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论文

题目: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现状

分析及对策探讨

专业:

届次:

学号:

姓名:

2014年12月1号

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农业作为一国的战略性产业和基础产业,随着生产力发展,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性逐渐凸显,农业保护开始成为全球性话题。特别是中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受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均衡性更为明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其在政策上和资源上给予的保护,有利于为农业生产者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农业保护;农业支持;政策;

1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现状分析

1.1国内支持总量不足

近几年,虽然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绝对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并不高。国家财政支农的低水平状况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矛盾,农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农业法》规定应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总量约占农业增加值的15%,而农业生产者支持水平极低。按照相同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约为30%—50%,美国和欧盟分别为50%和60%,日本更是高达70%以上;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在20%以上。虽然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逐年增加,但从其支出结构来看,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的同时,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较低,大型灌区续

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任务艰巨。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的投入很低,农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困难;基层卫生防疫力量薄弱,动植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的不健全,影响了整体效能的发挥。

1.2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全面加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优势农产品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不断增加。。农产品进口的持续刚性增长,在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给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带来巨大冲击。进口增加将带来以下福利效应: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品的消费者剩余将增加,畜牧业产品生产者剩余将增加,种植业产品生产者剩余将下降。我国农村绝大部分从事种植业生产,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会使农民收入问题的矛盾更加突出。另外,外商通过控股—独资—垄断的方式来控制我国的农业,尽管近期内不会危及到我国的农业安全,但有可能形成的垄断局面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

1.3农产品市场开放和准入度高,重要农产品关税保护功能偏低

加入WTO以来,我国较大幅度地开放了国内农产品市场,对一般农产品的进口实行单一关税措施管理,我国农产品关税一再降低,在关税保护功能偏低的同时,新型的保护措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入世后我国撤销了与WTO规则不相符的非关税措施,而符合WTO规则的贸易保护措施作用有限。从进口的角度来看,农产

品市场开放程度高,保护程度已非常低,难以有效抵御国外产品对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冲击。特别是随着WTO新一轮谈判和我国与有关国家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推进,农产品的保护水平还会进一步降低。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市场的高开放必定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经济损失,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近年来国外通过增加检疫项目,提高检验标准来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和特殊保障条款,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加大,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1.4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实现农业支持保护的目标,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置相应的条件和政策措施,这样不同政策之间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没有形成规模,且小规模农户缺乏引入现代化生产要素的内在动力,农业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等政策的补贴标准和补贴规模不到位,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等政策缺位,出现了政策“短腿”。农业保护政策主要依靠财政的直接投入,对价格干预、种粮补贴、控制进口等作用的研究和运用不够。就现在的农业保护措施来说,不论是一般农业支出的“绿箱”措施还是对农产品直接干预和补贴的“黄箱”措施,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实施保护措施的相关部门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协调,这些问题导致了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农业支持保护

体系。

2对于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建议

2.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我国的第一大计,这是由13亿人口的国情决定的。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才能始终把握粮食生产的主动权。其次,完善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在政策、技术、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大“四项补贴”和“农业生产大县奖励”等政策的投入,完善各种补贴内容,将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最后,加强宏观管理,建立有效的国家粮食安全调控体系。支持粮食产区和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购合作关系,自觉服从中央宏观调控。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保护粮食收购价格,调动粮食主产区政府和种粮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2确保农业产业安全,提高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农产品价格变化,农产品进口不断冲击国内市场,同时检疫项目增加,检验标准提高,我国园艺、养殖等优势农产品出口阻力越来越大。因此,我国有必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产业安全,提高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政府要在稳定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同时培育

壮大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另外大力发展园艺业,在多边贸易中,保障战略性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提高优势农产品出口的份额。

2.3逐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国际经验表明,实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国家,都是依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状况,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3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现农业支持保护的目标,需要设置相应的政策,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内容体系。

3.1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分类

国内学者在研究农业保护问题时,根据是否对农业有利,一般将农业保护政策的内容分为正保护政策和负保护政策,以此判断哪些政策属于剥夺农业政策,哪些政策属于农业保护政策,但并没有说明农业保护政策中具体政策的不同性质。还有的学者从加入WTO的角度指出应将农业保护(黄箱政策)和农业支持(绿箱政策)区分开,并建议用农业支持政策代替农业保护政策,以免引起国外的误会。WTO《农业协议》只将国内支持政策,分为“黄箱“、“绿箱”政策,说明不同政策的性质,但排除其边境保护政策。按照保护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以及政策的时效性,将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划分为“短效”政策和“长效”政策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