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消——减少、消耗
长——增多、增长
消长——制约——动态平衡
(1)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彼此消长
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冬至春至夏)
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彼此消长
阴阳俱消、俱长(气血)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1、指导养生防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 (1)阴阳偏盛——损其有余 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补其不足 虚者补之 : 滋阴 温阳 阴阳两虚——阴阳双补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阳交感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发生相摩、相错、相荡 的相互作用、感应交合的过程。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 变化的根源。 阴阳交感前提与基础: 阴阳二气运动;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 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 万物。
阴长阳消 阴胜则阳病
此消彼长 阳消阴长 阳虚阴盛
阴消阳长 阴虚火旺 2.基于互根互用关系的阴阳皆消皆长:阴与阳之间出现 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 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即:
此长彼亦长 阳长阴长 血虚补气以生血 阳中求阴
阴长阳长 气虚补血以养气 阴中求阳
此消彼亦消 阳消阴消 阳损及阴 阴阳两虚
抑制的、虚弱的。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 2、普遍性(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与联系) 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可分性、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相互转化、划分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4、规定性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原理:阴阳失调——疾病的发生过程就是邪正斗争
的过程,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正气不足 阳气
阴精
偏衰
机体阴阳
平衡失调 发病
邪气侵入 阳邪
பைடு நூலகம்
偏胜
阴邪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阴阳失去
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是其前提和基础。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偏盛: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
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 实热证 急性肺炎
气血津液: 气 血、津液
脏腑: 六腑 五脏
心阳 心阴
经络: 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阳
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阴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阳)功能
物质(阴)
整体而言:营养物质与功能活动
部分而言:气机、气与血、脏腑经络功能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说明疾病的发生
阴消阳消 阴损及阳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5、阴阳的相互转化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 的方向转化。
阴证
阳证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一定条件:重、极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部位: 上 下
表 里(脏腑)
背胸
(2)阴阳消长平衡:
平衡→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处于一定范围、限 度、时间内保持着动态平衡,总体相对稳定。
上限
下限
正常
异常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1.基于对立制约关系的阴阳互为消长:阴与阳之间出现 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 互为消长的变化。即:
此长彼消 阳长阴消 阳胜则阴病
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水(阴) 火(阳)
要点:相关 对立 属性 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 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划分: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 向外的、明亮
的、兴奋的、强壮的。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晦暗的、
在。如上下 (2)阴阳互用 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滋生。如气血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 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属性相反(绝对的) 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
{ 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绝对的) 互用——相互促进(相对的)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 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2、归纳药物性能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3.阴阳互损,阴阳两虚:属于阴或
阳的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另一方不 足的病理变化。
阴虚
阳虚 阴阳两虚
阳虚
阴虚
正常
阴阳两虚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4、阴阳转化
阴证
阳证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四)指导疾病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 阳”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对立制约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 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制约 斗争 动态平衡 二个含义: (1)阴阳属性都是对应的矛盾的。 如上下、动静 (2)在属性对立的基础上相互制约。如寒热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 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3、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起源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实寒证 痛经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2、阴阳偏衰:
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 化。
阴/阳一方不能制约对方,使对方相对亢盛 虚热证 肺结核 甲亢 虚寒证 夜尿频
正常
阴偏衰 阳偏衰( (虚热) 虚寒) 第一章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