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 综合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32
44 44 22 44
115
118
23
115/44=2.61(个) 118/44=2.68(个)
2
2
1 12
22
3
36
0.6 7.2
SPT规则:平均流程时间最短,在制品库存量更少。 EDD规则:平均延迟时间较少,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
的服务,也提供了更低的总库存水平。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SPT规则是最优的方案。
A3
A2
A3
A2
A5 A3
A2 A1
A5 A3
A2 A1 A4 A5 A3
0 4 16 31 41 4 16 31 41 46 4 16 38 54 62 9 38 54 62 65
(三)n项作业在m台机床上的排序 要求最优,计算量相当大,甚至连计算机也难以求解 ——无法用于实际生产中。
人们提出了多种启发式算法,以便以最小的计算 量得到足够好的结果。
7、SCR(Smallest Critical Ratio)规则
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使工件延误时间最小 临界比=交货期前所剩余时间/工件余下加工时间
8、LCFS(后到先服务)规则 经常作为默认规则使用。
9、RANDOM规则 随机地挑选下一个
返回
FCFS SPT 服务业排队规则 预定优先 紧急优先 其他
一般n/m/P/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CDS法 坎贝尔等人于1970年把Johnson算法用于一般的 n/m/P/Fmax问题,得到 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1、取首末两道工序,用约翰逊排序,求Fmax 2、取首两道工序及尾两道工序的和,求Fmax 3、取首三道工序的和和尾三道工序的和,求Fmax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情况(m-1)种都考虑后,比较 得到的Fmax,找出其中最小的那个排序方案为所求方案。
生产运作管理 知识点
一、绪论1、在企业的运营活动中,运营、理财、营销师企业最基本的活动。
运营是企业职能中最重要的职能活动之一。
2、运营管理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的生产合格和提供满意的服务。
3、运营管理特征:低成本、合格质量、满意的服务、准时性、清洁生产。
4、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1、运营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运营设施的选址和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2、运营系统的运行(主要设计生产计划和控制两个方面) 3、运营系统的维护(主要涉及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运营的核心是运营计划(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5、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可以是原材料、顾客、劳动力等资源,输出的是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
6、按输出物的性质,运营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制造性生产:1、流程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 2、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按企业组织生产特点分类) 3、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按生产的重复程度分类)服务性生产:1、纯劳务服务和一般劳务服务(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2、顾客参与的服务性生产与不参与(按顾客是否参与)服务性生产的特点:1、服务的产出是无形的,不可存储的。
服务过程就是产品2、有顾客参与,顾客作为服务系统的输入,服务人员与顾客直接接触3、生产率难以确定4、质量标准难以确立5、服务管理具有服务运作和服务营销双重职能7、运营管理面临的形势:1、经济全球化2、环境问题3、基于时间的竞争8、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1、业务流程再造2、精益生产3、供应链管理4、敏捷制造5、大量定制生产二、运营战略企业制定企业战略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变化、经营环境的3C特征和企业赢得竞争的主要因素的变化1、企业的竞争不仅基于价格的竞争和基于品种的竞争,还基于时间、服务、环保的竞争。
2、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企业战略包括企业战略制定、实施、评价。
企业综合生产计划
企业综合生产计划概述企业综合生产计划是指企业基于市场需求和内部资源情况制定的一种全面的生产安排和计划。
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人力资源、物料采购、仓储物流、质量控制以及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安排,旨在优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目标企业综合生产计划的目标是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协同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合理安排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能力,企业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要素1. 市场需求分析企业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首先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市场潜在需求,预测市场趋势,为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 生产能力评估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条件、生产工艺、人员配备等方面。
通过评估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生产任务,确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生产效率和质量。
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综合生产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物料采购和供应的安排。
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保证生产所需物料的及时供应。
4. 生产流程优化企业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流程再造、标准化操作、生产设备的改进等方式,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5.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企业需要合理安排人员,根据生产任务的需求,进行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
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促进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6. 质量控制与检测质量控制是企业综合生产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标准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结论企业综合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供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安排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能力评估、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与检测等要素,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管理,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80 ×20/8 =200人
(242008720) /(252-109) = 108.25件/日 〔 108.25×20/ 8〕=271人 271×8/20 =108.4件/日
21300
14200
总费用= 143775+ 35500=179275元
143775
35500
第三步:方案的比较选择
(1)改变工人数量:总费用=200000元 (2)利用库存调节:总费用= 209253元 (3)采用混合策略:总费用 =179275元
库存下降 时间
利用库存调节方式应对需求波动的计划策略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累计需求量>累计生产量
生产量累计线
累计生产量>累计需求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需求波动情况下保持生产率不变的计划策略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
市场需求预测 确定经营目标 利润、市场占有率… 线性规划法 销售收入利润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 …… 制定初步候选方案 •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 方案比较 利润、成本、生产 均衡性、库存… 处理非均匀需 求的策略
初步计划
生产能力 外部协作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销售及利润指标 ……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0
1
生产运作管理专升本作业题(整理完已打印)
生产运作管理专升本作业题一判断题1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开始一直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新产品的种类可划分为,全新产品,换代产品,改进产品和变形产品。
×3新产品的开发策略可分为,领先型开发策略和追随型开发策略。
√4新产品开发的方式有4种,独立开发,技术引进,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
×5产品设计有四种形式,即创新设计,改进设计,参数设计和适应性设计。
√6并行工程是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7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检测性。
√8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9生产运作的对象是生产运作系统。
√10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三种。
×11服务业的运作模式包括坐等服务,上门服务,获得差别赢得竞争优势,和世界级制造系统。
√12设施是指生产运作过程得已进行的硬件手段,通常是由工厂,办公室,车间,设备等物质实体构成。
√13工厂整体布置的原则应遵循三条原则,即工艺性原则,产品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14超市中,摆放在通道尽头的减价商品总是要比存放在通道里面的相同物品卖得快。
√15超市中,离入口最近和邻近前窗展台处的位置最有销售潜力。
√16菲勒普提出的总顾客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三种。
×17柔性是指企业响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它包括产量柔性和数量柔性两个方面×18服务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服务业的运作系统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19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生产资源的管理活动,生产资源由5 p 组成,即人力(people),工厂(plant),部件(parts),工艺(processes)以及设计控制系统(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20在服务业中,三种运作策略在提供竞争优势方面被证明是成功的:成本策略,质量策略和集中化策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六章: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400
1,800 450 1,850
450
1,500 375 1,425
375
1,100 275 1,000
275
900 225 850
225
1,100 275 1,150
275
1,600 400 1,725
计划任务
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5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三种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 Aggregate Planning 主生产计划计划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 相关需求 月 具体产品生 产数量
计划层次
战略计划
长期(5年以上)
战术计划 营销计划 •目标市场 •竞争重点 •利润 •新产品 运作计划 •生产速率 •产品品种 •产品数量 •产品质量 财务计划 •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现金流 •预算 工程计划 •R&D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中期(1年) 短期(月、周、日、班)
短期计划
作业计划 采购计划
数学模型法
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18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试算法案例-为CJ公司制定下6个月的生产计划
需求与工作天 月份 需求预测 工作天 一月 1,800 22 二月 1,500 19 三月 1,100 21 四月 900 21 五月 1,100 22 六月 1,600 20 总计 8000件 125天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要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一章绪论一、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系统的概念: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投入)转化为输出(产出)的过程。
生产运作系统:由人和机器等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有机整体(即使上述转化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人造系统二、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内容、目标和发展历程;概念: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的管理。
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1)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2)生产运作设施的选址;3)生产运作设施的布置;4)工作设计。
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目标:质量、成本、时间、柔性效率、服务、清洁(生产)发展历程三、生产运作分类——制造性生产、服务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离散型生产;备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定制生产。
1、制造性生产: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2、服务性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连续统一体。
3、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4、离散性生产: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5、备货型生产MTS(Make to stock):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6、订货型生产MTO(Make to order):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7、大量大批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
8、成批生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的重复性。
9、单件小批生产:品种繁多,每一品种生产的数量甚少,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10、大量定制生产:面向多元化的、细分的市场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在大规模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定制产品并提供相应服务。
第二章产品开发与设计一、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1、产品/服务的需求性质2、自制——外购决策3、生产柔性4、产品/服务质量水平5、接触顾客的程度二、分析几种生产流程形式的特征,说明其使用条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第8章 生产计划
已知:
产品 A B
可供资源
单价 4 5
单位耗材 单位耗人工 1 4 3 3 12 24
设生产A产品X1台,生产B产品X2台,则 Max Z = 4X1 + 5X2 S.t. X1 + 3X2 ≦ 12
168 176 176 168 184 168 168 160 160 160 152 176
190 159 136 119 163 238 298 313 375 375 329 227
37 31 23 17 44 75 60 15 62
46 102
7400 6200 4600 3400 13200 22500 18000 4500 18600 0 9200 20400 128000
1、 改变需求的办法
通过改变价格转移需求 推迟交货 改变劳动力数量 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 利用半时工人 利用库存调节 转包 改变自制和外购的决策
2、 调整能力的办法
利用库存调节
改变库存水平,维持生产速率不变
需求/产量 需求速率变化
生产速率恒定
库存上升
库存下降
时间
8.2.2 反复试验法
大量生产,品种单一,可用具体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 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以假定产品的产 量来表示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 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代表产品法
采用的优化方 法举例
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管理1.订货提前期:发出订货到收货的时间间隔。
2.成组技术:~零件族~相似的制造属性或设计属性~减少调整准备时间,加快零件的转向生产。
3.生产设施的布局: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和辅助设施的相对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
4.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按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要求,组织相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流水线生产。
5.库存控制系统:控制订货点、订货量来满足外界需求并使总库存费用最低。
6.生产柔性:~用户需求变化;市场变化——品种柔性、产量柔性7.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8.工艺设计:是指按产品设计要求,安排或规划出把原材料加工成产品所需要的一系列加工过程、工时消耗、设备和工艺装备需求等的说明。
9.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内容为依据……=工艺专业化形式。
10.工作测量: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制定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11.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12.精细生产:~对资源占用少、利用率高(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13.团队工作方式:是指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并完成这项工作。
14.生产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比率15.系统柔性:~系统处理外界变化的能力。
18:管理需求策略:通过更好地协调服务供给与需求来提高服务能力实用率,称管理需求策略19.装配线平衡:对于某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方案。
20.工时定额(标准工作时间):操作人员在标准条件下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21.四巧技术(ERC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22.5s管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23.零部件的“三化”要求:产品系列化,部件标准化,零件标准化。
综合生产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
首先,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全面了解市场需求。
企业应该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产品的需求量、销售趋势、竞争对手情
况等信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确保产品能
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供给和生产能力。
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原材料、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的供给情况,同时要考虑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水平,
确保生产计划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确保
生产活动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提高生产效益,增强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最后,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注重协调和灵活性。
企业应该
在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生产
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生产环境的变化,及
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活动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只有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生产计划,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制定综合生产计划时,应该认真对待,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计划,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
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摘要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探讨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的定义、作用、步骤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一、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的定义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通过有效的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合理分配和利用生产资源,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二、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的作用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线利用率。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库存、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次品率。
4.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计划,及时调整生产方案,确保能够及时交付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三、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的步骤1.生产需求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需求量。
2.生产规划: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计划的时间表和生产目标。
3.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调度,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和生产过程。
4.生产执行和控制:执行生产计划,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5.生产评估与改进: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并改进生产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1.提高竞争力: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2.降低成本: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管理可以降低库存、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客户满意度:及时交付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粘性。
4.有助于企业持续发展:通过综合生产计划与运作管理,企业可以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计划生产计划1、计划管理:按照计划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企业计划的层次:①战略层计划:又称长期计划,它涉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方向、生产的堡镇规模、技术的发展水平、新生产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布置等。
②战术层计划: 又称中期计划,是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产量、品种、产值、库存、员工和利润。
③作业层计划:又称短期计划,是确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如任务分配、负荷平衡、作业排序、生产和订货的批量确定、进度控制等。
3、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计划大纲(也称综合计划)、产品交付计划(MS)和产品出产计划(MPS也称主生产进度计划)。
4、滚动期:修订计划的间隔时间被称为滚动期。
5、滚动式计划方法有以下优点:①计划的严肃性和应变性都得到保证。
②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
6、生产运作能力:是生产运作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最大产出量。
7、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8、生产能力包括:①设计能力:是建厂或扩建后应该达到的最大年产量②查定能力:是原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重新调查核实的生产能力③现实能力:为计划年度实际可达到的生产能力,是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9、代表产品:是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10、假定产品:是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11、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将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进行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12、服务业的服务能力计划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计划有什么差别:①服务能力计划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更大。
在时间上,由于服务不能储存,必须提供及时服务。
在空间上,制造业的生产设施可以远离顾客,而服务能力必须在顾客周围,距离服务对象越近越好。
②由于服务不能储存且服务是个性化的,造成服务需求极其不稳定,使得服务者常常要在半小时之内做出合理的服务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综合生产计划和主生产计划
生 产 运 作 管 理主讲老师:王肇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二 编制综合生产计划和主生产计划目录 项目二 编制综合生产计划和主生产计划任务一 编制综合生产计划任务二 编制主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对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
综合生产计划是为达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能力的概括性计划;主生产计划是将综合计划的设想落实到具体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和什么时间出产的计划。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掌握综合生产计划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1、掌握综合生产计划的构成和主要编制方法;2、掌握主生产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3、掌握库不同生产过程类型下作业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4、掌握作业排序的方法。
1、能够编制综合生产计划;2、能够编制主生产计划;3、能够编制作业计划;4、能够编制N项作业在3个以内作业地的作业排序。
任务一 编制综合生产计划【导入案例】综合生产计划也称作生产大纲,通常以年为计划期,年度生产计划一般属于综合生产计划。
它的内容是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同产品系列概括性的安排,它是对一组类似产品总量的安排,而不涉及产品的具体型号、规格,比如某公司2016年计划生产家用空调100万台,这个数据只是空调系列产品产量数据,因为空调产品有壁挂式、柜式、变频等品种,可以再根据制冷量大小等划分规格、型号。
综合生产计划的目的是明确生产效率、设备使用量、劳动力人数、库存量,选择最有利的生产策略,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
【情境2-1】某厂1天能够出产2台某型专用设备,经市场预测制定年度销售计划如表2-1所示,其它数据如表2-2所示(见教材P36),最大加班能力为9台/月,外协能力为20台/月,生产开始时的期初库存量为5台,期末库存6台,不允许延迟交货,用运输模型法制定年度综合生产计划。
编制综合生产计划的基本的思路是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安排生产,要做以下工作:【案例分析】■第一,根据生产资源情况选择可以采用的生产策略;■第二,核算各种生产策略的生产成本,■第三,根据情况选择综合生产计划编制的方法■第四,用合适的方法编制综合生产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计划
二.主生产计划(MPS) 主生产计划(MPS)
主生产计划是在综合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的运作计划 ,是把综合计划具体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其目的是 是把综合计划具体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 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 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
1. 主生产计划的信息来源
(2) 正常生产能力和最大生产能力 正常生产能力: 正常生产能力: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佳时的 生产能力(最优能力 。 生产能力 最优能力)。 最优能力 最大生产生产能力: 最大生产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或为赶工满足 紧急交货期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紧急交货期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2.综合生产计划的内容 2.综合生产计划的内容
(1) 产品品种指标 (2) 产量指标 (3) 质量指标 a.产品的质量要求 产品的质量要求 b. 产品生产的工作质量 (4) 产值指标 (5) 产品出产期 将生产计划量按时间进度,分配到各时间段上, 将生产计划量按时间进度,分配到各时间段上,合理利 用生产能力与企业的各种资源。 用生产能力与企业的各种资源。
3. 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1) 以产出量为计量单位 (2) 以原料处理量为计量单位 (3) 以投入量为计量单位
4. 生产能力的柔性
企业具有迅速提高或降低生产水平, 企业具有迅速提高或降低生产水平,或者迅速地从一种 品种(服务)转移到另一种产品(服务)的能力。 品种(服务)转移到另一种产品(服务)的能力。 反映在 两方面:品种的柔性、 两方面:品种的柔性、数量的柔性
生产计划的层次及特点
分类 特点 计划的形式 计划期 长期计划 (战略层次) 长期资源计划 3年---5年 中期计划 (管理层) 生产计划大纲 1---1.5年 短期计划 (作业层) 物料需求计划等 ﹤6个月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优化生产制造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的关键要素。
它是一个大类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物流供应、生产流程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
本文将从生产计划、物流供应、生产流程和设备维护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
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起点。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是保证产品按时交付、质量优越、成本最低的前提。
生产计划技术是通过制定生产计划,让生产工厂按照一定的计划生产产品。
生产计划通常是以机器时间为依据,根据生产需求、产品种类、生产工艺、设备利用率、库存等因素进行制定。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预测市场需求量、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生产原材料等因素,以保证产品能够及时交付、质量可靠。
二、物流供应物流供应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原材料的采购、仓储、发运等环节的管理。
优秀的物流供应管理可保证生产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库存的准确控制,从而保证生产计划的成功完成。
物流供应包括物料采购、仓储货务、运输等领域。
在物流供应中,需要注意的是物料采购的合理性、货物装载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等因素。
三、生产流程生产流程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的过程。
它是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
优秀的生产流程需要考虑到生产设备、人员、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生产环境等多个方面。
生产流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效率和成本达到最优化。
在生产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效率、生产设备泊位使用率、生产周期等因素。
四、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指对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更换等工作。
生产设备是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设备的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
设备维护需要定期进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不断改进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在设备维护中需要注意的是设备选择与购置、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设备保养及维修、设备备件储备等因素。
总之,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与操作的相结合,其综合能力涉及生产计划、物流供应、生产流程与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
本:第8章 综合生产计划
20
综合生产计划制定的过程 综合生产计划制定的成本因素 综合生产计划制定的方法
21
综合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的因素
• * 外部输入和约束 • -经济形势 • -市场需求状况 • -原材料供应 • -竞争对手 • -其他可利用生产能力 * 内部输入和约束 -中期销售预测 -当前生产人员情况 -生产设备状况 -库存情况
41
期初库存: 45 生产批量: 80
4月 周次 1 20 23 22 2 20 15 2 3 20 8 -18 4 20 4 5 40 0 6 40 0
5月 周次 7 40 0 8 40 0
需求预计 Ft 顾客订货
COt 现有库存量
MPS量
It
第1周POH=45+0-23=22, It=It-1+Pt-max(Ft,COt) 注意:计算POH时Pt=0,遇到It<0停止计算!
32
综合计划编制策略 追赶策略、均衡水平策略、混合策略
�库存水平改变 �工人数量增减 �工作班次改变 �转包
33
综合生产计划策略
需求曲线
需求量/ 生产量
均衡策略
混合策略 追赶策略
1
12 时间(月)
34
库存水平改变 优点:
�将内部生产与外部需求隔开,维 持内部生产的均衡; �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力; �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 �利于生产管理;
42
MPS 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 2、决定 决定MPS MPS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
• 所制订的MPS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应保证POH 是非负的。 • 一旦POH有可能变负,就应通过MPS来使之补 上,MPS生产时间的决定基准之一就在于此。
16
综 合 计 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水平,常采用统计指标来衡量,如合格率、废品率、返 修率等等。 (4)出产期指标:是为了保证按期交货确定的出产期限。 (5)产值指标: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根据具体内容与 作用不同,分为三种:商品产值、总产值、净产值。
15000
2000 0
3000 0
30000
3000 0
(2)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主要是确定每一具体的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 的生产数量。包括进行产品出产进度安排等。主生产计 划以具体产品为计划对象。
主生产计划(MPS)—24型产品出产进度安排
1月
2月
3296
3073 2741 1909 1077 636 1021
18948
19107 17442 13950 8958 5139 4971
(242008720)
/(252-109) =
108.25件/日 〔
108.25×20/ 8〕=271人 271×8/20
=108.4件/日
21300 14200
月正常工作日 21 22 22 21 23 21 21 20 20 20 19 22
累计工作日 21 43 65 86 109 130 151 171 191 211 230 252
返回
第一步:策略选择
根据:各种策略的可行性及实施难度 1)改变工人数量 2)利用库存调节 3)采用混合策略:改变工人数量+利用库存调节
②累 计工 作日
21 43 65 86 109 130 151 171 191 211 230 252
③累计产 ④累 ⑤月末库存 ⑥维持库存费6
量 计需 ③- ④+1000 ×(月初库存量+
②×96.4 求
月末库存量) /
2
2024 1600
1424
7272
4145 3000
2145
10707
6266 4200
4、生产与运作计划的目的
• 最大化顾客服务程度 • 最大化利润 • 最小化成本 • 最小化存货水平 • 最小化设备停顿时间 • 最小化消耗水平 • 最小化人员闲置时间
第二节 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在计划期内出产的产品品名、型号规 格和种类数,它涉及“生产什么”的决策,确定品种指标 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首要问题。
0 9200 20400 128000
(2)利用库存调节
平均日产量
① 月
=年生产量
份
24200/252
4
=96.03件/天
5
日总生产时间 6
=96.03×20
7
=1920.63小时 8
每天需工人数
9 10
=〔1920.63/8 〕 11
=241人
12
每天平均生产量 1
=241 ×8/20
2 3
=96.4件
N
Y
批准计划
处理非均匀需 求的策略
三、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 市场需求的起伏和波动是绝对的,而企业 的生产能力又是相对稳定的,要解决这个 矛盾,就要研究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 处理非均匀需求可以通过市场营销的办法 ,也可以通过生产运作的办法。
(一)改变需求的办法
1、通过改变价格转移需求
通过价格差别转移高峰需求,如:电费, 机票,过桥费等
2、推迟交货
有失售的损失和失去顾客的危险
(二)改变能力的办法
1、改变工人数量 –随时雇佣和解雇工人,引起反感 –技术工人难以随时雇佣 –适于服务业 2、通过加班加点改变生产速率 –使生产速率和需求速率匹配 –消除库存 –生产不均衡,加班加点 3、利用半时职工:“钟点工” 4、转包 –扩大了本企业的能力 –可能影响交货期和质量问题,丧失部分控制权,而且会损
• 狭义生产计划概念:是指生产系统的运行计划, 计划规定了一定时期内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的 品种、质量、产量和进度,是进行生产作业活动 的纲领和依据。
2、生产运作计划体系
长期计划: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涉及产品发展方 向,技术发展水平,厂址选择、设施布置、生产规 模,新生产设备的建造等。
中期计划:是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 经营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如产量、品种、产值和利 润等,是衔接长期和短期计划的中间计划。
160 375 —
2 2500 50000 19
152 329
46
3 2000 40000 22
176 227
102
维持1000件库存费=1000×6 ×12=72000元 256 256
总费用=72000+128000=200000元
变更费
7400 6200 4600 3400 13200 22500 18000 4500 18600
短期计划, 是确定日常的生产活动的安排,具体、 详细,内容包括:机器负荷平衡、作业指派、作业 排序、生产批量、订购批量等。
生产与运作计划层次体系
长
企业战略
期
计
划
营销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中 期
需求预测
计
划
综合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产品出产计划)
粗能力需求计划
短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期
计
划
车间作业计划
总费用= 143775+ 35500=179275元
143775
35500
第三步:方案的比较选择
(1)改变工人数量:总费用=200000元 (2)利用库存调节:总费用= 209253元 (3)采用混合策略:总费用 =179275元
问题:
(1)你认为应选择哪种策略? (2)此混合策略是不是最优策略?
3066
15633
8290 5200
4090
21468
10508 6700
4808
26694
12532 8700
4832
28920
14556 11200 4356
27564
16484 13700 3784
24420
18412 16700 2712
19488
20340 19700 1640
13056
22172 22200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0
库存量
生产量累计线 需求量累计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需求波动情况下的混合综合计划策略
返回
例:某公司将预测的需求转化为生产需求,如 表所示。该产品每件需20小时加工,工人 每天工作8小时。招收工人需广告费、考试 费、培训费等折合一个工人需300元,裁减 一个工人需解雇费200元。假设无废品和返 工。为了应付需求波动,有1000件产品作 为安全库存。单位维持库存费用为6元/(件 ·月)。设每年需求类型相同,计划年度开
返回
例:设某企业某产品月销售计划,生产能力资料 如表所示,3-6月销量>生产能力,1-2月、7-12 月销量<生产能力。且全年生产能力多余370台。 现拟定三个生产方案:
三个生产计划方案对比表
项目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68 119
17
8 1500 30000 23
184 163 44
9 2000 40000 21
168 238 75
10 2500 50000 21
168 298 60
11 2500 50000 20
160 313 15
12 3000 60000 20
160 375 62
1 3000 60000 20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0
需求量累计线 累计需求量>累计生产量
生产量累计线
累计生产量>累计需求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需求波动情况下保持生产率不变的计划策略
(四)混合计划策略
产 40 量 37.5 ( 32.5 千 30 件 27.5 ) 25
失一部分收益。 5、改变“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产 40 量 37.5 ( 32.5 千 30 件 27.5 )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0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通过改变能力应对需求波动的计划策略
(三)利用库存调节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
市场需求预测
线性规划法 销售收入利润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 ……
生产能力 外部协作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销售及利润指标 ……
确定经营目标 利润、市场占有率…
制定初步候选方案 •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
方案比较 利润、成本、生产
均衡性、库存…
初步计划
计划是否可行
第二步:拟定方案
(1)改变工人数量
月 预计月 所需生 月正常 每人月生 需工 月初增 月初裁 份 需求 产时间 工作日 产小时 人数 工人数 工人数
4 1600 32000 21
168 190
37
5 1400 28000 22
176 159
31
6 1200 24000 22
176 136
23
7 1000 20000 21
在制造业多采取利用库存调节生产的办法。如图所示, 市场需求如图中粗线所示,是波动的,而生产能力在一定 时期是确定不变的。如果从总量上讲,生产能力与负荷是 平衡的,为了使生产能力在一定时间满足任务的需要,可 以利用库存来调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