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农业保护政策(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一、传统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 与所造成的问题
(一)传统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
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 国内支持
保护政策 多样化
23
1.农业保护政策的第一个阶段是在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的农 业政策主要是通过立法设定较高的
农产品进口关税,来保护本国农业
第十四章 农业保护政策
●本章学习要点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 ★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别标准 ★传统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与所造成的问题 ★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节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理论 依据与判别标准
一、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农业保护政策是指
和农民的利益。
2.农业保护政策的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至 二次世界大战前 • 各国为了适应新的外部竞争环境,纷纷调 整内外贸政策,在维持对农产品高关税政 策的基础上,有些国家开始制定并实施国 内农业支持政策。 • 特别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萧 条到来之际,各国为了尽快走出危机,纷 纷采取了各种措施对农业进行保护和支持, 使农业保护主义不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 上、不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 个新的水平。
• 在发达国家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主
要来自于
•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 非农产业Fra Baidu bibliotek入的增加
• 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 应该说在发达国家农民收入问题和农
产品量的供给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 随着乌拉圭回合之后“黄箱”政策 措施的削减和限制,农产品贸易自 由化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 • 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 提高 •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食品安全、 环境保护等政策目标的重要程度迅 速提升
(二)传统农业保护政策所造成的问题
1.农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相互抵消和贸易 摩擦加剧 2.农业保护政策的效率损失严重
3.农产品贸易流向的扭曲、国际市场价 格的疲软与波动 4.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严重地损害 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现代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方向 与基本趋势
(一)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目标的重要程
第二阶段:“农业贫困问题”
• 农业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差距的扩大,使得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业进入贫困阶段 • 对农业实行一定的价格支持;在农村进行基 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赚取工资收入的机 会;政府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组织村一级 经济复兴运动,促进生产投入品和消费品的 自给自足,减少农户的现金支出;政府通过 农业协会和合作社提供补贴,以加速这些方 案的实施。
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
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
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
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 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由两方面的政策 组成
• 一是为保护本国农业 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 而采取的一系列贸易 保护措施 • 二是为促进农业与其 他产业协调发展而采 取的一系列直接和间 接支持农业的措施
(一)从市场失灵的角度阐述实施农业保护 政策的必要性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实施保护政 策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
• 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导致市场在某些方 面失灵 • 依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 需要政府在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上,采取 一定的政策手段加以宏观调控。
农业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 传统的农业保护政策以价格保护措施
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 品供给为主要目标。
• 以价格保护为核心的农业保护政策体 系虽然在提高农产品供给方面效果非 常显著 • 但在农产品自给以后所带来的最大问 题是供给过剩 • 为了解决农产品供给过剩问题不仅政 府要增加财政支出,而且还必须采取 限产措施 • 因而传统的农业保护政策在提高农民 收入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 农业比较优势程度与农业保护水平之
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 农业比较优势的变化不仅与农户的经 营规模大小有关,即农户的经营规模 越小,农业的比较优势也就越小,而 且农业的比较优势还与一个国家的经 济发展速度有关。 •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农业 的比较优势下降的也就越快。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的技术进 步一般总是快于农业部门,因此非农产 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农业劳 动生产率的增长,比较利益也就不断地 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比较利益的变 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为各种价格信号, 由此引起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和组合, 导致农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就业份额 相对地下降或绝对地下降。
第三阶段:“农业调整问题”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 提高农业生产率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
(四)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 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可能性
• 贫困国家对农业支 • 持的需求很弱:这 个部门有很多的生 产者,这些生产者 受教育程度低且交 际不广泛,农民将 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 花在食品上,当食 品价格上涨时,他 们的所得和所失几 乎相抵 生活在城市里的少数精 英们保护工业和廉价食 品的需求几乎可以抵消 农业中可能产生的任何 需求。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农 业保护政策是十分昂贵 的,政府的其它税源较 少,国家最主要的经济 目标是工业化
• 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导致农业的发展动力不 足,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 但由于人口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 不仅对商品农产品的需求在质与量两个方面 都在提高,而且对农业的非商品产出的需求 也变得越来越强烈,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地 解决农业的多功能性问题。 • 因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业政策出现 转向就成为一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 要求,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实施 一定程度的农业保护政策就成为各国政府的 必然选择。
(一)经济结构主义观点
经 济 发 展 所 表 现 出 的 基 本 特 征 年 代 日 本 政 府 采 取 现 代 农 业 保 护 政 策
速 水 佑 次 郎 河 南 亮 进 世 纪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已 降到13%以下 农业就业人数在社会总就业人数 中的份额已降至30%以下 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份额比例已升 至76%∶24%左右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份额已超 过63% 人均GNP按1980年的美元价格计 算已超过2600美元
• 发达国家主要是大幅度地削减或放 弃原有的具有短期效应的价格支持 政策
• 转而大量采用具有长期效应、较少 直接引起贸易严重扭曲的农业保护 政策措施
• 即所谓的“绿箱”农业政策措施
• “绿箱”农业政策措施的精髓是,农业保护 政策体系的构建应该建立在市场机制充分 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
(二)农业保护政策措施实现了从“黄箱”向 “绿箱”的转变 • 传统农业保护政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促成 了各国在乌拉圭回合中将农产品贸易问题纳 入了谈判议程,并最终达成了WTO《农业协议》 • 《农业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传统的以农产品 价格支持、农产品出口补贴和农业生产要素 投入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的衰落。 • 这些政策由于不仅要由政府承担不断增加的 政策成本,而且还要由消费者来承担政策成 本。
西 蒙 库 兹 涅 茨 世 纪 年 代 前 期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已 降到12%以下 农业就业人数在社会总就业人数 中的份额已降至25%以下 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份额比例已升 至80%∶20%左右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份额已超 过50% 人均GNP按1967年的美元价格计 算已超过1800美元
• 20 30
• 在许多发达国家提高农民收入和增 加农产品供给的政策目标的实现甚 至要建立在上面这些目标实现的基 础之上 • 这使得农业保护政策目标体系的整 合程度提高 • 虽然有助于促进农业走向和谐可持 续发展,但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和 冲突增加
• 发展中国家在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 农产品供给这两个重要目标还未得 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 • 其他诸如农业国际竞争力、食品质 量安全、环境保护等目标也提到重 要的议事日程 • 因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农业保护 任务更为艰巨
由于农业保护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出现及 覆盖范围和保护力度都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 展阶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因此在讨论 分析农业保护问题时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给 出明确的界定
二、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 农业保护政策的制定与 • 社会经济在发展,因而农 实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 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也 社会经济理论的基础之 在发展与变化,没有一成 上,否则农业保护政策 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很容易偏离社会经济的 农业保护政策理论。对于 发展方向,不仅难以达 已出现的农业保护政策能 到原定的政策目标,而 否给出科学合理的理论解 且还容易造成更大的效 释,也成为农业保护政策 率损失,甚至出现更为 向科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 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 方面。
• 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的公平目标,但却带 来了不公平的结果,并且还带来了资源 的扭曲配置以及效率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 因而这类政策被称为“黄箱”政策并受 到削减和限制 • WTO成立后,造成贸易严重扭曲的关税、 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有了相当程度的降 低,这一做法使市场的可预见性大大提 高,使得世界农产品贸易向自由化迈进 了一大步,但并没有改变农业保护政策 的本质。
3.农业保护政策的第三个阶段是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 • 各国先后制定了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法 律,并根据这些法律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 业发展的政策 • 政策主要措施有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 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业结构政策。 • 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要增加农产品的供给、 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结构改善和提 高农民收入,使农业部门能够同其他国民 经济部门协调发展。
外部性
不稳定性
公共产品性
弱质性
6
(二)从农业的基础地位出发来论 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性
工业比较优势 丧失产业转 移或消失
农业比较优势丧 失后却要实行保 护政策 原因在于农业的 基础地位
(三)围绕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分析 农业保护政策的产生
食品 问题
农业 贫困 问题
农业 结构 调整 问题
第一阶段:“食品问题”
20
50—60
(二)农业比较优势大小的观点
• 澳大利亚学者基姆•安德森等人转变了 上述学者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的经济
结构主义的研究角度,利用计量经济
学模型所做的定量分析表明
• 判别农业政策转向的最根本标准是农
业比较优势的大小
•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农业保护水平 的高低决定于该国的农业比较优势的 大小;农业比较优势越大,其农业的 保护水平就越低;反之,农业比较优 势越小,农业保护水平就越高
• 农业保护政策从本质上来看是让生
活在城市的少数人来支持生活在农
村的大多数人,所以不会走得很远
• 当国家工业化实现以后 • 保护的供给更高: • 对农业支持的需求很大: • 农业有着文化上的价值 农业部门小,容易组织 • 农业官僚对该部门感兴 • 物质投入多,这样农业 趣,食品支出在消费者 有了工业同盟 支出中占有很小的比重, 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抵 • 产出价格上涨一个百分 制较少 点时,农民的净收益将 明显地以更大的百分比 • 农业支持是将资源从多 增加 数人手中转向少数人手 中,在多数人人均损失 • 供给弹性更高,价格的 一个很少的数量时,少 任何提高都会导致强烈 数人人均获得很大的收 的反应 益
• 发展工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 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国内食品的充足 供给,以防止城市工人工资和生活费用的提 高,防止进口工业资本品和技术所需外汇的 严重枯竭 • 政策的重点是榨取农业剩余,提高农产品产 量,增加食品的市场剩余,特别是作为城市 工人最重要工资品的稻米的市场剩余,以保 障城市工业发展的低劳动成本和高积累。
三、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 的判断标准
•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或一定的阶 段以后,各国政府都倾向于从农业当 中转移经济利益转变为通过国家的一 系列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工业剩 余流向农业。
(一)经济结构主义观点
经 济 发 展 所 表 现 出 的 基 本 特 征 美 国 政 府 采 取 现 代 农 业 保 护 政 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