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群

合集下载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饮食和饮食习惯方面经常会出现不规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并且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高危人群逐渐朝着扩大的趋势而不断的发展,所以在现代社会,糖尿病高危病人进行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进行简单的论述,从而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一、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在进行健康管理时,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定位,认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覆盖范围,从而更加有序的进行健康管理。

1.年龄方面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身体年龄的不断增加,人体中的代谢率在不断的下降,在此期间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肥胖问题。

发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能力的不断的增强。

年龄因素,属于糖尿病发展中的不可控因素,所以需要做好有效的自我管理。

2.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的遗传几率是比较高的,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遗传因素占整体发病率的55%左右,如果家里人有糖尿病患者的话,那么要进行提前性的预防。

如果并没有加强对预防措施的有效了解和认识的话,那么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虽然这一部分人群日常饮食保持良好,但是仍然有较大的几率会出现糖尿病,所以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3.肥胖上文已经提到过,肥胖是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当出现胰岛素抵抗的话,那么会诱发糖尿病,肥胖是导致糖尿病产生的重要性因素,但是同时也是可控制的因素。

胰岛素抵抗很容易会出现胰岛素过多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胰岛细胞最终会不堪重负,而出现不同功能的衰竭,进一步诱发糖尿病。

4.其他的病症在我们常生活中,有很多患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情况的人群,这些人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因此需要作为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来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为什么要进行健康管理糖尿病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并且还会伴随着其他的并发症,首先是急性并发症,比如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哪些人群容易患有糖尿病

哪些人群容易患有糖尿病

在我国患上糖尿病的人逐渐上升,患上糖尿病之后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要极为注意,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哪些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高血压、高血脂:这两个疾病和高血糖被称之为“三高”,出现这两个疾病不仅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并且会大大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在患上糖尿病之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疾病。

2、缺乏运动:长年缺乏运动的人群患上糖尿病的几率会比经常运动的人高的多,因为肌肉会比脂肪更好的利用胰岛素,肌肉可以有效的降解葡萄糖,让它转换成能量储存在体内。

经常不运动的人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堆积的过多,会引起患上糖尿病概率。

3、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也是一个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因为现在生活条件普遍都比较好,很多人在饮食上都是大鱼大肉的,并且经常会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然而这些习惯都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4、肥胖:也是容易被糖尿病盯上的目标。

我国肥胖的人群数量非常之多,大约有9成的糖尿病患者体重都是超重状态的。

因为肥胖会增加身体对于胰岛素的抵抗性,让胰岛素无法正常的发挥出它的功能,最终会导致患上糖尿病。

5、年龄:一般来说,年纪越大的人群患上糖尿病的概率越高。

因为胰脏器官和其他的器官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退化,在年纪大的时候,会因为衰退而导致无法正常的分泌胰岛素,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糖尿病呢?1、多吃粗粮。

平日多吃一些粗粮,因为吃米饭会让血糖增加。

而吃粗粮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粗粮内的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可以降低餐后的高血糖。

经常吃粗粮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胃的蠕动,让体内的毒素尽快的排出体外。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高压的状态下。

不要小看这些日常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不好积累起来的。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一、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4亿人,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1.14亿,位居全球首位。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

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减轻患者痛苦,早期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干预至关重要。

为此,我国糖尿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团队共同编制了《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旨在为广大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策略。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及检测方法2.1 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根据《专家共识》,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家族史: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肥胖:BMI≥24kg/m²,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高血脂:血脂异常- 年龄:40岁以上- 妊娠糖尿病史- 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2.2 糖尿病检测方法针对高危人群,专家共识推荐以下检测方法:- 空腹血糖: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检测血糖浓度- 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采集血液检测血糖浓度- OGTT试验:口服75g葡萄糖,随后采集血液检测血糖浓度- HbA1c:检测血红蛋白A1c含量,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三、糖尿病干预策略3.1 生活方式干预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至关重要。

主要包括:- 饮食调整: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总热量摄入- 增加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限制饮酒- 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参加社交活动3.2 药物干预对于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处于高危状态的患者,可考虑药物干预。

主要包括:- 降糖药:二甲双胍、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降压药: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调脂药:他汀类、贝特类等3.3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监测,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病学数据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病学数据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病学数据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迅速增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从1980年的1.64亿增加到2019年的4.62亿。

这个数字在不断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十年中将继续增加。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引起的高血糖症。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糖尿病被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年轻人,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或损失,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2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成人,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和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造成的。

全球糖尿病患者的分布非常不均匀。

据WHO的数据,尽管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但此地区定义为糖尿病高流行地区。

在亚洲,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约有1.16亿人患有糖尿病。

此外,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也是高糖尿病负担的国家。

在欧洲地区,东欧国家,尤其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北美洲,美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大约有3,470万人患有糖尿病。

在南美洲,巴西是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约有1,590万人患有糖尿病。

非洲是糖尿病负担最低的地区之一,但据估计,该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国家虽然糖尿病患病率相对较低,但由于人口众多,糖尿病的总病例数量仍然很高。

例如,尼日利亚是非洲患病率最高的国家,约有650万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WHO的数据,65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患有糖尿病。

此外,妇女患病率居高不下。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数据,全球有2.14亿的妇女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和吸烟等。

这些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糖尿病的患病率如此高。

糖尿病现患及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糖尿病现患及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糖尿病现患及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现患糖尿病及高风险人群(如家族病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措施,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注意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建议采用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此外,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其次,在运动方面,患者需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增加身体代谢和肌肉的使用葡萄糖能力。

除此之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自行测量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调整。

定期复查肾功能、心脏指标等相关指标,以了解整体的身体状况。

此外,合理用药也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处方和指导,规律服药,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根据个体情况,医生会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的风险评估,选用适当的降糖药物。

最后,心理健康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患者需要学会积极面对状况,寻求亲友的支持和理解,加强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总而言之,糖尿病现患及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的解决方案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合理用药和心理健康管理。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除了上述所提到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和心理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外,糖尿病现患及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管理还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定期复查并控制其他慢性病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身体负担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现患及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评估血压、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以下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有家族病史的人,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的人。

怀孕期间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

出生时体重较重的人,尤其是出生时体重超过4公斤的人。

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粘度症状的人。

长期吸烟的人。

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人。

长期高热量摄入量但却缺乏运动的人。

肥胖或超重的人,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

年龄大于40岁的人,年龄越大,患糖尿病的机会越大。

长期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人,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这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因此,建议这些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保障健康。

同时,社会也应该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意识。

糖尿病人群健康教育指导

糖尿病人群健康教育指导

糖尿病人群健康教育指导
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1. 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避免高糖食物和饮料。

建议饮食以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瘦肉和鱼类为主,并分次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2. 合理饮水:糖尿病患者应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有助于稀释血液中的糖分,并有利于身体代谢废物。

3. 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重,控制肥胖状况。

如果体重超标,建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饮食管理,调整能量摄入和消耗。

4.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血糖水平,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和饮食。

5. 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胰岛素或口服药物。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6. 积极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7. 管理心理压力:糖尿病患者应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避免长期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爱好、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8. 与医生保持沟通: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配合,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计划。

最后,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此外,及时治疗其他疾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资料

糖尿病资料

糖尿病资料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和利用缺陷。

长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会导致多系统损害,包括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和衰竭。

在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能会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酣症酸中毒(DKA)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流行病学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在不断攀升。

以2型糖尿病为例,根据2013年的全国调查数据,患病率为1.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1.1%比9.6%)。

不同民族之间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汉族、维吾尔族、壮族、回族和藏族的患病率分别为15.5%、14.7%、12.2%、12.0%、1.6%和4.3%。

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升高了2倍。

根据体质指数(BMI)分层显示,BMI<25kg/m^2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kg/m^2≤BMI<3kg/m^2的人群患病率为15.4%,BMI≥3kg/m^2的人群患病率为21.2%。

疾病分类目前我国采用XXX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类:1.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可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2.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着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随着胰岛素抵抗;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学相对明确,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一些高血糖状态;4.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不包括孕前已诊断糖尿病的病人。

就诊指南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

常用药品包括磺酰脲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

常用检查包括尿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尿病人群运动原则和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群运动原则和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群运动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人群运动时间、强度和方式
一般建议: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锻炼,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值一般会明显升高,如果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锻炼,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谢增强,餐后升高的血糖也会随之下降,这有助于血糖稳定。

如果晚餐后的血糖水平是一天中最高的,选择在晚餐后适量运动,更有利于控糖。

当然老年人可根据本人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合理选择运动强度、时间和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广播操等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二、糖尿病人群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不要忘了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预防运动伤害,更有利于健康。

2.运动时间不要太长,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适量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有利,但不能因为已经运动了,就不遵医嘱服药和注意控制饮食。

4.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昏、心慌、乏力、手抖、强烈的饥饿感,就提示身体出现了低血糖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进食或吃含糖食品。

5.进行伸展运动后,再缓慢停止运动。

6.运动后,不要马上说话或者进行冷、热水浴,而是应该先
把汗水擦干,待脉率恢复到正常后再进行温水淋浴。

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糖尿病高危人群更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家族史。

家族史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本人就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这是因为糖尿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过度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

据研究,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肥胖导致的。

因此,肥胖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体重,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三、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标准。

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以降低患糖尿病的危险。

四、年龄。

年龄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标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也会逐渐减少,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中老年人群应当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五、其他疾病。

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也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应当加强对糖尿病的关注,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

综上所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标准包括家族史、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和其他疾病等多个方面。

我们应当认真对待这些标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提高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糖尿病调查报告

糖尿病调查报告

糖尿病调查报告糖尿病调查报告(一)糖尿病,俗称高血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率。

随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者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现状和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展示调查结果,并探讨糖尿病防控的措施。

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背景的居民,共计1000人。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涵盖了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疾病认知、生活习惯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

另外,调查发现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有关。

其次,饮食结构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大多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偏好高糖食品和油炸食品,高盐摄入量也普遍存在。

同时,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不足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了肥胖和高血糖的风险增加。

此外,研究还发现,久坐不动是导致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大部分受访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长时间坐着,缺乏足够的运动。

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不仅使得体重增加,还会减少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紧密相关。

为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流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糖尿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风险意识。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制作宣传海报等形式,普及糖尿病的知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倡导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量。

人们应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度控制摄入的热量,保证食物的均衡搭配。

此外,积极推动体育运动,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

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糖尿病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你:20岁以上成人中,近10%患有糖尿病,其中一半未得到诊断;每13人中就有1人出现糖耐量异常;每6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在孕期受到高血糖症的影响;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这组惊人的数据仅仅是冰山一角。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第9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图 (IDF Diabetes Atlas)》,对全球糖尿病的当前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预测。

我们看看里面还说了什么。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63亿最新地图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估计在20岁~79岁人群中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相当于每11个成人中就有1名患者。

对全球20岁~79岁糖尿病患病率的估计(百万)(2019年)到2030年与2045年,预计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5.78亿(10.2%)与7亿(10.9%)。

全球一半成年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更为恐怖的是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中,50.1%竟不知道自己患病。

成人未诊糖尿病人数和比例(2019年)由于缺乏医疗服务机会,低收入国家未确诊的患者比例最高,达66.8%,但在高收入国家,也有38.3%的患者未得到确诊。

IDF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中有32%患有心血管疾病;超过80%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是由糖尿病或高血压或两者同时引起;糖尿病足和下肢并发症影响4000万~6000万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间接代价”巨大2型糖尿病和高体重指数还会增加许多常见癌症的风险,包括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全球全因死亡率中,大约11.3%与糖尿病相关,20岁~79岁年龄段糖尿病相关死亡人群中大约一半(46.2%)为60岁以下人群。

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和残疾已经对国家经济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被称为糖尿病“间接代价”。

全球1/4糖尿病患者来自中国中国作为糖尿病负担突出的国家之一,在最新地图中多次被点名。

我国糖前期人群有多少

我国糖前期人群有多少

我国糖前期人群有多少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约有1.48亿人。

人数比糖尿病确诊患者还要多。

意味着这一时期会发展成糖尿病,但是如果采取积极有效地干预措施,也是可以逆转的。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重点预防的人群,如何控制好血糖,避免发展成为糖尿病。

记好这三招:第一招: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前期,对于所有患糖尿病或有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肥胖或超重个体,应减重。

肥胖的患者,由于在饮食方面摄入过多,此时身体的胰岛素抵抗减弱,过量的糖分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所以这类患者应该积极减重,使体重减轻5%~10%而且长期保持健康水平。

第二招:生活方式改变处于这一时期的人群,通常日常的饮食结构存在着不合理,需要做出调整。

首先制定出合理的饮食安排,这样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及心血管病风险,适用于所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群。

如:1.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全谷类食物)利于血糖控制;2.高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延缓葡萄糖的消化与吸收;3.增加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类尤其鱼油)和乳清蛋白的摄入有助于改善糖代谢;4.低盐戒酒,每日6g盐。

正好一个啤酒瓶盖,相当于一枚一元硬币大小。

其次餐后运动通常在餐后45分钟左右进行。

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快走、骑行等),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第三招:降糖药物如经过饮食调整、减重、运动等方式,血糖还没能达到目标值的,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药物来帮助降糖。

降糖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

如经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干预无效时,还可选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

特殊人群血糖分层管理

特殊人群血糖分层管理

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
(一) HbA1c < 7%:
1.预期生存期>15 年 2.无低血糖风险,脏器功能良好
(二) HbA1c≤7.5%:
1.预期生存期>10年 2.较轻的并发症及伴发疾病 3.有一定低血糖风险
(三) HbA1c<8%:
1.预期生存期>5年 2.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 3.有低血糖风险
(四) HbA1c<8.5-9%:
1. 预期生存期<5年 2.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 3.尚需避免严重的高血糖(>16.7mmol/L)
糖尿病综合治疗
治疗
监测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药物: 非磺脲类药物:
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双胍类药物:
妊娠
分娩
妊娠期高血糖对胚胎及胎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对胚胎的影响
• 自然流产 • 胎儿畸形 • 胎儿发育异常
妊娠中、晚期对胎儿的影响
• 巨大胎儿 • 高胰岛素血症 • 胎儿肺发育成熟延迟 • 胎儿生长受限 • 胎死宫内
妊娠期高血糖对新生儿的影 响
• 产伤 • 早产 • 低血糖 • 呼吸窘迫综合征
杨慧霞等. 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5月第二版,
--
– 其中任意一点血糖值异常即 可诊断为GDM
– 不需做50g GCT
2014年ADA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于孕 24 ~ 28 周时筛查GDM
与NIH近期发布的共识指南一 致,相比此前国际糖尿病和妊 娠研究小组的推荐,新版提供 两种筛查和诊断妊娠糖尿病的
方法。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前识别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专家们就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和干预达成了一致意见。

本文将解读这些专家共识。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专家们认为,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应基于以下几个因素:1. 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因此应重点关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

2. 家族史:糖尿病在家族中的遗传性很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定期检测。

3. 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BMI指数超过25的人群应进行检测。

4. 不良生活惯:长期不运动、高糖高脂饮食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惯都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根据以上因素,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以及定期监测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应基于以下原则:1. 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善生活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2. 药物干预: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有时需要采用药物干预来控制血糖水平。

专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3. 定期随访: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复查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调整干预措施。

结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和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专家共识指出,通过定期检测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然而,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仍需考虑,因此建议在实施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参考文献:1. 专家共识A2. 专家共识B3. 专家共识C。

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笔者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内心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对糖尿病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它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始终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这种危害在患病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旦控制失当,可能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生命。

因此,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地发现病症,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加强对病情的控制,树立长期抗争的信心,最终实现增寿延年的治疗效果。

1、糖尿病基本概述1.1定义糖尿病是临床活动中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病症,主要因胰岛素作用缺陷或者分泌缺陷所引发的持续性高血糖现象,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主流观点认为,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造成的,且两者的影响程度不相上下。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无法发挥自身作用,导致了患者的血糖增高。

1.2病症表现在糖尿的诸多病症中,有半数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体现出了“三多一少”。

其他典型症状还包括,因口渴而造成的大量饮水、小便次数增加、虽然饭量增加但体重却不断下降等。

此外,糖尿病早期的非典型症状还包括,视力障碍、伤口难愈合、手脚有麻木感或刺痛感等。

1.3患病人数增加的原因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遗传因素。

尤其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群体较多,遗传因素就显得十分明显。

其次,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的摄入从传统的植物转向了动物,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是导致糖尿病的饮食习惯。

再次,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现阶段,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总人口的10%,医疗条件的改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糖尿病的检出率,进而造成糖尿病人口的不断上升。

最后,不科学的生活习惯。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较少,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以及肥胖等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升高。

2、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而不合理的治疗方式,或者治疗周期较短,都可能造成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你是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你是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你是高危人群吗?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的趋势,且逐渐年轻化,那么,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吗?该如何筛查呢?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指的是成年人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高危因素者:
(1)有糖尿病前期史;(2)年龄≥40 岁;(3)体重指数(BMI)≥24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5)缺乏体力活动者;(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8)有黑棘皮病者;(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 mmol/L 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25 分。

筛查方法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

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 3 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我国目前糖尿病人数怎么样?

我国目前糖尿病人数怎么样?

我国目前糖尿病人数怎么样?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

研究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包括我国在内。

本文将介绍我国目前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以及相关健康问题。

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进行的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即约有1.04亿糖尿病患者。

这一数据相比10年前增长了超过36%。

进一步分析,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超过45岁的人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将继续增长。

此外,我国城市地区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较农村地区高。

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和年轻人身上。

2型糖尿病则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只有约10%为1型糖尿病患者。

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相较于1型糖尿病更高,这可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血压、肥胖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尿病风险因素: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缺乏膳食纤维等健康饮食元素,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2.缺乏体力活动:缺乏体育锻炼和长时间的久坐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3.肥胖和超重:高BMI(身体质量指数)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4.高血压: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5.高胆固醇: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6.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1.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糖尿病高危人群确定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确定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确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

二、血压异常: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三、家族史:有2代以上家庭成员患有2型糖尿病者。

四、妊娠后发生的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3个以上的妊娠并发症者)。

五、体重指数(BMI) ≥24kg/m² 或体重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者。

六、具备其他危险因子: 如中心性肥胖, 胰岛β- 细胞功能障碍, 高尿钾, 高尿氯, 血浆C-反应蛋白>3mg/dl , 尿微量白
蛋白>30mg/24h , 血浆γ-球蛋白水平升高, 夜间血流动力学不适应性 (NODS), 早泄, 后天性甲独立乙亢(CAH) , 未分化内分泌原发性甲独立乙亢(PAIHA) , 海洛因使用者 ,
长期大剂量雌二醇使用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人群健康饮食1、糖尿病人的饮食调节包括哪些内容?①确定每日热量需要总量,根据需要指定食谱。

②平衡饮食,以获得足够的营养。

③进餐定时、定量,不要随意不吃或少吃,更不能多吃。

④每餐都应进食主食。

⑤少吃肥腻高糖食品(如肥肉、油炸食品、糖果等)。

⑥多吃粗粮、蔬菜。

⑦烹调以清淡为主,避免太多调味品。

2、糖尿病人的食谱如何确定?◆确定糖尿病人食谱,首先应根据病人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算好每日所需总热量。

每日需要的总热量=标准体重×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9(男性)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85(女性)每公斤所需热量根据劳动强度分为:①休息状态:83.7-104.1KJ②轻体力劳动:104.1-125.5KJ③中等体力劳动: 125.5-146.4KJ④重体力劳动:167.7-187.7KJ例:一位休息状态的女性身高160厘米,体重70公斤。

每日所需总热量=(160-100)×0.85×104.1=5309KJ◆将一日所需总热量按三餐进行分配,一日三餐热量分配的比例1/5、2/5、2/5,该女性患者三餐热量分别为:1062KJ、2123KJ、2123KJ◆将食谱内的每一项换算成热量,以确定是否合理。

糖尿病患者应多食食用表中所列食品,在食品的选择上,最好选择升血糖较慢且较少者,如熟土豆比米饭升高血糖明显,那就应少吃土豆。

粗粮、细粮应搭配起来吃。

粗粮含纤维素多,糖吸收慢,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但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长期吃粗粮也会影响生活质量。

一日三餐,应和正常人一样多样化。

总之,只要实现合理调配,病人即可以吃得好也可以吃得饱。

参考食谱早餐52个单位谷类2个单位豆乳类1个单位肉类馒头70克或面包75克牛奶1杯(约220毫升) 或豆浆1000毫升鸡蛋1只中餐106个单位谷类2个单位肉类1个单位油脂类1个单位蔬菜大米150克或面粉150克瘦猪肉100克或鲫鱼100克花生油9克或豆油9克白菜500克或萝卜250克晚餐同中餐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部分,它要求患者在饮食的质和量两方面严格限制,许多病人因此谈食而色变。

其实,这是对饮食控制的误解。

首先,糖尿病患者什么都能吃,只不过在饮食量上应予限制。

其次,不少食品都具有降糖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根本不用为吃发愁。

下面介绍几个适合糖尿病人的药膳,你可根据口味,随意搭配。

清蒸茶鲫鱼功效:补虚,止烦消渴,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不止以及热病伤阴。

配料:鲫鱼500克,绿茶适量。

制作:将鲫鱼去鳃、内脏,洗净,腹内装满绿茶,放盘中,上蒸锅清蒸,熟透即可。

服法:每日吃1次,淡食鱼肉。

笋米粥功效:可清热,宣肺,利湿,适用于糖尿病人,也适用于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配料:鲜竹笋1个,大米100克。

制作:将鲜竹笋脱皮切片,与大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服2次。

土茯苓猪骨汤功效:健脾气,利水湿,补阴益髓。

配料: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

制作:将猪脊骨加适量水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分2次服完。

用法:每日服1次。

菠菜根粥功效:利五脏,止渴润肠。

配料: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大米适量。

制作:将菠菜根洗净,切碎,与鸡内金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

用法:顿服,每日1次。

山药炖猪肚功效:滋养肺肾,适用于消渴多尿。

配料:猪肚、山药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肚煮熟,再入山药同炖至烂,稍加盐调味。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服1次3、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要点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疗法,为使饮食疗法取得成功,糖尿病人应牢记以下几条要点:(1)建立正确、有规律的饮食生活。

(2)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做好营养的平衡。

(3)每天饭量八分饱,副食荤素搭配,种类要多;主食粗细搭配,数量应少。

(4)养成饮食淡味的习惯。

(5)不偏食、不挑食。

(6)牢记每天所需总热量及饮食量。

(7)饮酒、吃水果、外食(在饭馆、食堂或朋友家吃饭)也要计算在总热量之内。

(8)不宜过多饮酒,不宜吃零食。

(9)相信科学,不轻易听信传说用药。

(10)建立一个健康长寿的糖尿病饮食。

4、饮食宜忌(1)适当增吃食物纤维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

糖尿病人适当地增加食物纤维的进量,有以下益处:其一,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二,能减缓糖尿病人的饥饿感;其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下列食物中含纤维量较多,可做为糖尿病人经常选吃的食品,如:绿豆、海带、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梁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

有一点必须注意,虽然食物纤维对糖尿病人有好处,但是也不宜过份单一食用,凡事总有个度,糖尿病人讲究营养平衡更为重要。

(2)植物油为较理想的烹调用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因其中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能帮助胆固醇的运转,不使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所以这对预防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如动脉硬化等有积极的作用,正因如此,糖尿病人所需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好。

但是,植物油也不能大量食用,过量食用便会暴露其明显的副作用,如产热能过多而导致的脂胖等。

科学家们建议;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1~2较好。

(3)有益的大豆及其制品大豆是糖尿病人较理想的食物,这是因为它所含的营养物质成份有益于糖尿病人。

其一,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不仅含量丰富,而且生理价值也高,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可以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

其二,大豆中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与豆固醇,对降低血中胆固醇有利。

其三,大豆中碳水化合物有一半为人体不能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

此外,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与B族维生素。

由以上可以看出,大豆及其制品,如腐竹、豆腐丝、豆腐干、豆腐脑、大豆粉等,应成为糖尿病人的常用食品。

(4)应付饥饿的办法饥饿感是糖尿病人经常遇到的一种反应。

它因糖尿病而引起,也将因糖尿病病情的好转及病人的适应调节而减轻或消失。

可以采取下述办法来应付饥饿感的发生:其一:减少细粮摄入,多增加一些纤维食物,如荞麦面、玉米面、绿豆、海带等。

目前国内市场已有一些专供糖尿病人食用的保健食品,如荞麦挂面、绿豆饼干等,可做为饥饿感严重时加餐之用。

其二:适当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

如西红柿、菠菜、黄瓜、大白菜、油菜、豆芽、茄子、韭菜等等。

其三:用一些食疗方来加餐。

如饥饿感强烈时,可用冬瓜250克、山药100克、猪胰1具(洗净后),加适量调料炖煮后连汤食用,也可以用南瓜、大豆或豆腐等产热量低的食品来炖猪胰食用。

以缓解饥饿感为限量。

其四:心理方法。

人的饮食量与饮食习惯有关,在不影响营养基础上的饥饿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忍耐适应,是可以缓解的。

此外,病人应相信,减少饮食量,并不一定会产生饥饿,不要有事先的饥饿准备,对糖尿病人重要的是营养平衡,过量的饮食无疑会给机体有关脏器组织带来负担。

(5)甜味品的选择有一些糖尿病人很爱吃甜食,但是甜食大多含糖量丰富,吃了又对病情不利。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矛盾呢?不妨试试下述方法:其一:在诸多甜味剂中,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以“甜叶菊”较好,虽然其不含营养素,但是它不提供热能,而且甜度为庶糖的400倍左右,故可选用。

其二:糖精做为甜味剂可以偶尔食用。

但对妊娠妇女禁用。

其三:桃、梨、菠萝、杨梅、樱桃等甜味水果,可以适量食用。

这些水果含有果胶,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延缓葡萄糖吸收。

此外,西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也可适量食用。

其四:糖尿病人应该控制糖摄入,但不可能一点糖也不沾。

每日食用糖一般限制在10克以下,但是,每个糖尿病人的情况不一样,病人自己对其规律应有所摸索,包括每日血糖的最低时刻,这是适量进一些含糖食品的最佳时间。

(6)最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在我们经常见的食物中,下列食物很容易使血糖升高。

如: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蜜饯、奶糖、巧克力、水果糖、水果罐头、汽水、果酱、冰淇淋、甜糕点、蛋糕以及各种甜饮料、口服液、果汁等。

(7)容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血脂升高,对糖尿病非常不利。

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糖尿病人不宜吃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常见的有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肥肉以及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见下表)。

关于胆固醇,糖尿病人还应明白,它有两方面作用,首先它是必需的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组成细胞膜等等;但是摄入多了,就会引起副作用,如参与冠心病的生成等。

一般认为胆固醇的摄入量以每天在300毫克以下为宜。

(8)饮酒的危害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酒是五谷之精华,适量饮酒可以活血通络,御寒,调节精神。

对此要具体病人具体分析。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逢节假日,亲戚朋友相聚,可以少量饮一点酒,并且,最好是啤酒或低度的其它酒;如果病情不稳定,或伴有肝脏或心血管疾病,应禁止饮酒。

因为酒有下列危害:其一:饮酒会增加肝脏负担。

我们知道,酒精的解毒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肝脏功能正常的人,解毒能力强,能把大部分有毒物质进行转化,排出体外。

而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较差,饮酒势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引起损伤。

过量饮酒还容易发生高脂血症和代谢紊乱。

其二: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饮酒会使胰腺受到刺激而影响其分泌液的成分。

其三:酒本身就是高热量食物,每克酒精能产7千卡热量,糖尿病人稍失控制,便可引起病情恶化。

(9)饮食宜淡饮食口味过重,对人身体不利,传统中医为说明这个道理,曾用“五行”理论解释说:过于多食酸味的东西,因酸味入肝,则会使肝气偏盛,脾气而衰弱;过于多食咸味的东西,因咸味入肾,肾主骨,则会引起大骨之气劳倦困惫,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于多食甘味的东西,甘之性缓滞,会使心气喘满,面色黑,肾气不能平衡;过于多食苦味的东西,则脾气不得濡润,消化不良,胃部就要胀满;过于多食辛味的东西,则筋脉败坏而松驰,精神也同时受到损害。

因此,注意调和饮食五味,使其不偏不重,便可以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流畅,皮肤肌理固密,这样身体便健康,正因人们发现淡食有益于身体,所以很早就总结了“淡食最补人”一句摄食格言。

对糖尿病人,尤其并发肾病的患者,日常饮食除了应遵循一般的保健要求外,更要注意少饮食钠盐。

(10)饮食宜缓饮食宜缓,就是饮食时不要暴饮暴食,粗嚼急咽。

食物的消化,咀嚼是第一道工序,只有第一道工序加工的好,食物到了胃肠才能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粗嚼急咽式的摄食有两大不益之处。

其一:糖尿病人摄入的食物常常是经估算而来,其有效成份应该是被充分的吸收利用,但是,咀嚼程度的不同,可以影响其营养成份的吸收。

有实验证明,粗嚼者比细嚼者要少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纤维素43%。

可见细嚼慢咽作用之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