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课堂的兴趣教学探究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研究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研究【摘要】本文研究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中,首先概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法,然后分析了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
接着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
在讨论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可行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特点分析、应用探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可行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办高校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迅速,人才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局面,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2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
通过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2. 正文2.1 翻转课堂教学法概述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生则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
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重新安排,通过预习、课堂讨论、作业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上的传授知识转移到课堂外,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讨论和实践。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课堂兴趣调查分析
1 调查对 象和 方法 本教研 小组针对 某 民办 高校 外 国语 学 院英语 专 业 四年 级 学生进行 了问卷调 查 ,选择 他们 作 为 问卷调 查 的对 象主要 原 因有二 :一是 一般 高校 英语 专业都 在 三 年级 开设 翻译课 , 上 学期教 学英译 汉 , 下学期 教 学汉 译 英。 四年 级 学生刚好 修 完翻译课 , 对 该课程 的教授 与 学 习有 相 对较 为客 观 的看 法。二 是很 多学生 历经 了实 习 和 求职过 程 ,在一 定程度 上加 深 了社会 对 外语人 才的 翻译 要 求的 了解 , 评 价相 对更 为全 面。 为保 证作 答的 真 实性 , 本次问卷调查前和学生表明 , 仅作教 学参考 , 不 对 学生 的 学习评定 有任何 影 响 ,学 生可 以选择 签名 或 不签名 。该 调 查 于 2 0 1 3年 7月进 行 , 问卷 围绕翻 译 课 堂兴趣 共提 出 1 O个 选择题 , 5个 问答题 ,发 出 1 2 4份 问卷 , 回收有 效 答卷 1 0 0份 。 另一 方 面 , 对 翻译 教 师进 行访 谈 , 最后 结合 问卷调 查所 获信 息进 行梳 理 , 归纳 出 让 学 生感兴趣 的翻 译课 堂的特 质 。 2 结果分 析 2 . 1 关 于翻 译课 堂 兴趣 对翻 译 学 习的影响 8 0 %的 学 生认 为他 们对 翻 译课 堂的 兴趣 对 翻译 学 习有很 大影 响 ,而认 为影 响一般 和认 为 几乎 没什 么影 响的 学生各 占 1 0 %。 根 据翻 译教 师所 掌握 的信息 , 后 者 大部分 属 于平 时翻 译 学 习状 况较 差 的 ,仅 有 一 两个属 于成绩 较好 , 但 是 非 常有 思想且喜 欢特 立独行 的 学生 。 而 占主 流的 8 0 %的 学生既 包括 学 习成绩较 好 的也 有 学 习成 绩较 差的 ,还 包括 考 上英语 专业研 究 生的 学生在 内。 可 以说 , 独 立学 院英语 专业 的大部 分 学生认 为对翻 译课 堂 学 习 的兴 趣 对 他 们 的翻 译 学 习 产 生 着 重要 影 响, 这 和教 育界 一些 同人 的认 识相 左 。 许 多教 育界 同人 认 为高年级学生应该 已经养成 了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认 识 了语 言学 习的 重要性 , 自然会 努 力学 习各种 学科 , 包 括 翻译 , 从 而淡化 了对提 高学 生学 习兴趣 的研 究。 然 而 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方面高年级 学生确 实对翻译 学习 的重要 性 有 了深 刻认识 ,其英语 语 言知 识也 有 了一 定
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
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在专业翻译教学方面,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既是一种迫切的需求,也是教育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技能,其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践,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巧。
本文将探讨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旨在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专业的翻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但往往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的翻译任务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翻译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运用,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
在翻译教学中,除了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等。
只有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领域的翻译任务。
三、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翻译教学应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法律翻译教学中,应该结合法律学科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术语,从而更好地进行法律文件的翻译。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现代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进行在线翻译实践,或者通过使用翻译软件进行实时翻译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注重培养语言和文化意识作为一名专业的翻译人员,除了掌握语言技能,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技巧和良好的语言文化意识。
在翻译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意识,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源语言的含义,并将其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同时也要注重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专业的翻译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翻译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民办高校本科生口译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教育探索78作者简介:马春晓(1988— ),女,汉族,山东日照人。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课题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2017年度高教科研课题“翻译专业本科口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华外高翻为例”(项目编号:JGJX2017D224);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民办本科翻译专业口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H170730);校级2018年度课题“翻译专业翻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吉林外国语大学是一所民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为龙头学院。
学院主要培养英语翻译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大量的口译实践类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译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考察学生的口译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口译职业能力。
笔者一直坚持的理念是,在课程设置之前,应当先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考量,有地方式,从而满足大部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高口译实践能力的需求。
有些学生可能只想顺利通过考试,不挂科;部分学生因为未来要出国读研,所以迫切希望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
还有一部分学生攻读翻译硕士,希望在此门课堂上学到更多关于翻译技巧知识,并考取CATTI考试证书,主要以三级口译和笔译为主。
另有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直接从事翻译相关工作。
一、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不同的内容针对于想要顺利通过考试的学生,即学习能力一般,对语言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在课程中会融入一些难度相对较低,不会给学生学习理解带来较大障碍的语言内容,使学生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
对于希望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的学生,可以说,学习动机和目的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口译实践课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旅游、贸易、国际交流等等,对学生的北京知识积累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口译练习之前,会留出十分中的实践让学生进行英语课前演讲,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们分享,同时在分享之后,会邀请其他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启发。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及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及教学模式设计研究Introduc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educators realize tha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re no longer suffici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students. In particular,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has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Flipped classrooms shift the emphasis from classroom lectures to collaborative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which enhances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promotes deeper lear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design of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a reading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at a private university.Necessity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English Reading Course 1. Enhance Student EngagementIn traditional classroom settings, students often become passive learners who merely listen to the teacher's lectures. However,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can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actively and strengthen their interest in the course content. Pre-class video lectures, for example, give students the chance to preview course materials and conduct research in advance, while in-class activities encourage them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communicate with classmates and instructors, and construct knowledge collaboratively.2. Facilita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Deep LearningBy engaging students in the active learning process,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challenges them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creatively. In a flipped classroom, students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ask questions, delve deeper into the subject matter, and apply knowledge to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approach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for reading courses, where students need to analyze complex texts, develop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expand their cultural understandings.3. Flexibility and Personalization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allows for flexibi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Students can watch pre-class videos at their own pace and receive feedback and guidance from instructors and peers in class. Moreover,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can better accommodate diverse learning styles and needs, making it more conducive to creating a learning culture that is adaptive and inclusive.Design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English Reading Course 1. Pre-class video lecturesInstructors can record pre-class videos that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course content, reading materials, and key points. The videos can help in orienting students to the topic, offering them the necessary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challenging them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topic.2. Classroom DiscussionAfter watching the pre-class video, students come to class ready to engage in a discussion. Students discuss key concepts, ask questions, clarify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This mode of learning helps student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fosters critical inquiry and creativity.3. Collaborative Group WorkGroup work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nsolidate student learning, strengthen collaboration, as well as sharing ideas and insights. In class, students are grouped into teams to work on a range of activities that foster 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such as brainstorming, peer review, or collaborative writing. Group work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 as they engage with the nuances of the texts and apply their analytical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o the task.4. Assessment and FeedbackAssessment and feedback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structors can use pre-class quizzes to assess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 course materials and to tailor the lesson plans accordingly. In-class assignments such as group presentations, debates, or case analyse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students'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nstructors should provide feedback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frequently, given its positive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motivation.ConclusionIn conclusion,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can be a valuable tool in enriching the English reading course's learning experience at a private university. Implement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can create a positive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enhances students' engagement, deepens their learning, and promotes 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The design of flipped classroom activities, such as pre-class video lectures, classroom discussions, collaborative group work, and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can be adapted to fit the particular needs of the course.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provide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However, implementing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requires careful preparation and planning. Instructors need to prepare quality videos before each class, design effective group activities, and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on students' progress. Additionally, instructors need to be flexible and adaptable, ready to adjust the lesson plans based on students' feedback and performance.Another challenge of implementing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s ensuring equal access to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resources. Not all students may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or electronic devices, which may hind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ourse. Instructors should consider alternative teaching methods for students who do not have access to technology, such as handouts or in-person sessions. Additionally, instructors should foster a supportive and collaborative culture in class to help students feel comfortable and motivated to engag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Despite the challenges, the benefits of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are numerous. In a flipped classroom, students become active learners who are engag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collaborate with peers to construct knowledge.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can also facilita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mote deeper learning, especially in reading courses where students need to analyze complex texts and develop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model also provides flexibi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enabling instructors to tailor the course materials and activities to fit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students.In conclusi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can benefit English reading courses at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many ways. However, implementing this model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dequate resources, and instructor flexibility. By adopting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structors can create a positive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enhances students' engagement, deepens their learning, and fosters 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提高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对 其他 领域 的类似 的事 物产 生兴趣 。例 如 , 学 生对 英语 翻 译课 程产 生兴趣 ,同时学 生可 能会 对英语 的写 作 、 口语 等 教学 都 产生兴 趣 ;随着 学生个 体兴 趣 的不断 完善 ,可能 会
2 学 习兴趣 的 相关 内容
2 . 1 学习 兴趣 的概念 学生 对英 语 翻译 的兴趣 属于个 人兴 趣 的范畴 ,个 人兴
趣主 要是 指个 体对 于 与 自己的爱好 、倾 向相 一致 的活 动具 有 的积极 、正 面 的感情倾 向。所 以学 习兴趣 主要 是指 学生 对学 习 的 内容 能够 积极 地接 受 ,并 在学 习过 程 中表现 出积 极 的态度 ,有 利于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效果 。所 以 ,对于 英语
效果 。
主 要包 括 以下几个 方 面 :第 一 ,外 部环 境 的激发 ,这一 阶 段 学生 的兴 趣 主要 是停 留在 兴趣 的表 面 ,能 够通 过外部 环 境 的影 响对 事物产 生一 定 的喜好 。而这 种喜 好恰好 就是 学
生 产生 兴趣 的 主要 出发点 。同样 ,学 生在英 语 翻译学 习 的
下几 个方 面 :第一 ,轻松 愉悦 的教 学氛 围 ,教学 环境 对 于
学生 的影 响非 常 重要 ,轻松 愉悦 的教 学环 境能够 让学 生 放
松身 心 ,能够 积极 引 导学 生投入 到教 学 的过程 中 ,这对 于
学生 兴趣 的产 生具 有 良好 的促进 效果 。学 生在愉 快 的过程 中 ,能 够保 持大 脑思路 清 晰 ,对 于 翻译学 习 内容 的理解 更 加深入 ,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翻译英语的信心 ;同样 ,这 种信 心 能够 给予学 生 积极 的信号 ,从 而对 英语 翻译课 程 建 立起 好感 ;第 二 ,教学 模 式 和教 学 方 法 适合 学 生 的学 习 ,
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探讨-最新教育资料
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探讨一、引言高职教化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而高职英语教学就是要留意实效性、好用性,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留意培育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实力,使其能用英语处理与将来职业相关的业务以满意社会活动中具有中等层次好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这一点上说,翻译教学承载着培育学生翻译实力,实现有效沟通的任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意义重大。
然而教学翻译作为实际高职英语课堂的一个必定部分,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翻译教学的有效进行。
因此,必需先弄清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概念。
教学翻译以翻译为手段,其典型行为是只给学生汉语释义;翻译教学则以翻译为目的,有意识地限制语言信息加工。
本文阐述了两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并示例提出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以培育学生翻译实力的详细操作方法。
二、培育高职学生英语翻译实力的重要性1.高职教化培育人才的内在须要在高职教化兴起的同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慢慢成为高职人才的培育目标。
然而我国目前社会须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除了应当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肯定的外语应用实力。
英语教学要以好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
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会从事一些具有肯定生产、服务技能的工作,而当今社会对外沟通越来越广泛深化,与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英语口头和书面沟通的基本技能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须要的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
比如学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机电、文秘等专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难免会处理英文材料,诸如产品介绍、广告、说明书、电子邮件、业务往来信函等,这都须要英汉互译的实力。
翻译是进行沟通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实力的培育尤为重要。
2.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与学习习惯的迫切要求高职学生有来自一般中学毕业的,也有从技校、中职毕业来的,其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又习惯了中学时的为升学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把老师给的参考答案视为唯一正确的,始终都采纳“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模式,所以要培育高职学生的翻译实力以适应将来的工作须要是迫切而又艰难的任务,正因如此我们更有必要加强翻译教学。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摘要】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引言部分介绍了调查的目的和研究背景。
在分析了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方法的优劣比较、学生反馈调查结果、教师素质评估以及教学资源管理情况。
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调查、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教师素质、教学资源、现状总结、存在问题、改进建议1. 引言1.1 调查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具体调查目的包括了解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教师素质以及教学资源管理情况,从而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现状。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揭示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为提升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水平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语翻译教育也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种种原因,民办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提升民办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提供参考。
2. 正文2.1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是本次调查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内容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探究
团
高校英语 专业翻译 课程教 学探 究
圃 平 萍
内容摘要 : 目前, 社会对于英语专业翻译 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 多, 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高校作为英语专业翻译 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 在课程设 置、 教 学模 式 、 教 材选用等方 面存在 一些 问题 , 无法满足社会 对于实用 型翻译 人 才 的 需求 。 因而 ,研 究 高校 英语 专 业翻 译 课 程 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立 足 于 培 养 应 用 型 翻 译人 才具 有 重 要 的 意
的课本却并 不容易 。有些教材理
论 性强 , 所选翻译材料 难度偏大 ;
1 .翻译 从 业 者 应 当 具 备 相 应 的语 言 能力 。这 也 是 核 心 技 能 , 要 求 译者精通 双语 ,并 能达到熟 练 应用、 写作与转换。 2 .翻译 从 业 者 应 当 具 备 相 应 的 工 具 应 用 能 力 。译 者 应 当熟 练 掌握各种辅助 翻译工具 以及相关
式 从 事 翻 译 工 作 的人 很 多 ,但 真 正 有 水 平 、受 过 专 业 训 练 的 翻译 人才很 少 ,高水平 的翻译大 约只 占总 数 的 5 %甚 至 更 少 ,能 够 胜 任 国 际会 议 口译 任 务 的 专 业 人 员 就
4 .翻 译 从 业 者 应 当具 备较 强 的学 习 能 力 和 应 变 能 力 ,可 以 快 速地掌握新知识。 5 . 翻 译 从 业 者 应 当具 备 相 应 的职 业 素 养 。译 者 应 当具 备 自我 管 理 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 沟通 能 力 、基本 的 职 业 道 德 和 高 度 的 责 任感 。 在 明确 了 市 场 对 于 翻 译 人 才 的要 求后 ,反 观高校对于英语 翻 译 人 才 的 培 养 ,不 难 看 出其 中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下 面 着 重 从 课 程 设 置 、 教 学 模 式 和 教 材 选 用 这 三 个 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 高校 英 语 专业 翻译 课 程 教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特点。
在分析了民办高校翻译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探究了培养方式与方法。
通过某民办高校实践案例的分析,提出了翻译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与难点。
给出了提升民办高校翻译教师职业能力的建议。
结论部分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文章旨在帮助提升民办高校翻译教师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翻译教师、民办高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培养方式、案例分析、重点、难点、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翻译教师的重要性翻译教师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翻译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指导者和引领者。
他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翻译技巧和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翻译教师是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重要参考。
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职场。
翻译教师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他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翻译教师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1.2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特点一、教学资源丰富:民办高校英语专业通常会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使学生能够接触最新最前沿的英语学习内容。
二、实践性强:与传统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和翻译能力。
三、灵活性高:民办高校英语专业通常设有弹性选修课程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及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及教学模式设计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大学深造,而学生们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掌握程度成为评判其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由此,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精读课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必要性和教学模式设计方面进行探讨。
一、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老师上课,学生听课,随堂考试,这种模式效益并不高。
传统模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动力不大,很难持续下去;另一方面,课堂上的时间很短,而学生的作业时间相对较长,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翻转教学是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颠倒,让学生先在家自学,再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和合作,达到知识共享、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效果。
在英语精读课程中,翻转课堂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传统的英语精读课方式往往是老师先讲授英语文章的内容,然后学生翻译文章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视其为一种负担。
相反,翻转课堂能够大幅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通常情况下,学生需要在家自学英语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语法和词汇,进行基础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其他课堂活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教师的资源和经验,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中,有一些重要的基于学生的教学目标:1.提醒学生进行基础学习学生在家自学英语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语法和词汇,进行基础学习。
2.组建学生的小组在课堂上,将学生组织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四到五个学生,以小团体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的学习韵律做出不同的安排,让不同的小组实现协作学习。
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影响的分析-教育文档资料
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影响的分析翻译是第二语言学习实践中的重点,它不仅事关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也事关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与进步。
然而,无论是翻译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为基础。
否则,不仅不能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
所以,在此有必要反思自己的翻译教学实践,对“翻译兴趣”给予翻译教学的影响问题进行逐一的阐释和说明,以期引起广大同仁对于“翻译兴趣”给予翻译教学影响问题的关注。
众所周知,每一名从事教学实践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教学名言,但每一名任教者却未必能把它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完美的结合。
因为,至今仍还很少有从事翻译实践的任课教师说出这样的话:翻译兴趣是翻译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研究者必须首先在理论的层面上明确什么是翻译兴趣,其次才能在此基础上探讨翻译兴趣的培养究竟对翻译教学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一、翻译兴趣及其培养途径1、翻译兴趣在语言学的层面上,所谓的“翻译兴趣”是一个合成词汇,它是由“翻译”和“兴趣”组合而成的。
所谓的“翻译”是指以“翻译”作为教学核心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而所谓的“兴趣”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它的本义是指学生对于某种学习活动所持有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
一般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
根据这样的分析,可以这样界定所谓的“翻译兴趣”:翻译兴趣是指学生对“翻译”这一教学活动实践所持有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
对于前者而言,学生对于翻译教学实践所持有的“认识倾向”主要包括他们对于“翻译学习”在语言运用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包括他们对于“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等等诸多的基础性认识; 对于后者而言,所谓的“情绪状态”是指学生对于“翻译教学”内容的喜爱,对于翻译技能的渴望等等。
2、翻译兴趣培养的关键翻译兴趣的培养应该与翻译教学实践活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民办高校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民办高校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本文介绍了开发内化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针对目前民办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以具体教材为例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与研究,最后提出建议与思考。
标签:开发内化;翻转课堂;大学英语一、前言大学英语是应用型的学科,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交往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也就是实体课堂),有固定的授课场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不足。
首先,学生层次与需求各异,教师教法单一,学习十分被动,气氛沉闷,教与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其次,教学重知识轻能力,语言综合与应用能力差。
最后,重终结性评估,忽视即时形成性评估与个性化情智发展。
因此,如何在大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建有生命力的课堂,培养大学生人文与学科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达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这一问题值得思考与探索。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开发内化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本质不是灌输,而是激发,教育活动中最有价值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获取知识的方法。
通过教师开发促成学生内化,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简称FCM,是指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或制作课件;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课件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随后,学生再带着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其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在民办院校大学英语课中大力推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并且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有时代性的教学法将开发内化教学模式落到实处。
教学模式:民办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民办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摘要】本论文从“翻转课堂”的定义入手,结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就在民办高校中开展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民办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课堂面授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首先借助于网络技术自主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初步处理和吸收,最后,带着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参与到实体课堂中的交流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它是一种侧重知识内化和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二、我国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近年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校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得到了迅猛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为了适应国家对应用型、实用性人才培养教育的改革,民办高校再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一些显著的问题存在,本文通过调研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基础较弱,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线大多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分数线,生源整体水平低,英语成绩较差,基础薄弱。
2.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由于英语的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且具有多面性,没有一定学习方法,难以调动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
3.不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哑巴”式英语普遍。
由于师资水平和教学设施的能力有限,对学生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还有就是老师的责任心不足,只认为最终就是通过笔试考试就可以,忽视对口语方面的训练。
4.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弊端突出。
当前,衡量民办高校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是通过四六级的过级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在实际生活中就更难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1.大学英语教师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论文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教育、科技、贸易等方面与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增多。
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现在许多招聘单位也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掌握英语,以便于把握前沿科技及与外国人交流。
作为大学毕业生的输出单位,每所大学都有必要且有义务为社会培养相应的人才。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检测学生水平的应试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也在20xx年下半年进行了改革,并加大了翻译的分值,所占分值由原来的5%提升到15%,题型也由原来的单句翻译变成了段落翻译。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势在必行。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笔者以某知名民办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为调查对象,以小见大,从而了解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并对此做一番梳理。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文科院系-财经学院和理科院系-汽车学院当中的300名本科学生。
对两个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看法。
问卷调查在20xx年6月进行。
同时,选择参与公共英语课教学的40来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们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的看法。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一)翻译教学误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经访谈,本课题组成员发现:部分教师把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混为一谈,认为教学过程中涉及英汉语言转换的教学活动都属于翻译教学。
其实不然,在教学翻译中,翻译只是为帮助学生理解原文并检测学生对英语词汇及语法的掌握程度;而翻译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翻译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掌握翻译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从访谈中,我们发现20位老师对翻译作业的布置选择的是词汇和语法练习,11位选择翻译技巧练习,还有9位两者都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视翻译,原因是希望通过翻译练习来检测学生词汇及语法的掌握情况,把翻译作为了教学中的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内容。
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影响的分析
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影响的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翻译兴趣的培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首先分析了翻译兴趣培养对学生翻译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然后介绍了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翻译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表明,培养翻译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最后总结了翻译兴趣培养的策略和效果,强调了其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从而提升翻译教学的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翻译兴趣培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为提升学生翻译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翻译兴趣培养,翻译教学,影响分析,学生激发,能力提升,策略效果,重要性,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译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变得至关重要。
而翻译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翻译的内在动力之一,对于翻译教学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翻译兴趣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翻译技能的进一步掌握和提高。
在当前的翻译教学中,很多学生往往对翻译缺乏兴趣,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成为了当前翻译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翻译兴趣的培养给予翻译教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可以为提高翻译教学效果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兴趣培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的影响是为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来提升他们的翻译能力。
通过分析翻译兴趣培养对学生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以及翻译技能的影响,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和方法。
研究翻译兴趣培养的策略和效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研究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随后对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
接着重点讨论了翻转课堂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阐述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随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翻转课堂对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
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英语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法、教学方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应用、评估、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在培养学生英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如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为当前民办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针对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和需求,研究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到该领域,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可行性和效果,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hope to contribute valuable insights to the field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to support educators i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flipped classroom lessons for English majors. Ultimately, our goal i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outcomes of students in English courses at private colleges through the use of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like the flipped classroom.2. 正文2.1 翻转课堂教学法概述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教师会录制教学视频或提供相关学习材料,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合作或实践活动,教师担任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影响的分析
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影响的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翻译兴趣培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在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将分析翻译兴趣的培养、翻译教学的影响、培养翻译兴趣的方法、提升翻译教学效果的建议以及翻译兴趣培养给予翻译教学影响的实例分析。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培养翻译兴趣对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如何培养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为未来的翻译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翻译兴趣培养,翻译教学影响,翻译教学效果,翻译兴趣,实例分析,教学方法,重要性,结论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译是跨语言沟通的关键环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国内外存在着翻译人才不足的问题,翻译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提高翻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培养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翻译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翻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翻译技巧。
对翻译感兴趣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索翻译的奥秘,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导致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激发。
研究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以及提升翻译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翻译兴趣培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分析翻译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热情和动力,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巧和提升翻译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翻译教学中翻译兴趣的培养方法和效果,旨在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翻译兴趣培养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不同方法和案例的分析,为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推动翻译教学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翻译兴趣培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课堂的兴趣教学探究
一.翻译课堂兴趣问卷调查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90后学生普遍认为对翻译课堂的兴趣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翻译学习效果,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翻译课堂有着具体的想法,翻译教师需重视兴趣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翻译课堂兴趣,从而对症下药,以提升翻译微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翻译人才。
二.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翻译课堂学习兴趣的基本策略的提出和方法的提出
本研究基于之前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立足于POA理论和全人教育理论,并结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课堂兴趣的策略和方法。
1成功“导学”
一方面90后大学生情商高,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初的导入课上下重功夫,引入翻译史上一些通过翻译救国救民为国家做贡献的翻译大家们,如辜鸿铭、严复等人,为学生的翻译学习树立好的榜样;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学生到了高年级依然是总体水平偏低,力求完美而眼高手低是导致他们对翻译望而怯步的原因之一。
所谓人无完人,高手也有失误不妥之处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师在导入阶段不妨呈现给学生翻译大家们的“失误之处”,学生们看到难免心头一松,或沾沾自喜(人之常情);再辅之以后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翻译个案,鼓励学生放下包袱,消除心理障碍。
2 精选翻译教学材料
翻译教学材料可以不拘泥于一本教材,而是由教师自主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取材料,
以博采众长、与时俱进。
具体说来,鉴于90后学生的自信心弱,责任感差的心理特点可在翻译学习初始阶段选取人文色彩浓厚的教学材料。
POA理论认为有利于人文性目标实现的话题可以分为两大类,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外文明沟通互鉴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换句话说,一类话题围绕的是如何促进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另一类话题围绕的是如何担负起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责任。
在输入材料方面教师一方面挑选思想境界高、弘扬正能量的语言材料,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挑选反映国内外社会和政治热点话题的语言材料,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后续阶段建议多种题材和体裁并用。
一方面有鉴于问卷调查显示的学生对于翻译练习素材的不同偏好,另一方面也符合翻译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学生克服
初级阶段的顾虑和不安之后,给学生提供丰富广泛的练习素材,让不同兴趣取向的学生都能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3积极倡导协作共享教学模式
翻译既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最终体现,信息化时代的翻译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为学生创设感受多维思维方式的情境,引导他们在参与实践的基础上显化问题、多项对比、协作互动、共赢发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享、学会协作,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用体验教学法。
体验教学的关注点,可以把学生的情感学习,作为反映体验情况的重要维度。
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因此,教师的职责不是教授,而是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深层思维、引导显化问题、内化解决问题之策。
(温建平2015)教师可以将体验式学习与作坊作坊式翻译训练法结合起来。
具体说来,学生接到翻译任务后,先自己翻译体会其中甘苦,,然后和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共享,在关注别和欣赏别人对难点的解决之道的同时,自己的译文也别别人关注和欣赏;最后小组成本员商讨互评取长补短形成一篇最具代表性的输出产品。
由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动纠错意识、语言润色意识、思考问题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意识形态、学术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任务质量和所作评价的责任意识。
之后是每组将自己的代表产品展示给大家,各个小组之间互评。
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学以及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民办高校学生翻译课堂兴趣教学的实施
1.设立实验班
本课题研究选择了某民办高校的三个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将其中一个作为实验班,另外两个作为对照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划分完全遵循随机的原则。
2具体实施步骤
实验前测
课题组对三个班进行了实验前测。
课题组成员分析学生测试成绩,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无明显差异。
此外,实验前测结果表明,参与实验前测的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发展普遍不均衡,总体来看,多数学生翻译能力较差。
实验实施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不同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和兴趣教学法,对课堂教
学效果表现进行记录。
实验后测
后测分为两次进行,一次与实验前测一样的测试内容;第二次是全新的测试内容。
将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进行对照。
测试结束后,课题组成员整理学生测试成绩,并将实验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实验班成绩与对照班成绩进行了对比。
四.研究带来的启示
通课题的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翻译课堂兴趣增加:重视课堂翻译任务,珍惜翻译课堂的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明显提高。
过对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实施兴趣教学实验,加强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理念,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手段培养学生对翻译课堂的兴趣,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翻译教学效果。
本文系吉林省201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GH1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