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九十年代后小说
郑若将飞而未翔——90 后小说观察
2016年以来,因种种机缘,我开始接触90后作家及其作品。
最早,应该是《芙蓉》杨晓澜的引介。
《芙蓉》从2016年开始开设“90后新声”栏目,每期推介一位90后作家,并建立了一个“九零新声”的微信群,有一百多位新锐的90后作家在里面。
(在集结年轻作家方面,一些文学刊物的微信群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包括《芙蓉》的“九零新声”群和《作品》杂志的“《作品》90后接龙”群等,后者将近五百人。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青年文学》《天涯》《山花》等刊物也相继开设了90后作家专栏,推介优秀的90后作家。
(在此之前,纯文学期刊关于90后作家的推介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形成规模。
比如,《西部》从2012年起每年以征文的形式做一个90后小说小辑,2016年后扩大到散文和诗歌小辑;《作品》杂志差不多同时期也开始关注90后作家。
)杨晓澜把我拉进“九零新声”群后,我结识了一大批90后作家,开始阅读他们的作品,并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家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比如王苏辛、李唐、郑在欢、丁颜、吴泽等人,已经形成了个人对特定题材的特别关注和个体写作风格的初步成型。
2017年,在广泛阅读了当时活跃的90后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之后,我在《山花》第二期发表了《时代的指纹———90后小说印象》一文。
这篇文章中,我认为尽管90后作家已经出道好几年,但对于他们而言真正的写作元年是2016年,从这一年开始,大多数主流纯文学刊维度若将飞而未翔———90后小说观察郑润良203All Rights Reserved.物都推出了自己的90后作家专辑,90后作家的身影第一次获得了集中性的展示。
王苏辛、李唐、苏笑嫣、郑在欢、蒋在、庞羽、顾拜妮、祁十木、丁颜、智啊威、钱墨痕、莫诺、周朝军、重木、马亿、徐衎、文西、甄明哲、吴泽、林为攀、曹江、范墩子、王闷闷、陈润庭、程皎旸、王占黑、张春莹、李祯、修新羽、顾文艳、杨知寒、陈伟、李那、宋文静、果旭军、胡泽尘、黎子、玉珍、蓝格子、余幼幼、陈乐、小托夫、连亭、琪官、荆卓然、马晓康、倪江、柏银、宋阿曼、鬼鱼、丁奇高、王棘、冉茂一、若颜、郭应国、胡游、李世成、树弦、熊生庆、王邪、李子麒、贾若萱、于则于、路魆、温凯尔、朴哲均、高临阳、周燊、廉荆、林春莉、李紫云、隆莺舞、杨斐、云簿、潘云贵、张闻昕、严孜铭、丛子钰、索耳、孟甲龙、许春蕾、张心怡、李君威、周崟琳、国生、夏立楠、孙鹏飞、崔君、庄凌、徐晓、梁豪、王陌书、肖晨星、陌邻、黄帅、林文候、苏河、赵应、三三、陈焕文等一大批90后作家在写作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当代文学:先锋小说
4、谌容
谌容(1936~ )当代女作家,汉族。原名 德容。著名小说家,作家,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重庆巫山人,生于湖北汉口。
1957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任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和翻译。后当过中 学俄语教员。曾三次到农村体验生活和 劳动。任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中国 国际交流协会理事。
5、高行健
1、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 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 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 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 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 社会融合在一起。
孙甘露是在语言实验中走得最远的一位。 《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迷》等是这种小说的代表。这些小 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仅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也斩断了小说与 故事、小说与叙述之间的联系。 他的小说全由一些的诗化的语言充塞着,构筑语言幻象的片断的同时,却 构不成任何意义,这样叙述便成了梦呓,小说成了纯粹的言辞的堆积。始于语 言又终于语言,透过斑驳陆离的语言,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幻想者、冥思者。
3、张洁
张洁(1937- ),祖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 中共党员。当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 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著有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 《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 太阳》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两次获 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空间想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空间想象陈舒劼摘 要:空间想象是科幻小说的重要主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无意于继续传统文学观对地方美学的深耕营造,而是在表现空间物理形态变形与重组的诸多可能之时,聚焦于特定空间场域中各种关系的相互纠缠和彼此冲突。
网络作为科幻空间想象的变量和增量,进一步动摇了关于主体、真实、身份等概念的既有认知。
发现空间的丰富性、分析空间构成诸要素的生产与相互作用、思考面对空间的价值立场,是未来科幻小说空间想象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科幻小说;空间想象;空间理论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1)03-0184-09DOI:10.13644/31-1112.2021.03.017作者简介:陈舒劼,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福建 福州 350025)小宇宙中只剩下漂流瓶和生态球。
……在一千米见方的宇宙中……几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环境中静静地漂浮着,有一条小鱼从一只水球中蹦出,跃入另一只水球,轻盈地穿游于绿藻之间。
①看着那蓝色的星球,我像是看着母亲的瞳仁,泪水在我的眼中打转,我哽咽着说:“是的,孩子,那是地球。
”②这时,在人类无法去到的天空中,聚满了亿万双叹为观止的眼睛。
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空间想象的特质,可从上述三段引文中略见一斑。
这三段引文分别来自三部小说的结尾:刘慈欣的《三体Ⅲ》和《超新星纪元》,以及韩松的《高铁》。
《三体Ⅲ》———同时也是整个“三体”系列———终结于这段人造小宇宙的全知视角描述之中,而《超新星纪元》和《高铁》则贡献了一组视线相反的空间关系:从地外的宇宙空间回观地球母星,收稿日期:2020-12-08① 刘慈欣:《三体Ⅲ》,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513页。
② 刘慈欣:《超新星纪元》,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342页。
③ 韩松:《高铁》,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366页。
第二章港台湾的新文学运动及创作
眷村文化
眷村是属于台湾特有的历史文化,1949 年随着国民党政府从大陆来到台湾的大批国 民军队和眷属,原以为只会在台湾停留短短 数年就会回到大陆,因此随身只携带简便的 行李,杂居在台湾的许多城镇内。高雄自明 郑时期开始就是军队驻扎的地区,历经清朝 时期到国民政府迁台,也自然成了许多军眷 落脚的居所。而这些居所多是以竹篱简单将 居住地围起来,与外界有了隔离,染上一丝 神秘的色彩,因此称竹篱笆内居住的民众为 眷民,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眷村,后来形成台 湾独特的“眷村文化”。
小说创作: 张我军的小说创作集中于20年代, 仅有三篇。 《买彩票》 《白太太的哀史》 《诱惑》 张我军的创作奠定了台湾新文学发展的 重要基石。
赖和: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
生平简介: (1894——1943),原名赖
河,字懒云,台湾彰化市人。 自1926年陆续发表小说14篇: 《斗闹热》、《一杆“称仔”》、《不如 意的过年》、《蛇先生》、《雕古董》、 《棋盘边》、《辱?!》、《浪漫外 纪》、《可怜她死了》、《归家》、 《惹事》、《丰作》、《善讼人的故 事》、《赴了春宴回来》。
“皇民化”运动
1、殖民同化教育是“基础”
推行日语教育。殖民当局早在1896年就分别设立了
最早的日语教学机构“国语学校”,“国语传习所。 日语教育非常严厉,在学校不准讲汉语(台湾话), 一讲汉语即施予各种处罚。 建立奴化教育体制。1919年殖民当局出台所谓“内 地延长主义”,又称“同化主义”。教学内容是以 传播殖民主义文化为主,有关中国的历史、思想、 文化均在被排挤之列,以从根上切除中华民族文化 的影响。为防止中国人接受高等教育,从中等教育 开始,就限制中国学生所学专业;高等教育基本上 由日本人独占。
(三)八十——九十年代 无主流的多元发展局面 1、女性主义文学潮流 2、政治文学潮流 开放“党禁”、“报禁” 施明正《渴死者》、《喝尿者》
天眼彭见明
天眼彭见明目录第一章近处菩萨远处显第二章命悬一线情缠百结第三章一字拆开去钱米滚滚来第四章穿着裤子连着裆第五章缘去缘来,水转山不转第六章山大了,什么草都长第七章悲如何,乐又如何第八章江湖之近,江湖之远第九章泥鳅爱往松处钻第十章塘大水深好养鱼第十一章树大未必能遮荫第十二章比一比井水和河水的味道第十三章冉冉佛音绕古城第十四章见识第十五章打断骨头连着筋第十六章火车和蚂蚁第十七章头炷香第十八章磕下去的是头,翻起来的是浪第十九章飞来横喜第二十章迎风摆柳舞翩跹第二十一章关于老板第二十二章潭深波浪静第二十三章圆寂第二十四章风动云也动水涨船自高第二十五章塘干水浅风起叶落第二十六章条条蛇咬人第二十七章米箩跳到糠箩里第二十八章走多了夜路难免不碰鬼第二十九章走麦城第三十章风扫落叶各自飘第三十一章烟飞火灭在净土第三十二章求半第三十三章四两拨千斤第三十四章无欲一身轻第三十五章勾魂夺魄愁满天第三十六章不算风情,也如风情第三十七章猪出众,山也荣第三十八章缘深义重山低水短第三十九章无尘无念时月朗星高处第四十章拨雾见红霞方觉众山小1何半音自小跟着他的父亲何了凡学习看相测字。
后来这活可以公开干了,便随父亲到县城里来发展。
刚到时,两眼一抹黑,没有一个熟人,他在那出租屋里呆不住,正逢县里在修大庙,便常去看修庙。
不久打听清楚了:说是一个叫做慧觉大和尚的在筹集资金修庙,这个慧觉大和尚,是闻名江南数省的名僧,在杭州灵隐寺出的家,就如一个人在北大、清华念过书一样来路显赫。
他在广东、福建和港、澳、台一带有不少信徒,只要他肯开口,不愁没有人拿钱,难的倒是他不肯开口。
慧觉年事高时,不愿再在寺庙里主事,隐居在一个偏远的小山上。
一日他夜观天象,见了丁县方向红光冉冉,屈指一算,知有大佛沉睡多年后醒来,当为其准备起居饮食才好。
当即派出他的得意门生本寂和尚北上考察。
本寂经分布在各地的慧觉的信徒引领,一路北上,一日来到了了丁县,经人介绍,说一个农民的猪栏里垫着一块石碑,这石碑上赫然刻着“阳山寺”三个大字,待本寂仔细考察过后,便断定此碑来路不凡,应是原庙的名字,师傅所见异光,必出于这重见天日的石碑。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全8卷)
第一章史书的 1
文学特征
第二章早期传 2
记
3 第三章说明性
散文
4
第四章志怪
5
第五章游记
第六章笔记
第七章二十 世纪散文
第一章唐传奇 第二章话本小说
第三章章回小说
第四章传统白话小说: 不太知名的作品
第五章晚期的文言小 说
第六章清末民初的小 说(1897—1916)
第七章二十世纪的小 说
第八章二十世纪八十 至九十年代海峡两岸 的小说
读书笔记
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差,只能说仍有进步空间,尤其是当代部分,太一带而过了…。
比传统流水账的文学史好多了,可读性极好,每天读几个小时也不会感觉厌倦!值得推荐!。
大体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大体脉络,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到新文化运动。
所谓的“一本打破成见的文学史”,只是我的成见太深了,阅读时感到非常别扭。西方学者写的文学史不同 于我们,首先就讲中国文学和其他国家的文学史不一样。 …………第二,以文人、文化为主体来建构文学史。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全8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传统
二十世纪
文学史
文体
传统
文学
散文
哥伦比 亚
中国文学 史
时间
中国
中国文学 史
语言
哥伦比亚
小说
作品 诗
中国
诗歌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时间上自远古涵盖至当代,论述 对象还囊括了中国港澳台地区作家、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首次按诗歌、 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分编,兼取年代与主题,如此,超越了时间与文类的全新棱镜,关照文与诗、小说与戏 剧的模糊边界,口语与书面语的互动,尤其注重辨析传统的持续性及在二十世纪乃至今天的嬗变。每编以时间为 序,历史背景之外,还涉及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等,打 通了文学史的古今界限,为读者提供了各种文体由古至今的演变线索,是一部特别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此次增加 梅维恒的新版序言,述说20年后研究思路的变化,回应学术争鸣。且在装帧上分为八卷,便携,既和按体裁叙述 文学史的体例呼应,又突出了书的可读性,可谓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在历史的边缘追寻真实——新历史小说论
引言引 言新时期以来,异域文艺思想的大面积涌入,开阔了当代学人的眼界,一轮又一轮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猛烈地冲击着当代中国作家,诱使其进行思想上创作上的变革。
与此同时,作家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强大,让当代文学的关注焦点经由社会政治层面走向了历史文化深处。
在世纪末社会政治经济良性发展带来的日益宽松的创作环境中,作家们终于有机会思索与揣度被过往时代忽视的边缘话语,以及历史发展道路的种种可能性。
回顾当代文学史,我们发现,1985年前后,在诗歌、小说、散文等领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带有崭新历史观念与历史倾向的创作思潮。
一时间,“退回历史”寻找写作资源成为作家们竞相追逐的时尚,其中尤以“新历史小说”写作为甚。
作家们纷纷向历史的空隙逃遁,通过个人化的历史言说传达其现实诉求。
从《红高粱》《灵旗》到《故乡天下黄花》《我的帝王生涯》;从《白鹿原》《长恨歌》到《中国故事》《红拂夜奔》,再从《马桥词典》《尘埃落定》以至新世纪的《中国一九五七》《人面桃花》,经过廿余年的发展,新历史小说虽几经流变,却依然风貌摇曳、佳作迭出。
莫言、乔良、刘震云、苏童、王小波、格非、毕飞宇、李冯等众多当代优秀作家反思历史,质疑历史,想象历史,解构历史,游戏历史,再重构历史,渐次形成了一条绵延幽长的思想演进线路。
毋庸质疑,在现代语境中致力于历史探索的人文知识分子的新历史书写,已然构成当代文学最重要的景观之一。
曾有评论将新历史小说看作九十年代前后“最值得文学史记忆的文学现象”①。
对一种创作思潮而言,这种评价无疑是极高的褒奖。
然而,肯定之余,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目前对新历史小说的研究力度尚且不够,研究成果零散不一,歧见纷呈,既缺乏系统的研究理路做支撑,又未能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
一个现实而无奈的情状就是:围绕新历史小说命名打转的研究文章在二十多年来居然始终占据着相当的分量;一些评论家对新历史小说的文本解读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世俗价值的发现——新写实小说论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指导教师签名:
州年?月肜日 沙句每涓矿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 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把研究的主要范围放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写实’’ 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方方和刘震云的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以及从“新写实’’ 小说产生至今对其进行批评的文本。同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文艺社会 学方法理论和悲剧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注重小说的 真实性品质,无论是对现实关系还是细节的描写;强调小说作品的倾向性应该从生动的 场面描写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以此来比照,得以确认“新写实’’ 小说归属于现实主义的事实。根据赵宪章对文艺社会学方法的概念界定来看,文艺社会 学方法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文艺的社会本质,承认文学艺术对读者、乃至社会的潜移 默化的强大影响力,重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就这一角度进行考察,“新写实" 小说的社会学价值则彰显无遗。通过对典型的西方悲剧理论的研读,可以发现“新写实"
80年代小说(1)-先锋小说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三、先锋小说的命运和文学意义 (一)先锋小说的命运 所谓“一往无前”的先锋精神,其实只能是一种 理想,很少有作家能够一直保持探索的姿态。90 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纷纷降 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 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 志着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但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启发和影响是深远的。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残雪的小说是阴暗的,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正 因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能成其黑暗;正因为有 天堂,才会有对地狱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 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越、升华。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三) “后新潮”小说 “后新潮”的代表作家主要是指80年代中后期涌 现出的一批先锋作家,如马原、洪峰、格非、余 华、孙甘露、北村等人。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1、主要特征 “后新潮”的核心观念是虚无,包括自我的虚无、 世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的虚无。 后新潮小说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其创作上的主要 特点有三: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代表人物是以王蒙、宗璞、谌容、张洁等为代表 的中年作家,他们对现代主义的兴趣主要在技巧 方面。他们主张对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手法实行 “剥离”,以现代派的表现方法来丰富和充实自 己的文学表现力。他们剔除了西方现代派作品中 非理性、反逻辑、无意识的成分,现代主义的种 种表现手法只不过是关于他们的理性观念的寓言 式表达。
Company Logo
第五节 先锋小说
在结构上,《山上的小屋》也有独到之处。 小说开始于对“山上的小屋”的肯定: “在我家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 小屋。” 结尾于对“山上的小屋”的否定: “我爬上山,满眼都是白石子的火焰,没有山 葡萄,也没有小屋。”
官场小说合集目录
官场小说合集目录一、官场小说简介官场小说是一种以官场为背景,以政治、权力、人性为主题的小说。
通过描述官员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展示了官场的生态和各种政治斗争。
官场小说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还深入探讨了权力对人性的影响和政治道德的问题。
二、官场小说合集目录1、《官场之绝色诱惑》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市领导的办公室里。
女秘书的诱惑、下属的陷阱、情人的纠缠,所有的一切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官场百态图。
2、《权力之巅》这是一部描绘权力斗争的官场小说。
主人公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市长,他面对各种权力的诱惑和挑战,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3、《官场之狼》这是一部揭露官场黑暗面的小说。
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官员,他在官场上经历了各种黑暗和腐败,但最终选择了正义,揭露了真相。
4、《官场之舞》这是一部描写官场生态的小说。
主人公是一个女官员,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官场中一路高升,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权力和利益的诱惑。
5、《权力游戏》这是一部以政治斗争为主题的小说。
主人公是一个高官的儿子,他通过自己的智谋和手段,在政治斗争中一路高升,最终成为了权力游戏的赢家。
三、总结官场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通过描述官场生态和政治斗争,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这些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够让读者深入了解官场的规则和生态,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一、引言自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逐渐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类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官场生活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的演变、特点以及意义。
二、官场小说的演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官场小说开始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包括二月河的《落霞》、《康熙大帝》等。
这些作品大多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封建王朝的兴衰,对官场生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官场小说开始现实社会问题。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张平的《天网》、陆天明的《省委书记》等。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全两册)
逐渐地,一种以文章能力为中心的文人文化便发展起来了,我们可以将它称为“文”的气质。
所有这些派生意义的根义是“(美化的)模式”,“文”便是所有审美上美化之物的总和,不过总体来说是 和文学相关的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只有两种书面汉语,即文言文和通用白话文。而且通用白话文或多或少浸润了很多文言 元素,与任何地方的实际口语都没有太高的近似度
第十二章骚、赋、骈文和相关体裁 第十三章公元前200至公元600年的诗歌 第十四章唐诗 第十五章词 第十六章宋诗 第十七章元散曲 第十八章元诗 第十九章十四世纪的诗 第二十章十五至十六世纪的诗
第二十六章史书的文学特征 第二十七章早期传记 第二十八章说明性散文 第二十九章志怪 第三十章游记 第三十一章笔记 第三十二章二十世纪散文
进士考试强调的是文学写作,而明经则要求对经书的全面掌握。
目录分析
中文版序 致谢
导论:文人文化的起 源和影响
第一编基础
第三编散文
第二编诗歌
第四编小说
第一章语言和文字 第二章神话 第三章早期中国的哲学与文学 第四章十三经 第五章 《诗经》和古代中国文学中的说教 第六章超自然文学 第七章幽默 第八章谚语 第九章佛教文学
04
附录
06
译后记
05
索引(索引 中的页码为 原书页码, 本书边码)
第四十一章传统戏剧文学 第四十二章二十世纪的话剧
第四十三章前现代散文文体的修辞 第四十四章经学 第四十五章文学理论和批评 第四十六章传统的小说评注
第四十七章乐府 第四十八章敦煌文学 第四十九章口头程式传统 第五十章地区文学 第五十一章少数民族文学 第五十二章译者的转向:现代中国语言和小说的诞生 第五十三章朝鲜对于中国文学的接受 第五十四章日本对于中国文学的接受 第五十五章越南对于中国文学的接受
生死疲劳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生、死、疲劳!“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读小说,人多少带点温度。我可能太年轻,就这样认为了。得不到的痛苦,像什么呢?白月光,朱砂痣,蚊 子血,大米饭粒。
越来越觉得,只要还活着,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也必须过去。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蓝脸,那可能我连疲劳都 不会有就只剩下厌恶了。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发
第五十二章解放春苗 假戏唱真泰岳金龙同 归于尽
第五十三章人将死恩 仇并泯狗虽亡难脱轮 回
1
一太阳颜色
2
二做爱姿势
3
三广场猴戏
4
四切肤之痛
5
五世纪婴儿
作者介绍
莫言(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其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 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 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并凭借该小说获 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12年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2016年,当选中 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第四章锣鼓 喧天群众入 社四蹄踏雪 毛驴挂掌
0 6
第六章柔情 缱绻成佳偶 智勇双全斗 恶狼
0 5
第五章掘财 宝白氏受审 闹厅堂公驴 跳墙
第七章花花畏 1
难背誓约闹闹 发威咬猎户
第八章西门驴 2
痛失一卵庞英 雄光临大院
3
第九章西门驴 梦中遇白氏众
民兵奉命擒蓝
2021年5月22日内蒙古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真题
》》》》》》历年考试真题整理《《《《《《2021年5月22日内蒙古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一、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下列关于脱贫攻坚的观点及举措,按提出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②把精准脱贫攻坚目标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③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④提出实行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脱贫措施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包括()。
①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②是感悟思想伟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必然要求③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④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的是()。
A、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B、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C、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D、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下列场所或机构所在地必须每日升挂国旗的有()。
①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②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④全日制学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下列内容不符合该目标的是()。
考点十三 小说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十三小说阅读(2024·重庆涪陵·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邻居阿麻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
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
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我的头上。
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个都是天才,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窑炭冲得稀烂。
“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用“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里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头。
正当我们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了一顿打。
皮肉受苦,奇痛难忍,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
”这时,麻子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地。
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
桥上木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
终于,一场大雨,猛涨的山溪水把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小伙伴春山。
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捡得了一条小命。
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
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
可是,第二天收费一角。
后来竟涨到了四角,阿麻“发”了,腰包涨鼓鼓。
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
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阿麻摆渡六年。
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
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
《废都》中女性角色形象分析
《废都》中女性角色形象分析发布时间:2021-12-07T07:22:21.757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2月中35期作者:秦瑞瑞[导读] 《废都》这本小说以西京为社会背景,描写了主人公庄之蝶在上个世纪末期社会变革中精神和物质的迷茫、堕落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庄之蝶与他身边的女性寻欢作乐、肉欲满足的低俗生活。
文章主要揭示出主人公走向悲剧的结局的缘由以及对小说中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秦瑞瑞【摘要】《废都》这本小说以西京为社会背景,描写了主人公庄之蝶在上个世纪末期社会变革中精神和物质的迷茫、堕落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庄之蝶与他身边的女性寻欢作乐、肉欲满足的低俗生活。
文章主要揭示出主人公走向悲剧的结局的缘由以及对小说中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废都》;女性形象;悲剧《废都》是贾平凹第一部城市题材的小说,小说《废都》中的主人公庄之蝶是一个病态的形象展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
小说中庄之蝶原本是西京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却一步步地走向了自我毁灭。
《废都》在文章的开始就有段文字:“花是奇花,当是四枝,但其景不久,必为尔所残也。
"这就暗示了小说主人公与身边的女性千丝万缕的牵连,庄之蝶和他身边女性之间的关系来展现病态的精神形象也是小说的重点。
文章主要对小说中的女性进行剖析,主人公庄之蝶的身边有传统温柔的妻子牛月清;有美丽异常、爱恨分明的唐宛儿;有颖慧勤劳的柳月;有命运多舛的阿灿;有暧昧不清的汪希眠老婆,对诸多形象进行简单分析。
一、牛月清牛月清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
她善良、节俭。
对丈夫无微不至,为了使丈夫能够全身心地写作,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不顾一切地为丈夫排忧解难。
然而,庄之蝶觉得自己的妻子牛月清太过平庸单调,加之夫妻生活的不和谐以及作为名人诸多繁琐,使他在生活和精神上陷入了极度的烦躁。
在与牛月清进行房事中,庄之蝶表现十分差劲,这让他很没面子,觉得自己缺乏某些男性的素质,因此心里的压抑无处释放,这就造成了他后来以出轨的方式来排解他扭曲的心理。
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5
现代文阅读(测试)-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满分:150分(16分)(2023·四川广安·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签名书徐建英①本城大作家来给大家上课,顺便安排了新书签名活动。
②他本来是不想去要签名的,书便放在宿舍里没拿。
下楼的时候,遇上两位朋友,手里都抱着那本《世间》。
看到他空着的手,其中一人问:“喻老师,你怎么不带上书,不打算要签名吗?”③他笑:“我就算了吧,把机会让给大家。
”④对方笑:“不必谦让,都有安排的。
”⑤他还是摇摇头。
其实心里是难受的,天知道他是多么喜欢这位大作家。
⑥他是省里的文学骨干,学校文学院的签约作家,本就是一个爱看书的人,遇上自己喜欢的作家,讨个签名也是常有的事。
有时文友出书,人家还签好名,恭恭敬敬地递来,一声“喻老师,请多指点”,这书不但要收,收下还得认真读,有时还得写几句读后感。
也常有省里、市里组织的研学培训、颁奖礼等活动,每回参加完,他也会捧些书回家。
⑦可妻子不爱看书。
⑧她以前并不是这样的。
只是婚后换了新单位,似乎不受重用,还总被有意无意地打压,这让她工作热情渐失,看一切都变得不耐烦起来,尤其是回家后看到满屋子的书更是恼火。
尽管他再三强调,好多书是珍藏版的签名书,妻子仍很生气:“家里总共就这么点大,你看看这屋,哪处堆的不是你的书?以后参加活动,不要再带签名书回来了!”⑨课堂上,大作家讲了一个关于文学情怀的小故事:⑩《世间》在北方某个县城发行的时候,一天夜里,县委一位重要领导的秘书突然来找他要签名,当时匆忙,他也没来得及问秘书为何深夜求签名。
后来秘书来送行时告诉他,那书是送给当地一个很有文学情怀的拆迁户,那是一个所有人出动都做不通劝迁工作的“钉子户”。
但在这个拆迁户收到签名书的第二天,他却主动打电话给秘书说,他们家同意搬迁,无须别的条件。
⑪课间休息时,院长在群里提醒:“课后签名,大家排着队,从一组开始到三组,轮着去。
”他立时有种想跑去宿舍拿书的冲动。
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碎片化小说
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碎片化小说作者: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2020年第03期【导读】《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波兰当代著名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成名作。
小说共84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以“xxx的时间”命名,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触摸世界边界的少女、沉迷解谜游戏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妇、咒骂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丝、小咖啡磨……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
太古是一个地方,位于宇宙的中心。
它的四个边界由四位天使守护。
太古之外的世界并不存在,自以为走出太古的人,其实站在边界上做梦,梦见自己走到了外面的世界。
等他们苏醒过来,便回家去,把自己的梦当成了回忆。
边界也会生出现成的人,如同他们从外面的世界而来……【选读】太古的时间太古是个地方,它位于宇宙的中心。
倘若步子迈得快,从北至南走过太古,大概需要一个钟头的时间,从东至西需要的时间也一样。
但是,倘若有人迈着徐缓的步子,仔细观察沿途所有的事物,并且动脑筋思考,以这样的速度绕着太古走一圈,此人就得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从清晨一直走到傍晚。
太古北面的边界是条从塔舒夫至凯尔采的公路,交通繁忙、事故频仍,因而产生了行旅的不安宁。
这条边界由天使长拉法尔守护。
标示南面边界的是小镇耶什科特莱,它有一座教堂、一所养老院,和一个由许多低矮的石头房子围绕的泥泞的市场。
小镇是可怕的,因为它会产生占有和被占有的热望。
太古与小镇接界的方向由天使长加百列守护。
从南到北,由耶什科特莱至凯尔采的公路是一条通衢官道,太古就位于官道的两边。
太古的西面边界是沿河的湿草地、少许林地和一幢地主府邸。
府邸旁边是马厩,马厩里一匹马的价值相当于整个太古。
那些马匹属于地主,而牧场则属于牧师。
西面边界的危险之处在于骄奢。
这条边界由天使长米迦勒守护。
太古东面的边界是白河。
白河将太古的土地与塔舒夫分隔开来,然后拐弯流向磨坊,而边界则以草地和灌木丛中的赤杨林继续往前延伸。
90年代文学学习心得
90年代文学学习心得如今,一个新世纪的到来令人感到欣喜。
当我们漫步在街道上时,看见五彩缤纷的广告牌和被染成红色、黄色或是绿色的招牌时都会心情愉悦;而当我们打开电视机观赏节目时,也总能听到各种欢快的笑声,那些熟悉的明星在舞台上唱着流行歌曲时又令我们不禁想起了90年代的生活……然而我们并没有忘记,这是怎样的一段日子呀!这是改革开放所带给我们的欢乐。
在90年代文学中,大多数作品仍然采用了先锋派的创作手法,但它已经摆脱了对现实的逃避与批判,转向更深层次地探索社会问题。
从《人到中年》里面描述的“下岗”事件就可以看出,小说家将笔触伸入了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使他们陷于迷茫之中无法自拔:妻子因丈夫失业后精神崩溃而离婚,儿女则认为父亲只顾工作忽略了母亲的存在,最终导致她跳楼身亡。
整篇故事读完让人觉得沉重压抑,却又忍俊不禁——原来平凡的生活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哲理啊!同时,这部小说还具备了相当高超的艺术水准,其语言简洁凝练,意味隽永,结构严谨,叙述风格独树一帜,尤其是小说中几处关键性的场景设置,更是引发了众多评论者的热烈讨论。
比如第二十章中老马和孙女玩耍时提及“过去的好日子真叫人怀念哪!”,表达了老一辈人对往昔美好岁月的留恋;再比如第三十四章中阿城回忆童年时光,讲述爷爷奶奶常常偷吃糖果的趣闻轶事等,既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洋溢着温馨甜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田园牧歌般的诗画境界。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李国文、梁晓声、林达等,他们虽然职位不同,背景迥异,但都拥有鲜明的个性,正直善良且敢爱敢恨,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串联起了一幅绚丽夺目的人间图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收录了两篇散文,分别是张炜的《九十年代的抒情诗》和余秋雨的《千禧年献词》,前者展示了一个青春激昂的时代,后者讴歌了一个蓬勃奋进的时代,两篇文章均极力赞扬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体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
0
6
第8章战栗
第10章年
幼的朋友
第12章风
烛残年
0
1
第7章友情
0
3
第9章苏宇
之死
0
5
第11章遥
远
0
2
0
4
0
6
第14章祖
父打败了父
亲
第16章抛
弃
第18章回
到南门
0
1
第13章消
失
0
3
第15章威
胁
0
5
第17章诬
陷
作者介绍
余华(1960年4月3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就职于
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在细雨中呼喊》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
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读书笔记
一个短评。怎么评价这本书呢?大概就是,像一个至亲的人突然向你掏出刀子,每一个巧妙的情节都来得那
么猝不及防。回到南门那一章的水与火之歌,腾腾的火焰在细雨面前愈发愈烈,但当一切挥挥袖子而去,一切复
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
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生命在面对消亡时,展现了对往昔的无限依恋。
目录分析
0
2
0
4
0
6
第2章意大
利文版自序
第4章婚礼
第6章出生
0
1
第1章中文
版(再版)
自序
0
3
第3章南门
0
《春天里》读书笔记模板
后记
精彩摘录
这是《春天里》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春天里》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目录分析
第二章
第一章
第三章
01
第四章
02
第五章
03
第六章
04
第七章
06
第九章
05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三十章
第二十九章
春天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后记
北京
铁振国
建筑
一代
高中
内容摘要
农村青年铁振国和高中一起到北京打工。在工地里,铁振国苦练技艺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人。然而, 一次意外事故让铁振国几乎丧失劳动能力,从事业高峰跌入人生谷底,所有的梦想都濒临破碎,在挫败中返乡疗 伤。而高中返乡复读参加高考并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前途光明的他却在名利的诱惑下,一步步走上了不 归路,甚至不惜与铁振国为敌。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铁振国凭借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带领着家乡人重新回 到北京创业。从疫情医院筹建到生态馆建设,铁振国不断更新建筑技术和生态理念,努力追求创业理想,用一种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了一代建筑铁军的追梦之旅,最终也跟自己一生所爱的春妮结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九十年代后小说本章概述:九十年代后,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思想意识、道德理性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以表现社会人生为己任的作家,不论取何种题材,自然会将自身的现实感悟融合其间,从而构成了一种有着特殊时代印记的美学文本。
教学内容:一、九十年代后的主要创作与潮流:九十年代后,一些作家就开始把笔触伸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命运与心理,打破了以往小说的戏剧性结构形式,追求朴素而颇具深意的叙事风格和文体。
继而,在中、短篇小说创作潮流中,又出现了以刻画人物心理为主的通过“内视角”、“心理结构”来结构作品的表现社会生活的小说。
小说的叙事、抒情,人物的行为与心理变化浑然一体,这种探索被评论家称之为“西方现代小说的东方化”。
这之后,小说界又先后出现了诸如“诗化小说”和“散文化小说”、“哲理小说”、“笔记体小说”,以及其他许多探索、实验文体。
它们或追求空灵,或追求深沉,或讲究韵律章法,或追求叙述语调,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增添了新质。
作家观照、审视、表现生活的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文学的文体意识更加自觉了。
及至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又先后出现了被人们称作“现实主义冲击波”和“晚生代小说探索”的小说创作,各自以其创作上对现实生活不同的美学原则而给文坛带来不同风格面貌的作品。
审视九十年代后小说创作的实绩,作家对文体风格多样化的选择与追求,确实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首先,作家文体意识的强化使作家形成了一种艺术自觉,作家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小说的认识功能,而是进一步将其置于艺术哲学的审美高度,致力寻求挖掘作品艺术形式本身对内容的开掘力量,创造小说文体“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对艺术形式价值的确认和拓展,自有其特殊的新意。
其次,诸多探索性质的文学创作对小说文本形式和人的个体生命奥秘的探寻不仅丰富了文学对生活的表现形式,而且在现代领域拓展了文学的表现天地,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现实人生。
作家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将视角深入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获得了新的审美体验。
对想象中知觉经验的描述、富于审美形式意味的叙事模式、意象、意绪与氛围的精心构造,注重抒情的个性化语言,构成了小说文体的美感特征。
作家对不同文体模式的选择,包涵着对世界认识方式和角度的变化,也包涵着对生活认识的深化。
这种对生活认识的深化表明中国作家不仅懂得从社会、历史的现实关系中去认识世界,还学会从艺术的、文化的角度审视生活,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陕军东征”1、贾平凹的《废都》作品描写了“西京”文化圈中几大名人的形象:作家庄之蝶、画家汪希眠、书法家龚靖元、戏剧人阮知非。
其中的主角是庄之蝶。
作者以生动而拙朴的笔触,写他与唐宛儿、柳月等年轻女性的纠缠;与老伴牛月清的隔膜、怨恨;与编辑、官员、企业家、闲汉们的交往。
隐约贯穿全篇的一场风月官司,将城市生活的某些层面铺展开来,构成一幅现代社会文人阶层的“浮世绘”。
贾平凹对这部作品颇为看重,他称,《废都》是“在生命的苦难中惟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的一本书”。
《废都》之问世,在当时,确乎颇为“轰动”。
褒之者,说它是于文化传统和时代风云的冲撞下,写文化心态的第一部。
是作家多年来对民族文化心态探索、揭示的结果,将在当代小说创作中站一席之地。
贬之者,说《废都》太“废”。
作品悖逆生活逻辑,格调不高。
然而,无论如何,其40万册的发行量,和作者收集到的20余种盗版本,及众说纷纭的评论文章,都在表示着《废都》值得重视的存在。
2、陈忠实的《白鹿原》有“小柳青”之称的陈忠实以一部《白鹿原》在中国文坛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精装本、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百年百种优秀图书系列等版本,人文社累计印数达74万多册的记录,再加上中国的香港、台湾版以及韩文版、日文版的先后面市,陈忠实的影响迅速从中原扩散到海内外。
《白鹿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
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也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标一帜的。
三、“晚生代”1、概念:陈晓明在描述80年代先锋小说思潮流变中,他首创“晚生代”一词,用以命名“八五”新潮之后的先锋小说家,如苏童、余华、格非等一批大致出现于1987年左右的小说家。
后来,这一命名被用来指称在90年代出现的一批更年轻的作家,如韩东、朱文、鲁羊、张旻、述平、邱华栋、何顿、林白、陈染、海南、毕飞宇、刘继明、东西、刁斗等。
晚生代与新生代、第三代、六十年代作家群等,虽然各自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所指对象,仍可视为基本可以相互替换的近义词。
2、主要创作特色:1998年,朱文制作了一份名为《断裂:一份问卷》的调查,这可以看作他们对自身的一次阐释和定位:这是一群标榜为“断裂”的一代。
断裂的对象是传统、古典,还有在二十世纪历经几代人建立起来的价值坐标和审美趣味。
无论新和旧,无论是革命性还是保守性的力量,无论是政治干预还是审美取向,晚生代一律不问青红皂白,凡是业已经典化并被纳入既有文学秩序的作家或作品、价值态度或者艺术旨趣,都被视为反动。
晚生代对传统和经典的反叛,除了影响的焦虑和浮躁之外,也是基于对二十世纪以来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话语的解构和探索。
二十世纪初期和八十年代的知识启蒙话语,从二十年代中期起至六、七十年代的政治—革命话语,在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已是日落西山。
知识分子理想的失落和对主体性的怀疑,尤其是商品价值、市场机制对市民社会的中心化,这些都在助长着“大众情结”——以大众的趣味为趣味。
邱华栋毫不讳言他对物质的热爱,朱文在《我爱美元》中干脆宣称“我们都要向钱学习,向浪漫的美元学习,向坚挺的日元学习,向心平气和的瑞士法郎学习,学习它们那种不虚伪的实实在在的品质”。
这种对世俗价值的“正名”,其实早在王朔和所谓的新写实小说中已成气候,在此濡染下成长的晚生代作家群,当然也不能袖手旁观。
如此看来,晚生代所要建立的话语是世俗大众的话语,它肯定世俗价值,肯定对物质的欲望。
3、主要代表作家:有韩东、朱文、鲁羊、张旻、述平、邱华栋、何顿、林白、陈染、海南、毕飞宇、刘继明、东西、刁斗等四、“现实主义冲击波”1、出现背景:新写实到90年代中期式微之后,现实主义冲击波开始登上文坛,成为中国文坛现实主义文学的时尚主流,受到主流批评家的欢呼。
他们认为现实主义冲击波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归,是改革文学的复兴,并振兴了疲惫的中国文坛,是90年代中国文学的大方向和重要成果。
2、主要作家作品:给文坛带来“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河北省作家何琛、关仁山、谈歌被并称为“三驾马车”。
何琛的《年前年后》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了何琛少年时代的小长篇《欢乐少年》,近几年来的中篇也将结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河北作家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的传统,之所以引起反响,是因为贴近现实的写作手法能得到更多读者,也使作家视野能够从个人写作中跳出来。
1990年起,关仁山创作了《雪莲湾风情录》等有关大海的系列小说,1996年从《九月还乡》开始,他又在关注农民土地改革。
下一步他准备写乡村都市生活的系列小说,已经完成了第一部《沙尘暴从屋顶扫过》。
谈歌也在忙电视剧的拍摄,创作有关抗战题材的《爹,我走了》。
他同时在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抗战小说,已经写了10万字,拟定名《娘,我走了》。
另外,他还想把这几年的中、短篇小说整理结集,分别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绝士》、《北方笔记》,河北少儿社也将推出他的《我是如何长大的》。
3、两种评价:有人说,1996年出现的被标以“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小说创作,依然远离现实主义的精神实质。
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揭示浅尝辄止,甚至流于庸俗化和片面化,从而模糊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危害性。
北大中文系讲师邵燕君认为,“新写实”以后,继续担当现实主义“大统”的是以“三驾马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但以现实主义的标准来衡量,这类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平面描摹社会现象,但对种种“怪状”背后隐含的生活本质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批判性的揭示。
而现实主义作品失掉了内在坚实的价值系统,其结果只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平面展现、罗列现象,成为新的“问题小说”,如果所写问题有新闻性,加之商业炒作,可能成为“黑幕小说”一类的畅销书。
另一个方向是在价值立场上完全与官方政策保持一致,重新扮演“喉舌”、“工具”的角色。
在“现实主义冲击波”之后出现的以王跃文作品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和以周梅森作品为代表的“主旋律”小说从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上述两种倾向。
五、“七十年代后”写作1、概念:90年代中期,一批70年代出生的作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1996年《小说界》率先开辟“70年代后”专栏,此后《芙蓉》、《北京文学》、《作家》等杂志亦纷纷推出70年代出生作家的专栏或专辑,连《收获》、《钟山》、《花城》、《上海文学》等老牌文学杂志也接连发表了棉棉、卫慧、周洁茹、魏微等人的作品。
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70年代后”作家群迅速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文坛新兴力量。
1999年《上海宝贝》出版后,由此而掀起的阵阵波澜更是使“70年代后”现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公众事件。
于是,“七十年代后”就用来命名出生于70-80的作家群,厌弃、躲避现实政治,满足于叙写纯属个人的体验,坚持一种个体性写作是他们的总体特征。
2、主要作家作品:“七十年代人”得到集体性的关注,大致是在1996年中期。
此前一两年,湖南的《芙蓉》曾发表卫慧的中篇处女作《梦无痕》。
真正以首开风气的胆识为他们张目的,是上海的《小说界》,该刊1996年第3期开设一个新栏目“七十年代以后”,发表了胡昉、弥红的小说,此后这一令人眼亮的栏目延续至今,它所产生的浸透、扩张的影响力,使这一群最年轻的作家逐渐拿出了一些与父兄们相抗衡的佳作。
丁天、卫慧、棉棉、周洁茹、金仁顺、戴来、陈家桥、赵波、朱文颖、赵彦、李凡、王蕤、魏微、李修文、肖班、刘玉栋、藏彦钧、董懿娜等人陆续在《人民文学》、《收获》、《山花》、《大家》、《钟山》、《时代文学》、《当代小说》、《上海文学》、《北京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频频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