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胆囊癌的诊治指南-新版-精选.pdf

合集下载

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

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

肝外胆管癌和胆襄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一种起源于胆逍的高度俀袭性的恶性肿瘤。

它包括肝内胆管癌(ICC�肝外胆管痉(ECC)以及胆衮癌(GC),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约占3%。

尽笸在肿瘤学领域取句了显茗进展,但由于这些肿瘤发现时多为晚期且具有忘度侵袭性,因此预后通常较差。

BTC常在早期就出现肿瘤转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对于那些局部病灶可切除的患者,手术往往能提供品佳的治疗效果.然而,即使接受根治性手术,其术后复发的风险依然很高因此,BTC患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多模式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系统治疗(如分子靶向药物、静脉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与局部治疗组合的方案等.鉴于治疗的复杂性和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文特别解读了品新实践指南中关千BTC(尤其是ECC 和GC)外科治疗的要点以及图手术期治疗的注怠幸项.1、BTC的评估要点1.1 ECC的诊断与分期ECC按解剖位岂分为肝门部胆管癌(pCCA)或远端胆官癌(dCCA),其中起源千肝总管的pCCA亦称Klatskin肿瘤,dCCA则始千胆哀管汇合部以下的胆总管。

鉴于ICC和ECC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它们应作为独立痉种进行治疗.ECC患者通常因胆道梗阻而表现出腹痛和黄疽.dCCA可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而pCCA则通常需要更大范图的肝切除和肝外胆管切除.对pCCA患者而言,术前胆道引流有助千恢复肝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果在大范图肝切除术前未进行胆道引流的相关治疗,其术前胆红素水平的升忘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考虑pCCA 行大范图肝切除术时,术前引流对将来保证足够的FLR尤为重要。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过议:在引流前蒂完成影像学诊断,因为支架或引流笸可能干扰对病变范国的判断.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当临床医生担心FLR不足或患者蒂要门静脉栓室时应进行术前引流。

医学专题胆囊癌指南解读

医学专题胆囊癌指南解读
推荐4:
彩超常作为首选筛查手段;MDCT和/或MRI、EUS
可进一步判断(pànduàn)肿瘤浸润程度及肝脏、血管受累情况,
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PET不作为常规检查方
法,作为补充手段,有助于判断局部和全身转移病灶。
(推荐等级A,证据等级I)
第十三页,共七十三页。
4. 病情 评估 (bìngqíng)
第三十页,共七十三页。
5. 胆囊癌治疗(zhìliáo)
5.1.2 淋巴结清扫(qīngsǎo)范围
(2)T1b 期:
Ø首先累及胆囊三角淋巴结及胆总管周围淋巴结,淋
巴结转移率15.7%。 ØT1b期有可能出现13a组转移。 Ø术中常规行13a活检(huójiǎn)。阴性者,清扫12、8组;阳性
者,清扫12、8、13、9组。
(3)肥胖者;
(4)有胆石症或胆囊癌家族史者。
(推荐等级A,证据等级I)
第六页,共七十三页。
2. 胆囊癌的TNM分期(fēn qī)与病理分型
2010年AJCC胆囊癌TNM分期(fēn qī)标准(第7版 )
原发肿瘤 区域淋巴结 远处转移
TNM分期
(T)
(N)
(M)
T——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情况无法评估 T0:没有证据证明存在原发肿瘤
远处淋巴结(N2),16组淋巴结视为远处转移(M1)。
第八页,共七十三页。
2. 胆囊癌的TNM分期(fēn qī)与病理分型
第九页,共七十三页。
2. 胆囊癌的TNM分期(fēn qī)与病理分型
男性,50岁,因“胆囊结石”行LC,术后病检 为胆囊类癌,该院诊治教授认为类癌属良性病变 ,无需二次手术。
根据WHO 2010年版胆囊癌病理分型,类癌包

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3引用

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3引用

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3引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相对较为少见但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

胆囊癌诊治PPT课件

胆囊癌诊治PPT课件
胆囊癌极早可发生淋巴结转移,此术式主要的困难不 在于肿瘤局部侵犯器官的切除难度 ,而在于受累淋巴 结的彻底性清扫 ,若有远处淋巴结转移 ,并不能称为 根治术。
但扩大根治术后仅一少部分病人能长期生存 ,而且扩 大根治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是高的,应谨慎选择 。
26
精选PPT课件
五 治疗——手术方式
(4)晚期胆囊癌的姑息性手术:晚期胆囊癌较 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癌肿侵犯胆道系统所导致的 阻塞性黄胆。手术应尽量考虑作内引流。内引 流方法有胆管空肠吻合术等。
胆囊癌的诊治进展
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癌总数 的1%左右。
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年龄、性别差异。在印度 胆囊癌的发病率占2.9%,美国占4%。女性较 男性多2~4倍。多见于50~70岁, 50岁以上者 占90%。
1
精选PPT课件
高危人群
文献报道胆囊癌误诊率高达 79.5 % 。
临床上如有下列因素应高度怀疑: 1 50岁以上 的女性胆囊结石患者 ; 2 胆结石病程 > 5年 或直径 >2cm; 3 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 厚或萎缩; 4 胆囊颈部嵌顿结石 ; 7 瓷器样 胆囊 ; 8 合并有胆囊息肉样病变或异常胰胆 管连接 ;9 继往曾行胆囊造瘘术 。
6
精选PPT课件
四 器械检查——超声检查
早期发现胆囊癌的首选方法 EUS(内镜超声)准确率达75%~82.1% ,提
高胆囊癌检出率,判定胆囊壁浸润程度。
7
精选PPT课件
四 器械检查 ——CT
敏感性为50%。 清晰显示胆囊原发病变和肝脏侵犯深度,有无
淋巴结转移。 但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不如超声
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呢?
➢ 术前确诊为胆囊癌者应该做根治性手术

胆囊癌的诊治指南

胆囊癌的诊治指南

心理支持与护理
心理咨询
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 题。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放 松技巧和积极思考。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胆囊癌的预防与筛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患者缺乏意识
部分患者对胆囊癌的认知不足,未能及时察觉早期症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公众应加强胆囊癌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03
胆囊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胆囊癌,手术切除是 首选治疗方法,包括胆囊切除
术和扩大胆囊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手术时应彻底清扫淋巴结,以 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02
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提高治愈率
早期胆囊癌的治愈率相对较高, 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
关重要。
减轻治疗负担
早期胆囊癌的治疗相对简单,对患 者身体损伤较小,有助于减轻治疗 负担。
提高生存质量
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在最佳状态下 接受治疗,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早期诊断的方法
01
02
03
体检
支持治疗
对于晚期患者,支持治疗也是 非常重要的,包括疼痛控制、 营养支持等。
随访观察
治疗后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观 察,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04
胆囊癌的预后与康复
预后影响因素
肿瘤分期
早期胆囊癌的预后通常 较好,而晚期胆囊癌的

胆囊癌诊治指南

胆囊癌诊治指南

胆囊癌的诊治指南第一节胆囊癌的诊断胆囊癌病人由于常有胆囊结石等疾病症状的掩盖,就诊时往往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术后生存期短。

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5年生存率<5%,随着根治性和扩大根治性手术的开展,胆囊癌恶劣的预后状况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经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

(一)临床表现胆囊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不易引起注意。

癌肿发展后可出现下列表现:1.右上腹部疼痛右上腹部疼痛是胆囊癌最常见的症状。

约有80%的胆囊癌病人以右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

疼痛多为钝痛,于脂肪餐后往往加重。

偶尔可为绞痛,并往往逐渐加重。

由于部分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或因右上腹部疼痛就诊时经B超提示为胆囊结石,所以该症状易被首诊医师和病人忽视。

当胆囊癌位于胆囊颈部或合并的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和胆囊肿大。

在术前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而急诊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约有1%的病因是胆囊癌。

这类癌肿常属早期,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均较满意。

2.右上腹肿块当胆囊癌或合并的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时,在右上腹部可触及肿大胆囊并伴急性胆囊炎征象。

当右上腹部出现质硬、固定和表面高低不平的肿块时,往往表明胆囊癌已属晚期。

3.黄疸胆囊癌病人中,有明显黄疽者约占45%。

当癌肿侵犯肝门部或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肝外胆管时,可出现阻塞性黄疸。

癌肿组织坏死脱落进入胆总管也会引起阻塞性黄疸,同时也可伴有胆绞痛。

胆囊癌患者出现黄疸是病程已属晚期的征象之一,85%左右的病人当黄疸出现时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

4.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为癌肿组织坏死脱落后所致。

也可是癌肿侵入邻近血管所引起的出血,此时出血量可较大。

胆囊癌患者出现胆道出血时可伴有黄疸、上腹部绞痛等症状。

当肿瘤侵犯到胃流出道或结肠肝曲时,可出现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

肿瘤压迫门静脉或形成门静脉癌栓时还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晚期病例可出现消瘦、腹水等恶病质征象。

胆囊癌诊治指南

胆囊癌诊治指南

胆囊癌诊治指南(共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胆囊癌的诊治指南第一节胆囊癌的诊断胆囊癌病人由于常有胆囊结石等疾病症状的掩盖,就诊时往往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术后生存期短。

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5年生存率<5%,随着根治性和扩大根治性手术的开展,胆囊癌恶劣的预后状况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经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

(一)临床表现胆囊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不易引起注意。

癌肿发展后可出现下列表现:1.右上腹部疼痛右上腹部疼痛是胆囊癌最常见的症状。

约有80%的胆囊癌病人以右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

疼痛多为钝痛,于脂肪餐后往往加重。

偶尔可为绞痛,并往往逐渐加重。

由于部分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或因右上腹部疼痛就诊时经B超提示为胆囊结石,所以该症状易被首诊医师和病人忽视。

当胆囊癌位于胆囊颈部或合并的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和胆囊肿大。

在术前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而急诊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约有1%的病因是胆囊癌。

这类癌肿常属早期,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均较满意。

2.右上腹肿块当胆囊癌或合并的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时,在右上腹部可触及肿大胆囊并伴急性胆囊炎征象。

当右上腹部出现质硬、固定和表面高低不平的肿块时,往往表明胆囊癌已属晚期。

3.黄疸胆囊癌病人中,有明显黄疽者约占45%。

当癌肿侵犯肝门部或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肝外胆管时,可出现阻塞性黄疸。

癌肿组织坏死脱落进入胆总管也会引起阻塞性黄疸,同时也可伴有胆绞痛。

胆囊癌患者出现黄疸是病程已属晚期的征象之一,85%左右的病人当黄疸出现时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

4.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为癌肿组织坏死脱落后所致。

也可是癌肿侵入邻近血管所引起的出血,此时出血量可较大。

胆囊癌患者出现胆道出血时可伴有黄疸、上腹部绞痛等症状。

当肿瘤侵犯到胃流出道或结肠肝曲时,可出现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

胆囊癌NCCN-2014诊疗指南

胆囊癌NCCN-2014诊疗指南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胆囊癌
表现
术后 进一步评价
2.2014
NCCN Guidelines Index Hepatobiliary Cancers Table of Contents Discussion 基本治疗
见: 辅助 胆囊切除术 + 整体 肝切除
b
可切除
· 术中
术中 偶然 发现 分期
注意: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类共识。 临床试验:NCCN认为任何癌症患者都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最佳处理,因此特别鼓励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研究。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胆囊癌
表现
术后 进一步评价
2.2014
NCCN Guidelines Index Hepatobiliary Cancers Table of Contents Discussion 基本治疗
每6个月影像 检查共2年
影像包 块 (见 GALL-3)

黄疸 (见 GALL-4)Βιβλιοθήκη 如果有临床症状表现或
转移 (见GALL-4)
或观察
e 临床试验数据有限,不能定义标准方案或肯定效益。 鼓励参加临床试验。 (Macdonald OK, Crane CH. Palli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biliary tract cancer. Surg Oncol Clin N Am 2002;11(4):941- 954)
f Butte JM, Gonen M, Allen PJ,et al. The role of Laparoscopic staging in patients with 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HPB(Oxford)2011;13:463-472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解读最新版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解读最新版

·指南解读·《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解读最新版[关键词]胆囊癌;指南解读;肿瘤外科治疗;胆囊癌预防;肿瘤辅助治疗胆囊癌总体预后差,为贯彻胆囊癌预防为先的策略,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率和总体治疗效果,改善我国胆囊癌总体预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制定了2019版的《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1]。

2019 版指南从七个方面对胆囊癌的预防、诊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精要论述[1]:(1)胆囊癌发病危险因素及可能相关因素;(2)胆囊癌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型;(3)诊断依据;(4)胆囊癌术前与术中评估;(5)胆囊癌外科治疗;(6)胆囊癌非手术治疗;(7)随访。

本次指南提出胆囊癌的的危险因素包括明确危险因素和可能危险因素[1-2]。

明确危险因素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慢性炎症、“保胆取石” 术后胆囊。

和以往相比,本次指南首次明确把“保胆取石”术后胆囊作为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认为保胆取石后的胆囊,致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和胆囊炎症未消除,“保胆取石”术是不科学不规范的治疗手段。

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胆囊腺肌症等。

指南同时明确对伴有胆囊癌危险因素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应择期行胆囊切除术。

若不手术者,应每 3 个月到大型医院肝胆胰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行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并进行密切随访。

对胆囊癌危险因素的论述必须从预防胆囊癌的角度高度重视,因为和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相比,中晚期胆囊癌预后较差,早期胆囊癌诊断率非常低,但胆囊癌的发生有明确的病因,而这些诱发胆囊癌的胆囊良性疾病通过超声就能获得诊断,通过胆囊切除术就能干预,因此,只要医护人员和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高度重视,胆囊癌的发生率是可以显著下降的。

指南引导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到大型医院的专科进行检查和随访,有利于科学的决策,减少误导。

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和分型。

本次指南继续推荐使用AJCC和UICC联合发布的TNM分期系统,因为该分期提供了胆囊癌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统一标准,对胆囊癌的局部浸润深度、邻近器官侵犯程度、门静脉和肝动脉受累情况、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因素给予了全面评估,有助于评估胆囊癌的可切除性、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020年)胆囊癌的诊治指南(最新课件)

(2020年)胆囊癌的诊治指南(最新课件)
• 组织学证实的远处转移(腹腔、肺、肝内多发转移等)和超出区域淋巴 结(腹腔动脉、腹主动脉旁、胰头后下淋巴结)的淋巴结转移,是R0切 除的绝对禁忌证。
2020-11-23
10
淋巴结清扫
• 根据日本JSBS分期,将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分为三站:N1、N2和N3, 区域淋巴结范围限于N1站及N2站。建议R0切除须同时进行规范的区 域淋巴结(N1和N2站)骨骼化清扫术,其能提供准确的分期信息。而不 准确的分期会影响切除后治疗的选择,后者可能会影响预后。
2020-11-23
2
胆囊癌的诊断
• I类推荐:B超、CT、MRCP • IIA类推荐:ERCP、PTCD • IIB类推荐:PET-CT
2020-11-23
3
胆囊癌的病理类型
2020-11-23
4
TMN肿瘤分期 -- T
•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 Tis原位癌
• T1肿瘤侵及胆囊固有层或肌层
扫术。 (推荐等级 A 级,证据等级Ⅰ级)
2020-11-23
14
肝移植
•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广泛转移,术后肿瘤复发时间短、生存率 低,无肝移植指征(ⅡA类推荐)。
2020-11-23
15
意外胆囊癌
• 胆囊底部或体部癌:病理检查肿瘤为Tis或T1a期,如术中未发生发生 胆囊破裂胆汁外溢,可定期复查随访;病理检查肿瘤已侵犯至胆囊肌 层(T1b期)或以上,应再次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邻近胆囊床肝组织切 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根治性切除原则同前述(IIA类推荐)。
T1a肿瘤侵及固有层
T1b肿瘤侵及肌层
• T2肿瘤侵及周围结缔组织,尚未侵透浆膜或进入肝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