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童年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搜集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3.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发明家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因而学生通过自行梳理,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学会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注意字的读音。
注意:“惩罚”中的“惩”,读作chéng,不能读成chěng。
“澄澈”中的“澄”,读作chéng,不能读成dèng。
“驱逐”中的“逐”,读作zhú,不能读成zhuó。
“困窘”中的“窘”,读作jiǒng,不能读成jǔn。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注意: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律、很庄重。
不怀好意:胸怀恶意,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3.指导书写:澄赋绞。
三、初读课文,找准“发现”。
1.默读课文,理解文意。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四、小组合作,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发现流程图如下:草履虫—鱼—青蛙—猴子—人。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执着探究
【课后小结】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激趣朗读。
1.齐读课文题目。
2.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1)结合自己的实际,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