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管理》复习提纲
《班级管理》复习提纲
2010-2011下学期《班级管理》复习提纲(一)总体复习思路及重点:识记:各章节重要概念及名词。
配对:重要事实,班级管理领域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管理思想。
简述:关于特点,功能,意义,原则,步骤,标准,依据,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
分析与评价:对班级管理的常规及措施给予分析和评价。
(二)详细复习大纲注:建议同学们将复习大纲与教材,与新课程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进行复习。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复习重点: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基本理念。
复习重点:班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复习难点:班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与班主任的含义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班级授课制公认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
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对学校中的基础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2.明确班级管理及小学班级管理的概念、特点管理活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
管理从总体而言,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设计、实施和评价。
班级管理从学校层面讲,是指作为学校领导者进行的班级管理;从班级层面讲则是从班主任角度谈班级管理。
班主任从事的班级管理包括三个层面:(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2)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3)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包括:(1)小学班级管理的领导特点: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进行组织生活学习的指导者;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小学年段的特点来实施组织领导。
(2)小学班级管理的教育管理特点:以教育促进班级管理;注重行为管理的教育性功能(3)小学班级管理实施过程的特点:管理设计的阶段性;管理行为的示范性;管理评价的学生参与性3.了解班级管理的理论,了解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班级管理理论研究是从班级管理实践出发的,根据班级管理实践的领域,大致形成了班级管理的主要课题:班级管理的理论性质;班级管理的对象;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级管理者自我管理;班级管理研究。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一、班级管理概述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或班主任对一定规模的学生集体进行组织、
管理和教育指导的活动。
它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
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个
人发展、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以及学校的整体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包括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
2.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
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班级管理策略
1. 设立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责和行为规范,学生应遵循规章制度并自觉履行。
2. 班级活动组织: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会议、文艺演出等,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3. 建立班级文化:培养班级特色和班级精神,通过互相帮助、团队合作等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4. 行为引导和奖惩措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及时表扬和奖励好的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的惩罚。
5.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班级管理技巧
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做好班级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及时向学生宣传和解释班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自觉遵守。
班级管理(提纲整合版)
一、名词解释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行程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里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的过程。
学科性德育课程:学科性德育课程又称认知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直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道德及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正规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增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德育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的品德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德育课程。
价值澄清模式: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并将其公之于众。
关心体量模式(无准确定义):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道德教育者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并在关心人,体谅人中获得快乐;角色尝试有助于青少年敏感而成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发展;学校要重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关系。
班级授课制(感觉好像是《教育学》学的,百度的):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
管理集体观:“管理集体”观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组织中的“管理者”,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或班级纪律去约束学生,实现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控制的管理主义的班级集体观。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2014修订)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2014修订)由于范围已经比较小,有些是以试题的形式直接出现,故本要点仅提供给任课教师参考,不得借与学生复制、誊抄或拍照。
一、填空、选择题没有具体范围,散见书中,在于学生平时积累。
二、名词解释1.德育2.德育过程3.学科性德育课程4.活动性德育课程5.隐形德育课程6.道德认知发展模式7.价值澄清模式8.关心体谅模式9.班级授课制?10.管理集体观11.标准集体观12.自治集体观13.班集体14.平行影响原则15.班风16.逆反心理17.班级个别教育18.后进生19.班级偶发事件20.德育原则(6个)三、简答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3.确定德育目的的理论依据4.学科性德育课程的特点05.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6.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7.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8.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349.简述西方主要的几种德育模式10.中小学德育的走向5811.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种类12.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种类13.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14.如何树立民主的班级管理理念15.我国学者认为班集体形成阶段的经典观点16.如何进行班级组织建设17.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策略18.班级活动的形式19.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20.家校合作的途径-------四、论述1. 德育过程的特点。
2.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6个)。
3.结合实际谈谈一名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
4.假定你是班主任,以某中小学某班为例设计你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5.‘假定你是班主任,请结合具体情境,设计一场主题班会。
6.假定你是班主任,以某中小学某班为例拟定一份学期工作计划。
(注:由于试卷篇幅和时间所限,4、5、6题回答时细节表述不一定非常详尽,但要有基本的架构。
)。
班级管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导论1、班级的含义是什么?班级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文化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组织。
是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
2、班级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第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第三,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的原则有哪些?第一,全员激励原则第二,自主参与原则第三,教管结合原则第四,情同理达原则第五,平行管理原则第六,协调一致原则5、传统班级管理的误区有哪些?第一,管理中缺少人文关怀,工具色彩严重第二,权威主义突出,管理形式僵化第三,班级管理中形成不良竞争,欠缺科学的管理方式第四,重视表面效率,忽视实际效果。
第二章班级组织1、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优点:大面积的培养人才;系统地传授知识;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教学过程中的标准是统一、同步,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班级规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1、班级规模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2、班级规模影响学生获得个别指导的机会3、班级规模影响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水平和程度4、班级规模影响学生学习的课堂纪律环境5、班级规模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第三章班级管理过程1、班集体的含义是什么?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马卡连柯提出的集体教育的三大原则是什么?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原则、前景教育原则3、班集体形成的特征有哪些?第一,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第二,有组织健全、团结一致、权威的领导核心和骨干队伍第三,有统一的班级常规和严格纪律第四,有正确的占主导地位的班级舆论第五,有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人际关系4、班集体形成的标准有哪些?第一,集体目标与社会需要一致,并促进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第二,集体的共同活动获得自决的性质,每一个成员都能在某一领域积极表现自己第三,学生在班集体的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是有利的,每一个人都能扮演成功的角色5、班集体建设的主要阶段有哪些?(1)松散的前班集体阶段(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3)集体的成熟阶段6、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有哪些?一是成员和组织的隐蔽性、分散性和流动性二是自然的权威性三是行为的凝聚性、心理的协调性四是广泛的渗透性、信息灵敏却带片面性7、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有哪些?一是满足心理需要二是利益和观点一致三是兴趣爱好相同四是对正式群体不满五是非同一般关系第四章班主任专业发展1、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第一,是指班主任经过培养和训练,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第二,同时它又是一个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专业责任感不断成熟、提升和创新的过程。
班级管理复习重点[五篇]
班级管理复习重点[五篇]第一篇:班级管理复习重点班级管理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
是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
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3、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
他(她)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一定年龄段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班级中对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工作进行管理。
小学班主任一般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中队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帮助。
4、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力,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5、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小学班级组织的领导。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
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一、名词解释1、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二、简答题1、小学班级作为基层教育教学组织的特征:①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认同是基础性工作)②有共同的学习任务③小学班级组织的科层化结构(班主任、班委会、制度和纪律)④由成人领导⑤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物理、制度和精神层面即班风)2、小学班级组织的个性发展功能:①班级生活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从而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②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兴趣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③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交往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1、小学生同班主任。
任课老师的交往2、小学生与同辈群体的交往3、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教育功能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①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参照作用②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支持作用③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④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可满足学生对社会性情感需求⑤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一、结合教育实际,你认为当前班主任工作都存在哪些问题?1、有关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大都较重视相对集中的、阶段性的主题型活动,而对每天在班级中存在和必须做的事却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2、侧重抓思想品德教育和考勤工作。
其它工作重视不够,且工作能力也不尽人意。
3、缺乏科学管理观念。
4、缺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
5、缺乏知识更新的机会。
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有哪些?(一)班班主任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任的工作职责:1、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2、指导学生学习。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劳动。
4、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5、与科任教师沟通,做好本班的教育工作。
6、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评定工作。
7、与家长、社会沟通,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新课程实施中班主任应扮演的角色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角色转换应具备哪些条件?(一)班主任扮演的角色:1、实施者2、指导者3、管理者4、协调者(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角色转换应具备的条件:1、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②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观③树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2、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身份①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②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③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④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⑤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⑥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⑦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3、实施新课程,重塑班主任身份①设计师②学习者③咨询者④组织者⑤研究者⑥外交家四、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养?一个人的素养,包括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业务素养、身体素养、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
(一)教育形象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2、要有不断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勤于学习,充实自我。
(二)人格形象良好的师德修养五、班主任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1、形成正确的班主任角色意识2、自我更新的意识:我可以做得更好3、有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4、学会探究:认识自已的经验5、借助技术发展自己6、研究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7、营造发展的环境:教师不是蜡烛六、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应具备哪些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历史唯物论2、唯物辩证法(二)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1、帕森斯的AGIL图式2、艾雪黎等人的班级教学理论模式3、盖哲尔与谢伦的班级社会行为理论模(三)斯金纳的行为改变技术模式(四)现代班级管理的理论模式1、果断纪律理论2、尊严管理理论3、内在纪律理论式(五)可借鉴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1、“人才盘点”原则2、“邻桌原则”原则七、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理念?1、全面发展观2、学生主体观3、教育活动观4、系统整体观5、开拓创新观:内容上创新;形式上创新;方法上创新。
班级管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主要内容1、班主任的含义(角色定位)2、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3、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主要角色4、班主任的品质与能力要求5、班主任管理的艺术一、班主任的含义(角色定位)1、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对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
2、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二、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1、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指向是学生的身心。
2、管理工作考虑的是组织目标、资源调度、活动协调。
3、教师角色与管理者角色融合在一起,在管理中实施着教育,在教育中实施着管理。
这种管理充满着“精神关怀”的色彩。
三、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主要角色P258: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1、管理者的角色2、教育者的角色3、服务者的角色4、朋友的角色5、协调者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1、管理者的角色(1)关于纪律问题(2)关于没收学生物品问题纪律问题的原因:①学校搞评比,扣纪律分。
②学生纪律太差,让人无法忍受。
③老师要求太高太碎,经常小题大做。
④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怕学生不听讲。
打破对纪律的迷信①查找纪律问题背后的原因。
②纪律本身不是动力,不能给人带来智慧。
③纪律过严,可能会压抑智慧,培养创造能力需要宽松的环境。
④纪律最好学生≠学习最好学生。
⑤“底线纪律”即只规定最基本的要求。
没收学生物品问题的建议①没收手段尽量少用,不得已再用。
②教师没有权力说“不还”。
③法律禁止的物品要上缴“公安机关”。
④不搞“扩大化”,不搞“抵押”。
⑤不搞表决决定物品的“去”“留”。
【小心滥用权力和实行人治。
】2、教育者的角色①班主任应当是一个“智慧者”。
(一本活的书;“知识性”的谈话。
)②对所有学生施与“教育的爱”的人。
(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关心。
)③学生的道德榜样。
(言行一致)④具有美好语言的形象。
(语言表达感受内心世界。
)3、服务者的角色①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要求教师的心灵较少污染;教师的精神境界应该高出社会的平均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考试形式:主观题、客观题重点考点: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班级管理的模式、突发问题的处理,尤其需要掌握课堂突发问题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班级概述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研究、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2、班级的历史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XXX(1519)。
而从现代意义上对班级进行系统论证的是XXX的《大教学论》(1632)。
3、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研究与共同成长(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1、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造就目标和教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详细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优秀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初建期:组建阶段,班主任是把你的核心和动力。
形成期:核心初步形成阶段班级凝聚力开始呈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
形成期是班主任造就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成熟期:集体自立活动阶段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自立的开展集体活动。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优秀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4、造就正确舆论和优秀班风的措施(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班主任率先垂范(2)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3)发挥班级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班级日志、班级网络主页、班会等形式,开展问题讨论,宣导主流价值观念,使正确的集体舆论得以张扬巩固。
《班级管理》复习范围整理.docx
《班级管理》复习范围内容整理(结合书本进行理解性复习)第一章班级管理概述1・班级管理的寂。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対特定班级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引导被管理者高效率地实现班级H标的活动。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2)班级管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证(3)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手段(4)班级管理是锻炼和培养学牛白治白理能力的重要途径3・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
(1)发展性:体现学生发展的要求(2)针对性:能反映班级学生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实际发展的可能性(3)层次性:目标的层次性;不同时期的目标制定;(4)可评价性:目标具有评价学牛行为的标准。
班级组织建设、班级L1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管理集体”观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组织中的“管理者”,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或班级纪律去约束学牛,实现学主的思想与行为控制的管理主义的班级集体观。
形成:标准集体”形成的过程从本质上说,一是加强班级凝聚力,二是集体规范的建立并实现“同步化”的过程。
培养: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注意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培养,归属感的形成, 通过班级成员自然、积极的交往,内化集体规范,使班级成为一个自主性的组织,形成特定的优良班风,创造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
7・自治集体观的涵义。
| “口治集体”观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着眼丁•学生一定角色的作用,实现自我参与,形成自治意识,将集体规范加以内化或同一化,并创造新的集体规范的班级集体观。
自治集体”具冇特征:(1)以共同目标导向的共D 0的社会性行为;(2)有其自身的自治机构和自治能力;(3)集体成员之间有以内在友情关系起支配作用的健康舆论导向;(4)整个集体形成自觉的纪律与责任感,有能长期持续的共同的口治意识;(5)发展成为受更远、更高的社会II标支撑而开展行动的集体(1)从理论维看,班级管理过程是管理者确定教育管理指导思想,调整更新教育管理观念的过程。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
1.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雏形。
2.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预期性,指向性,主体性,社会性,层次性,可行性,集体性。
3.班级管理的任务:1,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班级组织建设2,组织好班级教师集体和班级家长集体班级日常管理3,落实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班级活动管理4,做好班级常规工作。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4.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5.班级管理的原则:①方向性原则【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②全面管理原则【指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③自主参与原则【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主导作用。
】④教管结合原则【指把班集体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管理的工作,辩证的统一起来】⑤全员激励原则【指激励全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⑥平行管理原则【指管理者计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6.班级的日常管理内容:①班级制度环境管理a考勤制度,b课堂学习秩序,c考试管理。
②班级布置环境管理a教室布置【教育性实用性个体性艺术性主体性针对性】b教室布置内容与操作听c班级座位编排【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互补性原则智力能力环境性别互补】【灵活性原则】7.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
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
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8.班级组织建设:①班级组织建设的意义; A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效能,B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C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D有利于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A组织目标B组织规范C组织机构③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A松散的班集体过程B形成稳定班级组织阶段C班级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班集体阶段。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大纲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母的,把出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题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
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同学,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组织过程。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4.班集体: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具体化目标法:具体化目标法是指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具体要求。
(第三章第三节·班级目标与计划的制定)6.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7.德育:品德培养即德育。
德育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8.品德: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9.品德认识:品德认知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0.品德情感: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奸恶的态度。
11.品德意志:品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母的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12.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指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
班级管理复习讲义(小编整理)
班级管理复习讲义(小编整理)第一篇:班级管理复习讲义班级管理部分★ 复习导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答)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简答)设计一个班会(论述)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一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二平行管理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三民主管理四目标管理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第四节:班级集体的形成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重要考点速记1、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2、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3、班级管理的功能:第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第三,有助于锻炼学习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国家开放大学《 班级管理》 知识点
1.简述班级管理的任务。
答:(1)建设良好的班集体;(2)组织好教师集体和家长集体;(3)制订班级工作计划;(4)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需要简要说明第一章第三节,可以结合第二节班集体的构成要素、优秀班集体的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国家开放大学2.简述班集体建设方法。
答:(1)制度规制法,包括岗位责任制、分级管理制和上下负责制;(2)自我管理法,包括设立“学生班主任”,全员参与、人人有岗,各负其责、责任到人;(3)激励教育法;(4)契机教育法,包括抓住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及关键人物;(5)情感管理法。
需要简要说明第三章第四节班集体建设的方法,每种方法做些说明和举例。
国家开放大学3.简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答:(1)教育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生活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
需要简要说明第五章第四节,说明原则的内涵以及每项原则的要点。
国家开放大学4.简述班集体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班集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1)班级——班集体的活动场域;(2)全面发展——班集体的任务;(3)学习活动——班集体的基本特征;(4)人际交往活动——班集体的社会特性。
需要简要说明第一章第二节,可以说明各要素的重要性,适当举例。
国家开放大学5.简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答: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1)家庭结构的影响;(2)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3)家长期望态度的影响。
需要简要说明第七章第三节,每一种表现可以举例说明,是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
国家开放大学6.简述班主任威信的作用。
答:班主任威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班主任威信可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2)班主任威信可以促进教师自我激励;(3)班主任威信可以弥补教育教学失误。
需要简要说明第八章第三节,说明每一方面是如何影响的,可以举例。
国家开放大学7.简述优秀班集体的特征。
答:优秀班集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奋斗目标明确;(2)领导核心坚强;(3)人际关系和谐;(4)价值导向正确;(5)组织纪律严明;(6)个性发展充分。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1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1、班级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属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上相同的学生,按一定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一种基层教育组织。
2)特点:学习性;依赖性;社会性;教育性2、班级发展历程1)班级的出现:16世纪西欧生产力发展,个别教学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
2)班级的发展: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班级”的理论基础,班级授课制得以发展,出现了三种基本形式(全班上课、全班分组、个别指导)3)当代班级的新特点:a.开放式班级的出现;b.分层变动式;c.规模缩小,趋于合理化(小班制);d.多种教育方式结合。
3、班级管理的含义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教育管理的规定与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即以宏观来说就是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微观方面来说就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4、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1)教师角色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过渡;2)教师影响力由权利性影响向非权利性影响过渡;3)教师的管理方式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过渡;4)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逐渐增强与提高。
5、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与职责①作用: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直接责任者;2)是学校工作展开的纽带与具体实施者;3)是沟通学校、社会与家庭的桥梁。
②职责:1)管理班级;2)指导班级工作;3)(教育并影响学生;4)协调科任教师关系;5)沟通社会;6)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7)为学生服务,教好功课。
6、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①主客体的辩证统一:统一性,动态性;②双重角色:客体、主动性,主体、主观能动性;③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1)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2)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自治能力;4)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得到发展。
7、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程序和依据。
答:①程序:1)全面收集资料,掌握内外信息。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班级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策略等方面进行复习。
一、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快乐、自信、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3. 班级凝聚力目标: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友爱、团结和互助,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 班级管理能力目标:提高教师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教学有序进行,并灵活应对各种管理问题。
二、班级管理的任务班级管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班级章程、班级会议制度、班委会及学习小组等班级管理组织,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责任。
2.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3. 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5. 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班级管理的策略班级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坚持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2. 注重班级活动的设计:安排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个性化管理: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魏书生班级管理科学化复习提纲
魏书生班级管理科学化复习提纲班级管理的三个系统:一、计划系统;二、监督检查系统;三、总结反馈系统。
这三个系统像三个轮子,三个系统一起转,于是管理就进入了一个封闭的轨道。
计划——监督检查——总结反馈——计划——监督检查——总结反馈。
就建立了一个老师不在家也正常运转的机制。
一、计划系统计划系统是让大家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什么人做什么事情。
班级分三类计划:按时间范畴定的计划;按空间范畴定的计划;偶发事件,制定程序,制定计划。
领着学生制定自我教育计划,每年都要定,每个学期都要定,每个月都要定计划。
第一类计划:按时间范畴定的计划。
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
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必须明确学生一天有效可利用于学习做题的时间有多少。
然后各科分配,量化作业。
第二类计划:按空间范畴定的计划。
叫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第三类计划:偶发事件,制定程序,制定计划。
计划的目的是把工作用在最有效的节骨眼上,去掉无效劳动。
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完成任务用的时间就少。
其实人生快乐与否,关键在于你处于哪一种境界。
人与本职工作,人与眼前做的事情,有五种境界。
一、无心无意的境界;二、三心二意的境界;三、半心半意的境界;四、一心一意的境界;五、舍身忘我的境界。
不只是学生,很多大人之所以无所作为,原因都在于目标太多,自己内心深处一团混乱。
没有稳定当然也就谈不上发展。
我引导学生,利用行、走、坐、卧、唱歌、做操、看书、记忆的时间训练自己良好的注意力。
一旦天天这么唱歌了,学生当然觉得:心静了,不想别的了。
全身心地唱,这不是享受人生吗?我们班学生唱歌的时候,100多老师对着我们班学生走进去,没有一个学生偏过脸去看人家一眼。
要训练自己凝聚注意力的能力,全身心做事。
我一般语文正式上课分这样六个步骤:一定向、二自学、三讨论、四答疑、五自测、六自结。
不讲课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学。
下课,按照班规、班法、校规、校法。
我们班的一日常规有:1、活一天办一期班级日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复习重点: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基本理念。
复习重点:班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复习难点:班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与班主任的含义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班级授课制公认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
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对学校中的基础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2.明确班级管理及小学班级管理的概念、特点管理活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
管理从总体而言,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设计、实施和评价。
班级管理从学校层面讲,是指作为学校领导者进行的班级管理;从班级层面讲则是从班主任角度谈班级管理。
班主任从事的班级管理包括三个层面:(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2)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3)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包括:(1)小学班级管理的领导特点: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进行组织生活学习的指导者;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小学年段的特点来实施组织领导。
(2)小学班级管理的教育管理特点:以教育促进班级管理;注重行为管理的教育性功能(3)小学班级管理实施过程的特点:管理设计的阶段性;管理行为的示范性;管理评价的学生参与性3.了解班级管理的理论,了解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班级管理理论研究是从班级管理实践出发的,根据班级管理实践的领域,大致形成了班级管理的主要课题:班级管理的理论性质;班级管理的对象;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级管理者自我管理;班级管理研究。
学习班级管理课程,应该关注四个方面:(1)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2)关注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3)注意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4)在写作中学习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复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小学班级的性质与特征,及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与特征。
复习难点:理解班级是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复习要点:1.掌握小学班级的性质、特征小学班级的性质:(1)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2)小学班级的组织生活特性与小学生的发展特性是统一的;(3)小学班级组织是有个性的组织小学班级的特征:(1)小学班级是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2)小学班级是以共同的学习任务建立的组织;(3)小学班级有正式组织的管理体系;(4)小学班级组织由成人领导;(5)小学班级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2.掌握少先队组织的性质、特征及其与班级组织的关系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组织的特征: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都是作为少年儿童的正式组织而存在的,两者都有明晰的组织结构与规章制度,有明确的目标与边界,两者的对象是相同的。
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少先队组织和班级组织在组织目标和工作重点上存在着差异;少先队组织和班级组织在领导和制度体系上存在着差异。
3.了解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及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主要有:玩乐型、学习型、功利型、违规型、人际吸引型。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尤其是同辈群体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表现在:(1)提供小学生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2)是小学生获得一些课程以外知识的重要来源;(3)能够满足对小学生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4.了解网络对小学生班级生活的作用网络构成了小学生相对与“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第三重世界。
它扩展了小学生交往的范围,满足了小学生平等的需求,同时还搭建了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5.了解儿童应有的权利1924年《日内瓦儿童宣言》是成人社会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权利的正式承认。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国际组织的形式对儿童的权利加以肯定。
儿童应有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第三章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复习重点: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
复习难点: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1.了解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作用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班级目标管理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与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1)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设计的核心;(2)班级管理目标是确定班级管理任务的依据;(3)班级管理目标决定着班级管理方法的选择。
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实施中的作用:(1)导向作用;(2)聚合作用;(3)激励作用2.了解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1)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管理思想依据:以人为本;(2)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班级实际情况依据: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以特定班级的小学生的特定发展情况为依据3.理解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层次性原则4.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第四章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复习重点:明确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及班级组织架构的建设,理解新建班级、既有班级和班集体建设的操作过程。
复习难点:理解新建班级、既有班级和班集体建设的操作过程。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组织建设的概念班级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需要在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和组织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建设,班级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组织建设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管理就是组织建设,组织建设就是班级管理。
2.明确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及班级组织架构的建设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
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从静态方面看,班级组织建设就是建立起班级组织的架构,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规范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从动态方面看,就是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再进而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集体。
班级组织架构的建设:形成组织目标;确立组织规范;建立组织机构班级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有:班委会制度、值日班长制、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
其中,班委会是班级的核心组织。
3.了解班级组织建设的过程班级组织建设的过程:从班级到组织的阶段;形成稳定组织的阶段;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集体阶段4.理解新建班级、既有班级和班集体建设的操作过程。
新建班级操作过程:(1)建立班级组织机构:新生班级准备工作;建立班级组织机构(2)确立班级组织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目标意识;建立班级组织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建立班级组织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应以学校教育活动目标为依据;第二,应以班级成员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要求为依据;第三,要与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3)形成组织常规:做好入学教育;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规范教育。
既有班级操作过程:(1)准备工作:深入了解班级情况;准备好就职演说,在学生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好对班级生活的新设计(2)改进班级组织机构(3)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4)改进班级组织规范,依据:班级组织的新目标;教育思想的新认识;班级组织的发展规律5.明确班级组织建设的原则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发展的最高水平班集体建设的原则有: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第五章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复习重点: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中学生评价的方法。
复习难点:班级管理中学生评价的方法。
复习要点:1.领会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进行组织建设2.熟悉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包括:(1)环境管理:规范环境管理;物质环境管理(2)教育性管理:教育性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要促进班级成员的全面发展。
其实质,就是生活指导,包括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和卫生与健康指导(3)学生评价3.了解小学班级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1)班级环境管理,包括教学秩序管理、作息制度管理、课堂秩序管理自习管理、考试管理、偶发事件管理(2)班级物质环境管理,包括教室环境布置、教室座位安排4.熟悉小学班级的教育性管理的内容和形式(1)生活指导,包括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卫生与健康指导(2)个别教育:包括班级成员的个别差异与个别教育、个别教育的准备、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方式(直接式、接近式、提问式、启发式、鼓励式、参照式、商谈式、触动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应注意的问题、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统一5.掌握班级管理中奖惩的类型(1)奖励的类型,包括赞许、表扬、奖赏、代币管理法(2)惩罚的类型,包括批评、处分6.掌握小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及原则(1)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行、学习、身心健康(2)操行评定的原则,包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公正客观、促进学生发展第六章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复习重点: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活动原则。
复习难点: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活动原则。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活动管理的内涵、作用及特点小学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者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和少先队大队的管理,另一是班级管理者的管理。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班级各种活动中,实现着班级管理的目标,同时使学生获得发展。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特点有:目的性、系统性、计划性、阶段性2.熟悉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1)晨会活动(2)班会活动,有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
班级例会的特点有:常规性、事务性、民主性。
(3)少先队中队活动,包括一般性队会;主题队会;系列主题活动;即兴式队会3.掌握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及选择活动原则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包括:(1)德育活动(2)智育活动(3)体育活动(4)美育活动(5)劳动教育活动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包括: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课题式选择班级主题活动的原则:贴近学生,题材新颖。
具体有:适合性、创造性、趣味性、多样性四个原则4.了解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基本方法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一阶段:活动设计(1)活动策划(2)撰写方案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二阶段:活动准备(1)准备工作的组织(2)准备工作的内容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三阶段:开展活动(1)指导(2)保障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四阶段:总结工作(1)总结的意义(2)总结的原则(3)总结的形式第七章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复习重点: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工作。
复习难点: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工作。
复习要点:1.了解影响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影响小学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主要有:(1)任课教师,通过课堂而成为班级组织的教育者和管理者(2)家长,家庭对学生在班级组织的发展影响深远(3)学生,是自我管理者和自我教育者2.熟悉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及家长的协调工作(1)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情况;指导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对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