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四要件
比较犯罪构成的三要件和四要件
比较犯罪构成的三要件和四要件【摘要】刑事法律中的犯罪,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构成,这些条件就是所谓要件。
三要件的四要件都是判定犯罪的标准。
其实二者本质相同,只是在某些细节的地方存在不同。
两者都是为了保障人权。
【关键词】犯罪构成违法符合有责刑法的根本在于“人”。
反射在如何惩罚犯罪,如何正确的适用法律。
那么什么是犯罪,怎样才能构成犯罪,自然就是一个需要揭示的问题。
于是犯罪构成理论的三要件、四要件甚至是五要件应运而生。
一.我国犯罪构成的四要件理论我国继承苏联的理论,提出闭合式犯罪构成理论的四要件为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何谓犯罪主体,就是这个犯罪是谁做的,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而犯罪客体即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犯罪的主观方面就是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时所持有的心态,即故意和过失。
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的是犯罪的行为和结果等。
“无产阶级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以犯罪的阶级性原理及犯罪的实质概念为基础的。
它认为法律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诸要件,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反映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即犯罪的本质特征。
如果不能反映这一特征,那就不成其为犯罪构成要件”。
[1]这也就不难得出我们四要件的结论。
只有符合犯罪构成的四要件,才构成犯罪。
反之则是一般的违法行为。
犯罪构成的四要件是我国认定犯罪的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
二.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三要件理论大陆法系讲构成要件,符合,违法,有责。
这三个条件都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其实也可以说成是犯罪主体符合,犯罪行为违法,犯罪结果有责。
在犯罪主体符合时,将行为人的控制和辨认的能力考虑在内。
在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要的是要考虑实施者是否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其次,行为人的行为违法。
何为违法呢?笔者认为,即行为损害了社会所要保护的法益,给社会或是个人造成了危害。
最后,排除法律所规定的免责事项,例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行为人应该受到惩罚,那么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则构成犯罪。
犯罪构成四要件是什么
一、犯罪构成四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四要件是:
1. 主体要件,即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 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3. 客体要件,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4. 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二、犯罪构成四要件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三、什么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
行为人故意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s。
刑法阶层理论_三阶层与四要件的对比性考察
刑法阶层理论_三阶层与四要件的对比性考察引言:刑法阶层理论是刑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旨在确定罪刑法定的原则和追求刑罚公正与合理。
在不同的法系中,存在着不同的刑法阶层理论,当前比较常见的是三阶层理论和四要件理论。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这两种理论,并探讨其对刑法体系的影响。
一、三阶层理论三阶层理论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刑法阶层理论,代表人物有德国刑法学家库尔特·齐姆基维奇。
该理论将犯罪划分为罪(idem)、罪名罪(widget)和罪实罪(idem discrimationis)三个层次。
罪实罪层次是最低层次,强调了必须有实质性的行为或行为不作为,才能构成犯罪,即“行为”要素的存在。
罪名罪层次是其上一层次,要求行为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的罪名定义,即在实质行为的基础上,必须符合法定行为标准。
罪层次则是最高层次,强调除了符合罪名和罪实要求外,行为人还必须具备某些特定的特征或性质,例如主观方面的故意或过失。
三阶层理论适用于对于刑法中行为要素、客体要素以及主观方面的要素进行梳理,以达到犯罪成立的准确性、明确性和同质性。
二、四要件理论四要件理论,也称四要素理论,是以前苏联刑法学家学派为代表的一种理论。
其主要观点是,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四个要件:客观方面的社会危险性、行为方面的违法性、主观方面的犯意以及结果方面的事实后果。
这四个要件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客观方面的社会危险性强调了行为的社会危险性及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性,行为方面的违法性则是指行为违背了法律规定。
主观方面的犯意则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意识到其行为具有社会危险性,并具有实施行为的目的或者故意。
结果方面的事实后果则是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实质性的后果。
三、对比分析从理论的构成要素来看,三阶层理论更加细致和全面,能更准确地对刑事犯罪行为进行归类和判断。
而四要件理论相对而言较为简略,只强调了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对行为的解释和划分较为宽泛。
因此,三阶层理论在刑法实践中更有效应用。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一、行为行为是指犯罪人实施的具体行动。
犯罪行为可以是实际进行的动作,也可以是一系列的行动,例如盗窃、强奸、杀人等。
行为是犯罪的第一个要素,没有实际行动的话就不会构成犯罪。
二、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犯罪心理状态。
主观方面通常包括两个要素:犯罪人的故意和犯罪动机。
故意是指犯罪人实施行为时明确意识到其行为违法,并愿意接受违法结果的心理状态。
犯罪动机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目的或动机,例如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获取经济利益等。
三、客观方面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客观存在。
客观方面通常包括两个要素:危害结果和客体。
危害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带来的社会危害后果,例如对人身财产造成的伤害、损失等。
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例如对人的暴力侵害、对财产的盗窃等。
四、法定构成要件法定构成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在刑法上明确规定。
犯罪行为要符合刑法规定的一定的构成要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刑法对于不同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国家的刑法中,对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可能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侵害他人财产权利等。
总结起来,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分别是行为、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法定构成要件。
行为是指犯罪人实施的具体行动;主观方面包括犯罪人的故意和犯罪动机;客观方面包括危害结果和客体;法定构成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
这四个要素在犯罪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四个要素同时存在并满足法律规定,才能判定行为构成犯罪。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犯罪构成是指认定行为是犯罪行为的标准,一般由以下四个要件组成:
1、犯罪行为:包括法律规定犯罪行为的操作及结果。
一般指犯罪行
为的特征,如具体的袭击行为,倒卖贩卖毒品行为等。
2、犯罪动机:即施行犯罪行为的动机,一般表明相关人的精神状态,如抢劫时的贪婪动机等;
3、法律制裁:指行为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后,受到的法律制裁,如被
判处刑罚;
4、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是否具有犯罪责任能力,一般以判定行为人
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依据;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
为14周岁以上。
犯罪构成三要件说与四要件说之比较
犯罪构成三要件说与四要件说之比较犯罪构成要件是衡量罪刑的基本标准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确立何种情形下可以认定为犯罪行为。
对于犯罪构成要件,目前普遍的分法是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
这两种分法各有优缺点,下面就进行详细比较。
一、三要件说的构成要件三要件说即是指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是行为、结果和过失三个要件。
这三个要件构成的犯罪行为才能成为犯罪行为。
1.行为要件行为要件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必须经过既定的行为方式,否则不能构成犯罪行为。
行为方式包括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指明了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行动背景,使得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界限分明。
2.结果要件犯罪行为的结果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如人的生命、财产、身体安全等,必须明确,并与行为要件紧密结合才能成为犯罪行为的结果要件。
3.过失要件过失要件是指犯罪人对于自己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具有过失,即没有完全避免或未尽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而导致了危险的发生,才能成为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
过失要件与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紧密联系,一旦因疏忽或不当而导致了犯罪危害,就将构成犯罪行为。
二、四要件说的构成要件四要件说,即在三要件的基础上增加一项客观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对象),认为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结果、过失和客体四个要素。
所谓犯罪客体,就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如偷窃的财产、谋杀的人命等。
1.客体要件客体要件是四要件说独有的要素,指明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即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通常包括生命、财产、身体安全、公共资源等。
2.行为要件行为要件与三要件说一致,包括犯罪人的主体行为和客观行为。
3.结果要件结果要件与三要件说一致,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实际结果,如人的生命、财产等受到损害。
4.过失要件过失要件与三要件说一致,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行为中未尽到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导致危害发生的过失行为。
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的比较1.构成要件个数三要件说只包括行为、结果和过失三个要素,而四要件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客体要素。
从三阶层和四要件的对比探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立场走向
从三阶层和四要件的对比探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立场走向犯罪构成理论是研究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理论体系,它对于研究和解释犯罪行为以及刑法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刑法学界,一直存在着对于犯罪构成理论的立场争议。
其中,三阶层和四要件是两种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对比它们的立场走向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一、三阶层理论三阶层理论是犯罪构成理论的一种重要流派,它主要由国内学者梁光烈提出并得到广泛传播。
该理论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可分为行为要素、结果要素和主观要素三个阶层。
行为要素主要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或不作为,结果要素主要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主观要素主要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过失程度。
三阶层理论的立场走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侧重行为要素:三阶层理论强调行为要素在犯罪构成中的重要性,即行为要素是构成犯罪的基础。
这种立场认为,只有行为要素满足了刑法规定的法定要件,才能认定为犯罪行为。
2. 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兼顾:三阶层理论认为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是构成犯罪的两个侧面,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的关系需要平衡和协调。
这种立场认为,犯罪构成要件不仅需要有明确的主观方面,还需要有明确的客观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二、四要件理论四要件理论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另一种重要观点,它主要由国内学者郭建华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同。
该理论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可分为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正面要件和反面要件四个要件。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过失程度,客观方面主要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或不作为,正面要件主要是指构成犯罪的肯定要件,反面要件主要是指构成犯罪的否定要件。
四要件理论的立场走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侧重主观要素:四要件理论强调主观要素在犯罪构成中的重要性,即主观要素是构成犯罪的核心。
这种立场认为,只有主观要素满足了刑法规定的要求,才能认定为犯罪行为。
2. 正面要件与反面要件兼顾:四要件理论认为构成犯罪既需要有明确的正面要件,也需要有明确的反面要件,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刑事案件破案的法律依据(3篇)
第1篇一、引言刑事案件的破案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破案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刑事案件的破案依据,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
二、实体法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是刑事案件的实体法依据。
刑法规定了各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原则,为刑事案件的破案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1)犯罪构成要件:刑法总则对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了规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在破案过程中,侦查机关需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主体资格、犯罪目的、犯罪手段、犯罪结果等,以确定其是否构成犯罪。
(2)刑罚的种类: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有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在破案过程中,侦查机关需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和刑罚的种类,提出相应的量刑建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是刑事案件的实体法依据。
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证据规则等进行了规定,为刑事案件的破案提供了程序保障。
(1)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如独立审判原则、平等原则、公开审判原则、辩护原则等。
在破案过程中,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应当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2)程序: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
在破案过程中,侦查机关应当依法进行侦查,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审判机关应当依法审判,作出判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刑事案件的最高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
在破案过程中,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应当尊重宪法精神,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阶层和四要件理论的对比性考察
三阶层和四要件理论的对比性考察对于犯罪构成体系,目前刑法学界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四要件理论和三阶层理论。
四要件说在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长久以来一直处于通说的地位,但是随着对三阶层理论的探讨以及四要件在适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的不合理性,不少学者开始主张摒弃传统的四要件理论,适用三阶层理论。
至于哪一种理论更具有合理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更有优势,这一刑法学的重要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和关注。
1 四要件理论犯罪构成的四要件理论的四个要件分别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即只要满足这四个要件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
四个要件之间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对犯罪行为进行判断时是堆积木式的拼凑判断。
对于满足以上四个要件的行为可以认定为犯罪,但是如果存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执行命令等正当化事由,则可以排除犯罪。
2 三阶层理论根据三阶层理论,行为人的行为要想构成犯罪,除了要符合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之外,还必须具有有责性。
三个要件之间是递进式组合的关系,要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应受何种处罚需要进行“层层过滤”,只有经过前一个阶段才能进入后一个阶段。
三阶层理论中构成要件的符合性是对犯罪事实进行的判断,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客观因素涵盖了主体、行为、行为对象、结果、因果关系等,主观因素则涵盖了构成要件故意和构成要件过失的主观犯罪心态。
构成要件的违法性是对犯罪行为的价值判断,要求犯罪行为在符合构成要件的前提下还应当是违法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对违法性进行判断主要是看是否存在违法阻却事由,主要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执行命令等有责性指的是对行为人进行谴责的可能性,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进行谴责应该从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行为人的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判断。
3 四要件和三阶层理论的对比性考察3.1 理论之争3.1.1 支持四要件理论支持四要件理论的学者认为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论四要件
浅议犯罪构成四要件姓名:蔡梦琦学号:17130146一、总述根据我国刑法,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这是所谓犯罪构成四要件。
在立法者看来,当这四要件同时具备时,行为成立犯罪。
四要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将我国的四要件和大陆法系的三阶层作对照,可以勉强找到它们的对应关系。
即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共同对应三阶层论中的行为构成符合性和违法性,犯罪主体对应罪责。
不过这种对应在本质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们的内在逻辑不同。
这也是四要件和三阶层最根本的区别。
王世洲先生在翻译的《德国刑法学总论<译者序>》中指出,刑法学是最精确的法学。
我认为,中国刑法的四要件论就缺少这样一种精确度。
二、四要件论无明显内在逻辑四要件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犯罪,这种分析看似全面,实则逻辑性很弱,给人混乱的印象。
相反,三阶层论的体系性就比较强。
三阶层是指行为构成符合性、违法性和罪责。
当一个行为符合刑法典中包含的各种犯罪性规定中的一种时,这个行为时符合行为构成的。
接着,这个行为就必须是违法的,也就是所谓违法性。
最后,符合行为构成和违法性的行为必须是有罪责的,就像常说的,行为人必须对这个行为承担责任,这个行为必须是能够使行为人“受到谴责的”。
在三阶层论中,认定一个行为是犯罪和行为人需要接受刑事惩罚不是同时的,而这个流程要遵从一定的逻辑和顺序,而流程中的每一步都比较精确。
一旦一个行为符合行为构成,就标志着违法性的成立,但这个标志是可以被驳倒的。
正当化根据就是源于法律制度的可以使行为合法化的根据。
比如父亲出于教育原因打儿子,这个行为就满足了身体伤害的行为构成,但是家庭法规定的责打权为父亲提供了一个正当化的根据。
在大陆法系中,正当化的根据中特别重要的是正当防卫权和正当化的紧急避险。
这在我国的四要件中是不存在的,它们被另外划进了一个范围。
四要件和二要件的比较讲解学习
只是行为不可能导致人死亡,所以是故意杀人未遂。 本书二要件: 首先看有没有杀人行为
无实行行为,就不为犯罪(但可能是犯罪预备)。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的、内部的、主观判断。 总的来说:系统性、实用性的特点。
合理性和缺陷
合理性: (一)四要件: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历史合理性。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现实合理性,具有强大生命力。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内在合理性。如具有逻辑严密,契合认识规律
和符合犯罪本质特征的内在合理性。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比较合理性。 (二)二要件: 有利于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有利于区分罪与罪的界限。 完善了刑事立法。 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简单适用。
十八岁,其为故意杀人,且具有期待可能性并无认识错误。 因此,应当负责,具有有责性。 二者同时具备,王某行为构成犯罪。 由此,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简单直观了解四要件和二要件 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逻辑结构
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 本书中的二要件
是一种平面式的封闭结构, 是递进式的逻辑结构。这种 犯罪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层层递进的、开放式的结构 客观方面四个要件并非截然 为被告人辩护提供了余地, 可分,而是存在依存关系。 反映了定罪逻辑思维过程, 没有反映认定犯罪的思维逻 是动态的。它们相互独立, 辑过程,是静态的,在实践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 中逐渐暴露了它的缺陷。 判断。
合理性和缺陷
缺陷: (一)四要件: 犯罪客体刑法分则的条文不明显。 犯罪客体和犯罪结果可能重复。 犯罪构成四要件内在联系不明显。 难以包容一些合法抗辩事由的问题。 不利于发挥刑法人权保障的功能。
犯罪构成三要件与四要件的比较研究
犯罪构成三要件与四要件的比较研究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总论当中有着基础和重要的地位,它是判断罪与非罪的杠杆,也是刑法总论中,相对于共犯等理论的基础理论:而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社会状况下,产生了不尽相同的犯罪构成理论,诸如大陆法系国家采用递推式的三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前苏联和我国目前采用的则是耦合式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而英美法系国家则采用双层结构的犯罪构成理论。
如题目所示,拙文将论述的是大陆法系的递推式三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和耦合式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比较,之所以做这样的比较,是因为我国法律的状况很特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向前苏联借鉴了很多东西,同时,从法系的角度看,我国更倾向于大陆法系。
一、犯罪构成理论中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概述(一)三要件说犯罪构成理论三要件说,即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要件之间是递进式的,其中三个要件的构成逻辑十分紧密,不可拆分,而且具有递推关系,即最终对于罪责的判断,要通过三个要件进行递推式的逻辑推理之后方可得出。
首先说该当性。
该当性即构成要件该当性,这里的构成要件值得是犯罪行为中的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事实性要素);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犯罪行为,先由构成要件该当性来判断,考量这种行为在主观上是否有犯意,在客观上是否有损害事实。
其次涉及到有责性。
即该当性和违法性判断之后,便可以确定此行为人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可能性;但是有责性最需要考虑到的,是行为人的责任能力等因素,从而确定行为人应当负怎样的责任,怎样负责任,负多少责任。
(二) 四要件说犯罪构成理论四要件说犯罪构成理论源于前苏联,后来我国作为随后而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做了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和移植。
因此,目前四要件说是我国国内的犯罪构成通说。
四要件说中的四要件是指,客体、客观方面和主体、主观方面。
这里的客体概念上比较特殊,它指的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也同时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而主体即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人,主观方面则是或者故意或是过失的犯意,客观方面则是指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
犯罪构成论_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犯罪构成论_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犯罪构成论是刑法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研究方向,探讨了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相应的刑事责任。
从传统的四要件理论到近年来的三阶层理论,这一学科领域经历了许多理论与观点的变迁。
本文将从学术历史的角度对这些变迁进行考察。
犯罪构成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基本原则。
在古代法律中,罪行的构成主要依据四要件理论,即主体、客体、行为和结果。
主体是指犯罪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罪责能力,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行为是指具体的犯罪行为动作,结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这一理论为犯罪的构成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接受和运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社会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四要件理论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四要件理论过于简化了犯罪行为的复杂性,无法完全涵盖所有情形。
其次,四要件理论往往只强调对犯罪行为者的追责,忽略了环境与社会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此外,四要件理论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性质和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
这些问题使得学术界开始重新反思犯罪构成论,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理论模型。
近年来,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不断进步,刑法学界开始借鉴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三阶层理论。
三阶层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构成不仅仅受主体、客体、行为和结果等个体要件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其他更广泛的社会因素。
其中,第一阶层是犯罪主体的特征与能力,第二阶层是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第三阶层是社会环境与制度的影响。
三阶层理论通过考虑更多的因素,更好地解释了犯罪行为的本质和形成过程。
犯罪构成论的发展既是理论的推进,也是应对社会变革和犯罪形式变化的需要。
犯罪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构成要件的界定需要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与理解。
犯罪构成论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升级,并根据实际案例加以应用、推进。
总结起来,在犯罪构成论的学术历史中,从传统的四要件理论到近年来的三阶层理论,我们看到了学科的进步和变革。
1我国的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是
1我国的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是: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
将犯罪客观方面排在构成要件的首位,首先是为了确保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就是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其次为犯罪行为的评价机制设定客观标准;第三可以涵盖一切行为。
在内容上犯罪客观方面包括行为主体(区别于犯罪主体)、行为、行为客体(区别于犯罪客体或者保护客体)、行为结果(区别于犯罪结果)、因果关系(仅包括事实的归属)。
将犯罪客体放在第二的位置上是为了发挥它的限制作用,具有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并非都是犯罪行为,如正当行为和具有排除犯罪性行为,对于这些行为要通过犯罪客体的评价将他们排除出去。
犯罪客体的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客体和犯罪结果等因素。
第三位的是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放在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的后面,一是因为主观要素由客观要素证明;二是为了从主观上限制犯罪的范围。
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事实层面的故意与过失;第二个层次是规范层次的主观态度即期待可能性。
最后是犯罪主体,经过前述三个层次的评价,如果行为人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则基本可以确定对他进行刑罚处罚。
犯罪主体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责任能力等要素。
犯罪构成是备受刑法学界重视的理论问题。
犯罪构成理论的提出,是罪刑法定主义在刑事定罪问题上的一种体现。
德国的费尔巴哈首先把犯罪构成作为一个刑法上的概念加以使用,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融入了他参与制定的1813年的《巴伐利亚刑法典》。
该刑法典第27条规定:“当违法行为包括依法属于某罪概念的全部要件时,就认为它是犯罪。
”这以后,关于犯罪构成及其要件就一直成为有关理论界反复讨论的问题。
20世纪初,对犯罪构成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德国学者贝林格。
贝氏强调,必须以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概念为中心来建立犯罪的概念,即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有责任的并对此有适合的处罚规定和满足处罚条件的行为。
其后,麦耶尔将贝氏的犯罪概念简化为:犯罪就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而归责的事件。
犯罪的概念 罪的构成
犯罪的概念罪的构成(四大要件)排除犯罪的行为(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犯罪的几种形态(既遂未遂预备终止)共同犯罪刑罚的种类(主刑附加刑)累犯自首犯罪的形式概念即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揭示法律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的根据和原因。
在表述上就是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实质概念不强调犯罪的法律特征,而试图揭示犯罪现象所隐藏的本质所在。
如贝卡里亚说:“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这种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比起犯罪的形式概念来在认识上前进和深化了一步。
犯罪的混合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将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既指出犯罪的法律特征,又强调犯罪的本质特征。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犯罪。
犯罪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犯罪构成的特征1、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体。
2、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3、犯罪构成这个有机整体是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的。
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犯罪主体概念犯罪主体就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一)犯罪主体归根结底只能是自然人与单位(二)犯罪主体必须客观上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三)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概念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分级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承担完全刑事责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因其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承担刑事责任时应从宽处罚。
法律案例分析犯罪构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某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被告人李某,男,25岁,无业。
某日晚,李某潜入某公司办公室,窃取了价值人民币5万元的现金及若干贵重物品。
案发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二、犯罪构成要素分析1. 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在本案中,李某盗窃的财物属于公司财产,侵犯了公司对其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国家对财产的管理秩序。
因此,本案的犯罪客体是公司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财产的管理秩序。
2. 客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在客观上所表现出来的危害社会的客观事实。
在本案中,李某实施了盗窃行为,具体表现为:(1)侵入公司办公室:李某通过非法手段进入公司办公室,侵犯了公司对办公室的占有权。
(2)窃取财物:李某在办公室内,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了价值人民币5万元的现金及若干贵重物品。
(3)逃离现场:李某在盗窃过程中,未被发现,逃离了现场。
3. 主观要件犯罪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犯罪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
在本案中,李某具有以下主观要件:(1)故意:李某明知盗窃行为是违法行为,但仍故意实施,具有盗窃的故意。
(2)非法占有目的:李某实施盗窃行为,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司财物。
4. 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在本案中,李某作为犯罪主体,符合以下条件:(1)刑事责任能力:李某已满18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故意犯罪:李某明知盗窃行为是违法行为,但仍故意实施。
三、犯罪构成理论分析1. 犯罪构成理论概述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为认定犯罪提供了理论依据。
犯罪构成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必须具备四个要件,即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
2. 犯罪构成理论在本案中的体现本案中,李某的盗窃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1)客体要件:李某侵犯了公司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财产的管理秩序。
什么是犯罪构成_要件与特征
什么是犯罪构成_要件与特征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那么你对犯罪构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犯罪构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某些特定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损害特定的对象等。
犯罪构成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对准确、合法、及时地同犯罪作斗争,切实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无罪者不受非法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在众多的事实特征中,哪些可以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是由立法者加以选择之后,由刑法加以规定的。
这也就决定,当某人的行为符合了刑法规定的某犯罪构成的要件时,也就意味着触犯了刑法。
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是该行为成为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
换言之,任何犯罪都可以由很多事实特征来表明,但是,并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具体到某一事实特征来说,能否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有一项客观的标准,即看其对于决定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有无意义,是否是该行为构成犯罪所不可缺少的。
论犯罪构成四要件的排列顺序
论犯罪构成四要件的排列顺序摘要:犯罪构成理论是我国刑法学的一项基础理论,是整个刑法体系的建立的基础,对我国刑事司法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仍有许多缺陷,特别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序性问题。
本文通过对犯罪构成理论的阐述,笔者认为我国的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序应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体要件”。
关键词: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排序一、犯罪构成要件排列顺序之争的由来1938年,苏联出版了由全苏法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供法律高等院校使用的《刑法总则》教科书,其中犯罪构成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全面地论述了犯罪构成的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客体。
1948年,前苏联刑法学者孟金沙教授主编的刑法教科书《苏联刑法总论》将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依次排列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此一排列顺序不仅被特拉依宁教授等其他前苏联刑法学者所接受,亦为我国诸多刑法教材的摹本。
1989年,赵秉志教授在他的《犯罪主体论》中指出,犯罪构成的其他三个方面的要件都是建立在犯罪主体要件基础之上的,犯罪主体要件不存在,也就没有其他三要件,乃至犯罪构成整体的不存在。
因此,犯罪构成四要件的实际逻辑顺序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并在其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刑法学通论》一书中,将此排列顺序贯彻于该书的各个部分具体犯罪之论述中。
可以说,此观点拉开了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要件排列顺序之争的序幕。
二、关于犯罪构成要件排列顺序的观点整体而言,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问题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排列顺序问题并不重要,构成要件如何排列,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只要能够符合人们认识犯罪的规律就可以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问题决不仅仅只是一个认识问题,它关系到人权保障、刑法学研究方向与犯罪构成理论深化。
第二种观点逐步为刑法学界所接受,并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构成四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可分成具体要件、共同要件和选择要件。
其中共同要件有二要件说、三要件说、四要件说及新版的三要件说共四种版本。
而在四要件说中,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它们互相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犯罪的构成都必然包含此四大要素,缺一即排除犯罪的成立。
一、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被犯罪活动侵害的社会利益。
这里的社会利益指向极为广泛,可以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可以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或是名誉、财产利益。
按照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层次,犯罪客体可分为直接客体、同类客体和一般客体。
1.直接客体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某种特定的法益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
例如,被告人甲为了倒卖死牛牟利,将灭鼠药洒在菜叶上,将其投放在路边、菜地或群众的牛槽中,先后毒死62头牛,价值99880元。
检察院以投毒罪、破坏集体生产罪提起公诉。
在这起案例中,甲以无特定对象的耕牛为侵害对象,危害了不特定范围内多数人的财产安全,构成投毒罪。
甲毒死牛之后,又会将中毒的死牛卖给他人,就会危及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危害了公共安全。
2.一般客体
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害的法益,即社会利益的总体。
它也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
它进一步说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根源。
3.同类客体
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共同侵害的法益。
二、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应当对自己的罪行依法负刑事责任的人。
这里的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其中自然人犯罪主体须满足以下两条件1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2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有如下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特殊情况有如下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至于单位犯罪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犯罪以及一些妨害文物、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的犯罪。
三、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确立犯罪的必要的诸客观事实特征。
犯罪客观方面要件一般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环境要件。
危害行为有作为与不作为之分。
例如甲与乙为夫妻,甲发现乙与丙通奸,两人发生争吵。
乙与丙离家出走,甲偷服农药尾随之。
甲倒地对乙说自己喝了农药,乙未理睬,甲死。
在此案中,乙作为妻子负有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甲死亡后果发生的作为义务。
由于乙的不作为导致甲的死亡,因此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行为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的人、物或者信息。
行为对象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之一。
危害结果有广义、狭义与中义之分。
种类包括构成要件的结果与非构成要件的结果、物质
性的结果与非物质性的结果和直接的结果与间接的结果。
因果关系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例如甲与乙因口角发生冲突,甲拳击乙面部一拳,乙倒地昏迷,送医不治身亡。
经法医鉴定乙患脑基底动脉硬化症。
检察院审理认为甲的行为属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对甲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在此案中,甲事先不知道乙为特异体质,且甲没有了解这一事实的预前义务。
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四、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里态度。
它包括犯罪故意、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主观要素。
行为人若在主观上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者“极端疏忽轻率”的罪过心态,即不成立犯罪。
故意或者过失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共同要件。
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的罪过心理,罪过的心理与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同时性。
1.故意
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纵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心理要素组成。
认识因素就是行为人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例如甲与乙发生口角,甲带人到乙家闹事,乙情急之下拿出一枚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后别在腰间,在于甲等人的混战中发生爆炸,导致甲等三人死亡、两人重伤,乙自己也受伤。
法院一审作出死刑判决,乙不服上诉,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时通过专家作出鉴定结论:手榴弹在双方争抢过程中意外引爆的可能性最大,决定判处乙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此案中,乙作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该知晓手榴弹爆炸可能造成的危害。
但他没有采取防止手榴弹爆炸的措施,反而拧开后盖,使手榴弹处于随时可以爆炸的高度危险状态。
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对手榴弹爆炸这一危害后果的发生明显是持放任态度的。
2.过失
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避免的心理态度。
例如甲与乙产生矛盾,甲携带装有汽油的塑料桶前往乙家,并向屋内火炉泼洒汽油,导致房屋失火,并造成乙重伤与乙的儿子死亡。
甲否认知道乙家的炉子是生着火的。
证人丙证实甲在逃出屋子后曾返回屋内抢救乙与其儿子。
在这个案例中,甲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他携带汽油桶前往乙家,既然知道汽油是易燃易爆物品,就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却没有注意观察火炉是否着火。
造成的火灾及其后果是违背甲主观意志的,也是他事先没有预料的。
因此,甲的主观心理是应当预见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属于过失犯罪。
过失可以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例如甲为医生,之前多次用自己配置的含有雷公藤的散剂给多个病人,均有疗效且未出现中毒。
一日,乙向甲求医,甲开了散剂,乙回家服用后于当晚死亡,经法医鉴定系雷公藤中毒。
一审认为甲主观上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判有期徒刑两年;二审认为甲主观上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判有期徒刑一年。
在本案中,甲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根据之前的经验轻信能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属于过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