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大学的去行政化共6页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学行政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过多的行政机构和繁杂的行政事务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学术自由、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建议大学进行“去行政化”改革,实现学术自治的目标。
要明确大学的定位和任务。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使命是培养人才、推进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
大学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事务应该紧密围绕这些核心任务展开,避免涉及过多无关的行政事务。
要简化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目前许多大学的行政机构层级复杂,职能重复,导致决策繁琐,效率低下。
建议将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进行合理划分,减少层级,避免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也要加强对行政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能够真正为学术教育服务。
要加强大学内部治理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大学的行政机构和决策应该更加民主,吸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大学应该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明确权责,确保决策的透明和公正。
还需要加强对行政机构的监督,确保其不滥用权力。
建议大学可以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对行政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接受师生的投诉和意见。
第四,要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大学行政效能。
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对大学行政部门进行竞争和评比,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行政机构的工作表现进行奖惩,激励其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还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减少人为的错误和失误。
要加强学术自律和道德建设。
大学的行政机构要坚守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客观公正地对待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避免过度干预和介入。
行政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坚决抵制腐败和权力寻租行为。
只有大学行政机构真正走上“去行政化”的道路,才能够为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大学“去行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改革。
只有真正实现学术自治,才能够发展出真正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体系。
希望各界能够关注和支持大学行政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在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还承担了相当多的管理和行政工作。
大学行政化的现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去行政化”是当前大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进行一些浅谈。
我们需要明确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是什么。
当前大学行政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权力过于集中,行政机构过多,二是行政干预过于频繁,过度干预学术事务。
大学“去行政化”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实现治理体系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要实现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首先需要加强大学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
一是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是要加强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的培养,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还需要加强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界定和分工。
大学的行政事务应当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服务于学术事务的发展。
行政事务应当服从学术事务,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需要加强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分权和分级管理。
要建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分离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机制。
要建立健全的学术自主权保障机制,保障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自主权。
大学“去行政化”还需要加强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要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还需要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监督。
大学要加强对外部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提高大学对社会的敬畏之心,让公众对大学的发展有更多的信任。
也需要加强社会对大学的监督,建立起有力的舆论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有效规范大学的行政行为。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还需要加强大学内部的文化塑造。
可以通过加强大学内部的文化建设和学术氛围的营造,让大学内部的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够树立起真抓实干、以学术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大家对学术的尊重和热爱,强化大学内部的学术氛围。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即高校行政化程度日益加深。
本文将讨论这种行政化现象对高校的影响,并探讨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1. 影响教学质量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然而,行政化导致高校管理层过度关注行政事务,而忽视了教学工作。
教师们被迫花费大量时间处理繁琐的行政手续和会议,无法充分投入到教学中。
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削弱学术研究高校作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中心,学术研究是其核心职能之一。
然而,行政化使得高校教师们被迫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行政工作中,无法充分专注于学术研究。
高校行政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评估和管理方式也常常过于繁杂,给教师们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这将削弱高校的学术研究能力,阻碍了学术创新的发展。
3. 增加经济负担高校的行政化不仅导致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行政机构的人员和设施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行政层次过多或冗杂,会使高校经费分配失衡,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行政化还常常伴随着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如大量的行政会议和文件的制作等,增加了高校的财务压力。
4. 削弱院校自治高校应该是具有一定自治权的机构,可以自主决策和管理。
然而,过度的行政化瓦解了高校的自治权,限制了学术自由和教师的创造性。
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制约使得高校难以灵活应对学术和教学的挑战,制约了高校内部的改革和创新。
5. 破坏高校文化高校作为知识传承和文化繁荣的场所,应该拥有独特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然而,行政化严重破坏了高校的学术自由和学术多样性。
一些行政措施和规定可能限制了学术交流和文化创造,使得高校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去行政化”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应该重新审视行政化现象给教育和学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措施减轻行政负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和学术水平。
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作者:阙明坤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0年第10期当前,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成为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
多数意见认为,过度行政化已成为诸多教育问题的总病根,必须尽快革除。
但也有不少大学校长认为,在泛行政化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无法单独去行政化,否则将面临无法与社会接轨的尴尬。
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呢?首先,要正确理解大学“去行政化”的含义。
大学“行政化”一方面是指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干预过多,大学变得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另一方面是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在管理中被泛化和滥用,大学被当做行政机构来管理,“机关化”“衙门化”色彩过于浓厚,学术事务被当做行政事务来管理。
所谓“去行政化”,并非不要行政部门,而是指大学要以学术为本,由官本位回归学术本位,减少或者去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影响。
当前,大学“行政化”已影响到教育大计和人才培养质量,到了该整治的时候。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听一位大学副校长谈起,说在没当副校长之前,在学校根本拿不到项目,而当了副校长之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这说的就是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挤兑和侵占。
由于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往往导致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配置,如经费来源、专业设置、职称评定、研究课题等等,由行政官员主导的行政管理系统控制,这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大学内部所有竞争,都变成了对权力的争夺或者向权力的献媚,而教授和真正的治学者则被边缘化。
当下,之所以教授都热衷于去竞选处长,就是因为当了…宫‟之后又能掌握更多的学术资源。
大学行政权力实际上是行政与学术两种权威的叠加,学术已与行政“联姻”。
目前,大学“行政化”在不同的大学都可以找到影子,其弊端愈来愈明显,大学“行政化”不仅使得学术研究变得急功近利,学术研究的生态受到破坏,学术自由的氛围受到沾染,难以按照教学与科研规律自主办学,而且还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认识及思考
关于高校 ‘ 行政化’ ’ 的认识及思考
毕洪 东
( 嘉兴学 院平湖校区, 浙江平湖 3 4 0 ) 12 0
l 要l 高校 “ 摘 在 去行 政化” 问题成为社会热议 焦点之 时, 我们 应该认 真地 总结探讨 高校 “ 行政化” 形成的原 因、 ‘亍 ‘ 政化” 彳 造成的影响 , 冷静 深入地 思考如何 实现 高校 的“ 去行政化” 以期提供参考。 , I 关键词J 高校 ; 去行 政化 ; 认识 ; 思考 l 中图分类号lG6 0 4 l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9 82 1 )30 1・2 6 15 1(0 00 -0 80 【 :  ̄ : lh p / w h x . t 本 t b  ̄ : w w. bn : l l ' J / b e d i1.9 9 .s.6 15 1 . 1. .1 o:03 6  ̄i n1 7 -9 82 00 0 0 s 0 3
校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大潮 , 教授治校 ” “ 已经顺利实施 , 但部分 的南方科大将是一所教授治校的学校,强调去官化和去行政 教授反而将大部分精力转放在“ 治校” , 上 而忽略了“ 治学” 的根 化。 朱校长 已经迈 出第一步, ” 在南方科 大, 行政人 员没有行政
本任务。 其次 , 高校“ 行政化” 我国现行 的行政制度是息息相 级别, 和 不是指挥教师 , 而是服务教师 ; 而一半 的学校领导也要 由 关, 其本质就是我国行政制度 的延 伸。 在我 国现今的行政制度 教授 选举产 生。 正如克拉克 ・ 科尔在《 大学 的公用》 中所说 , 大 影响下, 不仅仅是高校, 其他 部门、 机构也都面临着“ 行政化” 的 学能够 为社会 服务应该建立在大学 自身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
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探析
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探析【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去行政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和讨论。
本文分析了大学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大学“行政化”对大学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大学“去行政化”的几点对策思路。
【关键词】大学行政化去行政化权力关系服务行政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比起来,“行政化”现象严重是其突出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大学精神回归的呼声不断高涨,大学“去行政化”问题逐渐进入政府政策议程,并引起了学者、媒体以及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思考和讨论。
2010年的两个标志性事件把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第一件事情是温家宝总理在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明确地说,“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要让教育家办学。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向外界输送了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在大学“去行政化”问题上的态度和决心。
第二件事情是7月份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将大学的“去行政化”议题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正式列入未来十年教育改革的日程。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学者们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考和讨论角度不同、观点各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深切关乎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应当给予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一、大学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内涵对大学“去行政化”问题的探索根源于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普遍反思,反思的一个参考点就是西方国家近代以来办大学的理念和模式。
把中国的大学模式和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相比较,人们发现西方的大学自由精神和民主管理的氛围更加浓厚,政府很多对大学进行严格的干涉和管制,大学政治色彩比较淡化。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却由于历史和现实、制度和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府对大学实施集权式管理,大学办学过程严重受着“官本位”和等级制度影响,大学自由和民主精神薄弱,大学内部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夸张,官僚意志明显,学术自由氛围和学术创新精神被严重遏止,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被严重忽视,大学也呈现出“千校一面”的趋同化态势。
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和认识误区
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和认识误区摘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对于大学“去行政化”做了政策定向。
本文拟就行政化、“去行政化”等进行讨论,以期探究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并对于各方讨论中的认识误区加以辨析。
关键词去行政化内涵误区大学“去行政化”这个老话题近年来引起广泛热议。
随后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此做了明确政策定向,即在今后十年高等教育发展期间,“去行政化”成为必然道路。
《纲要》指出了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对于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未做详细阐述。
这使得对“去行政化”的解读存在有认识误区,其途径也是各有千秋。
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和解读,于国家关乎大政定向,于大学关乎政策运行,于民众则关乎对大学精神的信仰和对政府的信赖。
一、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纲要》笼统性的规定,导致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解析不明。
虽然对于大学“去行政化”存在共识,但对于何谓“大学‘去行政化’”,却是“一词各表”,理解也各有侧重。
“学者的立场主要从学理上依据大学的逻辑与理念批判了大学行政化的种种积弊,呼吁大学组织学术性的彰显与学术权力的回归;大学校长们更多的是从实际办学的操作层面上思考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公众则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期待大多反映在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上,认为大学行政化的根源在于大学行政级别的设定上。
”行政化就是专业的被淡化和边缘化,而以行政权力作为主导,来实现对事务的管理职能。
“所谓行政化,是以行政为价值本位,也就是官本位。
高校的行政化问题分为外部和内部。
前者在于高校与政府关系下的自主办学问题,后者在于高校内部的官本位问题。
对高校外部来说,行政化不光是指高校在国家行政管理序列中的行政级别问题,更重要的在于高校被紧紧地作为政府的行政下属性组织,而丧失了大学精神。
”大学行政化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大学领导体制官僚化,政府对于大学办学进行全面干预;二是学校管理设置和职能官僚化、工具化,行政权力膨胀,资源配置和管理运行中学术权力缺失。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症结、内涵及路径选择
随着 2 1 2月 2 0 0年 7日国务 院总理 温家宝 在 中国政府
学的 “ 教授治校 ”制度 。再 加上 现代社 会 中急功近 利 、追
网、新华 网与网友 的在线交 流 、次 E教育部 部长 袁贵仁 教 t 授在 《 国家 中长期教 育改革 和发 展规划 纲要》 ( 以下 简称 《 纲要 》 )征 求 意见新 闻发 布会 上 的回应 ,及 2 1 0 0年 “ 两 会 ”期 间部 分 大学 校 长 关 于大 学 “ 政 化 ” 暨 “ 行 政 行 去
第3 3卷 第 9期 2 1 年 9月 01
宜春学院学报
J u a fYih nC l g o r lo c u ol e n e
Vo_ 3. No 9 l3 . s p 201 e. 1
中 国大学 去行政化 " “ :症结 、内涵及路径选择
李斌 琴
( 嘉应 学 院 教 育科 学学 院 ,广 东 梅 , 54 1 ) k l 105 1
校 学术事务起决定而非咨询作用是关键 ;加 强立法是保 障。而上述这些改革重点是落 实在行动 中。 关键词 :中国大 学;去行政化 ;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 6 0 A0— 5 G 4 ;C 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3 0 (0 1 9— 14— 3 6 1— 8 X 2 1 )0 0 5 0
Ch n s i e st ” No i e e Un v r i y n—a mi it a i n ”:Cr x。Co n t to n t ee t n d n sr to u n o a n a d Pa h S lci i o
L n —qi IBi n
( oeeo dct nSi c , i i nvrt,Meh u54 1 C lg l fE uai c ne Ja n U i sy o e yg ei i o 10 5,C i ) z hn a
大学管理体制改革中“去行政化”的理性分析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 n l
Se 2 p.01 1
总 第 1 0期 第 0 7 9期
S ra . 0 No O e i lNo 1 . 9 7
大学管理体制改革中“ 去行政化” 的理 l分析 生
⑧ 刘 丹
( 淮海工学院教务处 , 江苏 连云港 22 0 ) 20 5
二 、去 行 政 化 ” 取 消 大 学 的 行 政 管 理 手 段 还 是 规 避 “ 是
行 政 权 力 泛 化
认为, 由于 我国对高 等教育长期沿 用行政管 理手段 , 行政 管 理的思想 已经根深 蒂固 , 要想在短时间 内取消这种管理
模式, 并非 轻而易举 , 大学“ 去行政化 ” 的推进 过程将 是 困
基本上也是行政管理 的方式 : 既有 国家行政机构对大学 的 外部管理 , 同时大学内部又设 行政机构负责对大学 内部 活
动 的管理 。这一管理模式在我 国已经沿用 了半个 多世 纪。 当然 , 任何 管理模式并 不是完美无 缺的 , 伴随 以行政管理 的方式对大学进行治理的发展过程 中, 所谓 的“ 行政化 ” 问 题 日益 凸显 。政府对大学办学 的干预过 多过死 , 使大学逐 渐失去办学 的独立性与能动性 , 重束 缚了学校的个性与 严 活力 。大学过多地依赖政府 , 成为政府的附庸 , 趋同性越来
越 明显 , 丧失 了办学特色。同时大学 内部的行政权力泛化 ,
合 学校特点 的管理制度 和配套政 策 , 逐步取 消实 际存在 的
行 政级别 和行政化 管理模式 ” 围绕 “ , 去行政 化 ” 问题 探讨
的深度和广度得 到了进 一步的拓展 。总体看来 , 大多数人 对 大学“ 政化” 行 持有否定态度 。他们认 为 , 大学 管理过度 行 政化降低 了大学 的办学 质量 , 严重影响 了大学 的办学效
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
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1. 本文概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去行政化”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意义、挑战及其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本文从多个角度剖析大学“去行政化”面临的挑战,包括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等。
文章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大学“去行政化”进程,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 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与外延大学“去行政化”这一概念,其核心在于重新界定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
具体来说,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与政府关系的重新定位。
去行政化要求政府从直接管理大学转变为通过法律、政策、规划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保障大学的自主权。
(2)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
这包括取消行政级别,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让学术问题回归学术领域解决。
(3)强化大学的学术属性。
去行政化强调大学应回归学术本位,重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非过分追求行政级别和行政权力。
大学“去行政化”的外延,不仅局限于上述内涵,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配置的去行政化。
这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分配应更多地基于学术需求和实际效果,而非行政指令。
(2)学术评价的去行政化。
学术评价应更加注重学术质量和实际贡献,而非行政级别和行政职务。
(3)大学与社会互动的去行政化。
大学应更加开放,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而非局限于行政框架内。
大学“去行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内部管理模式、教育资源配置、学术评价等多个方面。
其目的在于,通过去行政化,使大学更好地发挥其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功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大学“去行政化”的历史背景与国际比较大学“去行政化”的概念并非新鲜事物,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
寸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
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 的人选 , 讨论决定 学校 的改 革 、发 展和 基本 管 理制 度 等重 大 事项 , 保 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 所以, ” 高
校行 政 要完 成 的任 务 在 于一 方 面 向党委 负 责 , 保证 学校 发 展 符合 国家 方 针政 策 的要 求 ; 一 方 面 向全 另 校师 生 负 责 , 证 学 校教 育 教学 及相 关 工 作 的正 常 保 开展 。这样 一来 , 行政 领导 们就产 生 了困惑 , 因为在 高校 内部 , 多事 情无 法 用 “ 政 ”和 “ 术 ” 清 很 行 学 来 楚 划 分 , 往是 交 织 在一 起 的 , 往 并且 , 我 国行 政管 在 理体 制 这 一背 景下 , 大部 分 高校 行政 领 导正 是 学术 上 的专家 学 者 , 们 加入 到有 关 学术 的讨 论 事 务 中 他 时 , 行政 ” 往在不经意问凌驾于 “ “ 往 学术 ”之上 ,
政 府 的行政 下属性 组 织 中解放 出来 。要 实现 高校 “ 去行 政化 ” 关键 在 于通 过规 范学 术委 员会 、 ,
强化 教代 会职 责和 推行 校务 公 开的方 式 , “ 使 民主 管理 ” 以落 实。 得 关键 词 : 高校 ;去行 政化 ” 民主 管理 “ ;
者将从下列几个 问题来探讨高校 “ 去行 政化 ” 包括 : , 高校行政化在高等教育 中 有何利弊, 为什么会产生 “ 去行政化” 问题 , 我们应 该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实现高校 “ 去行政化” 。
对上级 负责 , 却忽略 了本身应该服务的主体 , 以 可 说高 校行 政 已经严 重地 “ 行政 化 ”了。 目前 , 被 高校 行政化问题可分为外部和内部 , 前者在于高校与政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于璐(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64)摘要:在目前的高校体制中,高校行政化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关于高校行政化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笔者将从现阶段高校行政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Abstract:In the present university system,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for universities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Throughing status 、problems and how to improve it .The author will Puts forward some views.关键词:高校行政化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Keywords: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for universities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 seems【中图分类号】G46【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1-0105-02经济管理视野高校行政化在当前中国高校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一、高校行政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百度百科对高校行政化是这样定义的:高校行政化是个内涵丰富的词,至少包括两种有联系而不同的含义:一是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
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教授认为,所谓高校行政化是指以官僚科层制为基础特征的行政管理在大学管理中被泛化或滥用,即把大学当作行政机构来管理,把学术事务当做行政事务来管理。
我国高校之所以“行政化”,是因为我们办大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高校为社会服务,便捷途径就是高校“行政化”,于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将高校的设置、招生、教学、人才培养、学位授予等,都授权给了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确实,高校“行政化”很长时间内确实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却成了高等教育进一步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制约因素。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浅析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管理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其中,高校管理实现“去行政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将分析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必要性和现状,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
一、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必要性1. 提升高校管理效率高校管理中存在大量的行政管理工作,例如文档审批、会议组织等,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投入。
如果可以实现“去行政化”,那么可以释放出更多的人力资源去开展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
2. 增强高校活力和竞争力“去行政化”可以缩短高校决策的时间和流程,加速高校的响应速度。
当高校遇到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情况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增强高校的活力和竞争力。
3. 改善高校内部管理行政管理过多容易导致高校内部管理混乱,员工劳累过度,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去行政化”,可以让高校管理更加简洁、规范,从而改善学校内部管理。
二、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现状目前,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进程已经开始。
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去行政化”已经被列入了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2017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去行政化”、“精细化管理”等举措。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在“去行政化”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例如,复旦大学开展了“新复旦管理”改革,取消了大量的冗杂程序;清华大学创新“一报两审一批准”制度等。
这些实践探索为高校“去行政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管理“去行政化”1.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为了推进高校管理“去行政化”,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对高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深入发展。
2.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减少手工操作,缩短作业周期,提高管理效率。
“高校去行政化”命题之反思
� �� �
孙
是依据其学术水平, 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 而是完全 套用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模式, 以行政级别来划分 .
[2 ]
平: " 高校去行政化" 命题之反思
统中的科层制, 难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 教学活动 服从行政命令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教育目的等价值 的忽视, 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正如霍姆斯所说: "官 僚制的学校机构有一个难点,即官僚制及其生存变 成了它们自身的目的,而学校的目的却成了次要的
[4 ] 东西."
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级, 专科是副厅级. 教育
部直属的高校一般都是 " 副部级" . 省属高校一般都 是 "厅级, 副厅级" . 将高校分为不同的级别, 按照不 同的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 , 获取不同的资源, 得到不 同的教育经费 .与此同时, 校长也被划分为不同级 别. 以前, 我国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与校长为正局 (厅 ) 级, 专科院校的书记 , 校长则为副局 (厅 ) 级. 前 几年, 又将位列 " 985 高校" 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 定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干部. 到 2007 年, "985 高校 " 已经有 39 所.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高校中已经 有近百位副部级高官, 上千名正厅级干部 . 高校俨 然成了 "一级政府机构" . (二 ) 高校机构设置行政化 高校的机构设置基本上是按地方政府的模式来 设置, 如党办, 校办, 组织部 , 宣传部 , 统战部 , 纪委 , 监察处 , 审计处 , 保卫处, 团委等组织, 行政色彩极 浓. 行政机构的繁多, 必然带来行政人员的冗余 . 例 如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 我国普通高校一般都只有 1 名校长 , 3 名副校长 , 1 名书记, 2 名副书记, 校级领 导只有 7 名左右,且没有像校长助理之类的职位 . 近年来, 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相应的机构改 革, 学校领导班子随之加速扩张 . 普通高校领导班 子的规模一般都要达到 10 人以上, 规模大点的高校 要达到 13 人甚至更多.
高校改革:去行政化
高校改革:去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是指高校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是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一。
高校去行政化就意味着教授治校、学术至上,承认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学校学术发展方向。
在高校形成崇尚知识和作为,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
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可以真正做到让教师发挥所长,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提高学术水平,提高科研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前进!高校行政化的表现是一切运作都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做什么事都是靠行政命令,谁权力大谁说了算,而不是通过学者、科学家讨论。
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应该代表教授的声音,现在成员多为各个系的主任、院长甚至校长。
行政化是高校没有活力的症结之一。
高校是学术单位,不该有行政级别。
学校行政化的后果就是使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限制了学术生产力,使创新人才“难产”,对学校科研和教学质量造成损害。
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高校行政化问题反映我国当前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一种不正常关系状态。
以行政化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办学体制,其特征可以归纳如下:第一,比照行政系统建立科层化高校内部管理机构,并通过为高校及其嚣张、书记确定行政级别来强化这一机构的官本位性质,官场习气侵蚀大学校园;第二,在组织形式上,通过行政化的学校管理集团控制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高度行政化,其学术创新的功能受到极大的抑制‘第三,受行政因素的影响,对高校教师的使用和管理都纳入到以权力为基本要素的行政框架之中,按官阶定地位、定待遇的结果,使不少教师千方百计挤进管理者队伍,把当官看成追求的目标。
“去行政化”的关键“行政化”的实质是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行政管理模式的泛化,因而“去行政化”的关键即是对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管理模式的调整。
管办分离,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之内涵辨析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o nn o t a t i o n s o f“ Adm i n i s t e r i z a t i o n’ ’a n d “De— a dm 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Co l l e g e s a nd Un i v e r s i t i e s
nd a a d mi is n t r a i t v e me c h a n i s m s u i t a b l e f o r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f o c o l e g e s nd a u n i v e si r t i e s s h o u l d e b b u i l t u p .
Ke y wo r d s :C o l l e g e nd a Un i v e si r t y ;Ad mi n i s t e r i z a t i o n;De—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An a l y s i s
高校行政 化的背景是 高等教 育 系统 被视 为一 个政 治 系统 , 高等教 育机 构 作 为官僚机 构 , 内部 组 织层 次科层 化 。高校 “ 去行政化” 不是 简单地取 消行政 级别 , 而是要 平衡 高校 内部 的权 力, 各 司其职 , 尽 可能地 引导高校
从政府 的下属 组织解放 出来, 建立符合 大学理念的高校 管理机 制。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
浅谈大学“去行政化”路径当前,大学“去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政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行政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教学与研究效果,制约了大学的创新与发展。
大学“去行政化”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们需要明确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和意义。
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是削减行政层级,优化大学的组织结构,提高决策效率,使大学回归教育和研究的本质。
大学“去行政化”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与研究效果,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
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精简行政层级和职能。
当前大学行政层级过多,行政人员占据了大量的资源与人力,大大降低了大学的效率和运行成本。
优化行政层级,减少行政人员数量,将行政资源由行政层级向教学和科研层级倾斜,是“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
第二是加强大学的内部管理和治理。
当前大学内部的管理机制普遍滞后,制约了大学的发展。
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机制是“去行政化”的关键。
第三是提升大学的教育和研究能力。
大学是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要提升教育和研究能力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到教育和研究中去,而不是浪费在行政事务上。
大学要将教育和研究置于核心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施和科研条件,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大学“去行政化”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大学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大学“去行政化”的推进。
学校要主动作为,加强内部管理和决策,提高自身的教育和研究能力。
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的支持和监督,呼吁大学“去行政化”的进程加快推进。
高校“去行政化”话题的理性思考
领导 与 政 府部 门负责 人 间 的相 互关 系 , 不是 看 高 校领 导 而 的级 别 。众 所 周 知 , 校 领 导 干 部 的级 别 , 其 实 际 掌 握 高 就
立。
二 、 政级 别 的成 因及 其与“ 政化 ” 行 行 的关 系 高校 行 政 级别 的成 因有 二 : 是我 国长期 以来计 划经 一
济体 制 和高 度 集 权 的高 等 教 育 管 理 体 制 所产 生 的必 然 结
果 , 个 社 会 都 按 照 自上 而 下 的 高 度 集 中式 管 理模 式 运 整
、
“ 政 化 ” 内 涵 及 其 表 现 行 的
行 政 管 理是 人 们对 公 共 事 务进 行 管理 的活 动 , 主要 指 国家 机关 对 社会 公 共 事 务 的管 理活 动 , 我 国习 惯上 把 企 但
转, 政府 的 级别 被 扩展 到 社 会 企 事 业 单 位 , 校 自然 囊 括 高
作 风 与 高 校 的学 术 优 先 、 等 和谐 的校 园文 化 大 相 径 庭 , 平
高 校 对 于行 政人 员 进 行 一 定 的权 力 分 工 、 力 分 层 , 权 保 证 政 令 畅 通 , 追 求 高 效 率 、 效 益 管 理 所 需 要 的 措 是 高 施 。 在这 意 义 上 , 国高 校 效 率 低 下 , 是科 层制 本 身 的 我 不 问题 , 恰 是科 层 制 发 育 不 健 康 、 充 分 的 问题 。西 方 高 恰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大学的去行政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26日上午,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会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温家宝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
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中新网2月1日)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温家宝接受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温家宝又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
”此后,大学去行政化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至今还经常在媒体上见到这方面的报道。
到底什么是“去行政化”?我以为,不能庸俗化地把它理解为去大学校长或书记的行政级别。
如果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不变,权力本位的社会等级秩序不变,去掉行政级别以后,大学更难办。
去行政化含义之一:要调整大学和国家其他行政部门的关系。
中国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公立的,是国家办、政府办的,政府当然要在资金上投入,或者说要政府“养”(正确地说是纳税人养,因为政府本身不能创收)。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政府应该在各方面控制大学,干涉大学的管理。
国家政府应该给予大学充足的经费,但不能干涉大学的办学自主性、自主权(包括校领导的任命、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等),大学的事情大学自己做主。
高校的独立首先就要摆脱国家各部委、北京市各部委对学校
的粗暴干涉,好像政府给高校钱是对高校的施舍,高校拿了钱就必须唯唯诺诺,唯行政部门领导马首是瞻。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说:“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
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
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
”温总理的话发人深思。
但是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行政部门打大学管得死死的。
就北京市高校而言,北京市给市属高校的经费是不少,但是管得死死的,而且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
他们把经费用途规定得非常具体、僵化,多少元买书,多少元用于学术交流,多少元用于资助出版,乃至多少元买文具、复印纸等等。
经费预算的荒谬性更是无以复加。
比如,今年申报明年的预算,其中包括参加学术会议,你必须写明什么时候、在哪里开会,机票或者火车票多少,还要附上证明材料,包括会议通知和机票火车票的价格表,而实际上明年的会议根本还在酝酿之中,谁知道在哪里开?哪里有通知?再比如你要举办会议,那就要写明多少人参加,每个城市有几个,比如上海几个,南京几个,每一个人的机票多少钱,火车票多少钱等等。
而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可能预测这个会议到底哪些人来参加。
如此等等。
这些所谓的明细如果不写得清清楚楚,那就会被审计下去(这些审计人员是根本不懂学术和教育的外行)。
去行政化的含义之二: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
刚才我们讲的是大学的外部环境,这就是政府把大学当成自己的一个部门,大学把政府当成自己的顶头上司。
这种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模式在大学内部得到了忠实的复制。
大学内部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也是行政权力统治学术权力。
现在的大学出现了越来越强的行政化管理倾向。
行政官僚机构的特点是下级服从上级,谁的权大官大就听谁的。
这样的话,大学教授们如果不兼行政职务就没有话语权了,不是崇拜学术做得好的,而是崇拜官做得大的,于是大家都去迎合权力,或者主动去做官。
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特别痛心的是,我当校长期间从国外引进了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现在有些都去竞聘处长、副处长了,我很不理解,我觉得他们做行政工作太可惜了。
管理体制行政化,实际上是使得我们大学的活力在衰竭,创新能力在萎缩。
”其实很好理解:一个处长副处长比教授风光得多,权力大得多。
大学内部的行政化主要表现在:首先,行政和学术不分家,没有起码的界线。
行政权力可以学术事务随意进行残暴干预。
行政权力掌握着大学所有资源的分配,它不仅决定大学内的行政事务(比如后勤、基建等),而且决定大学的学术事务,包括学术位置的安置、大学教师的聘任,学术成果的评价,等等。
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名存实亡,完全处于行政权力的控制之下。
大学行政领导兼任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主任是普遍现象。
其次,学术权力行政化。
这是学术权力自身的异化。
学术的宗旨是寻求真理,以真理为最高价值追求,在学术问题上,谁掌握真理谁说了算。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学术权力也讲级别,也奉行下级服从上级的运行规则(这本是官僚机构的运行规则),根本不讲学术贡献,而讲
资历或者学术职位。
我们现在的学术会议,主席台上坐的都是清一色的学术官僚,这个会长,那个主任。
朱清时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我理想的学校以后开会应该是这样:主讲人是最有活力、干得最出色的年轻人;老专家、像我这样的老院士,坐在在底下听,给他们服务、帮他们组织,我们不直接讲话的,话语权让给最有创造力、最出色的年轻人。
从而让整个学校有氛围去崇拜学术卓越而不是崇拜地位或权力。
”做到这点好像很难。
第三,行政权力官僚化。
所谓行政权力官僚化,是指行政权力背离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不是为教学科研服务,而是处处管着教学科研,它不是服务机构而是统治机构。
本来大学的行政权力是为大学的学术使命而设,是为了大学的核心目标而设。
大学的行政权力本质上就是服务的权力,其职能是服务职能。
但现在却成为高于教师权力的官僚权力。
行政人员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们为教师服务。
那谁为我们服务?
张扬学术权力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要使学术权力得到张扬,得到合理行使,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
每个高校都应该有《大学章程》,章程应该规定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范围、边界,两类权力行使的程序和原则。
大学内各个学术性的委员会必须对其成员进行严格的限制,决不能让各类行政“长官”控制学术机构,行使学术权力,而应该由学科带头人、教授来行使大学的学术权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走向大学之道。
大学要按照学术机构来办,要学术至上。
教授最了解学术,他们代表了学术的方向,所以要让教授的意志主导学校的发展。
行政部门管理人员是为教授服务的,他们的职责落实教授委员会的决策,而不是指挥教授。
“教授要讨论什么问题,管理人员坐在一边,教授有问题了,他们提供参考,然后帮着找解决办法。
”(朱清时)当学术委员会的决议和行政机构发生冲突的时候(比如行政机构说这个决议无法执行),正常的思路应该是:那就进行行政机构改革。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大学的去行政化必须与社会的去权力本位同步进行,否则将寸步难行。
2009年12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校长朱清时刚刚走马上任,他信心百倍地说:未来十年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年,去除行政化、让教授治校、恢复学术至上是中国大学的必由之路。
“大学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办,即让教授治校、让学术至上、去行政化,就是不用官僚行政那套体系来管理,而是教授自己管理自己,大学自治。
这样可以解放大学的创造力,使大学回归到本来面目,使它很有活力。
我相信十年以后的南方科大,如果照我们的设想顺利办下去的话,应该给中国的高校改革做出一个样本。
”但是朱清时上任不久就到处碰壁,他要见深圳当地的官员,人家根本不见。
后来还是中央高层知道后打电话后到当地政府,情况才发生变化。
因此,朱清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去行政化,我们的管理干部没有行政级别,而社会上仍是以行政级别来划分各种福利。
……我们要去行政化,但是社会跟上级,还是用行政化来管理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看来,这就是中国特色:大学的去行政化恰恰需要行政力量来推动,这就如同中国的市民社会恰恰需要国家来扶持。
这是一个悖论,但是我们无法逃脱这个悖论。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