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摘要:单肺通气是胸科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方法,本文旨在研究在胸科手术中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通过选择40例需要进行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腔支气管法,实验组采用支气管封堵器法,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与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使用结果,最后得出支气管封堵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单肺通气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应用研究单肺通气在胸腔外科学中应用广泛,常用的方法有双腔支气管法和支气管封堵器法,双腔支气管法最早与1949年被应用于临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肺隔离技术,但随着技术的创新与时代医学的需求,以及微创技术在胸科手术中的普及应用,支气管镜、开胸活检等多项诊断性操作也逐渐被加入临床中,这些无疑对单肺通气技术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双腔支气管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逐渐无法保障。

近些年兴起的支气管封堵器技术在单肺通气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选择40例单肺通气患者,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法与支气管封堵法对进行胸科手术的2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单肺通气不同时间段时的酸碱度、氧分压、气道压以及术中塌陷肺的数量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通过对比后得出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1相关概念单肺通气技术方法目前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在为胸科手术提供良好视野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患侧出血和肺脓液流向健侧,并能在肺顺应性改变时提供充分的气体交换。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单肺通气方法有传统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法与新兴的支气管封堵法,支气管封堵器主要用于上下气道异常,患者需要进行肺隔离、胸腔镜手术,尤其需要阻塞支气管扩张、出血、肺脓肿、支气管瘘等现象;术后需要保留气管导管的胸科手术环着避免反复插管。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支气管封堵器以其生理损伤小、肺隔离完善、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胸科单肺通气麻醉中。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定位: 1.听诊双肺呼吸音,无特殊后注入空气至封堵管套囊(约5ml),
注意气囊内压力,过高易造成移位或通气不足,过低易造成 堵塞不完全。听诊双肺,如目标侧肺无呼吸音,对侧肺呼音 完整清晰,则封堵位置准确。(封堵位置正确) 2.听诊双肺均无呼吸音,通气阻力大,考虑封堵管放置过浅在 主支气管内,套囊抽气后继续向前推送至目标支气管,再充 气后听诊,直至正确。(封堵过浅) 3.听诊右中下肺无呼吸音,而左肺,右上肺有呼吸音,套囊抽气 后回退1cm后再充气听诊,直至正确(右封堵过深) 4.听诊左下肺无呼吸音,左上肺及右肺有呼吸音,考虑封堵管置 入过深,套囊抽气后回退1cm后再充气听诊,直至正确(左封 堵过深) 纤支镜定位:纤支镜引导下调整封堵管位置,明视下套囊充气, 评估封堵效果
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探讨
汇报人:王长明
置管:全麻诱导后,常规气管插管(注意气管侧口方向,气 管插管不宜过深,置入过深,气管导管距离隆突过近可引起 封堵器置入受阻或调整方向困难),吸痰;用润滑剂(禁止 使用石蜡油,石蜡油会使封堵管套囊变脆,弹性减小,充气 后胀破)充分润滑封堵器套囊及连接杆前1/3;插入封堵器, 封堵器套囊方向朝向12点位置(避免封堵管进入气管导管侧 口),缓慢前进,感受封堵器突破单腔导管的落空感后转向 需封堵侧,继续缓慢前进,到封堵器刻度约30cm。
谢谢批评指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盲插支气管堵塞器在单肺通气临床应用论文

盲插支气管堵塞器在单肺通气临床应用论文

盲插支气管堵塞器在单肺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普通胸外科手术麻醉通常用单肺通气技术,目的是为了防止术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健侧肺,确保气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和病灶扩散,避免术侧肺膨胀,有利于手术进行。

我们采用盲插支气管堵塞器的方法用于单肺通气,有效地解决了单肺通气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ⅱ~ⅲ级,术前无心、脑、肾功能障碍,肺功能检查为正常或轻、中度通气功能障碍,术中需行单肺通气普胸手术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17~72岁,体重在45~72kg,其中,左单肺通气16例,右单肺通气26例。

手术种类为肺叶切除术16例,食道癌根治术6例(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食管中下段癌4例),肺大疱切除术20例。

1.2 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长托宁0.01mg/kg,咪达唑仑0.04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常规直接动脉压(i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度(spo2)监测。

静注芬太尼3~5ug/kg,丙泊酚1.5~2.0mg/kg或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全麻诱导,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单肺或双肺通气。

调节呼吸参数:潮气量(vt)8~10ml/kg、呼吸频率(rr)12~16次/分、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etco2)30~40mmhg。

术中泵注丙泊酚8~10mg·kg-1·h-1维库溴铵1~2ug·kg-1·min-1,间断静脉推注芬太尼和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

1.3 插管通气方法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插入普通单腔气管导管(内径7.0~8.0mm),当导管气囊通过声门后,向术侧旋转90度进入气道,盲探法使单腔气管导管插入术侧支气管内,导管气囊充气后听诊双肺呼吸音,证实单腔气管导管在已插入术侧支气管,用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支气管堵塞器的管径外壁,沿单腔气管导管置入支气管封堵器一定的深度,使封堵塞气囊超过单腔气管导管尖端位置或有阻力感为止,以门齿为标记记录堵塞器放入深度。

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

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

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和手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胸科手术的相关操作趋于微创,这使得支气管镜等诊断性操作在临床中也获得广泛的开展。

尤其是单肺通气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使得手术视野更加理想,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但是传统单肺通气主要采用双腔气管导管,存在一定的手术难度,对术者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支气管封堵器具有对患者呼吸道损伤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能提供良好的肺萎陷、术中移位易调整等优点,在胸科手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对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封堵器;胸科手术;研究进展胸外科手术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常规胸科手术如食管癌、肺癌、贲门癌以及纵隔肿物等手术;左右两侧胸腔手术的患者;存在困难气道且术中需要单肺通气;此外冠心病手术、骨科椎体手术以及椎体肿瘤侵及胸壁[1]。

上述胸科手术中,封堵器作为重要辅助工具,其重要性和广泛性得到了显著的关注和重视。

为提高临床胸科手术封堵器应用效果以及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本文对封堵器在胸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1.封堵器的发展和种类1.1封堵器的发展支气管封堵器最早出现于1936年,Magill在开展胸科手术中应用末段带气囊的长管对支气管进行封堵,随后该装置得到不断的改进,并与单腔气管导管进行配套应用[3]。

临床利用封堵器扩大了单肺通气的适应症,而且还具有以下的优势:避免感染、避免大量出血的患侧肺污染健侧、进行支气管灌洗、针对大量漏气或单侧肺严重病变需要控制通气分布以及改善外科术野[4]。

1.2封堵器的种类目前临床支气管封堵器的常见种类包括了①美国Cookcriticalcare生产的ArndtBlocker:特点是封堵器和纤维支气管镜被突出于封堵器顶端的导丝环所连接,因此操作中能够轻松借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引导以确保封堵器能够到达支气管树的理想位置[5]。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抢救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大咯血1例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抢救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大咯血1例

left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 in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a randonmized-controlled trial examining time and quality of lung deflation.Can J Anaesth,2016,63(7):818-827.
冠状动脉重度瘤样扩张反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1 例
李小蓉 1 达娃次仁 * 2 古桑拉姆 2 格桑嘎瓦 2 央金 2 格桑罗布 2 1 西藏大学医学院 2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西藏自治区心脏病中心 西藏拉萨 850000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 局部或弥漫性扩张。通常将冠状动脉
[7] 邹功胜,杨军,冯增光.单肺通气中应用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 支气管导管的比较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6):557—559.
[8] 高孟秋 . 咯血的病因和治疗进展 [J]. 中国医刊,2001,36(2): 17-20.
[9] 孙立红,孙红娟,王兵,等 . 垂体后叶素合并鱼精蛋白治疗大 咯血疗效观察 [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7.
患者入室,多功能监测,BP 125/79mmHg,HR 78 次 /min,RR 18 次 /min,SpO2 99%,准备好喉罩、气 管导管、喉镜、封堵器等急救用品,09:00 开始麻醉诱 导:丙泊酚 110mg、瑞芬太尼 55ug,90s 后置入 4 号 喉罩,接麻醉机控制呼吸,VT 500ml,RR12 次 /min, 喉罩密闭良好无漏气。09:10 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右 肺上叶陈旧性血性分泌物,操作者将陈旧性血性分泌 物吸引后于右肺上叶尖段取标本,术中操作顺利,患 者生命体征平稳。09:25 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患者 出现剧烈咳嗽,1 分钟后患者咳出大量鲜红色血液, 立即将患者头偏向右侧,吸痰管置入口腔进行吸引, 同时令巡回护士给予垂体后叶素 6U 静脉推注,垂体 后叶素 12U 静脉输注并加快补液速度。患者逐渐出现 血压下降、意识消失、呼吸停止,血氧饱和度由 98% 下降至 75%,麻醉医师随即进行 ID 8.0 号气管导管插 管,用优亿 5.2 型号的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导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可见大量鲜红血液不断涌出,迅速吸 引后,将 9Fr 一次性支气管封堵器送入气管导管,并 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进入右主支气管开口,定位准确后 气囊注入 5ml 气体进行封堵,支气管镜吸引左侧支气 管及气管壁血性分泌物,连接麻醉机给予 100% O2 吸 入,患者 SpO2 逐渐上升至 98%,生命体征平稳,观察 吸引瓶中血液约 500ml。将患者转至 ICU,给予静脉止 血治疗及充分镇静下有创呼吸机治疗,24 小时后支气 管镜直视下松开封堵器球囊,镜下未见右肺上叶开口 活动性出血,继续观察 3 小时支气管镜下右肺上叶开 口仍未见活动性出血,拔除支气管封堵器及气管导管。 48h 后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患者一周后出院。 2 讨论

支气管封堵器插入与定位

支气管封堵器插入与定位

成人门齿距隆突 距离28~32cm
2、定位环节:
左主支气管 长约5cm
① 可移动安全范围; ② 相对理想到位位置(防止翻身摆体位时移位); ③ 翻身后进行重新定位
3、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见下页)
六、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箭头所指位置为封堵器套囊所处位置
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封堵器套囊位于此处时,若充气则可能出 现完全进不了气,需放掉封堵器套囊气体, 将封堵器向前送2cm以上,充气再听两肺呼
一、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
右主支气管
较短而粗,长约 2.5cm,直径约 1.4~2.3cm,与气 管纵轴的延长线约 成20°~30°角
左主支气管
较细而长,长约5cm,直 径约1.0~1.5cm,与气 管纵轴成40~45°角
成人 门齿距隆突
28~32cm
封堵器套囊位置
套囊在支气管内可 移动的安全范围 左主支长约5cm
谢谢
祝君美好
左肺封堵先盲插后纤支镜定位.mp4 左肺封堵纤支镜定位后听诊.mp4
注: 1、坦帕角朝向 2、过单腔管时的突破感,对应刻度约20cm 3、进左主支气管的刻度约30cm 4、置入封堵器时间(4分3秒 原因?)
看到了什么?
封堵器置入时间稍长的原因?
单腔气管导管 插入气管深度
导管尖端距隆突距离 回撤导管
少用
2、盲插与听诊法定位(无纤支镜)常用 (因“坦帕角”接近解剖,盲插成功率高)
3、先盲插,后纤支镜调整与听诊相结合 (有时隆突有变异结合听诊) 力荐 (重点讲解3)
体外操作演示(视频略去)
3
1
2
5
4
右封堵
左封堵
套囊位置
两种情况 1、置入顺畅(1分46秒)(最期待)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余根远【摘要】目的对胸科手术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的差别.方法方便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术前访视患者对气道进行综合评估分为Ⅰ~Ⅲ级(Mallampati分级)需单肺通气胸科手术的患者全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双腔气管导管组和支气管封堵器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定位完成插管.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以及术中气道压(cmH2O)变化,两组插管时间(min)及成功率(%).结果两组插管后MAP、HR均较插管前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插管后双腔气管导管的MAP(99.3±11.6)mmHg,HR(90.4±12.1)次均较封堵器组(81.4±11.1)mmHg,(76.5±10.2)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前后气道峰压封堵器组(24±4.0)cmH2O双腔气管导管组(25±3.0)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气道分级Ⅰ~Ⅲ级插管成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Ⅳ级气道封堵器组(3∕4)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双腔气管导管组(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24 h 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双腔气管导管组90.0%(36∕40),封堵器组35.0%(14∕40)双腔气管导管组明显增高.两组中双腔气管导管组2例,封堵器组3例在术中移位.结论支气管封堵器其操作简单,插管及拔管时对循环功能的干扰小,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低,调整套囊位置容易,对分泌物少,手术时间短的开胸手术是一种简单、实用、行单肺通气的方法.【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13【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双腔气管导管;单肺通气【作者】余根远【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南平 3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随着微创技术在胸外科领域广泛应用,支气管镜、纵膈镜及开胸活检等诊断性操作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对麻醉科的单肺通气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支气管封堵器插入与定位左肺封堵

支气管封堵器插入与定位左肺封堵

单腔管+封堵器
3、胸科手术困难气道但术中需单肺通气(口插
或鼻插单腔管+封堵器)
单腔管+封堵器
4、基础肺功能差低氧血症但术中要求行一定程度肺
萎陷时可选择叶封堵
单腔管+封堵器
5、女性,肥胖患者(101.5kg)右肺下叶结节行开
胸探查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后选择性右肺
中下叶封堵,肺萎陷良好

单腔管+封堵器
目前实现单肺通气常 用方式: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阻塞技术
封堵器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实现单肺通气
➢满足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能提供良好肺萎陷 ➢能选择性封堵全肺和肺叶 ➢能改善术中低氧血症(可选择性肺叶封堵) ➢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 ➢移位后易调整
一、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 二、简单介绍封堵器 三、封堵器应用方式 四、封堵器的插入与定位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六、听诊法套囊位置分析
7、左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左主支2cm处充气和放 气检测;右肺封堵套囊过隆突进右主支充气和放 气检测
8、翻身等体位变动时再次纤支镜定位调整
五、封堵器的使用技巧
右主与纵轴 约20~300
左主与纵轴 约40~450
1、插入环节:
① 单腔气管导管不易插入过深尤其左肺封堵时; ② 封堵器套囊充分润滑; ③ 封堵器前端朝向; ④ 看准封堵器上刻度(20cm;30cm);
6、心外冠心病病人,左肺有结节,不停跳搭桥+
左肺结节楔形切除术,术中单肺通气(心外联合
胸外科)
单腔管+封堵器
7、骨科椎体手术行胸腔入路 单腔管+封堵器
8、骨科椎体肿瘤侵及胸壁 (骨科联合胸外科)
单腔管+封堵器

封堵器应用

封堵器应用

总 结
1、观念转变,像喉罩使用早期困扰 2、优点:困难气道,插管简便,定位容易,封 堵效果确切;微创 3、缺点:肺手术吸痰、血困难 4、充分技术准备、平时培训、交流


谢!

使用流程




1、插管前充分润滑导管 封堵器 纤支镜 2、常规麻醉诱导 3、正常插入普通的气管导管≥7.0# 4、先将封堵器的高容低压球囊完全抽憋 5、向指定方向,左、右插入封堵器 6、纤支镜插口插入光导纤维镜。初学者最好配 合纤支镜一起使用,熟练后再盲插,来定位封堵 器高容低压球囊
技 巧
支气管封堵器在开胸手术 中的应用
封堵器适应症:
1、既往口腔或咽喉、颈部有手术史或放疗史需 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气道充满挑战性---困难气 道:避免更换导管往返ICU;术中临时肺隔离 2、非开胸侧肺既往有手术史,单叶切除,无法 耐受单肺通气:单叶封堵。 3、声门或气道有狭窄的患者;病态肥胖:清醒 单腔封堵 4、心脏手术、脊柱手术、食管手术

1、插封堵器前充分吸引,减少分泌物 2、封堵器与纤支镜、单腔管内侧均需充分润滑 3、换体位需要重新确认封堵气囊的位置 4、单腔导管前端与隆突保持一定距离2-3cm, 方便封堵器旋转置入 5、单腔导管右边侧孔妨碍封堵器进入右主支气 管,可旋转单腔导管180度 6、术侧肺萎陷慢,有时需要人工辅助

封堵支气管插管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及封堵器和双腔管优缺点对比

封堵支气管插管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及封堵器和双腔管优缺点对比

封堵支气管插管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及封堵器和双腔管优缺点对比1、肺隔离,双肺隔离可以防止一侧肺的分泌物、感染源、血液或脓液进入另一侧肺内,达到保护健肺的目的。

2、双肺独立通气,对于肺通气分布不正常的患者,如存在明显的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破裂,单侧肺大泡或双肺顺应性不同等,单肺通气可控制通气分布。

3、支气管肺泡灌洗,如肺泡蛋白沉积症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来治疗。

每次肺泡灌洗只能单侧进行,需要保护另一侧肺。

4、术侧肺萎陷,肺手术、胸腔镜手术、食管手术、需要术侧肺萎陷,便于外科手术操作。

解剖知识1、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平均长度约 2.0cm,内腔横径为1.5cm,其下缘与气管中线的夹角为25~30度,气管内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

2、左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细而长,左主支气管平均长度为4.7cm,内腔横径为1.1cm,其下缘与气管中线的交角为40~50度,左肺上叶支气管的开口距气管隆嵴较远,故左支气管插管时很少阻塞其开口,而且也易固定。

封堵器1、坦帕角的设计,优势是接近解剖角度,盲插成功率高。

2、黑色刻度线与头端方向一致。

如果封堵左侧,则保持黑色刻度线朝左。

封堵器优、缺点优点:1)适合小儿及困难气道病人2)容易选择尺码3)放置时可以通气;4)术后如需机械通气不需换管;5)可以选择性地阻塞肺段。

缺点:1)术中容易移位,定位时须使用纤支镜;2)对萎陷肺进行吸引时需要先放气,而且吸引后易移位;3)切换通气时需要重新封堵;4)无法进行非通气侧肺的持续正压通气。

双腔管优、缺点优点:1)在良好肺隔离情况下可以随时按需对气管支气管进行吸引、通气;2)没有纤支镜的情况下也可以定位;3)很少移位;4)可以实现分侧肺通气;5)发生低氧血症时可以对非通气侧肺进行持续正压通气。

缺点:1)需要选择合适的尺码;2)部分病人如困难气道、解剖异常的病人放置困难;3)术后机械通气需要更换气管导管;4)存在声门、气管和支气管损伤的可能。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封堵器单肺通气法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收集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并择期进行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观察组采用封堵器单肺通气,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

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次性插管成功,观察组的插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

结论封堵支气管导管以及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腔镜下的肺大疱切除术均较为安全有效,而采用封堵器单肺通气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并减轻术后咽喉疼痛及声带损伤等,适用范围更广,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封堵器;双腔支气管;单肺通气;咽喉疼痛在胸外科手术中,为了防止患侧分泌的血性溢出物或者其他的分泌物进入到健侧肺,确保气道通气的通畅性,同时避免交叉感染等,手术麻醉中通常会采用单肺通气技术[1]。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插入单(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通气,以及采用封堵器将一侧的主支气管封堵等来实现。

笔者收集了肺大疱切除术患者40例,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和采用封堵器将一侧的主支气管导管封堵的两种单肺通气方式,观察比较两种方式的插管时间、手术中术野的暴露程度以及术后咽喉疼痛情况等。

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及在本院工作期间进行的食道癌根治及肺大疱切除术患者40例,ASA为Ⅰ~Ⅱ级,其中23例进行左胸肺大疱切除术,17例进行右胸肺大疱切除术,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8~62岁,体重44~62 kg。

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等综合征,且无咽喉解剖变异、咽喉炎等病史。

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均对其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测、脉搏饱和度以及无创血压测试,然后作麻醉诱导,具体诱导方式为: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0.05 mg/kg 的咪达唑仑、2 mg/kg的丙泊酚以及0.3 μg/kg的舒芬太尼,约2 min后,静脉注射0.1 mg/kg的维库溴铵。

支气管封堵器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支气管封堵器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第41卷第2期2020年2月安徽医学Anhui Medical Journal167支气管封堵器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杜伏杨郭文[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

观察组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对照组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定位时间、萎陷时间、气道压、导管移位次数以及下气道损伤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萎陷时间延长,气道压降低,导管移位次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观察组1例(2.86%)患者出现下气道重度损伤,对照组15例(42.86%)患者出现下气道重度损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中使用支气管封堵器,患者肺萎陷时间较长且容易移位,但对下气道的损伤较轻,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支气管封堵器;下气道损伤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20.02.014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常用手术,为避免术侧肺血液及分泌物进入健侧肺,提高气道通畅性,防止交叉感染,维持手术顺利进行,常需要单肺通气⑴O 单肺通气一般需要使用支气管封堵器、双腔支气管导管来将一侧主支气管通气堵住来实现,对于支气管封堵器、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是当前临床关注的内容叫鉴于此,本文纳入7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分别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术中定位时间、萎陷时间、气道压、导管移位次数以及下气道损伤情况,评价支气管封堵器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使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电视胸腔镜肺切除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王纯辉;姜徽;赵庆;刘训芹【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45)005【摘要】目的观察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用于胸科手术行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术中需行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用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B组常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听诊器听诊确定导管位置并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及定位时间、单肺通气的成功率及单肺通气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支气管封堵器插管及定位时间长于B组(P<0.01),单肺通气前后HR、MAP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侧肺萎缩及手术视野暴露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盲插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成功率与双腔气管导管相当,且其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704-706)【作者】王纯辉;姜徽;赵庆;刘训芹【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R768【相关文献】1.Ⅰ-gel喉罩联合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J], 侯涛;李娟;王松;唐朝亮;耿擎天;殷国兵;康芳2.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对开胸手术病人通气效果的影响 [J], 苏瑞雪;张杨;潘道刚3.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 刘国;王忠慧4.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比较 [J], 郭春明;马楚洲;余良鑫5.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比较 [J], 郭春明马楚洲余良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围术期的安全应用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围术期的安全应用

态, 防止休克的发生。
1 . 3 . 3 . 4 感染 术后 第 2天 咽腔创面 即会形成 较为稀 薄的 白 膜, 以后逐渐增厚 , 1周左右 开始脱落 , 使进食 时创 面得到保 护。 患者大多因为疼 痛拒绝吞 咽, 应鼓励患者进 流质及半流 质饮 食 ,
不 仅 促 进 咽 部 肌 肉运 动协 调 , 防 止 腭 咽 闭合 功 能 不 全 的 发 生 , 还
的信心 , 对 于手术 的顺利进行提供 了有 效保证 , 还能够早期 发现 并发症 , 保证患者 的安全及手术疗效 , 有利 于早 日康复 。
4 参 考文献 [ 1 ] 田勇泉 , 韩 德 民, 孙 爱华 , 等. 耳 鼻咽 喉头 颈外 科学 [ M] . 7
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8 : 1 6 1—1 6 9 .

1 5 0・
可 南外科学杂志 2 0 1 3年 3月第 l 9卷 第 2期 HE N AN J O U R N A L O F S U R GE R Y Ma r. 2 0 1 3 , V o 1 .包 、 1 2号 穿 刺 针 头 等 。 当血 氧 饱 和 度 较 低 , 上 述
[ 3 ]杨玉萍. 腭咽成形术 的术 前及术后 护理 [ J ] . 中华 临床 医学 研究杂志 , 2 0 0 5 , 1 1 ( 3 ) : 4 1 2— 4 1 3 .
( 收稿 2 0 1 2—1 2— 0 3 )
温及咽部 白膜情况 , 术后前三 日体温轻度 升高属正 常 , 白膜一 般
科手术患者 6 0例 , 随机分为两组各 3 0例。A组用 C o o p d e c h支气管封堵器 , 普通气管 导管插管 固定 后从 中置人 支气管封堵器 至 目标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DO I:10.16662/ki.l674-0742.2017.13.112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余根远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对胸科手术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的差别。

方法方便收集 2010年1月一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A S A l~n级年龄18耀60岁术前访视患者对气道进行综合评估分 为1~芋级(M allam pati分级)需单肺通气胸科手术的患者全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双腔气管导管组和支气管封堵器 组,每组40例。

两组均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定位完成插管。

观察其与双腔气管气管插管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 A P),心率(H R)变化以及术中气道压(cm H2〇)变化,两组插管时间(m in)及成功率(%)。

结果两组插管后M AP、H R均较插 管前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插管后双腔气管导管的MAP (99.3±11.6)m m H g,H R(90.4±12.1)次均较封堵 器组(81.4±11.1)m m H g,(76.5±10.2)次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前后气道峰压封堵器组 (24±4.0)cm H2〇双腔气管导管组(25±3.0)cm H2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 在气道分级玉耀芋级插管成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郁级气道封堵器组(3/4)插管成功率明显髙于 双腔气管导管组(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插管后24 h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双腔气管导管组90.0%(36/40),封堵器组35.0%(14/40)双腔气管导管组明显增髙。

两组中双腔气管导管组2例,封堵器组3例在术中移位。

23526582_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儿童肺包虫囊肿手术对动脉血气指标、肺萎陷情况和肺不张发生率的影响

23526582_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儿童肺包虫囊肿手术对动脉血气指标、肺萎陷情况和肺不张发生率的影响
r
o
rPHC we
r
es
e
l
e
c
t
ed
yf
a
st
her
e
s
e
a
r
chsub
e
c
t
s,andt
hey we
r
ed
i
v
i
dedi
n
t
ot
hec
on
t
r
o
lg
r
oup(
n=30)andt
her
e
s
e
a
r
ch
j
(
)
r
oup n=33 ba
s
edont
her
andomnumbe
rt
ab
l
eme
t
hod.Thec
l
oodga
s
j
,
i
ndex l
ungco
l
l
aps
eandi
nc
i
denc
eo
fa
t
e
l
e
c
t
a
s
i
si
nch
i
l
d
r
enunde
r
i
ngsu
r
r
o
rpu
lmona
r
go
ge
yf
y
(
)
hyda
t
i
dcys
t PHC .Me
t
hod
s At
o
t
a
lo
f63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6
A
17
A
18
A
19
A
20
A
21
A
22
A
Hale Waihona Puke 23A24
A
25
Use of Bronchial Blockers for Lung Isolation. 2018 Anasthesiol Intensivmed Notfallmed Schmerzther
A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of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s and Bronchial Blockers in Thoracic Surge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2015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
• Case report of using a connector (phycon TCB bronchial blocker) for pediatric one-lung anesthesia. 2007 Masui
• Single lung ventilation in a young child for repair of coarctation of aorta.2010
A
1
支气管封堵器 -中国知网
76;2003-2018
A
2
支气管封堵器 -中国知网
A
3
A
4
A
5
Clinical Trial
➢28 ➢1996 – 2018 ➢1/y
A
6
Case Report
➢103 ➢人-102;动物-1。 ➢1983 – 2018
A
7
Case Report
A
8
BB
• BB 始于1936,Magill 在胸科手术中使用末端带气囊的长管 封堵支气管,后改进与单腔气管导管配合使用。(带套囊 尿管)
• 现 BB 不断有新品面世。
A
9
BB 类型
A
10
• One lung ventilation in cases with unsuccessful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intubation.1993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difficult laryngoscopy. 201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A
11
• Anaesthetic management for a left pneumonectomy in a child with bronchopleural fistula. 2000 Pediatric Anesthesia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Pakistan
• Alternative methods of lung isolation in cases of pediatric bilateral thoracoscopic surgery . 2016 Pediatric Anesthesia
A
26
BB- 定位
A
27
A
28
A
29
谢 谢 明年再聚
A
12
A
13
A
14
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Intraluminal and Extraluminal Placement of the 9-French Arndt Bronchial Blocker in Adult 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 Independent placement of a bronchial blocker for single-lung ventilation: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he difficult airway. 1996 Anesthesia & Analgesia
• Use of the Univent System tube for difficult intubation and for achieving one-lung anaesthesia. 1996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
• Lung isolation techniques for patients with difficult airway. 2010 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
2017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
成人胸外科患者9-F Arndt支气管阻封堵器腔内和 腔外置入的前瞻性比较。
• 腔外方法放置的时间显著缩短, • 术后喉咙痛的发生率没有任何差异。 • 无论是在腔内还是在腔外,大部分A 支气管内阻滞器至少需要一次术中重15
• One-lung anesthesia was successfully maintained by means of Fogarty Catheter in infant. 2002 Masui
• Lung isolation in a child with unilateral necrotizing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pneumonia. 2005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One-lung venti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stenting for tracheobronchial stenosis caused by esophageal cancer. 2011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 Use of the Coopdech Bronchial Blocker as a tracheal tube introducer in a patient wi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