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奇妙的科学现象2. 《生物世界》:探索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认识动植物生物与环境3. 《我们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奥秘健康生活4. 《力和运动》:学习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探索物体运动的规律。
力和运动的关系简单机械5. 《光和影》:研究光现象,探索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镜子和影子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 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重点:科学思维培养,生物多样性,健康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4.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 目录:各章节及重点内容3. 课堂笔记:记录关键知识点、示例和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科学探究方法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是什么?请列举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答案:科学探究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等。
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如:心脏(输送血液)、肺(呼吸)、胃(消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这是科学学习的基石,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基本步骤。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涉及章节如下:1. 科学探究方法:第1章至第3章,详细内容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基本方法。
2. 生命世界:第4章至第6章,详细内容包括植物、动物、人体等生命现象。
3. 物质世界:第7章至第9章,详细内容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性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调查能力。
2. 认识生命世界,了解植物、动物、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生命世界的复杂性和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调查等基本方法的掌握,植物、动物、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情景、故事、问题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清晰展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
3. 结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特点,并画出植物结构图。
(2)调查家庭成员的作息时间,分析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进行实验,观察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推荐相关书籍、网站、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
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
1.“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本单元共有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6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
2.“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
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
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
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
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2课到第7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8课)。
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科版新

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科版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第1课:认识我们的身体第2课:身体的感觉第3课:身体的运动2.第二单元:植物第1课:观察植物第2课:植物的生长第3课:植物与人类3.第三单元:动物第1课:观察动物第2课:动物的行为第3课:动物与人类4.第四单元:水与生命第1课:水的性质第2课:水的作用第3课:保护水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实验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第1课: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身体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2.新课:讲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如头部、躯干、四肢等,以及各部位的功能。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互相观察身体部位,描述其特点。
第2课:身体的感觉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身体感觉的认识,如触觉、听觉、视觉等。
2.新课:讲解身体感觉的原理,如神经传导、感官器官等。
3.实践活动:进行感官体验游戏,如盲人摸象、听力测试等。
第3课:身体的运动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身体运动的认识,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2.新课:讲解身体运动的原理,如骨骼、肌肉、关节等。
3.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运动游戏,如丢沙包、接力跑等。
第二单元:植物第1课:观察植物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植物的认识,如树木、花草等。
2.新课: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等。
3.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描述其特点。
第2课:植物的生长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植物生长的认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2.新课:讲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课件

材料的利用与保护
总结词
了解材料的利用价值,以及如何保护材料资源,促进可持续 发展。
详细描述
介绍不同材料的利用价值,如金属用于制造工具和机器,塑 料用于制造容器和包装等。同时,介绍如何保护材料资源, 如分类回收、减少浪费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03
水与我们的生活
水的特性
总结词
水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与其他物质的差异
04
天气与气候
天气的变化
总结词
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天气变化对人类出行的影响
天气变化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计划,如 雨天、雪天、雾天等天气状况可能导 致人们改变出行方式或时间。
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不同的天气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 成,如干旱、洪涝、高温等极端天气 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结词
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详细描述
水资源保护包括减少水污染、节约用水和合理排放废水等方面。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建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及进行水 资源调配,以满足人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合理的水价和水资源保护政策,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如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会 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
胞受精结合,直接由母体的一部
分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指将植物的茎、叶等
器官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03
,从而形成新的植株。
组织培养
04 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细胞、组
织或器官进行人工培养,使其发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详细讲解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介绍健康生活习惯。
2.第二章《动物和植物》:介绍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以及生命周期。
3.第三章《天气和季节》:探究天气变化的原因,四季的特点及自然现象。
4.第四章《水和空气》:学习水的性质,循环过程以及空气的重要性。
5.第五章《力和运动》: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力的作用以及物体的运动。
二、教学目标2.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3.培养学生对天气、季节变化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让学生了解水、空气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初步认识,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第二章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第四章水的循环过程,第五章简单机械原理。
2.教学重点:第一章人体器官功能,第三章天气变化,第五章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学具:笔记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结合教材内容,用PPT课件、实物模型进行详细讲解。
3.例题讲解: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4.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
5.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各章节,关键词。
2.重要知识点,图表。
3.教学难点,重点。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2)简述青蛙的生命周期。
(3)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4)举例说明力的作用。
2.答案:(1)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4)推、拉、挤、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视频,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针对性讲解和练习设计。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特别是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4. 第四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特性,学习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6. 第六章《声音和光》:探究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声音、光等。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
2. 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结构:合理布局,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举例说明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3)画出力的示意图,并解释力的作用。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进行科学探究。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知识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以及科学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科学探究的步骤。
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详细内容:植物的生长需求,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
3. 《动物的生活与适应》:探讨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详细内容: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食性,动物的保护色和伪装。
4. 《生活中的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了解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动能和势能,太阳能和风能,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能量的概念和转换。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量的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能量转换实验装置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实验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和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 知识点: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呈现。
3. 关键词:用不同颜色标注,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一节:植物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种子的结构与传播第三节:植物的生长过程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第一节:动物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动物的运动方式第三节:动物的生活习性3. 第三章:空气与呼吸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与作用第二节: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三节:空气质量与保护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掌握空气的成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学会使用简单的观察、实验方法研究生物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关爱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空气的成分及呼吸系统的组成。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生活习性。
空气质量对生物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功能及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空气成分实验器材、呼吸系统挂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利用实物、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
2.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植物、动物、空气与呼吸的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调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持续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植物部分:植物特征、分类、生长过程。
2. 动物部分:动物特征、分类、生活习性。
3. 空气与呼吸部分:空气成分、呼吸系统、空气质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观察记录表、动物分类图、空气质量调查表。
2. 答案:根据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完成相应作业。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全册教案

教案课题: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阅读教学教材: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全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教材中的科学知识。
2.能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思考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1.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和观察,并能够理解并解释实验现象。
2.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正确阅读,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导入前课知识,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具体教师提问回顾上一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30分钟)1.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讲解,重点解释教材中的科学概念和实验原理。
2.引导学生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并作出合理解释。
3.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三、练习(20分钟)1.配合教材,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
2.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错误。
四、总结(10分钟)1.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应的作业,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学习了重要的科学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清楚每一个实验操作的步骤,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在练习环节中,重点检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学结束后,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2. 动物与植物认识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特征3. 空气与水空气的性质水的奥秘4.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传播与现象5. 磁铁与电磁铁的性质与应用电的基本概念与电路二、教学目标1. 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 认识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 掌握空气与水的性质,提高环保意识。
4. 理解声音与光的传播原理,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
5. 了解磁铁与电的基本概念,为学习更深入的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性质与应用电的基本概念与电路2. 教学重点:动物和植物的特征空气与水的性质声音与光的传播原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磁铁、电路元件等演示实验器材:声音传播实验器材、光学实验器材等2. 学具:动植物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册彩色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身边的科学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填写观察记录表。
6. 知识巩固: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理解空气与水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框架2. 板书形式:采用图示、表格、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收集有关空气和水的资料,讨论它们的性质。
2. 答案:动植物特点描述准确,语言表达清晰。
资料收集全面,能正确阐述空气和水的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水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 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 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 干净的抹布、黑板, 一杯清水]出示一杯清水, 提问:这是一杯清水,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 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 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 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 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 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2.追问: 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小结:哦,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学生举例)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 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 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 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第二章《动物与植物》: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探究生物的多样性。
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认识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4. 第四章《水与生命》:探讨水的重要性,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 第五章《力与运动》:学习力的概念,探索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6. 第六章《光与影子》:研究光的传播,了解影子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的概念、光的传播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活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如“我们的身体”、“力与运动”等。
2. 提纲: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3. 图表:用图表、示意图等形式展示抽象的科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简述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现象。
2. 答案:(1)人体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心脏负责输送血液,肺部负责呼吸,肝脏负责解毒等。
(2)力的概念及其应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如推、拉、提等。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一节植物的基本结构,第二节植物的生长过程;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第一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行为;3. 第三章《空气与水》:第一节空气,第二节水;4. 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一节简单机械,第二节力的作用;5. 第五章《地球和宇宙》:第一节地球,第二节宇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环境的重要性;2.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3. 知道空气和水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4. 掌握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5. 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空气和水的保护,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地球和宇宙知识;2.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常见的动物,环境保护,力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地球仪,宇宙图片等;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动手操作,观察现象;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解答学生疑问;5.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呈现;2. 板书布局:左侧为主题,右侧为具体内容,中间为示例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植物的基本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2)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特点。
(3)简述空气和水的保护措施。
(4)解释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
(5)描述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最新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奥秘2. 寻找光和影子3. 磁铁的吸引力4. 水的三态变化5. 空气的力量6. 动物的生活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传播与反射、磁铁的性质、水的三态变化、空气的性质、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声音、光、磁铁、水、空气等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传播与反射、磁铁的性质、水的三态变化、空气的性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光源、磁铁、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声音的奥秘”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敲击物体时产生的声音,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穿插例题讲解。
例如:在“寻找光和影子”一课,讲解光的传播与反射,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3.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磁铁的吸引力”一课,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并回答相关问题。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描述生活中遇到的声音,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2)光的传播与反射:画出光线路径图,解释影子形成的原因。
(3)磁铁的吸引力:列举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水的三态变化: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5)空气的力量:举例说明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
2024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2024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序号 英文 中文序号 英文 中文1ruler/ˈruːlə(r)/尺子25Mr/ˈmɪstə(r)/先生2yes/jes/是26Mrs/ˈmɪsɪz/夫人3Show me ..., please.请让我看看……27Ms/mɪz/女士4I am...我是…(姓名)28Good morning!早上好5You're ...你的座位是……(座位号)29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认识你!6I'm ...我的座位是……(座位号)30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7Chinese/ˌtʃaɪˈniːz/汉语31My name is .../I'm ...我叫……8English/ˈɪŋɡlɪʃ/英语32red/red/红色9T-shirt T恤衫33yellow/ˈjeləʊ/黄色10chocolate/ˈtʃɒklət/巧克力34green/ɡriːn/绿色11coffee/ˈkɒfi/咖啡35blue/bluː/蓝色12jeep/dʒiːp/吉普车36white/waɪt/白色13tank/tæŋk/坦克37coloured pencil彩色铅笔14tofu/ˈtəʊfuː/豆腐38OK/əʊˈkeɪ/好的15wonton/ˌwɒnˈtɒn/馄饨39How do you spell ...?……要怎么拼写?16salad/ˈsæləd/沙拉40zero/ˈzɪərəʊ/零17What's this?这是什么?41one/wʌn/一18It's...这是……42two/tuː/二19boy/bɔɪ/男孩43three/θriː/三20girl/ɡɜːl/女孩44four/fɔː(r)/四21hello/həˈləʊ/你好45five/faɪv/五22welcome/ˈwelkəm/欢迎46six/sɪks/六23last name姓氏47seven/ˈsev(ə)n/七24Miss/mɪs/小姐48eight/eɪt/八共2页,第1页序号 英文 中文序号 英文 中文49nine/naɪn/九73How can you be a goodlistener?你要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倾听者?50library/ˈlaɪbrəri/图书馆74I see.我明白了。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朋友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朋友的长处和不足。
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2. 植物的世界认识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动物的家园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4. 大自然的力量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
了解力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学会保护动植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
模型、标本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
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
出示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讲解植物的特点及生长条件。
以动物的生活习性为例,讲解动物的特点及生活环境。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特点。
小组合作,调查了解自然界中的力量,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关爱动植物。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朋友:优点:善良、友善、乐于助人不足:自私、任性、斤斤计较2. 植物的世界:特点:光合作用、生长周期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结果3. 动物的家园:特点: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生活环境:水域、陆地、空中4. 大自然的力量:风力、水力、太阳能影响:生活、环境、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和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短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与朋友的相处之道。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方法2. 认识天气与气候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4. 动物的特征与分类5.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6. 地球上的水资源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认识天气与气候,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3. 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及其特点。
4. 了解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 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6.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2. 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地球上的水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地球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观察天气变化、植物生长过程等。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教学主题: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如“认识天气与气候”、“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等。
2. 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3. 图表: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记录表: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植物观察报告: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3)动物分类图:根据动物的特征,制作动物分类图。
2. 答案:(1)天气观察记录表:根据观察,分析天气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生活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过力根管保据线护生0高不产中仅工资可艺料以高试解中卷决资配吊料置顶试技层卷术配要是置求指不,机规对组范电在高气进中设行资备继料进电试行保卷空护问载高题与中2带2资,负料而荷试且下卷可高总保中体障资配2料3置2试3时各卷,类调需管控要路试在习验最2;3大2对3限2设题度备到内进位来行。确调在保整管机使路组其敷高在设中正过资常程料工1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作5尽5下2可2都2能护可地1以关缩正于小常管故工路障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连破护接坏进管范行口围整处,核理或对高者定中对值资某,料些审试异核卷常与弯高校扁中对度资图固料纸定试,盒卷编位工写置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 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 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过力根管保据线护生0高不产中仅工资可艺料以高试解中卷决资配吊料置顶试技层卷术配要是置求指不,机规对组范电在高气进中设行资备继料进电试行保卷空护问载高题与中2带2资,负料而荷试且下卷可高总保中体障资配2料3置2试3时各卷,类调需管控要路试在习验最2;3大2对3限2设题度备到内进位来行。确调在保整管机使路组其敷高在设中正过资常程料工1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作5尽5下2可2都2能护可地1以关缩正于小常管故工路障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连破护接坏进管范行口围整处,核理或对高者定中对值资某,料些审试异核卷常与弯高校扁中对度资图固料纸定试,盒卷编位工写置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的进行。
时 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 植物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4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过力根管保据线护生0高不产中仅工资可艺料以高试解中卷决资配吊料置顶试技层卷术配要是置求指不,机规对组范电在高气进中设行资备继料进电试行保卷空护问载高题与中2带2资,负料而荷试且下卷可高总保中体障资配2料3置2试3时各卷,类调需管控要路试在习验最2;3大2对3限2设题度备到内进位来行。确调在保整管机使路组其敷高在设中正过资常程料工1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作5尽5下2可2都2能护可地1以关缩正于小常管故工路障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连破护接坏进管范行口围整处,核理或对高者定中对值资某,料些审试异核卷常与弯高校扁中对度资图固料纸定试,盒卷编位工写置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时序号: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 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 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 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 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 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 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 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 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 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 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 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 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 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 的树。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