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处置
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浅析
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心理危机问题。
大学新生作为刚刚进入大学阶段的群体,面临着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建立一套有效的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对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预警是及时发现心理危机的关键。
预警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
一是建立完善的心理测评体系,通过定期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其心理状况和问题,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
二是加强对新生的观察和了解,包括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辅导班,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干预是解决心理危机问题的关键。
大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和讨论会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能力,增强应对困难和问题的能力。
二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包括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包括个别咨询、小组咨询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三是加强学生社团和组织,包括设立心理社团或心理义工组织,通过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提供学生团体支持,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
合理的预警和干预机制需要有配套的保障。
一是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参与预警和干预工作,保证针对性和专业性。
二是加强心理协助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学生心理协助小组或委员会,定期研讨和评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及时修正和改进措施。
大学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完善。
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评估预警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反馈意见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可以与相关机构和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为大一新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建立对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应对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学生的伤害,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校园内发生的所有心理危机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学生自杀行为、严重心理疾病发作、重大心理压力导致的异常行为等。
三、组织机构成立校园心理危机应急小组,由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组成。
小组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制定具体应对措施,并在事件发生时迅速响应。
四、预警机制建立校园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筛查和个案跟踪,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个体,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五、应急响应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小组应立即启动预案,按照以下步骤行动:1. 现场保护:第一时间对事发现场进行保护,防止事态扩大,同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2. 紧急救援:迅速联系校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紧急医疗救助。
3. 心理干预:由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必要时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
4. 信息报告:及时向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根据需要向公安机关报案。
5. 家长通知: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快通知家长,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6. 后续处理:对事件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防措施,并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关怀。
六、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心理危机应对的专业培训,并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七、预案更新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和应急管理的需要,定期对预案进行检查和修订,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结语:。
大学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实施办法
大学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有效预防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稳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任副组长,宣传部、保卫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工作部(处)分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负责人为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督促有关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提出决策意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在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初步评估,针对个案协助学院提出危机事件处理意见,并对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给予专业性的辅导和支持,对需要治疗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可疑精神障碍患者等协助学院做好转介、转诊工作。
(三)各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辅导员负责所管理班级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体工作,其他教师要积极协助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二、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存在心理危机倾向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关注与干预的对象。
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对象予以重点关注:(一)遭遇突发事件的,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侵害、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受到学校严重处分等情形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二)确诊或疑似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等疾病的学生。
(三)有自杀未遂史,或持续、强烈自杀意念的学生。
(四)有自伤、伤人行为或强烈意念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大学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
然而,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心理危机却可能悄然而至。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帮助广大大学生及时应对,保持心理健康。
定义心理危机在生活中,心理危机并非稀奇事,它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挫折、困惑,也可能是长期积累的焦虑、压力。
对大学生而言,面对学业压力、生活挑战、人际关系等种种困扰,心理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预警信号心理危机往往伴随着一系列预警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情绪波动明显,持续低落或焦虑失眠、食欲改变等生理异常表现社交退缩、孤独感加重对未来失去信心、消极想法增多当出现以上情况时,大学生需要引起警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处理方法在面对心理危机时,大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1.找到心灵寄托与朋友、家人分享内心感受,寻找心灵寄托,可以减轻压力,获得支持和安慰。
2.建立规律生活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结构和运动锻炼,有助于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缓解情绪压力。
3.寻求专业帮助如遇情绪困扰较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4.培养兴趣爱好参与自己喜好的活动,放松身心,调节情绪,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意义。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至关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善待自己,与他人沟通,注重生活质量,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
愿每位大学生都能在波澜起伏的求学之路上,坚强勇敢,温暖如初。
面对心理危机,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心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压力,注重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学校心理危机事件预警及处置预案1500字
学校心理危机事件预警及处置预案1500字学校心理危机事件预警及处置预案一、前言心理危机事件是指在个人或群体中出现激烈而不可预知的心理变化或行为表现,给个体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心理和社会负担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应对学校心理危机事件,预警和及时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学校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处置预案。
二、预警机制1. 教师和辅导员预警:- 搭建举报平台:学校建立心理危机举报平台,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在平台上匿名或实名举报学生的心理危机迹象。
- 建立观察机制:教师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学习状态等,发现异常迹象及时报告。
2. 学生预警:- 陈述法:学校定期进行心理教育,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主动寻求帮助。
- 测评工具:学校引入心理测评工具,在学生入学时和定期进行测评,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
3. 家长预警:- 家校联系:学校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问题。
- 家长讲座:学校定期举办家长讲座,教育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鼓励家长与学校沟通合作。
三、处置流程1. 事前准备:- 组织人员:学校成立心理危机事件处置小组,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保安等组成。
- 建立相应设施: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和急救室,配备相应设备和药品。
2. 事件接报:- 预警来源:接到教师、辅导员、学生或家长的举报或报告后,将其记录在案,并进行核实。
- 事件分级: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级,从轻微、一般到重大。
3. 事件评估:- 心理评估: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涉事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事件的紧迫性,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处置优先级。
4. 事件处置:- 个别干预: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帮助。
- 群体干预:对整个班级或团体进行心理教育和集体辅导,提升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措施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措施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大学生面临着新的心理压力和危机。
如何预警并及时干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议题。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以及干预措施进行讨论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
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焦虑、抑郁情绪、自卑心理等。
预警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身体症状方面。
例如经常感到疲劳、头痛、胸闷等,多次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等。
二是情绪波动方面。
例如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记忆力下降等,频繁出现易怒、焦虑、紧张等情绪。
三是行为改变方面。
例如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等,丧失学习或工作兴趣,不能集中注意力。
四是社交交往方面。
例如与人疏远、社交活动减少、退缩等,避免与他人谈论自己的情感问题。
以上均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一旦发现这些信号,就需要及时干预。
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学课程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平台。
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或者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
三是建立师生关怀机制。
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导师,应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在发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引导和解决,加强心理援助。
四是加强社会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奖学金、提供就业指导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五是加强家庭支持。
家长应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预警能力,及时干预和解决他们的心理危机。
为了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个社会应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只有以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呵护和关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有效预警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模版
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模版前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大量学生从各地涌入学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在情感和交往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压力,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有时甚至发展成心理危机。
所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重要。
一、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危机是指由于不良的生活事件、心理冲突、人生转折等引起的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突发性、瞬间性、紧迫性和痛苦性。
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和学校环境,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压力。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引起心理危机。
1. 生活压力: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家庭、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
如果大学生的课业压力特别大,常常需要做出很多决策,不能有效地平衡时间,就会增加心理负担。
2. 情感困扰:在情感方面,大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独、失落或彷徨,或者无法得到爱情或友谊的回应。
这些情感困扰导致的心理危机可能会更加严重。
3. 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的忙碌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包括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失眠等,并且可能导致长期的身体疾病,这也是心理危机的一个因素。
4. 处理不当的负面情绪:困扰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有很多,例如愤怒、焦虑、抑郁等。
而且,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因此负面情绪容易导致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板以下是一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板,包括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危机预警标准、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方法。
1. 心理健康现状(1)心理问题种类:患有心理疾病、生活中压力过大、人际关系问题、恐惧焦虑、缺乏自信和自尊。
(2)治疗心理问题:以吸氧、放松、心理咨询等方法对心理问题进行治疗。
(3)处于高风险状态:有轻微或严重心理问题;经常情绪不稳定,容易疲倦,感到情绪低落等。
2. 心理危机预警标准(1)高危状态: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困惑或挫折,很容易被打倒或得到通过毁灭性行为求救的想法。
(2)紧急状态:出现了行为异常,如自残、自杀等。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与干预方法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与干预方法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处于特殊成长时期的人群,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变化、未来发展不确定等多种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的问题。
为了及早发现和干预大学生心理疾病,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介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与干预方法。
一、早期预警方法早期预警是指通过一些指标或者表现来判断一个大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及时给予关注和干预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疾病早期预警方法:1.心理测评心理测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通过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特征,可以帮助发现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评活动,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2.学业表现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常常反映出他们的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业上出现明显退步、学习动力不足,或者成绩波动较大等问题,可能是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3.行为变化心理问题常常会导致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
大学生的行为变化包括社交活动减少、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剧烈等。
如果发现这些行为变化是持续存在的,可能需要引起警觉。
4.身体症状心理问题也常常会导致身体上的症状表现,比如失眠、食欲改变、体重波动等。
当大学生出现这些身体症状时,应该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二、早期干预方法早期干预是指在发现潜在心理问题后,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方法:1.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种常见的早期干预方法,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帮助大学生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免费咨询服务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及时的帮助。
2.心理教育与培训心理教育与培训是通过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方法。
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心理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3.亲友支持亲友的支持和关爱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缓解压力。
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浅析
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浅析引言: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由于心理压力、学业困扰、人际关系问题等原因,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出现异常的严重程度,若不及时干预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危机,建立相应的预警及干预机制,十分重要。
一、大一新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原因1. 特点大一新生面临过渡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他们需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种转变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大学的学业要求也较高,学习压力增大,很多新生无法适应,容易产生心理困扰。
2. 原因大一新生来到陌生的环境,经历离家的压力,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感到孤独和不适应。
新生的学习负担增加,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能力不足。
人际关系也是新生面临的挑战,他们需要与陌生人建立新的友谊,适应新的社交圈子。
二、预警机制在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1. 心理测试和评估:通过心理测量工具和评估表,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新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可以使用压力评估表、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
2. 观察和记录:通过观察新生的行为表现、情绪变化等,记录他们的心理状态。
如果发现新生经常消沉、自闭、情绪低落等,就需要引起警惕并及时采取干预。
3. 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互动:班主任和辅导员是新生最亲近的导师,他们可以通过与新生的面谈、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 心理教育:给予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可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形式的活动,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学会有效处理困扰和压力。
2. 个体干预:对出现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法。
3. 团体干预:建立心理咨询团队或心理支持小组,给予新生相互支持和交流的机会,共同面对心理困扰。
学院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方案
学院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方案一、引言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院需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的实施方案。
二、预警机制1.心理危机事件收集机制2.心理危机事件核实机制核实收集到的心理危机事件信息,包括核实事件的真实性、影响范围、危机程度等,确保干预资源的精确配置。
3.心理危机事件评估机制通过心理专家组织行为观察、面谈等方式,对收集的心理危机事件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判断事件的紧急性、危害程度,制定干预方案和措施。
三、干预措施1.个案干预2.团体干预针对班级或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学校应组织心理专家开展集体心理培训、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加强群体凝聚力和信任感,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3.临时干预当发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时,学校应组织紧急处置团队进行临时干预,该团队由护理人员、心理专家、教师和学生组成。
他们应迅速制定临时干预方案,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紧急救助,并协调其他相关资源,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四、预警反馈机制对参与预警的教师、辅导员、学生社团负责人等,学校应建立奖惩制度,激励他们及时反馈预警信息,以保障预警机制的有效运作。
五、健康教育与宣传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
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宣传海报、校园广播等方式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危机预警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意识。
六、评估与改进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估机制,对干预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心理学测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预效果和问题,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语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方案是学院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干预措施、反馈机制、健康教育与宣传以及评估与改进,学校能更好地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挑战以及职业发展焦虑。
面对这些困扰,一些大学生会陷入心理危机之中,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和处理成为了我们重要的任务。
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心理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通常是逐渐积累起来的。
因此,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我们需要留意以下几个信号:学习成绩下滑:当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明显下滑时,这可能是他们面临心理危机的一个信号。
学习成绩下滑可能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或压力过大所引起的。
情绪波动明显:大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情绪的极度波动,例如频繁地哭泣、愤怒爆发或沮丧消沉。
这种情绪波动是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
社交障碍:一些大学生开始有意回避和隔离他人,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或者与他人正常沟通交流。
这种社交障碍可能是心理危机的一个征兆。
失眠或多梦: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还会表现为失眠或多梦。
经常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或者做噩梦、梦境频繁,都提醒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
处理心理危机的有效方法一旦发现大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建立支持网络:我们需要帮助大学生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交网络,包括亲友、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等。
这个支持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作息、定期锻炼、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压力、稳定情绪。
学习调适策略:大学生应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并采取适合自己的调适策略,例如运动、阅读、写作、冥想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平衡和放松心情。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那些面临严重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供支持。
高校突发心理危机应急预案
一、目的与原则1. 目的:为了提高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应对高校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及时响应,迅速处置;(3)科学评估,合理干预;(4)部门协作,资源共享;(5)以人为本,关爱师生。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 各学院(部)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的危机干预工作。
4. 具体职责:(1)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办公室:负责接收、处理心理危机信息,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干预,定期汇总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情况。
(3)学院(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和恢复工作,及时向办公室报告危机事件。
三、危机预警与预防1.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
2.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师生心理状况。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心理辅导水平。
4.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危机。
四、危机响应与处置1. 危机报告:(1)师生发现心理危机情况,应及时向学院(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报告;(2)学院(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办公室报告。
2. 危机响应:(1)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心理危机干预预案;(2)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危机干预工作。
3. 危机处置:(1)心理辅导:为危机师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2)医疗救治:对需要医疗救治的师生,及时送往医院;(3)安全保卫:确保校园安全,防止事态扩大。
五、后期干预与恢复1. 后期干预:(1)对危机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2)对危机事件进行全面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生活压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危机事件也日益增多。
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机制,对于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形成原因1.1 定义心理危机指个体在面对剧烈刺激或重大问题时产生严重的心理紧张和困扰,丧失正常应对能力的状态。
1.2 形成原因学业压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课程负荷过重等。
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严峻,职业选择困难等。
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不顺利、孤独感等。
家庭问题:家庭不和谐、经济拮据等。
社会环境:传媒影响、信息爆炸等。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了解和准确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是监测和帮助其及时得到支持与治疗的关键一步。
2.1 情绪变化情绪低落:长期沮丧、消极情绪重。
情绪激动:易怒、暴躁情绪增加。
焦虑恐惧:持续焦虑、害怕人群等。
2.2 行为改变学习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社交问题:经常躲避人群、退缩不前。
生活问题:饮食不规律、睡眠障碍。
2.3 身体反应疲倦无力:经常疲劳感、精神不振。
头痛胸闷:频繁头痛、胸闷气促。
消化问题:食欲异常、腹胀疼痛。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方法3.1 提供支持与倾听听取意见和感受:给予关注和尊重,积极倾听大学生的话语。
提供安慰与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并直接参与帮助其解决问题。
3.2 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的情感支持与干预方式,获得合适建议。
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借助学校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参与集体讨论或咨询活动。
3.3 调整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适当摄入各种营养成分并形成良好饮食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时间,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注重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或其他锻炼活动,释放压力并促进身体健康。
3.4 培养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和应对方式,并进行有效整合调节。
高校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急方案
高校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急方案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等。
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构建一套完善的应急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策略和措施。
1.提供专业心理辅导服务在校园内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心理咨询师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并具备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
学生可通过预约或免费咨询等方式,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
心理咨询中心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工作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在学业过程中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技巧、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学会应对各种心理挑战。
3.创建互助平台和支持群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平台和支持群体,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分享经验、倾诉困扰的空间。
这些平台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例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论坛、组织心理支持小组等。
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相互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度过心理困境。
4.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学校应创造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并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指导。
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研讨会,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相关教职员工组成。
一旦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该小组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高校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急方案需要综合运用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互助平台、师生沟通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多种手段和策略。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应对心理困境的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心得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心得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压力过大,无法承受和应对,导致生活、学习和社交等多个方面出现问题的状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预防和及时干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起就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具备相关的心理保护知识和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培训和咨询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二、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大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需要获得来自家庭、同学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关爱。
学校可以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和交流,组织一些互助小组、心理团体,提供相互之间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三、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需要学会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交活动,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增强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四、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咨询和干预。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当地心理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和治疗服务,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及时帮助和支持。
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援助工作心理援助工作不仅仅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鼓励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组织志愿者团队,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例如开展心理支持小组、学生自助活动等,为其他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构建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往往面临着心理危机的风险。
心理危机一旦发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业、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学习压力过大,焦虑紧张
•人际关系问题,孤独无助
•情感困扰,抑郁消沉
•适应能力欠缺,自我认知困惑
4.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4.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问题及求助需求,有利于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
4.2. 心理测评工具
利用心理测评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5.1. 心理援助热线
建立大学生心理援助热线,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和辅导服务,及时疏导情绪,避免危机发生。
5.2.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心理调适的能力。
6. 结语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构建是当前大学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和干预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实施方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实施方案为加强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坚持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基本原则,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主要是通过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发现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引导心理异常的学生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援助。
二、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各系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XXX成员:XXX、XXX、各系院学工办主任三、心理危机干预对象(一)在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普查中,筛查出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伤)杀倾向的学生。
(二)在校园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有严重的学习障碍、环境适应不良或就业压力特别大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四)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
(五)因性格过于内向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六)因严重经济困难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七)有严重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的学生。
四、预警与干预措施(一)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危机情况进行现场评估,及时作出初步诊断,反馈给各系院分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共同做好跟踪援助工作。
(二)各系院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相关人员按照现场发生的情况形成信息——评估——反馈——防治的预警体系开展工作,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并且转介相关医疗机构。
(三)各系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学生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的发生。
(四)各系院处理危机干预工作要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有效干预,避免因处理不及时、不得当而激发或加重学生的困扰。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干预措施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干预措施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本预警机制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1、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2、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待人生,悦纳自我与他人,培养学生正确应对危机的方法。
让学生做到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4、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理解和宽容,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尤其在遇到困难时,同学之间有同情心、有耐心,能彼此支持,克服困难。
5、危机干预工作要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有效干预。
、工作目标1、心理危机干预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2、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大学生对危机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3、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难关,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4、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避免或减少学生中出现自伤或伤及他人事件的发生。
5、通过构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6、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大学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时期。
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等多重挑战,很多大学生常常处于心理压力过大的状态,时刻面临着心理危机的威胁。
因此,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并有效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警信号和处理措施两个方面着重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情绪波动明显:大学生如果情绪波动较大,时常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症状,可能是心理危机的信号之一。
学习成绩下降:突然出现明显的学习成绩下降,不同于往常的状态,可能暗示着心理压力以及其他问题。
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频繁遭遇矛盾、冲突,无法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可能需要引起重视。
生活习惯改变:骤然改变的作息时间、进食习惯、生活规律等都是可能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的信号。
社交活动减少:原本爱好的事物突然失去兴趣,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可能暗示着心理上的问题存在。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措施寻求帮助: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困扰时,可以向心理咨询师、辅导员或相关专业机构求助,及时倾诉、寻求专业建议。
建立支持系统:与亲朋好友保持沟通,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让自己不再孤单,能够得到有效支持与鼓励。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有助于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对于缓解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接受心理辅导: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学会有效的应对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处理至关重要,要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种常见且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支持机制以及培养积极的心态,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为大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浅析
大一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浅析大学新生心理危机是指在大学刚刚入学阶段或大学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生可能会面临适应困难、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压力,甚至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大学应该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及时帮助新生解决问题,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学校对新生的了解和观察,及时发现并意识到新生面临心理问题的迹象。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需要以下几点:1.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系统。
学校应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新生的心理状态、适应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能够对新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2. 建立学生档案。
对每一位新生建立完整的学生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等,以便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情况。
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辅导师,为新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扰和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指一旦发现新生存在心理问题,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心理危机的发展。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以下几点:1. 提供个案干预。
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辅导师应该根据新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案干预,帮助他们面对问题、调整心态,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2. 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新生学会面对问题和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加强宣传和推广。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推广等方式,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让新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和解决办法,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4. 加强学生管理服务。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包括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及时发现新生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大学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建立对于保障新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对新生的了解和观察,通过监测和评估系统预测和发现心理问题的迹象,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和个案干预,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宣传和推广,同时健全学生管理服务体系,维护新生的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
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
危机的成功解决有三重意义,个体可从危机中得到
对现状的把握,对经历的危机事件重新认识,以及 学到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有更好的应付策略与手 段。
18
危机干预的目的
Kenneth W. Sewell, NTU)
• 扩展求助者应变能力(coping)
30
应激
大多数个案遭遇了应激事件
有应激事件:72% 无应激事件:23%
情况不明:5%
应激事件种类比较分散,发生率超过5%的事件仅 有——
失恋:12.1
就业或考试:23.1 丧亲:5.5
31
如何判断自杀危机的程度
• 低(low)危机者出现孤独无助感受与低忧郁状态,
有模糊的自杀想法或计划,也有重要他人或支持 系统。 • 中度(medium)危机者开始出现无力与无望感,有 自杀的想法,开始酝酿或形成初步的自杀计划。 • 高度(high)危机者有明显心理上的痛苦,呈现高 度焦虑,否认有任何支持系统,甚至酗酒、吃药
26
大学生自杀的时间特征:结果
不同时段日均自杀率
全年 2006 2007 2008 2009 均值 5.8 4.1 6.3 5.5 5.4 寒假 20天 0 0 0 0 0 暑假 52天 5.9 0 1.9 0 1.9 春季开 5.1~ 学25天 5.25 12 4 12 8 9 20 8 8 20 14 秋季开 10.1~ 学25天 10.25 12 12 12 4 10 8 12 20 8 12
(三) 危机特征
危险与机遇并存
复杂的症状
成长的机缘
缺乏万能的或快速的解决方法
选择的必要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11
(四)危机反应
(1)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 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 (2)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 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 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 复知觉。 (3)行为方面:不能专心学习或工作;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 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粘着性;与社会联系破坏,可发生对己或 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 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 (4)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 (5)人际关系方面:不愿与人交谈或见面,人际关系恶劣,经常 责怪他人或孤立自己;与人沟通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6
主要内容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置策略
7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一)危机概念 (二)危机分类 (三)危机特征 (四)危机反应 (五)危机干预
8
(一)危机概念
有研究者将危机定义为:组织或
个人在无预警的情况下,突遭突发性 的重大事件,让组织或个人须立即下 决定来处理因应,否则会有意想不到 的重大损失与后果。
等生活失序情形并实际发展出自杀计划。
32
发生现状
-青少年自杀行为自我报告率
卫生部疾控局 精神卫生管理处 严 俊 2008年3月 北京
33
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时间: 2005年 18个省市 大学、中学 359个 初一到大四 (12-23岁) 21.3万学生 匿名 自填问卷
真想过(考虑过)自杀。
自杀计划:指在过去12个月内,不
仅考虑过而且认真制定过实施计划。
倾听
评估
行动 4. 检验可替代的办法 5. 制定计划 6. 得到承诺
1. 定义问题
2. 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3. 重新找回控制并给予支持
建立信任的关系
帮助者的行动连续谱
帮助者是非指导性的
当事人有能动性
帮助者是合作的
当事人有部分能动性
帮助者是指导性的
当事人无能动性 20
校园危机干预的对象
• 初级受害者:亲历了危机事件的人(如校园遭受
在宿舍自杀占43.2% ,校内自杀共占
72.7% 提示“熟悉”或“方便”是自杀者选择地 点的主要考虑。
29
大学生自杀的方式
高坠(跳楼)为主要自杀方式。
跳楼是主要方式(65.9%),其次是溺水(11.4%)和自
缢(11.4%)。
这几种方式都是致死性较高的方式。 结果提示”便利”、”可靠”是自杀死亡者选择 自杀方式的主要考虑。 似乎自杀过程中的身体痛苦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3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 加,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心理健 康方面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 些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尤其是自杀危机, 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新挑战,需要我们加强
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提早
预防和有效干预。
4
规律支撑
一般规律支撑人。
因为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
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其特
点是客观性,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5
一般规律支撑人
因为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 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其特点是客观性,普遍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是苦不苦、累不累、委屈不委屈,而是值不值。
痛苦、艰难、委屈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每一个不甘平庸的灵魂都是痛苦的灵魂。
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 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问题 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 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 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 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16
常见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9
(二)危机分类
※自然灾害(飓风、泥石流、火灾水灾、地震、海啸、
雪灾等) ※恐怖事件(美国9.11、校园枪击案、汽车爆炸案、 人质劫持案、劫机等) ※社会性事件(空难、海难、陆难、矿难、山难等)
※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禽流感、疯牛病、食物中毒、
流行病发作等) ※其他意外事件(自杀、他杀等)
10
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副主任
副主任委员
湖北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
2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 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 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 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所引发的突发状况、自伤或伤人事件;
• 感情纠纷引发的自伤、伤人与威胁恐赫等;
• 遭受或者施加性骚扰或性侵害事件;
• 其他:如课业挫折、压力过大引发的自伤行为、
学生连续意外死亡引起的校园恐慌、家长或校外
人士对学校的威胁恐吓等。
17
(五)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 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暴力者、自杀未遂者)
• 次级受害者:目击危机事件或危机事件中的救助
者(如置身现场的师生或警察等)
• 三级受害者:遭受危机事件非直接影响的人(如 受害者家属、同学)
21
高校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 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3、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支持的学生。 6、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8、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9、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 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10、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 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34
青少年自杀行为报告率-不同年级
自杀意念:指在过去12个月内曾认
真想过(考虑过)自杀。
自杀计划:指在过去12个月内,不
仅考虑过而且认真制定过实施计划。
自杀未遂:指在过去12个月内,曾
真正采取过自杀措施(包括未遂或 因自杀导致伤害而住院治疗)。
35
青少年自杀行为报告率-不同类型学校
男 生
自杀意念:指在过去12个月内曾认
境遇性危机: 指个人面临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时出现的危机。如失学、 失去亲人等。
存在性危机: 指伴随重要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内心冲突与焦虑。如人生意 义、人生目的、自由、快乐等。
14
大学生危机所引发的后果
由于高校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
第一种: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 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24
大学生自杀率分组比较:性别与专业
男女生自杀率比较(2006-2009)
男:2.30
女:1.65
(p>0.05)
文理科自杀率比较(2006-2009)
文科类:2.1 理工科类:2.1 (p>0.05)
25
大学生自杀率分组比较:学段
不同学段的自杀率: 研究生(2005-2009):4.2 本科生(2006-2009):2.6 专科生(2006-2009):1.0 (p<0.01) 学段越高,自杀率越高。研究生自杀率是本科生的 1.6倍;本科生自杀率是专科生的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