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共21张PPT)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共21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想一想: 这幅图说明了什 么?
实行暴政
桀把人当坐骑
二、商汤灭夏
快速阅读课本第23页,找出商朝的建 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所在地?
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汤 都城: 亳(今河南商丘)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夏桀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商纣王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殷 殷 奄

河南安阳殷墟
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政治方面,设置管理各项事务的官员;建立庞大的
军队;拓展活动疆域。
经济方面,①农业有了显著发展,畜牧业也有相应
发展;②手工业中青铜器铸造是最重要的部门,商朝 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文化方面,商朝使用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字之一,商朝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 北师大版
妲己,周幽王宠信褒姒。
(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 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 广纳谏言;
(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 所抛弃。
朝 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夏 约公元前
2070年

阳城
重要事件
世袭制取 代禅让制

约公元前 1600年

亳→殷
公元前 1300年
青铜器 甲骨文
西 周
公元前 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分封制 礼乐征伐
东 公元前 周平王 洛邑 周 770年
末代 国君


周幽王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尧舜 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禅让制: 推举、才德 世袭制: 相传、血缘
公天下 家天下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四羊方尊
西周时期的铜铲、铜斧

















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 生这些变化呢?
课程标准: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殷朝)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夏
重要事件
末代 国君

西周 东周
一、“家天下”的夏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70年
2、建立者:

3、都城:
阳城(今河南登封少林寺)
4、重要事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
公天下
家天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 北师大版

问题:夏桀这颗“太阳”是谁“射落”的?由此步入 了什么朝代?
明确: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大败了桀,建 立商朝,定都亳,从此步入商朝。
小 结
夏朝开国是夏禹,
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 暴君夏桀被商取。
故事四:商朝建立后几度迁都稳定下来,经济发 展很快,统治地域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国 家之一。商朝后期纣王统治国家。纣王在殷和后 妃大臣嬉戏游戏。发明“炮烙之刑”,命人把铜 柱子放在炽热的炭火上,令反对他的人在柱子上 面行走,行走者站不住,就掉进火里被活活烧死。 他还将屡次进谏劝言的叔叔比干挖心处死。 问题:多行不义必自毙。商纣的暴政得到了怎样 的下场?取而代之的又是怎样一个生机的朝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 元 前
公 元 前 年
公 元 前 年

公 元 前 一 世 纪
公 元 一 世 纪
公 元 年
公 元 年
公 元 年
1002003源自0300200100
公元元年
B 1、“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开始是在 A、禹时 B、启时 C、汤时 D、纣王时 2、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的商王是 B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纣武丁 3、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独步天下,中国古代哪一朝 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器文明 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4、公元前2143年比公元前17世纪 D A、晚443年 B、早4430年 C、晚4430年 D、早443年
小 结
商汤灭夏建商朝,
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
故事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众之滨,莫非王臣。” 西周之王统治着众多的诸侯封地,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在当时,为了防备犬戎侵犯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 多座烽火台。如果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邻 近的诸侯瞧见,就会出兵来救周天子。周幽王时,王妃褒 姒不爱笑。为了取悦王妃,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各地的 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 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 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 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 “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 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王妃褒 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拍手大笑。隔了没多久,犬 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

历史: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讲义(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历史: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讲义(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桀把人当坐骑
(实施暴政)
(过渡)夏桀旳暴政造成了夏朝旳灭亡。
二、商汤灭夏(主要经过三部分来完毕)
本目旳学习首先可经过播放一段有关旳视频,让学生了解商汤灭夏、商为何屡次迁都等情况。经过阅读课文,比较商朝比夏朝进步旳地方。说说有关商纣王旳故事。
商朝旳政、经、文和夏朝相比有哪些进步?
(1)政治:商朝疆域有所扩大,建立了庞大旳军队。
一、农业:二、手工业:三、建筑业:
农作物品种增多,人工浇灌
分工较细,原始瓷器
开始使用瓦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西周
夏商西周旳更迭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西周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桀
约公元前1623年 汤 亳、殷 纣
公元前1046年 武王 镐京 幽王
三、学情分析1.初一旳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能够先 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旳兴 趣。3.本课旳知识点多又比较琐碎,但内容浅 显,可用表格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梳 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用嫦娥奔月旳故事导入新课)你懂得嫦娥奔月旳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旳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旳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旳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后来紧接着是哪个朝代呢? 下面我们就学这些内容。
(2)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旳原因并概括其 相同之处。过程与措施 (1)经过阅读和独立思索,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旳 归纳、概括和比较。 (2)经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旳兴 趣,加深对所学知识旳了解。

完整word版,《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

完整word版,《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

《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黛溪中学历史教师张桂玉,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课时为一课时,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思路与看法。

一、说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

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古代进入文明时代。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建立的基本史实及更替顺序,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明确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2.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的情况。

3.归纳出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夏商西周建立情况,培养学生归纳能力2.通过分析材料明确禅让制与世袭制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反映的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持续发展下来的国家。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确“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3.渗透保护文物的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夏商西周建立的基本史实及更替顺序,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②本课的难点是区分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

把它作为难点是因为这些历史概念的理论性较强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通过补充材料比较分析把抽象概念具体化。

二、说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

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17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尧舜 禅让制
禹启
世袭制 “家天下”
2
看谁最快
建立 者
建立 时间
都城 最后 一位王

启世袭制
约公元前 2070年
阳城

商 汤 约 16公00元年(前殷盘亳庚迁殷)纣
西周 武王
牧野
公元前 1046年
镐京
幽王
之战
灭亡
时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8
商 纣 王
9
10
11
2.武王伐纣
(武)征商,唯 甲子朝,岁鼎,克昏 夙有商,辛未,王在 阑师,赐有事利金, 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
12
西周的经济
一、农业: 农作物品种增多,人工灌溉 二、手工业: 分工较细,原始瓷器 三、建筑业: 开始使用瓦
13
褒姒
14
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
公元前 771年
3
▪二 里


殿



▪ 继承方式▪ :王位世袭
▪ 开始了家

天下
▪ 国家机构▪ :城堡、宫殿、军队、刑法、
监狱等
4
这是夏朝最后 一位国王桀,你认 为他的怎样一位国 君,你能预见到他 统治的结果吗?
桀把人当坐骑
5
6
河南安阳殷墟
7
商代的发展
商 代 石 人
商 代 玉 凤
商代玉人
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本课小结
分封制 天子
土地 臣民 义 务
按血缘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 民
统治阶级
礼仪教化 暴力镇压
被统治阶级
巩 固 奴 隶 制 国 家 统 治 政 权
奴 隶
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总结本课内容
想一想:下面文字各代表什么刑罚? 关 监 狱
铐 手
活 埋
割 鼻



夏 商

王位世袭制 (启、家天下)
禅让制(民主推举)
西周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假如你是周王,打 下了江山,建立了自己 的国家后,紧接着要做 什么事情? 考虑如何管理广大 地区,统治人民,巩固 政权。

西周
பைடு நூலகம்
假如你是周王,面对如此广阔的土地, 你怎样来治理国家?
• 思考:
• 1.奴隶社会有哪些阶级? • 2.夏、商、西周社会是依据什么来确定贵族、 平民与奴隶的等级身份的? • 3.什么人属于贵族、平民、奴隶?他们都有 哪些地位、分工?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2.各阶层由什么人构成? 地位、分工如何?
(1)贵族:
周王以下的诸侯、 卿大夫、士
(2)平民:
统治 阶级
被统治 阶级
隶属于贵族,是农 业和手工业生产部 门的主要劳动者
(3)奴隶:
来源: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
地位:毫无人身自由,常被用于赏赐、买卖、供品、殉葬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朝墓葬中的无头骨架
材料二:奴隶与马的换算
材料三:商朝戴 枷的奴隶佣
材料四:天子杀殉,众者数百, 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 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课件新课标北师大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课件新课标北师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滨,莫非王臣。
——《诗经》
西周的经济发展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 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戎犬
公元前
公元前 771年770年 平王
西周 镐京
洛邑
东周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浙江绍兴大禹陵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夏 商 西周
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国家

约公元前
2070年 禹
阳城
思考: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禅让制
世袭制
才德 推举
血缘 相传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桀驾人车
约公元前
1300年
约公元前

商 1600年

夏亳
商代瓷器
商代玉凤
商代铁刃铜钺
三星堆青铜人像
四羊方尊
甲骨文


牧野
公元前1046年
镐京西周 商
思考:商朝为什么会灭亡?它和夏朝灭亡 的原因有何相似之处?
议一议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
到什么启示?
(1)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 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西周 公元
时间
事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小结归纳: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学生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与学生共同画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板书) 大家看黑板,你们发现这节课所列出的时间和 以往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这 节课出现了具体的历史年代) 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同学们知道怎样用公元来纪年吗? 请同学们课后看“每课一得” ,并完成自我测评。 学以致用: 国家 夏 商 西周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指 导 学 生 绘 制 表格 培 动 动 的 力 养 手 脑 能
板 书 设 计
夏 商 西 周 的 更 迭
“家天下”的夏朝—公元前 2070 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禹传子---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汤灭夏
武王亡的相似之处,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缺点: 培养学生初步培养历史事件的能力
2
重点难点突破: .初一的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可以先布
指导 分析
阅读 归纳
课 件 展 示
教师 在学
1
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充分利用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知 识点多又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可用表格进 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点拨
探究
知 识 树
生 结 进 步 调 善
总 后 一 强 完
《第 5 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 力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 法 课型:新授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 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 明古国之 一,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 情感态度 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 价值观 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 史 的创造者。了解夏、商、 西周大量的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 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教学难点 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 教 具 资 料 准 教师准备:图片及音像资料 备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自 备 集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补充 温故知新: 学 生 教师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国远古人类的生产、 概 述 补充 生活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思考 一 单 启发 回答 元 学 习 心 得 情景导入: 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我 们现在的国家是何 启发 积极参与 时建立的?你知道我国历史第一个国家是怎 样建立的吗? 大屏幕展示 总体把握, 为新课做铺垫 课件 三维目标 展示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齐声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的时间是什么时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归 诵读 候? 纳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通 目标 2、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王位世袭制和禅让 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的 制有什么区别? 能力)。 3、了解商汤灭夏、商为何一再迁都等情况。 大屏幕出示 分 组 教师 4、比较商朝比夏朝进步的地方。 问题, 指导阅 讨 论 适当 5、说说有关商纣王的故事。 读 探讨交流, 解决问题 (体 个 别 引 导 6、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 得胜利? 会主动学习的乐趣, 学会 问题, 启发 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 有 助 7、夏、商 、西周的灭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启发 习)。 于 快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 引导 速 解 点拨 决 问 启示? 题, 提 8、了解西周的经济发展情况。 出 质 9、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 疑 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北师大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年级七科目历史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一、教材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

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等事件。

2、知道夏、商、西周建立的时间及更迭顺序。

3、能够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史实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教学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点难点教学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

五、教法学法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1.问题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他的贡献是什么?2.学习新课(1)“家天下”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后进行归纳。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具体的说,是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也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朝代。

通过对这三个朝代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首先,我们来讲讲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中期,约存在了400年左右。

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由于治水有功才被封为夏王的。

夏朝的最大特点是奴隶社会和青铜文化的兴盛。

夏朝时期,社会分化非常明显,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上层阶级占有绝对的权力和财富,而下层阶级则只能为上层阶级服务。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商朝。

商朝比夏朝长一些,持续了约500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录的朝代。

商朝主要是分为殷商和商周两个时期,其中,殷商是商王朝的前期,商周是其后期。

商朝产生了中国古代“王国”的概念,政治制度逐渐完成,社会经济也逐渐发展,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使用也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此时商朝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手工业逐渐兴起,青铜器和玉器的制作逐渐得到提高。

最后,我们来讲讲西周。

西周持续了约2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周朝成功的进行了西部地区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较为统一的政治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西周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业生产逐步提高,青铜器、玉器等手工业制品也经历了不断的升华。

在这个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封建文化的模式,开始出现“礼乐”、“五行八作”、“曾子四科”等封建文化体系。

此外,还出现了孔子、墨子和老子等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写课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国古代史主题是以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

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从夏朝国家的产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革,本单元是古代史上,中国开始走上国家社会的开端。

本课重点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发展,为本单元后续朝代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

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里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时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并依据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

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
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2、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个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大禹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

设置第二个问题,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

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

其次,板书,夏朝的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出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

并且结合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地图,认识到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通过设置问题: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次,通过提“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引出启继承王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让学生讨论书中“想一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认识到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第二个部分,板书,夏朝的发展。

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这之后,教师通过问题,夏朝就这样一直繁荣下去了吗?过度到下一个子目的学习。

2)在第二个子目“商汤灭夏”中,
首先,结合书本,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设置讨论问题: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

于此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族的强大,引导学生推断:商灭夏。

接着,板书商的建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商建立的时间、都城。

其次,观察《商朝形势图》,使学生认识到商代前期先后七次迁都,通过设置提问: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商代迁都的原因。

板书:盘庚迁殷。

通过地图册,使学生殷的地理位置。

再次,板书商代的发展。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学生在国家机构上的建设。

同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阅读部分,以及观察《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蚕》、《商代铁刃铜钺》,体会商代经济文化的进步。

3)在第三个子目“武王伐纣”中,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设置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纣的残暴。

接着提问:昏庸残暴的统治将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引出武王伐纣的事实。

板书:西周的建立。

学生归纳时间、都城。

接着,通过书本议一议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

其次,板书西周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诗经》节选及课文,提问: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还有哪些进步?学生讨论归纳西周在经济上的发展。

教师指出,西周经济的繁荣同样也是平民的劳动者所创造的。

再次, 板书东周的建立: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

归纳知识点: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3、小结:指导学生将本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标识出来。

4、〖巩固练习〗做配套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教案点评:
本教案采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

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