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201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拟立项项目名单

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附件:201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拟立项项目名单序号申报学校课题名称课题主持人课题申报类型1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吴赴军重点2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学科内容为依托(CBI)的语言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杨志红一般3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MOOC的高师院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研究陈国玉一般4抚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危贵茂一般5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语文职业口语教学研究阮春梅一般6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邓鼎森重点7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e+”时代下微课在高职《寄生虫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廖园美重点8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品零加成”背景下药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陈达林一般9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互联网+”时代高职生厌学现状及成因与对策研究张小文一般10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周武兵一般t at i m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12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知识管理视角下妇产科护理工作室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赖素艺一般13赣西科技职业学院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CAD/CAM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潘有崇重点14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数据时代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李慧艳一般15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浸润式教学的运用研究赖芸芳一般16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研究---以数学课程为例李群芳一般17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英语文化教育新路径——课语整合式学习模式研究吴芳一般18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以《常用数学软件》为例陈清一般19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邵柏圣一般20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过程性评价在高师《学前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刘林娇一般21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赣南苏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问题研究高珊一般22共青科技职业学院高职航运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履行STCW 公约为例刘德辉重点23共青科技职业学院以赛促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航运专业为例邱敏蓉重点24共青科技职业学院“互联网+”MOOC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研究涂华斌一般25共青科技职业学院3D打印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陈隆波一般t at i m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27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卓越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路径探索—基于JA学院五年一贯制师范教育实证研究陈世芳一般28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井冈山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路径研究-以概论课为例段瑞一般29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研究——以JA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为例戴芳菁一般30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重构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重构研究刘靖宇重点3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大数据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准教学研究与实践付达杰重点32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陈洁重点33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有效教学视阈下高职审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唐琳一般34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财经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重构研究─基于MOOC手段的重构研究崔玲珑一般35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基于柔性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王胜华一般36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大学生财经素养》课程开发与研究李辉一般37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服务于学生能力需求的高职数学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徐思一般38江西传媒职业学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汤红山一般t at i mn d 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40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以印刷媒体相关专业为例于帆帆一般41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D诠释微积分的探索与实践鄢青云一般42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宋庆烁一般43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卢仕宏一般44江西工程职业学院财会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为例齐励一般45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基于“互联网+”可移动式双向视频技术在高职实训教学中应用研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陶莉一般46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陈虎重点47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平台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肖鹏一般48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点”舒萍华一般49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型本科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陈勇亮一般50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等数学立体化分层教学改革研究管永娟一般51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一对接,二融入,三递进,四平台”环绕融合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李晓云重点t i me a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53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应用——以江西某高职学院为例罗芳一般54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双创”环境下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江西某高职院校为例闵娟一般55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郭玉珍一般56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知行合一,推进五谷粮食画融入建筑室内专业教育研究占剑华一般57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在线即时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茶艺》课程为例李颖芬重点58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背景下高职《民航服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甘素云一般59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下《焙烤食品生产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钟军华一般60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元智力教学模式在《网络营销》课程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余露一般61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级会计实务》课程基于网络实时交互教学的新实践钟鸣一般62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王朝晖一般63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微信公众号高职公共英语课微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张江南一般64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VR技术在航空设备维修专业实训中的应用研究刘光军重点65江西洪州职业学院90后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践行研究——以江西高职院校为例陈静一般66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基于微观视角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刘玉一般t at i mn d 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67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应用技术型本科园林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研究曾斌重点68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高职林业“三定向”“学岗直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翟学昌一般69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主题教育模式下提升高职高专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研究与实践郑新瑜一般70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经济林栽培》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马小焕一般7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数据下《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杨运来一般7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徐航一般73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基于“项目导师制”的高职《城镇总体规划》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高信波一般74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基于国家3A校园景区平台的高职旅游专业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研究梁艳一般75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人文情怀培育研究罗冰玲一般76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视域下基于“移动学习+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办公自动化》课程为例顾冬娟一般77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动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探究刘曼一般78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文学欣赏》课程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黄素玲一般t i me an d 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80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装配式建筑方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李汉华一般81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微信为例吴一平一般82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建筑力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余晖一般83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匠精神引领下当代青年教师双师型能力自我提升方法研究陆志华一般84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翻转课堂在高职城市轨道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廖琳琳一般85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城轨交通供电专业“校线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贾颖莲重点86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叶津凌重点87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宣滨一般88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液压传动》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魏海燕一般89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SPOC视阈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谢静思一般90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技能大赛背景下《储配方案优化设计与实施》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安礼奎一般91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公路勘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谢艳一般t i me an d 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93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医养结合”模式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究糜玉芬一般94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智能校园”下高职法律类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毕绍斐重点95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依托校企联动“四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徐璟一般96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闵亚峰一般97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以主题酒店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教本科课程建设 — 以《客房运作实务》课程为例张安乐一般98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朱丽一般99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情境设计与创建研究彭先坤一般100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VR虚拟现实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实践熊必成一般101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高职语文教学文化传承功能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邹旗辉一般102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张雪丽一般103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王明生一般104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微课在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周淑华一般t i me a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106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新媒体条件下宠物临床诊疗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刘平一般107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基于生产导向的高职《家禽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尧国荣一般108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空乘专业为例刘辉重点109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互联网+”背景下移动学习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为例余青雪一般110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高职学院与普通本科院校联合举办职教本科的质量研究董小霞一般111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研究胡倩一般112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Flash”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余德润重点113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动物防疫与检疫》微课资源建设李莉重点114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余国华一般115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下对《动物药理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周升志一般116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吴俊萍一般117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性学习观念下的《古代汉语》课程多维教学模式探索吴春生一般118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个性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吕益贤一般a ti m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119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汉互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邓婷一般120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校音乐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江闽媛一般121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吴江一般122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验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高建新一般123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陆晓芬一般124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化观照法在古代汉语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聂辽亮一般125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应用移动学习平台创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研究——以超星学习通为例张全福重点126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基于设计思维教学方式的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课程开发研究徐桂珍重点127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黄碧雯一般128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基于美育素养提升的高职语文课程服务于专业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方庆青一般129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梁勇一般130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探究---以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何细平一般131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笔迹检验课程的师徒传教培养方式研究贾俣一般132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研究欧阳红一般t at i m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134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动画视听语言》课程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改革研究陈益品一般135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动漫元素参与下的高职思政新课堂研究刘元顿一般136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粉古彩特色班”模式下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应用研究赵芳一般137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群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能力研究张立群一般138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双元化”教学培养高素质陶艺技能人才的研究_李振华一般139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探究----以跨境电商英语教学为例黄秋鸯一般140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动漫专业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王谢玮一般141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程志山一般142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门爽一般14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长效机制研究黄明忠重点a ti m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144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外贸职业学院为例吴雯重点145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企业纳税实务》为例廖淑霞重点146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元素的构建与培育江景平一般147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创新创业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陶玲一般148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创业工作室环境下高职商务日语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高菲一般149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基于大数据的高职会计专业素质监测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周海军一般150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师生共建”模式下《基础会计实务》慕课的建设与实践研究魏春花一般151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商务英语翻译技巧》MOOC学习者学习效能研究魏华一般152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智慧旅游”背景下江西省旅游人才供给改革研究——基于校企协同视角郭珊珊一般15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基于现代学徒制《门店运营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杜艳艳一般154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信息化时代下微课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张帆一般155江西卫生职业学院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微视频教材与传统教材教学的对比研究胡洪都重点156江西卫生职业学院OSCE结合PBL在高职医学生内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吴荣叶一般157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基于SPOC平台的血液学检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涂丽娜一般a ti m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159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意象思维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回归运用及其配套网络教程开发饶斌一般160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姜玲红一般161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二维动画原理课程基于Unity3D开发平台的游戏化教学应用研究李嵩一般162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HTML5开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陈国荣一般163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水泥生产中央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钟海燕一般164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和MOOC背景下的项目合作学习在高职国际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吴薇一般165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案例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徐文宇一般166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果一般167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运营》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邱联章一般168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市场营销实务》课程在线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刘芳一般169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微信平台的《模拟导游》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冯平一般170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健美操课程为例付玮一般a t i me a 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172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车工》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与运用研究袁爱华一般173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基于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吴钰琳一般174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背景下项目驱动法在汽修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以《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为例罗贤亮一般175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朱双云一般176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萱重点177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医生英语听力SPOC教学策略研究王家华重点178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专科院校化学立体教材的建设与应用何丽针重点179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我校发展性教学评价探讨郏弋萍重点180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依托“微信+问卷星”平台的专科层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刘小龙一般181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非专业基础课学习心理分析与教学改进研究赵明一般182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于提高利用效率的药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探索陈慧一般183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案例分析结合PBL在临床专科局解理论教学的应用邱江一般184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的《即兴伴奏》课程改革与实践陶理瓅一般185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基于江西民俗文化视角下艺术院校舞龙舞狮远动发展策略研究》周升华一般t at i m。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篇11、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师工作的研究2、独立学院毕业生创业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3、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构建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4、创业融资、众筹平台转型与中国智造--以点名时间为例5、“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6、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7、基于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创业保障措施研究8、“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9、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10、财经类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11、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于云南省高校的视角12、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1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14、网店创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5、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6、大学生创业实训公司的成立与探索17、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18、人格特性与环境认知对高校学生创业态度的影响19、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研究20、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融资与众筹对接研究21、对农业创业致富的思考22、产品设计创新创业23、创新创业形势下农村大学生择业去向引领--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24、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研究25、大数据技术下创业型人才的胜任特征及培养机制研究26、电商带动的学生网络创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27、关于大学生生态养殖创业的国家优惠政策分析2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研究29、创新创业与商务英语内容依托式教学的“动”结合30、基于组织特征的创业型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研究31、泰州市“网店微商”大学生工作室创业模式构建32、大众创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33、基于大学生成长因素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服务模式探析34、互联网思维下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以年年家玻璃小铺为例35、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设计36、浙江沿海地区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37、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以粤东六所高校为例38、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能力研究39、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以璐芳美美妆创业为例40、大学生创业学习及教学课程支撑体系研究41、基于创业失败视角的逆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42、隐性知识共享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43、探析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四个核心44、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45、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经管类专业为例46、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模式的毕业设计新形式研究47、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体系研究48、基于SSH框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设计研究49、创新创业对湖北省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50、建设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体制机制51、国内外创业型社会企业对比分析52、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影响分析53、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54、高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帮扶机制研究55、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演变及其深化策略56、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公益创业的视角57、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探索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篇21、高校毕业生创业管理流程研究2、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管理研究3、大学生创业管理的对策与措施4、基于B/S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创业管理视角下体质健康服务企业的成长管理6、金江公司创业管理研究7、上海S有限公司创业管理研究8、某公司创业管理团队问题分析及对策9、旅行佳商旅网创业管理研究10、济宁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1、中式快餐企业创业管理要素的研究12、基于过程窗口的秦皇岛旅行社创业管理模式研究1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变革14、中关村IT企业创业管理研究15、阿尔麦迪公司创业管理研究与实践16、民营企业员工内部创业管理研究17、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18、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19、公司创业视角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20、高科技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研究21、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22、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原因与风险管理对策23、创业初期融资渠道分析24、浅析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的影响25、浅论天使投资对创业企业的影响26、浅析初创企业融资渠道27、创业者的融资方法总结与分析28、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对策29、创业的风险与防范分析.30、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31、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32、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33、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34、大学生网络创业途径与支持体系研究35、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探析36、大学生网络创业SWOT分析37、网络创业基本模式的特征比较38、浅谈大学生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39、初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及解决策略40、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管理对策研究41、支持内创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42、QY公司二次创业战略管理研究43、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44、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45、我国民办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研究46、集团公司创业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度与自主创新能力47、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48、DY分校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研究49、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50、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51、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营管理研究52、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机制研究53、东方教育公司创业成长管理案例研究54、泉州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研究55、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56、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创业关系研究57、H大学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研究58、治理视野下大学创业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59、我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管理研究60、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问题研究61、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机制研究62、创业团队中的信任管理研究63、创业团队理论研究文献综述64、论创业团队的规范化管理65、浅析创业团队的组建66、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67、创业者寻找产品市场的技巧分析研究68、创业者的融资方法总结与分析69、创业者素质胜任力特征分析70、浅谈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内部管理71、通过查阅有关史玉柱的创业史,写一份《读史玉柱创业史有感》72、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73、大学生创业资源整合机制初探74、创业型企业商业模式研究75、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76、天使投资在大学生创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77、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研究78、大学生创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79、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比较分析80、大学生创业融资策略探析81、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及对策82、创业融资渠道探讨83、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分析84、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85、大学技术创业过程融资行为分析86、论大学生创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7、创业期企业财务管理研究88、科技创业企业成长期的管理问题及对策89、成都德弗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业研究90、创业帮扶培训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91、M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项目运行管理研究92、创业导向、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93、中资企业国际创业风险管理体系研究94、我国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研究95、孵化器创业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6、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机制研究97、基于Timmons模型的创业风险管理研究98、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9、潍坊市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申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0、浙商职院创业园房屋租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的学理分析、现实选择及实践路径

第 30 卷 总第 146 期Vol.30 Sum No.1462021 年第 2 期No.2,2021广东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摘要】“专创融合”即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广谱式”和“嵌入式”是目前普遍认同的职业教育专创融合的实现方式。
基于外贸产业转型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现实层面分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具有必要性。
研究通过系统“嵌入式”方式,从人才培养目标深度融合、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师资队伍深度融合、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四个方面探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专创融合【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2X (2021)02-0093-07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专创融合”的学理分析、现实选择及实践路径刘灿亮 晁辉(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2018GXJK292);2018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GDJG2019136);2019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产业演进理论提升广州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2020GZGJ240)。
【收稿日期】2020-10-10【作者简介】刘灿亮(1982-),男,河南濮阳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晁辉(1977-),男,山东菏泽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一、引言“互联网+”时代以及后疫情时期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改变,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和外贸产业结构。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指导下,作为服务地方外贸经济发展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将创新理念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改探索

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改探索1.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性不足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虽融合了一定的时代元素,设置了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口语、英语泛读、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外贸函电、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导论、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但是未能充分体现创新创业的内涵。
即使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商务英语专业总的课程体系之中,课时数较少,而且多停留在通识性课程范畴内,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合不足,缺乏创新性。
2.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实践能力较弱,效果不佳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虽然重视学生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注重专业知识的输入及训练,但是学生课后依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考级、考证、考研中,商务英语实际操练方面主动性较差,因此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弱。
签约的实训基地虽然不少,但是学生真正能够前往实训基地接受实训的机会却不多。
商务英语专业在校内虽然有自己的专业实验室,但是操作内容多为简单的案例分析,与职场的实际工作差距较大。
3.学校投入不足,教师实践经历欠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虽然设置了自己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课教师,但在薪酬待遇及进修培训等方面没有太多的相关政策倾斜,专业教师很难有实践进修的机会。
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半是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十分匮乏,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很多专业教师讲起课来自己都感觉十分空洞,缺乏说服力,学生收获也不尽如人意,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不高,使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面临着“实践恐慌”的问题。
1.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建设。
英语语言基础课和商务英语专业课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主要方面,凸显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打好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语言功底的同时,使学生牢固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领域及涉及管理、营销、会展等多领域职场的实用技能技巧。
以《跨境电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探究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以《跨境电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探究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作者:***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07期摘要:课程思政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使专业课程更具有“温度”和“厚度”。
文章以《跨境电商》课程为例探究电子商务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在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实现全面育人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跨境电商;课程思政;思政元素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的思想价值引领主要是由思政课来承担的,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德”“能”教育分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各个高校在加强文化知识、专业能力教育的同时,也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就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推动,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构建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一、《跨境电商》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重要作用跨境电商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正力推的新型贸易方式之一。
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文件。
海关、检验检疫、国税、人民银行也相继推出了配套政策举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由原来的杭州1个城市拓展到了广州、深圳等13个城市,为跨境电商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已基本覆盖中国主要一、二线城市。
由于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上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我国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等专业,均开设了跨境电商类相关课程。
而《跨境电商》课程主要讲授了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跨境电商平台介绍、跨境电商视觉设计、跨境电商营销方式、跨境电商支付、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客户服务等方面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进行跨境电商实务操作的各项基本能力,为后续课程《跨境电商运营实务》学习奠定基础。
“创新创业”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探析——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为例

222021年28期总第572期ENGLISH ON CAMPUS“创新创业”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 实践教学探析——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为例文/汪云芳【摘要】相较于英语、翻译两大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作为广东省的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其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不足,我们可以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对其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wo English majors: English and Translation, Business English has acomparatively short development course. As a civilian-run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Business English in Guangzhou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some shortcomings on its practice teaching. Therefore, its practice teaching can be reformed from such aspects as optimizing programme specification, reinforcing teachingstaff construction and reinforcing its practice teaching so as to cultivate business English professionals with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Key words】“Commercial affairs”; Business affairs; Commerce【作者简介】汪云芳(1982.12-),女,汉族,江西寻乌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2020,,,。
“”,,,,RCEP ,,,,。
,。
,,、?,,,,“、、、、”,,。
1跨境电商实务课程培养目标,,64。
,“、,”,,,,,、、、,、,。
2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教材的不适用性,,,:;,。
《》,、Wish ,、Wish ,,。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SJA1405)。
作者简介:闫琴,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境电商。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闫琴(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332)【摘要】近年来,作为我国外贸增长亮点和重要驱动力,跨境电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但与之不匹配的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跟不上市场需求,尤其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极度匮乏。
文章以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情况,找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创业导向,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了课程教学改革中,提高课程质量,切实为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性;跨境电商;新发展理念中图分类号:F713.36-4;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2.18.47156,、。
2.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落后性,、Wish、、eBay,,、;、,,,。
,,,,。
2.3考核与评价的单一性,,、、、,,。
,,。
,,。
3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创新。
,、、、,。
,“”“”“、”。
,,,,、、、,,。
,、,、,。
3.2协调,“+”。
(1)、、,。
,,,。
,,,,,、,。
,。
,,,。
(2),、、、,,。
,,,,。
3.3绿色。
,、、“”、、,、、,,,、。
3.4开放。
“”,“”“”,、、、,、。
国际商务专业调整方案

国际商务专业调整方案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逐渐升温,国际商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之一。
然而,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商务专业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市场要求,本文对国际商务专业进行调整方案的探讨。
调整方案1.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国际商务作为一门复杂而全面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因此,要加强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此外,要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和调研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商务的真实运作模式和市场环境。
2.加强英语水平的培养在国际商务领域,英语是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可以设置专门的英语课程,加强听、说、读、写、译的培养。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国际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和应对能力。
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实际项目实践、商业实训、模拟经营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务技能,增加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已经成为国际商务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因此,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比赛、创业方案策划、实际项目开发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技巧。
结论通过以上改革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未来的国际商务市场。
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国际商务教育的建设和创新。
论技能大赛促进高职院校“探究和实践性”教学形式的改革

论技能大赛促进高职院校“探究和实践性”教学形式的改革摘要:技能大赛是依据行业岗位操作为背景,要求学生把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通过解决竞赛主题开展,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完成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习得的目的。
本文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在教学中借助技能大赛的平台,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为立论背景。
对目前高职院校中通过技能大赛所暴露出的教学环节中理实脱节、教学模块与实际岗位操作脱节等现象,提出相应的借助技能大赛开展有效教学做一体的教改策略。
关键词:技能大赛教学做一体创新创意创业基金资助项目名称:“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新理念实现的研究——以工商学院技能大赛促进‘探究和实践为主要教学形式新理念’实现的教学改革为例”。
项目来源: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手段之一——技能大赛,在推动实践性教学理念的落实及相应实践性教改的开展,发挥了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技能大赛是依据行业岗位操作为背景,要求学生把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通过解决竞赛主题开展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形式。
高职院校立足于学生的习得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做”统一,旨在使学生能在理性思维缺陷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性教学过程,感性获取理论知识,同时达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衔接效果。
同时技能大赛是满足目前市场对具有实际能力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本文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在教学中借助技能大赛的平台,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为立论背景。
一、高职院校的技能大赛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现状(一)技能大赛中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技能体验式教学形式的常态化技能大赛是依据专业特点同时结合岗位技能,由各相关院校、专业的在校学生参加的,以加强和提高职业技术能力的比赛。
不同类型的技能大赛,其活动主体是学生,大赛主题往往体现了当下最为热门的岗位技能、行业标准、市场需求动向,学生在参与技能大赛过程中充分体验了来自岗位、行业、市场的最新信息。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

15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刘学航1 蒋国庆2(1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彭山620860;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 要:实践课程教学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制度、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分析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措施和创新成果,为相关院校该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课程;创新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8-0152-03 [作者简介]刘学航(1984-),女,汉族,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商务、统计分析教学和理论研究;蒋国庆(1963-),男,汉族,四川成都人,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锦江学院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306、JG201311)。
一、实践教学目标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四川省近年来外贸高速发展、国际商务人才数量短缺、外贸企业青睐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人才和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内同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经验,邀请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将“基础实、专业精、重创新、强实践”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之本。
力求使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二、实践教学内容在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导下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两年进行修订和完善,最新修订的2015年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时和内容都有更新。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国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王新华 吴怡林(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摘 要]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工程,开始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契机,改革现有地方本科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创新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国贸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国贸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分析新文科背景下国贸人才的需求变化,研究新文科背景下,现有地方本科高校国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优化、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关键词]新文科;国贸人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跨境电商[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2)07-0132-04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Wang Xinhua Wu Yilin(School of Economics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Hubei Wuhan 430023)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launched the project 2.0 of the “Six excellences, one top”program, and began to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New medical”, “New agricultural”and “New liberal arts”in an all-round way.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we should reform the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tale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local universities, which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s, thus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The paper also stud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reform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from the ori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optimization of course system,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etc.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Local Universities; Applied; Cross-border E-Commerce一、引言2019年5月,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工程,开始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探讨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探讨【摘要】本文围绕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外贸函电课程展开探讨。
在探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在分析外贸函电课程的特点,探讨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并讨论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课程的实际应用。
在概括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启示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启发,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培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外贸函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概括总结、展望未来、启示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贸函电是外贸人员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函电的撰写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业务的顺利进行。
随着我国外贸企业日益走向国际市场,外贸函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外贸函电课程普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外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在当前大环境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入外贸函电课程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外贸函电课程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外贸函电撰写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外贸行业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外贸函电作为外贸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入外贸函电课程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外贸函电课程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未来在外贸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适应外贸领域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形势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广州航海学院为例

[摘要]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变化及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等新形势下,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势在必行。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应坚持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夯实专业基础能力、强化特色、突出创新等原则;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8)01-0034-04[收稿时间]2017-07-06[基金项目]1.广东省“创新强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编号:2016678)。
2.广州航海学院“创新强校”项目“国际商务专业论证项目(E320301)”。
[作者简介]唐宋元(1970-),男,湖南祁阳人,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航运经济与金融。
2018年1月January,2018University Education一、国际商务专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战略描绘了美好蓝图;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我国已分三批共批准建设包括沿海省市和内陆省份在内的11个自贸区,并在自贸区实行更加自由、更加开放和富于创新的政策。
“一带一路”及自贸区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使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和高度。
在此背景下,我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商务活动将更趋频繁。
在继续引进外来资金与技术的同时,我国将有更多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与国际竞争。
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离不开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才的支撑。
由于中外文化、政策、制度、法律、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我国“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更为复杂,面对的国际竞争也更为激烈,稍有不慎就有失败之虞。
国际创业(IE)研究评述--国际创业(IE)与国际商务(IB)

国际创业(IE)研究评述---国际创业(IE)与国际商务(IB)董保宝吉林大学130025Email:markruby@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国际创业研究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简要分析了国际创业研究的背景和国际创业的内容,重点探讨了国际创业和国际商务的关系,并指出了国际创业与国际化、创新以及公司业绩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创业国际商务国际化创新公司业绩1.引言世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已经促使所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业务。
为了从全球扩张中受益,这些公司需要在他们业务运作的过程中促进创业。
因而,国际创业(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简称I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Brush,1992[1];Hisrich R.D,1986[2],Mcdougall和Oviatt,1995[3])。
而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新生创业型企业(New Ventures)的不断成长(Bloodgood,1996)[4],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简称IB)的不断开拓,这就为研究国际创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2.国际创业的提出及内容在创业研究领域,国际创业(IE)是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大多数研究者主要运用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理论来定义和研究国际创业。
最早提出IE概念的是Morrow(1988)[5]。
Morrow认为,无论对于新企业还是老企业而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文化理解的逐步深入,使得进入那些原本陌生的市场成为可能。
然而,将IE研究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工作最早确是由McDougall、Oviatt和zahra来完成的。
McDougall(1989)[6]认为国际创业是国际新企业的发展或者其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起步阶段,这些新企业从其业务的初创阶段便将其经营看作是国际性的。
Zahra(1993)[7]将国际创业定义为在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对企业承担风险行为的本质和结果的研究。
国际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国际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教育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为他们提供多元的文化体验和丰富的知识体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国际教育为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在国际教育的环境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同学和老师。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能够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例如,在一个国际学校的课堂讨论中,对于同一个商业案例,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正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文化影响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当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他们便能够整合不同的观点,形成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想法。
丰富的国际课程和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国际课程往往强调实践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科学课程为例,学生可能不仅仅是通过书本学习理论知识,还会参与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环节。
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国际教育中的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如组织一次校园义卖活动或者设计一个环保方案,学会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等重要的技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过程。
国际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创新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国际教育课程体系通常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运用。
比如,在解决一个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时,学生可能需要运用数学建模来分析交通流量,运用工程学知识设计新的交通设施,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人们的出行习惯和需求,运用环境科学知识考虑交通方案对环境的影响。
基于跨境电商的国际商务专业特色研究r——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

基于跨境电商的国际商务专业特色研究r——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姜书竹【摘要】当前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传统国际商务模式造成了冲击,也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基于跨境电商的专业特色,开展仿真实训,有利于提升学生创业和就业能力.具体培养措施包括修订培养方案、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材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和引入社会资源.【期刊名称】《对外经贸》【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3页(P142-143,160)【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商务;专业特色【作者】姜书竹【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即便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我国对外贸易也只是在2009年发生短暂波动,随后又恢复持续增长。
如表1所示,2014年我国的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额分别达到19580亿美元、23423亿美元和430034亿美元;利用外资(FDI)从2010年起每年都超过10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OFDI)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265亿美元迅速扩张到2014年的1231亿美元。
伴随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
我国迅猛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需要大量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和相关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必然会使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在线支付方式的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阿里巴巴、亚马逊、敦煌网等电商平台为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了机会。
跨境电商不仅包括B2B模式,也包括B2C等模式。
据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显示,2014和2015年跨境电商增长均超过30%。
跨境电商有别于国内电商业务,也不同于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模式,需要同时具备国际贸易知识、跨境电商相关知识和较高外语能力的专业人才。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1112020年10期总第502期ENGLISH ON CAMPUS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文/周颖莹在党的系列政策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我国逐步迈入了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各类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作为其生存之根本,得到了高度重视。
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面对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创业为之职业发展开通了新的道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势在必行,而工匠精神作为成功创新创业必备的品质,其教育践行亦是至关重要的。
一、工匠精神和商务英语双创教育的关系工匠精神连续两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且,近些年频繁出现在国家领导人讲话及重要的会议文件当中,这足以看出当下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以及弘扬的重视程度。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
所谓工匠精神即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总结下来包括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及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等。
因此,创新创业精神融汇于工匠精神体系当中。
客观维度上讲,在高度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得益于国家政策引导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迎来了巨大机遇,但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获得成功并非易事,需要工匠精神的有力支撑。
工匠精神是商务英语双创教育的重要内容组成,其有效融入至关重要。
二、 商务英语专业双创教育现状商务英语专业双创教育的展开,得到了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其在实践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要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训练,尤其是【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持续攀升。
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概述了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然后讨论了跨境电商与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的融合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与跨境电商结合的实践案例。
接着分析了教育与实践融合的问题与挑战。
在阐述了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更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实践、教育、挑战、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传统的国际商务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创新创业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如何将这两种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挑战。
在教育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将跨境电商的实践案例融入到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如何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国际商务专业教育也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跨境电商融合,对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跨境电商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提升其国际商务能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因子取得广泛共识并摆在了突出位置。
我国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办学历史尚不久,相关教育教学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而关于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什么和如何改的观点纷繁复杂、实践各有不同。
宁德师范学院作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资源禀赋有着自身显著特征,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不论在教学科研投入、师资力量、生源素质还是在交流平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专科、高职类院校相比,生源质量、办学规模条件、教育服务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其他类别高等院校在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上具有明显差别,国际商务专业的属性和人才培养规格也具有自身特点。
因此,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个案,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宁德师范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条件分析在福建省“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宁德国际商贸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宁德师范学院开办了国际商务专业。
自2016 年国际商务专业招生以来,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已顺利展开,尤其是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配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奠定了基础。
(一)专业建设聚焦应用型,创新创业氛围渐浓宁德师范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致力于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以培养适应时代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理念为指引,既区别于老牌综合性高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倾向,也不同于高职院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侧重,旨在探索培养市场缺乏的“专才”与“通才”之间的过渡性应用型人才。
经济管理系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团队持续关注创新创业,保持了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济管理系学生对创新创业有着极高的热忱,且不断投身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创新创业相关赛事,取得优异成绩。
比如2017 年香港国际创新创业展金奖和铜奖,学创杯2016 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赛二等奖,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较高国际商务专业通过“深挖潜”、“引进来”等方式初步建立起了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专业背景涉及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创新创业管理等领域,多名年轻专任教师具有英、美、日、俄、新加坡等海外留学背景,还引进了台湾地区的优秀博士,聘请了福州大学、宁德XX局和宁德港务局等单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咨询顾问。
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养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
(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成效初显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在校内实训场所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
经济管理系建立了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包括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一)、电子商务实验室(二)、市场营销实验室、服务外包实验室、物流与供应链综合实验室等 6 个功能实验室,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供了仿真模拟条件。
本专业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已在校外建立了众事达(福建)信息技术XX公司宁德分公司、宁德市蕉城区电商产业园等实习实训基地。
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造条件。
此外,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主体性、能动性,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与管理学社等学生自治组织;利用UUstar 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校园特卖;引导鼓励学生开设淘宝店等。
努力为学生提供平台支撑,孵化创新创业优秀项目,点燃创新创业热情。
二、宁德师范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一)改革目标宁德师范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调整专业办学定位,明确服务?o蟮幕?础上,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需求衔接,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资源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教学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积极进行理论开拓与实践探索,努力形成一系列操作性、时效性强的做法及经验。
(二)改革内容1.制定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
在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经济管理基础+语言工具”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框架基础上,拓展构建起“国际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经济管理基础+语言工具+创新能力”的新架构。
坚持以培育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抓手,坚持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职业需求相衔接,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相结合。
通过界定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凝炼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如商务能力、管理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逐步确立以经济管理知识为基石、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导、语言为纽带、创新创业贯穿全过程的具体模式,融合管理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语言范式全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平台基地等。
2.构建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效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国际商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专门人才为目标,深化课程创新创业体系改革,以创新创业课程群为依托,以实战演练为手段,修改课程目标,改革课程体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使创新创业教育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载体,搭建立体化、多层次、全渗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环节上的创新。
课程体系着重从“产学融合”、“创新创业”、“国际化”三个方面推进改革。
通过产学研融合,培育创新创业型师资,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按照宁德师范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国际商务专业实际,通过变更课程内容设计和调整课程科目设置等方式,切实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开设一批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类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群,探索建立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1)做好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加法一是对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进行调整,按照“思维+素质+能力”的框架增设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尤其是研究增加应用性好、实践性强、契合学生个性发展、对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益的特色课程。
增加《创新思维》、《创客素养》、《创新与创业》等课程,并分配足够课时,明确创新创业课程目标,科学规划课程内容。
二是研究合并相关课程,对于内容重复过多的课程,要坚决撤消,为创新创业课程腾出必要课时。
(2)挖掘释放现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潜能一是进一步加大《国际商务策划》、《跨国经营与管理》、《国际市场营销》、《ERP沙盘模拟实训》等具有明显创新创业性质的专业课程的建设力度,强化相关教学内容,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挖掘释放既有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潜能。
二是专业基础课《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务概论》、《统计学》,以及专业核心课《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内容,都应尽可能增强创新创业导向,增加创新创业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职业拓展课应坚持以创新创业内容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3)建立适合创新创业的学分引导机制建立适合学分引导机制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有序高效地进行的关键之举。
根据专业培养规格要求调整学分的构成与权重,明确创新创业的学分要求,研究制定形成和获取学分的途径,既要重视传统授课形式习得的学分,更要探索实践项目或比赛获奖等转化为学分的长效机制。
此外,也要努力提升创新创业学分的含金量,改变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强化过程性考核力度,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体制机制上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3.打造多元化、开放式、社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着力加强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体系建设,形成有序、多元、互动和开放的课程教学格局。
课堂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要努力形成立足服务学生成长、注重教师指引的理论课程教学平台;开展实战型教学,通过模拟实训锻造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商科本科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平台是短板,也是难以形成竞争力的软肋,为此,应探索建设校内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打造“众创空间”等,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其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开展实践的能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能效升级的重要阶梯。
积极发挥教师科研课题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组,并承担实质任务,培养其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尝试建立导师制,让更多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化服务开展、社团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尤其是让更多学生广泛参与专题调研和商务支持服务,重点针对区域内涉外经济组织开展国际商务支持、报关报检、咨询培训、创意设计等社会化服务,形成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实现平台,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动力支持。
4.构建全方面、全过程的跟踪服务体系国际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有赖于一套有效可靠的跟踪服务体系。
跟踪服务体系的建构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编写配套教材。
以国际商务教研室专任教师为主力,联合各协作单位优秀人才共同编写教材,出版的教材注重匹配性,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优先编写应用性强的实训、实验教材,逐步形成体现专业特色、地域风格和创新创业特质的教材系列。
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
推动成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组织,邀请企业家和优秀校友开展创业论坛、讲座等,营造创客文化,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拓宽对外交流渠道,积极提供行业政策、创新创业动态等信息服务,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将创新创业跟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力求体现地域特色、时代特征,争取做到以质取胜,强化项目开展过程的服务工作。
支持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引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的模式,探索建立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机制。
尽快形成具有培育选拔功能的校内竞赛品牌,积极开办主要面向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技能大赛和国际商务创新创业精英赛,遴选优秀项目和团队,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 等全省全国性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教,做好赛前培训、赛中指导、赛后总结工作。
此外,成立“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统筹专业的创新业孵化平台和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帮扶工作。
三、宁德师范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一)组织宣传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计划执行和调整完善有赖于强有力的组织宣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