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成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
成语故事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

成语故事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
摘要:
一、成语故事介绍
二、好词好句摘抄与解析
三、读书笔记与感悟
正文:
【一、成语故事介绍】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宝库中,蕴藏着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这些故事既包括了历史人物的传奇事迹,也包含了寓言式的智慧启示。
阅读成语故事,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还能让我们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汲取古人的智慧。
【二、好词好句摘抄与解析】
1.成语故事中的好词:
(1)千锤百炼:比喻经过反复实践和锻炼,才能变得成熟和完善。
(2)刻苦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3)临危受命:在危急时刻接受使命,勇敢担当。
2.好句摘抄与解析:
(1)熟能生巧:故事中,主人公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成语的运用,体现了勤能补拙的道理。
(2)患难见真情:在困境中,才能看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3)智慧在于积累: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是需要不断努
力和实践的。
【三、读书笔记与感悟】
读完这篇成语故事,我深感受益匪浅。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情节引人入胜,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的成语,还领悟到了许多人生道理。
例如,刻苦学习、勇敢担当、团结互助等。
这些品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通过阅读这篇成语故事,我意识到积累好词好句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所学到的成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要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秘籍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秘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成语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成语词语不仅能够增加句子的表达力,还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的秘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成语词语。
一、积极主动,多读文章要想掌握丰富的成语词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文章。
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成语词语,特别是在文言文中,成语的使用非常频繁。
所以,同学们可以多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名著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词语。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做好标记,将不认识的成语词语记录下来,积累起来后进行复习。
二、制作成语词语笔记为了更好地掌握成语词语,同学们可以制作成语词语笔记。
在每次学习新的成语词语时,可以将其写在一张纸上,并附上其意思和用法。
此外,还可以将相似意义的成语词语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进行记忆和复习。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经常翻阅这份笔记,加深对成语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三、运用成语词语进行写作练习掌握了成语词语后,同学们要善于运用它们进行写作练习。
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成语词语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亮点。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可以使用成语词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形容人们在追求小利益时忽视了大的利益。
这样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质量,还可以巩固对成语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四、参加成语词语比赛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成语词语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组织成语词语比赛。
比赛可以设置成语词语的拼音、意义、用法等多个环节,既能够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在比赛中,同学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竞争,掌握更多的成语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掌握丰富的成语词语对于初中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制作成语词语笔记、运用成语词语进行写作练习和参加成语词语比赛等方式,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积累和运用成语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怎样积累成语

怎样积累成语
积累成语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
以下是一些积累成语的方法:
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可以了解到很多成语的出处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增强对语境的理解和把握。
在阅读中,可以注重对成语的解释和用法进行标注和整理。
记忆:记忆是积累成语的基础,可以通过反复背诵、默写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口诀记忆等。
归纳:将学到的成语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词汇库。
可以按照成语的出处、用法、意义等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记忆和应用。
实践: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尝试使用学到的成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成语竞赛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成语应用能力。
请教:遇到不懂的成语,可以向老师、同学或互联网上的成语词典请教,以获取正确的解释和用法。
总之,积累成语需要平时多注意阅读、记忆、归纳、实践和请教,不断积累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成语。
六年级成语积累及解释

六年级成语积累及解释
六年级是学习成语的重要阶段,通过积累和理解成语,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六年级成语及其解释:
1.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缺乏眼界和经验。
2.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 杯弓蛇影,比喻因多疑而产生的错误恐惧。
4.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5.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而不主动去争取。
6. 马到成功,比喻行动迅速,取得成功得很快。
7. 胸有成竹,比喻事先有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8. 画龙点睛,比喻在作品或事物的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的点缀。
9. 张冠李戴,比喻把不相干的人或事物混为一谈。
10. 一帆风顺,比喻一切顺利,没有阻碍。
这些成语都是常用且容易理解的,通过学习和运用它们,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同时,了解成语的典故和用法也有助于理解文化内涵和拓宽思维视野。
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文、阅读和写作,逐渐熟练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意义。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记忆法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记忆法成语是汉语中的特色表达方式,它们以简练、精确的方式传递深刻的意义。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积累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成语积累的记忆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一、联想记忆法联想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式,通过将成语与熟悉的事物或情景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成语“井井有条”,可以与井和条联系起来。
学生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口井边,井水平静如镜,而旁边放着整齐排列的细条,这样就能形象地记住成语的意思和形象。
二、分类记忆法成语的记忆量庞大,如果没有一定的分类,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混乱。
通过将成语按照主题或含义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以成语“亡羊补牢”为例,可以将其归类到“预防为主题”的分类中。
在这个分类下,学生还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等。
三、造句记忆法造句是巩固和应用成语的好方法。
通过编写自己的句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学生可以选择几个成语,然后尝试用这些成语编写句子。
例如,如果选择了成语“对牛弹琴”,学生可以写出:“他很聪明,但在对那个对牛弹琴的问题上,他的智商无法发挥作用。
”四、故事联想法成语背后通常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了解成语的来历和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以成语“掩耳盗铃”为例,学生可以了解到它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有个盗贼把铃放在耳朵旁边,然后捂住耳朵偷东西,结果被人发现。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来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五、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帮助记忆成语。
例如,学生可以观看成语教学视频、听成语故事的录音,甚至使用成语学习App。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接触和学习成语,提高记忆效果和兴趣。
总结: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采用合适的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成语的引用与解释

成语的引用与解释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它们凝练而深刻地传达着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人们在日常交流、写作甚至演讲中广泛地运用着成语,以便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成语的引用常常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同时也能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以下将回顾几个常用成语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一、画龙点睛画龙点睛,意思是用简练精彩的语句或者行动将整件事情或者文章推向高潮或者极点。
这个成语来自于古代画画的技巧,在画龙时,只要点上一颗眼睛,整个龙就会栩栩如生。
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用“画龙点睛”来形容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观点或者揭示的一个真理。
例如,我们可以引用这个成语来描述一个人在某个决定性时刻的行动:“当他们陷入迷茫的时候,玛丽突然提出了一个的建议,为整个团队指明了方向,犹如画龙点睛一般。
”二、珠玉在前珠玉在前,意思是指文章或者言辞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放在开头,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珠玉交易的习惯,人们在展示自己的珠宝时,总是将最漂亮的珠宝放在最前面,以便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强调文章的重点或者论点:“在这篇演讲中,他将他的创新理念珠玉在前,即首先解释了问题的重要性,然后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三、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意思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改进,使得事物更加出色,更加完美。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件已经华丽的作品上再添加一道美丽的花边的情景。
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描述某个事物的改进或者优化:“这款新手机在拍照功能上又有了锦上添花的改进,让用户在拍照时能够获得更加清晰、逼真的照片效果。
”四、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意思是指事情经过一番调查或者探究后真相大白。
这个成语来源于水退后孤立的石头,使得所有隐藏在水底的东西都显露出来。
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揭露事实真相的过程:“通过团队的努力,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揭示了案件发生的真实经过。
”五、一箭双雕一箭双雕,意思是指一举两得,一次行动可以达到两个目标。
高中语文成语积累大全

高中语文成语积累大全引言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具有固定的词序和含义,常用于修辞和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丰富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语文教材中常出现的成语,并附上使用示例,以供学生参考和积累。
一、基础成语1. 画龙点睛解释:比喻在事物的精要之处做点睛之笔,使其更加生动有力。
使用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最后一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篇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2. 推陈出新解释:比喻去除陈旧的东西,引进新的事物或观念。
使用示例:这个作品通过推陈出新的手法,吸引了许多年轻读者的关注。
二、修辞成语1. 如雷贯耳解释:比喻声音响亮而引人注意,形容名声大。
使用示例:这位歌手的演唱技巧如雷贯耳,每一场演唱会都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2. 如出一辙解释:比喻两种或多种事物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异。
使用示例:这两幅画的风格和技巧如出一辙,很难分辨出哪幅是原作。
三、古代文学成语1. 纸上谈兵解释:比喻空谈理论,不动手实践。
使用示例:他一直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去实践自己的理论。
2. 蓬头垢面解释:形容相貌憔悴,头发散乱脸上沾满灰尘。
使用示例:经过连续几天的工作,他蓬头垢面地出现在会议室,看上去非常疲惫。
四、积极向上成语1. 力挽狂澜解释:比喻力图阻止不良、危险的事情发展。
使用示例:在危机面前,他挺身而出,努力力挽狂澜,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 碧血丹心解释:比喻对事业、国家等坚定忠诚。
使用示例:他是一位有着碧血丹心的医生,为了救治病人,不惜付出一切努力。
五、文化常识成语1. 京城大律师解释:指在法律界有声望、地位高的律师。
使用示例:这位京城大律师在这个案件中担任辩护律师,以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当事人辩护。
2. 九黄十六茅解释:九黄十六茅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檐下的装饰物,用来遮挡阳光和雨水。
比喻庸俗、粗俗。
使用示例:虽然他是个乡下人,但他的行为举止丝毫不像九黄十六茅。
成语大全提升阅读理解的有效工具

成语大全提升阅读理解的有效工具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凝练而富有深意。
掌握成语对于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阅读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让文章更具表达力,增加趣味性。
本文将探讨成语的意义、用法,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成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成语是汉语言中由一组文字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表达特定含义的功能。
它们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了解和应用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成语可以代替长篇文字,简洁地表达出复杂的意思。
例如,“画蛇添足”,用四个字就能形象地表达出多此一举的含义。
其次,成语可以增加文章的凝练度和艺术性。
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如果作者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能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最后,成语能够表达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倾向。
通过运用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和传达的情感。
二、有效运用成语的方法1. 理解成语的意义:在应用成语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每个成语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只有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才能确保正确运用,避免出现错误的语用和逻辑。
对于一些比较冷僻的成语,可以通过字典、词典以及相关的文化书籍来了解。
2. 多读多记:积累成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可以通过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报纸杂志以及经典故事等,多接触和记忆常见的成语。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运用成语积累的方法,例如可以把遇到的新成语写在卡片上,每天复习几个成语,加深记忆。
3. 注意成语的用法:在文章中运用成语时,要注意合理的语境。
要避免生搬硬套,强行插入不适当的成语。
而是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倾向选择合适的成语,使文章的逻辑和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4. 运用成语进行联想:在阅读理解中,当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句子时,可以通过联想到熟知的成语来加深理解。
通过类比和比喻,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用意。
积累成语与俗语的方法与应用

积累成语与俗语的方法与应用成语和俗语是汉语言中流传最广、使用最频繁的两种表达方式。
它们既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又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智慧,因此许多人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成语和俗语。
本文将首先介绍一些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方法,然后探讨在实际运用中如何正确地使用成语和俗语。
一、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方法1.多读书阅读是积累成语和俗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成语和俗语,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智慧。
建议读者选择一些文化底蕴丰富、语言精湛的书籍,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这些书籍中的成语和俗语比较经典,有助于读者快速积累并记忆。
2.听音乐、观影视剧通过听音乐、观影视剧也可以积累成语和俗语。
流行音乐、电视剧和电影通常都会运用到不少成语和俗语,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重复听到或看到这些成语和俗语,有助于记忆。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辨别成语和俗语的正确使用。
3.参加语言讲座、读书会等活动参加语言讲座、读书会等语言活动,也是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有效途径。
在这些活动中,与会者会交流和讨论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成语和俗语。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成语和俗语,还可以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
二、正确使用成语和俗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和俗语后,如何在实际运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避免出现错误和引起误解呢?以下几点建议供读者参考。
1.了解成语和俗语的意义不同的成语和俗语有不同的意义。
在使用成语和俗语之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已经掌握了它们的正确含义。
如果不确定,可以通过查找词典或咨询专业人士来确认。
2.注意成语和俗语的搭配成语和俗语通常会与其他词语或语法结构搭配使用,例如“大红大绿”、“不可思议”等。
在运用成语和俗语时,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方式,避免出现不合适的搭配或语法错误。
3.避免死记硬背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方法中,有些人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成语和俗语。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总结语文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它们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广泛运用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
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阅读能力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成语的意义成语是一种在特定场景和语境下具有固定意义的词语。
通过掌握成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1. 意义的直观理解许多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字面上直观理解,如“画蛇添足”表示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一箭双雕”表示一举两得、一举两得等。
这些成语的意义往往与其中的字词有关,通过对字面意义的分析,可以迅速理解成语的含义。
2. 比喻和象征意义成语在语言中常用于比喻和象征,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狼吞虎咽”形容吃得非常快、贪婪;“捧心西装”比喻装束整洁得体等。
这些成语通过类比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丰富的涵义。
二、成语的用法成语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通过正确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和韵味。
1. 赋予语言生动性成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能够赋予语言更多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如,“一石二鸟”中的“一石二鸟”与“一箭双雕”的说法,都比直接使用“达到双重效果”更具有表现力和形象感。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语在文章中的运用可以增加表达的层次和深度,提高表达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更具魅力和说服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3. 丰富文章修辞手法成语在修辞手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丰富文章的修辞效果。
例如,“形容月亮”可以用“明月如银”、“月白风清”等成语来修饰,使文章更具美感和感染力。
4. 促进阅读理解成语的运用也常见于文学作品中,通过正确理解成语的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学作品的内涵。
同时,正确运用成语也有助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
通过理解成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通过灵活运用成语,可以提高文章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积累成语方法:集合法、接龙法、讲故事法-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对小先生来说有很大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先生浏览理解文章,而且对进步写作程度也有很大帮助。
现介绍几种积累词语的方法:
一、集合法
就是把含有相反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同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可以把含有相反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同,如:天长地久、翻天覆地、天高地厚、缄口不语、天涯海角、昏天亮地、天涯海角等,都以“天”开头;再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平分秋色、平铺直叙、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开头。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同,如:南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拥、冥思苦想等。
3.可以把堆叠的词语集合在一同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模糊约、地地道道、家家户户等。
词语积累的方法
二、接龙法
就是用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方式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
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
整——整装待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这类方法还有益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味,寓学于游戏当中。
三、讲述故事法
即用讲述故事的方法来积累词语。
有些成语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寓言的概括,有些成语来源于一则典故。
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牢了。
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闻鸡起舞、指桑骂槐、毛遂自荐、指鹿为马等。
小学生的成语积累

小学生的成语积累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成语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个阶段的努力积累,可以为将来的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如何有效地积累成语,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观察积累观察是积累成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发现其中蕴含的成语。
比如:看到妈妈很忙碌,就可以学习到“忙里偷闲”;见到老师多次在班级督促同学认真学习,可以理解“言传身教”等。
二、阅读积累阅读是积累成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了解其中蕴涵的许多成语和俗语。
比如:《三只小猪》中的“狼来了”、“铁窗汉子”等,都是常用的成语。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扩大阅读面,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
三、课堂积累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成语的重要环节。
老师在语文课上会介绍许多成语,小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听讲、朗读、课外练习等方式积极学习。
同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成语进行造句、理解成语的意义,提高学习成语的效果。
四、亲子互动积累家庭是小学生成语积累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玩猜成语游戏、编成语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学习成语的兴趣。
在日常交流中,家长还可以通过引经据典、举一反三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五、游戏积累游戏是小学生学习成语的有趣方式。
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成语游戏,比如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成语。
通过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成语积累量,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六、总结反思积累小学生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要注重总结反思。
可以定期复习、整理已学习的成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多思考成语的应用场景和意义,培养孩子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和方法,小学生可以有效地积累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识内涵。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成语积累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让孩子在成语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
高中成语积累及解释例句

高中成语积累及解释例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成语是语言中常见的固定搭配,它们通常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和引申义。
在高中学习阶段,积累和理解成语对于提高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并提供解释及例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成语。
1. 守株待兔【解释】比喻等待不切实际的幸运降临,不自己努力。
【例句】他整天只知道守株待兔,不主动积极找工作,怎么能成功呢?2. 杯弓蛇影【解释】比喻因为杯子和弓的形状看起来像蛇而引起的恐惧、疑虑。
【例句】他对每个细微的动静都感到警觉,总是杯弓蛇影的看待一切。
3. 杀鸡取卵【解释】比喻为一时的利益而毁掉长远利益。
【例句】这样频繁地剥削员工,简直是杀鸡取卵,最终将招致灭顶之灾。
4. 画蛇添足【解释】比喻多此一举,多余的努力。
【例句】这个方案已经很完美了,再添什么足都是画蛇添足。
5. 杞人忧天【解释】比喻无端担心,杞国的人担心天会塌下来。
【例句】别老是杞人忧天,事情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6. 青云直上【解释】形容人在职位、地位上迅速上升。
【例句】他凭借出色的表现,一飞冲天,青云直上,成为公司的总经理。
8. 走马观花【解释】比喻粗略、匆忙地从中观看,不能深入了解。
【例句】他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这个案件,对于其中的细节并不清楚。
9. 捧腹大笑【解释】形容笑得肚子都快要痛了。
【例句】他的喜剧表演让所有观众捧腹大笑,场面异常热闹。
10. 掩耳盗铃【解释】比喻自欺欺人。
【例句】他欺骗自己,掩耳盗铃,最终只是自食其果。
12. 出尔反尔【解释】说话或行动前后矛盾,不一致。
【例句】他出尔反尔的态度让人难以捉摸,无法信任他的承诺。
14. 螳臂当车【解释】比喻自不量力地冒险抵抗强大的对手。
【例句】他这种螳臂当车的行为注定是徒劳的,最终必将受到严厉打击。
15. 刻舟求剑【解释】比喻因古代盗贼窃剑后再回来盗取船划之木,结果犯了错误。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成语,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学习语文,积累一些成语,确实很有必要。
加上现在的教材,综合性学习、各种考试也把成语的掌握运用列入了试题的范围。
关于学习成语,必须重视日积月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花费了差不多一学期的时间让学生积累常用成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把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写出来,期盼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一、日积月累。
目标拟出以后,我就采取了一些具体行动来积累成语。
每节语文课之前,我都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成语故事”活动,即每节课上课前让学生上台讲5个成语故事,然后把5个成语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记忆背诵,下面的同学做好笔记,记在专门的本子上,人人参与,每个学生一学期大概可得到2次上台讲述的机会,一个学期就积累了近500个成语,随着活动的深入,学生逐渐养成了积累成语的习惯。
在阅读中能自然地把平时见到的成语都记录下来。
二、初步运用,初尝甜头。
积累了一定数量成语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我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文竞赛活动来巩固学生积累的成语,在活动中培养他们运用成语的能力。
(1)请你为《静夜思》这首诗中的20个字都组成一个带头成语。
(2)成语接龙。
即要求学生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连接成语,谁接到最后为胜,发给奖品。
如:大势所趋—趋炎附势—势不两立……(3)系列成语擂台赛,如:以“劳”字开头的成语有:劳苦功高/劳师动众/劳燕分飞……,有关诚信的成语等。
(4)用成语进行描物绘形写景比赛。
比如:描述一个人的相貌,让学生用成语描述出来;多媒体显示一个场面,一个情景,让学生用成语描述出来等等。
(5)赛写成语。
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来写成语,二分钟之内看哪组写得又多又快又好。
(6)成语故事大赛。
采取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用抓阄的方式任意抽取一个成语,要求讲述它的缘由。
(7)联词成段趣味成语比赛,在一个箱子里放置100来条成语,让学生用抓阄的方式任意抽取5个成语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中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积累和运用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掌握和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内涵。
下面是中学生积累与运用成语的有效策略。
一、积累成语的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成语众多,学习成语需要持之以恒,因此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是必要的。
可以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阅读原文: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名人名著,了解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内涵,从而掌握并积累成语。
注意这些文章的内容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3.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成语。
可以通过编写成语故事、设置情境对话等方式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使学习过程更富有趣味。
4. 制作成语卡片:将每个成语单词写在卡片上,并在背面写上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每天背诵一些成语卡片,可以在巩固成语的同时提高记忆力。
5. 制定成语整理表:整理成语,将成语按照主题或者词性进行分类,制作成整理表。
这样可以方便学生随时翻阅和查找需要的成语。
1. 根据上下文理解成语:在阅读文章和书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成语的使用。
这时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并积极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中。
2. 编写成语故事: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成语,编写小故事来运用成语。
通过编写故事,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3. 参与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和运用成语。
可以和同学、家人一起参与成语接龙游戏,通过不断接龙的方式来运用和记忆成语。
4. 写作中使用成语: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
可以通过背诵一些常用的成语,并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 注重口语表达:成语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写作中,还可以在口语表达中使用。
可以通过模拟对话,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在对话中巧妙地插入一些成语,增加表达的灵活性。
积累成语学习运用常见成语

积累成语学习运用常见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独特形式之一,它以简练凝练的方式表达了丰富的含义,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准确地运用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水平,还能够增加语言的趣味性。
因此,积累常见成语并加以运用非常有助于我们的语言学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
一、先由浅入深,掌握基础成语在学习成语时,我们可以从一些基础成语开始,逐渐扩大自己的成语储备。
比如, "一马当先",意为领导先行,引导大家走在前面; "画龙点睛",意为在作品中用简练的表达或者描绘一个重要的细节; "对牛弹琴",意思是把复杂的事情讲给不懂的人听,白白浪费时间。
通过多读多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成语,为以后的语言表达积累一定的基础。
二、广泛阅读,积累更多的成语阅读是积累成语的最佳途径。
我们可以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例如小说、报纸、杂志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储备。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解和记忆那些常见的成语,比如 "人云亦云",意思是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井井有条",意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能够迅速掌握更多的成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成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成语的运用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交流中,利用适当的成语能够更好地诠释自己的意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人十分了解自己的领域时,可以说他是“饱读诗书”,意为广泛阅读,学问渊博。
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非常自信时,可以说他有“胸有成竹”,意为有事先考虑好了的成果。
通过不断地尝试运用成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
四、注意成语的用法和搭配在运用成语时,我们要注意它们的用法和搭配,以确保自己的表达准确无误。
有些成语是有搭配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使用。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成语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可以提高交流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理解成语首先需要理解其内在的意义。
成语通常由几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含义,而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独特的意义。
因此,正确理解成语需要对其中每个字的意思有清晰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成语,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者相关的字典,了解每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学作品或者历史事件,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
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避免在使用成语时出现错误的情况。
二、掌握成语的用法掌握成语的用法是正确运用成语的关键。
成语虽然有独特的意义,但使用的方式和其他词语并无太大区别。
因此,在运用成语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语境相适应:成语的使用应该符合语境,与上下文相适应。
如果成语的使用与语境不符,可能导致误解或者产生歧义。
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语境来决定是否适合使用成语。
2. 用法灵活多样:虽然成语有固定的意义,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可以通过改变语序、增减修饰语或者结合其他成语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变通的同时要保持成语原有的意义和形象。
3. 注意成语搭配:成语在运用时,搭配的词语也需要注意。
正确的搭配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而错误的搭配则可能造成语言上的不协调或者不通顺。
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搭配的合理性,并且尽量避免搭配上的错误。
三、培养成语的运用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因此,培养成语的运用能力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积累。
1. 广泛阅读:阅读是积累成语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以及专门介绍成语的书籍,可以学到更多的成语,并且了解其正确的用法和意义。
高三如何积累成语

高三如何积累成语
1. 阅读经典: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文言文、史书等,能够帮助你接触到大量的成语。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注出遇到的成语,并查阅字典或相关资料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每天或每周的学习计划,安排一定时间专门学习和记忆成语。
可以选择一些成语学习书籍或资料,按照计划系统地学习。
3. 使用记忆技巧:使用一些记忆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住成语。
例如,可以将成语与相关的故事、形象或场景联系起来,通过联想来记忆。
还可以制作卡片或写下成语及其解释,随时拿出来复习。
4. 多做练习:通过做成语填空、成语接龙、解释成语等练习,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使用相关的练习册、在线资源或参加语文辅导班进行练习。
5. 与他人交流:与同学、老师或家人交流,讨论和分享成语的学习经验。
可以组织成语学习小组,互相切磋讨论,共同提高。
6. 日常应用:尽量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成语,这样可以巩固记忆并提高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可以尝试用成语写日记、作文或参与相关的语文活动。
7. 利用科技手段:利用手机应用、电子词典等科技手段,方便随时查询和学习成语。
还可以关注一些成语学习的公众号或网站,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积累成语需要时间和坚持,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毅力,相信你在高三阶段能够有效地积累和掌握更多的成语,为语文学习和应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语解读的技巧与方法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成语解读的技巧与方法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成语是中文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通过简洁而形象的字词组合,传递着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
然而,由于成语的特殊性,很多人在阅读和理解成语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语解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一、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是理解成语含义的重要基础。
成语来源于历史、文学、传说等各个领域,它们都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故事。
通过了解成语的来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例如,成语“画蛇添足”源于一则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多此一举;成语“打草惊蛇”则源于《战国策·赵策一》中的故事,意味着做事要谨慎小心。
二、寻找成语的上下文语境在阅读成语时,了解成语所在句子或语篇的语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分析成语所处的上下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时,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
例如,成语“一毛不拔”可以表示人吝啬小气,也可以表示人非常大方,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会有所变化。
三、注意成语的形象比喻和修辞手法成语通常采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在理解成语时,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其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来推测其含义。
例如,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羊补牢”就是一种典型的比喻手法,意味着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
成语“杯弓蛇影”中的“杯弓蛇影”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人过于敏感和多疑。
四、善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是我们的好帮手。
现在有很多成语词典和成语查询网站,可以帮助我们查找成语的解释、来源和用法。
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更系统地了解成语,并且及时解决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积累和运用成语最后,要想熟练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积累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注意观察和记忆成语,积累一定量的成语词汇。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我们适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增加文章或对话的韵味。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方法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方法语文学习中,成语和词语的积累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掌握丰富的成语和词语,不仅可以丰富写作内容,更能够提升整体语言水平。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积累成语和词语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名著,可以接触到大量精彩的成语和词语。
比如,读到《红楼梦》中的“草木知春不久归”的描述,可以理解其中的成语“草木知春”并学习其用法。
读到《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时,可以了解到“美猴王”是指聪明机智的猴子。
通过不断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会不知不觉地积累并运用更多的成语和词语。
2. 制作成语卡片制作成语卡片是一种互动、直观的学习方法。
可以将一个个成语和其解释分别写在纸片的两面,然后将这些卡片放入一个盒子中。
每天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尝试使用这个成语进行造句。
这样既能够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又能够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
此外,也可以创造一些游戏规则,如拼图游戏、竞赛等,让学习成语变得更加有趣。
3. 创设情境学习成语和词语往往都是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联的。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加深对成语和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选取一篇短文,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并解释其中的成语和词语。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个写作任务,要求他们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加深对成语和词语的掌握。
4. 制定积极的学习计划语文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学生可以制定一个积极的学习计划,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用于成语和词语的积累。
可以选择每天背诵一两个新的成语,并在语文课堂上主动提问和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同时,可以尝试每周写一篇成语和词语相关的作文,并请教老师或同学修改意见。
这样能够不断地巩固所学的成语和词语,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利用网络资源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来辅助成语和词语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成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
石狮三中附小杨晓枫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有人说:绞尽脑汁找比喻,不如人间一成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成语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各有妙用,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使言语简洁,增强表达效果。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主要运用了“记、练、用”这三字诀:
一、记
1、情境中识记。
(1)图片展示情境。
以图片展示情境,能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引起学生思维与感官的共鸣。
如学了“春天”的单元,出示春光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成语: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百花吐艳、争奇斗艳、鸟啾虫鸣、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学生理解图的同时也形象生动的识记了成语。
(2)以片断描述情境。
片断描述成语情境,与成语意思延伸紧密结合在一起。
如片断描述:走进超市,各种商品映入我的眼帘,我都来不及看。
让学生总结出“眼花缭乱”这个成语。
又如“沧海一粟”可这样描述: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我们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
2、联想中识记。
很多成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运用一个词带动一组词的积累。
如学习积累了“东张西望”时,可引出“左顾右盼”“瞻前仰后”等;学习积累“满面春风”时可引出“喜形于色、兴高采烈”等。
3、游戏中识记。
(1)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不要求多,每天两个就够。
在黑板旁开辟一块空地,让学生自由接,每天两个。
利用每节课前的预备时间让学生齐读,既熟记了成语,又保证了课前纪律,一举两得。
积累到一定量,让学生变换形式、节奏读:或小组接读;或男女轮读;或指名领读,再一组一组跟进;或快或慢,或高或低。
随着声势、
节奏的变化,学生读的酣畅淋漓,热情高涨。
这份热情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燃烧孩子们积累成语的欲望。
(2)成语猜谜
猜谜语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把猜谜语引到成语积累中,效果极佳。
比如:一(打一成语)。
谜底:接二连三
乖(打一成语)。
谜底:乘人不备
呀(打一成语)。
谜底:唇齿相依
伞兵(打一成语)。
谜底:从天而降
雨披(打一成语)。
谜底:一衣带水
笑死人(打一成语)。
谜底:乐极生悲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
谜底:缺衣少食
……
(3)比划动作猜成语
语文活动课的时候,让学生轮流比动作,其他学生猜成语。
看谁表演的生动形象,同学猜出的成语多,评出最佳表演奖。
比如一个孩子先伸出一个手指,接着向天空射了一箭,又伸出两个手指,最后从天空落了两个东西。
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一箭双雕”。
还有一个孩子把两只手放在头顶,做出了牛的角,又滑稽地拍了拍屁股,最后指了指天上。
答案是“牛气冲天。
”……这个形式新颖活泼,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理解记忆了成语。
二、练
1、成语替换
《师恩难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在教学时,我启发同学将画线的部分转换成成语,学生很快说出了许多个: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漫山遍野等。
在将语句转换成成语的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将原来的成语进行替换,例如《师恩难忘》中的“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让学生将“娓娓动听”换成别的成语,学生能说出: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声情并茂等。
这样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又能活化已储存的知识。
2、创设情境,成语填空。
学生不仅要积累成语,更重要的是会运用成语。
我常常创设情境,设计语段,训练他们运用成语。
如:
今天是国庆节,大街上热闹非凡,真是()、()。
瞧,舞龙舞狮队正向我们走来,他们()、();紧跟着的锣鼓队动作整齐有力,没有一个像南郭先生那样()。
我的好朋友小东在一边()地模仿起来,她那滑稽的动作惹得路人哈哈大笑,有人说:“‘西施’的确很美,可你也别()啊!”我想,这些演员之所以能有精湛的表演,这和他们平时()地练习是分不开的。
学生饶有兴趣地填着成语,激活了储存的成语,达到了灵活运用的效果。
三、用
1、给定主题,连词作文。
北师大版以“主题”为单元的教材编排形式,为“主题”积累成语提供了很多方便。
比如学了“春天”的单元,就以“春天”为主题积累成语,然后训练学生运用成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用上这些成语描述春天。
有一学生这样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山坡上,百花吐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可谓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河岸边,杨柳依依,微风拂过,柳枝摇曳,婀娜多姿。
游人泛舟河中,嘻闹戏水,欢歌笑语,响彻云霄。
遥望江南,烟雨濛濛,草长莺飞,莺歌燕舞,春意盎然。
啊,好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光啊!
2、激发想象,发展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在全班共读了《成语故事》后,可让学生模仿着挑自己喜欢的成语编成小故事,为学生提供一个让思维飞扬的大舞台。
让学生挑选所积累的成语来编小故事。
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位学生用“守株待兔”新编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是一棵残疾的桂树。
一年前的一天,电锯锯断了我的身体,也锯断了我所有美丽的梦想,只剩下深埋地下的树根和一截短短的树桩。
遭受如此不幸的不仅仅是我,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像我这样的兄弟们。
从前这里是一个郁郁葱葱的大家庭,如今放眼望去,只有高高低低的树桩。
我越来越感到生命正变得索然无味。
就在这时,兔子出现了。
她比我以前见过的任何兔子都要漂亮。
但她只有一只耳朵,好奇怪呀!记得那一天,兔子伏在我的树桩边,喃喃地诉说:“树桩兄,你一定很奇怪我只有一只耳朵吧。
我小时候,曾经被一个猎人捉住,
妈妈救了我,但我失去了一只耳朵。
我很伤心。
妈妈告诉我,如果在中秋那天晚上得到一片嫩绿闪光的桂树叶,就能实现一个愿望。
可是我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见到那片树叶。
树桩大哥,你是桂树吗?你怎么没有树叶呢?”
兔子是多么希望得到桂树叶啊,可我,却不能满足她的愿望。
我安慰她,也是安慰自己,说:“你知道吗,只要到了中秋月圆之时,月亮里出现了美丽的桂树,我身上的枝叶就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真的吗?那我们一起等待中秋,好不好?”
以后每天的傍晚时分,兔子都会跑来与我一起默默地仰望天空。
昨天,兔子说:“明天就是中秋了,我好害怕我们看不到桂树叶……树桩兄,我一定好好祈祷……”
中秋到了,可兔子却迟迟没有来。
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我焦急地凝望着远方。
良久,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个白点。
越来越近了,是兔子。
她在一览无余的土地上矫健地奔过来了。
突然,我看到附近有个黑影在移动,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我的心头。
“兔子,快跑!”我不顾一切地大喊。
可是,砰──兔子慢慢倒下了。
我呜咽着看着那个猎人乐滋滋地一颠一颠地跑了过去……
突然兔子又站立起来了,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她仿佛在大叫:“月桂树叶!”皎洁的月光下,亮晶晶的绿色的树叶在悠悠地飘落,她跑得那么快,那么快,一头竟撞在了我的身上,鲜血染红了那片月桂树叶……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学习语文,积累并会运用一些成语,确实很有必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积而薄发,学习成语,必须重视日积月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巧用“记、练、用”这三字诀,有效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运用成语能信手拈来,我想这才是教学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