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

合集下载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影子银行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融资租赁、信托、理财、资管、网络借贷等形式,向金融市场提供融资、投资和风险转移服务,其本质是在银行系统之外,进行各种未被监管、委托、信托等形式的金融业务。

影子银行的主要客户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小额贷款市场,由于融资成本较低、流动性高等原因,吸引了资本的投入,同时也存在风险。

影子银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

自2007年发端以来,经过近十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规范金融机构以及它们的资产管理子公司的行为,对影子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未来影子银行将朝着规模更大、风险更低、服务质量更好的方向发展。

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它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和流动性;另一方面,不规范的影子银行业务可能会引发风险,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因此,要准确界定影子银行,建立监管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才能实现稳步健康的发展。

界定影子银行的几大特征:1、非金融机构。

影子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它的服务提供者不是银行,而是非银行机构,比如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

2、机构行为。

影子银行进行的是与银行同类业务,即经营储蓄、贷款、信用卡等,以委托、信托、借贷等形式提供金融服务。

3、融资方式。

影子银行借款提供方式相对灵活,形式多样,包括优先级债券、互助保险、资产证券化等,使其获得了更高的融资效率。

4、监管缺失。

影子银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监管缺失的产物,监管空白、监管数量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了非法资本和不规范金融交易的增多,为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影子银行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不少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因此,中国应在保持影子银行发展红利的同时,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对影子银行进行合规加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调研报告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调研报告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调研报告一中国影子银行:界定、成因、风险与对策(一)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1.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与规模估计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的始作俑者是美国著名债券投资机构PIMCO的执行董事McCulley,他将其定义为“一整套被杠杆化的非银行投资管道、载体与结构”。

美联储经济学家Pozsar等人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通过诸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债务凭证(CDO)与回购协议(Repos)等证券化和担保融资技巧进行融资媒介的机构”。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是,为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主体与活动提供信用媒介的体系。

欧盟委员会认为,与影子银行有关的活动包括证券化、证券借贷与回购。

中国监管机构迄今为止并未就影子银行给出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正式定义。

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采用巴曙松(2012)的最窄口径,即只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公司。

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这是目前讨论得最多最深入的两种形式;第二,这是过去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两种投融资形式;第三,这是中国影子银行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如表1所示,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的银行理财业务资产规模约为7.1万亿元,而中国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约为7.5万亿元。

而根据惠誉估算,2012年底银行理财业务资产规模约为13万亿元。

根据官方数据,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约为14.6万亿元,占到同年中国GDP的29%以及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1%。

根据市场数据,则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约为20.5万亿元,占到同年中国GDP的40%以及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6%。

表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2.中国式影子银行与国外影子银行的异同国外影子银行一般而言具有五个特征:第一,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导;第二,以证券化活动为核心;第三,具有较高的杠杆率;第四,主要依靠批发手段融资(例如通过发行ABCP);第五,购买影子银行产品的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摘要】中国影子银行是指那些不受传统监管机构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通常以资金融出、理财等形式进行金融业务。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逐渐扩大,风险也在逐渐加大。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来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监管不完善的问题。

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一旦出现风险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改进方向需要更加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风险领域的监管,并完善监管制度和标准。

需要重点关注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并加强监管以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类型、监管机构、措施、实体经济、挑战、改进方向、重点关注、加强监管、防范、关键。

1. 引言1.1 影子银行的概念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是指一种模糊边界的非正规金融活动,通常由非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融资和投资。

影子银行活动通常不受传统银行监管体系的约束,存在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影子银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传统银行体系的局限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传统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受到存款准备金比例、流动性管理和风险资本等监管要求的限制,导致部分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影子银行逐渐填补了传统银行无法覆盖的领域,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业务,满足了部分资金运作方的需求。

影子银行是一种在金融体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非传统金融活动形式,其出现既填补了传统银行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迅速,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1.2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中国影子银行是一种由非监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通常不受传统监管机构的监督。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在过去几年中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从2012年的42万亿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87万亿人民币,占中国金融系统的比例不断扩大。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一、影子银行的定义和特点影子银行是指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业务模式所构成的一种非传统金融活动体系,其与传统银行业务形态不同,主要包括信贷互联、信托、理财、资产管理等领域。

影子银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杠杆:影子银行通过资产和资金的杠杆操作,能够实现低成本融资和高收益投资,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2. 缺乏监管:相比传统银行,影子银行的监管相对较弱,资金来源不够透明,容易出现风险隐患。

3. 资金来源多样化: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甚至可以是企业和个人,具有较大的多样性。

4. 风险传导迅速:一旦出现问题,影子银行的风险传导速度较快,可能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1. 风险隐患:影子银行融资渠道多样,缺乏监管,存在资金来源不透明、风险难以识别的隐患。

2. 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种类繁多,资金投向复杂,可能存在信用风险,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可能对金融系统造成较大冲击。

3. 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在追求高收益的也伴随着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一旦出现大规模赎回,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4. 操作风险: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运作机制与传统银行不同,存在运作风险和管理风险。

5. 法律风险:影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监管真空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使得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进行监管和惩处。

以上种种风险,都威胁着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监管和管理影子银行,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有效监管和管理影子银行的风险,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综合运用了法律法规、监管制度、监管评估等多种手段,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

1. 法律法规:中国通过颁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影子银行行为的监管范围和准则,包括《非法定存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

3. 监管评估: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进行定期监管评估,通过风险评估、适度监管等手段,及时发现和应对影子银行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影子银行是指那些在金融体系之外、不受传统监管机构监管的金融机构。

这类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那些不受商业银行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投资信托、理财产品、国际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由于它们不受传统监管机构的监管,故被称作“影子银行”。

在中国,影子银行主要表现在三种形式上:一是银行透支,二是外部融资项目,三是信托业务。

银行透支是指商业银行可能存在的不合规的贷款行为,主要包括信用卡、贷款、保证金等业务。

由于商业银行放贷存在较高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放贷的资金无法按时收回,则银行的资本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

为了缓解压力,银行会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等方式向市场融资,这就成为了影子银行。

外部融资项目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利用这种方式筹集资金。

这种方式通常是将一个企业的资产包装成一个金融产品。

这些金融产品被出售给大众,资金用于企业的债务融资。

尽管许多公司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融资手段,但它同样存在着风险。

如果未来这些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那么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就有可能面临风险。

信托业务是最常见的一种影子银行形式。

信托公司通常是从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然后通过购买金融产品或者为企业提供债务融资来进行资产管理。

这些信托公司通常没有存款业务,但它们持有的资产规模很大,因此也对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于影子银行而言,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更高的收益率,但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

同时,由于缺乏监管机构的监管,如果遇到违规行为,资金的风险就会被加剧。

因此,监管机构也一直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以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中国影子银行报告2023

中国影子银行报告2023

中国影子银行报告2023引言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形式,也逐渐在中国崛起。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从事与银行类似或与银行有联系的金融活动,但并不受到银行监管的机构或个人。

本报告将分析中国影子银行行业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1. 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特点影子银行是指那些未受到传统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或个人,他们从事与银行类似或与银行有联系的金融活动。

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度融资杠杆:影子银行通常通过借贷和杠杆交易来获取利润,风险较高。

•较低的透明度:由于缺乏监管要求,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相对较少,投资者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影子银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包括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理财产品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中国影子银行行业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监管部门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近30%,到2022年底已经达到了约20万亿元。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2.1 高收益吸引相比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较低,中国影子银行往往能够通过提供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吸引投资者。

这使得许多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影子银行的产品中,寻求更高的回报。

2.2 金融创新影子银行通常能够通过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例如,资产管理计划、理财产品等,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

2.3 金融监管的漏洞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相对较为滞后,很多监管漏洞给了影子银行可乘之机。

影子银行的存在也是对传统金融监管的一种挑战。

然而,中国影子银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3.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挑战3.1 高度融资杠杆的风险中国影子银行的高度融资杠杆使得其风险相对较高。

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时,影子银行很容易受到冲击,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传染。

3.2 透明度不足相较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的透明度较低。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影子银行是指在金融体系内部,以银行业务为主导,但规模较小、管理较弱,且缺乏传统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庞大,对金融系统的稳定和金融风险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及监管措施对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1.信用风险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链条过长、资产质量不佳、违约风险增加等方面。

由于影子银行的缺乏监管,导致资金链条过长,当一家机构违约时,往往涉及多家机构。

部分影子银行运作模式不规范,风险管理不到位,导致资产质量不佳,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这些信用风险可能对金融体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2.流动性风险中国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链条脆弱、难以及时偿还债务等方面。

影子银行通常依赖短期资金来支持长期资产,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债务无法及时偿还,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

3.市场风险中国影子银行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投资者恐慌情绪高涨、市场波动大、资产价格波动等方面。

由于影子银行通常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导致资产价格大幅波动,进而对市场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4.监管套利风险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风险主要表现在规避监管、违规操作等方面。

受到传统银行监管的限制,一些机构利用影子银行的灰色地带进行监管套利,规避监管、从事违规操作,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1. 宏观审慎监管中国影子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主要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监测、监管框架完善、跨市场协调等方面。

中国监管部门通过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系统,监测影子银行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预防金融风险的扩散。

监管部门加强与其他市场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形成跨市场监管的合力,有效应对影子银行的跨市场经营行为。

2. 创新监管工具中国监管部门还创新监管工具,对影子银行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

包括加强对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要求,规范影子银行的投资行为,提升金融科技监管水平等。

中国的影子银行

中国的影子银行
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类银行”的金融活动, 即从储蓄人或投资者手中 获取资金并最终向借款方融资;其中大多数金融活动不受监管或仅受轻度监管
2007 有银行之实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
金融稳定委员会
影子银行体系广义上是指由在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其活动所组成的一个 信贷中介系统;影子银行体系狭义上是指上述系统中那些具有系统性风险隐患 2011 和监管套利隐患的实体及其活动;此外,影子银行体系还包括那些仅为期限转 换、流动性转换以及杠杆交易提供便利的实体(如金融担保机构、债券与抵押 贷款保险商以及信用评级机构) 2010 官方隐含提升的信用中介、官方间接提升的信用中介以及非官方提升的信用中 介都属于影子信用中介,而专门从事影子信用中介活动的实体即为影子银行
Copyright© lhjry
Slide 12
影子银行:定义与定位
金 融 理 论 前 沿 专 题
理财户通过银信合作直接购买信贷资产
理财户通过信托受益权购买信贷和票据资产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pyright© lhjry
Slide 13
影子银行:定义与定位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pyright© lhjry
Slide 15
影子银行规模估算
2012 年9 月末中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
金 融 理 论 前 沿 专 题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信托业协会、清科数据中心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pyright© lhjry
的信用扩张机制,并非欧美国家金融衍生产品无限放大杠杆的影子银行体系。

中国影子银行的典例

中国影子银行的典例

中国影子银行的典例影子银行是指在中国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之外,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为依托,在借贷、证券化、担保和支付等领域进行的金融活动。

以下是中国影子银行的几个典例:1.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常是由商业银行发行,以吸收存款和提供融资服务为主的金融产品。

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广泛,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

理财产品的收益通常高于存款利率,但风险也相对较低。

2.信托贷款信托贷款是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和要求进行投资和管理的行为。

在信托贷款中,委托人通常是企业和个人,而受托人则是信托公司。

信托贷款的利率通常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风险也相对较高。

3.委托贷款委托贷款是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银行,由银行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和要求进行投资和管理的行为。

在委托贷款中,委托人通常是企业和个人,而受托人则是银行。

委托贷款的利率通常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风险也相对较低。

4.典当融资典当融资是指借款人将其财产作为抵押品,向典当行缴纳一定的费用后获得短期融资的行为。

典当融资通常用于短期融资需求,如紧急支出、购买大件商品等。

典当融资的利率通常较高,但融资速度较快。

5.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是为借款人或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它们通常为借款人或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履约担保等服务。

担保公司的担保服务可以增加借款人的信用等级,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6.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活动的平台。

它们通常提供在线借贷、在线支付、在线保险等服务。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优点是便利、快捷、高效和门槛低,可以满足个人和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

7.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化为证券的过程。

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转化为证券的风险和收益,从而更好地分散风险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8.债券回购债券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在卖出债券后,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的价格买回同一债券的行为。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影子银行逐渐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影子银行是指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业务类似于传统银行,但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灰色地带。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杠杆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影子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影子银行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投资项目进行资金融通和运作的,其中包括信托、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化等。

由于监管不完善,影子银行常常面临信用违约和风险集聚等问题,一旦出现债务违约或者项目失败等情况,将对金融体系产生很大冲击。

流动性风险也是影子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影子银行通常以短期债务融资并投资于长期资产,从而获得利差收益。

但一旦影子银行面临资金流出的风险,由于其资产无法迅速变现,将导致其无法兑付债务,进而引发涉及金融风险的连锁反应,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杠杆风险也是中国影子银行的一大风险点。

影子银行往往通过杠杆操作扩大其盈利空间,但杠杆操作风险非常高。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影子银行的杠杆操作可能会使其承受更大的亏损,甚至引发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中国影子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是系统性风险。

由于监管不完善,影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风险集聚现象,当其中一家影子银行遇到困境,可能会引发其他影子银行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针对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

应建立完善的注册制度,对影子银行进行准入审查,确保其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标准。

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市场透明度,以便相关机构和投资者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有更全面的认识。

还应建立起监管部门与影子银行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及时了解风险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必须加强监管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指什么

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指什么

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指什么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

下面是为大家的影子银行的相关知识,欢送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尽管没有官方定义,业界普遍认为行使商业银行之功能,未受严格监管的机构,即为“影子银行”。

目前国内的“影子银行”,并非是有多少单独的机构,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躲避监管的功能。

如人人贷,不受监管,资金流向隐蔽,是“影子银行”。

几乎受监管最严厉的银行,其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信理财产品,也是“影子银行”。

目前“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中国银监会xx年报首次明确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

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银监会高度关注影子银行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防范银行体系外风险向体系内传导。

年报强调,从实践看,我国绝大局部的信用中介机构都已纳入监管体系,并受到严格监管,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包括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系统(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The Parallel Banking System),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影子银行”的概念诞生于xx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影子银行是指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所经营的资金融通业务,它们在与传统银行类似的风
险和收益的同时,规避对银行形象、信誉和监管规定的约束,因此被称为“影子银行”。

中国影子银行则是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宗商品和房地产为主的经济背景下,非银行类金融
机构来为各类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提供中短期融资支持的一种金融形态。

中国影子银行有一些特点。

首先,它们大多数为私募基金或民间借贷平台,与传统银
行之间竞争的同时又避免接受监管的束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它们具有风险
偏好高、运作流程复杂、融资成本高等特点。

好处在于,它们为某些传统金融机构做出更
大的贡献,为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并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


其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影子银行机构的融资费用一般比传统金融机构高出很多,如
果市场风险发生变化,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亏损。

尽管面临风险和监管压力,中国影子银行市场仍在快速发展。

在2017年的某一季度,中国金融稳定委员会主席表示,全国影子银行风险总规模已达到87.42万亿元,但近年来,中国政府正大力监管并推动去杠杆化,该领域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

有预测认为,未来中
国影子银行的市场规模可能会逐渐减小,而行业发展也会更为稳健、规范。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中国的影子银行指的是一种非传统金融机构,它们通常不受传统银行监管,并从事与传统银行相似的业务。

影子银行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传统银行的监管限制以及高利润的诱惑。

影子银行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监管来防范潜在的风险。

影子银行的风险在于其缺乏监管。

传统银行受到央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它们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和指导意见,包括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账户透明度等方面的规定。

而影子银行往往不受这些监管的约束,其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可能相对较弱。

这可能会导致资金过度杠杆化、风险集中等问题,从而增加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

影子银行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带来系统性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不受传统银行监管的限制,它们的业务往往存在较高的杠杆率和较大的业务规模。

一旦发生连锁反应的风险事件,可能会导致市场的恐慌和流动性危机,进而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严重冲击。

这种系统性风险可能会波及到实体经济,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

影子银行的监管也存在困境和挑战。

由于影子银行的业务形式多样化,监管机构很难追溯和监控所有的影子银行,从而导致监管漏洞。

由于影子银行涉及的风险和机制较传统银行复杂,监管机构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而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为了有效应对影子银行的风险,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央行出台了《影子银行组织及业务活动规范》等政策文件,规范影子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行为。

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通过开展监管合作、数据共享等方式,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控和风险防范。

还加大了对影子银行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金融稳定。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是影子银行的风险仍然存在。

为了更好地监管影子银行的风险,中国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提高监管能力。

还需加强对影子银行风险的预警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
影子银行是指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合作方,采用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和风险资本等金融工具,进行各种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影子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其主要特点是由一系列非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它们跨越了传统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的边界,因此具有高利润、高风险和高杠杆的特点。

在中国,影子银行多数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所组成,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

影子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金融租赁、债券市场、信托业、保险业、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承兑及再贴现、拆借业务、贵金属、外汇和人民币基金等。

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影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影子银行在市场中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使得其风险隐患逐渐暴露。

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都对影子银行展开了一系列重要的监管措施。

在2017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督管理办法》,将风险评估和计提缓释费用体系融入到了各项业务管理中,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

此外,还加大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对影子银行业务加强监管。

总之,影子银行是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范围广泛,并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在影子银行飞速发展的同时,监管机构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一、影子银行成因1. 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与金融市场的需求多元化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需求也愈发多样化,传统银行所能提供的服务已无法满足一些特定的金融需求,比如大额资产管理、跨境融资、财富管理等。

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以满足这些不同的金融需求。

2. 风险转移和规避影子银行的产生还与风险转移和规避有一定的关系。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多发性,使得一些机构或个人希望通过非正规的渠道来规避风险,从而使用影子银行代替传统银行进行交易。

这种转移和规避行为导致了影子银行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3. 利益驱动影子银行的产生也和利益驱动密切相关。

相较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通常以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成本来吸引客户和资金。

一些机构或投资者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愿意选择影子银行的金融产品,从而助长了影子银行的发展。

4. 监管漏洞影子银行的产生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有一定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受到严格的监管规定,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则相对宽松。

这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和产品逐渐偏离监管的轨迹,形成了一定的监管漏洞,从而诱发了影子银行的产生。

二、监管建议1.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应当通过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来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

明确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通过合理的立法和规范,来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

2. 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影子银行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还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和风险评估等手段,提升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影子银行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强化跨部门监管协调应当加强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形成监管合力,避免监管的盲区和灰色地带。

促进各相关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加强对影子银行的全面监管。

4. 规范市场秩序应当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秩序规范,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问题备受关注。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通过非正规途径进行金融活动的实体,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涵盖信贷、融资租赁、理财产品等,它既有规避监管的风险,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由于缺乏监管和透明度,影子银行也成为了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本文将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成因1. 银行业监管不完善在中国,银行对于小微企业和农村民众的金融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一些非银行机构就应运而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信贷活动向这些人群提供融资服务。

而这些非银行机构的存在,也成为了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利率管制制度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都受到了严格的管制。

这种利率管制制度导致了部分小微企业和民众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融资,于是它们就会转向影子银行融资。

而影子银行因利率较高,往往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3. 融资渠道不畅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有限,部分企业和市民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融资支持。

影子银行因其融资方式灵活且速度较快,成为了这些人群的首选。

4. 资本市场制度缺失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相对不完善,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渠道有限,这使得部分企业只能通过影子银行等非正规渠道获得融资。

影子银行因其融资方式不受资本市场制约,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以上成因使得中国影子银行得以快速发展,但也为金融风险和稳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应该加强对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和管理。

二、监管建议影子银行并非全部都是高风险和不正规的金融实体,一部分影子银行机构也承担着金融中介的角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应该建立完善的分类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进行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2.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影子银行机构的资产负债情况、信用风险等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通过数据共享和监管协作,加强对影子银行的跨区域、跨行业监管。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

中国影子银行成因及监管建议影子银行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再通过财务杠杆、套利、资产转移等方式进行投资运作的行为。

在中国,影子银行兴起的主要原因有三:一、贷款限制政策银行是中国主要的信贷机构,但由于政策限制,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遵守央行发布的宏观审慎标准。

为了规避监管限制,一些企业投资者通过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如影子银行。

二、金融利益驱动影子银行放贷的利润远高于银行,且相对容易实现收益,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市场。

尤其是在货币宽松政策下,利率下行导致银行借贷利率的下降,使得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三、监管规制缺失中国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规定较为模糊,有很大的空白。

由于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享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杠杆,可能给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带来风险,并造成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以管控影子银行的风险,下面提出以下建议:一、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建立一个既能引导市场行为,又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可靠信息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以验证和反映影子银行与金融交易中其他未能明显表达的信号。

二、推出高质量监管指引中国需要出台有助于影子银行监管的指引和制度,明确不同影子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和要求,对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强化风险准备金制度影子银行在借贷中往往侧重短期筹资和高收益的稳健,这使得它们会忽视风险准备。

为了缓解风险,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并确保影响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的一些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制度,限制风险的传导和蔓延。

综上所述,要防范和避免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和规制的制度,管控这一业务模式。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现状及挑战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现状及挑战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现状及挑战影子银行是指在金融系统之外、或者绕开传统金融渠道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活动,这些机构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并具有银行业务特征,但未受到传统银行监管的机构。

在中国,影子银行活动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担忧,因为这些活动可能给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安全带来风险。

因此,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中国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打击非法金融机构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影子银行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影子银行业务中的支付机构行为。

这些监管措施有力地提高了监管部门对于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能力。

其次,中国政府加强了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

监管部门要求影子银行机构及参与方必须按照规定披露业务信息和风险状况,以提高透明度。

此外,中国监管部门还要求影子银行机构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然而,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影子银行的业务形式多样,市场规模庞大,监管难度相对较大。

监管部门需要不断跟进市场变化,加强监管手段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影子银行业务。

其次,影子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边界模糊性,难以确定监管职责和边界。

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范围,避免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的情况出现。

此外,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与影子银行机构的合作,促使其主动提供相关信息,以提高监管效果。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监管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协作与国际交流。

与其他国家监管部门分享经验,学习其先进的监管经验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能力。

其次,加强监管科技的应用。

例如,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从庞大的金融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监管部门更好地了解和监测影子银行业务。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

监管挑战:如何 平衡金融创新与 风险控制,确保 金融市场健康发 展
中美影子银行监管体制和监管政策比较
监管机构:中国银监会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监管法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 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 监管方式:中国以行政监管为主,美国以市场自律为主
监管重点:中国注重风险控制,美国注重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影子银行风险管理的比较
美国影子银行风险管理:美国影子银行 风险管理相对宽松,监管机构对影子银 行的监管相对较少,银行自身风险控制
能力较强。
风险管理启示:中美影子银行风险管理 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加强影子银
行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管理:监管机构对影 子银行进行严格监管,要求银行加强风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案例的比较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监管案例:201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业 金融机构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通知》,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
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监管案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政府出台 《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
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国际监管合作:如巴塞尔协 议、金融稳定委员会等
国际监管协调:如全球金融 稳定论坛、金融稳定理事会

国际监管机构:如国际清算 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国际监管挑战:如பைடு நூலகம்境监管、 信息共享等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案例的比较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案例:2013年“钱荒”事件 美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案例:2008年次贷危机 风险特征: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风险管理:加强监管、提高透明度、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影子银行一、影子银行的定义及特征所谓“影子银行”,目前并未有一个明析的定义,但一般是指那些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行为。

影子银行系统(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The Parallel Banking System),它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平行,除了吸收存款外,“影子银行”经营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

“影子银行”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交易模式采用批发形式,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第二,由于其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进行的多是不透明的场外交易;第三,杠杆率非常高。

由于没有商业银行那样丰厚的资本金,影子银行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

该活动在2007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渐渐被人们重视,此前一直游离于市场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当前也无十分有效的监管方式。

影子银行可以分为三类:首先,就是影子银行本身,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SIV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第二类是应用影子银行方法的传统银行。

这些银行仍在监督管理下运行,同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支持,但它们也将影子银行的操作方法运用到了部分业务中。

第三类则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工具,主要是一些能够让机构转移风险,提高杠杆率,并能逃脱监管的金融衍生品。

“影子银行”是信贷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和大宗商品交易、杠杆收购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

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

二、影子银行之中国现状在今年中国的市场现实中,影子银行主要涵盖了两块:一块是商业银行销售得如火如荼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类信贷类产品,比如信托公司销售的信托产品,另一块则是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

由于定义模糊,统计口径不一,当前影子银行的规模,并无权威统计。

据有关市场人士初步估算,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存量大约在4万亿元左右,再加上信托产品,二者的规模大约在5万亿-6万亿元;至于民间借贷,根据中金公司在9月末发布的《中国民间借贷分析》研究报告中估算,至2011年中期,中国民间借贷余额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38%,占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

以此推算,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约在11.5万亿元左右。

而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2.91万亿元。

两相比照,则影子银行约占银行信贷规模的20%。

过去两年,在银行信贷总量调控过程中,在资金偏紧的大环境里,影子银行从占信贷总量的10%左右蹿升至将近20%的水平,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官娄刚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已经从一个边缘的、信贷补充的市场角色,成为经济体中的一个重要主力。

三、影子银行勃兴之原因(一)通胀持续走高,银行紧缩银根、中小企业资金饥渴。

2011年,中国金融业的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资金“跳”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各种渠道进入实体经济。

在我国,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他们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的开发,但是他们依然很难获得银行青睐。

很多金融服务体系仍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主体架构仍然是瞄准着大型企业。

银行常常以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放款。

“影子银行”则补银行的空缺,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民间借贷更多时候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是我国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影子体系得以发展壮大,是因为正规金融领域的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并保持在狭窄的区间内。

与此同时,拥有过多储蓄的企业家和其他富裕个人数量正在不断增多。

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值之际,他们无意把钱存入银行。

以民间借贷为例,其蓬勃发展的背景,是民间资金的大量沉淀。

资金要寻求保值增值,除了购买资产外,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拆借。

大型国企能以低廉利率从银行获得大笔贷款,中小民企则普遍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形成金融“双轨制”。

(三)影子银行”相当一部分业务被称“银行的影子”,它们灵活、充满创新意识,对当地中小企业的了解更透彻,能有效地解决传统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客观上弥补了金融机构某些职能的缺漏。

这个职能的缺漏是:中小客户的基础比较薄弱。

这些机构的“贷款无上限、利率无上限”只是摆设;实际上,行业里是有潜规则的,都是有上限的。

真正能够无上限地贷款的,往往是风险比较高的中小型客户;对这些客户,我国的大银行,尤其是国家级的银行,几乎没有能力把握,因为这些企业有特殊的生存环境,大型银行其实是没有和这些企业深层次打交道的经验和基础——这些客户的资金状况究竟如何、资产在哪里、营运状况如何,就连对它第一次摸底,恐怕难度都很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这个能力把握风险,真正了解这样企业的,往往是一些比较草根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因为它就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

民间信贷有很强的草根特质,确实处在金融食物链的最底层,不可能像大银行那样明目张胆地开网点,所以吸储能力非常有限,资金成本一定会高于普通银行业。

资金来源最便宜的方法就是吸储;如果没有吸储能力,那么就要从其他渠道来获得资金,这些渠道的资金成本自然会比较高。

就算拿到这么高成本的资金,它还是有办法发展和生存。

这就印证了它的存在和发展弥补了市场的需求。

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影子银行业,比较客观地评价它生存的市场环境。

这些具有很强的草根特质的、处在金融食物链底层的民间信贷,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因为有它存在的价值,弥补了现在正规金融机构所不能弥补的一些职能。

(四)投资者和银行的“双重需求”推动了理财产品发行爆发式的增长。

今年理财产品发行爆发式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

常规上,一季度属于发行淡季,但有统计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达到了3691款,同比增加1777款,增幅达107.71%;发行规模约计4.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2.92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规模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一半以上,发展势头迅猛。

银行理财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中间业务,不仅不占用资本,而且契合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理财、私人银行、投资银行等相对高端的新兴中间业务,银行拥有更多或者说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

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将加快推动银行经营转型,进而成为提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承担着缓解商业银行资金压力的任务,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与新增贷款存在着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有分析认为,由于目前银行大多将理财业务作为其信贷业务的重要补充,当收紧新增信贷规模时,银行会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并进行类似信贷资金的投放,因此会导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扩大。

由此一来,从这个角度上说,银行通过大力发行理财产品,加大表外业务规模来规避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严格的监管要求,也不是没有可能。

四、影子银行之影响由于大笔存款流出银行体系,而银行本身的存款也变得更加短期化和波动化,这将造成银行的存贷期限错配问题更加严重。

这已经是一种系统性的风险的萌芽状态。

尤其是时下许多公司“挂羊头卖狗肉”,做起高利贷生意。

今年6月,厦门发生“融典担保”资金黑洞事件,账面亏空37亿元,已然敲响警钟。

“影子银行”创新的工具以及隐秘的融资渠道,更让资金流动量极大增加,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令收紧银根的金融紧缩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影子银行,尤其是民间借贷这部分,是急需进行规范的,因为它已经做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占整体影子银行业大约三分之一。

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规范,之后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一)“影子银行”抬高资金成本,企业不堪重负有相关调研发现90%以上的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微型企业融资更为窘迫。

无奈转战民间借贷,但代价巨大。

据了解,浙江民间借贷的利息回报年利率已高达100%,而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还不到10%。

如此一来,关门大吉不可避免。

为了还上高利贷,企业通过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形成恶性循环。

许多担保公司和典当行也因收不回钱而倒闭。

特别是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非常紧张,一些房地产公司从社会上拿个几千万,每月利息要上百万。

(二)削弱宏调效果游离在监管体制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显然不在传统的货币银行体系之列,也不在央行的调控范围之内,但同样行使着货币银行的职能。

金融格局新变化昭示出,央行所能调控的对象和掌握信息资源日趋受限,是削弱央行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根本性因素。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孙天宏通过央行数据分析发现,“实际现在宏观调控的力度并不大”:2011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狭义货币(M1)余额2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2011年2月,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曾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

因此,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完整、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

(三)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潮,金融危机难测“影子银行”的大量资金不但扰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潮,这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引发一场前景难测的金融危机。

有报道称,曾经因高利贷泛滥而成为“宝马县”的江苏省泗洪县,在7月借贷大户“跑路”、停止付息后,出现高利贷市场崩盘情况,众多放贷人血本无归。

江苏省启东市在年中出现信用社员工当高利贷掮客,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出现离职、逃跑甚至跳楼等情况。

福建省厦门市今年连续爆出民间高利贷崩盘大案,涉嫌介入高利贷的既有担保公司负责人,还包括银行高管。

而这只是个案而已,试想若是全国性的大面积爆发,问题将何其严重?(四)风险链条将传导至正规的金融机构如果银行根本无法或者没有努力去了解和监控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银行就不能正确地评估企业是否滥用资金,不能把握贷款中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银行无法监控资金使用方向,就无法预测信贷资金回流的时间和金额,难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收回。

而当民间“影子银行”的体系遭到重创后,风险将通过链条传导至正规的金融机构。

五、影子银行之对策然而,作为客观上弥补了金融机构某些职能的缺漏的影子银行来说,其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对“影子银行”并不能一棍子打死,还是要做客观分析。

为何会出现“影子银行”?这是市场需求使然。

市场有丰富的金融需求,当商业银行体系难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时,“影子银行”体系就通过创新的工具设计和风险分散安排,使原先不能完成的融资成为可能,进而扩大了金融体系的效率边界及其所服务的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