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八章(1)课件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八章(1)PPT课件
• 上行沟通; • 水平/垂直,平行(横向)沟通;既有正式,也有非正式
交流。“跳板原则” 。有利/不利的一面
• 斜向沟通:组织内非属同一层次的个人和群体之 间的沟通。职能部门经常斜向沟通,交流业务 活动中的各种信息,以进行指导和协调。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 沟通网络:信息流动的通道 • 正式沟通网络:遵循权力系统,与工作
• 星式(全通道式):民主气氛,关系融洽,充分
交流,协商解决问题。速度慢,不易集中控制。
• Y链式:轮和链式优缺点,即速度快,“筛选”
失真,上下距离,士气低。“秘书专政”,傀 儡。
小群体网络有效性指标
• 标准 速度
链式 次快
轮式 快
准确性 高
高
领导者出
次高 不显著 高
第八章 行为的有效性
•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 §8.2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 §8.3 组织发展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一、沟通概述 二、沟通过程 三、信息流动的方式 四、信息沟通的障碍 五、信息沟通的改善
一、沟通概述
• 信息交流--人与人、群体、 组织之间的信息
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 • 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
1.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正式沟通:由正式组织系统的渠道进行的沟通 • 非正式沟通:在组织正式规定的渠道之外进行
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按信息的流向分类,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
• 下行沟通,在群体或组织中自上而下的沟通;一个水 平流向更低水平的沟通。下达指示;了解工作任务和 其他任务关系;给下属提供资料;向下属反馈绩效; 阐明目标,增强任务感和责任心。协调各层次活动。
交流。“跳板原则” 。有利/不利的一面
• 斜向沟通:组织内非属同一层次的个人和群体之 间的沟通。职能部门经常斜向沟通,交流业务 活动中的各种信息,以进行指导和协调。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 沟通网络:信息流动的通道 • 正式沟通网络:遵循权力系统,与工作
• 星式(全通道式):民主气氛,关系融洽,充分
交流,协商解决问题。速度慢,不易集中控制。
• Y链式:轮和链式优缺点,即速度快,“筛选”
失真,上下距离,士气低。“秘书专政”,傀 儡。
小群体网络有效性指标
• 标准 速度
链式 次快
轮式 快
准确性 高
高
领导者出
次高 不显著 高
第八章 行为的有效性
•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 §8.2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 §8.3 组织发展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一、沟通概述 二、沟通过程 三、信息流动的方式 四、信息沟通的障碍 五、信息沟通的改善
一、沟通概述
• 信息交流--人与人、群体、 组织之间的信息
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 • 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
1.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正式沟通:由正式组织系统的渠道进行的沟通 • 非正式沟通:在组织正式规定的渠道之外进行
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按信息的流向分类,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
• 下行沟通,在群体或组织中自上而下的沟通;一个水 平流向更低水平的沟通。下达指示;了解工作任务和 其他任务关系;给下属提供资料;向下属反馈绩效; 阐明目标,增强任务感和责任心。协调各层次活动。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精品文档
阶级意志
(三)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在应用理论性科学原理的 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 行为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性后还要 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 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古代社会 那时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直接 作用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 生的主观映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二、社会知觉
二是凯特的生产效率近来直线上升,作出积极反应。 三是雷莉变得落落寡欢,她认为这么多人被裁减二她
却留了下来,她为此感到内疚,这使她失去了曾经从 工作中得到的乐趣。
第一节 认知差异与管理
没有两个人会以完全同样的方法去看待 问题,此外,人的行为是以将要发生的事实 而不是以现存的事实为基础的。从非常真实 的意义上来说,人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认知 世界里。
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企业 中的人际关系,重视做人的工作,把这些 因素称为“组织风土”。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六步骤法 1.明确问题; 2.探索和研究有关理论和模式; 3.形成假设; 4.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5.通过观察——测试——实验,进行论证,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近因效应。 4.定型效应(定势效应)。 5.知觉防御。 6.投射。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三)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在应用理论性科学原理的 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 行为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性后还要 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 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古代社会 那时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直接 作用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 生的主观映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二、社会知觉
二是凯特的生产效率近来直线上升,作出积极反应。 三是雷莉变得落落寡欢,她认为这么多人被裁减二她
却留了下来,她为此感到内疚,这使她失去了曾经从 工作中得到的乐趣。
第一节 认知差异与管理
没有两个人会以完全同样的方法去看待 问题,此外,人的行为是以将要发生的事实 而不是以现存的事实为基础的。从非常真实 的意义上来说,人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认知 世界里。
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企业 中的人际关系,重视做人的工作,把这些 因素称为“组织风土”。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六步骤法 1.明确问题; 2.探索和研究有关理论和模式; 3.形成假设; 4.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5.通过观察——测试——实验,进行论证,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近因效应。 4.定型效应(定势效应)。 5.知觉防御。 6.投射。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 336页)(1)
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个
体行为、群体行为、激励、领导和权威、人 际沟通、群体结构和过程、群体冲突、组织 及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等
❖ 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研究这 些行为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
----从《刘老根》说起……
❖ 它也探讨组织是如何影响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行 为,以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是如何影响组织的。 希望通过对组织行为的分析研究,能够解释和预测 组织成员为什么会这样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情境 下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它们的研究 目标,而不是把重点仅仅放在较窄的组织中 的个体和群体行为上。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制度的变迁乃至技术的进步, 都会对组织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引 发组织变革、结构调整并对组织文化造成冲 击。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对组织绩效带来的 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规模与发展阶段、组织所应用的技术、 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等等,而核心 仍是发挥组织的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 王选:“任何大的成功,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需要团队合作。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能为别人 着想的人,我看到不少能力出众的人,就是因为不 能团结人,因而很难有大的成就。”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 是关于行为何如何改善行为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起点就是从个体的行为 出发,分析和解释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并对工作中的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进行研究。这个领域主要是心理学家的贡献, 从内部因素看包括态度、能力、个性、价值观、 知觉、学习和动机等;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外 部因素主要是组织的环境和政策,如组织结构 与工作设计、工作设施与技术、领导与奖励制 度、管理控制方式等会对组织成员产生什么影 响。
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个
体行为、群体行为、激励、领导和权威、人 际沟通、群体结构和过程、群体冲突、组织 及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等
❖ 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研究这 些行为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
----从《刘老根》说起……
❖ 它也探讨组织是如何影响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行 为,以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是如何影响组织的。 希望通过对组织行为的分析研究,能够解释和预测 组织成员为什么会这样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情境 下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它们的研究 目标,而不是把重点仅仅放在较窄的组织中 的个体和群体行为上。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制度的变迁乃至技术的进步, 都会对组织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引 发组织变革、结构调整并对组织文化造成冲 击。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对组织绩效带来的 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规模与发展阶段、组织所应用的技术、 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等等,而核心 仍是发挥组织的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 王选:“任何大的成功,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需要团队合作。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能为别人 着想的人,我看到不少能力出众的人,就是因为不 能团结人,因而很难有大的成就。”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 是关于行为何如何改善行为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起点就是从个体的行为 出发,分析和解释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并对工作中的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进行研究。这个领域主要是心理学家的贡献, 从内部因素看包括态度、能力、个性、价值观、 知觉、学习和动机等;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外 部因素主要是组织的环境和政策,如组织结构 与工作设计、工作设施与技术、领导与奖励制 度、管理控制方式等会对组织成员产生什么影 响。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 144页)
搭班子 定战略 带队伍
联想管理三要素
做组 不织 平是 凡结 的合 事平 。凡
的 人
管理是什么
企业家/专家对管理的看法
我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人才,发现一大批人才。他们比绝大 多数的首席执行官都要优秀。这些一流的人物在GE如鱼 得水。
——杰克•韦尔奇
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事管理。对人的管理,就是企 业管理的代名词。
双元双层原则: 双元:第一元是企业的发展, 第二元是员工的发展。 双层:第一层是组织, 第二层是个人。
为什么要研究人? “企业就是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要素。 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企业的本质 —— 专业化的产物 企业生存的保障 —— 竞争优势 企业的竞争优势 ——资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
现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
•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 企业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
22
14.10.2020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
竞争的强化: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经济全球化:劳动力多元化(work force diversity)、价值观多元化
黄培论著:《组织行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张德等著:《组织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陈国海等著:《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美]约翰.W.纽斯特罗姆等著:《组织行为学》(第 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
Email: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36页)
委托人
代理人
信息非对称环境
13
A 路径
?
B 路径
瞎子背瘸子-委托人与代理人示例
14
工资
劳动需求曲线
SL 无偷赖约束曲线
WA
DL
WB
LB
LA
劳动数量
参与约束条件下的效率工资
15
股票价格
约定价格 PS 起始时间
PN1
N年后股票价格 PN
有效期(N年)
PN2
约定时间
SO的操作原理图示
16
第三部分 激励之道
领导的艺术
1. 领导艺术是方法整合,领导艺术是资源配置,领导艺术是区别对待; 2. 领导艺术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 3. 领导艺术是因势利导; 4. 领导艺术是平衡协调; 5. 领导艺术是量力而行; 6. 领导艺术是达成绩效; 7. 领导艺术是凝聚人心; 8. 领导艺术是大道无形。
22
第四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理论的流派
1. 领导的特质理论流派 2. (1)传统领导特质理论; 3. (2)现代领导特质理论。 4. 2、领导行为理论流派 5. (1)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6. (2)利克特的领导行为系统模式理论; 7. (3)俄亥俄大学的领导行为四象限模式理论; 8. (4)布莱克默顿的领导方格图理论。
领导的能力
决断力—如今快鱼吃慢鱼; 思维力—多脑并用显神通; 亲和力—心有灵犀一点通; 激发力—给他鲜花给他梦; 凝聚力—知人善任得人心; 持续力--用养结合不了情; 影响力—软权硬权都要用; 应变力—随机应变自从容; 领导力—青出于蓝胜于蓝; 综合力—领导管理再相融。
21
第四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组织行为学张德课件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
论
主要研究行为的后果对行为本身 的影响,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和海利的归因理论等。
绩效管理
绩效计划的制定
确定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制定绩效计 划,包括关键绩效指标和期望值等。
绩效考核与反馈
绩效辅导与监控
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员工按照计划执行, 并及时纠正偏差。
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促进员工发展。
个体心理与个体组织行为 • 领导力 • 激励与绩效管理
01
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
• 请输入您的内容
个体行为
02
角色行为
01
角色行为
指个体在特定社会角色中表现出的行为,包括家庭角色 、职业角色等。角色行为受到社会期望和规范的影响, 不同社会角色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和期望。
03
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客观地评估员工的绩效表现,为激
励提供依据和标准。
谢谢聆听
04
领导力
领导力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激励与绩效管理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需要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择的过程。
02
决策过程
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制定、方案评估与选择、实施与反馈等
阶段。
03
决策偏差
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由于个体认知局限、情感干扰或外部环境的不确定
性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决策偏差或失误。提高决策质量需要不断学习和
实践,提高个体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组织行为学(第五版)张德PPT全套课件
设。传统管理来源于教会和军队,没有接触现代 组织,X理论。现带社会一般人没有充分发挥潜 力,Y理论。员工承担更多责任。
27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
• 权变理论:管理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 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按照 对象和情景具体情况,选择对策。
• 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探 讨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规律性。
• 科学的工作分析 • 通过心理测验、行为研究来改进雇 员
的甄选、培训、激励 • 丽莲·吉尔布雷斯对工人心理研究。
21
5.人群关系到组织行为
• 霍桑实验:1924--27,照明;27--32继电器装配工
人小组试验,访谈,接线班接线工作室试验
• 梅奥“人群关系理论”:工人是“社会 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非正式组 织活动机制;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
• 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 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 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 程
• 管理的效果:组织效率,组织效能 • 组织效能:“做正确的事” • 组织效率:“正确地做事”
8
5. 管理中的人事因素
•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 领导
• 管理技能----技术、人际、概念 用专业领域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任 务能力;处理人事关系(理解、激励 共事)的技能; 综观全局、洞察环境 影响之复杂性-------关联性关键
序装配机器;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按
机床、部门进行成本利润核算;培训工人
与管理人员;按成果支付工人工资;工人福
利由工人管理,等等。
17
2.工业革命时期行为研究
•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公理制;自由,民主,
平等.
• 欧文(1871—1858) “人际关系之父”改善
27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
• 权变理论:管理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 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按照 对象和情景具体情况,选择对策。
• 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探 讨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规律性。
• 科学的工作分析 • 通过心理测验、行为研究来改进雇 员
的甄选、培训、激励 • 丽莲·吉尔布雷斯对工人心理研究。
21
5.人群关系到组织行为
• 霍桑实验:1924--27,照明;27--32继电器装配工
人小组试验,访谈,接线班接线工作室试验
• 梅奥“人群关系理论”:工人是“社会 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非正式组 织活动机制;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
• 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 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 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 程
• 管理的效果:组织效率,组织效能 • 组织效能:“做正确的事” • 组织效率:“正确地做事”
8
5. 管理中的人事因素
•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 领导
• 管理技能----技术、人际、概念 用专业领域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任 务能力;处理人事关系(理解、激励 共事)的技能; 综观全局、洞察环境 影响之复杂性-------关联性关键
序装配机器;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按
机床、部门进行成本利润核算;培训工人
与管理人员;按成果支付工人工资;工人福
利由工人管理,等等。
17
2.工业革命时期行为研究
•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公理制;自由,民主,
平等.
• 欧文(1871—1858) “人际关系之父”改善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PPT课件
衡量。 4、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
提高的源泉。
二、组织行为
(一)组织行为的定义 组织行为是组织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一系列活动。 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组合起来的人的
集合体。这种集合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必须实施 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称之为组织行为。
二、组织行为
举例: 企业是组织,企业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
三、组织行为学
(3)有助于群体的发展,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一个复杂的活动和工作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这 样就形成了群体。要促进群体的良性发展,增强群体凝 聚力和向心力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群体中,只有人际 关系和谐,这个群体才能健康、正常地发展,才能有助 于提高一个组织的绩效。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群体都存 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
现代的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人们工作、学 习和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组织中度过的。因 此,搞好组织的管理,对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 二、组织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 1、组织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组织的定义表述不同。但我国学术界
一般用这样的一句话来阐述组织的概念,即:组织 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一、组织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作实现目标 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这
些使命和目标是社会所必需的而单个人又不能完成 的,必须由组织者和它所管理的人来完成,因此组 织中的活动便分为两大类:作业和管理,这就形成 了分工和协作。
一、组织
(二)组织要素 1、目标
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如企业要实 现赢利最大化;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医院 要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等目标决定了一个组织 作为社会一分子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提高的源泉。
二、组织行为
(一)组织行为的定义 组织行为是组织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一系列活动。 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组合起来的人的
集合体。这种集合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必须实施 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称之为组织行为。
二、组织行为
举例: 企业是组织,企业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
三、组织行为学
(3)有助于群体的发展,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一个复杂的活动和工作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这 样就形成了群体。要促进群体的良性发展,增强群体凝 聚力和向心力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群体中,只有人际 关系和谐,这个群体才能健康、正常地发展,才能有助 于提高一个组织的绩效。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群体都存 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
现代的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人们工作、学 习和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组织中度过的。因 此,搞好组织的管理,对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 二、组织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 1、组织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组织的定义表述不同。但我国学术界
一般用这样的一句话来阐述组织的概念,即:组织 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一、组织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作实现目标 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这
些使命和目标是社会所必需的而单个人又不能完成 的,必须由组织者和它所管理的人来完成,因此组 织中的活动便分为两大类:作业和管理,这就形成 了分工和协作。
一、组织
(二)组织要素 1、目标
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如企业要实 现赢利最大化;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医院 要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等目标决定了一个组织 作为社会一分子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组织行为学教材(PPT 81页)
解释 (Explanation)
预测 (Prediction)
控制 (Control)
青海大学
25
OB的学习目的
• 说得体的话、做得体的事 • 寻找自己的位置 • 培养自己审时度势看待变化的眼光 • 不要执著于自己的经验,养成迅速适应
环境的习惯
青海大学
26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生成与发 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思想萌芽 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准备 三、组织行为学的诞生 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 矛盾不尽其数,但在一个具体的时期,其中必然有一 对儿是主要的矛盾。
• 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进一步还可以分为矛盾的主要 方面和次要方面。
• 正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今后事物的发展变化才
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青海大学
20
三、帮助管理者用系统方案代替直觉
4、绝对和相对的关
系
现在也许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可
青海大学
7
生活中的问题
✓ 你了解自己吗? ✓ 你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吗? ✓ 你会让一个讨厌你的人改变对你的看法或态度吗? ✓ 假如你是球队的队长,你会鼓动、激励你的队员
通力合作,赢得每一场球赛吗? ✓ 能力强的人,往往并不十分成功? ✓ 许多管理者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缺乏人际关系
技能。你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吗? ✓ 人的能力应如何界定,成功人士的可借鉴之处是
力劳动分工所带来的节约是类似的, 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劳动分工理论
提出了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以此 来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在管理 人员和工人之间寻求和谐的关系
Charles Babbage1791-1871
青海大学
30
罗伯特·欧文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 义者,企业家。早在1825年,他 就主张制定工作时间法、童工保 护法,倡导一种减轻工人阶级苦 难的“乌托邦”式的工作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行为的有效性
•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 §8.2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 §8.3 组织发展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一、沟通概述 二、沟通过程 三、信息流动的方式 四、信息沟通的障碍 五、信息沟通的改善
一、沟通概述
• 信息交流--人与人、群体、 组织之间的信息
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 • 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
• 星式(全通道式):民主气氛,关系融洽,充分
交流,协商解决问题。速度慢,不易集中控制。
• Y链式:轮和链式优缺点,即速度快,“筛选”
失真,上下距离,士气低。“秘书专政”,傀 儡。
小群体网络有效性指标
• 标准 速度
链式 次快
轮式 快
准确性 高
高
领导者出现 较显著 显著
士气
低
较低
全通道 快
次高 不显著 高
• 噪声:各种因素的干扰。内部噪声,外部噪
声—信息失真。 • 沟通过程有效性:信息源初始信息与接
受者接收的信息之间的异同,差异程度 通过反馈来衡量;沟通者对所传递信息 的保留时间长度,表示沟通的强度。
• 信息接收四步骤:关注、理解、接受、保持。
三、信息流动的方式
• 1.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2.非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3.信息沟通的方式 • 4.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类
1.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正式沟通:由正式组织系统的渠道进行的沟通 • 非正式沟通:在组织正式规定的渠道之外进行
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按信息的流向分类,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
• 下行沟通,在群体或组织中自上而下的沟通;一个水 平流向更低水平的沟通。下达指示;了解工作任务和 其他任务关系;给下属提供资料;向下属反馈绩效; 阐明目标,增强任务感和责任心。协调各层次活动。
为它比高管通过正式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可 靠;3 . 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
• 研究调查:有10%的人担任联络员角色 • 四个目标:建构和缓解焦虑;使支离破碎的信
息能够说得通;把群体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 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圈内人, 圈外人)或权力。 • 过滤和反馈双重机制
减少小道消息消极影响
2.非正式沟通网络
• 单线型:一连串的人传至最后的接受者。 • 闲聊型:流言传播式。由一个人主动传
给其他人。 • 随机型:因偶然的机会将信息随机传给
一部分人,这些人又随机传给另一部分 人。 • 组串型:又称葡萄型,某人将信息有选 择地传给有关人。
小道消息(grapeline)
• 特点, 1. 不受管理层控制;2 . 大多数员工认
3.控制,统一思想、行动一致; 4.情绪 表达,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二、沟通的过程
• 三要素:信息源(发送者)、信息和接
受者。
• 过程7部分:信息源; 信息;
编码;编码信息受影响---技能、态度、 知识和社会一文化系统。支持性装置 通道;传送信息的媒介物,选择。 接受者; 解码; 反馈:
二、沟通的过程
• 上行沟通; • 水平/垂直,平行(横向)沟通;既有正式,也有非正式
交流。“跳板原则” 。有利/不利的一面
• 斜向沟通:组织内非属同一层次的个人和群体之 间的沟通。职能部门经常斜向沟通,交流业务 活动中的各种信息,以进行指导和协调。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 沟通网络:信息流动的通道 • 正式沟通网络:遵循权力系统,与工作
• 身体距离:个体给自己流出的空间。 • 言语沟通补充,使言语沟通复杂化。矛盾之处。
3.3 沟通通道的选择
• 通道丰富性(channel richness):各种沟通方 式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能力。
• 三方面:1. 同时并行处理多种线索;2. 促进 快速反馈;3. 直接亲身的接触。
• 面对面交谈,电话,EMAIL,信件,公告。 • 面对面交谈:最丰富,承载信息量大,大量信
• 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 • 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
策和行为。 • 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
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 • 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局,这肯定
比无言的猜测引起的焦虑程度低。
3.信息沟通的方式
• 语言、图画和动作,非语言(信号,体态),电
子
• 3.1 语言沟通---书面、口头沟通 • 3.2 非言语沟通 • 3.3 沟通通道的选择:通道丰富性---沟
有关 • 非正式沟通网络:小道消息,自由运动,
跳过权力等级,满足员工社会需要
正式小群体沟通网络
• 链式:速度最快,沟通面狭窄,分散,不易形
成共识与和谐气氛,士气低,凝聚力
• 轮式:正确性高,速度快,有确定领导人;但
士气低,适应工作慢。简单问题,优于圆形
• 圆形:各方平等,心情舒畅,便于鼓舞士气,
但精确性不够,速度慢,缺乏中心,不利集中。
• 通过身体动作、说话语调或重音、面部表情以 及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身体距离来传递信息。
• 身体语言学(kinesics):对身体动作的学术研 究。涉及手势、面部表情及其他身体动作。
• 抬起眉毛:不相信;揉揉鼻子:有疑问,双手 抱肩:隔离或保护自己;耸耸肩膀,无所谓; 眨眨眼睛:亲密感,敲击指头:不耐烦,拍拍 脑门:忘做某事。
通方式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能力
3.1 语言沟通
• 书面沟通:利用文字进行的沟通。特点是 正式准确、有权威性、便于再读、保存 复查。不足文字冗长,不易及时修改。
• 口头沟通:借助于口头语言进行的沟通。 特点节省时间、反馈快、弹性大、亲切、 双向,办事速度快、效率高。不足事后 难于准确查证。
3.1 非语言沟通
息线索(语言、体态、面部表情、手势、语 调)、即时反馈(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以 及亲身接触。 • 信息:常规,非常规。
同理解的过程。
• 人际沟通特点:1.主要通过语言;2.信息,还
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 3.心 理因素起重要作用,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 4. 出现人特有的心理障碍 • 意义的传递与理解
一、沟通概述
• 分类----工具式沟通:传达信息,影响接
受者的认知结构、知觉思想及态度体系,
改变行为,达组织目标。满足需要的沟 通:情感元素传递,精神需要。 • 功能:1.信息,决策前提基础; 2.激励;
•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 §8.2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 §8.3 组织发展
§8.1 有效的信息沟通
一、沟通概述 二、沟通过程 三、信息流动的方式 四、信息沟通的障碍 五、信息沟通的改善
一、沟通概述
• 信息交流--人与人、群体、 组织之间的信息
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 • 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
• 星式(全通道式):民主气氛,关系融洽,充分
交流,协商解决问题。速度慢,不易集中控制。
• Y链式:轮和链式优缺点,即速度快,“筛选”
失真,上下距离,士气低。“秘书专政”,傀 儡。
小群体网络有效性指标
• 标准 速度
链式 次快
轮式 快
准确性 高
高
领导者出现 较显著 显著
士气
低
较低
全通道 快
次高 不显著 高
• 噪声:各种因素的干扰。内部噪声,外部噪
声—信息失真。 • 沟通过程有效性:信息源初始信息与接
受者接收的信息之间的异同,差异程度 通过反馈来衡量;沟通者对所传递信息 的保留时间长度,表示沟通的强度。
• 信息接收四步骤:关注、理解、接受、保持。
三、信息流动的方式
• 1.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2.非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3.信息沟通的方式 • 4.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类
1.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 正式沟通:由正式组织系统的渠道进行的沟通 • 非正式沟通:在组织正式规定的渠道之外进行
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按信息的流向分类,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1.1 正式沟通的分类
• 下行沟通,在群体或组织中自上而下的沟通;一个水 平流向更低水平的沟通。下达指示;了解工作任务和 其他任务关系;给下属提供资料;向下属反馈绩效; 阐明目标,增强任务感和责任心。协调各层次活动。
为它比高管通过正式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可 靠;3 . 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
• 研究调查:有10%的人担任联络员角色 • 四个目标:建构和缓解焦虑;使支离破碎的信
息能够说得通;把群体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 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圈内人, 圈外人)或权力。 • 过滤和反馈双重机制
减少小道消息消极影响
2.非正式沟通网络
• 单线型:一连串的人传至最后的接受者。 • 闲聊型:流言传播式。由一个人主动传
给其他人。 • 随机型:因偶然的机会将信息随机传给
一部分人,这些人又随机传给另一部分 人。 • 组串型:又称葡萄型,某人将信息有选 择地传给有关人。
小道消息(grapeline)
• 特点, 1. 不受管理层控制;2 . 大多数员工认
3.控制,统一思想、行动一致; 4.情绪 表达,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二、沟通的过程
• 三要素:信息源(发送者)、信息和接
受者。
• 过程7部分:信息源; 信息;
编码;编码信息受影响---技能、态度、 知识和社会一文化系统。支持性装置 通道;传送信息的媒介物,选择。 接受者; 解码; 反馈:
二、沟通的过程
• 上行沟通; • 水平/垂直,平行(横向)沟通;既有正式,也有非正式
交流。“跳板原则” 。有利/不利的一面
• 斜向沟通:组织内非属同一层次的个人和群体之 间的沟通。职能部门经常斜向沟通,交流业务 活动中的各种信息,以进行指导和协调。
1.2 正式沟通的网络
• 沟通网络:信息流动的通道 • 正式沟通网络:遵循权力系统,与工作
• 身体距离:个体给自己流出的空间。 • 言语沟通补充,使言语沟通复杂化。矛盾之处。
3.3 沟通通道的选择
• 通道丰富性(channel richness):各种沟通方 式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能力。
• 三方面:1. 同时并行处理多种线索;2. 促进 快速反馈;3. 直接亲身的接触。
• 面对面交谈,电话,EMAIL,信件,公告。 • 面对面交谈:最丰富,承载信息量大,大量信
• 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 • 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
策和行为。 • 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
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 • 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局,这肯定
比无言的猜测引起的焦虑程度低。
3.信息沟通的方式
• 语言、图画和动作,非语言(信号,体态),电
子
• 3.1 语言沟通---书面、口头沟通 • 3.2 非言语沟通 • 3.3 沟通通道的选择:通道丰富性---沟
有关 • 非正式沟通网络:小道消息,自由运动,
跳过权力等级,满足员工社会需要
正式小群体沟通网络
• 链式:速度最快,沟通面狭窄,分散,不易形
成共识与和谐气氛,士气低,凝聚力
• 轮式:正确性高,速度快,有确定领导人;但
士气低,适应工作慢。简单问题,优于圆形
• 圆形:各方平等,心情舒畅,便于鼓舞士气,
但精确性不够,速度慢,缺乏中心,不利集中。
• 通过身体动作、说话语调或重音、面部表情以 及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身体距离来传递信息。
• 身体语言学(kinesics):对身体动作的学术研 究。涉及手势、面部表情及其他身体动作。
• 抬起眉毛:不相信;揉揉鼻子:有疑问,双手 抱肩:隔离或保护自己;耸耸肩膀,无所谓; 眨眨眼睛:亲密感,敲击指头:不耐烦,拍拍 脑门:忘做某事。
通方式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能力
3.1 语言沟通
• 书面沟通:利用文字进行的沟通。特点是 正式准确、有权威性、便于再读、保存 复查。不足文字冗长,不易及时修改。
• 口头沟通:借助于口头语言进行的沟通。 特点节省时间、反馈快、弹性大、亲切、 双向,办事速度快、效率高。不足事后 难于准确查证。
3.1 非语言沟通
息线索(语言、体态、面部表情、手势、语 调)、即时反馈(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以 及亲身接触。 • 信息:常规,非常规。
同理解的过程。
• 人际沟通特点:1.主要通过语言;2.信息,还
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 3.心 理因素起重要作用,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 4. 出现人特有的心理障碍 • 意义的传递与理解
一、沟通概述
• 分类----工具式沟通:传达信息,影响接
受者的认知结构、知觉思想及态度体系,
改变行为,达组织目标。满足需要的沟 通:情感元素传递,精神需要。 • 功能:1.信息,决策前提基础; 2.激励;