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状况概述
1、脊灰呈全球性分布,温、热带的发病比严 寒地区为多,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疫苗以后, 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鉴于脊灰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人,除灵长类 动物可以感染外,无其他宿主或媒介昆虫, 病毒无变异株,故只要做好人群的疫苗免疫 接种工作有可能消灭本病。
我国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情况
2011年新疆再次出现脊髓灰质炎疫情 。 2011年8月,中国新疆出现了6例实验室确诊
的脊灰病例。 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后,判定此次新疆脊灰
野病毒由境外输入。令人疑惑的是,中国目 前使用的脊灰疫苗,对于该型毒株是完全有 效的,而且,新疆各地上报的脊灰疫苗的接 种率,都在90%以上,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 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稍高,淋巴细胞稍有增加,总 细胞数在10~500/ml,蛋白质浓度稍有升 高或正常,糖含量在正常范围。
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与因其他肠道病毒 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鉴别。
临床表现
瘫痪型(脊髓型、延髓型、脑型、混合型):
1、脊灰病毒感染后仅1%发展为瘫痪型,死亡原因 多为呼吸衰竭。
脊髓灰质炎
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 鲍中英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 1、病毒引起 2、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3多数没有症状,为亚临床型经过 4、约1%-1‰的感染者出现急性单侧性(或
双侧的)弛缓性麻痹。 5、因本病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故俗称为小儿
麻痹症。发生麻痹症的儿童多数留下跛行, 终身致残。
4、自然界在基因水平上有同型疫苗株和野毒株间 的重组和不同型别疫苗株之间的重组病毒。可以用 PCR、核酸杂交法和核酸序列分析法作野毒株和 疫苗株的鉴别。
病原体
外界抵抗力
1 、脊灰病毒耐酸,耐乙醚、氯仿等脂溶剂。 2 、在污水和粪便里能存活4-6个月。 即使
夏季高温能存活几小时。在零下70度能存活8 年以上。 3 、对紫外线、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敏 感,甲醛能灭活病毒。煮沸立即死亡。
吻膝征 三脚架征
脊髓型 延髓型 脑型 混合型
实验Hale Waihona Puke Baidu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大多正常,急性期约一半病人血沉加 快。
脑脊液:无症状性感染、顿挫型(流产型)脊 髓灰 质炎:脑脊液正常。 无菌性脑膜炎、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早期呈现 病毒性脑膜炎特点。随病情发展出现细胞蛋白分离 现象,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病毒分离:第一周自咽拭子及粪便中均可分离到病毒, 粪便阳性可达3周或更久。
流行病学
传染源:各型患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 患者:鼻咽分泌物排毒时间:病前5日-病后
一周 粪便排毒时间:病前十日到病后四周,长者
达4个月。 带毒者:隐性感染者带毒期一般为数周,不
易发现和控制,在流行病学中意义重大。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1、粪口 直接、间接
2、飞沫
3、苍蝇和蟑螂也可能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对同型病 毒产生永久免疫。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诊断
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 ),包括15岁以下 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
特点; 急性起病 肌张力减弱 肌力下降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需要报告)
2、部分病人可以发现有双相的病程。
3、脊髓型常见,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害而出 现肌肉软痪,多表现在四肢。可单侧或双侧,肢体 温度低于正常。
4、脊髓型常见,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害而出 现肌肉软痪,多表现在四肢。可单侧或双侧,肢体 温度低于正常。
5、肌肉瘫痪在开始几天内发展很快,继之停留在 这一水平,恢复较慢,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相 当多数留下跛行的后遗症。
2007年印尼、澳洲,只要有一例儿童感染,全世界 儿童均处于危险之中
我国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情况
1、1994年9月最后一例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 毒病例后,连续7年未再发现。
2、1999年青海一例境外传入。 3 、从1994年10月以后我国未再发现
由脊灰本土野毒引起的病例,在全球消灭脊 灰的进程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二 000年实现了无本土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
4、因此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目标要 求在2000年全球消灭脊灰。
国际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情况
自1988以来,通过开展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 脊髓灰质炎病例数量已从每年350 000例下降至 2006年的1403例(截至2006年10月10日),其中 1300例发生在四个流行国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 播在这几个国家中从未被阻断过):尼日利亚、印 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这是流行国家有史以来的 最低数字记录。
1.隐性感染(无症状性感染):表现有轻 度疲倦或无任何症状,这占脊髓灰质炎病毒 感染后的大多数。
临床表现
2.顿挫型(流产型)脊髓灰质炎 :病人只有 轻度发热、疲倦、嗜睡或伴以头痛、恶心、 呕吐、便秘、咽痛等一般症状。病人在数天 内可完全恢复,这类病人不易正确诊断。
临床表现
3.非瘫痪型:开始的症状与顿挫型相似,继之或 痊愈数日,或好转数日或相继出现背痛,颈部强直 等脑膜刺激症状。病日持续2~10天,一般预后 良好。
一、病原
1、病原体小RNA病毒,属单股正链的核糖核酸。
2、病毒颗粒含有五种结构蛋白,分别为VP1、 VP2、VP3、VP4和VP5,VP1位于壳 粒的表面,具有中和抗原性质。
3、脊灰病毒有三个血清型,称为Ⅰ型、Ⅱ型和Ⅲ 型,每个型别的脊灰都可引起致病。各型之间缺少 交叉保护作用,三个血清型相对稳定。
发病机制
咽部
免疫应答 隐性感染
肠道
排毒 第一次病毒血
4-7天
症 第2次病毒血症
抗体足,前驱 症状、顿挫型
脊灰
3天后非神经组织 如呼吸道、肠道 皮肤、心肾肝脾及 淋巴组织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不发生瘫痪无瘫痪型
重者瘫痪-瘫痪 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病毒由口进入咽部、胃肠道, 潜伏期为3-35天,一般7-14天。感 染脊灰病毒后可有下列几种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