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Polilmyelitis)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主要侵犯人体 脊髓前角的灰、白质部分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发热、肢体弛缓性麻痹为特征, 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类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 患者的鼻咽分泌物、粪便都可排毒,时间 可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可以90-99倍于有症状者, 因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 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少数情况 下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易感者: 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1-5岁 小儿发病者最多。二次发病者罕见。
流行特征: 散发式流行,夏秋季发病率最 高,无明显规律。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5—14日(3-35日) 临床分型:无症状型(隐形感染) 顿挫型 无瘫痪型 瘫痪型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分期
前驱期(第一次病毒血症期):
1.主要症状:起病缓急不一,大多有低热或中等热,伴乏
力、咽痛、咳嗽及纳差、腹痛等病毒血症症状。 2.持续时间:数小时—3、4日
3.转归:
顿挫型 多数
{进入瘫痪期 部分
临床分期
瘫痪前期(第二次病毒血症期)
1.症状:发热继续或一度正常又发热, 头痛、颈背、四肢 痛、感觉过敏;面颊潮红、多汗、烦躁不安等神 经症状; 脑膜刺激征、肌腱、浅反射减弱至消失。 2. 脑脊液:病毒脑样改变 3. 时间 3—4日 4.转归 {无瘫痪型 多数 进入瘫痪期 少数
瘫痪期 (神经系统受累期) :
临床分期
起病后3—4日(2—10日)肢体瘫痪,可突然发生或 短暂肌力减弱后发生,伴腱反射减弱后消失,5-10日可 相继出现不同部位瘫痪,并渐加重。 临床又可分四型:
(一)脊髓型:四肢运动障碍
(二)延髓型:加上脑神经麻痹、呼吸、循环障碍 (三) 脑型:脑实质损害 (四)混合型:以上几型同时或部分存在
临床分期
四.恢复期:
瘫痪后1-2周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由远及近,由小及大 肌群恢复,腱反射也渐恢复,轻者1—3月,重者6—18月, 甚至更长时间恢复。
五.后遗症期:
神经组织严重损害,某些肌群功能不能恢复, 形成永久性瘫痪及肌肉萎缩, 并导致肢体或躯体畸形。
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下临床初步 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病例(GBS)。
确诊病例
1)病史: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经过潜伏期(一般 为5-14天);或接触史不明显,有如下临床症状者。 2)临床表现:早期发热、多汗、烦躁不安、嗜睡、头痛、颈背肢 体疼痛、感觉过敏、咽痛但无明显炎症。 如出现颈背部强直和腓肠肌明显按痛,腱反射由正 常或亢进而转为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患者不愿起坐、翻身等, 则本病诊断实属可疑。
当分布不规则的弛缓性瘫痪出现时,诊断基本成立。
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要点如下: 有发热,
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麻痹累及多个肌群, 程度不同,呈不对称性,近端肌群麻痹为 主,麻痹后期出现肌肉萎缩,无明显感觉 障碍; 有病毒学或/和血清学支持; 排除其他临床疾病。
鉴别诊断
一.假性瘫痪:
婴幼儿如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折、骨髓炎、 骨膜下血肿时,可见假性瘫痪,根据病史、体检、 X片等可鉴别。
二.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多见于年长儿,多无发热,呈对称性,伴感觉 障碍,近端轻,远端重,恢复快。
鉴别诊断
三.家族性周期性瘫痪: 成年男性为多,常有家族史及周期性发作史, 瘫痪突然发生,迅速达高峰,对称性,近轻远重, 无热,血钾低。 四.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感染: 轻瘫,不流行、瘫痪范围小,病毒分离及血清 学检查可鉴别。 五.周围神经炎: 药食物中毒、损伤、维B1缺乏等可致周围神 经炎,但脑脊液无异常。
预防
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治疗,一般自发病之 日起至少隔离40日,最初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 消化道隔离,1周后单独采用消化道隔离。密切接 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20日。健康带病毒者被检出 之后,应按患者要求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 患者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污染的物品 必须彻底消毒。搞好卫生,消灭苍蝇,加强饮食、 饮水及粪便管理。
预防
保护易感者
主动免疫:⑴口服减毒活疫毒 ⑵灭活疫苗
被动免疫:未接种过疫苗或先天性免疫缺损儿 童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 (0.3-0.5 ml/kg)2-5周后不发病者可认为已获 得保护
Polio ‘Last Cases’
Americas Region Luis Fermin Tenorio Peru 1991
Western Pacific Region Mum Chanty Cambodia 1997 European Region Melik Minas Turkey 1998
Polio Eradication
脊髓灰质炎(Polilmyelitis)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主要侵犯人体 脊髓前角的灰、白质部分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发热、肢体弛缓性麻痹为特征, 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类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 患者的鼻咽分泌物、粪便都可排毒,时间 可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可以90-99倍于有症状者, 因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 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少数情况 下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易感者: 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1-5岁 小儿发病者最多。二次发病者罕见。
流行特征: 散发式流行,夏秋季发病率最 高,无明显规律。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5—14日(3-35日) 临床分型:无症状型(隐形感染) 顿挫型 无瘫痪型 瘫痪型
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分期
前驱期(第一次病毒血症期):
1.主要症状:起病缓急不一,大多有低热或中等热,伴乏
力、咽痛、咳嗽及纳差、腹痛等病毒血症症状。 2.持续时间:数小时—3、4日
3.转归:
顿挫型 多数
{进入瘫痪期 部分
临床分期
瘫痪前期(第二次病毒血症期)
1.症状:发热继续或一度正常又发热, 头痛、颈背、四肢 痛、感觉过敏;面颊潮红、多汗、烦躁不安等神 经症状; 脑膜刺激征、肌腱、浅反射减弱至消失。 2. 脑脊液:病毒脑样改变 3. 时间 3—4日 4.转归 {无瘫痪型 多数 进入瘫痪期 少数
瘫痪期 (神经系统受累期) :
临床分期
起病后3—4日(2—10日)肢体瘫痪,可突然发生或 短暂肌力减弱后发生,伴腱反射减弱后消失,5-10日可 相继出现不同部位瘫痪,并渐加重。 临床又可分四型:
(一)脊髓型:四肢运动障碍
(二)延髓型:加上脑神经麻痹、呼吸、循环障碍 (三) 脑型:脑实质损害 (四)混合型:以上几型同时或部分存在
临床分期
四.恢复期:
瘫痪后1-2周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由远及近,由小及大 肌群恢复,腱反射也渐恢复,轻者1—3月,重者6—18月, 甚至更长时间恢复。
五.后遗症期:
神经组织严重损害,某些肌群功能不能恢复, 形成永久性瘫痪及肌肉萎缩, 并导致肢体或躯体畸形。
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下临床初步 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病例(GBS)。
确诊病例
1)病史: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经过潜伏期(一般 为5-14天);或接触史不明显,有如下临床症状者。 2)临床表现:早期发热、多汗、烦躁不安、嗜睡、头痛、颈背肢 体疼痛、感觉过敏、咽痛但无明显炎症。 如出现颈背部强直和腓肠肌明显按痛,腱反射由正 常或亢进而转为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患者不愿起坐、翻身等, 则本病诊断实属可疑。
当分布不规则的弛缓性瘫痪出现时,诊断基本成立。
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要点如下: 有发热,
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麻痹累及多个肌群, 程度不同,呈不对称性,近端肌群麻痹为 主,麻痹后期出现肌肉萎缩,无明显感觉 障碍; 有病毒学或/和血清学支持; 排除其他临床疾病。
鉴别诊断
一.假性瘫痪:
婴幼儿如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折、骨髓炎、 骨膜下血肿时,可见假性瘫痪,根据病史、体检、 X片等可鉴别。
二.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多见于年长儿,多无发热,呈对称性,伴感觉 障碍,近端轻,远端重,恢复快。
鉴别诊断
三.家族性周期性瘫痪: 成年男性为多,常有家族史及周期性发作史, 瘫痪突然发生,迅速达高峰,对称性,近轻远重, 无热,血钾低。 四.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感染: 轻瘫,不流行、瘫痪范围小,病毒分离及血清 学检查可鉴别。 五.周围神经炎: 药食物中毒、损伤、维B1缺乏等可致周围神 经炎,但脑脊液无异常。
预防
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治疗,一般自发病之 日起至少隔离40日,最初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 消化道隔离,1周后单独采用消化道隔离。密切接 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20日。健康带病毒者被检出 之后,应按患者要求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 患者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污染的物品 必须彻底消毒。搞好卫生,消灭苍蝇,加强饮食、 饮水及粪便管理。
预防
保护易感者
主动免疫:⑴口服减毒活疫毒 ⑵灭活疫苗
被动免疫:未接种过疫苗或先天性免疫缺损儿 童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 (0.3-0.5 ml/kg)2-5周后不发病者可认为已获 得保护
Polio ‘Last Cases’
Americas Region Luis Fermin Tenorio Peru 1991
Western Pacific Region Mum Chanty Cambodia 1997 European Region Melik Minas Turkey 1998
Polio Erad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