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注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刺激物的新异性。
千篇一律、司空见惯的事物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
新异的东西则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绝对新异的
事物(即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如平生第一次见到的 骆驼、大象、斑马等;相对新异的事物(即已知事物 的新组合),如动物杂技中的猴拉车,狗坐轿,熊猫 擂鼓吹大号等,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其中相
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 来的。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要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要培养间接兴趣。
(3)要与干扰作斗争。
为了克服内外干扰,一是要在客观上采取措施,改善 环境,尽量消除无关刺激的影响。二是要在主观上自 我调节,增强意志,自主地排除干扰,从而保持有意 注意,直到完成任务。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适应性活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 朝向刺激物
1、侧耳倾听;2、举目凝视;3、凝神苦想
(二)无关运动的停止。
(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而且呼吸的时间也改 变。一般说,吸得更短促,呼得更长。 在注意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 等,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屏息”。
被试有两种再现方式
A.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受的信息,如 493, 627; B. 按双耳同时接受信息的顺序成对地再现,如 4,6;9,2;3,7。
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确再现率,但实
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 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20%。
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
(4)合理地组织活动。
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 注意; 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 注意; 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首先,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虽属两种性质不同
的注意,但它们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都是需
要的。
其次,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
• 结果发现,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项目。但对 非追随耳的项目,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 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 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 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
(2)布劳德本特(D.E.Broadbent)的实 验及结果 • 实验:给被试两耳同时呈现一定的刺激,如: • 右耳 左耳 • 4 6 • 9 2 • 3 7 • 呈现速度为每秒钟两个数字,然后要求被 试回忆并说出刚才所输入的是哪些数字
Welford(1952)通过实验证明,当相继快速呈现 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
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
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刺激呈现时间不
同步,简称SOA。
同长SOA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
激的反应要慢。Welford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 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 Welford的研究表明,人类信息加工系统同时完成 多项任务的能力有限。
模型”。
(二)过滤器模型的主要观点
1、注意类似于滤波器,它的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 筛选,从而防止容量有限的通讯通道超载。
2、选择性装臵使人能从几个有物理差别的同时性 信息中知觉一个信息。 3、滤波器是基于感觉特征选择信息的,同时也是 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
(三)过滤器模型图示
(四)早期选择观点
(三)注意的分配 1、涵义
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别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 象与活动上。
2、注意分配的条件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有一定联系
(四)注意的转移
1、涵义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影响因素 (1)原有事物引起的注意强度。 (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活动)的性质。 (3)对新事物(或活动)的理解程度。
(4)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注意选择后的集中(Focused Attention):
理解人在何种程度上,会选择哪些刺激信息而忽
略、舍弃另一些信息
2、注意分配(Divided Attention):了解人在注 意时,对刺激信息加工容量方面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 注意理论
• 一、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 二、反应选择模型 • 。。。
由于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对 所有进入感官的刺激都进行完善加工,所以,人们总是选 择重要的信息而忽略其他的信息。
因此,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
一、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
(一)代表人物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D.E.布劳德本特 (D.E.Broadbent)发表了《知觉和通讯》一书,对于注 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被行为主义心理学禁 锢了多年的注意问题重新又回到了心理学中。
四、注意的种类
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 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 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 种。
(一)无意注意
1、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 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 一种艳色,一股奇香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在喧闹的人群中大声说话,不一定能引起 人们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上轻轻的耳语 ,
(五)实验证据——双耳听音实验 在实验时,给被试两只耳朵都输入声音信息。被 试戴上一副耳机,每一耳机输入一条声音消息。实验 者要求被试只注意听其中一只耳朵得到的消息(这只 耳朵被叫作追随耳),并且要把从这只耳朵中听到的 消息用嘴复述出来。
• (1)E.C.彻里(E.C.Cherry)的实验及其结果 • 实验:让被试两耳同时分别听两个分离的实验材料, 并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追随耳)所听 到的项目,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 耳)。刺激信息结束时,要被试报告刚才所听到的 内容。
※儿童集中注意学习时,成人经常去转移他的注意,
会使儿童形成容易分散注意的不良习惯。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也叫 “ 分 心”,注意的分散是指在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下, 人们的注意离开应当完成的任务而指向无关的活 动与客体。
客观诱因:引起无意注意的某些无关刺激物转移 了人们注意的方向;
主观原因:因人的情绪、疲劳或疾病等情况引起 注意不稳定。
注意的选择出现很早。人们加工到达感觉记忆中的信息的容量 是有限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被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包围着。 可人的加工能力有限,所以尽管人感觉了这些信息,却不能对 它们都作进一步的加工,只有一小部分能受到注意而被进一步 加工,大部分很快丧失掉了。由于选择发生在对信息进行
深入加工之前,故而叫做早期选择的模型
注意的概述
1 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集中性
注意--------摄影
指向------取景-------选择摄影对象 集中------对焦-------调节对象的清晰度。 (3)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 心理过程而产生的,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但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
与注意的分散有本质区别的还有一种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注意强度或感受性的一种周期性变化, 它是由一种不随意的感受性变化引起的。
(二)注意的广度
1、涵义 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 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空间上的品质。 2、测量
人们用速示器测量注意的广度,即在0.1秒的时间内, 给被试者呈现一组不相联系的对象(字母或图形 等),被试能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其注意的广度。 成人在该时间内的注意广度一般为 4~ 6个孤立的外 文字母,黑色的圆点 8~ 9个, 3~ 4个无内在联系的 汉字。幼童一般为 2 ~ 3 个。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 ,他们的注意广度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3)鸡尾酒会效应
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与某人谈话时,你对周围 人们的交谈是不能识别的,但你对偶然传来的你的名 字是能觉察和识别的。 Moray(1959)发现,将一个刺激重复呈现给非追随耳 多达35次,被试不能识别和再现;但是将被试的名字 呈现给他的非追随耳,他是能够识别的。
二战期间,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当需要对来自 不同通道的多个信号作反应时,人的能力存在严重局限。
如:飞行员不得不注意舱内的许多视觉显示、飞机
外的视觉环境以及来自无线电接受装置的听觉信息。 地面人员也面临同样困难,雷达操作员更需要维持
高度警惕。
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研究者努力去发现人类在执 行任务方面所存在的更多的局限。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三)有意后注意
1、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 特征。 从发生上讲,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因习惯与熟悉 而发展起来的。 (1)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类型; (2)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也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刺激物的对比差异。
为什么有时学生在下面讲话,老师采取停止讲课的方
式?
差异越显著,越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越容易引起人们
的无意注意。如黑夜中的明灯,霜雪中的红梅,青滩
上的白鹤,帐本上的赤字,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
(3)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活动的事物,如草丛窜出的野兔,天空扑来的飞鹰; 变化的事物,如忽隐忽现的礁石,忽明忽暗的光线, 忽高忽低的歌声,忽抑忽扬的话语,都容易引起人们 的无意注意。
9 8 7 6 5 4 3 2 1 0 4岁 6岁 7岁 9岁 11岁 13岁
注意广度
儿童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
3、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1)知觉对象的特点。 一般规律是,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 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就越大;反之就 越小。 (2)人们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活动任务多,注意范围小 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
(3)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这种注意。
五、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稳定性
1、涵义
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所感受的事物或所从事的活动
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
2、影响因素
(1)客体的复杂性。 (2)主体的积极性。 (3)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4)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神经过程强的人,在完成不同智力任务时,大脑皮层 中的优势兴奋中心得到加强,活动的效率有时反而提 高;神经过程弱的人,注意容易分散。
对新异事物的影响作用更大。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1)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2)个人的知识经验。 自身了解的或经验过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
(3)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
1、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服从一定活动任务 的注意。
第三章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认知理论 第三节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第四节 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本章要求:(1)了解注意的种类和注意的两种加工过程; (2)掌握注意的认知理论与认知资源理论。 本章重点:注意的理论模型 本章难点:注意的理论模型 本章课时:6课时
第一节
一 什么是注意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 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 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对之加以调 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 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其他信息则不能 通过。
这种过滤器就体现了注意的选择功能。因此这种理 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由于此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 道只有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
三 注意的意义与功能
1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两种学习态度效果的对比: 学习 12个无意义 音节的次数 甲 乙 9 89 12 100
学
习
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度
注意学习,希望从速学会 随便看看,并不注意学习
2 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3 注意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
●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