自然界中(火山喷发)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思考并讨论硫元素常见价态及各价态对应物质(学生归纳)H 2S SO 2 SO 3Na 2S S H 2SO 3 H 2SO 4FeS Na 2SO 3 CuSO 4【质疑】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学生】答:氧化还原反应【回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学生】常见的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氯水、硝酸、浓硫酸 、氧气等。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预习学案第二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预习学案第二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三节硫的转化预习学案第2课时设计人:莱芜四中吕荣海20009.12.7学习目标:1.运用氧化还原反反应规律探究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3.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4.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重点难点:1.不同价态硫的转化2.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学习过程: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一)、预测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性质价态性质-2价的S0价的S+4价的S+6价的S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相互转化。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色,味毒的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2)、氧化性:如与H2S气体反应。

化学方程式(3)、还原性:如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4)、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该性质用来检验气体)(三)、浓硫酸的性质(1)、吸水性: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等气体。

(2)、脱水性:(3)、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反应。

化学方程式在加热条件下与C反应。

化学方程式在常温下,使、钝化。

可用或来存放浓硫酸。

三、酸雨及其防治【阅读】:自读课90页,完成下列各题。

1.酸雨的形成原理与二氧化硫有何关系?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结合实际谈一下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在防治和减少酸雨形成方面我们应做些什么?我国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是煤。

假如你是一位工程师,火力发电厂燃烧废气中有二氧化硫,氧气,一氧化碳等。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巩固练习:1.区别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根据有无毒性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用品红溶液2.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森林受到了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燃烧了大量含硫的燃料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汽车排放出大量尾气3.已知SO2+Cl2+2H2O=H2SO4+2HCl,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A、立即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4.下列反应中SO2被氧化的是()A、SO2+2NaOH=Na2SO3+H2OB、2H2S+SO2=3S↓+2H2OC、SO2+H2O+Na2SO3=2NaHSO3D、Cl2+SO2+2H2O=H2SO4+2HCl5.下列气体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SO2B、SO3C、O2D、CO2。

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

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
第三节 硫的转化
第2课时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 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复习:一、自然界中的硫
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存在形态
游离态:0价 化合态:-2价、+4价、+6
2、硫单质(俗称价:硫黄)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
S + O2
点燃

SO2
H2 + S == H2S
与金属反应
Fe + S Δ
SO2+Cl2+2H2O= H2SO4+2HCl
0 +4
S→SO2
+4
+6
SO2→H2SO4
有淡黄色 固体生成
SO2+ 2H2S= 3S +2H2O
+4 0
SO2→S
有蓝色溶液和刺 Cu+2H2SO4(浓)△==
+6 +4
激性气体生成 CuSO4+SO2↑+2H2O H2SO4→SO2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P88
SO2 + 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酸雨主要有哪些危害
酸雨的 危害:
湖泊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使土壤酸化,变得贫瘠; 长期的酸雨侵蚀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 危害人体健康。
3.防止或减少酸雨的措施:
1).尽量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的排 放。 2).由于二氧化硫大量来来自于H2SO4(浓)+ Cu =△= CuSO4 + SO2↑+ 2H2O
表现出氧化性和酸 性
② 常温下,浓硫酸使Fe 、Al钝化 原因: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而钝化,阻止了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浓硫酸反应。

高中化学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高中化学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化学必修1教材(鲁科版)第三章的第三节《硫的转化》的教学内容。

在了解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转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在实验室如何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运用氧化还原的理论来了解二氧化硫等含有硫元素物质的性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初步了解在实验室中开展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对实验探究充满兴趣。

但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实验设计太泛、操作不规范、现象不明显、时间控制不当等。

三、教学设计思想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反馈整合、反思评价。

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教学条件,设计教学过程,首先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实验室中开展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其次是开展具体的探究活动。

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试剂、药品,提供较为开放的探究环境,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任务。

最后是遵循探究的程序,对探究活动进行整理、归纳,重点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如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学习掌握0价、+4价、+6价硫元素间的转化,初步了解SO2的性质。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喜悦,发展探究学习的兴趣。

2.通过工业制硫酸的教学, 使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意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方法。

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视频展示] 体现自然界中硫元素转化的视频或图片。

[引入新课] 在自然界中,含硫物质可以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转化。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也在寻找转化含硫物质的方法。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第三节《硫的转化》讲学稿(第二课时)主备人:丁大勇审稿人:尹逊岭课型:新授时间:12月4 号【学习目标】[1]掌握硫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学习重点】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习过程】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3、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体,熔沸点低。

三氧化硫是的酸酐,与水反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浓硫酸⑴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液体。

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沸点是338℃,硫酸是一种挥发强酸,溶于水,溶解时大量的热。

⑵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写出稀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稀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纸变。

稀硫酸还可以与、、、反应浓硫酸具有性、性、性。

①吸水性浓硫酸能空气中的水分,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

如:、、等。

不能干燥如、等气体。

【思考5】因为浓硫酸难挥发,所以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其浓度、质量都不发生变化,对吗?若不对,则如何变化?②脱水性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2:1)脱去纸屑、棉花、锯末等有机物中的元素,使这些有机物碳化。

如:将浓H2SO4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后,颜色变为【思考6】浓硫酸不慎溅在皮肤上时怎样处理?。

③强氧化性a.与金属反应:浓硫酸与铜的反应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可发生反应,放出使紫色石蕊试液或使品红溶液的气体。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该方程式:。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其中起氧化作用的H2SO4占,起酸性作用的H2SO4分占。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但在受热时,浓硫酸不仅能够与铁、铝反应,还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b.与非金属反应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思考7】怎样检验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5、SO42-的检验白色沉淀⑴方法:向待测液中,先加,没有白色沉淀,然后加入,有白色沉淀生成,表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高中化学】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PPT课件

【高中化学】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PPT课件
2019/3/13
编 号 1 2 3
实验
实验现象
硫元素价态变化
硫磺在氧气 中燃烧 将二氧化硫 通入氯水中
将二氧化硫 通入氢硫酸 中 将铜放入浓 硫酸中加热
发出明亮的 蓝பைடு நூலகம்色火焰
氯水褪色 出现淡黄色 沉淀
有无色气体生成, 能使品红试纸褪 色,溶液由无色 变为蓝色。
S
+4
0
+4
S
S
+6
S
-2
S S S
催化剂
2SO2+O2
2019/3/13

2SO3
SO3 + H2O===H2SO4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 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 呼: “Save Our Soul”,保护地球, 保护环境。
综合练习
运用不同价态硫元素间转化的知识,
以硫单质、O2和H2O为原料,
设计合理的路线制取硫酸, 分析化合价变化,尝试写出涉及到的 方程式。
2019/3/13
S
0
+4
S
+6
S
S+O2=SO2 2SO2+O2
2019/3/13
点燃
催化剂
加热
2SO3
SO3+H2O=H2SO4
阅读课本P89页化学与技术,了解 工业制硫酸的历史、方法和过程:
+6
0 +4
4
S
+4

高中化学必修一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一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课题: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编号:第三节硫的转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氧化还原反反应规律探究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2.通过铜、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对酸雨的防治【预习导学】硫酸的性质1、硫酸的物理性质:[思考]进行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3、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吸收湿存水思考:硫酸敞口放置浓度和质量如何变化?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哪些?(2)脱水性:将有机化合物中的H、O两元素以H2O的形式脱去(3) 强氧化性4、酸雨的形成及防治(1)酸雨的形成与二氧化硫有何关系?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在防治和减少酸雨形成方面我们应做些什么?(3)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是煤。

假如你是一位工程师,火力发电厂燃烧废气中有二氧化硫,氧气,一氧化碳等。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预习检测】1、下列各组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A.SO2、O2、N2B.HCl、Cl2、CO2C.CH4、H2、CO D.SO2、Cl2、O2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教师寄语: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浓硫酸,再注入蒸馏水。

C.浓硫酸可以使纸屑、棉花变黑,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D.如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应立即用水冲洗。

3、空气污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酸雨主要是雨水与SO3或SO2反应,最终形成的H2SO4、还有少量的NO2及CO2和水反应生成的HNO3与H2CO3造成的B.温室效应是CO2具有增高地球温度的效应造成的C.CO能与血红蛋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降低血液输入氧的能力D.吸烟能制造CO2污染空气【探究展示】【探究一】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预测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性质-2价的硫对应的常见化合物有、等,具有性.+4价的硫对应的常见化合物有等,既有性,又有性.+6价的硫对应常见化合物有等,只具有性.和分别为亚硫酸和硫酸的酸性氧化物.2、以H2S(或Na2S)、SO2(或NaSO3)、浓H2SO4为例进行实验探究常见氧化剂常见还原剂课题: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编号:【探究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实验】: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2mL浓硫酸,共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高中化学二轮配套课件(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3节 硫的转化 第2课时 硫酸和酸雨及其防治

高中化学二轮配套课件(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3节 硫的转化   第2课时 硫酸和酸雨及其防治

)
栏 目 链 接

自 检
学 测
解析: 酸雨 ——SO2 、 NO 、 NO2 ;光化学烟雾 ——NO 、 NO2;臭氧空洞——氟氯烃;温室效应——CO2。 答案:A
栏 目 链 接

自 检
学 测
2.下列试剂中能鉴别SO2和CO2的是( A.湿润的石蕊试纸 C.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D.HCl溶液
)
栏 目 链 接

自 检
学 测
点燃 SO , N + O ===== 闪电 2NO,2Cu+ 解析: S+ O2===== 2 2 2 △ Cu S,2Fe+3Cl ===== 点燃 2FeCl 。 S===== 2 2 3 答案:D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3)与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 (除 Au、Pt 外)反应: △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特别提示:①反应需加热,否则不反应; ② 氧化产物 是硫酸盐,金属显高价,还原产物为 SO2;③浓硫酸既表 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④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 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会停止。
知 清
识 单
(2)浓硫酸的特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栏 目 链 接
蓝色晶体变成白 色粉末
吸水 浓H2SO4具有____ 性

知 清
识 单 ①蔗糖 脱水 逐渐变黑,体积膨胀, 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具有____性, 形成疏松多孔的 且能氧化碳单质, ________________ 海绵状的炭 ________________ 本身被还原为 ____ SO2 退色 ②品红溶液______ 栏 ①铜片表面有 气泡 产生 ______ 溶解 ②铜片逐渐______ ③试管中溶液逐渐 变蓝 ____ 退色 ④品红溶液______

鲁科必修1第03章第3节硫的转化2

鲁科必修1第03章第3节硫的转化2

高一化学学案024 时间2013-12班级 姓名第三节 硫的转化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

2.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

一、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预测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性质性质价态-2价的S 0价的S价的S +4+6S价的2二、浓硫酸1、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常用的浓硫酸中HSO 的质量分数为42-3-1。

硫酸是一,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 ·L98.3%,其密度为1.84g ·cm 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和,溶于水时能放出大量热。

思考:如何稀释浓硫酸?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因此在实验室中,它是常用的_______剂。

思考: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 ,密度将 ,浓度 ,体积 ,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注意:①属于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如:H N O CO COCl 22222SO等。

但是有些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如:碱性气体如氨气,还原性2气体如硫化氢、碘化氢等有较强还原性的气体也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12013-12时间高一化学学案024②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③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10HO)中的水。

·水合物(如CuSO5HO、NaCO22243 (2)脱水性:O)脱水碳化[实验]蔗糖(CH111222,,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向烧杯中放置的少量蔗糖中加入几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迅速搅拌,、_____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按_____________脱去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这种变化是同时也生成黑色的____元素,使这些有机物发生变化,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______变化讨论探究:我们看到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它疏松多孔的原因是:此发生如下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___.浓硫酸表现了________性反应中, 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信息纲要】 一、
实验室中硫的转化规律
含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含有相同价态的硫元素的物质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而含有不同价态的硫元素的物质间则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

S S S
S -20+4+6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约1∶40)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②氧化性
SO 2 + 2 H 2
2O
+40
③还原性
2 SO 2 + O 2
3
④漂白性 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SO 2能使某些有机色素与其本身结合变为无色,即SO 2具漂白性。

但久放或日晒、加热颜色会复现。

(即所得生成物不稳定) 三、
硫酸
1、 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较粘稠 2、 化学性质 ① 吸水性
② 脱水性
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生成SO 2(特例:使Fe 、Al 钝化)
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u + 2 H 2SO 4
CuSO 4 + SO
2O
+6
+4
氧化剂
C + 2 H 2SO 4
2CO 2
+ 2SO 2O
+6
+4
氧化剂
【思考交流】
1.以下是某急救中心网上发布的关于二氧化硫中毒及其有关内容的节选,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理化性质】
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酸酐(1)
,是无色有强烈辛辣刺激味的不燃性气体。

分子量64.07,密度2.3
g ·L -1
,熔点-72.7℃,沸点-10℃。

溶于水、甲醇、乙醇、硫酸、醋酸、氯仿和乙醚。

易与水
混合生成亚硫酸 (H 2SO 3),后转化为硫酸(2)。

室温及392.266~490.332 5 kPa(4~5 kg ·cm -2
)压强下为无色流动液体。

【职业接触】
燃烧含硫燃料(3)、熔炼硫化矿石、烧制硫黄、制造硫酸和亚硫酸、制硫化橡胶、制冷(4)
、漂白(5)、消毒(6)
、熏蒸杀虫、镁冶炼、石油精炼、某些有机合成等作业工人和有关人员皆有可
能接触。

另外,它是常见的工业废气及大气污染的成分(7)。

【毒性】
属中等毒类,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8)
,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及(或)痉挛导致窒息。

根据以上文字内容回答(1)~(7)小题。

(1) 亚硫酐是亚硫酸酸酐的简称。

无机酸的酸酐是一种氧化物,其中非氧元素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与该元素在酸中的化合价相同。

据此判断下列各组合不是酸酐及其对应的酸的是( )。

A. SO 3 H 2SO 4
B. CO 2 H 2CO 3
C. SiO 2 H 4SiO 4
D. NO 2 HNO 3
(2) 文中(2)处所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可描述为( )。

A.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B. 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C. 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3) 含硫燃料主要指( )。

A. 天然气
B. 煤
C. 石油
D. 硫化氢气体
(4) 二氧化硫用于制冷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 )。

A. 易被氧化
B. 易溶于水
C. 易液化
D. 有毒
(5) 下列物质能用二氧化硫漂白的是( )。

A. 石蕊溶液
B. 溴水
C. 品红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6) 下列物质不可以用于环境消毒的是( )。

A. 二氧化氯
B. 过氧乙酸
C. “84”消毒液
D. 二氧化硫
(7) 下列气体中虽然含量增多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但现在一般不将其列为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氯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2. A、B、C、D、E 5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第1题图
(1) 写出A、B、C、D、E 5种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C ;
D ;
E 。

(2) ①常见的A有哪些?它们是什么关系?
②如果试管壁上沾有A,应如何洗涤?
③温泉水、煤、药皂、火药、石油、火柴、化学肥料、天然气这些物质中,哪些含有A?
(3) ①将C分别通入下列溶液时各有何现象?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 澄清石灰水:;
b. 品红溶液:;
c. 石蕊溶液:;
d. H2S溶液:。

②若将C和氯气等体积混合,然后通入品红溶液,现象与①有何不同?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说明不同的原因。

③刚刚制成的湿粉丝,常常挂在房中用C来熏制是利用的是C的作用。

④实验室中可用 (填试剂)来检验C的存在,利用的是C的性。

习题答案:
1.(1)D (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AB (3)B (4)C (5)C (6)D (7)B
2.(1)A、S B、H2S C、SO2D、SO3E、H2SO4
(2)①单斜硫和斜方硫,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可用CS2来清洗③温泉水、煤、药皂、火药、火柴
(3)、①a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
b、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溶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呈酸性
d、有淡黄色的沉淀产生2H2S+SO2=3S↓+2H2O
②、现象:品红不褪色, SO2+Cl2+2H2O=2HCl+H2SO4二氧化硫与氯气等体混合,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漂白性的硫酸和氯化氢
③漂白性④品红溶液漂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